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时间:2022-12-16 05:50:55 作者:哔哔哔哔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哔哔哔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 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 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 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 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 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 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 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 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 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 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 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 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做第l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 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 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篇2:《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课本111-112叶页的内容,以及练习二十六的1-2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二)、能力目标:通过猜测、验证等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篇3:《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少儿频道吗?都看过那些节目?老师喜欢看“三星智力快车”,因为他与幸运52、开心辞典都差不多。瞧:这是前几周“三星智力快车”的周冠军,他们神气吗?你们愿意像他们一样或者超过他们吗?那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并且注重知识的积累,就一定能做到!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第五章《小数加减法》的学习,这一节课 ,我们先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看看老师给你们定的目标!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①出示竞赛一——比一比,谁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要求:用最快的速度列算式并笔算应用题,并思考做题的方法。

②出示复习题,学生独立解答。

③师生交流:算式是什么?

为什么用加法?可见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自我进行评价。

2、①出示——竞赛二:比一比,谁能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要求:先独立完成应用题,再同桌交流答案,并说一说的出的结论或注意事项。

②复习题改编成例1,生独立完成。

③师生交流:算式是什么?

填空:小数加法的意义。

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比较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①出示——竞赛三:比一比,谁能做对!

要求:用最短的时间笔算两道小数加减法题目,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教不会的同学。

②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21.6+5.4= 12.03+0.875=

③师生反馈校正。

④自我评价。

4、①出示——竞赛四:比一比,谁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知识!

要求:先同桌互猜小数减法的意义,再自己独立列出减法算式,并列竖式笔算;然后对照课本,检验自己的猜测和计算是否正确;最后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中的异同。

②出示例2,生列式计算,并看书验证猜测。

③师生交流:计算是否正确?

小数减法意义猜测是否正确?

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中的异同。

④师生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5、①出示——竞赛五:比一比,谁会用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验算小数加减法。

要求:用最短的时间笔算并验算两道小数加减法题目,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教不会的同学。

②出示题目:12.16+5.347= 0.4-0.125=

四、归纳整理:你本节课作对了几道题?目标你能完成吗?

五、应用扩展:

1、我会填:(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2、练习二十六第一题。

3、我会判断: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不相同。

②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数字对齐。

③计算小数加减法时, 如果被减数小数位数不

够减,可以在被减数小数末尾添0 ,变成与减

数小数位数相同时再减。

4、找出错误原因并订正。

5、计算:练习二十六第三题。

篇4:小数加减法四年级数学教案

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时: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1、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2、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3、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4、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5、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6、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篇5:小数加减法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的例1、例2,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2.5=6.03+8.47=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已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2)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接着讨论:

(3)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2.让学生做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学习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来计算,以后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则,齐读一遍。

7、做第78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1.做第1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板书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

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3.735+4.075=7.81(千克)

答:一共采集了7.81千克。

例2:少先队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多少千克?

7.81-3.735=4.075(千克)

答: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

篇6: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课本第120页例题一,第121页例题二,120页和122页“做一做”, 练习二十六第1~2题教学目的: 一、初步理解小数加法及减法的意义; 二、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三、对学生进行从小爱劳动的思想教育。教学过程 : 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    14+9        120+99        47-18          200-82        24-9    0.1+0.2     1.5+0.7      0.75-0.43     2.3+0.7          3.4-0.2 2、笔算    0.47+0.73                    0.82-0.43    3、填空:           3735克=(      )千克            4075克=(      )千克    4、准备题:      (1)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2)让学生板演,并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根据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3)再让学生说说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出示。      (4)改为减法应用题:        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0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克?      (5)板演,说说为什么用减法?(教师出示减法的意义)      (6)说说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出示。 二、新授1、教学例1      (1)由准备题改为例1: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735+4.075    (根据加法的'意义)      (4)小数加法怎样计算呢?怎样列竖式?(一人板演)               3 . 7 3 5          +   4 . 0 7 5        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教师板书各数位)                ②从哪一位加起?(板演)                ③得数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根据小数                    的基本性质能去掉)      (5)练习:第120页“做一做”                21.6+5.4                    12.03+0.875      (6)讨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加法意义和整数一样)2、教学例2     (1)你能将例1改为一道减法应用题吗?(教师出示)     (2)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为什么用减法?(根据减法的意义)     (4)小数减法怎样计算呢?怎样列竖式?(一人板演)                7 . 8 1           - 3 . 7 3 5        注意:把7.81改为7.810再减  (5)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6)交流:①从哪一位减起?                       ②遇到哪一位上不够减怎么办?  (7)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减法意义和整数一样)  (8)讨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  (9)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的一样            练习:122页“做一做”            12.16+5.347                  0.4-0.125 三、巩固练习:    4.63+0.27      12.54+0.7      15.31-2.815      20-9.54

篇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运用法则和运算定律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篇8: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2.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结合上题的订正进行提问)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1(变复习题第2题为例1).

教师明确:复习题2题是以克为单位的数(板书:克数),现在把每小队来集中草药的克数改为千克数,求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就变成了今天所要学习的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提问:怎样列式?

(4)小组讨论:求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例1与复习题中的2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引导学生比较后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3.735+4.075(板书)

(6) 教师提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7)列竖式: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计算)

教师板书:

(8)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左式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数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右式是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板书: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9)学生试算3.735+4.0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10)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为什么能去掉?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 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1)反馈练习:列出0.604+0.825 7.58+26.08的竖式和教材第111页“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2.教学例2: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求什么的?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观察: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变化?

思考:例2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启发学先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来集中草药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启发学生说明小数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不是相同?

教师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板书:减)

列出竖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教师提问: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咱们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

板书:

教师提问:整数减法式题个位是几减几?小数减法式题被减数的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7.81-3.735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教师最后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做“0”来计算,以后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

(7)反馈练习:7.81-4.075 0.4-0.3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练习(教材第113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计算下面两题,并且验算.

12.16+5.347 0.4-0.125

5.教学例3.

(1)出示例3 6.08+12.3+9.72=

(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计算?

(3)同桌互相检验.

(4)集体订正.

6.教学例5.

(1)教师提问: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0.5○0.5+3.2

(4.7+2.6)+7.4○4.7+(2.6+7.4)

(2)出示例5:计算0.6+7.91+3.4+0.09

教师让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在本上做.

教师提问:还有其它的算法吗?指名板演.

同桌讨论: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教师补充说明: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7.练习(教材第116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1)6.7+4.95+3.3=6.7+□+4.95

(2)(1.38+1.75)+0.25=□+(□+□)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计算小数加、诚教,先把各放的(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再按照( )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根线上的( )点上小数点.

2.计算.

3.改错.

4.练习二十六第2题的下边一栏3个小题.

75.8+26.28 6.07-4.896 2.983+0.52

5.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116页“做一做”第二小题)

0.384+0.36+2.64 1.29+3.7+0.71+6.3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板书:和)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

1.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5元6角2分+3元零9分 1吨30千克+980千克

4米35厘米+5米70厘米 4千米800米-3千米50米

10千克-4千克800克 6千米-2千米860米

2.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1.88+2.3+0.7 5.26+3.43+0.74

0.9+1.08+0.92+0.1 18.76―3.47―0.53

3.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张英跳过了1.1米,肖红比张英跳的低0.05米,李强比肖红跳的高0.25米.李强跳过多少米?

板书设计

篇9: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课本第120页例题一,第121页例题二,120页和122页“做一做”, 练习二十六第1~2题教学目的: 一、初步理解小数加法及减法的意义; 二、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三、对学生进行从小爱劳动的思想教育。教学过程: 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    14+9        120+99        47-18          200-82        24-9    0.1+0.2     1.5+0.7      0.75-0.43     2.3+0.7          3.4-0.2 2、笔算    0.47+0.73                    0.82-0.43    3、填空:           3735克=(      )千克            4075克=(      )千克    4、准备题:      (1)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2)让学生板演,并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根据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3)再让学生说说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出示。      (4)改为减法应用题:        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0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克?      (5)板演,说说为什么用减法?(教师出示减法的意义)      (6)说说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师出示。 二、新授1、教学例1      (1)由准备题改为例1: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735+4.075    (根据加法的.意义)      (4)小数加法怎样计算呢?怎样列竖式?(一人板演)               3 . 7 3 5          +   4 . 0 7 5        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教师板书各数位)                ②从哪一位加起?(板演)                ③得数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根据小数                    的基本性质能去掉)      (5)练习:第120页“做一做”                21.6+5.4                    12.03+0.875      (6)讨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加法意义和整数一样)2、教学例2     (1)你能将例1改为一道减法应用题吗?(教师出示)     (2)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为什么用减法?(根据减法的意义)     (4)小数减法怎样计算呢?怎样列竖式?(一人板演)                7 . 8 1           - 3 . 7 3 5        注意:把7.81改为7.810再减  (5)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6)交流:①从哪一位减起?                       ②遇到哪一位上不够减怎么办?  (7)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减法意义和整数一样)  (8)讨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  (9)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的一样            练习:122页“做一做”            12.16+5.347                  0.4-0.125 三、巩固练习:    4.63+0.27      12.54+0.7      15.31-2.815      20-9.54

篇10: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页。

教学目标:

1.掌握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体会使用计算器工具进行计算更简单,更快捷,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3.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

篇11: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难点:

在计算器上暗处纯小数的简便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算一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共8题。

0.2+0.8= 0.76-0.36=

5+4.8= 6.9-0.5=

5.4+3.6= 7.72-6.52=

3.6+2.1= 9.1-1.1=

二、自学例3。(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52页例3的提示,自己的方法不同在哪里?怎样按键更简便?

4.模仿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75+12.63=

7.03-0.895=

0.268+3.87=

导学要点:

在计算器上输入小数,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按键。

用计算器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你是怎样在计算器上输入买铅笔的.钱数的?

2.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还可以怎样按键?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第52页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并验算。

点拨:可以直接利用例3的得数来列式计算,也可以用100一次减去每种商品的金额。

2.第52页练一练,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核对计算结果。

提醒:

要按照运算顺序连贯地进行计算。

(二)比较练习。

1.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1题。

每桌南边的学生用笔算或口算进行计算;

每桌北边的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2题。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填表

示范:

用上月余额减去9月2日买米、油等的金额等于9月2日的余额。

点拨:

用上次余额减去本次用去的金额就等于本次余额。将两次收入相加等于合计

收入,7次支出相加等于合计支出。

(三)探索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3题。

用计算器计算上面三题

思考:这三题有什么规律吗?

用计算器完成第四题

(四)应用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四题

先列式,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创编练习。

1.小马虎在计算1.8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

果得到2.19,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答案吗?

2.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111111222222÷333334=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篇1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法则.

2.运用法则和运算定律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2.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结合上题的订正进行提问)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1(变复习题第2题为例1).

教师明确:复习题2题是以克为单位的数(板书:克数),现在把每小队来集中草药的克数改为千克数,求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就变成了今天所要学习的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提问:怎样列式?

(4)小组讨论:求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例1与复习题中的2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引导学生比较后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3.735+4.075(板书)

(6) 教师提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7)列竖式: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计算)

教师板书:

(8)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左式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数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右式是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板书: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9)学生试算3.735+4.0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10)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为什么能去掉?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 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1)反馈练习:列出0.604+0.825 7.58+26.08的竖式和教材第111页“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2.教学例2: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求什么的?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观察: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变化?

思考:例2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启发学先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来集中草药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启发学生说明小数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不是相同?

教师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板书:减)

列出竖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教师提问: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咱们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

板书:

数学教案-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小数加减法教案

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听课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锦集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