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建筑物教学课件

时间:2022-12-30 03:30:53 作者:金圣喆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金圣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儿童建筑物教学课件,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儿童建筑物教学课件,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儿童建筑物教学课件

儿童建筑物教学课件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建筑物》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我们机关一幼和设计院相邻,这是非常有利的社区资源,而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往往能对孩子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我带孩子们参观了设计院,并请设计师叔叔阿姨们介绍他们是如何设计房子的,又要牢固,又要美观,通过这次参观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建筑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和家长共同收集世界著名建筑物的图片,我们开展了一次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建筑物》。

活动目标:

1.了解多多样的建筑物,初步理解建筑物的概念。

2.提高分析比较的能力和欣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幼儿一起收集世界著名建筑物以及各类建筑物图片和卡片。

2.活动前带孩子们参观设计院。

3.纸、彩笔。每人一个小红星。

活动过程:

一、理解建筑物的概念

出示三张挂图:高楼、宝塔、亭阁。让幼儿观察,并找出共同点:有顶、有室,都是用泥、石、木、钢筋、砖瓦等材料建成。他们都叫建筑物。

二、我最喜欢的建筑物

幼儿自由观看建筑物图片,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建筑物,并在图边上贴上红星。

三、幼儿评价

教师选出红星最多的建筑物三幅,由幼儿来分析评价。

四、教师小结

建筑物有多重多样,多重风格,也有多种用处。出示挂图,介绍法国的凯旋门、中国长城、古代宫殿、美国的摩天大楼等有代表性的著名建筑物。让幼儿知道古今中外好多有名的建筑都是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工人建造的,建筑物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五、小小设计师

1、请幼儿来设计一座自己喜欢的房子。

2.请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评价。

幼儿园美术《漂亮的建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编辑漂亮的建筑指导思想

低年级美术造型与表现,漂亮的建筑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通过漂亮的建筑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漂亮的建筑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这是一节动手课漂亮的建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通过对旧画报、海报、旧挂历、蜡光纸进行粘贴、剪刻等方法进行制作。学生剪贴画时,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取材、撕、摆、组合、粘贴的全过程,如同积木游戏一样是一种手、脑、眼的综合训练。

课本第38页展示了学生剪贴的各种作品,风格多样,稚拙有趣,充分表现出小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2、⑴ 、教学内容与目标

a、显性内容与目标

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

b、隐性内容与目标

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对生活的热爱

⑵、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尝试用不同纸材撕贴一幅《漂亮的建筑》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3、学习材料

废旧挂历纸 广告纸 蜡光纸 剪刀 固体胶等漂亮的建筑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⑴、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建筑漂亮的建筑

今天学习《漂亮的建筑》,这里的建筑主要是指房子,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见过各种各样的房子,请你和周围的小朋友自由交流一下,说说你见过的最漂亮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请几名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说说、画画)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建筑。

⑵、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

人类最初的建筑物是遮风避雨的住所,虽然较其简陋,但它凝聚了人的劳动与创造,使人感到舒适和安全。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在追求实用功能的同时,还要求它的外形和空间更加完美和理想化,由于不断地追求和创造,使中国的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并且具有鲜明的风格。师生共同欣赏建筑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建筑的名称,回忆在哪儿见过,观察建筑的形状、色彩、装饰特点。

《天坛祈年殿》 北京 三层圆顶、蓝色琉璃瓦、红色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

《天安门城楼》 北京 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红墙黄瓦、雕梁画柱高台基、大屋檐、多圆柱屋顶多样,等级分明屋脊“仙人”、“走兽”

《黄鹤楼》 武汉 外观层层飞檐,金黄色的玻璃屋面古朴富丽主楼净高51.4米,共5层葫芦形宝顶,

《高楼大厦》 大都市 造型简洁、明快、庄重、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乡村民居》 乡村

《城堡建筑》 游乐场等

⑶、欣赏学生作品

刚才我们欣赏了许多漂亮建筑的图片,小朋友们是如何用撕贴画的方法表现这些漂亮的建筑,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39页学生作品:

A、说说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房子的形状、色彩、装饰以及周围的环境)

B、凭自己的观察和学习经验,你认为完成作品需要哪些工具材料?(剪刀、固体胶、废旧挂历纸、广告纸、蜡光纸等)

⑷、听故事《做房子》,学习房子的剪贴方法和步骤,体验造型

在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小屋,里面住着幸福的一家人,他们是爸爸妈妈和两个儿子。等儿子们稍稍长大一点后,爸爸妈妈就决定让他们出去独立生活。有一天,爸爸妈妈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再也不能依靠爸爸妈妈了,准备独立生活吧!不过,在独立生活之前,我希望你们首先要各自为自己建造一座房子。”兄弟俩一听说要独立,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起来忙着为建房做准备。一个月过去了,哥哥准备好做房子要用和各种材料,就开始建房子啦(教师边讲故事边用剪贴画的方法演示做房子的步骤)。第一天,只见他做了一个方形的墙体,第二天,他在墙体的上方盖上梯形的房顶,到了第三天,他家房子安上漂亮的门窗和烟囱。望着新盖成的房子,哥哥高兴得合不拢嘴……

弟弟虽然也准备好了做房子要用的各种材料,但是他并没有急着盖新房,而是先到各地仔细考察了一番,并用手中的笔记下一些漂亮房子的图案(教师展示房子线描图例),他神气地说:“我要建一座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子……”

讨论:

你认为故事中的弟弟可能会建一座怎样的房子?请两至三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⑸、作业 要求

请你用撕贴画的方法将想像中弟弟的房子表现出来

作业 形式:独立制作或是合作制作学生自由选择

⑹、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A、运用多种纸材撕贴一幅漂亮的建筑

B、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房子可以是见过的,也可以是想像中的)

C、根据画面需要,可以适当添加环境(教师适时在范画——哥哥的房前屋后添加花草树木等环境,使画面更完美)

[设计意图]

⑴、⑵了解建筑有关知识,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激发兴趣,培养审美

⑶欣赏学生作品,

⑷讲故事创设情境,学习剪贴房子的方法和步骤;展示图例,启发创作思维,情境设疑,激发想象

⑸、⑹发挥想象,自由创造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通过观察分析大量的图片(实物图片、学生作品),对比启发;情境设疑,听故事学习剪贴方法步骤,活跃思维,启发创造,寓教于乐。

3、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⑴、作品提倡立意造型的新颖,就是要抓住一切新意的苗头,善加激发。

⑵、鼓励用多种纸材进行组织画面。

⑶、小组合作,分工要明确。

⑷、教师可适当准备一些纸材,以备学生纸材的不足。

三、教学评价

1、(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画面和创作体会

2、(互相评价)集中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讨论谁的作品好,为什么?教师请两三位学生点评。

3、上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篇2:学前儿童教学课件

守规则真好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可见,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对大班幼儿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规则要遵守,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3.体验遵守规则给活动带来快乐情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自己拿椅子。

2.交流:取椅子的时候老师很担心,为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乘电梯视频。

交流: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种拥挤。

2.幼儿体验乘坐电梯。(选7名幼儿站在垫子上坐电梯,再请其他的幼儿扮演等电梯的人)交流:想想自己是怎么做电梯?心里感觉怎么样?

3.请幼儿观看玩滑滑梯视频。

(1)谈谈自己的看法。

(2)我们应该怎么玩。

4.请幼儿观看取彩笔视频。

交流:应该怎么做?你们在生活中会排队吗?你在哪些时间会排队。

5.游戏:钻山洞的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三个山洞都要玩到,当老师响铃鼓的时候没有玩完的也要回座位。

(2)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

提问:玩山洞时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需建立什么规则。(看图样)

(3)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建立的规则再玩一次。

小结:原来钻山洞的游戏需要制定规则。

(4)谈话: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规则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需要大家一起来遵守,他不仅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有时也会带来快乐,让我们一起来争做规则小标兵。让我们教室把我们知道的规则画出来。

篇3:学前儿童教学课件

《文明购物》

活动目标:

1、了解购物时的购物规则,初步树立购物的行为规范。如:超市里的东西谢绝品尝,物品要放回原位、进出超市要排队、不偷窃、付款后才能吃或使用等。

2、培养幼儿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

3、培养幼儿的良好购物礼仪习惯和公德意识。

活动准备:

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一元购物币;超市商品(生活区、玩具区、蔬菜区、水果区、学习用品区、服装区);音乐(进出场、逛超市);超市工作人员牌子;桌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

师:“宝贝们,你们有没有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呢?”

幼:“有。”(幼儿自由回答)

师:“对了,超市里面糖果香,物品多彩又多样,对吗?”

二、基本部分:

师:“倒霉熊呢,它今天也去超市购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看看她那样做对不对?我们要不要向她学习?”(播放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

师:“刚才我们看了,倒霉熊它在购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做的那些事对不对?”(幼儿自由回答。主要引导幼儿说出:乱动超市的东西、推别人的车子、在超市吵架、损害超市东西)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看过哪些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幼儿自由回答。主要引导小朋友说出:乱动东西、拆包装、插队、物品没有放回原位、偷窃、乱扔垃圾等。)

师:“罗老师这里呢有一些超市购物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逐一播放: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

教师小结:“超市里面糖果香,物品多彩又多样,排队付款才能吃或品尝,不要的物品放回原位、不偷窃。”

师:“宝贝们,罗老师呀也开了一家一元超市,名字叫《小燕子超市》。我想请2位小朋友站在超市门口迎宾。”

师:“宝贝们,当有客人来了,要说什么呢?”

幼:“欢迎光临!”

师:“呀,**宝贝真有礼貌,我请你来。”

师:“如果客人要离开超市了,我们要怎样说呢?”

幼:“再见。”

师:“对了,要说‘再见,欢迎下次光临!’”

师:“**宝贝表现真好,来,罗老师请你来迎宾。”

师:“我还要请6位小朋友来当导购员,导购员的任务就是帮我管理商品以及促销我的商品。因为今天罗老师的超市刚开业,所以有我还设有一个特价区,在特价区里面,你可以用一元购物币购买两件商品。”

师:“我请一位小朋友来帮负责特价区商品,我请谁?”

幼:……

师:“我还要请5位导购员,看看请谁来呢?”

幼:……

师:“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来当防损员,责任是看看有没人损害超市里面的东西。”

师:“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来当收银员,来帮我收钱,没给钱是不能让他把东西带走的哦。”

师:“我还要请两位保安,保安的任务就是帮我维持超市秩序,看看有没有人打架等等。”

师:“今天罗老师还请了一位记者,专门为我们拍照呢。”(记者出场)

师:“其他没有选到的'小朋友,不要灰心,罗老师等下邀请你来当逛超市,好吗?”

师:“现在罗老师超市快要开业了,先请我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我先请我的迎宾人员到超市入口来站好。”

师:“请我的导购员也站到自己的位置上。我请我的收银员站到收银处。请我的保安站到超市出口,帮我维持超市秩序。”

师:“宝贝们,罗老师超市等下就邀请你们去逛超市了,但罗老师有两条规则:1、每人限购一件商品,特价区的除外,特价区可以买两件。”

师:“每人只能买几样东西?”

幼:“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

师:“特价区可以买两样。”

师:“规则2:等下逛超市的时候我会放音乐,我的音乐结束了,请你回到座位上坐好,并把买好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凳子下面。”

师:“宝贝们,当我的音乐停了,你们要干嘛?”

幼:“当音乐结束了,就要回到位置上做好,并把买好的东西放在凳子下面。”

师:“对了,宝贝们真棒!”

师:“现在罗老师一元超市开业啦!”(把柜子布拿掉)

师:“请宝贝们来购物吧!”(购物音乐响起教师作为老板进行监督。记者拍照。)

(音乐结束,请宝贝们回到坐位上,并把买的东西放在凳子下面。)

师:“让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是不是文明购物的?”(逐一讲解图片)

教师:“刚才呀,有的宝贝表现非常棒,有的小朋友可能没有把我们购物时要注意的事项记清楚。所以呀,罗老师把我们购物时要注意的事项遍写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购物歌》:超市里面糖果香,排队付款后品尝。物品多彩又多样,选购轻拿又轻放,公共场所讲秩序,你先我后不推挤。文明购物靠大家,个个都是顶呱呱,顶呱呱!”

师:“呀,**小朋友表现得的真好,我请他到上面来跟罗老师一起来表演。”

师:“呀,宝贝们,她表现棒不棒?”

幼:“棒。”

师:“宝贝们,你们会这了吗?”

幼:“会了。”

师:“那你们自己来一遍好不好?”

幼:“好。”

师:“《购物歌》一备齐。”

师:“大三宝贝们真是太棒了,你们会文明购物了吗?”

幼:“会了。”

师:“那现在罗老师邀请你们一起去春游,想不想去?”

幼:“想。”

师:“那请你们拿起你们刚才买好的东西,跟罗老师一起出发吧。(音乐想起,有序退场)

三、结束部分:出场音乐响起,大家排好队有序走出教室。

篇4:儿童药物剂量教学课件

一、婴幼儿胃肠功能特点及用药特点

1.婴幼儿胃液呈中性,有利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的口服吸收,所以常用。

2.乳汁虽可保护胃黏膜,减少药物的胃肠反应,但有时会妨碍药物吸收;如果在喂奶后立即服药,有时可因呕吐影响吸收。所以,一般以两次喂奶之间服药为宜。

3.小儿直肠黏膜血液循环很丰富,肛门给药后,药物可由直肠下静脉吸收,直接进入下腔静脉而不经过肝脏,可迅速达到有效血浓度和发挥药效。因此,当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拒服药物或药物胃肠刺激反应大时,可改用栓剂直肠给药。

二、婴幼儿肝肾代谢与用药特点

1.婴幼儿肝脏合成脂肪、氧化脂肪能力低,所以在发热特别是流感、水痘发热时,不宜服用可诱发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的阿司匹林,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则没有这个风险。

2.婴幼儿全身性重病时常易并发肝功能损害,用药过多、过滥可加重药物性肝损害,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形成药源性疾病,此时宜多选由肾脏排泄的药物以减少肝损害,应慎用或不用如利福平、克林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可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婴幼儿细胞外液相对较多,且肾功能不成熟,药物排泄较成人缓慢,第一代头孢菌素有肾毒性,应避免使用,第二、三代肾毒性依次减弱,可根据病情由医生处方使用。

三、合理选择药物剂型和用药途径

药物治疗大多以口服为主,小儿治疗更应以口服制剂为主。对于小儿来说,溶液剂优于片剂、粉剂,特别是果味溶液,小儿乐于服用。但含糖颗粒剂次于不含糖颗粒剂。

四、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

为保证药物疗效最佳毒副作用最小,必须精确计算好儿童用药剂量。一般药效随剂量递增而加大,但有一定限度,剂量不可随意加大。

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得出了10多种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此种方法准确性不高。以成人剂量为1,根据年龄,儿童用药剂量为:

新生儿 1/18~1/14

1~6个月 1/14~1/7

~2岁 1/5~1/4

~4岁 1/4~1/3

~6岁 1/3~2/5

~9岁 2/5~1/2

~14岁 1/2~2/3

还可依小儿体重占成人体重(以50~60kg)的比例折算:

2.按小儿体表面积(㎡)折算

这种方法算得出每1㎡每天使用的剂量,最为精确,但需借助以下工具:

也可按体重求体表面积:

还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体表面积(m)= 体重(kg)x0.035+0.1(体重≤30kg)

=(体重(kg)-30)x0.02+1.05(体重>30kg)

再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每日剂量=体表面积(m2)×每平方米面积每日需要量

3.按体重计算

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药店人都应掌握。

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kg体重所需药量(体重以实测值为准)

年长儿按体重计算,若超过成人量则以成人量为限。

需要注意的是体重单位的换算,及药物说明书上标注的用量为“每次”还是“每日”。

儿童年龄的界定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对儿童的年龄限定是0~18岁,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里把儿童年龄分为七个时期:

1.胎儿期:

从精、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出生统称胎儿期。临床上也常按胎儿发育情况将这一阶段划分胚胎期和胎儿期。

2.新生儿期:

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止这一时期。新生儿其实是人类独立生活的开始阶段,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差,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尤其第一周新生儿为最高。

3.婴儿期:

从出生到满一周岁以前为婴儿期,这阶段小儿以乳汁为主要食品,故又称为乳儿期。这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第一个最为迅速的时期;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消化吸收功不完善,因此消化紊乱和营养紊乱性疾病多见。基础免疫程序在这个年龄阶段完成。

4.幼儿期:

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之前成为幼儿期。由于活动范围增大,对各种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故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5.学龄前期:

3周岁后到6-7岁入学前为学龄前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大,应注意早期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6.学龄期:

从6-7岁到12-13岁进入青春期成为学龄期。此期各器官形成(除生殖器官外)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加成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

7.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为青春期。女孩一般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岁,是人生第二个体格生长高峰。此时期是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针对性进行青春期卫生保健,将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篇5:儿童装饰画课件

儿童装饰画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与指导相结合,训练与作业讲评相结合;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 教具(或器材)准备及要求:

1、工具:装饰绘画的有关工具材料

2、模本、资料:展示装饰画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装饰画,并模仿与参考创作。

3、表现手法、创意构图:注意画面的构图处理,材料的多样性,不同的范画若干幅,ppt课件准备。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什么是装饰画?(装饰设计与绘画艺术的联系)

二、最早的装饰画是?

三、装饰画有哪几类,应用在哪些方面?

四、装饰画有何特征?

五、如何制作装饰画?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装饰画?(装饰设计与绘画艺术的联系)

装饰画(Decorative Painting)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

二、最早的装饰画是什么时候的?

装饰画的起源可以追潮到新石器时代彩陶器身上的装饰性纹样,如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确切的讲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一般分为具象题材、意象题材、花卉题材、人物肖像题材抽象题材和综合题材等等。洞窟壁画、墓室壁画、宫殿装饰壁画艺术对当今装饰画的影响也非常大。

三、装饰画有哪几类,应用在哪些方面?

题材内容:创意名作、风景描绘、人物装饰、动植物题材装饰

题材风格:具象题材、意象题材、抽象题材和综合题材

制作方法:占主流的印刷品装饰画;实物装裱装饰画;和手绘作品装饰画。

以材质进行划分:

1)油画装饰画

2)动感画

3)木制画

4)金箔画

5)摄影画

6)丝绸画

7)编织画

8)烙画

四、装饰画有何特征?

1:强调单纯性

形的单纯性:对自然形象采取“删繁就简”的手法,单纯简洁,提炼概括,讲究以少胜多,追求一种“纯化形态” 。色的单纯性:在原始色彩中,象征火的红色同黑白两色构成了原始装饰艺术的基色。呈现出庄重、深沉的色彩效果。

2:追求秩序性

作品在画面的结构安排上,刻意追求造型排列的秩序感,讲究严谨有序的画面布局。

3:处理平面性

装饰设计的`平面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首先在意念内涵上比较表层,没有深刻的意念内涵。一般易于理解的民情习俗方面的主题,表达一些美好吉祥的祝愿。其次在画面处理上,一般都采取平面化的手法,排除三维空间的透视关系,而采用对称散点式的形式布局,注重画面横向的架构组织,忽略纵向的架构组织,因而其形象都是浮现在画面前方,并与背景十分贴近。

4:注重形式感

注重点线面及各形式要素按一定法则组合而体现出某种审美特征。装饰艺术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具有鲜明的形式美感。

5:色彩象征性

装饰画在色彩处理上,一般不完全遵从表现对象的固有色彩,而是艺术设计家根据设计主题的需要采取主观理想化的处理,因而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理想化色彩。其用色的重要依据便是色彩的象征性,因为不同色彩意味着不同的特定语言,能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

6:风格民族化

许多装饰艺术形式都产生和根植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之中,因而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五、如何制作装饰画?

夸张是对所描绘的物象整体或局部造型进行比例。肌理、表情动作、心理、色彩、方向性等的主观处理,在保持物象基本形的前提下,对物象最具特征的形态、动态、神态加以强调,使其更加丰富、更有情趣,以增加对受众的吸引力。夸张的手法适合人物、动物、景物。商品等任何形象。

1:整体夸张

整体夸张的形象处理,主要是把现实、幻觉、梦境等结合起来,舍弃无关紧要的细节,使形象的性格和特征更加突出。

2:局部夸张

设计中为了能够突出地表现物象的某些特征,引起观众的注意,往往主观地夸大或缩小某一局部,使它突出于其他形象成为视觉中心,局部夸张,虽然只是某个部位的强调,但在具体表现时其他形也要随这个局部形作相应的变化,这样才使形象形成一个整体。

3:透视夸张

在透视关系中,远近是它的主要矛盾,透视夸张能给观众带来很强的方向感。透视夸张包括:扩大透视反透视及多种扭曲变化等。

4:表情夸张

表情夸张就是对人物的面目表情进行夸大描绘,加大表情变化幅度。

B、黑白装饰画的制作步骤:

简化、添加(寓意,组合添加,产生连贯。叠加、对比、衬托和透视的效果)、拟人、几何化、求全、共用、透叠……

1):点绘法

2):组线法

3):剪影法

4):综合法 (重构法、解构法) 借形造型:以多个形综合为一个形 或多个形复合为一个形。

借线造型:借形造型的延伸和发展,它是以丰富的想象力而创造出的形式美。要求造型上完全吻合画面,形与形的契合共存互生,不可分离。其特点是有共用线,无穷趣味。

5):光影法

6):平光法

7):拓印法

8):皱纸法

9):脱胶法

10):刻画法

1 装饰套色技法

勾线平涂

色块平涂

2 装饰明暗技法 (渐变法)

明度渐变(空间关系和视觉力的配置关系)

色相渐变

渲染法

干檫法

点绘法

喷绘法

重彩法

六、多种材质装饰画欣赏

见附文件夹

七、作业1:

1:请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做黑白装饰画1幅,

命题:自画像 (或名人画像)

规格 20cmx20cm

作业2:

1:请选择不同的色彩技法、肌理技法作2幅装饰画

(可根据现成的图片、装饰画作品加以制作,图形不要太复杂,重点在技法的运用) 规格 20cmx20cm 15cmx15cm

2:一张完整创作作品1张

命题:郴州印象、爱、家园、信息时代、校园生活、乐

(可自我命题)

规格 尺寸50×50cm以上

篇6:儿童工艺美术课件

儿童工艺美术课件

一、导入新课:

师:打开课件,伴随音乐播放一些新颖、别致的平面广告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的惊讶、暴笑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学生欣赏平面广告。

师:广告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生:图形、文字、色彩

师:播放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美术字图例,如:乐百氏、天下无贼、文艺晚会等等,导入“字体设计”的概念,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字体设计

师: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P18-27页),预习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生:预读教材,了解字体设计的含义与应用范围,初步了解字体设计的方法。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是否在认真阅读教材,预习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工具是否带齐!)

二、教学活动开展

环节一:展示与交流

师:展示课前准备的文字设计案例图片,让学生分析其特点。

生:互相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总结。

生1:文字有特点,比较漂亮

生2:别致,像花一样

生3:生动活泼、轻松自如

师:带头鼓掌,给予鼓励。

教师总结:同学们欣赏、分析能力很高,讲解的也非常精彩,说明大家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并引出概念:字体设计是把字的笔画和外形进行变化装饰而形成的字体,我们通常称为“美术字”。它形象、生动、有趣,广泛的应用在商品包装、广告宣传、报纸杂志等方面。

环节二:探究字体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及基本变化范围

本活动采用:提出问题──出示典型图例(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检验检测的步骤开展。

师:一般的字体设计是把字的那些部分进行变化?

生1:字体变形——拉长、压扁

生2:笔画进行变化

生3:加图案

生4:粗细,大小,象形变化

师:按照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字体设计是不是可以可以随便进行,只要你想怎样美丽、怎样漂亮就可以进行设计啊?

生:不是!

师:对,为了达到字体创意的目的.,在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课件显示内容)

1、统一性:形式与内容统一

2、可读性:起到视觉信息的传达,易辨认,不误读。

3、协调性:考虑笔画、结构、字形、用途之间的有机协调,传达设计意图。

4、艺术性:表现的个性特征,显示字体设计的魅力

检测:举出字例,让学生判断字体设计的变化范围。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典型图例:学生根据字例回答!

阳光生活,完美呈现。(笔画变化)

晨鸣版材(字型变化)

文艺晚会(字型笔画一起变)

教师总结:一般的字体设计范围,A、笔画变 B、字型变 C、笔画字型一起变

环节三:探究字体创意设计的方法

师:出示多种变化方法设计的字例,

学:自由讨论分析,总结字体设计的方法

师:结合图例,总结出字体创意设计的一般方法:

1、变形设计

(1)外形设计:

A、打破文字方格的标准字框和方正的排列形式,使其适应与其他形或不规则形,在排列上可以采用放射、渐变、斜置等,多个字的还可以打撒重构;如:

B、字体具象化,根据字的形与意,结合典型的具象事物,以图形、图像的方式代替文字本身。

(2)结构设计:

A、从整体各部首、偏旁的布局进行位置移动。产生错落有致的变化

B、对结构的大小做处理,使整体布局发生变化

C、改变结构布局的重心,使其分布打破原来的均衡、匀称。产生新的视觉感受

D、对局部的笔形做聚散强调,使结构产生一种疏密对比变化。

(3)笔画设计

A、笔画粗细:对字形中的笔画进行粗细、大小处理

B、笔画形状:将笔画造型进行统一而有规律的设计,可构成不同的字体,也可以对字形中的局部笔画进行形状概括、简化构造。

C、笔画装饰:对笔画通过加饰线、夹花等装饰加工,使其更美观。

D、笔画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共用的笔画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字。

2、表像设计

(1)整体依形联想

(2)局部添加或重复

(3)字体局部形象化

3、装饰性设计

(1)、本体装饰

(2)、背景装饰

(3)、拆带装饰

(4)、点线装饰

(5)、重叠装饰

(6)、连接装饰

(7)、图案填充

(8)、错位装饰

4、立体化设计

(1)、阴影设计

(2)、倒影设计

(3)、浮雕设计

(4)、光效设计

(5)、透视设计

(6)、矛盾空间设计

5、色彩设计

(1)、个性色彩的加强

(2)、色彩空间的加强

(3)、色彩强化、统一

6、质感肌理设计

7、手写字体设计

(1)、书法体

(2)、自由手写体

环节四:我当设计师——设计评论

(经过前面环节二、三两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学生已经理解了字体设计的一般设计规律,环节四即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打开学生思维,最终完成设计作业的必要过程)

以汉字 “山清水秀”为例,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对它进行设计?可以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来设计?,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最后出示“山清水秀”的不同设计方案给学生参考、讨论!

(学生对这个方案可能认同,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设计方法,以拓宽思路。)

环节五:我当设计师——设计实践

布置作业:运用刚刚学过的字体的知识,为我市“万人行”公益活动宣传广告招贴设计主题文字“携爱同行,与爱成长”或“我与万人行同龄”。

(中山市、小榄镇每年一度的慈善“万人行” “万人跑”,我校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设计活动的主题文字,能够更好地领会本活动的真谛!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现。

环节六:评价与拓展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每个小组内展示交流,进行自评和互评,并推举一到二人的作品拿到实物展台上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由设计者讲解设计构思,并由全体同学评议,教师以鼓励为主,给予相应的评价。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家设计的非常好,希望你能把自己设计的字体应用到我市“万人行”公益活动宣传广告招贴设计实践中去,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字体作品!

篇7:小学生儿童保健课件

课题1:保护眼睛

一、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良好地用眼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在行动上落实,并坚持做到预防近视的几点要求。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保护眼睛的挂图或幻灯片及视力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前边学习有关人体的知识。 2.讲述:

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蓝蓝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无边的海洋,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各种各样的动物,你们喜欢吗?这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是用眼睛看到的,你们想想,如果眼睛不好,还能看得清楚吗?所以,保护眼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保护眼睛”。(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

(1)看图:

(3)全班讨论。

(4)教师讲述:这图告诉我们:工作、学习、生活和保卫祖国都需要有一双好眼睛,如果眼睛不好,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就会影响学习、影响工作、给生活带来不方便,更不可能担负起保护祖国的任务。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教育学生要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1)看图: 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2)提问:

①为什么看书写字的姿势要端正?眼睛离书本距离不要太近?(一市尺)

②看书写字时间长了,向远处眺望一会儿有什么好处?

③为什么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3)看图: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4)提问:

①长时间、近距离的看电视或玩游戏机有什么害处? ②为什么走路和躺着看书都不好? ③趴在桌子上,近距离的看书写字有什么害处?

(5)全班讨论:

①为什么要保护眼睛? ②少年儿童的眼睛容易得什么病?

③你知道什么是近视?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近视有什么危害?

④联系自己说说今后应纠正哪些不良的用眼习惯。

(6)小结

同学们,少年儿童最容易得的眼病就是近视眼。近视眼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平时用眼的习惯不好,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和眼睛的距离太近、阅读和写字的时间持续过长、光线太暗,以及常在颠簸晃动的汽车上看书等,日久天长,慢慢形成了近视眼。

要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到“三注意,两不看”。

“三注意”:

①看书写字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市尺。 ②看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③字要写大些,要清楚整齐。

“两不看”: ①光线太暗不看书。 ②躺卧不看书。

3.教育学生要注意眼睛清洁和防止意外的伤害。

(1)看图:课本第39页上的图。

(2)提问:

①上面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意思? ②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毛巾洗脸?

③用手揉眼睛为什么不好? ④你平时做的怎样?

(3)看图:

(4)提问:

①放鞭炮时为什么不要往别人的身上扔或自己拿在手里放? ②为什么不要拿棍棒追跑打闹? ③你平时做的怎样?

(5)小结:

眼睛是我们的“侦察兵”,眼睛不好,很多工作都不能做,学习也受影响。小学生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看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身体要坐直,距离桌子一拳,眼要距离书本一市尺);看书写字时间不要太长;要认真做好眼睛保健操;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不要在行走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或玩游戏机)的时间不能过长;距离电视不要太近。此外,还要注意眼的卫生,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用自己的毛巾洗脸。

4.巩固

(1)提问: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怎样预防近视眼?你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2)讨论:有的同学说:“我的坐姿不好,写字看书时眼睛离书本很近,可是我的眼睛并没有得近视眼?”这种说法对吗?

(三)布置作业

预防近视,保护视力,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提醒、纠正不正确的坐姿、写姿。

篇8:儿童国画入门课件

儿童国画入门课件

1、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

一、教学时间

第一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五指执笔法”。

2、对坐姿的培养、学习悬腕的书写方法。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准备:字帖、毛笔

四、教学过程

1.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

师: 一(1)班的孩子,我听说学习特别努力,可上进了!看你们这精神气,我想:这肯定是真的了。所以,老师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能把你的名字写在这张纸的白边上吗?让我们大家互相认识一下。生:好。师:谁愿意到前边来,大声读读你的名字,快,看谁先和老师成为朋友。生:(陆续上来。)师:你们长得这么漂亮,想不想把你的名字也写漂亮呀?那今天,我就教你们一些把字写漂亮的小窍门,谁想学习呀!

生:我。师:请你先抓住关键的地方,体会体会,同桌之间交流交流,一会儿,我们再请你讲讲这些话,你又有什么样的发现?

生进行自由讨论。师:其实我走了好几桌,我都能听到同学们的发现,你们真了不起,会读书啊,谁来谈谈,想说哪就哪,两位同学想说了,三名、四名、五名!越来越多了!好!请你来说说!

生:要想把字写美观,“五指执笔法”是十分重要的。

师:给他掌声!谢谢!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生:正确的握笔方法是: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师:记住我是怎么写的了吗?来试试。(师生重复书写时的要点)生:好。师:咱们写一个试试,来!(师一笔一笔板演,学生看后再书写,教师巡视)谁写得最棒,到前面来。三颗星标准:大小合适、方正、有运笔

2.同桌互相纠正,示范。

师:要想把字写漂亮,还要有正确的坐姿。你们边看边体会老师是如何写字的。师: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

1.手腕要悬空。

2.头部稍低,肩平,双脚平放。

3.左手的肘和手掌平放在桌上,要撑开,并与右手保持基本对称。

4.练习手腕运笔手腕做圆周运动

5.师:谁来做个示范?给他掌声!谢谢!生:(展示,评议,教师印奖章)师:再感谢这名同学让我们明白了正确的坐姿。生:好,给点掌声!(鼓掌)师:下课!教学反思:大部分同学的拿毛笔的方法已经掌握了,只是有少部分同学还是不会拿,坐姿方面同学们都能坐得端正,

2、学国画

教学目的1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2认识干湿浓淡墨色。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重点难点1,认识中国画特点。2,“墨分五色”的认识。

准备: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国画。

新授:

介绍中国画:中国画是我过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称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介绍工具:a)笔:羊毫笔、狼毫笔、白云笔。b)墨:有松烟、油烟。c)纸:宣纸——生、熟。d)砚:砚墨用的是石头。e)色:可用水彩颜料代替。

各种工具的保管方法。

分类:1,题材:人物、山水、花鸟。2,方法:工笔、写意。

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

笔法:中锋,侧锋。

分辨:浓淡墨。中侧锋。干湿画法。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讲评。

3、认识藏锋和露锋

一、观察“三”,三个的起笔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的三条横有什么不同吗?

生:我知道。第二条横比较短,第三条横比较长。

师:对!那么“三”的这三条横在起笔上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和第二条横的起笔是尖的,第三条横的起笔是圆的。

师:是啊,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两种起笔方式。

二、揭示藏锋和露锋的概念。

师:你们知道怎么才能使你写出来的横的起笔是尖的吗?

生:我觉得毛笔的笔头是尖的,写出来的自然是尖的。

师:是啊,这样的笔锋我们把它叫做“露锋”,是笔锋外露的用笔,一般用于笔画的起笔处。用露锋写出来的笔画常是尖笔或是方笔,显得锋芒毕露,神采飞扬。

师:还有一种笔锋叫做“藏锋”,它的写法是让笔锋从笔画内部起笔,把笔锋藏起来。用藏锋写出来的笔画显得浑厚。就像“三”的第三横那样。

师:(拿出钢笔)你们看,钢笔的笔头是尖的,把笔尖露在外面起笔的叫做“露锋”,把笔锋从笔画内部起笔的叫做“藏锋”。

生:用钢笔练习一下,加深印象。

三、指导书写藏锋和露锋。

1、学生书空。

2、学生指名书空、集体书空、同桌互相书空,纠正错误。

师:总之,我们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欲下先上,欲右先左”。

四、指导认识米字格,并学会画米字格。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米字格,你知道它和田字格有什么不同吗?

生:米字格里有四条线,而田字格中只有两条线。

生:田字格中有横中线和竖中线,这两条线把田字格分为了四格,而米字格比田字格多了两条斜线,并且把米字格分为了八个部分。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说的也很完整。

师:让我们来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师:下面让我们来学着画一画米字格。

师:先在空格中打两条斜线,再过交点打横竖两条线。

(学生练习画米字格。)

五、学习在米字格里面描写“三”的轮廓。

师:你们知道在描写“三”的轮廓时要注意哪些吗?

生:我知道:四条边线要对齐。

生:我还知道对齐之后不能再移动。

师:你们真聪明,是啊,的确要注意这两点:四条边线要对齐,对齐之后不再移动。

师:下面就让我们试着描摹一下。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师:描好了的同学来说说自己写的怎么样?

生:我描的还可以,就是第三横有些斜了,还需要改改。

生:我觉得只要认真描,一定会描得很好。我描得就很好。

……

师: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同桌互相点评一下。

(学生互相点评)

师:看着同学们认真的样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描摹得很好,为写好这个字打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六、下课。

4、墨与彩的韵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 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课前准备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

(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3.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1)学生互评:

(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

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看看效果怎样?

篇9:小学儿童动画课件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画片的成因

2.了解视觉暂留现象

二 教学准备

1.翻页动画视频2:45分

2.自制动画卡片(一面是笼子,一面是鳄鱼,中间卡纸做棍子)

三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么?

2.你们喜欢看哪部动画片?

3.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爱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你们看过么?

4.我们都爱看动画片,但是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制作的么?

5.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神奇的短片(播放视屏)

6.有没有聪明的小博士告诉老师,刚刚的视频里演了什么?

7.这个动画是用什么做的?

8.用纸能做动画片?你们看错了吧?

9.快速翻动纸片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景象?

10.我们看过的动画片就是这样子做出来的,只是动画片是由更多的画面组成的,当这些画面被快速翻动的时候,卡片上的宝宝就好像活了一样,动起来了。

1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卡片(出示自制卡片)

12.观察正反面

13.让卡片转起来,幼儿观察画面,看到了社呢吗?(笼子里关着鳄鱼)

14.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能够将看到的影像暂时保存,在影像消失之后,之前的影像还会暂时停留在眼前。因为老师在转动卡片时笼子的影像会暂时留在我们眼前,所以,老师转到另一面的时候,两个画面就会重叠,看起来鳄鱼就被关在笼子里了。

15.每一部动画片背后都有许多叔叔阿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看动画片时,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16.结束教学

篇10:小学儿童动画课件

教学目标

基础

1.初步了解动漫的各种特点,加强对动漫的认识和喜爱。

2.初步学习运用夸张、拟人、添加等手段设计动漫形象,培养创造能力。.

3.画出自己喜爱的动漫人物的形象,并用色彩装饰。

发展

1.初步了解动漫的各种特点,加强对动漫的认识和喜爱。

2.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把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绘画出来。.

3.丰富生活情趣,树立动漫意识,为创造富有特色的中国动漫形象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夸张、拟人、添加等设计方法设计动漫形象

教学难点:

同一动漫形象的不同创意

教学环境 课桌椅摆放及场景布置

全班分成六组,每组五个人。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动漫的图片、故事等,准备纸、水彩笔等常用作画工具

(教师)多媒体设备.课件

作业要求

1.在纸上添加眼、嘴、手脚等,四肢和身子作适当的夸张处理。

2.建议:设计动漫宝宝时,可以适当夸张,使宝宝更可爱;一个宝宝形象可以有多种变化;可以在创作后讲一个卡通故事。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引入课题:

1.学生回忆。

(1)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及最喜欢的动画人物的特点。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画人物?

(2)老师小结,揭示课题:《动漫宝宝》。

二、授新课:

1.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

出示卡通范画、图片和小物品。问题:你觉得这些动漫宝宝怎么样?你准备怎么表现自己的动漫宝宝?

2.小组讨论师生小结

(1)小组讨论

(2)师生小结,讲述动漫宝宝的特点,强调头画大,身子画小,宝宝的形象会显得更可爱。

3.提供步骤:准备一张纸,在纸上添加眼、嘴、手脚等,四肢和身子作适当的夸张处理。

(建议:设计动漫宝宝时,可以适当夸张,使宝宝更可爱;一个宝宝形象可以有多种变化;可以在创作后讲一个卡通故事。)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讲评。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动漫宝宝(名字、形状、色彩等)。

(2)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并提出修改意见。

(3)教师建议:从不同角度设计卡通宝宝的不同变化,要求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五、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动漫资料等。

(2)课外给自己的卡通形象编个连环故事。

课堂小结: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动漫宝宝(名字、形状、色彩等)。

(2)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并提出修改意见。

(3)教师建议:从不同角度设计动漫宝宝的不同变化,要求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复习已有的卡通形象。

篇11:儿童美术课件荷花

儿童美术课件荷花

儿童美术荷花课件

活动目标:

1.学习画荷花、荷叶,并且进行组合画。

2.引导幼儿从荷花的形状、颜色及结构等方面欣赏美丽的荷花,提高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实地观察荷花。

2.幼儿用书,彩色笔或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猜谜:“泥里一条龙,顶上一张蓬,浑身一节节,花开满堂红。”这是什么?

二、讲解示范

欣赏幼儿用书上的荷花照片,让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荷花是怎么样的`,什么颜色的。根据幼儿发言,适当介绍有关荷花的知识,以加深幼儿的印象:荷花有红、白、黄和粉红等颜色;荷花的果实叫莲蓬;种子叫莲子,长在花瓣中间。教师分别示范画荷花、荷叶等。

三、幼儿操作

1.先学画一朵荷花,互不遮叠的两张荷叶,再学把莲蓬、叶与叶的遮叠等结合起来画。

2.鼓励幼儿大胆地画出自己看到过的荷花。

四、教师讲评

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学习画荷花、荷叶,并自由地组合画面。

篇12:儿童人物画美术课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发现动态人物的躯干和四肢的动作与变化。

2.能抓住人物动作的基本形状特征,用椭圆和直线画出运动中的人。

3.初步感受如何画出人物的动感及韵律。

4.体会简笔画人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难点:简笔画人时,稳住人物的重心。

重点:画出运动中的人物。

三、教学准备: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来看一段动画片。

2.老师:动画片中的小人可爱吗,想不想知道它的名字?

生:可爱,想知道。

师:它叫简笔画人,今天我就来学习17课《简笔画人》。 首先看一下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能够了解是简笔画人。

2、能运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两个以上运动中的人。(教师来读,并解释简笔画人)

(二)新授

1、课件展示课本34页村落图。先欣赏,然后说一说图上的人物都在干什么? (教师再以讲故事发方式说一说这幅图)

师:那么,这些简笔画人物都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同学们想不想学。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的身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学生回答。

(展示课件:由头、躯干、上肢、下肢组成)

2、我们可以用椭圆形表示头部,直线表示身躯和四肢,创造出非常有意思的小人。(板书)

3、教师示范画站立的简笔画人,学生跟画。

(三)尝试练习

1.师:同学们的小手是不是已经酸了,让我们放松放松,跟着音乐挑 起来吧。(播放小苹果的视频学生跟跳)

师:我们在跳舞是身体的那些部分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

小结:我们在运动时身体的各部分都在发生变化。

2.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教师示范画奔跑中的简笔画人,学生跟画。(课件出示图片)

3.老师再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能根据图片的人物动态尝试画一下简笔人。(课件出示图片)

老师要请3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其他的同学请画在图画本上。(学生画画)

4、教师点评

简单点评,鼓励为主。

5、同学们想不想画画老师呀,教师有简到难摆出两个动作,学生来画一画。

4、教师点评 (在黑板上画一画这两个动作的)

(四)学生作业

师:现在同学们请出我们的画画好伙伴——铅笔,一起动手试一试。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用简笔画的方法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动作,比一比谁画的动作数量最多,最生动,最有趣!

(课件出示图片)教师随堂指导。

(五)作业评价

1、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2、课件展示老师是怎样画的。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简笔画人。画简笔画人的时候,要注意人分成四个部分:头、躯干、上肢、下肢。椭圆表示头,直线表示躯干、上肢、下肢。

(八)拓展学习

放学回家后,让妈妈摆一摆动作,你来用简笔画人的方法来画一画。

篇13:儿童人物画美术课件

一、教学目标:

简笔画是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本课学习人物头像简笔画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简笔画的造型规律,通过观察和描绘训练,掌握简笔人物头像的表现技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人物头像简笔画的造型规律与表现方法。

2、难点:如何表现人物的脸型、发型与年龄、性别特征;如何抓住人物的表情、职业服饰特征。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示范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彩色文字卡片、人物头像图片、简笔画范图

2、学具:深色水彩笔或记号笔、八开素描纸、八开画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因为妖魔鬼怪谁也没有见过,可以随心所欲,人却随时随处可见,画得稍不象就能看出来,所以难画,只有经过美术专业训练的人才能把人画得神形兼备。同学们是未来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如果在小学各科教学时能用寥寥几笔的线条在黑板上勾勒出课文中描述的人物的大概面貌,将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把这种画叫做“简笔人物画”。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简笔画——人物头像的画法。

(二)讲授新课

1、年龄与性别

教师先叫一个男同学上台,分析他脸型与发型特征,用简笔画的方法在黑板上画出来。然后再叫一个女同学上台,叫学生观察分析她的脸型发型特征与男同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用简笔画的方法在黑板上画出来。展示老人与小孩的图片,分别画出老人与小孩的头像简笔画。总结男女老少头像的特点,并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男女老少简笔画头像的特点是:

①成年男性脸形较方正,要用刚直的线条画,体现男性的阳刚之气,可以增加短胡须和短头发;

②成年女性脸形比较圆润秀气,头发较长,多用曲线来表现阴柔之美;

③老人脸上有皱纹,眼皮往下耷拉着,嘴角往下,鼻唇沟较深,很多老人已经秃顶,男性老人的胡须较长,用不太连贯的线条表现老人的'沧桑之感;

④婴幼儿的五官在脸部一半以下,眼睛大,额头长,用曲线表现儿童的天真可爱,婴幼儿的脸部男女差别不大,主要差别是发型。

2、人物表情

人不仅有男女老少之分,更有喜怒哀乐的表情。教师请六名同学上台抽签表演表现人物表情的成语 “心平气和”、“喜笑颜开”、“愁眉苦脸”、“怒发冲冠”、“目瞪口呆”、“泪如雨下”,又请六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成语相对应的表情,其他学生指出其优缺点。教师表演各种表情图片,根据学生的意见对画面进行修改,总结人物表情的特点,并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为了便于记忆,人的表情可用一首顺口溜来概括: 画平静,眉眼嘴巴成横线;画欢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画悲伤,眉掉眼垂口下落;画愤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画忧愁,垂眼落口皱眉头;画惊讶,眉高瞪眼嘴张开。

3、职业服饰

很多职业的服饰很有特色,教师示范画武警,在人物头像简笔画的基础上增加头部服饰——帽子。教师展示与头部服饰有关的职业图片,分发给六个小组,学生讨论后,每组派代表说说该如何表现其职业服饰的特点。

(三)课堂练习要求

布置课堂练习,要求将人物的年龄性别、表情与职业服饰综合起来表现。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学生分别讨论如何用简笔画表现“正在嚎啕大哭的女少先队员”、“微笑的女明星”、“表情平静的秃顶老博士”、“愁眉苦脸的医生”、“开怀大笑的建筑工人”、“愤怒的武警”等,学生讨论该如何设计表现人物简笔画,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余的在纸上画。简笔画要求用笔概括洗练,构图简约而内蕴丰富,所表现的形象特征明显。

(四)作业展评与课堂小结 展示优秀作业,同时也指出普通作业的通病与不足之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人物简笔画的造型规律与表现方法。教学简笔画是全科型小学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技能,学习教学简笔画首先要了解的是人物的程式化画法,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简笔画进行创作,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篇14:儿童人物画美术课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人物画。

2、利用人物画的内容,教育和鼓舞学生。

教学重点:

讲解不同画家的绘画特点。

教学难点:

把内容简单化,让学生易学。

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

1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人物画。

2、利用人物画的内容,教育和鼓舞学生。

媒体运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后心得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课。

1、出示课题《人物画欣赏》。

2、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人物画作品。

3、请学生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人物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其他 学生进行讨论)。

4、教师利用课件重点介绍几幅:刘文西《祖孙四带》、梁楷《泼墨仙人》、李琦《战士》、董希文《开国大典》、曹新林《粉笔生涯》……

三、教学小结:

1、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2、教师总结。

学生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人物画作品。学生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人物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篇15:儿童人物画美术课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多,应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形式,着重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入手,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并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沿革贯穿其中。通过对典型画家的代表作品的讲授,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有一个既较为深刻,又较为全面的认识。本节课课堂节奏应由“松”渐“紧”,再由“紧”入“松”,环环相扣。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学生兴趣入手,大胆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2、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

2、以点带面,着重鉴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讲授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并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探讨法相结合

五、学生情况分析

鉴赏是一种能力,是鉴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鉴赏艺术作品,鉴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同时,鉴赏允许鉴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而这些对于一个高二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鉴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地内涵实则也是重点。这样,也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地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

提问:同学们对于中国画了解多少呢?

讲授: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传统的中国画在世界画

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中国画的分类:

(1)按表现内容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媒体映示作品,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人物画《泼墨仙人图》、花鸟画《桃竹锦鸡图》等,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山水画,什么是人物画,什么是花鸟画。

(2)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探讨交流

提问:哪位同学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讲授:(一)古代人物画发展阶段:

1、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战国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帛》这是我国现已发现最早的绘画了。体现出墨笔线条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1949年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我国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帛》,是我国现已发现最早的绘画,帛画是画在丝织物上的画。据考证,此帛画是当时的一种葬具,它的作用是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画中宽袖长裙,双手合十,体态婀娜的女子是死者的象征。在妇女上方的龙和风,据说是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一种神奇力量。这当然是当时迷信思想的反映。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可以看出墨笔线条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那妇女苗条的体态反映了当时“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审美时尚。

2、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魏晋南北朝

如果说战国时期的线描还只是表现了物象的轮廓,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画家的出现,其线描在体现造型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了更大的表现性,并渗透出画家自身的审美追求。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卷》。

(与学生共同回忆顾恺之其人)简介顾恺之,晋代杰出画家,他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这一绘画理论。(出示幻灯片《女史箴卷》)

《女史箴卷》那细劲、圆润如“行云流水”般的高古游丝描,以及他对于人物画所提出的“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

3、人物画的成熟阶段----唐朝

提问:同学们知道的中国唐朝人物画有哪些?

讲授:唐朝的人物画又有了新的发展,更注重对象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其线描能根据不同物体的质感,变化力度与速度,风格趋于稳练坚实,用线工细劲健,设色富丽匀净,多用石青、朱砂等矿物质颜料,浓丽而不俗艳,工整而不繁琐。代表作品《簪花仕女图》《历代帝王图》

4、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五代(重点鉴赏)

在这一时期人物画取得了一定成就,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画家和一些流芳百世的名作,如《韩熙载夜宴图》。

(二)重点作品赏析

提问:同学们谁了解《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包括年代、作者)

讲授:《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A.介绍作者:五代时期南唐的杰出画家,他擅长人物画、故事画。

B.简述此画背景:南唐后主李煜想用韩熙载为相,但又对他不太信任,于是派画家顾闳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窥看他与门生、宾客夜宴的情景。

C.鉴赏分析

提问:《韩熙载夜宴图》可以分为哪几个场面?

此画分成五个独立画面:听乐、观舞、歇息、清听、散宴。

(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a.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师生互动)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

b.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又都在做什么?(分6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来讲述他们所讨论的结果)

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

c.第三段,歇息(映示画面)(老师讲述此片断)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c.第四段:清吹(映示画面)(老师引导学生对此画面进行鉴赏)

描写韩熙载鉴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鉴赏管乐。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

(教师引导学生说)学生讨论、分析人物心理,从而得出画的主题思想(师生互动)

e.第五段:散宴(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都在做什么?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

讲授:老师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综合讲授,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总结鉴赏中国人物画的方法。

七、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赏析作品

(1)阎立本《步撵图》《历代帝王图》

(2)张萱《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课件展示

先一个学生讲,然后可再请2-3个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补充。

学生讨论或“七嘴八舌”的发言,分组讨论允许“自说自话”

(课件展示)学生鉴赏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说)学生讨论、分析人物心理,从而得出画的主题思想(师生互动)

八、课后评析

人物画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对五代人物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了重点分析,把长卷分为五段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并分别进行详细介绍,把重要人物都用图像软件进行局部处理,拉近,放大,比原画更清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把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带进充满遐想的绘画艺术境界中。最后点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通过这节课的鉴赏,同学们也许积累了一些审美经验,也看得出同学们从先前不会鉴赏到能自己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这不是说就一节课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就可以提高多少,但至少体现了一个过程,这就是审美的过程。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总结回顾鉴赏过程,感受作品的时代特征,从而找到一种正确地鉴赏方法。

同学们的观点肯定是众说纷纭,但不一定就能说得正确。对这幅看似简单却有着深刻内涵的作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因为学生的审美能力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经验基础上的,但这种理性经验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还有赖于教师的讲述,从而使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通过层层理解作品内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通过这一过程,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优秀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篇16:儿童创意美术课件

1记忆能力的提高

绘画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也许看到孩子毫无“艺术感”可言的绘画,大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信手涂鸦”,这无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绘画完全符合大人门的审美观点,那样就说不上“想象”了,如苹果,因为“模仿”的苹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创造。但是这并不表示孩子的绘画作品是没意义的,只是在我们成人思维里缺少对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们看来,一个小圈圈就是一片云朵、一个人物形象,几个粗细不均的线条就是一栋房子、几棵树,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无意识记忆”喔!孩子们将自己在感受外物时储存在脑海里的记忆翻找出来,然后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达出来。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在5岁以前的创作性是最高的,几乎能等同于绘画大师。他们的绘画内容并不是虚无的,是对现实的一种记忆恢复,只是表现方式不是我们成人惯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2观察能力的提高

当您的孩子乐滋滋地指着自己画中的“小古怪”说这是超级~,那是无敌~时,不要用满带不信任的`眼神打击他。虽然画面有些混乱、形状有些离谱,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因常见而不屑一顾的事物,是以怎样的角色或姿态出现在他感知的世界里呢?其实这就是孩子观察能力的表现,不受固定格局限制的他们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经无法注意到的细节,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时候比大人的还敏感细腻呢。

3想象能力的提高

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看懂孩子画的是什么呢?

因为我们跟孩子的想象力、认识能力有差别。成人都喜欢规矩、真实的东西,而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童话般的烂漫,花儿会唱歌,太阳长胡子,小兔子拿着气球,电视机长着两只手……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现。同时,对色彩的运用更能显出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力,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随意涂抹颜色,红色的小人儿、绿色的房子、蓝色的小猫……不过不要用“离谱”去理解他们看到的世界,因为在他们眼里,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4情绪的及时宣泄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心理学家有时候治疗病人的时候要先让病人画幅画的原因。在儿童心理学里也有这一项,通过对孩子的绘画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绪、心理疾病根源。孩子有着天性的童趣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在他们还不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时候,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绘画便产生了。也就是说,其实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真实内心思想的写照,是孩子情绪的外在表现。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如果孩子的涂鸦中线条生硬、混杂、重叠,颜色暗淡,这些说明此刻他或许正有不良情绪。相反,如果孩子的涂鸦线条柔和、丰富,颜色明快,则表示孩子的情绪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错。

5绘画使左右大脑一起“开工”

在日常生活中,动手能力主要开发的是人的左半脑,思考画什么,怎么画,以及对手部运动的控制,这些都会促进左脑的智力开发。

在绘画的时候,孩子无意间培养了对颜色、形状、空间位置的判断认知能力,这些对右脑智力的开发很有益处。所以说,绘画可以同时活动左右大脑。在不断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打破原有的思维和定式。当接受到外界的新鲜事物时,灵感一触即发,左右大脑同时“开工”。

6绘画过程锻炼孩子的种种能力

从简单涂鸦开始,孩子就在不断创新,从最开始运动轨迹的线条到有意义的形状,再到颜色,再到内容,创造力可以无限发挥。从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和儿童绘画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绘画是一种加强记忆力,促进孩子观察力,培养孩子想象力的过程。它是由微妙精细的观察能力、形象的思维能力、高效的记忆力、创造的想象力,再加上手的协调运动和丰富的表达能力组成的。这些能力可是补品不能轻易办到的啊!

7绘画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形式

绘画也是一种艺术,它跟音乐、舞蹈一样富有魅力,可以说是人类表情达意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孩子的还是成人的绘画作品,都附带了个人感情因素在里面。要知道,

没有感情的作品是僵硬死板,无生命力的。所以,要想您的孩子从小具有艺术细胞,不妨让他试试!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不能忽视。

篇17:儿童趣味英语教学课件

儿童趣味英语教学课件

儿童趣味英语教学课件

一、认识不同颜色

1【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幼儿在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巧妙地贯穿幼儿熟悉的“买气球”“变色”等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兴趣。

2【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2.幼儿能够灵活运用基本句型,能够较熟练地认读单词:blue,red,yellow;认读句子:What colordo you like? Do you like red? Yes,I do.No,I don’t.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活动准备】

所需的'卡片、气球、水粉颜料、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盖(盖内侧顶端涂有蓝、红、黄颜色的水粉颜料)等。

4【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以一首英文律动歌《Good Mornin》引入学习氛围中。

2.师生打招呼问好并自由对话,营造英语氛围。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

How old are you? I’m four years old.

What’sthe weatherlike today? Its a sunny day.

Do you like sunny day?Yes.

3.出示图片,复习white、black、pink、purple、green,并提问幼儿:Do you like black?

Peter:I don’t like black.

Teacher:I like purple.

二、认识颜色

1.通过卖气球的情境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Teacher:Balloon,balloon,Who want to buy my balloon?(教师扮演一个卖气球药人,手里拿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一边走一边卖。)

Children:I want to buy a balloon.

Teacher:What colour do you like?(教师以这个句式引出所要传授的新知识。

Children:blue!(请幼儿跟读,以此类推。)

2.读单词卡:blue, red、yellow,使幼儿尝试颜色与字卡的对应,并了解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通过游戏来检查幼儿对字卡的掌握。

(1)师生一起玩“变色”游戏。

Teacher:I am very thirsty.

Linda:MissDaisy.Water,Water.

Teacher:Thank you.(教师准备喝水时,瓶内的水经过晃动将瓶盖内的黄色颜料溶解,变成了黄色。)

Teacher:Is it water?

Children:No,0range juice.

~Teacher:What coloris it?。

Children:Yellow.

Teacher:Are you thirsty?

Children:Yes.

Teacher:Please,drink water.

经过晃动矿泉水瓶,瓶盖内的水粉颜料溶解于水中,使瓶中的水分别变成了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在兴趣正浓时,教师请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字卡贴在矿泉水瓶上。

(2)利用气球分组的游戏来巩固新句型。

What color do you like? I like red balloon.

5【设计评析】

此活动设计主要是以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幼儿的听、读、认等语言能力。活动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生动地进行,使幼儿在愉悦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英语。

篇18:左右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

教学重难点 :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左右

1、由上下楼引入教学

师: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时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出示书13页图,问:靠右行我们该走哪边呢?

2、出示课题

师:只要我们认识了左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

二、活动中感知,认识左与右

1、借助左右手认识左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举的是哪只手吗?对了,在举手发言时,我们通常都是举右手,老师现在要看看你们举的手是不是都是右手呢?

(1)做动作记右手。

拍一拍:让学生用右手轻轻拍一下桌子。

握握手:让学生伸出右手,相邻的两个同学握握手。

(2)认识左手。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右手,另外一只手就是左手。快把左手举起来,看一看,这就是我们的左手,用左手把铅笔盒摆好。

(3)借助儿歌强化认识左、右手。

教师和学生一起听音乐边说边做动作。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出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4)借助左、右认识左、右面

提问: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

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讲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连老师都佩服你们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身体上的这些伙伴配合如何,咱们做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2、各种方位介绍座位。

谈话:在你的位置上,谁能用前后左右来介绍介绍你周围的同学?(先请两个学生说一说,再同桌互相说。)

提问:在这些同学中有你的好朋友吗?你的朋友坐在第几组?第几位?左边还是右边,让我们猜一猜好吗?

提问: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教室的摆设。

三、操作中辨别,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1、介绍文具的位置。

新学期开学,蓝猫商店进了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想去看看吗?有哪些学习用品呢?它们是怎样摆放的?

先自由说文具的位置,再集体交流。

2、提问:谁来说一说铅笔的摆放位置。引导:为什么铅笔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又在右边?(对于尺子来说铅笔在它的左边,对于笔盒来说铅笔在它的右边)。

3、设疑:第二个是什么文具?是尺子还是笔盒?同学们可以讨论讨论。请双方代表上台辩论,明确物体的位置是从右数还是从左数。

过渡:同学们用左右为我们介绍了蓝猫商店的文具,大家说的很好。下面咱们来轻松轻松。

(1)学生齐唱《健康歌》。

(2)喜欢这首歌的同学请举右手(学生举手),老师也非常喜欢(师举起右手),我举的是右手吗?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

明确:站立的方向不同,因此左右也就不同。

(3)同座位的同学握手,再次验证左右的相对性。

四、解决中运用,感受实用性

1、师:瞧,你们看见图上有什么?“上下楼梯请靠右行”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上下楼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和走路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在校园里同样,马路中咱们也该遵守交通规则。

2、练习书13页6题,用学过的上下、前后、左右说一说。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

教学课件模板

教学课件

虫儿飞儿童歌谣课件

电解池教学课件

水浒传教学课件

年月日教学课件

幼儿园教学课件

小班教学课件

音乐教学 课件

信息化教学课件

儿童建筑物教学课件(精选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儿童建筑物教学课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