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燕三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西沙渔人》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西沙渔人》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目录
- 第1篇:《西沙渔人》教案第2篇:《西沙渔人》 之三第3篇:西沙渔人课件参考第4篇:22《西沙渔人》第5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6篇:西沙渔人(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7篇:西沙渔人(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8篇: 浙教版四年级《西沙渔人》教案第9篇: 浙教版四年级《西沙渔人》教案第10篇:《西沙渔人》片段赏析之一第11篇:《西沙渔人》教学反思第12篇:《西沙渔人》片段赏析之一第13篇:《西沙渔人》第二课时第14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第15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第16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第17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第18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第19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第20篇:语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篇1:《西沙渔人》教案
一、教材理解
这篇课文记叙了西沙渔人下海捕鲨的情景,赞扬了他们机智剽悍的品格。全文可以分成3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介绍了西沙渔人是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具体从“他们敢于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敢于只身钓鲨鱼。”3个方面写出了他们的品格。这一段还写了鲨鱼的凶猛异常——把人咬成两截,使人血肉模糊,但西沙渔人偏偏喜爱钓鲨鱼,表现出西沙渔人的勇敢。第二段(3、4自然段)具体介绍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第3自然段讲西沙渔人的鱼钩非常大、倒刺锋利、钓绳粗、钩和线接连处包着铜片,体现出西沙渔人的聪明智慧。第4自然段讲西沙渔人是怎样制服凶猛的鲨鱼的。西沙渔人先用肉腥味诱使鲨鱼上钩,然后放尽钓绳任鲨鱼逃窜,等鲨鱼无力时,西沙渔人提起钓绳,迅速用利斧将它劈死。第三段(5自然段)讲西沙少年相约钓鲨鱼。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西沙渔人的剽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背过的古诗《江上渔者》吗?谁愿意来背背?
[设计意图:江上渔者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之一。将与本文相关的古诗引进课堂教学,使本课教学有个别具一格的开头]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那些出没**里久经风浪的西沙渔人的。
板书:西沙渔人
3、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归纳小结:西沙渔人是怎样的?
西沙渔人如何捕鱼?
4、引出单元导读:我们这个单元要求同学们在边默读课文时边提出问题,下面就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提炼主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反馈:分小节指名朗读
2、同学们读得都挺不错,听的同学也很认真。那么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3、再去快速读读课文,然后用课本里的或课外的'词语概括西沙渔人给你留下的印象,并把这个词语写到书上插图空白处。
反馈:指名板演词语。
4、来看看同学们写的词语,我发现有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剽悍”这个词语。那你能来猜一猜,剽悍是什么意思吗?生活中哪些人可以用剽悍来形容?谁能够运用工具书说说剽悍的意思?
反馈:剽悍——轻捷勇敢
[设计意图:没有生活经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文中的“剽悍”一词,单从词典中查出它是“轻捷而勇猛”的意思,是不能培养起语感的。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理解才能到位。]
5、那课文是怎样写西沙渔人的剽悍的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放声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找从哪里可以看出西沙渔人的剽悍?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反馈
(1)他们驾一叶扁舟就敢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
板书:船小、浪大
齐读
(2)他们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参、珊瑚,敢于下海擒拿七、八百斤重的大海龟,甚至敢于只身去钓鲨鱼。
板书:海深
你认为该怎么读好这句话?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读出层层递进的感觉)
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
(3)这儿的鲨鱼大多属于虎鲨一类,凶猛异常。尖利的牙齿能一下子把一个壮年汉子咬成两截,猛烈挥动的尾巴只要擦到你的皮肤,立刻会使你血肉模糊。
板书:鱼猛
你还有别的关于虎鲨的资料向大家介绍吗?指名回答
导:是啊,这真是一种可怕的动物,让我们用朗读把它的凶猛体现出来。
练读:指名读读到这里,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指名生答。若无,则有师指出为什么写西沙渔人的剽悍要写虎鲨的凶猛呢?(衬托西沙渔人的剽悍)
(4)正因为西沙渔人机智剽悍,所以他们——引读偏偏喜爱钓鲨鱼。
3、小结:第2自然段中西沙渔人的剽悍主要体现在海深鱼猛、船小浪大。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小节。齐读
4、那课文哪里还写出了西沙渔人的剽悍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
1、当堂练
(1)选择你认为难写的生字写几次。
(2)记一记你从课文中摘录下的好词。
反馈:指名生板演难写生字,集体分析。
2、课后做
(1)再读一读课文第二小节,然后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西沙渔人的形象。
(2)当一回《温州晚报》的小记者,设计几个问题采访西沙渔人,写一篇采访稿。
板书设计:
西
沙 船小 浪大
渔 海深 鱼猛
人
篇2:《西沙渔人》 之三
(机智剽悍)(凶猛异常)◆[11月8日]
《西沙渔人》教学设计之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3:西沙渔人课件参考
西沙渔人课件参考
教学目标:
1、认字4个,写字5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仿写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奇妙的语言,让我们一起走进“观察与发现”这个单元去观察,去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吧 !齐读课题,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从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学贵有疑,你们的问题就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让目标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二、预习检测
1、自己完整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抽读课文,
找9个同学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倾听、订正。
3、大家捧起书,齐读课文。
课文大家读的很准确、很流利,听到你们精彩的朗读,词语宝宝也跳出来,赶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4、词语检测:
逗点 嵌在 山脉 省略
(自读 指名读 开火车 齐读)
5、自学生字:(把生字变成红色)
过渡:这5个字是我们要学的生字。用你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
搬 省略 轮 圈
字词学的可真棒,夸夸自己,再接再厉。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其中的内容。
三、读悟课文
1、指名读第一节
第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大自然到处都有语言,睁开眼睛就能看到),把你的理解带进课文读一读,
你认为那些字词应该重读?(“大自然、也、到处” 重读,体会大自然的语言很多。)看课件齐读。
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文中到底介绍了那些大自然的语言请看提示。
2、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2— 8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节大自然都告诉我们什么?
(2)、组长带领组员互相交流,然后确定喜欢的一个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为全班展示做准备。
3、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大自然告诉我们哪些语言,随即指导朗读。
(课件补充简介树的年轮、鱼鳞、三叶虫)
4、刚才大家交流的大自然的语言语言有一句话概括就是,生齐读。
白云高高是晴天
蚂蚁搬家要下雨
蝌蚪游泳春天到
大雁南飞秋天到
大树一年长一圈
鱼鳞一圈是一岁
化石诉说是大海
5、知道了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大家心情怎样,带着这种感情,我们来读课文的2-8段。(师生接读课文,课件展示。)
6、同学们,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用课文最后一段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才能发现呢?齐读最后一段。板书“善于思考,才能发现”。齐读这一句,用“只有—才—”说一句话。
同学们,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有所发现,请你积极思考,先看看课文开头、结尾以及中间的内容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四、总结写法
总分总的写法。第一段总的`写大自然的有很多语言,接着具体介绍各种语言,最后有总结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样总分总的写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用到。
五、拓展延伸,补充资料 (学生先交流,老师再补充。)
学习知识不仅知道课文里面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课外我们还知道什么,课外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生先交流。老师再补充。
青蛙叫,大雨到。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斗笠。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地震的语言——鸡飞狗跳;老鼠跑出洞;青蛙、蛇躺在马路上;井水变色变味、泛油泛泡;竹子开花;柳树梢枯死;蒲公英在初冬季节就提前开了花……
六.仿写诗歌
知道了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 ,谁能更高一筹,仿照课文的内容写一首小诗?
七、开心背诵
学习语文,重在积累,看谁能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着提示,试着背诵,最少背诵两小节。
自己背,同桌互背,抽两个同学背。
八、作业
1、组长检查背诵诗歌。
2、把自己编的小诗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同学们,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只要我们拥有一双会观察、会发现的眼睛,
就会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妙。
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
妙不可言
勤于思考 才能发现
篇4:22《西沙渔人》
设计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抓住“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这条研读主线,以表现西沙渔人内涵的语言为切入点。读中悟,悟中读; 读中说,读中议; 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从而逐层深入西沙渔人的品格,不断深领其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教学目标 :
1、学习生字和词语,培养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点字词的能力。
2、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研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在读中琢磨语言,积累语言; 在读中深悟西沙渔人的品格,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引导学生搜集,了解有关西沙群岛及西沙渔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揭示目标。
1、揭示课题。
(1)复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件录像:美丽的西沙群岛,加上引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请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
(2)在西沙有很多的海猎手,穿行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板书:西沙渔人。齐读课题。
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A 、放声朗读课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读通课文。
B 、读准字音,查有关工具书认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C 、圈点画记,整体感知课文。
D 、记录或标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希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汇报自学情况。
A 、自学检查:
指名朗读,随机正音:“模糊”的“糊”读轻声。
注意字形:“锻炼”讲清本义,学生就不容易写错,并书空。
B 、随机出示填空:西沙渔人都是些的海猎手。我觉得。
板书:机智剽悍。理解“剽悍”。
C 、完成作业 :作业 本第1 、2 、4 题。
二、提出问题。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问题,并进行梳理。
2、师生讨论选一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他们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如果学生提不出,则由教师提出)反复朗读。
三、探究问题。
根据课堂实际,分板块灵活处理,随机解决提出的问题。
1、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先自己找,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最后汇报。(个人或小组汇报成果)
2、学生汇报。
根据学情,引导学生在三方面进行探究:
(1 )、第2 自然段“3 个敢于”:反复朗读,谈体会,逐层加深体会,读出情味。看鲨鱼吃鱼、吃兽的录像。抓住“偏偏”体验西沙渔人的“勇敢”,板书:勇敢。
(2 )、第3 自然段“钓钩特殊”:读中说,描述普通的钓钩,与钓鲨的钓钩作比较,有条件课件对比。
(3 )、第4 自然段“钓法巧妙”:读后理解,说说西沙渔人钓鲨的方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及自己的感受。让鲨鱼拖着小船狂奔,是为了消耗鲨鱼的体力,使鲨鱼疲劳,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智”,小帆船在惊涛骇浪中风驰电掣,分惊险,表现出西沙渔人的“悍”,这种智和悍是结合在一起的。引导抓“顿时”一词不仅写出了斧子的锋利和西沙渔人的利索,还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机智和果断。有条件的话提供钓鲨的录像。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第4 自然段。
(4)、第5自然段“西沙少年相约钓鲨”。西沙渔人在学生心中已竖起高大的形象,自然对西沙少年为什么要把钓鲨作为入门考试,也就迎刃而解了。
3、小结:教师引读要点,所以说西沙渔人是勇敢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四、解决问题。
1、小结学法。
2、感情朗读。
3、你敬佩西沙渔人吗?你愿做西沙少年吗?假如说,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西沙少年,你会怎么做?
4 、完成作业 :作业 本第3 、5 、6 题。
五、检测目标。(任选一题)
1、我是西沙日报的记者,来采访西沙渔人。
“你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钓鲨?
为什么把钓鲨作为入门考试?
2、一艘捕鲨船来招工,我是机智、剽悍的西沙渔人,向他们推荐自己。
3、一群意气风发的西沙少年又出发了,临行前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4、从西沙渔人身上你想到了谁?介绍课外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武松打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六、根据《西沙渔人》,续编故事《西沙少年》。
篇5:《西沙渔人》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学会10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出示课文插图。通过看图,问学生这里描绘了怎样一幅场景?
二、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通读课文。
2、--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自己解决。
3、--默读“自学提示”,提出疑难问题。
三、检查自学。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读一读。
2、--请学生挑选易读错的生字词领读。
3、--板书“炼”,注意不要写成“练”,可结合“锻炼”的本义来理解。
4、--讨论难理解的词语。
5、--学习“自学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
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自己先提出问题,在教师帮助下筛选、归类、整理。然后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提问经梳理后主要可能有以下几个:
(1)西沙渔人设计的钓钩是怎样的?
(2)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
(3)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西沙渔人是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具体介绍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西沙少年相约钓鲨鱼。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边读边思考,正确回答课后第3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6题。
一、复习回顾。
1、--西沙渔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什么叫“机智”、“剽悍”?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2、--讨论交流,理解句子。
(1)他们驾一叶扁舟就敢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
重点词语:一叶扁舟,波涛险恶
(2)他们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参、珊瑚,敢于下海擒拿七八百斤重的大海龟,甚至敢于只身去钓鲨鱼。
重点理解:敢于……敢于……敢于,只身、甚至
(3)但西沙渔人偏偏喜欢钓鲨鱼。
A、哪个词语体现了西沙渔人的剽悍?(偏偏)
B、鲨鱼很凶猛异常,从哪儿可以看出?
C、指导朗读。
三、深入阅读第二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西沙渔人设计了一种怎样特殊的钓钩?
(1)“特殊”在哪儿呢?请学生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2)让学生用简笔画试着画画这种特殊的钓钩。
(3)想象说话:从西沙渔人设计的这种特殊钓钩,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看看西沙渔人是怎么钓鲨鱼的?
(1)四人小组展开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钓鲨鱼的过程。
(2)比较:这种钓鱼的方法与我们平时所见的钓鱼法一样吗?
(3)讨论:西沙渔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可见西沙渔人是怎样的?(让鲨鱼拖着小帆船狂奔,是为了消耗鲨鱼的体力,使鲨鱼疲劳,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智”。)
(4)除了看出西沙渔人非常机智,你还看出了什么?(西沙渔人的“剽悍”)从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
A、放尽钓绳,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惊涛骇浪。
B、等到它无力再拖动小帆船时,剽悍的渔人便提起钓绳,鲨鱼一露出水面,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虎劈下去,鲨鱼顿时断了气。
(5)--指导朗读句子。
3、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6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会用“甚至”、“顿时”造句;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4、5题。
一、复习导人。
1、--听写词语。
2、--你敬佩西沙渔人吗?为什么?
3、--导人:跟我们差不多年龄的西沙少年,他们的童年时光是怎样度过的呢?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这一自然段。
2、--讨论交流。
(1)西沙渔人的入门考试是什么?
(2)西沙少年到了几岁时,就相约去钓鲨鱼了?
A、联系自己,谈谈感受。
B、比较童年生活,加深体会。
(3)怎样才会被公认是够资格的西沙渔人呢?
3、--学生自由背诵第5自然段并尝试听写。
三、--布置作业。
1、--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第4、5题。--
注:转载自老百晓在线
[《西沙渔人》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西沙渔人(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22、西沙渔人(第一课时)
一、教材理解
这篇课文记叙了西沙渔人下海捕鲨的情景,赞扬了他们机智剽悍的品格。全文可以分成3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介绍了西沙渔人是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具体从“他们敢于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敢于只身钓鲨鱼。”3个方面写出了他们的品格。这一段还写了鲨鱼的凶猛异常--把人咬成两截,使人血肉模糊,但西沙渔人偏偏喜爱钓鲨鱼,表现出西沙渔人的勇敢。第二段(3、4自然段)具体介绍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第3自然段讲西沙渔人的鱼钩非常大、倒刺锋利、钓绳粗、钩和线接连处包着铜片,体现出西沙渔人的聪明智慧。第4自然段讲西沙渔人是怎样制服凶猛的鲨鱼的。西沙渔人先用肉腥味诱使鲨鱼上钩,然后放尽钓绳任鲨鱼逃窜,等鲨鱼无力时,西沙渔人提起钓绳,迅速用利斧将它劈死。第三段(5自然段)讲西沙少年相约钓鲨鱼。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西沙渔人的剽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背过的古诗《江上渔者》吗?谁愿意来背背?
[设计意图:江上渔者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之一。将与本文相关的古诗引进课堂教学,使本课教学有个别具一格的开头]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那些出没**里久经风浪的西沙渔人的。
板书:西沙渔人
3、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归纳小结:西沙渔人是怎样的?
西沙渔人如何捕鱼?
4、引出单元导读:我们这个单元要求同学们在边默读课文时边提出问题,下面就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去读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提炼主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反馈:分小节指名朗读
2、同学们读得都挺不错,听的同学也很认真。那么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3、再去快速读读课文,然后用课本里的或课外的词语概括西沙渔人给你留下的印象,并把这个词语写到书上插图空白处。
反馈:指名板演词语。
4、来看看同学们写的词语,我发现有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剽悍”这个词语。那你能来猜一猜,剽悍是什么意思吗?生活中哪些人可以用剽悍来形容?谁能够运用工具书说说剽悍的意思?
反馈:剽悍--轻捷勇敢
[设计意图:没有生活经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文中的“剽悍”一词,单从词典中查出它是“轻捷而勇猛”的意思,是不能培养起语感的。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理解才能到位。]
5、那课文是怎样写西沙渔人的剽悍的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小节。
(三) 学习第二小节
1、放声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找从哪里可以看出西沙渔人的剽悍?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反馈
(1) 他们驾一叶扁舟就敢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
板书:船小 浪大
齐读
(2) 他们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参、珊瑚,敢于下海擒拿七、八百斤重的大海龟,甚至敢于只身去钓鲨鱼。
板书:海深
你认为该怎么读好这句话?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读出层层递进的感觉)
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
(3) 这儿的鲨鱼大多属于虎鲨一类,凶猛异常。尖利的牙齿能一下子把一个壮年汉子咬成两截,猛烈挥动的尾巴只要擦到你的皮肤,立刻会使你血肉模糊。
板书:鱼猛
你还有别的关于虎鲨的资料向大家介绍吗?指名回答
导:是啊,这真是一种可怕的动物,让我们用朗读把它的凶猛体现出来。练读
指名读
读到这里,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指名生答。若无,则有师指出为什么写西沙渔人的剽悍要写虎鲨的凶猛呢?(衬托西沙渔人的剽悍)
(4) 正因为西沙渔人机智剽悍,所以他们--引读偏偏喜爱钓鲨鱼。
3、小结:第2自然段中西沙渔人的剽悍主要体现在海深鱼猛、船小浪大。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小节。齐读
4、那课文哪里还写出了西沙渔人的剽悍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
1、当堂练
(1) 选择你认为难写的生字写几次。
(2) 记一记你从课文中摘录下的好词。
反馈:指名生板演难写生字,集体分析。
2、课后做
(1) 再读一读课文第二小节,然后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西沙渔人的形象。
(2) 当一回《温州晚报》的小记者,设计几个问题采访西沙渔人,写一篇采访稿。
板书设计:
西
沙 船小 浪大
渔 海深 鱼猛
人
[西沙渔人(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西沙渔人(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22西沙渔人
元通中心小学 徐月芬
教材分析:
《西沙渔人》(浙教版第七册)这篇课文记叙了西沙渔人下海捕鲨的情景,赞扬了他们机智剽悍的品格。全文脉络清晰,语言优美,适宜于学生朗读。文章围绕“机智剽悍”,先概括介绍西沙渔人是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再具体介绍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最后写西沙少年相约钓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通过研读写“鲨鱼凶猛异常”及“渔人捕鲨鱼”的段落,感受鲨鱼的凶猛可怕,进而体会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的形象。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西沙渔人敬佩的感情,引导学生学习西沙渔人机智、勇敢的品格。
能力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在读中琢磨语言,积累语言; 在读中深悟西沙渔人的品格,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研读写“鲨鱼凶猛异常”及“渔人捕鲨鱼”的段落,感受西沙渔人机智剽悍的形象。
难点:通过咬文嚼字,深入体会西沙渔人机智、勇猛的特点。
课前准备:课件、引导学生搜集、了解有关西沙群岛及西沙渔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那是一个--(学生齐答:美丽、富饶)的地方。是呀(边欣赏录象,边朗诵),在祖国南海湛蓝的海面上,撒着几十个绿宝石般的珊瑚岛,这就是--(生说:西沙群岛)这节课老师想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下生活在那里的人,他们是--(学生齐答:西沙渔人)什么叫渔人?
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
2、反馈:
A、读完了吗?刚才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B、同学们真能干,只读一遍就知道这么多。读了课文以后,我们也初步认识了西沙渔人,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西沙渔人是怎样的?(理解“机智剽悍”:“剽”怎么写?“悍”怎么写?你认为剽悍的人应该是怎么样的?谁来做个动作看,指一名)我们暂且这么认为吧。那么,你是从课文描写的哪些事情感受到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其中,你对西沙渔人的哪件事情印象很深?
三、学习“鲨鱼”凶猛这一段:
1、谈话,引出这一环节:我们这里的渔人钓的是一般的鲫鱼、鲢鱼、黑鱼之类的,而西沙渔人钓的却是--(生说:“鲨鱼!”板书:鲨鱼。)
2、这是一种怎样的鱼啊?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写鲨鱼的 ?(学生找)
3、学生回答之后出示写鲨鱼的句子:你读读这段话。
读完后问:你觉得鲨鱼怎么样?(可能的答案:很凶、很可怕、很恐怖等)
4、课文中讲这些鲨鱼真实是--(凶猛异常)? “异常”指的是--,“凶猛异常”指的是--(凶猛到极点)
5、这鲨鱼到底怎么凶猛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录象。
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这鲨鱼实在太可怕了,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自己读--指名读(谁来读给大家听)--男生、女生比赛读。
四、深入研究、体会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的个性:
1、谈话引出:这么凶猛可怕的鲨鱼,西沙渔人会怎么钓呢?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内容写了西沙渔人去钓鲨鱼的。
学生找。
2、整体感知:
A、学们也来读读这段话,想想自己对哪句话很感兴趣。
B、读完了吗?把你最感兴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深入理解这段话:
A、再来反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圈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说给同学听。
B、全班交流。
重点句指导:
放尽钓绳,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惊涛骇浪。
如果有学生提到这句,就顺便研读这句,指导如下:学生可能说:我从“风驰电掣”这个词体会到了鲨鱼奔驰的速度相当快。引导:
“风驰电掣”指的是--(生说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的?理解这个词语的关键是理解哪个字?小结:像风那样刮过,像闪电那样闪过,就叫做--风驰电掣(生说)想想看,小帆船像风那样刮过,像闪电那样闪过,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再读读看,还有什么体会?
惊涛骇浪:什么叫“惊涛骇浪”?“骇”什么意思?可怕的大浪就叫做“惊涛骇浪”,同学们再来想想,小帆船在惊涛骇浪中像风刮过、像闪电闪过那样飞奔,有什么感觉?
你知道小帆船奔了有多远吗?生说:三五十里,或一二百里。
一二百里有多远啊?西塘到海盐才二十里左右,一二百里该有多远啊?差不多到杭州到上海了。
你来读读这句话,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你还对哪句话或哪个词语感受很深?(指名说)
“等到它无力再拖动小帆船是时,剽悍的渔人便提起钓绳,鲨鱼一露出水面,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斧劈下去,鲨鱼顿时断了气。
读了这句话后,有什么感受?(提:这么大的鲨鱼能提起来,可见渔人的力量太大了;“一露出水面,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斧劈下去”:写出了西沙渔人动作利索,下手狠;“顿时”:这么大的鲨鱼,立即断气,写出了渔人力大无比。)
(2)读一读: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西沙渔人很勇敢、力大无比,你来读读看(自由读),指名读(二名),齐读。
5、重点句讨论完后,提问:其他感受深的句子或词语还有吗?
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
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讨论知道了西沙渔人钓鲨鱼是非常危险的,西沙渔人是很勇敢、很勇敢的。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自由读)。选择你喜欢句子读给大家听(自由读)--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吗?--我们来起来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6、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已了解了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对西沙渔人相对来说也比较熟悉了。现在,你对“剽悍”这个词有没有更深刻的理解?(生说)
小结:是呀,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像西沙渔人那样聪明、勇猛、敏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机智剽悍”(生说)的人。
五、小结:同学们,课文中还有很多句子反映了西沙渔人“机智剽悍”的个性我们下节课再来细细研究吧。
板书:
22西沙渔人
鲨鱼 渔人
凶猛异常 机智剽悍
[西沙渔人(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浙教版四年级《西沙渔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培养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点字词能力。
2、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研读指。让学生读感知课文容,感受人物形象;读琢磨语言,积累语言;读深悟西沙渔人品格,提整体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
1、课
2、引学生搜集,解有关西沙群岛及西沙渔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
1、揭示课题。
(1)复习《富饶
西沙群岛》,课录像:美丽西沙群岛,加引读第自然段。然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
(2)西沙有海猎手,穿行波澜壮阔海,板书:西沙渔人。齐读课题。
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求自学。
A、放声朗读课文,运已掌握知识技能读通课文。
B、读准字音,查有关工具书认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C、圈点画记,整体感知课文。
D、记录或标出自学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希望提出有价值问题。
(2)汇报自学。
A、自学检查:
指名朗读,随机
音:“模糊”“糊”读轻声。
注意字形:“锻炼”讲清本义,学生就不容易,并书空。
B、随机出示填空:西沙渔人都些海猎手。觉得。
板书:机智剽悍。理解“剽悍”。
C、完成作业:作业本第1、2、4题。
二、提出问题。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问题,并进行梳理。
2、师生讨论选个最有研究价值问题:什么说们机智剽悍海猎手。(如果学生提不出,则由教师提出)反复朗读。
三、探究问题。
根据课堂实际,分板块灵活处理,随机解决提出问题。
1、从哪些地方看出?
先自己找,然组里讨论交流,最汇报。(个人或组汇报成果)
2、学生汇报。
根据学情,引学生三方面进行探究:
(1)、第2自然段“3个敢于”:反复朗读,谈体,逐层加深体,读出情味。看鲨鱼吃鱼、吃兽录像。抓住“偏偏”体验西沙渔人“勇敢”,板书:勇敢。
(2)、第3自然段“钓钩特殊”:读说,描述普通钓钩,钓鲨钓钩作比较,有条课比。
(3)、第4自然段“钓法巧妙”:读理解,说说西沙渔人钓鲨,什么这种,有什么好处及自己感受。让鲨鱼拖着船狂奔,消耗鲨鱼体力,使鲨鱼疲劳,表现西沙渔人
“智”,帆船惊涛骇浪风驰电掣,分惊险,表现出西沙渔人“悍”,这种智悍结合起。引抓“顿时”词不仅出斧子锋利西沙渔人利索,还表现西沙渔人机智果断。有条话提供钓鲨录像。此基础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西沙少年相约钓鲨”。西沙渔人学生心已竖起形象,自然西沙少年什么钓鲨作入门考试,就迎刃而解。
3、结:教师引读点,所以说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海猎手。
四、解决问题。
1、结学法。
2、感情朗读。
3、敬佩西沙渔人吗?愿做西沙少年吗?假如说,其
个西沙少年,怎么做?
4、完成作业:作业本第3、5、6题。
五、检测目标。(任选题)
1、西沙日报记,采访西沙渔人。
“什么冒着生命危险钓鲨?
什么钓鲨作入门考试?
2、艘捕鲨船招工,机智、剽悍西沙渔人,向们推荐自己。
3、群意气风发西沙少年又出发,临行
篇9: 浙教版四年级《西沙渔人》教案
想们说点什么?
4、从西沙渔人身想谁?介绍课阅读尔基《海燕》、《武松打虎》海明威《老人海》。
六、根据《西沙渔人》,续编故事《西沙少年》。
篇10:《西沙渔人》片段赏析之一
《西沙渔人》片段赏析之一
1、教学内容:《西沙渔人》第二、三节
2、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剽悍的西沙渔人捕鲨鱼的紧张激烈。
(2)通过朗读句子,了解钓钩的特点。
(3)积累语言,整合运用。
3、教学过程:
(1)充分朗读第2节
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朗读西沙渔人捕鲨鱼时最紧张最激烈的片段。
①出示:放尽钓绳,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了惊涛骇浪。巨大的鲨鱼能拖着小帆船奔上三五十里,甚至一二百里。
②朗读体现西沙渔人机智勇敢的语句并体会。
③朗读体现西沙渔人机智勇敢的语句并体会。
(2)通过朗读句子,体会钓钩的`特点,并画出来。
①交流、评价学生画的钓钩,并与课文进行比较。
②师生共同总结钓钩特点:比普通的钓钩(大),有锋利的(倒刺),钓绳(粗),靠近钓钩的地方包有(铜片)。
③练习说话,出示:
钓钩大、倒刺锋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钓绳粗,能_________________;靠近钓钩的地方包铜片,能_____________。
钓钩小、倒刺不锋利,就___________________;钓绳不粗,就________________,靠近钓钩的地方不包铜片,就______________。
(3)创设情境,运用课文语言练习说话。
出示:
小朋友(指着钓钩):叔叔,这是什么?
讲解员(指着钓钩):这是钓钩,看________。(介绍钓钩形状)
小朋友(惊奇地):为什么这钓钩这么特殊?
讲解员(耐心地):钓钩大、倒刺锋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绍钓钩特点及作用)
小朋友(好奇地):叔叔,能放一段西沙渔人钓鲨鱼的影片吗?
讲解员(抱歉地):对不起,暂时没有,但我可以生动地向你描述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赞美地,钦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学新意:
体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重积累,重运用,指导学生综合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朗读促进理解,通过积累,形成语感,迁移运用,掌握语言。◆
篇11:《西沙渔人》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增添表达的自信心,让其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提炼主线之后虽然让学生对西沙渔人“机智剽悍”的各个方面有个初步的认识,但这并不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而是由我自己直接引入,然后教学“智钓鲨鱼”这一段。也因上课时间的问题,没有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感悟。而且在上课时,教师的话偏多,体现不出学生的自主性。力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提高。
篇12:《西沙渔人》片段赏析之一
《西沙渔人》片段赏析之一
1、教学内容:《西沙渔人》第二、三节
2、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剽悍的西沙渔人捕鲨鱼的紧张激烈。
(2)通过朗读句子,了解钓钩的特点。
(3)积累语言,整合运用。
3、教学过程:
(1)充分朗读第2节
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朗读西沙渔人捕鲨鱼时最紧张最激烈的片段。
①出示:放尽钓绳,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了惊涛骇浪。巨大的鲨鱼能拖着小帆船奔上三五十里,甚至一二百里。
②朗读体现西沙渔人机智勇敢的语句并体会。
③朗读体现西沙渔人机智勇敢的语句并体会。
(2)通过朗读句子,体会钓钩的特点,并画出来。
①交流、评价学生画的钓钩,并与课文进行比较。
②师生共同.总结钓钩特点:比普通的钓钩(大),有锋利的(倒刺),钓绳(粗),靠近钓钩的地方包有(铜片)。
③练习说话,出示:
钓钩大、倒刺锋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钓绳粗,能_________________;靠近钓钩的地方包铜片,能_____________。
钓钩小、倒刺不锋利,就___________________;钓绳不粗,就________________,靠近钓钩的地方不包铜片,就______________。
(3)创设情境,运用课文语言练习说话。
出示:
小朋友(指着钓钩):叔叔,这是什么?
讲解员(指着钓钩):这是钓钩,看________。(介绍钓钩形状)
小朋友(惊奇地):为什么这钓钩这么特殊?
讲解员(耐心地):钓钩大、倒刺锋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绍钓钩特点及作用)
小朋友(好奇地):叔叔,能放一段西沙渔人钓鲨鱼的影片吗?
讲解员(抱歉地):对不起,暂时没有,但我可以生动地向你描述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赞美地,钦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学新意:
体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重积累,重运用,指导学生综合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朗读促进理解,通过积累,形成语感,迁移运用,掌握语言。◆
《西沙渔人》片段赏析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13:《西沙渔人》第二课时
老百晓
教学目标
1、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能提出问题,边默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板书:
篇14:《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2、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
3、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由鲨鱼引入,揭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圈出你认为比较难读、容易读错的字词,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并请学生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3、再听一遍录音,说说你对西沙渔人的印象(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或词语)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新词,有意思不懂的可以用各种方法解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桌讨论)
2、反馈交流
3、多音字(挣、扎)及有完成课后题2
四、完成有关作业
抄写词语,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6题
2、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课文大概内容
2、认读生字词语(多音字及近义词)
二、学习课文
学习单元提示,知道默读要边读边思考,可以先提出问题,再到课文中仔细去寻找,让自己的读有目的。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用刚才学的默读方法,自学一二自然段
2、学生提问(容易的由学生自已解答,有困难的可以相互交流)
如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可以先理解“剽悍”的意思。除了引导学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以外(敢于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参、珊瑚,敢于只身去钓鲨鱼)还要让学生到全文中去找(船小浪大、海深鱼猛、钓钩特殊、方法巧妙)
3、小结刚才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点名读这两自然段,其他学生找:西沙渔人钓鲨的方法,再想想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2、听了这两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一遍,到课文中找答案
3、反馈交流
(三)学习第5自然段
自学后再交流
(四)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印象中的西沙渔人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
你对哪句话印象最深,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中有关题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甚至”“顿时”造句,完成有关作业
2、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课文内容
(1)说说印象中的西沙渔人是怎样的?
(2)西沙渔人的钓鲨的方法
二、指导完成有关作业
1、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先让学生理解“甚至”“顿时”的意思,再造句
2、作业本第6题
回答要具体,要点
(1)勇敢剽悍(2)机智
三、指导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篇15:《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西沙渔人》(浙教版第七册)这篇课文记叙了西沙渔人下海捕鲨的'情景,赞扬了他们机智剽悍的品格,《西沙渔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全文脉络清晰,语言优美,适宜于学生朗读。文章围绕“机智剽悍”,先概括介绍西沙渔人是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再具体介绍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最后写西沙少年相约钓鲨。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西沙渔人的剽悍,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西沙渔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2、积累“剽悍”“风驰电掣”“惊涛骇浪”等好词,记诵“敢于……敢于……甚至敢于……”这一典范句式。
3、感受西沙渔人的“剽悍”形象,开展模拟招聘演员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激发情趣
1、背诵古诗《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2、教师导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那些出没**里久经风浪锻炼的西沙渔人。板书课题,齐读。
7、积累好词,将这两个词写一遍。
篇16:《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机智剽悍、波涛险恶、风驰电掣、惊涛骇浪”等词的意思;
2、能提出问题,边默读边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读、议、找理解“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勇敢的海猎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板书:(钓)
西沙渔人→鲨鱼
机智 剽悍 船小 浪大 海深 鱼猛
钓钩特殊 方法巧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沙群岛在……引读第一节。
(出示幻灯片〈美丽的西沙群岛〉生可能会发出惊叹:美啊!
师: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师: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生活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穿行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海上的渔人。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渔人”的剽悍、机智、勇敢。
1、师:想了解他们吗?想和他们交朋友吗?请读课文。出示要求:
①朗读2——5自然段,提出一些和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轻声读,也可以大声读,还可以两人一起读。
读后提问,估计学生会提:
①为什么西沙渔人喜爱钓鲨鱼?
②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制服凶猛的鲨鱼的?
③西沙渔人令人钦佩的品格是什么?(在课文单元学习重点有出现)如问题很多则进行归类。
2、导入下文:
A、当学生提的问题太多,师引导学生懂得只要解决了“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渔人是机智勇敢的海猎手”主问题时,其他问题会迎刃而解。
B、当学生没什么问题,则让生看课题,用“我西沙渔人,因为”说说,然后抓这点切入。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出示要求:
②默读课文,在文中细细寻找答案,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要自己动动脑筋想。
③读后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发表一下你的看法,说说你找到的句子。
师:可以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用“。”圈出重点词,还可以做笔记。
三、深入学习课文2、3、4自然段,进一步体会渔人的剽悍、机智、勇敢。
1、抓住问题③“说说什么是剽悍,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渔人是机智勇敢的海猎手?”展开教学。要点有:船小浪大、海深鱼猛、钓钩特殊、方法巧妙。
2、“剽悍”是敏捷而勇猛。学生可能会先在第2自然段中找,认为他们的机智勇敢、剽悍表现在“就敢于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珊瑚”,“敢于只身去钓鲨鱼”。
⑴师引导他们讲理由。(可抓住“一叶扁舟、波涛险恶几十米深、七八百斤重、只身钓鲨”等重点词理解,也可以用描述法,比较法讲)
师配合出示〈渔人海底采海参、珊瑚〉、鲨鱼的幻灯片。引导学生用几个字小结,并板书:船小浪大、海深
⑵提示学生注意“敢于只身去钓鲨鱼”前的“甚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在钓鲨鱼前加上这个词?)出示“虎鲨”图,你有什么要向同学介绍的吗?
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和第二自然段,要点:抓住“凶猛异常”、“血肉模糊”介绍。(幻灯出示“这儿的鲨鱼大多属于……血肉模糊。”)
引导学生概括“鱼猛”,并指导学生把“虎鲨”的凶猛读出来。
如生有困难,师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提示学生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谈。
⑶幻灯出示:西沙渔人偏偏喜爱钓它。
如生没找出,师:这真是一种可怕的动物,它凶猛异常,要吃人,可是——让学生接,抓住“偏偏”来体会,这个词突出了西沙渔人敢于与凶猛的鲨鱼搏斗。
如生只找到第二自然段,师指出,这个问题不仅涉及第2自然段,还涉及到全文。让学生看课文再自学、小组讨论,师下小组指导。
3、钓钩特殊:(钓钩好在哪儿?西沙渔人设计这样的钓钩说明了什么?)拿出普通的钓钩,让学生和文中描绘的钓鲨钩作比较:大、倒刺锋利、钓绳粗、包着铜片,适合钓凶猛的鲨鱼。体会西沙渔人的智”。导读:讲讲钓钩怎样特殊。
4、方法巧妙:先引导学生读懂用什么方法钓鲨鱼,然后思考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要点:
⑴让鲨鱼拖着小帆船狂奔,是为了消耗鲨鱼的体力,使鲨鱼疲劳,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智”;小帆船在惊涛骇浪中风驰电掣,万分惊险,表现西沙渔人的“悍”。
a、结合上下文和插图理解“乘一叶小小的风帆船”、“风驰电掣、惊涛骇浪”,进一步体会“船小浪大、海深鱼猛”,从而更能看出西沙渔人机智剽悍。
b、引导学生读出小帆船在惊涛骇浪中风驰电掣的惊险场面。
⑵幻灯出示“……鲨鱼一露出水面,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斧劈下去,鲨鱼顿时断了气。”a、这句话怎么能说明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顿时〈说时迟,那时快〉:说明时间之短,不仅写出了斧子的锋利和西沙渔人动作的利索,还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机智和果断。)
b、引导学生进行表演:一生读课文,两名渔人配合杀鲨;一生读课文,一名渔人只身杀鲨鱼。(表演次数视具体情况而定。)
c、结合指导读出渔人的机智和果断以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5、从少年相约钓鲨可看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默读“少年钓鲨”边想,反馈。(略读第五自然。)
6、小结学法:默读课文时,先自己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在课文中细细寻找答案,会对课文有较深的了解。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
四、实践表达。任选一题说说。
⑴我是西沙日报的记者,来采访西沙渔人。
预计会提:你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钓鲨鱼?为什么把钓鲨鱼当作少年作为“够资格西沙渔人”的入门考试……(如生回答困难师引入高尔基的《海燕》中的“……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帮助理解。)
⑵一艘捕鲨船来招工,我是剽悍、机智的西沙渔人,向他们推荐自己。
⑶一群意气风发的西沙少年又要出航,临行前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⑷从西沙渔人身上你想到了谁?(自己、武松……)
五、延伸扩展。
1、根据⑷学生的回答相机简介高尔基的《海燕》或《武松打虎》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让学生课外读读。
2、师在课题上加读《西沙渔人》问学生什么意思,让学生课后写读后感。
这是我校一位老师的教案,是经过周一贯老师指导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17:《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
3、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由鲨鱼引入,揭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圈出你认为比较难读、容易读错的字词,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并请学生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3、再听一遍录音,说说你对西沙渔人的印象(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或词语)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新词,有意思不懂的可以用各种方法解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桌讨论)
2、反馈交流
3、多音字(挣、扎)及有完成课后题2
四、完成有关作业
抄写词语,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6题
2、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课文大概内容
2、认读生字词语(多音字及近义词)
二、学习课文
学习单元提示,知道默读要边读边思考,可以先提出问题,再到课文中仔细去寻找,让自己的读有目的。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用刚才学的默读方法,自学一二自然段
2、学生提问(容易的由学生自已解答,有困难的可以相互交流)
如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可以先理解“剽悍”的意思。除了引导学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以外(敢于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参、珊瑚,敢于只身去钓鲨鱼)还要让学生到全文中去找(船小浪大、海深鱼猛、钓钩特殊、方法巧妙)
3、小结刚才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点名读这两自然段,其他学生找:西沙渔人钓鲨的方法,再想想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2、听了这两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一遍,到课文中找答案
3、反馈交流
(三)学习第5自然段
自学后再交流
(四)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印象中的西沙渔人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
你对哪句话印象最深,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中有关题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甚至”“顿时”造句,完成有关作业
2、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课文内容
(1)说说印象中的西沙渔人是怎样的?
(2)西沙渔人的钓鲨的方法
二、指导完成有关作业
1、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先让学生理解“甚至”“顿时”的意思,再造句
2、作业本第6题
回答要具体,要点
(1)勇敢剽悍(2)机智
三、指导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篇18:《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西沙渔人》(浙教版第七册)这篇课文记叙了西沙渔人下海捕鲨的情景,赞扬了他们机智剽悍的品格。全文脉络清晰,语言优美,适宜于学生朗读。文章围绕机智剽悍,先概括介绍西沙渔人是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再具体介绍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最后写西沙少年相约钓鲨。
二、设计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抓住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这条研读主线,以表现西沙渔人内涵的语言为切入点。读中悟,悟中读; 读中说,读中议; 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从而逐层深入西沙渔人的品格,不断深领其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三、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随文读准部分生字及多音字字音,理解部分词语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第一、二自然段。
2、借助课件、通过小组合作研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情趣,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前谈话:平时你去过哪些美丽、好玩的地方?)
1、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出示:在祖国南海湛蓝的海面上,撒着几十个绿宝石般的珊瑚岛,
师:读一读,这地方怎么样?
2、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哪儿啊?
出示整个第一段,读一读
3、播放课件
4、师: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记住这个美丽的地方吧!(看课件)
(二)、看图、质疑、揭题,初识西沙渔人。
1、师:看了美丽的风景,再去看看那儿的人,好吗?
2、出示插图,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什么人?
3、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吗?
4、对呀,他们是一些怎样的渔人呢?
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探讨来解决这些问题。揭示课题
(三)、初读课文,提炼主题
1、听录音:请大家拿出老师发下来的文章,边听边思考这是些怎么样的渔人?
2、交流。
3、出示:这里的渔人,都是些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请大家自由读一读,从句子里你读懂了什么?
你有什么问题?
(四)、看、议、品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1、播放课件。
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些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渔人是怎样在海里捕捉猎物的吧!
说说你的感受。
2、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课文怎么告诉我们?
(1)、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
(2)、交流你读到了什么?
(3)、我们具体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到呢?四人小组交流并说说各自的理由。
(4)、交流研读结果:
3、体会鲨鱼的凶猛。
(1)(出示:描写鲨鱼的句子)朗读句子,体会鲨鱼的凶猛。
(2)(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鲨鱼)
(3)再读句子,一下子立刻等词要重读。理解西沙渔人更猛。
4、教师小结:听了我们小朋友的讨论老师知道了,渔人的剽悍主要表现在一叶扁舟波涛险恶等词、三个敢于及鲨鱼的凶猛上。
5、指导朗读。
(1)、小朋友们,我们刚才通过看、通过说知道了西沙渔人真的是些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那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把这样机智剽悍的西沙渔人介绍给大家呢?
(2)、小朋友们自己先读读看,你认为该怎样读。
(3)、交流:挑你读的最满意的一句来读。
(4)、出示课件,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机动:
6、读全文,由点及面
小朋友们,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课文的其它地方也描绘了西沙渔人的剽悍,默读全文,从文中找一找。如: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鲨鱼一露出水面,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斧劈下去,鲨鱼顿时断了气。等句子都反映出渔人的剽悍。(出示这些句子,朗读)理解风驰电掣惊涛骇浪的意思。
7、积累好词,将这两个词写一遍。
(五)、模拟情境,加深理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有个导演他也很喜欢这篇课文,要把它拍成电视,现在要找个演员来演西沙渔人,你们认为这个演员怎么去挑呢?
(年龄、性别、个子、性格、潜水本领很高、很勇敢胆大、能在大海里驾船)
教师提炼机智剽悍即应:强壮、勇敢、敏捷
篇19:《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抓住“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这条研读主线,以表现西沙渔人内涵的语言为切入点。读中悟,悟中读; 读中说,读中议; 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从而逐层深入西沙渔人的品格,不断深领其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和词语,培养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点字词的能力。
2、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研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在读中琢磨语言,积累语言; 在读中深悟西沙渔人的品格,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引导学生搜集,了解有关西沙群岛及西沙渔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
1、揭示课题。
(1)复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件录像:美丽的西沙群岛,加上引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请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
(2)在西沙有很多的海猎手,穿行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板书:西沙渔人。齐读课题。
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A 、放声朗读课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读通课文。
B 、读准字音,查有关工具书认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C 、圈点画记,整体感知课文。
D 、记录或标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希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汇报自学情况。
A 、自学检查:
指名朗读,随机正音:“模糊”的“糊”读轻声。
注意字形:“锻炼”讲清本义,学生就不容易写错,并书空。
B 、随机出示填空:西沙渔人都是些的海猎手。我觉得。
板书:机智剽悍。理解“剽悍”。
C 、完成作业:作业本第1 、2 、4 题。
二、提出问题。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问题,并进行梳理。
2、师生讨论选一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他们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如果学生提不出,则由教师提出)反复朗读。
三、探究问题。
根据课堂实际,分板块灵活处理,随机解决提出的问题。
1、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先自己找,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最后汇报。(个人或小组汇报成果)
2、学生汇报。
根据学情,引导学生在三方面进行探究:
(1 )、第2 自然段“3 个敢于”:反复朗读,谈体会,逐层加深体会,读出情味。看鲨鱼吃鱼、吃兽的录像。抓住“偏偏”体验西沙渔人的'“勇敢”,板书:勇敢。
(2 )、第3 自然段“钓钩特殊”:读中说,描述普通的钓钩,与钓鲨的钓钩作比较,有条件课件对比。
(3 )、第4 自然段“钓法巧妙”:读后理解,说说西沙渔人钓鲨的方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及自己的感受。让鲨鱼拖着小船狂奔,是为了消耗鲨鱼的体力,使鲨鱼疲劳,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智”,小帆船在惊涛骇浪中风驰电掣,分惊险,表现出西沙渔人的“悍”,这种智和悍是结合在一起的。引导抓“顿时”一词不仅写出了斧子的锋利和西沙渔人的利索,还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机智和果断。有条件的话提供钓鲨的录像。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第4 自然段。
(4)、第5自然段“西沙少年相约钓鲨”。西沙渔人在学生心中已竖起高大的形象,自然对西沙少年为什么要把钓鲨作为入门考试,也就迎刃而解了。
3、小结:教师引读要点,所以说西沙渔人是勇敢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四、解决问题。
1、小结学法。
2、感情朗读。
3、你敬佩西沙渔人吗?你愿做西沙少年吗?假如说,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西沙少年,你会怎么做?
4 、完成作业:作业本第3 、5 、6 题。
五、检测目标。(任选一题)
1、我是西沙日报的记者,来采访西沙渔人。
“你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钓鲨?
为什么把钓鲨作为入门考试?
2、一艘捕鲨船来招工,我是机智、剽悍的西沙渔人,向他们推荐自己。
3、一群意气风发的西沙少年又出发了,临行前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4、从西沙渔人身上你想到了谁?介绍课外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武松打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六、根据《西沙渔人》,续编故事《西沙少年》。
篇20:语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语文《西沙渔人》教学设计
一.引:说鲨鱼
今天继续学习西沙渔人。先来学习跟他密切关系的一种动物。出示:鲨鱼图片。
你们对鲨鱼了解多少。
你们对鲨鱼了解的真不少。但我们想到鲨鱼、说到鲨鱼、看到鲨鱼,总是要害怕。可以说谈鲨色变。鲨鱼令我们害怕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凶猛。
二.感受鲨鱼的凶猛
请打开书本,找了写鲨鱼凶猛的句子。
够凶猛吗?请用你们的朗读让我感觉到凶猛。指读、齐读。
你读这段话时有什么心情?(害怕、恐惧)
读出你的心情。
哪些词语让你感到害怕、恐惧?读这些词语。
再来朗读这句话,注意刚才讲到的'词语。
这样凶猛的鲨鱼,让我们望而生畏。但有一批渔人,却敢于向鲨鱼叫板,与鲨鱼作斗争,要钓鲨鱼。你感觉怎样?
三.初步感受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请读第二段1-3句。
这是怎样的渔人?
哪个地方让你佩服?(敢于、只身等)
分句有感情朗读。
最后有感情朗读1-3句。
四.学习钓鲨鱼工具的巧妙
钓鲨鱼需要非凡的勇气,还需要特别的钓钩。请读第三段。
你觉得西沙渔人的钓钩妙在哪里?
分句随机朗读。感受钓钩的大,倒刺的锋利,钓绳的粗等,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讨论最后一句:靠近钓钩的地方包着铜片。
什么作用?他们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好法子?(经验、一次次失败后的反思)
特殊的钓钩充分显示了西沙渔人的聪明智慧。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五.体验钓鲨鱼的惊险刺激及西沙渔人的剽悍
下面,让我们随着西沙鱼人带上勇气,带上特殊的钓钩,走向大海,去钓鲨鱼。请自由朗读第四段,感受惊心动魄的勇钓鲨鱼。
讨论,随机朗读指导,体验感悟。
第四段中哪些地方让你紧张?
哪些地方让你害怕?
哪些地方让你痛快?
哪些地方让你佩服?(从鲨鱼、渔人二个角度讲)
哪个字最让你佩服?(拖)
拖字拖出了什么?(自信、勇气、耐心、机智、经验)
你们认为西沙渔人是怎样地钓鲨鱼?(勇钓、智钓)
鲨鱼和渔人的斗争是什么的斗争?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惊心动魄的智钓鲨鱼,激情朗读第四段。
这是怎样的渔人?再回顾朗读第二段1-3句。
六.质疑引申
经历了惊险刺激的钓鲨鱼过程,你们有问题吗?
读最后一段。你明白了什么?(入门是指人生之门)
如果有机会你来到西沙群岛,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你会如何向西沙渔人表达心中的敬佩?
想象:鲨鱼跟西沙渔人的对话。
★ 教案网
★ 教案模板格式
★ 教案
★ 教案模板
★ 再别康桥教案
★ 窦娥冤教案
★ 《生机》教案
★ 民族团结教案
★ 雾凇教案
《西沙渔人》教案(整理2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