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jaly12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飞天梦圆教案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飞天梦圆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 目录
篇1:飞天梦圆教案设计
飞天梦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嫦、娥、绚、穹、锲” 5 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2 .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 .体会炎黄子孙为实现中华飞天梦的执著与努力,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激发民族责任感及探索科学的热情。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激发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点: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把梦想变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谈话揭题
1 .教师课件出示以下图片,学生自由欣赏,初步认识图片中的人物。
女蜗补天、嫦娥奔月等图片。
2 .导语:这些神奇的人物有着我们人类所没有的法力,他们腾云驾雾,自由行走于天地之间,他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想象力的杰作。是什么样的梦想激发着古人创造出这样生动的神话,塑造出这般神奇的人物呢?
3 .学生发言。
(是飞天的梦想,是飞离地球、邀游太空的渴望。)
4 .教师揭题:是的,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们不懈地努力着, 2003 年 10 月 15 日早晨,随着一声巨响,“神舟五号”飞船带着杨利伟叔叔――这位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来到了太空,首次取得了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为美好的现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飞天梦圆》。
5 .板书课题:飞天梦圆。全班齐读。
二、自学课文,默读思考
1 .出示思考题:
⑴炎黄子孙千年的梦是什么?
⑵这千年的梦是怎样圆的?
⑶为什么千年的梦想今天能够圆了?
⑷小组交流。
⑸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 .自学反馈,全班交流。
⑴出示文中词语。
嫦娥奔月 崂山道士 瑰丽绚烂 载人航天 凌云壮志 猝然长逝 执著追求 锲而不舍 积劳成疾 苍穹
①指名以读,评议正音。
②两个多音字:载著
③理解词语。
圆梦:实现梦想或理想。
壮举:壮烈的行为,伟大的举动。
凌云壮志:凌云:直上云霄。形容发志向伟大。
积劳成疾: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儿不松懈。
锲而不舍:锲:雕刻,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 1 ― 4 自然段):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第二部分(第 5 ― 13 自然段):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一步地实现了。
第三部分(第 14 自然段):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远的宇宙。
三、集体研读,理解感悟
1 .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①指名发言,集体评议,纠错或补充。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要点,引导学生正确表达。
编织神话传说,寄托飞天梦想。
不断尝试圆飞天梦,试验坐风筝上天,试验乘火箭上天,虽遭受失败仍不放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航天工作者们刻苦钻研,执著追求,先是独立发射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而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被送上太空并成功返回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别感受炎黄子孙飞天的.渴望,圆梦的艰辛与执著,梦圆的激动与自豪。
2 、指名反馈,全班交流,教师抓住关键词句,引导深入品析。
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消磨掉炎黄子孙为实现梦想而势力的决心和意志。他们从失败中爬起来,顽强地继续着圆梦的行动。
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一方面承接上文,说明中华民族追求邀游太空的梦想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失败与挫折;另一方面引出下文,说明中华民族没有因此而放弃梦想,仍然坚定执著地努力着。
⑵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这”指的是载人航天工程。句子中的三个“最”字,充分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凼难和挑战,说明党中央这一决定显示出的巨大勇气和决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将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
⑶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北国寒冬到南国炎夏,从大漠风沙到浩海惊涛,到处留下了他们辛劳的足迹,洒下了他们不懈奋斗的汗水。
体会航天工作者为实现载人航天的梦想,不辞劳苦,南征北战,历经风沙雨雪、严寒酷暑,不懈奋斗着。
⑷有的人为了及时、方便地工作,将铺盖搬到了实验室,搬到了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即便在病床上,他们依然在翻阅着研究报告,寻找着需要的数据;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他们为了千年飞天梦圆,努力着,拼搏着……
抓住“积劳成疾”与“猝然长逝”,展开想象,说说航天工作者为实现飞天梦想,除了文中介绍的三种情况,还可能付出怎样的努力?(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争分夺秒、抛家弃子……)
文中再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航天工作人员为实现载人航天的梦想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充分表现了炎黄子孙为圆飞天梦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⑸苍茫的内蒙古草原敞开胸怀,深情地拥抱朝阳中缓缓降落的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
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写出了“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祖国大地时,炎黄子孙无比激动、无比幸福的心情。它同时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这句话写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者的伟大精神。
四、课堂小结
1 .教师小结: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的那一刻成为了现实。飞天梦圆,这是中国的骄傲,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但还有更加绚丽灿烂的梦要实现,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起为梦想而加油,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2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我国航天工程的有关信息。
五、作业设计
1 .摘抄文中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2 .课外阅读,了解天文知识。
篇2: 《飞天梦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意思,积累词语
⑵读懂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⑶搜集资料,了解我国的航天工程,举办手抄报。
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⑴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炎黄子孙与实现飞天梦所付出的努力。
⑵抓住令人感动的细节交流,体会炎黄子孙执着追求、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⑶根据文本中的内容,引用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丰富文本内容,深化学生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体会炎黄子孙为与实现飞天梦所付出的努力,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激发民族责任感与探索科学的热情。
⑵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激发民族荣誉感。
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难点:了解炎黄子孙与实现飞天梦所付出的努力你所取得的成就,从中体会他们执着追求、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搜集我国航天工程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许多美丽的传说,鲧禹治水、夸父逐日、女娲造人,还有“嫦娥奔月”,这个传说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有飞上天空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以后,有许许多多的科研人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懈地努力,让我们把目光投向20xx年10月15日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吧。随着一声巨响,“神舟五号”飞船带着杨利伟叔叔――――这位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来到了太空,首次取得了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为美好的现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飞天梦圆》。
2、板书课题,齐读
篇3: 《飞天梦圆》教案
二、自读自悟
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课文:
1、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在圆梦的每一步里,你体会到什么?作者是用哪些词语、句子表达出来的?(划一划,写一写)
三、研读汇报
用谈体会或有感情朗读的方式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
1、明朝万户为勇于实践,为梦想献身。
2、品读第6自然段:“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太空。”体会了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定一步。
3、品读第7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品味出航天人的顽强拼搏精神。
4、品读第13自然段:欣赏描绘载着飞航的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的句子。体会航天人的执着追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5、感悟描绘航天员成功地安全返回祖国,祖国人民激动兴奋的句子,激发了人们的自豪感。
四、小结内容
引导学生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五、积累好词佳句
1、学习体会作者用好词佳句来表达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我国航天工程的有关信息。
六、拓展启迪
1、中国的航天事业还有更绚烂的梦,谁来圆梦?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学习科学家的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
七、作业设计
办一期有关我国航天事业成就的手抄报。
八、板书设计
做梦:飞离地球
古人勇于实践
圆梦:默默奉献
新中国锲而不舍
梦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篇4:飞天梦圆课文内容
飞天梦圆课文内容
炎黄子孙有一个梦,这个梦做了很久很久。
当“女娲补天”“嫦娥(chánɡ’é)奔月”这些神活产生的时候,当工匠们在敦煌石窟上勾勒“飞天”造型的时候,当“崂(láo)山道士”“孙悟空”“猪八戒”被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来的时候,这个梦就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这是一个瑰(ɡuī)丽绚(xuàn)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这个梦就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中,炎黄子孙们不断尝试去圆这个美丽的梦。人们制作了巨大的风筝,人坐在风筝上,借风力飞上天去。可是,风筝飞不了多高多远,在空中呆不了多长时间。
明朝有个名叫万户的官员,是世界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把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之中。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但是万户为梦想献身、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赋予了这个悲剧积极的意义。为了纪念他的壮举,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消磨掉炎黄子孙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决心和意志。他们从失败中爬起来,顽强地继续着圆梦的行动。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崭新篇章,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1958年5月,也就是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的第二年,毛泽东主席郑重地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十多年后,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太空。自太空传来的《东方红》乐曲声,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这一壮举,让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步。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zài]人航天工程。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在艰苦的创业条件下,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胸怀凌云壮志,放眼世界先进科技,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着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北国寒冬到南国炎夏,从大漠风沙到浩海惊涛,到处留下了他们辛劳的足迹,洒下了他们不懈奋斗的汗水。有的人为了及时、方便地工作,将铺盖搬到了实验室、搬到了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即使在病床上,他们依然在翻阅着研究报告,寻找着需要的数据;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cù)然长逝……他们为了千年飞天梦圆,努力着,拼搏着……
近了,近了,炎黄子孙离圆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11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1月,“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3月,“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2012月,“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历史进入了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了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从地面看上去,仿佛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苍穹(qiónɡ)之中。第二天凌晨,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飞船成功返回了祖国大地。苍茫的内蒙古草原敞开胸怀,深情地拥抱朝阳中缓缓降落的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zhuó]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qiè)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是祖国的骄傲,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但是,充满激情的炎黄子孙并不满足,他们还有更绚烂的梦需要实现:“嫦娥计划”,登上月球;探索火星,登临木星;飞出太阳系,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宇宙。
篇5:再圆飞天梦
再圆飞天梦_高中记叙文
又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时刻,公元20xx年10月17日凌晨5时38分,我们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生叔叔乘坐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经历了五天的太空之旅后于蒙古高原成功着陆。这是继前年杨利伟叔叔乘坐的神舟五号首次飞天之后的又一成功之举,再次圆了我们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飞天梦。
谈起飞天的梦想,我们的祖先是如此的丰富与久远,那远古的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的年代则无从考究,月宫里的嫦娥、玉兔、吴刚以及银河岸边的牛郎、织女两星,则充分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浩瀚无际的天空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把我们的飞天梦想表达于字里行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州梦日边”、“天阶夜色静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但是,梦想并不等于现实,到了明代,我们的先人那种自我牺牲的飞天壮举,开创了人类飞天的先例,比西方的火箭飞天学识早了整整三百年。然而,当人类文明进入十九、二十世纪的.时候,我们的民族还抱着“四大发明”而沾沾自喜,再加上清政府的“闭关自守”,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三次世界工业革命的相继出现,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访问太空的地球人,后美国人又在地球的近邻--月球上留下了足迹,人类的飞天梦终已成真,而我们这个自称能腾云驾雾的东方巨龙却落伍了……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新一代龙的传人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我们这条东方巨龙终于也穿破云层,遨游太空,我相信嫦娥奔月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篇6:飞天梦圆的课文内容
飞天梦圆的课文内容
飞天梦圆的课文内容
飞天圆梦主要内容:
飞天圆梦主要是讲的一个梦想,一个飞往天际的梦想。
飞天圆梦全文:
炎黄子孙有一个梦,这个梦做了很久很久。
当“嫦娥(cháng’é)奔月”的神活产生的时候,当工匠们在上勾勒“飞天”造型的时候,这个梦就已经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了。这是一个瑰(guī)丽绚(xuàn)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这个梦就是:飞离地球,。
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中,炎黄子孙们不断尝试去圆这个美丽的梦。人们制作了巨大的风筝,人坐在风筝上,借风力飞上天去。可是,风筝飞不了多高多远,在空中呆不了多长时间。
明朝有个名叫万户的官员,是世界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把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之中。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但是万户为梦想献身、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赋予了这个悲剧积极的意义。为了纪念他的壮举,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消磨掉炎黄子孙为实现飞天梦想而努力的决心和意志。他们从失败中爬起来,顽强地继续着圆梦的行动。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崭新篇章,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1958年5月,也就是苏联第一颗上天后的第二年,毛泽东主席郑重地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十多年后,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送上了太空。自太空传来的乐曲声,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的国家。这一壮举,让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步。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zài]人。这是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在艰苦的创业条件下,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胸怀凌云壮志,放眼世界先进科技,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着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寒冬的北国到炎热的南方,从飞沙走石的大漠到波涛汹涌的海洋,到处都洒下了他们不懈奋斗的汗水。有的人为了及时、方便地工作,将铺盖搬到了实验室、搬到了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即使在病床上,他们依然在翻阅着研究报告,寻找着需要的数据;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cù)然长逝……他们为了千年飞天梦圆,努力着,拼搏着……
近了,近了,炎黄子孙离圆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11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1月,“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3月,“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2012月,“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历史进入了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了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从地面看上去,仿佛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苍穹(qióng)之中。第二天凌晨,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飞船成功返回了祖国大地。苍茫的内蒙古草原敞开胸怀,深情地拥抱朝阳中缓缓降落的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zhuó]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qiè)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是祖国的骄傲,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但是,充满激情的炎黄子孙并不满足,他们还有更绚烂的梦需要实现:“嫦娥计划”,登上月球;探索火星,登临木星;飞出太阳系,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宇宙……
篇7:飞天梦圆读后感600字
“20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读着《梦圆飞天》,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令人激动的时刻。
《梦圆飞天》描写的是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天时的场面,航天员杨利伟随“神五”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向太空。文中还描写了他从200千米外的太空向祖国人民、向地球发来了问候,并清晰地描绘了他在茫茫太空所看到的神奇、美妙的景色。
当我读到“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的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飞船发射时的一声巨响,仿佛看到了长长的焰火直刺苍穹,感受到了我国现代科技的发达,仿佛和杨利伟一样飞向了浩瀚的宇宙。
读着《梦圆飞天》 ,我又想起了6月11日,当时7岁的我和家人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神十”上天的场面。远方的发射塔架上,神舟十号显得格外醒目,像一根银白色的擎天巨柱。人们都翘首等待着飞船顺利发射的那一刻。“10、9、8……3、2、1!”总指挥报着倒计时,我们全家也激动地一起跟着数数。“点火!”总指挥发出清晰的指令。飞船发射了!火光和浓烟从火箭发射塔基座两侧喷射而出,现场一阵欢呼!
短短的一篇《梦圆飞天》 ,字里行间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篇8:飞天梦圆读后感600字
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厦儿女难忘的日子。
那一天,在酒泉卫星发中心的广场上,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无数见这难忘时刻的人们,欢聚一堂。
这一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因为这一天,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发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的日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过的航天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杨利伟叔叔驾着“神舟5号”航天飞船进入了太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人的名字,留下了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在这一天终于成真了。这次“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成功可以说是在我国航天业中的一个新的突破,杨利伟这个名字从此也驰名中外,高达200千米外的太空也被我们人克服。尽管我只是一个小学生,可是我的心里却也充斥了满满的自豪,我也和指挥中心的人一样兴奋。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好像又回到了“神舟五号”发的那天,激动人心的景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是第三个发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的国家,由此可见,的航天事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感到我们人真的充满了无比的智慧。我们作为一个发展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硕果,这个成就是多么令人自豪啊!
总之,我们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让航天员杨利伟叔叔给实现了。接着,“神6”上天了,“神7”完成了太空行走,再接下来呢?我们将会驾着“神州n号”,飞向月球,飞向火星,飞出太阳系……
篇9:飞天梦圆读后感600字
我最喜欢的部分时起飞时的情景。当烈焰升腾的时候,“神5”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而在3分钟后,就收到消息说“神舟”5号发射成功!此刻,中华民族前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在成功前,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而现在,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与胜利的无限喜悦,这就是成功,这就是实现梦想。而在之后,航空员杨利伟也为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着我们美丽的宇宙和地球。
而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教师,把我的知识都传递给将来的孩子们。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就可以为国家的教育做出奉献。
同时,我也从《梦圆飞天》的最后一句话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并且要努力地去实现它,这样生活才有色彩。而有些人只有梦想却从未想要去实现它,会毫无意义。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勤奋做事,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才会使自己更强大,使中国更强大。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青春只有一次,请大家把握好青春,努力地去奋斗,实现梦想吧!”
篇10:飞天梦圆的教学设计
“东方红一号” 迈出坚实一步
杨利伟 神舟五号飞船 圆了飞天梦
教学反思
《飞天梦圆》是一篇通讯报道,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 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我在教学本课时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以课题“飞天梦圆”入手,直奔主题问:课题中“圆”是什么意思?学生畅所欲言说:“圆是圆满的意思”,“是圆梦的意思”,还有说是“团圆的意思”然后师又巧设一问:课题 “飞天梦圆”又是什么意思?学生的思考立刻推向深入,大家通过预习课文纷纷做答,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篇11:飞天梦圆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记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不懈的追求,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课文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习目标:
1.读课文,掌握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圆梦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的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读课文,感悟品味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达中国人圆遨游太空之梦的决心、艰辛及喜悦之情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
1、让学生熟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生字:嫦、娥、绚、穹、锲
词语:瑰丽绚烂、锲而不舍、凌云壮志、积劳成疾、猝然长逝、震耳欲聋等。
过程:(略)
第二课时
内容:完成学习目标的第二、三项。
程序:
一、导入新课
1、读课文,体会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的梦?读句子,体会用词的精妙,语句优美:“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
2、思考:炎黄子孙是怎样圆梦的?
二、自读自悟
思考题:
1、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在圆梦的每一步里,你体会到什么?作者是用哪些词语、句子表达出来的?(划一划,写一写)
三、研读汇报
让同学们把读的感受说出来。例如:
1.明朝万户为勇于实践,为梦想献身。
2.品读第6自然段:“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太空。”体会了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定一步。
3.品读第7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品味出航天人的顽强拼搏精神。
4.品读第13自然段:欣赏描绘载着飞航的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的句子。体会航天人的执着追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5.感悟描绘航天员成功地安全返回祖国,祖国人民激动兴奋的句子,激发了人们的自豪感。
四、小结内容
引导学生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五、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体会作者用好词佳句来表达文章主要内容。
六、拓展启迪
1.中国的航天事业还有更绚烂的梦,谁来圆梦?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学习科学家的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
七、作业设计
1.搜集我国航天工程的有关信息。了解信息,开拓眼界。
2.口述炎黄子孙圆飞天梦的经过。
3.抄写、背诵好词佳句。
4.看课外书:《少儿百科全书》。
[飞天梦圆 教案教学设计]
篇12:圆了千年飞天梦六年级作文
圆了千年飞天梦六年级作文
上太空旅行,登陆外星球观仙景,是几千年以来,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早在公元两百多年的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就曾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了一种能升上天空的灯——孔明灯。这种东西,虽然飞上了天空,但不能载人。
时光的脚步跨进了20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成为了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中国人的脚步开始迈向太空。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我国可载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经过21小时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又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三号、四号飞船。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样。月历翻到了2003年10月15日,这个让无数有着飞天梦想的中国人永远难忘的'日子。“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地飞上了太空,历经了二十一小时的太空之旅后顺利返回地球。中国人飞天了,真是“一箭飞天冲九霄,千年梦圆在今朝。”
从此,中国人民加速了迈向了太空的步伐。二00五年十月十二日,神舟六号载着两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经过115小时飞行后返回舱顺利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完成“多人多天”的飞行任务。2008年9月25日,中国神舟七号飞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飘出船舱,进行了十九分三十五秒激动人心的太空漫步。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
而今,我国的“登月工程”已经全面启动,2007年10月“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登月旅行或移民月球的愿望将指日可待。展望未来,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明天,将更加辉煌灿烂。
★ 圆的教案设计
★ 中国人飞天梦诗歌
★ 飞天梦的优秀散文
★ 圆说课稿
★ 反思圆
飞天梦圆教案设计(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