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太阳之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1 03:35:53 作者:Ritaaa 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Ritaa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晚上的太阳之教学设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晚上的太阳之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篇1:晚上的太阳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默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爱动脑筋、善于发明创造的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努力做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光盘、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爱迪生画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啊?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呢?

(简介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生于美国。他从一个穷苦的、只上过三个月小学的孩子,成长为受人们尊敬的、伟大的发明家。他小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总是充满着好奇心。他30岁时发明留声机,32岁时发明“世界之光”--电灯,33岁时发明电车,随后又实验并改进了电话等。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课文。〈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题目中的“太阳”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晚上有太阳吗?

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

3、带着问题好好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顺语句,读通课文,标明自然段号。〉

2、出示生字、词语:

(1)自由读

(2)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请来医生急性阑尾炎需要无可奈何一分一秒挡手简易〉

〈犹豫手术痛苦发明焦急呻吟自豪智慧一本正经〉

3、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一分一秒:一分钟一秒钟,意思是时间渐渐地过去。

挡手:挡住了手。

无可奈何:没有任何的办法。

简易:简单而容易的。

犹豫:拿不定主意。

呻吟:因为痛苦而发出声音。

4、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

5、分自然段指名读读文。师生评议。

6、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7、讨论交流。

8、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9、指导朗读长句。

“妈妈,要是晚上也有太阳该多好哇,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这些灯围一圈挡手哇!”

10、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2)爱迪生想办法解决了照明问题。

(3)手术顺利做完,医生夸奖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

(4)爱迪生对妈妈说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5)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

三、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指名交流)组词,提醒书写要点。

请:换部首“清、情、晴、蜻、睛、精”,横之间距离相等。

医:笔顺“横、撇、横、横、撇、点、竖折”(学生书空)

急:刀字头--雪字部--心字底,中间部分又扁又小,收缩得比较紧。

性:竖心旁(点、点、竖)--生,横之间距离相等。

炎:两个火,上小下大,上面的“火”最后一撇变成“点”。下“火”要托住上面的“火”。

需:雨字头--而。

何:单人旁--可。(“荷”去掉草字头;“河”去掉“三点水”,加上单人旁)

秒:禾木旁--少。

挡:当加“提手旁”。当下面的部分要写得舒展,和上面的“小字头”各占一半。

简:竹字头--间。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书空笔顺:

医( ) 性( )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爱迪生的妈妈怎么了?

3、师简介“急性阑尾炎”的医学知识。

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不做手术会怎么样?

5、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十万火急〉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说主要内容。

(爱迪生想办法解决了照明问题。)

2、当时情况怎样?指名读第一句。(当时情况很糟糕:妈妈的病急需做手术,但用油灯来照明做手术又很危险。)

3、思考,讨论:没有电灯,光线很暗,做手术很危险,当时人们的表现怎样?

〈相机板书:医生 犹豫

妈妈 呻吟

爸爸 无可奈何

爱迪 生焦急〉

4、师引读,可是那时--,医生--。

医生“犹豫”了,什么是犹豫?(拿不定主意。)他会想些什么?(那时还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用它照明做手术很危险,这个手术是做呢,还是不做?)

5、医生的犹豫就意味着手术不能马上进行了,小爱迪和爸爸多着急啊。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有关语句读读,体会体会。

6、指名读第3、4句。

爸爸和爱迪生当时会想些什么,心情怎么样?抓住“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焦急、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体会。

7、是啊,手术不能进行就意味着--(指名说)我们的心都好象被揪住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妈妈的安危担心,谁来读一读这揪心的场面?(朗读指导:医生的“犹豫”,爸爸的“无可奈何”,妈妈的“痛苦”,爱迪生的焦急、紧张)

8、突然之间,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怎么样?四人小组看图、读句子讨论交流。

(要求:把第二自然段5--9句多读几遍,用自己的话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做的。)

指导有条理地叙述:集中油灯--搬来大镜子--油灯放在箱子上--镜子放在油灯后。

理解“眼睛一亮”:说明想出了办法。

“谁知”:别人都不知道爱迪生能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

9、爱迪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油灯多才能有一定的亮度,镜子大反射的面才比较广,手术才得以进行。)

10、指导朗读:爱迪生想主意部分读得稍慢。

11、开始,医生不明白,还不住地摇头说--,而后来,手术台前一片光明。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好办法,〈板书:急中生智〉使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他高兴地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

12、医生为什么说是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板书:化险为夷〉

13、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说些什么?

14、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夸奖的语气)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自豪”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自豪?她心里会说些什么?(感到光荣,为有这样一个好儿子感到光荣)

3、〈出示爱迪生的话:

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一本正经地说:“妈妈,要是晚上也有太阳该多好哇,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4、理解“一本正经”:态度严肃、庄重、郑重其事的。这个词语告诉我们什么?(爱迪生对妈妈说的话,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5、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这句话中有两个太阳,它们有什么不同?

(一个有双引号,一个没有。

一个指真的太阳,一个指像太阳一样会发光的东西。)

6、爱迪生为什么会说将来一定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后来,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这里的“真的”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板书:发明电灯〉

2、同学们思考一下,爱迪生怎么会发明电灯的呢?(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积极思考,并且一直这样去做,长大后才有了伟大的发明创造。)

3、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在爱迪生的一生中约有两千项发明,被人们称之为“发明之王”。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课后去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有关书籍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四、作业设计:

1、抄写、默写词语

2、复述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爱迪生想了什么办法来解决手术照明问题的?(集中油灯--搬来大镜子--油灯放在箱子上--镜子放在油灯后)

3、医生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是爱迪生想出办法,解决了做手术的照明问题,使手术顺利进行,妈妈脱离了危险。)

二、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1、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妈妈突发急病,马上要做手术--想出妙法,手术台前一片光明--手术成功,医生夸奖--郑重表示,要造“太阳”--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2、互相练习讲故事,提出意见后再讲。

3、指名讲故事,评议补充。

三、填空练习:

1、爱迪生把油灯()端了出来,又搬来一面()镜子,把()放在()上,()放在油灯()。

2、做完手术后,医生对爱迪生说:“孩子,是你()妈妈!”

3、爱迪生()地对妈妈说:“我要造一个()。”

四、比一比,再组词:

及()需()当()请()何()

急()须()挡()情()荷()

五、填上合适的词:

()的脸上()的笑容()的明天

()的爱迪生()的太阳

()地说()地呻吟()地看着

()地搓着手

六、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和偏旁:

医()()急()()需()()炎()()

简()()性()()秒()()挡()()

七、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同学们的张张笑脸像(朵朵盛开的鲜花)。

一个个苹果像()挂在枝头。

()像()。

八、作业设计:

1、完成同步测试

2、课后去找有关爱迪生的书读一读,了解爱迪生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板书设计:

15 晚上的“太阳”(发明电灯)

爱迪生 十万火急

(“发明之王”) 集中生智

化险为夷

[晚上的太阳之教学设计]

篇2: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人物感情变化的词组,并把它读好。

3、能根据课文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话。

4、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能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查找资料来解决。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人物情感变化的词组,并较好地运用在复述课文中。

教学准备:

1、课件。

2、道具。

3、红外线笔。

教学设计:

一、读词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课题〗

2、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词组,请小朋友先读在心里,用你们的表情告诉我。〖学生自读,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讲的是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跟随老师一起到故事发生的那天晚上去看个究竟。

一天晚上,爱迪生的妈妈病了。?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妈妈得的是阑尾炎,需要做手术。〖学生指名听句,一起说〗

2、师:请小朋友翻开书,大声读第一自然段,比一比,你又知道了什么?(出示:两段话)〖学生大声读,思考,指名交流〗

师:情况太危急了,谁来读?〖学生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屋外风雪交加,屋内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手术得尽快开始,可是……医生……妈妈……爸爸……爱迪生……〖学生按老师的提示读〗

师:你能连起来读吗?/请你也试一试。〖学生指名读〗

师:是啊,听着听着,我们的心好像也被揪起来了。〖学生齐读〗

师:时间就是生命呀,可是,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学生想象说话〗

2、师: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忽然爱迪生眼睛一亮:“医生,我有办法了。”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生默读思考〗

师:同桌交流一下,爱迪生是怎样做的?〖学生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学生指名交流〗

师:下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摆一摆,演一演,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爱迪生的每一个动作,想一想,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学生交流〗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师:让我们学着医生的样子来夸夸爱迪生。〖学生指名读,齐读〗

2、师:妈妈醒来了……爱迪生……〖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读课文〗

师:小爱迪生的心里还有着一个更美好的心愿呢!〖学生交流〗

师:后来,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他不仅把光明送给妈妈,还送给所有需要光明的人,多了不起呀!

五、复述课文:

1、师:现在请你想象课文中所描述的一幅幅画面,再读这些词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自由读,齐读〗

2、师: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师: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这个故事多感人哪!请你也来讲讲这个故事,要用你的故事去打动别人,可以加上些动作。黑板上的词语可以帮助你们讲好这个故事。〖学生自由练说,同桌互说〗

篇3:《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

2、能在自主地探究中,理解课文里“无可奈何”、“智慧”、“犹豫”等一些表示人物情感的词语,能说出文中两个“太阳”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在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感悟,学习爱迪生爱动脑筋、善于发明创造的精神。

4、能积极查找资料主动学习,了解爱迪生其他的发明和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结合对文本的深入讨论和探究,体会并说出文中两个“太阳”的含义,同时内化情感,学习爱迪生的品质。

理解爱迪生用镜面反向油灯灯光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1、出示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指名朗读 (2)这句话谁说的

2、引入课文:晚上的“太阳”

读读关于爱迪生的这个小故事,走进爱迪生的世界,你将会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整体交流 :

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课文为什么用这个题目?

(这晚上的“太阳”解决了妈妈手术中的大难题)

过渡;爱迪生会想到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二、理解词语 ,学习课文

(一)复习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在这样一个夜晚,妈妈急需要做手术,可是当时还没有电灯,油灯--,用它照明做手术--。

2、面对着痛苦呻吟着的妈妈,医生、爱迪生、爸爸各有什么表现?学生默读课文的相关内容。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医生 犹豫

妈妈 呻吟

爸爸 无可奈何

爱迪生 焦急

3、交流讨论,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事情的十分危急。

(1)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医生犹豫了。

理解“犹豫”:说说医生在犹豫什么,他对爸爸说:“______________”。

(2)面对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

爸爸一边搓着手,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_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理解“无可奈何”。

(3)面对着正痛苦呻吟的妈妈,爱迪生什么表现?(焦急)

从哪里看出来?(手心攥出了汗水)

你知道此时此刻,爱迪生焦急的是什么? 他在想:_____________

(4)指导学生读好这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各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对文本的体验也是有差异的。在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产生对文本的共鸣。

(5)教师小结:那紧皱的眉头,握紧的手心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爱迪生对妈妈的爱。(板书:爱)

3、就在大家都感到束手无策,焦急万分的时候,当时年龄最小的爱迪生却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出示齐读:医生,我有办法了!

(1)爱迪生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大家到课文中找一找。

(2)学生读相关段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集中油灯 搬来大镜子 油灯放在箱子上 镜子放在油灯后

(3)指导学生说出先不用镜子,再用上镜子之间的变化。

(4)讨论:爱迪生的办法巧妙吗?巧妙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疑导读,读中感悟”,课堂上要关注课堂的学生的自然生成,关注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过度:医生顺利做完了手术,读医生说的话:出示:医生高兴地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

2设疑:

(1)“你”指的是谁?

(2)设疑: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呢?

3、再次回忆爱迪生是如何用智慧救了妈妈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分两人来读)

4、为什么别人都没有想出来,而爱迪生却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再读医生说的话。

5、妈妈终于转危为安了,快看,现在的一家人--

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妈妈会做些或者说些什么。(联系妈妈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6、你再演演爱迪生,读读他说的话。

爱迪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语气?从哪里看出来的?

(拉着妈妈的手,这是一种“承诺”啊!一本正经:说话很严肃,不是开玩笑。)

(1)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话里有两个太阳呢?有什么不同?

(一个指真的太阳,一个是像太阳一样发光的东西。)

(2)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一本正经)

(3)爱迪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4)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他的铮铮誓言吧!读好这段话。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富有活力、富有创意的对话,不露痕迹地表白,摒弃了以往归纳、升华中心的生硬,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进行渗透。达成目标1、2。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引读:正是有了这份远大的理想,后来,爱迪生--。

2、爱迪生最终发明了电灯,他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3、教师小结:如果说对妈妈的爱,使得爱迪生急中生智,创造了这晚上的“太阳”;那么正是出于对全人类的爱,使得爱迪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发明了电灯,从而使人类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所以,在每个漆黑的夜晚,当我们在享用着电灯带给我们的光明时,千万别忘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爱迪生。

五、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一)观看FLASH,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1、妈妈得病,急需马上手术

2、医生犹豫,爱迪生想办法

3、手术顺利,医生夸奖孩子

4、妈妈自豪,决心要造“太阳”

5、真的发明电灯。

(二)练习讲故事。

(三)指名讲故事。(设计说明:再次利用这几个句子来提示孩子复述课文,达成目标3)

四、复习巩固,完成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下面两个题目中带引号词语的意思。

《“黑板”跑了》里的黑板不是( ),而是( )

《晚上的“太阳”》中的“太阳”不是( ),而是( )。

2、完成《补充习题》中的相关作业。

五、课后拓展,丰富视野

1、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读一读,他是如何付出“九十九的汗水”。

2、上网或查资料了解爱迪生其他的发明和对社会的贡献。

3、分小组表演课本剧。

(设计意图)语文的习得是综合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全面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开展与语文有关的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板书设计:

15 晚上的“太阳:(电灯)

集中油灯 搬来大镜子 油灯放在箱子上 镜子放在油灯后

医生 犹豫

妈妈 呻吟

爸爸 无可奈何

爱迪生 焦急

[《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

篇4:《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人物辜事。课文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的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救了母亲。告诉人们遇时要动脑动手。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本文内容生动易懂,叙事层次清楚,有利于学生默读、复述故事。

学情分析:

课文所展示的情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但通过教师抓住文中的多处留白或想象或表演或补白,使学生联系生活的已知,进行充分的想象和个性的表达,激发学生独特的体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学习默读课文,会复述故事。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复述故事

教法: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探究、发现、获得。

学法:读一读、议一议、做一做、说一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晚上的太阳》。齐读课文。你们觉得奇怪吗?什么地方奇观?

2、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故事?晚上的“太阳”指什么?

3、简介爱迪生。

二、初读指导

1、各自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想想生字词的意思。

2、出示生字词。

请医生 急性阑尾炎 需要 无可奈何

一分一秒 挡手 简易

(1)各自认读生字词,同桌相互检查、正音。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有那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四人小组相互交流。

3、各自轻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4、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5、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相互交流。

6、教师小结。

三、作业

1、读读写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爱迪生爱动脑筋、善于发明创造的精神。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

犹豫 手术 痛苦 发明 无可奈何

焦急 呻吟 自豪 智慧 一本正经

二、精读训练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主要内容

比较: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妈妈得得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她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读第一自然段。(板书:要做手术)

2、轻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主要内容。

(1)思考:没有电灯,光线很暗,做手术很危险,当时人们的表现怎样?

(2)提问:“犹豫”是什么意思?医生忧郁的原因是什么?

(3)爱迪生为什么事焦急?课文是怎样写他焦急的心情的?

(4)默读课文,仔细看图,说说爱迪生是怎样解决照明问题的。

(5)讨论:爱迪生为什么要这么做?

(板书:眼睛一亮利用镜片反射油灯灯光)

(6)指导朗读

(7)指名读,比比谁的进步快。

3、体会读第三自然段的感情(高兴地夸奖),指名读,读后评,评后在读。

(1)医生为什么说是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

(板书:用智慧救了妈妈)

(2)用夸奖的语气读第三自然段

4、各自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自豪”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自豪?她在心里会说些什么?

什么叫“一本正经”?这个词告诉我们什么?爱迪生的话什么意思?

(板书:要造晚上的“太阳“)

齐读第四自然段。

5、师读最后自然段问:“你们想了解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吗?可后找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来读一读。

6、默读全文,质疑。

(板书:发明了电灯)

三、作业

1、《晚上的“太阳“》中的“太阳”是什么意思?

2、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2、写字指导。

一、复习

1、爱迪生想的什么办法来解决手术照明问题的?

2、医生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母亲?

二、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1、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妈妈突发急病,马上要做手术想出秒法,手术台前一片光明()手术成功,医生夸奖()郑重表示,要造“太阳”( )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2、互相练习讲故事。

3 、当众讲故事。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请急性炎秒挡易需荷筒

2、学生自主观察,交流

(1)“炎热”的“炎”,由两个“火”组成。上“火”小,下“火”大。上“火”最后一笔是“点”,下“火”最后一笔是“捺”。下“火”要托住上面的“火”。

(2)“请”和“性”两个字都有三“横”。写三横的时候,中间一横最短,上面一横比较长,下面一横最长。

(3)“秒”和“挡”,“少”的第一“点”由上向左下点,第二“点”由上向右下点。“当”的第一“点”由上向右下点,第二点是撇点,向左下“撇”。

3、指导写字。

三、作业

1、讲讲这个故事。

2、找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再读一读。

[《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

篇5:《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白天出现,晚上不见,万丈金光,照亮大地。”猜猜是什么?板书:太阳。你知道太阳有什么特点?

小结:太阳会发光发热,给人类带来光明。那小朋友见过晚上的“太阳”吗?板书:晚上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要求:边听边思考晚上的太阳是真正的太阳吗?它指的是什么?教师范读。指名回答。

3小结:原来晚上的太阳不是真正的太阳,指的是像太阳一样会发光的东西。所以太阳上要加个引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晚上的“太阳”》谁来读读课题,读好轻声,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多读几遍。

读完后数数课文有几段,标好自然段的序号。这篇课文有几段?

2检查生字词

出示:急性阑尾炎 手术

请来 医生 无可奈何

一分一秒 挡手 简易

自己先练一练,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生字的读音?前鼻音\后鼻音\三拼音

相信有了大家的提醒,你一定会把这些词读得更准。指名读。表扬。齐读:边读边想这些带有红色拼音的生字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炎”: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我们来看一看,在这个词里它表示什么意思?还会给炎组词吗?表示什么意思?中国的汉字可真奇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表示不同的意思。

“急”:你遇到什么事会急呢?学生说话,原来急是一种心里的感受,所以它是心字底。

“性”:竖心旁加生。

认识了这三个生字,谁来读读这个词?介绍“急性阑尾炎”:是一种腹部急病,发作起来腹部剧烈疼痛,还会恶心呕吐,不及时手术的话会引起生命危险。谁再来读这个词?评价。

“术”:这个词两个翘舌音连在一起,你能读好吗?

“何”: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可当时是晚上,油灯的光线太暗做手术太危险了。眼看着妈妈痛苦,爸爸很着急,医生很犹豫,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就是:无可奈何。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读吗?评价。“何”在百家姓里是一个姓,我们班有姓何的小朋友吗,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恩,老师记住你了。

“请”:加一加,换一换的办法。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请你在老师的词前加个请字,坐下\喝茶\进来。“请”字真奇妙,小朋友用上它就更有礼貌了,我们在生活中可要多用用“请”这个好朋友。

“医”:认识新偏旁 三框。医字的笔顺很会写错,翻到93页自己认真看看,指名写,全班写一写。

“秒”:看看钟面的时针\分针\秒针,秒是很小的时间单位,可以用来精确的记录时间。我们小朋友要做个珍惜时间的人,因为时间对我们来说意味着知识本领,对医生来说更意味着生命,我们要从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读一读。

“挡”:是提手旁,和手有关。你能给挡找找词语朋友吗?

“简”:看,古人用来写字的竹简,它是用什么做的呀?所以它是竹字头,还会给简组词吗?

4巩固生字词

开火车读词卡,表扬又快又好的小火车。齐读词语。

5接下来我们把生字词送回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评价。

6刚才我们一起合作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意思,你能根据这道填空简单地来说说这个故事吗?

爱迪生的妈妈得了( ),正当大家( )的时候,爱迪生发明了一个( )的“手术台”,用智慧( )。

自己先练习说一说,指名说,表扬。

三指导写字

过渡:要学好语文不光要读好课文,还要写好字。

1炎。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怎样把它写漂亮。

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讲评。

2医。怎样写才漂亮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5课《晚上的“太阳”》,不光和这一课的生字新词交上了朋友,还读通读顺了课文,学写了两个生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感兴趣的小朋友课后收集一些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晚上的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6:《晚上的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人物感情变化的词组,并把它读好。

3、能根据课文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话。

4、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能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查找资料来解决。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理解课文中一些表示人物情感变化的词组,并较好地运用在复述课文中。

※教学准备:

1、课件。

2、道具。

3、红外线笔。

※教学设计:

一、读词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课题〗

2、师:老师这里有一些词组,请小朋友先读在心里,用你们的表情告诉我。〖学生自读,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讲的是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跟随老师一起到故事发生的那天晚上去看个究竟。

一天晚上,爱迪生的妈妈病了。?爸爸请来的医生说,妈妈得的是阑尾炎,需要做手术。〖学生指名听句,一起说〗

2、师:请小朋友翻开书,大声读第一自然段,比一比,你又知道了什么?(出示:两段话)〖学生大声读,思考,指名交流〗

师:情况太危急了,谁来读?〖学生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屋外风雪交加,屋内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手术得尽快开始,可是……医生……妈妈……爸爸……爱迪生……〖学生按老师的提示读〗

师:你能连起来读吗?/请你也试一试。〖学生指名读〗

师:是啊,听着听着,我们的心好像也被揪起来了。〖学生齐读〗

师:时间就是生命呀,可是,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学生想象说话〗

2、师: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忽然爱迪生眼睛一亮:“医生,我有办法了。”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生默读思考〗

师:同桌交流一下,爱迪生是怎样做的?〖学生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学生指名交流〗

师:下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摆一摆,演一演,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爱迪生的每一个动作,想一想,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学生交流〗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师:让我们学着医生的样子来夸夸爱迪生。〖学生指名读,齐读〗

2、师:妈妈醒来了……爱迪生……〖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读课文〗

师:小爱迪生的心里还有着一个更美好的心愿呢!〖学生交流〗

师:后来,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他不仅把光明送给妈妈,还送给所有需要光明的人,多了不起呀!

五、复述课文:

1、师:现在请你想象课文中所描述的一幅幅画面,再读这些词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自由读,齐读〗

2、师: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师: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这个故事多感人哪!请你也来讲讲这个故事,要用你的故事去打动别人,可以加上些动作。黑板上的词语可以帮助你们讲好这个故事。〖学生自由练说,同桌互说〗

师:有谁自告奋勇?或是要推荐你的同桌吗?〖学生指名讲〗

六、总结拓展:

1、师:爱迪生从小会观察,会思考,把光明带给了全世界的人民。在他的一生中共有两千多项发明呢,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学到这,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

2、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文章,你们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这里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拿去读一读。知识需要小朋友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寻找。〖学生自行取资料〗

[《晚上的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小学语文《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爱迪生遇到问题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其中理解爱迪生用镜面反射油灯灯光的用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发动学生搜集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爱迪生画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啊?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呢?

(简介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生于美国。他从一个穷苦的、只上过三个月小学的孩子,成长为受人们尊敬的、伟大的发明家。他小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总是充满着好奇心。他30岁时发明留声机,32岁时发明“世界之光”——电灯,33岁时发明电车,随后又实验并改进了电话等。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课文。〈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题目中的“太阳”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晚上有太阳吗?

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3.带着问题好好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顺语句,读通课文,标明自然段号。〉

2.出示生字、词语:

(1)自由读

(2)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请来医生 急性阑尾炎 需要 无可奈何 一分一秒 挡手 简易〉

〈犹豫 手术 痛苦 发明 焦急 呻吟 自豪 智慧 一本正经〉

3.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一分一秒:一分钟一秒钟,意思是时间渐渐地过去。

挡手:挡住了手。

无可奈何:没有任何的办法。

简易:简单而容易的。

犹豫:拿不定主意。

呻吟:因为痛苦而发出声音。

4.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

5.分自然段指名读读文。师生评议。

6.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7.讨论交流。

8.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9.指导朗读长句。

“妈妈,要是晚上也有太阳该多好哇,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这些灯围一圈挡手哇!”

10.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2)爱迪生想办法解决了照明问题。

(3)手术顺利做完,医生夸奖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

(4)爱迪生对妈妈说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5)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

三、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指名交流)组词,提醒书写要点。

请:换部首“清、情、晴、蜻、睛、精”,横之间距离相等。

医:笔顺“横、撇、横、横、撇、点、竖折”(学生书空)

急:刀字头——雪字部——心字底,中间部分又扁又小,收缩得比较紧。

性:竖心旁(点、点、竖)——生,横之间距离相等。

炎:两个火,上小下大,上面的'“火”最后一撇变成“点”。下“火”要托住上面的“火”。

需:雨字头——而。

何:单人旁——可。(“荷”去掉草字头;“河”去掉“三点水”,加上单人旁)

秒:禾木旁——少。

挡:当加“提手旁”。当下面的部分要写得舒展,和上面的“小字头”各占一半。

简:竹字头——间。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书空笔顺:

医( ) 性( )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爱迪生的妈妈怎么了?

3.师简介“急性阑尾炎”的医学知识。

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不做手术会怎么样?

5.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十万火急〉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说主要内容。

(爱迪生想办法解决了照明问题。)

2.当时情况怎样?指名读第一句。(当时情况很糟糕:妈妈的病急需做手术,但用油灯来照明做手术又很危险。)

3.思考讨论:没有电灯,光线很暗,做手术很危险,当时人们的表现怎样?

相机板书: 医生 犹豫

妈妈 呻吟

爸爸 无可奈何

爱迪生 焦急

4.师引读,可是那时——,医生——。

医生“犹豫”了,什么是犹豫?(拿不定主意。)他会想些什么?(那时还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用它照明做手术很危险,这个手术是做呢,还是不做?)

5.医生的犹豫就意味着手术不能马上进行了,小爱迪和爸爸多着急啊。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有关语句读读,体会体会。

6.指名读第3、4句。

爸爸和爱迪生当时会想些什么,心情怎么样?抓住“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焦急、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体会。

7.是啊,手术不能进行就意味着——(指名说)我们的心都好象被揪住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妈妈的安危担心,谁来读一读这揪心的场面?(朗读指导:医生的“犹豫”,爸爸的“无可奈何”,妈妈的“痛苦”,爱迪生的焦急、紧张)

8.突然之间,爱迪生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怎么样?四人小组看图、读句子讨论交流。

(要求:把第二自然段5—9句多读几遍,用自己的话说说爱迪生是怎样做的。)

指导有条理地叙述:集中油灯——搬来大镜子——油灯放在箱子上——镜子放在油灯后。

理解“眼睛一亮”:说明想出了办法。

“谁知”:别人都不知道爱迪生能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

9.爱迪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油灯多才能有一定的亮度,镜子大反射的面才比较广,手术才得以进行。)

10.指导朗读:爱迪生想主意部分读得稍慢。

11.开始,医生不明白,还不住地摇头说——,而后来,手术台前一片光明。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好办法,〈板书:急中生智〉使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他高兴地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

12.医生为什么说是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板书:化险为夷〉

13.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说些什么?

14.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夸奖的语气)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自豪”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自豪?她心里会说些什么?(感到光荣,为有这样一个好儿子感到光荣)

3.出示爱迪生的话: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一本正经地说:“妈妈,要是晚上也有太阳该多好哇,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4.理解“一本正经”:态度严肃、庄重、郑重其事的。这个词语告诉我们什么?(爱迪生对妈妈说的话,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5.大家注意到没有,爱迪生的这句话中有两个太阳,它们有什么不同?

(一个有双引号,一个没有。一个指真的太阳,一个指像太阳一样会发光的东西。)

6.爱迪生为什么会说将来一定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后来,爱迪生真的发明了电灯,这里的“真的”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板书:发明电灯〉

2.同学们思考一下,爱迪生怎么会发明电灯的呢?(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积极思考,并且一直这样去做,长大后才有了伟大的发明创造。)

3.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在爱迪生的一生中约有两千项发明,被人们称之为“发明之王”。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课后去找一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有关书籍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四、作业设计:

1.抄写、默写词语。2.复述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爱迪生想了什么办法来解决手术照明问题的?(集中油灯——搬来大镜子——油灯放在箱子上——镜子放在油灯后)

3.医生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是爱迪生想出办法,解决了做手术的照明问题,使手术顺利进行,妈妈脱离了危险。)

二、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1.回忆内容,列出提纲:

妈妈突发急病,马上要做手术——想出妙法,手术台前一片光明——手术成功,医生夸奖——郑重表示,要造“太阳”——发明电灯,造福人类。

2.互相练习讲故事,提出意见后再讲。

3.指名讲故事,评议补充。

三、填空练习:

1.爱迪生把( )油灯( )端了出来,又搬来一面( )镜子,把( )放在( )上,( )放在油灯( )。

2.做完手术后,医生对爱迪生说:“孩子,是你( )妈妈!”

3.爱迪生( )地对妈妈说:“我要造一个( )。”

四、比一比,再组词:

及( ) 需( ) 当( ) 请( ) 何( )

急( ) 须( ) 挡( ) 情( ) 荷( )

五、填上合适的词:

( )的脸上 ( )的笑容 ( )的明天 ( )的爱迪生 ( )的太阳

( )地说 ( )地呻吟 ( )地看着 ( )地搓着手

六、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和偏旁:

医( )( ) 急( )( ) 需( )( ) 炎( )( )

简( )( ) 性( )( ) 秒( )( ) 挡( )( )

七、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同学们的张张笑脸像(朵朵盛开的鲜花)。

一个个苹果像( )挂在枝头。 ( )像( )。

八、作业设计:

1.完成同步测试

2.课后去找有关爱迪生的书读一读,了解爱迪生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板书设计: 15 晚上的“太阳”(发明电灯)

爱迪生 十万火急

“发明之王” 集中生智

化险为夷

篇8:《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在妈妈生病时,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利用镜子反光的原理,创造了光明,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爱迪生的智慧。同时也告诉人们遇事要积极动脑动手。

这节课是新授课的第二课时,在孩子们已经读通读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我首先确定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1.复习本课已学生字,学习、理解生词“呻吟”。会写四个生字。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文本,感受当时情况的紧急,和爱迪生在紧急关头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其中,第2点为本课教学重点。而对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我们的孩子不一定能够理解,而如果理解不了,就无法体会到爱迪生的智慧。所以,我把体会爱迪生的智慧设定为本课教学重中之重的教学难点。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并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倡导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我感觉,这节课是生动的,开放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一、自主探究,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复习导入之后,我给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手术明明是医生做的,为什么医生却说,孩子,是你用智慧就了妈妈!这个问题给了学生探究的空间,也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还给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权力。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自由寻找答案,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同样,在识记生字时,我也让生自主记生字。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记住生字,这也同样培养了学生的习能力。

二、角色体验,注重朗读能力的提高。

朗读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起到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通过朗读训练,能培养学生确切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教学本课时,我紧紧抓住重点词句,体验角色,朗读感悟。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在感受当时情况危急的这个环节,我着重引导学生体验爱迪生的心情,抓住他紧攥的拳头,焦急的神情来读出他的焦急,孩子很快感同身受,读得绘声绘色。再比如,在感受爱迪生的智慧时,我通过动画的演示,用爱迪生的办法,让原本昏暗的房间变得明亮起来。学生在观看动画演示的同时,也体验着爱迪生的智慧与快乐,于是,接下来的,朗读更是水到渠成,无需赘述。读的方式上,采取个别朗读,另生评读,教师范读,男女生赛读,教师情境引读等 多种方式,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一次次的锻炼中不断提高。

一、课堂练习,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

在本节课上,我一直坚持学生说完整的话,对回答问题不完整的学生给予及时提醒和说完整的机会,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另外,在理解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时,我设置练习:爸爸一边搓着手,一边说:__________。让学生练习说话。在手术成功之后,我又设置了练习,让学生想象妈妈会怎样夸儿子,再说一说自己准备怎么夸他。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说完整话的能力。

[《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篇9:《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这篇课文以前教学过一次,效果不太好。后来总结经验,发现课堂我那么激动,孩子们却无动于衷的原因。因为这篇课文中有许多词语学生不理解。

所以在解读课文时,他们并不能身临其境。这次教学我吸取经验,先让孩子们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从难词出发,深入到课文,从来理解整篇课文,体验《晚上的太阳》中所讲述的争分夺秒的救母事件,从而感叹爱迪生的智慧!因而教学时,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不是就词语讲词语,而是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体验,比如“犹豫”一词,抛出问题后,出示了:“医生既想马上动手术,因为( )。但又不能马上动手术,因为( )。”就这样,医生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这就叫――犹豫。通过这种方式来题解,降低了理解难度,学生更能深切体会。另外在教学时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例如,第一自然段“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时,有学生皱起了眉头,我及时抓住这一细节,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你们为什么皱起了眉头?”让学生说出了各自的情感体验,一种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来思考。针对人物的不同神情,可引导学生想象。

讨论:医生犹豫什么?妈妈会怎样痛苦地呻吟?你能表演出爸爸的神情吗?爱迪生当时会想些什么?他的心情怎样?抓住这些神态描写的词句,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然后抓住“他眼睛一亮”这个词以及他所说的话,体会爱迪生急中生智的喜悦和激动。接下来的教学,仍然可抓住一些神态描写的词句展开,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心情,让他们更好地走近文本中的人物,体悟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精彩的神态描写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篇10:《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在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救了母亲。告诉人们遇事要积极动脑动手。

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情况的紧急和爱迪生的急中生智,我先让学生默读后思考:当时的情况怎么样?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油灯的'光线很暗”、“犹豫”、“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等来明白当时情况很紧急。然后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说说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学生们通过讨论,明白了在当时的情况下真是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语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手心攥出了汗水”来想象、讨论:爱迪生当时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在想象说话中引出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从而感受爱迪生的急中生智。最后,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学生们都读得入情入境。

篇11: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在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地完了手术,救了母亲.告诉人们遇事要积极动脑动手。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倡导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整个课堂是生动的,开放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第一,课堂教学体现了开放性。   首先,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如:“结合自己的实验记录,说说爱迪生的办法好不好?”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其次,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体验。教学中,教师没有什么机械的所谓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回答的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学生的答案,并积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第二,课堂教学体现了实践性。   首先,课堂上创设了诸多学生言语实践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其次,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布置学生回家做两个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小实验,写一写实验的过程与体验,想一想实验的收获。然后在课堂上巧妙合理地运用学生综合性学习的结果,调动学生的体验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感。    第三,课堂教学体现了体验性。   首先,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悟。例如,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时,皱起了眉头。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细节,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你们为什么皱起眉头?”其次。利用学生做实验的体验来感悟爱迪生的聪明。再者,教师有机地调动学生的体验去感悟,用语言渲染情感,指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体验。   第四,课堂教学体现了探究性。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地和学生一起来探究问题;最后,课的结束部分并没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教师又让学生带着一个个问号走出课堂,到课外继续探究。

篇12:《晚上的“太阳”》教学心得

《晚上的“太阳”》教学心得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这篇课文讲述了爱迪生的妈妈突发阑尾炎,爱迪生想方设法利用镜面反射油灯灯光,使医生顺利做完手术,进而使爱迪生萌发了造一个晚上的“太阳”的'愿望,并且后来他真的发明了电灯的故事。

我想,课文最吸引孩子的地方应是爱迪生想出办法那段文字了,在教学第一课时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认真读第二自然段,照着做一个小实验。大多数孩子亲自去做了这个实验。第二天课堂上,让学生说说爱迪生的办法是怎样的?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学生都能结合自己实验来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全身心地沉浸在文本中,把自己想像成那个勤于动脑动手的小爱迪生。

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对人物神情的描写也非常精彩。当全家听医生说“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动手术”,而用油灯照明做手术很危险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显示出不同的神情:“医生犹豫了”、“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爱迪生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妈妈”、“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针对这些人物的不同神情,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讨论:医生犹豫什么?妈妈会怎样痛苦地呻吟?你能表演出爸爸的神情吗?爱迪生当时会想些什么?他的心情怎样?抓住这些神态描写的词句,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

篇13:晚上的太阳的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的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一课上完以后,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具体表现在:

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体验探究性。

首先是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悟。例如,第一自然段“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时,有学生皱起了眉头,我及时抓住这一细节,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你们为什么皱起了眉头?”让学生说出了各自的情感体验,一种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来思考。

其次,让学生在明白爱迪生的好方法之后,抛出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假如是你,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妈妈手术的照明灯呢?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各抒己见。为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再如:在课的结束部分并没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又让学生带着一个个问号走出课堂,到课外继续探究。让学生继续探索爱迪生的其它发明故事,阅读《世界名人传记》,《科学家的故事》等等,充分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求知的欲望从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学习探索。

篇14: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在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地完了手术,救了母亲.告诉人们遇事要积极动脑动手。

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我在揭示课题后,请学生就题设疑:课题中的“太阳”为什么要加上引号?晚上有太阳吗?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朗读课文,学生读的有目的,有兴趣。

2、由于本课内容生动易懂,叙事层次清楚。我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默读时请学生注意两点:一是要边默读边记忆故事的主要情节,二是要重点抓住文中的“焦急”、“手心攥出汗水”、“眼睛一亮”等词语来体会爱迪生当时由“焦急——紧张——激动”的心情变化,从而考虑自己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怎样插进自己的语言。在进行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小组内说,最后全班交流。通过向别人讲述故事,既完成了课后练习,也达到了让学生全面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的目的。

篇15:《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在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简单介绍课前搜索到的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从而更好地了解爱迪生,结合课外知识介绍急性阑尾炎的知识,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不做手术的后果,加深学生体会,指导有感情朗读。

引读课文第2段,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油灯的光线很暗”,结合“犹豫”请学生想象医生在犹豫些什么?动作演示“爸爸无可奈何搓着手”,扣住“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体会爱迪生的焦急。想象爸爸和爱迪生当时在想些什么?心情怎样?结合“妈妈痛苦地呻吟”来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和糟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接着我将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爱迪生想出了一个怎样的好办法?”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扣住“眼睛一亮”、“医生的摇头”体会爱迪生想出了好办法,可医生却还不明白,间接衬托出爱迪生的聪明。我预计学生对爱迪生想出的方法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因此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当时情境,来体会简易手术台前的一片光明,进一步感受爱迪生的善于思考。

在引读第3段的基础上,请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假如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结合医生的话感悟爱迪生的聪明,从小遇事就积极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自读课文第4段,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创设表演情境,通过采访形式,抓住“妈妈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请学生想象此刻妈妈最想说些什么,来体会妈妈以有这样的儿子引以为豪,理解爱迪生所说话中第一个太阳是指白天生活中能发光的太阳,联系下文理解晚上的太阳是指“电灯”,结合学生回答及时点明课题。扣住“一本正经”“真的”引导学生体会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并且一直这样去做,长大才能有伟大的发明创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篇16:《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在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简单介绍课前搜索到的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从而更好地了解爱迪生,结合课外知识介绍急性阑尾炎的知识,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不做手术的后果,加深学生体会,指导有感情朗读。

引读课文第2段,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油灯的光线很暗”,结合“犹豫”请学生想象医生在犹豫些什么?动作演示“爸爸无可奈何搓着手”,扣住“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体会爱迪生的焦急。想象爸爸和爱迪生当时在想些什么?心情怎样?结合“妈妈痛苦地呻吟”来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和糟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接着我将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爱迪生想出了一个怎样的好办法?”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扣住“眼睛一亮”、“医生的摇头”体会爱迪生想出了好办法,可医生却还不明白,间接衬托出爱迪生的聪明。我预计学生对爱迪生想出的方法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因此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当时情境,来体会简易手术台前的一片光明,进一步感受爱迪生的善于思考。

在引读第3段的基础上,请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假如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结合医生的话感悟爱迪生的聪明,从小遇事就积极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自读课文第4段,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创设表演情境,通过采访形式,抓住“妈妈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请学生想象此刻妈妈最想说些什么,来体会妈妈以有这样的儿子引以为豪,理解爱迪生所说话中第一个太阳是指白天生活中能发光的太阳,联系下文理解晚上的太阳是指“电灯”,结合学生回答及时点明课题。扣住“一本正经”“真的”引导学生体会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并且一直这样去做,长大才能有伟大的发明创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篇17:《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在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救了母亲。告诉人们遇事要积极动脑动手。

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情况的紧急和爱迪生的急中生智,我先让学生默读后思考:当时的情况怎么样?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油灯的光线很暗”、“犹豫”、“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等来明白当时情况很紧急。然后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说说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学生们通过讨论,明白了在当时的情况下真是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语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手心攥出了汗水”来想象、讨论:爱迪生当时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在想象说话中引出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从而感受爱迪生的急中生智。最后,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学生们都读得入情入境

篇18:《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在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地完了手术,救了母亲.告诉人们遇事要积极动脑动手。

我想,课文最吸引孩子的地方应是爱迪生想出办法那段文字了,在教学第一课时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认真读第二自然段,照着做一个小实验。大多数孩子亲自去做了这个实验。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主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倡导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整个课堂是生动的,开放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教学体现了开放性。

首先,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如:“结合自己的实验记录,说说爱迪生的办法好不好?”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其次,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体验。教学中,我没有什么机械的`所谓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回答的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学生的答案,并积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第三,课堂教学体现了体验性。

第二自然段对人物神情的描写也非常精彩。当全家听医生说“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动手术”,而用油灯照明做手术很危险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显示出不同的神情:“医生犹豫了”、“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爱迪生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妈妈”、“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针对这些人物的不同神情,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想象并让学生表演,在表演朗读中抓住这些神态描写的词句,进一步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并且学生也在表演朗读中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急。

29《太阳》教学设计之六

太阳教学设计

《晚上的太阳》的教案设计

《种太阳》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太阳教学设计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教学设计

来自《拉萨的太阳》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太阳》的教学设计

《雨中》教学设计之四

晚上的太阳之教学设计(共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晚上的太阳之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