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快乐不倒翁》教学反思,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快乐不倒翁》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快乐不倒翁》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既有科学的探索,又有动手制作,这样的活动孩子们都会比较喜欢、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在活动前我认为不倒翁应该是小朋友生活中经常玩的一种玩具,事实上有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不倒翁”的名字。因此当我出示不倒翁时并没有出现我所想象的“轰动”的场面,只有几个孩子轻轻的在说:“是不倒翁,我玩过的。”我就让说玩过的几个孩子示范是怎么玩的,再请孩子们说说看到了什么现象,这时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被调动了起来。紧接着我又提出了“为什么不倒翁它不会倒?”这是班里就炸开了锅,小朋友各抒己见。我又通过实践告诉小朋友它的原理。
孩子们对不倒翁已经非常的感兴趣了,也有了想玩的欲望。我又适时的提出了制作不倒翁,由于没有像不倒翁一样的蛋形,我就用乒乓球代替。但是乒乓球没有开口,不能放重物。只能把乒乓球从中间剪开,但是半个乒乓球本就是不会倒的。这样孩子就体会不到制作不倒翁的'真正意义了,但是孩子们都很会动脑筋,他们用橡皮泥又做了一个半圆盖在半个乒乓球上,这样就像不倒翁一样了。但随之而来又出现了问题,如果“盖子”做的太重就会影响不倒翁的重心。这样孩子们又开始探索,为什么会出现不倒翁倒得问题。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在探索、疑问、解决疑问中进行,这样孩子们所获得的经验都是在自己的探索中得到的,比单由教师传授更加深刻。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篇2:大班科学课《快乐不倒翁》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时候,首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掌握学生的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在玩中发现、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不倒?”让学生从外部对不倒翁进行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动手之前先动脑”先展开思维化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拆开不倒翁,研究不倒翁内部结构,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参与到学习中去。
本节课开始是以谜语开始。学生已经知道课题,似乎现在看来,这个谜语是多余的。
然后对于不倒翁,学生能够较为轻易的提出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否有必要,现在可以考虑。
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携带的不倒翁,有一部分是可以拆开的.,一部分是不可以或者是不容易拆的。这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为学生探究出了一个障碍。怎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究本节课,并且感受到解暗箱的妙处呢?我其中一个方法是要求学生准备能够拆的不倒翁,提前更长的时间进行准备。还有就是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玩具完全进行拆解。这个过程有可能是破坏性的拆解。有可能不是很安全。
怎样去处理呢。是一个问题。需要思考。
篇3:大班科学课《快乐不倒翁》教学反思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就是针对学生的年龄及兴趣特点,让学生尽情地玩不倒翁,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科学课最重要的学习手段是观察,只有作好观察指导,科学科才可以成功。
在导入部分时,当学生观察到不倒翁除了外形以外,在没有可探究的价值,我引导学生,除了观察外形,还可以观察研究物体的哪一部分?个别学生就马上想到还可以研究内部特征。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意识到还可以通过对物体内部的研究认识物体,认识到“解暗箱”也是认识物体本质特征的一种有效的科学探究方法。
在本科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就是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状的。学生还发现了生活中不容易倒的物体有篮球架、地球仪等,找到了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那就是重心偏低,摆放稳定。本次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当然,这堂课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些学生在活动中只觉着好玩,不用心思考;最后的作品展示环节效率较低,应让学生从欣赏作品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巩固“上轻下重,重心低的物体不容易倒”这一原理。今后还要精心备课,增强组织活动、调控课堂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不断完善。
篇4:《探究不倒翁》教学反思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人教版)第三册第二课是《探究不倒翁》的秘密,第三课是制作不倒翁。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玩不倒翁时发现不倒翁扳不倒的特点,激发兴趣,进而探究其秘密,再应用所学知识做一个不倒翁。去年,在教这个内容时,我在课前自己做了十几个可以拆开的不倒翁,课堂上给每个实验小组一个不倒翁,让学生先玩一玩,然后再让学生探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但是在教学中,学生探究的不倒翁,是老师的准备,每组只有一个,不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课堂上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玩不倒翁,积累感性认识,因而,学生对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的认识基本上是由老师牵着,按老师的设计一点一点来认识的。
虽然学生都认识了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但是,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有学生动手的机会也不是人人都有。怎样让学生主动、直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为每个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呢?要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不倒翁那该多好呀。我想能不能先教学生做不倒翁呢?这样一来不是人人都有不倒翁了吗?不就人人都动手实践的机会了吗?于是,这个学期我大胆尝试,调整了教学顺序,先教学生做不倒翁,再教探究不倒翁的秘密。上课时,当我演示了不倒翁后,学生马上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教我们做一个吧。于是,我顺其自然地揭示课题,教给制作方法,然后,我利用学具中的材料,让学生人人动手,放手让学生做。绝大部分学生在二十分钟左右完成了制作。当学生做好不倒翁后就饶有兴趣地玩了起来。有的推,有的扳,有的甚至把上部朝下地丢下来。不管怎么弄,不倒翁都笔直地站立着。于是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总是扳不倒呢?我就自然地布置他们课后利用自己已做好的不倒翁探究它为什么扳不倒?为下节课的探究不倒翁的秘密做准备。
第二周上课了,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在玩不倒翁时有什么发现?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发现不倒翁怎么也推不倒,有的说发现不倒翁的底下重些,有的说发现不倒翁的上面轻些,还有的学生兴奋地告诉我,他发现了一个推倒不倒翁的方法,就是把一个物体放在不倒翁的上面,并绘声绘色地表现给我看。马上有另一个学生接着说他发现了推倒不倒翁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把底下的半球形换成平底的.。不一而足,学生的发现真多,由此可见,课后他们是怎样探究的。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猜测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有了自己的感性积累在前,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底下重,有的说是因为上面轻,有的说是因为底下是半球形,还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学生的思维之门一下打开了。于是我又让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马上想到把橡皮泥放在上面或别的部位,把半球形底换成平底。这时,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猜想被实验证明,得到肯定之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节课下来,很多同学急切地问我:下节课要准备什么材料。看来对自然课的学习、科学探究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调整教学顺序这步棋没走错。
篇5:《不倒翁》的教学反思
《不倒翁》的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我静下心来,对这堂课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番总结和反思,感觉收获颇多。
首先,能始终围绕“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设计教案时,我注意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以学定教。在设计前,我对学生了解的.有关不倒翁的知识作了调查,例:你见过不倒翁吗?关于不倒翁,你知道些什么?这样了解学情是为了在教学中可以顺应学情。在课堂实际中,我也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本教材体系侧重于学生多识字,而读的训练不是重点,故学生朗读水平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我通过教师的情来激发学生的情,运用体态语言等评价等方法,始终保持学生读书的兴趣。尤其是我在课堂上遇到这样一个意外情况:读句子“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时,大多数学生已经感悟到停顿和语气并能读好,可指名读时却发现一名学生由于长期形成的朗读习惯,两字一顿地读,纠正她的朗读方法,需要不少时间,这样就会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但我想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有所得,而并不仅在于完成教案。我不能放弃这个学生,一定要指导好她。她读得不好,我就一个词组、一个句子地领读,一遍不行,再进行一遍,热情地、耐心地帮助她、指导她,终于使她得到根本扭转。
当然,这堂课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不足表现在主导性偏强,凸显学生的学尚不够有力。虽然在课前设计时,我已经注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在这堂课的实际教学中,仍有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情况,无论是在识字方法,还是指导朗读方面,教师给予得较多,总是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努力注意并做到:事先要加强对教学预案的构想,只有准备充足了,构想充分了,上课时的自由度才会大起来。正如有位老师说得好:“多给学生一点空间,老师就会多一份意外的收获。”
篇6:《有趣的不倒翁》教学反思
在上课的时候,我拿着一个不倒翁放到讲桌上,然后将不倒翁左右前后歪倒,但是总能够站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不倒翁不倒啊。学生进行猜想,他们猜想了各种原因,学生的猜想给予了肯定。肯定学生的猜想,但是不能说对与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进行玩不倒翁,想一想原因。这个时候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拆开。现在想来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外形上找一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在学生玩的过程中,我对于学生进行指导,指导他们发现。其中一些比较认真的`学生发现不倒翁的地下重的特点。但是我没有指出。这样让学生去观察和发现。然后就是学生汇报。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对于不倒翁的外形特征都进行发现和汇报。然后我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拆开发现,看看不倒翁是否底部重呢?学生在操作之后,发现这个结论。似乎到了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是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我通过观察发现的结论到底对吗?
篇7: 不倒翁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积极探索不倒翁,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活动前我为每位幼儿都准备一份制作材料,为的是让每个幼儿都有动手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科学活动都应具有探索性,从探索性方面考虑,我的活动分成了五个环节:1、玩不倒翁,激发兴趣。2、对比玩法,发现秘密。3、初步探索,发现问题。4、再次探索,解决问题。5、活动延伸。
第一环节中,小朋友对这个玩具娃娃还是感兴趣的,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激发了他们探索欲望。
第二环节是通过对比比较,让幼儿探索不倒翁不倒之谜,小朋友由观察再到摸一摸,打开看一看,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第三环节是让幼儿初步尝试,(幼儿对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的认识基本上是由我牵着,按照我的设计一点一点来认识的,所以幼儿的学习有点茫然。)
第四环节是让幼儿重新尝试制作不倒翁,在老师的指导下,虽然有点只是不倒,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第五环节,活动延伸
因为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有很多种,不仅仅是位置摆放的问题,还有物体摆放多少、轻重等问题,所以最后将活动又延伸到了课后,让孩子再去探索。
不足:
1、教具的制作有点问题,在幼儿操作中,幼儿操作比较困难,戴帽子、打开帽子幼儿都需要老师帮忙。
2、活动操作前,老师的要求讲的不够详细。
3、每个环节之后,可以说些小结性话。
4、在探索不倒翁里面的'秘密时,对于他们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用图片的形式来展示,帮助他们加深记忆。
5、操作过程中很混乱。对于幼儿出现的状况,我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
6、整个活动我讲的比较多,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比较少。幼儿的主体性没有表现出来。(在幼儿探索发现问题后,可以让幼儿自己总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篇8: 不倒翁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让玩过的几个孩子示范是怎么玩的,再请孩子们说说看到了什么现象,这时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被调动了起来。紧接着我又提出了“为什么不倒翁它不会倒?”这是班里就炸开了锅,小朋友各抒己见。吴越小朋友说:“那是因为不倒翁下面是圆的,可能还是有弹性的,所以不会倒。”吴瑞豪却说:“那是因为不倒翁的底部比较重。”这时孩子们各有各的想法,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在此我也设下悬念,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
科学性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我在活动中逐步引导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通过猜想、实验及反复验证等方法探索不倒翁的秘密,充分激发了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整个活动中,时刻以“一切为了孩子发展”为中心,树立幼儿主体意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都特别高,利用身边提供的材料,想出各种办法来让鸡蛋站起来。
在交流环节都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发表不同的见解,刘金城说:“一开始将橡皮泥放在蛋壳的外面,发现不行。”蒋希雯说:“将橡皮泥放在尖尖的鸡蛋壳的一面也不行。”吴语新说:“放在圆圆的一边,而且要将橡皮泥压压紧。”付梓钰说:“橡皮泥要放平,否则不倒翁是歪的。”孩子们踊跃发言,打破了以往沉闷的氛围。最后孩子们也知道了不倒翁的原理就是因为底部比较重。尽管有的小朋友没有制作成功,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却体会到实际操作带来的探索的乐趣。
篇9: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不倒翁》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不倒翁》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玩玩做做不倒翁过程中发现娃娃不倒的秘密。
2、在尝试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初步了解不倒翁的小常识。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过程:
1、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节目,你们想不想看啊?
好,请小客人出来,演出开始了!
(小客人表演)小客人是怎样表演的呀?(摇来摇去)看看,推它倒下去,它有没有倒呀?噢,原来小客人是摇来摇去不倒的,好,我们跟小客人一起来表演,嗯,小朋友都能象小客人一样表演的,真不错!
2、你们看,小客人还带来了许多娃娃,看看,这些娃娃是不是跟小客人一样也有不倒的'本领呢?好,快到后面去玩一玩。(听着音乐自由玩)
3、好,请小朋友坐好,谁来告诉大家,你玩的娃娃是怎样表演的?是不是跟小客人一样也有不倒的本领?(幼儿回答后上去表演)
4、咦?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的娃娃会象小客人一样摇来摇去不倒呢?而有的娃娃都会倒下去呢?(有橡皮泥)好,请小朋友再去仔细看看,是会倒的娃娃里有橡皮泥,还是不会倒的娃娃里面有橡皮泥?
5、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呀,原来真是这样,会倒的娃娃里面没有橡皮泥,而不会倒的娃娃身体里面有橡皮泥,那么看看,橡皮泥放在娃娃的什么地方?
对,橡皮泥一定要放在娃娃的身体下面,它才会有不倒的本领,嗯,小朋友的小眼睛真灵。
6、听,谁在哭啊?噢,原来是这些娃娃,它们也想有不倒的本领,谁愿意来帮助它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橡皮泥,先想一想,橡皮泥应放在娃娃的什么地方?它才会有不倒的本领呢?好,那快去做吧!(幼儿操作,师指导)
7、请你们帮助的娃娃一起到前面来表演!
8、哟,小朋友做的娃娃都有不倒的本领了,小娃娃真高兴,它说谢谢你们!小客人也说我们小朋友真聪明,真能干,它还要请你们动脑筋想想,如果把橡皮泥换成了绒线、木珠、棉花等东西娃娃会不会仍有不倒的本领呢?
好,带着你的娃娃到外面去试试,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既有科学的探索,又有动手制作,这样的活动孩子们都会比较喜欢、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在活动前我认为不倒翁应该是小朋友生活中经常玩的一种玩具,不倒翁真勇敢,我们也要学习不倒翁遇到困难继续站起来的精神。让我们和你的小伙伴介绍下你的不倒翁吧。
篇10:我这样教《不倒翁》教学反思
我这样教《不倒翁》教学反思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人教版)第三册第二课是《探究不倒翁》的秘密,第三课是制作不倒翁。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玩不倒翁时发现不倒翁扳不倒的特点,激发兴趣,进而探究其秘密,再应用所学知识做一个不倒翁。去年,在教这个内容时,我在课前自己做了十几个可以拆开的不倒翁,课堂上给每个实验小组一个不倒翁,让学生先玩一玩,然后再让学生探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但是在教学中,学生探究的不倒翁,是老师的准备,每组只有一个,不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课堂上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玩不倒翁,积累感性认识,因而,学生对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的认识基本上是由老师牵着,按老师的设计一点一点来认识的。虽然学生都认识了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但是,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有学生动手的机会也不是人人都有。怎样让学生主动、直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为每个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呢?要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不倒翁那该多好呀。我想能不能先教学生做不倒翁呢?这样一来不是人人都有不倒翁了吗?不就人人都动手实践的机会了吗?于是,这个学期我大胆尝试,调整了教学顺序,先教学生做不倒翁,再教探究不倒翁的秘密。上课时,当我演示了不倒翁后,学生马上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教我们做一个吧。于是,我顺其自然地揭示课题,教给制作方法,然后,我利用学具中的材料,让学生人人动手,放手让学生做。绝大部分学生在二十分钟左右完成了制作。当学生做好不倒翁后就饶有兴趣地玩了起来。有的推,有的扳,有的甚至把上部朝下地丢下来。不管怎么弄,不倒翁都笔直地站立着。于是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总是扳不倒呢?我就自然地布置他们课后利用自己已做好的不倒翁探究它为什么扳不倒?为下节课的探究不倒翁的秘密做准备。
第二周上课了,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在玩不倒翁时有什么发现?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发现不倒翁怎么也推不倒,有的说发现不倒翁的底下重些,有的说发现不倒翁的上面轻些,还有的学生兴奋地告诉我,他发现了一个推倒不倒翁的方法,就是把一个物体放在不倒翁的上面,并绘声绘色地表现给我看。马上有另一个学生接着说他发现了推倒不倒翁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把底下的半球形换成平底的。不一而足,学生的发现真多,由此可见,课后他们是怎样探究的'。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猜测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有了自己的感性积累在前,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底下重,有的说是因为上面轻,有的说是因为底下是半球形,还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学生的思维之门一下打开了。于是我又让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马上想到把橡皮泥放在上面或别的部位,把半球形底换成平底。这时,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猜想被实验证明,得到肯定之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节课下来,很多同学急切地问我:下节课要准备什么材料。看来对自然课的学习、科学探究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调整教学顺序这步棋没走错。
篇11:歌曲不倒翁总结反思
以往我们看到的音乐教学活动多以复习为主,而“新授课”还能不能进行?这是新课程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又一挑战。本活动中,教师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青年教师勇于实践的精神。以下我围绕目标制定、方法选择、过程实施等方面做一点评。
歌曲不倒翁总结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1、目标的适宜性:
中班音乐活动《不倒翁》这一活动的目标是:能大胆的说、唱“不倒翁”,并尝试用肢体予以表现,体验在活动中表现“不倒翁”的乐趣。目标的制定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并与这一年龄段艺术领域的具体要求相一致。
2、目标的操作性:
通过目标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幼儿通过这一教学活动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就是说、唱这首歌并能表现。
3、目标中关键词的演绎:
简单明了,突出了音乐活动中的情感特点――“趣”,因为有趣,所以感到乐趣。
4、目标对象统一
两条目标都指向孩子。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猜――玩――说――唱――学,充分运用了示范、讨论、讲解、表演等方法,并借助快板等手段,十分有效,在层层互动中推动孩子的理解,为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每一次对话、每一个细节,让幼儿在与教师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整个活动中,反映了教师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以及游刃有余的师幼互动能力。教学过程结构清晰,逐步推进。有效地运用了多种方法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学会了歌词,教师的“教”在不着痕迹中完成。同时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体现出作为区级骨干教师自身的教
学机智与专业底气,在发生不倒翁漏水时,能利用这点意外为己所用,使活动有序开展。而教师优美的舞姿在示范时给了孩子们美的享受,从孩子们身上也能看出平时在音乐素养方面的积累。另外师生关系的融洽,在老师与孩子的交流、眼神、动作中都能让我们作为旁观者深受感染。
三、教学效果
整个活动全班孩子都积极参与,非常专注,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建议:
1、在孩子创编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多为孩子提供自己尝试的机会,如改为两人一组,进行模仿扮演不倒翁。
2、第一条目标针对性可更强些,突出重点。
篇12:快乐的不倒翁散文
快乐的不倒翁散文
昨天下午朋友到家里玩,我们长聊了一下午,聊天,聊地,聊风景,聊理想……
很久没有这么发泄自己了,很痛快,更是轻松。或许只有跟朋友在一起才能这样,哪怕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大话,空话,废话,也都不会计较,甚至还会跟着附和几句,这就是朋友吧。我们都需要,需要这种在亲情、爱情之外的感情,让我们在疲累之时,能从他们那里得到轻松。
说着话时,我看到小女的企鹅不倒翁玩具在旁边,就顺手打了一下,它晃晃悠悠地倒下又站起,玲也打了一下,它还是在摇摇摆摆之后站立笔直。
玲曰:“我们人都应该像它一样,不管受到怎样的挫折都能微笑地站起。”
听后,感触颇深。是啊,我们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关键我们是否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强地面对。有多少人在遭受打击后,不能接受生活对他们的考验,就那样轻易地倒下了。父母赐予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难道我们就这样的回报?在我们圣经里,这也是一种犯罪。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多之又多。前几日与弟弟谈起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弟弟说这些得病的.人都是不堪生活的重负,受了打击才会这样的。有的是没有考上大学,受了打击;有的是夫妻离异,受了打击;还有生意破产了,受了打击……这些事听起来很可怜,其实让人更多地感觉到的是他们的可悲,就这样轻易地倒下爬不起来了,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很不值啊!
真的希望,我们都能像这个“小企鹅”,在遇到种种打击时,都能“倒下然后站起”,“倒下”是对遭受打击的缓冲,而“站起”,则是对生活的信心。抑或是像河边的芦苇,无论风吹雨打,都只是弯弯腰,即使被雨打得低下了头,也泯灭不了它们对生活的信心!
篇13:如何做个快乐的“不倒翁”
如何做个快乐的“不倒翁”
今年夏天,79岁的成大妈买完菜回到家,大汗淋漓的她打算冲个澡再做饭。洗好头后,她转身准备拿浴液时脚底一滑,结结实实地坐在地上,摔成了盆骨骨折。老人在床上足足躺了好几个月,才能下床慢慢活动。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如何防止摔倒,做一个快乐的“不倒翁”,成为很多老年人获得健康晚年生活的关键。跌倒虽非恶疾重症,但对老年人健康的损害却不容忽视。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23%的男性、44%的女性曾因跌倒轻者造成组织损伤、脱臼,重者造成骨折、脑损伤,甚至死亡。老年人跌倒造成的后果虽然严重,但也不是不可预防。只要关注日常细节,做到未雨绸缪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老人的跌倒之忧。
衣:不要穿拖鞋
鞋底滑是造成老人摔跤的重要原因,因此老年人在家里尽量不要穿拖鞋,应选择带防滑纹鞋底的鞋,这样可以防止走路打滑,通过加大鞋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少老人腿部的紧张度,防止摔倒。此外,老年人的鞋跟最好不要超过三厘米(完全平跟也不利健康),既提高了老年人足底的抗震能力,也增强了抓地稳定性,不易滑倒。
与此同时,老年人的裤子也不宜过长,更不宜穿上后感觉裤脚兜住鞋底。如果老人的裤子过于肥大,也容易在行走时被绊倒。
食:补充维生素D
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老年人行动迟缓,会增加摔倒的风险。而鱼类、鸡蛋、蘑菇、谷物和面包中都含有一定的.维生素D,但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要将这些食物全部摄取才能获得足够的量尤其困难。另外大部分老年人久居室内,很少接受阳光照射,体内肾脏活化维生素D的能力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因此容易患上维生素D缺乏症。因此,老年人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口服营养素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储量。
住:坐着洗澡
清晨睡醒后,老年人不宜立即起床,应在床上躺半分钟,再坐起半分钟,接着双下肢靠床沿垂地半分钟,然后再站起来。坚持这三个“半分钟”,可以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洗澡时,老人可以在淋浴头下放上一把小凳子坐着洗,既节省体力,又能防止因地滑而发生跌倒。卫生间的地面也应尽量铺设防滑物料,并尽可能地保持干爽。平时老人最好使用坐便器,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浴缸旁和马桶旁安装扶手,便于老人抓扶。
此外有老人的家庭最好不要用地毯,以防老人绊倒或滑倒。拖在地上的电线或电话线,也应及时收好,以免老人绊倒;老人经常使用的东西要放在不需要登高就能拿到的地方;尽量不要将杂物放在老人经常行走的通道上;老年人床边应放置台灯。
行:晨练要小心
老年人外出晨练时,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要格外小心,每逢下雨或者下雪等恶劣天气,老年人最好在家中锻炼。行走不稳的老人最好不要单独外出,即便出门也最好使用拐杖,以增加行走的稳定度。如果一个人出门散步,最好随身携带一张卡片,上面写上名字、家人联系电话、有无相关病史等,以便发生意外时,好心人可以及时帮助联系到家人。
练:原地踏步
别看原地踏步这个动作简单,但它却能帮助老年人起到锻炼平衡的作用。练习这个动作时,人体重心由一侧转到另一侧肢体,同时上肢的配合也能有效锻炼肢体的协调能力。除了这个动作之外,传统的太极拳也能帮助老人降低跌倒的风险。
篇14:勇做教学“不倒翁”
勇做教学“不倒翁”
勇做教学“不倒翁”作者/周建新
摘 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高中教育工作者,今天面对的学生虽然年龄仍然是十六七岁,但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能够影响他们学习的因素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他们想事情、看问题已经习惯于使用较多的抽象思维,表现出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对父母、教师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甚至存在反抗意识和心理。但是,他们在观察事物和考虑问题时往往带有片面性,甚至脱离实际,流于空想。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学工作的难度,也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知识;能力;热情;“不倒翁”
常听到周围的同事发出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学生到底该如何教育呢?众所周知,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是一项具有重大建设性和挑战性的系统工程。无数受教育者的美好未来会由教师的妙手铸就。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材料,上面有一句话使我很受启发:教育者先受教育。鉴于此,笔者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勇做教学“不倒翁”.
一、知识不倒
古语云,“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高尔基也说过:“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正所谓“学无止境”,然而,这不仅只对学生说,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坚定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善于根据学生的变化改变自己,不断钻研、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努力掌握新技能,注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与时俱进,把自己培养成为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型教师。
二、能力不倒
俗话说,“树不修剪不成型,人无管教不成材。”做学生工作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学这个实践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做好学生工作,就要求教师具备几项过硬的能力:(1)过硬的教书育人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魅力;(2)善于捕捉和把握学生心理的能力,掌握所教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优缺点和认识误区,及时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做学生的指路明灯;(3)具有一颗爱生之心,深入到学生中去,急学生之急、想学生之想,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不走弯路,积极健康快乐地学习、做人和生活。
三、热情不倒
罗曼・罗兰说过:“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的教育,阳光就无法照进学生的心灵。”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去呵护他们,让他们在师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做学生工作,需要的是教师始终饱满的热情为保障。教师应当视学生为自己的亲人,在话语和行动上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在学生心目中保持高度的亲和力。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接纳了教师,很多本来棘手的工作才能迎刃而解。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笔者真心地祝愿每位同行都能够成为教学的“不倒翁”,决不吝惜自己的情感,而是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参考文献:
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傅雷,译。华文出版社,2013-01.
《快乐不倒翁》教学反思(共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