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林静成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清明节英烈主题教育心得感悟,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清明节英烈主题教育心得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篇1:清明节英烈个人心得及感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一个清明节到了。
回望_,令我记忆尤深的便是20_年10月24日,大学生救人三人溺亡事件。
为了挽救素不相识的孩子的生命,一群“90”后的大学生不顾滔滔江水,手挽手结成人梯救人。最终,落水者终于得救了,但是其中三个大学生,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个“90后”大学生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事后,被授予了“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见义勇为先进青年集体”称号,可是,逝去的生命却再也回不来了。他们随不像革命先烈一样壮烈牺牲。但是,他们的壮举绽放人性光辉,见义勇为英雄可敬!三个风华正茂的19岁生命就这么走了,他们只是一个大学生,他们今后的路就这么没了。他们走了,走的悄无声息却又惊天动地。他们走了,走的大义凛然却令人痛惜。
或许,当天那些漫天要价的打捞者,在清明节,你们的内心正在深深的忏悔,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他们的目前,轻轻的放上一束花。
这几年来,太多太多的英烈为了他人而无私的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又是一年清明节,却又多了一份淡淡的哀愁,不强烈,却一直积在心头,挥之不去。
我没有扫墓的习惯,却时常喜欢坐在床边听风,听雨;或许这样,比较符合清明节忧伤的气氛吧;脑海中开始浮现出一个又一个革命先烈的故事。正是因为那些英勇的烈士们,他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换来了我们祖国的发达。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可以在舒适安静,没有战乱的环境中快乐安全地学习;或许我们无法体会战火纷飞的时代的艰辛与苦难,但至少我们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随时迎接困难的挑战。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教会了我们这些,就让我们在每年的清明节,共同寄托我们对革命先烈的哀思吧!
今年的清明节,一改往日的“雨纷纷”,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好天气吧,路上行人也不再是“欲断魂”,我们怀着那一份哀思,寄给“远方”的先烈。
篇2:主题教育心得感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3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主体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方面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
一、主体维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眼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诞生的,具有充分代表和反映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民族性特质,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紧密相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追求并创造幸福生活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的目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诉求。追求、创造、享受幸福既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诉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检验标准。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既着眼于中国人民的个人角度,又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总体范畴,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虽然主体不同,但是在方向、目标、任务、实现途径、方法上是同心同向的。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
二、价值维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明确了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
1、把人民的价值诉求作为党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建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在社会发展变迁中时刻关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价值诉求、深入了解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内容、积极探索人民幸福观发展的规律,培育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把人民的价值诉求作为党的价值追求,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2、以党的价值理想厚植正确的价值取向。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不断增多、从一元到多元、从整体到个体、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趋势。以党的价值理想厚植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使广大人民在幸福问题上形成价值共识,着眼于人民幸福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需要引导人民从历史感中理解幸福感,用奋斗的激情和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需要引导人民群众把个人对幸福的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使个人的幸福生活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同心同向。
3、通过明确价值起点占据价值的制高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价值追求的逻辑起点。通过明确价值起点占据价值的制高点,解决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解决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和源泉问题,解决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状态、奋斗姿态、成就感和幸福感等问题,党和人民才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三、实践维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深邃道理,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科学指引,把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强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坚定化解矛盾的决心、树立解决困难的勇气、确立克服艰险的意志,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面对困难挫折不服输、面对机遇挑战不迷惑、面对压力阻力不彷徨,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承担责任、乐于迎接挑战、勤于开创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十九大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在这个时刻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正当其时。
立足新的世情、国情、党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发展变化中把握方向、用好机遇、创造条件、驾驭全局,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篇3:主题教育心得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笔者认为,“不忘初心”“不忘本来”这两个“不忘”相互贯通、内在统一,我们要时刻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在7月1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出八个方面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什么是“不忘初心”?“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最初仅有50多人的小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树高千尺也有根,永远不能忘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出发,永远不能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初心是本心、本源,“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初心是本色、底色,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筑牢共产党人的精神基石。初心是信仰、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初心是信念、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信仰、是理想、是追求、是担当,是永葆本色、永不变质。“不忘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说,“不忘本来”这里的“本来”是历史大视野历史大逻辑,包括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5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代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一句话,就是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坚持不忘初心,就要了解历史、熟悉党史,才能更好地开拓前进。“不忘初心”“不忘本来”这两个“不忘”,就是这样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的教科书,也是的清醒剂。”以史为镜,鉴古知今,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昨天今天明天是相连的,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有助于察大势、明大道、识大局、谋大事。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大海依旧在那儿”的信心,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走向未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这既是“初心”所在,也是检验“初心”的标尺。一个党员、一个干部、一个政党,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的位置,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头,切切实实为人民办事,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就是不忘初心的具体体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党的执政之基在人民,力量之源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一重要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跨越国度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于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全面与共享,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再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我们的各级干部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狠抓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出实招。坚持在发展中保持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福于人民,增进人民福祉。
最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40年来,从农村改革到其它领域的改革,从东部开放到中西部开放,从经济领域改革到全面改革,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人民是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体,改革发展的成果应当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遵循。
篇4:主题教育心得感悟
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我们党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4日下午就“不忘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举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深刻论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意义。笔者认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我们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忘初心: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大会报告的主题词,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和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东方大国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从中华民族的历史维度来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社会主义的发展来看,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从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来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历史与现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与现实证明,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好中国道路、坚定道路自信,创新中国理论、坚定理论自信,提供中国方案、坚定制度自信,构建中国话语、坚定文化自信。
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复兴强大力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世界影响。“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
篇5:清明节祭英烈心得
清明节的时候,老师安排我们参加“网上祭英雄、英雄”的体验活动。
晚上回家,打开电脑,登录文明网,点击“在线祭祀英雄”页面。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宏伟画面映入我的眼帘。我点击“弓”和“花”。我要向英雄和英雄深深鞠躬,献上一朵美丽的花。最后,我也留言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悲痛。
烈士们,你们把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变成了在战斗中抗击敌人的精神力量。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烈士们,在最需要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刻,你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无私地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鲜血洒向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正是因为你们无数的革命先烈,你们的崇高,你们的无私,才成就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成就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通过网络上的祭祀英雄和英雄的活动,我们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学好技能,为将来建设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明节英烈主题教育心得感悟(推荐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