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哈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改写《望江南》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改写《望江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 目录
篇1:《望江南》改写
云,未散却;天,方微明.江水蜿蜒,奔向远方的天边;江岸连绵,又出现她的身影.
她,挽青纱,上高楼.独倚不去.抬眼,凝望,一双明眸似那晶莹黑玉宝石闪耀.她在凝望什么,又在等待什么啊?粼粼江面,多了些许红光点点;浓雾散去,红日跳出江面撒下暖暖光辉,却暖和不了她冰冷的心.
天际,渐驶来一叶扁舟,愈近愈近了……她的眼底有了细碎的光芒,但那扁舟不曾停留.明眸,流露出暗淡的星光,无奈,亦惆怅.
丝帕抹泪,凝神轻扶,洁白的丝帕,横也是丝,竖也是丝,丝丝屡屡剪不断.已记不清当时是否让那莹莹的泪珠浸染丝帕,只知如今早已泪滴痕痕.
扁舟一叶叶从眼前出现,直至消失,却始终没有出现她等待的人儿.孰知?那人身在何处,又何时归来?
夕阳开始西沉,大片余辉染红一片江面.水悠悠,她一次次期望,又一次次失望.
低头,叹息.一把古琴静置于那石桌上,已无心弹奏.曾为郎轻弹,弦音未了,他便离去,徒留她一曲愁情弹尽千古意.
虽说战火锋争的年代,男儿应志在四方.但一走便了无音训,叫她怎能不魂牵梦绕? 一封盼归信紧握在手,风轻扶,信摇曳,愈显得清秀的字迹凌乱.眺望天际,水天共色,但仅一线便将水天相隔.这信,如何传寄?惟有放手,任风吹拂,伴雁而行,望上天怜悯,将思念带与远方的郎.
天,已逐渐暗淡,江面上再无扁舟.她,失魂走下高楼,白平O洲上,惟有她一人…… 一别之后,两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手中断,十里长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天怨。
(第三人称)
篇2:《望江南》改写
又是一夜无眠,辗转反侧,总算捱到了天明。匆匆洗漱后,顾不上吃早饭,我便登上望江楼凭栏眺望――心上人已经离家多日,为何还不能回到我的身旁?
每一艘驶来的船我都仔细打量、端详,可每次都是希望变成失望。当无数艘帆船驶过,我的心变得越发凄凉――似曾相识的船儿啊,究竟我的心上人现在何方?
不知不觉中,已是夕阳西下。我怅然若失地望着滔滔江水,视线渐渐模糊了。滚滚东流的江水啊,请载着我的思念寻找我的心上人吧。
当晚霞即将消失的时候,悲观失望的我忽然瞥见当年我们分手的白O洲,洲上依旧芳草萋萋、鸟语花香。依依惜别的一幕重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心上人的海誓山盟仿佛又响彻在我的耳畔:等着我,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多少个浸泡在思念苦水中的日日夜夜悄然流逝,面对着物是人非的白O洲,失魂落魄的我不禁肝肠寸断……
(第一人称)
《武陵春》改写
风停了,空气中散发着花的清香。枝头上的花已经凋落殆尽。她们的魂魄将飘向何方?她们的躯体在尘土中呻吟,淹没在污浊之中,这样的结局是否也是我的归宿呢。春将尽,万紫千红都退去了色彩,真的好无奈。无法挽回从前美好的时光,也无法让这些娇艳的花儿多停留片刻。经过了灿烂的早春时节,如今我却越发感到季节的伤感。
天色已晚,夕阳西下,我抬头望着窗外,心中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我已无心梳理,任头发散乱的披在肩上,正如我此刻的心情一般杂乱无章。
一切的`景物仍旧没有任何的改变,但人事全非。
我与爱人早已是阴阳相隔。对着他的灵位想与他说话,可是我的心却在颤抖,还未等开口,便潸然泪下。太多的话哽咽在我的喉间,却难以说出口。
泪水尚能成双,我却是孤单无助,唯有深深的回忆与我相伴……
对着镜子,我的容颜一天天变得苍老,双鬓的白发刻着我岁月的波痕,虽然我也曾竭力掩饰。每天清晨时分,我都梳理着那满头的白发,希望能够找回一丝昔日的印记,可那些精心地梳理却依然无法掩饰我苍老的面容。
有人告诉我,双溪春天的景色很美,也曾经打算到那里划着小船欣赏这春天的美景,让那春景推事我所有的悲,让水波冲走我所有的痛。
只是我心中装着太多的忧愁,而那形似蚱蜢的小船难以承载我内心的无限的惆怅。我害怕沉重的思念会在这双溪的水滩中搁浅,或随着流水而漂失。
因为我的生命不是泥沙,而是巨石做成的丰碑,在它的上面刻着的,只有一句誓言“今生等着你”。
《武陵春》改写
推开西窗,外边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满地的残花,随风卷动。坐在妆台前,铜镜中那女子是谁?竟然如此憔悴,一头愁丝散乱披肩,拿起故人赠的桃木梳,企图将愁丝梳顺,将愁绪理直,却发现,只是徒劳。“罢了,罢了,即便直了也无人观赏,倒不如随它去了”索性放下梳子,带着三千烦恼丝,转身出闺阁,任其飘飞去吧。
昨夜,不知何时开始下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方人。风中夹杂着丝丝花香,惋惜只为残花香。
风起,风止;裙扬,裙歇;花飞,花落。
她折腰,拾起一片落花,仿佛听到他豪爽的笑声:“汝,是否为落花而哀愁?罢了,春去春回,花落花开,何时不是这样?”
抬起头,那熟悉的背影。他转身――那精致的五官,那挺拔的鼻梁,那深邃的眼睛。“夫人,你看,落红并非无情物,明年春天,它会以别种风貌与春天相会,所以啊,你不要老皱着眉头!看到你那深锁的眉间,为夫心都痛死了!” 她朝他跑去,她想再次靠在他的胸膛,听着那有力的心跳声。她想靠在他的肩膀上,再次体验“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他笑着看着
她。抬起双手,准备迎接他的娇妻。当她以为抓到他
《望江南》改写的手时――却扑空了,他不见了、不见了……她环顾庭院四周,微微蹙起了眉头,轻轻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又只是幻觉,只是幻觉而已。呵呵呵。”国终破,家终灭,雁终过,只留愁绪伴我心。雨,又淅淅地下了,她已分不清脸上的水,究尽是泪还是雨……
泪尚能双,但我能与谁共?
曾听友人介绍双溪春天的美景,我曾想去游览一番,看能否将对他的思念稍减少一点,可是春纵在,与谁同?少了他,再美的景也是过眼云霄吧。罢了,我还是独倚空闺,叹以逝残春把。
望明月,仰头饮。今夜以醉入眠吧!一颗晶莹的水滴从眼角滑落“啪”掉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他与她共乘一叶扁舟,他在船头,她在船尾。他忧郁的眼神,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他目光中的忧伤,仅是几尺之遥,她却不敢走过去,她怕。这又是幻觉,这只是幻觉。比起看不到,她宁愿这样远远看着她……
“夫人,别再为落花而愁……”
任一世繁华绚烂如花
任一地寂寞落寞成秋
……
篇3:改写《望江南》作文
“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誓言化作声声 鸟啼传入耳中。又是一个清晨,他走了已经五个月零三天了,天天想着,盼着。即时一次次失望。但这女子仍感激上苍,让他有这个可想,可盼的人,否则生命就会像一口眢井,了无生趣。
拿起玉梳将屡屡青丝挽起,别号金簪,玉钗,戴好耳坠,精心的将这一切都准备就绪后,离开闺房,走向楼头因为在那里可以看到所有过往的船只,如果他回来了便可一眼看出。
独自倚在柱子上,痴痴等待,每有一个一只船只从天边驶是来时,女子都睁大眼睛,身体微微前倾,想看看是不是爱人的船。但他的船只有在梦里出现。
夕阳西下,她的孤独被无限放大。鸳鸯本该成双对,但她形单影只,无人做伴。她想的,盼的那个人何时才会出现在天边。望望那长满白蘋的`地方,他们在此相识,相知,相许,相别。他曾说过:君当如磐石,且当如蒲草,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想到这儿,女子早已肝肠寸断,泣不成声。此时,蒲草依旧如丝,而磐石是不是无转移呢?但愿那男子能在日归来,有情之人比翼双飞。
篇4:改写《望江南》作文
昨日的泪珠已重新敲打着心未眠的面容,久了,盼望已久的归影却未曾见到。听!那清晨的清脆的鸟鸣声怎么也遮不住的忧伤。
早晨起来,面对着镜子,画眉、贴黄、抹脂、染唇、梳妆打扮后,又重新走上那座孤楼,脚步却显得那么沉重,甚至不能控制步伐,独倚在栏栅边,头紧靠厅柱,仰望天空,那一望无际的没有结果的期待。
望江楼里,嘈杂的声音;孤楼外,平静的湖面。望着远方,内在的矛盾与焦急,想见却又心不由己。此楼里,哪一样不是那么了解,每一位路人都似曾相识却又离陌不可及。远方的天边,泛起涟漪的湖面上偶尔飘来几艘小舟,她都会望眼欲穿,但是看不见心上人的船儿时,她只会心力交瘁,泛起珠珠泪滴,然后转过身,擦干泪,继续等待,偶尔走走坐坐,但更多的是不希望自己结束这段情缘!更不愿使早开的花儿早凋谢,愿意始终守护,只要心中的希望未灭,时间的洗礼只会让这颗淳朴的心为爱越来越坚持!
划过了黎明,接近了黄昏,湖水随着天空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只剩下半轮落日的倒影,归人未见,失望涌上心头,肠断化为思念,长情驻为等待,最终成为“欲语泪先流”的情景。
用尽半生为了爱痴情,用尽心,爱不分昼夜也愿相守一生,为爱留言的拖延,尽是舍不得爱的华年。
篇5:改写《望江南》作文
每一次孤帆驶来,她一次又一次期盼。每一次孤帆驶去,她一次又一次彷徨。日日思君不见君,直到肝肠寸断,痛策心扉。——题记
端坐在梳妆台前,她执起一把木梳,细细梳着如瀑的青丝。铜镜里,倒映出女子一张姣好的面容,平日略显憔悴的眸子,此刻也因隐隐的兴奋而平添了几分神采。想到前几日收到郎君的书信说今日要回来,她便不由弯了弯了嘴角,溢出了一抹温柔的笑。轻轻地将青丝挽成云鬓,她小心地打开郎君送给她的脂粉盒,细细地将脂粉抹上,拿出眉笔慢慢地画眉。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今日就要见到郎君了,她一定要用最美的面容去迎接他。
她独自一人来到瞭望江楼上,倚着栏杆向远方眺望,分不清水和天空的颜色,依稀可见远方星点大小的白色船帆。江水缓缓而过,船帆片片驶来。她却始终不见郎君的归帆,弯弯的柳叶眉间笼上了点点失落和淡淡的惆怅。她依然等待着……夕阳的斜晖在一点点抽回,点点昏黄的微光深情地注视着江面,含情脉脉,不舍而又依恋,竟不忍离去。悠悠绵长的江水默默无语,缓缓流去。
最后一抹斜晖将最后一缕期望残忍地带走了。起风了,带来了彻骨的寒意,席卷了她的整个身心,浓浓的失意弥漫了她的眸子。但她仍旧望着远方,呆呆望着那江面。
殊不知,梦已碎,魂已消。只剩厚重的浓愁,挤满了整个楼阁。千帆已过,为何不见君身影?思君之切,盼君之急。三千行泪,沾湿衣襟。瘦弱的身影在秋风中憔悴,愁肠寸断在白蘋州。
篇6:改写望江南作文
云,未散却;天,方微明。江水蜿蜒,奔向远方的天边;江岸连绵,又出现她的身影。
她,挽青纱,上高楼。独倚不去。抬眼,凝望,一双明眸似那晶莹黑玉宝石闪耀。
粼粼江面,多了些许红光点点;浓雾散去,红日跳出江面撒下暖暖光辉,却暖和不了她冰冷的心。
天际,渐驶来一叶扁舟,愈近愈近了……她的眼底有了细碎的光芒,但那扁舟不曾停留。明眸,流露出暗淡的星光,无奈,亦惆怅。
丝帕抹泪,凝神轻扶,洁白的丝帕,横也是丝,竖也是丝,丝丝屡屡剪不断。已记不清当时是否让那莹莹的泪珠浸染丝帕,只知如今早已泪滴痕痕。
扁舟一叶叶从眼前出现,直至消失,却始终没有出现她等待的人儿。孰知?那人身在何处,又何时归来?
夕阳以开始西沉,大片余辉染红一片江面。水悠悠,他一次次期望,又一次次失望。
低头,叹息。一把古琴静置于那石桌上,已无心弹奏。曾为郎轻弹,弦音未了,他便离去,徒留她一曲愁情弹尽千古意。
虽说战火锋争的年代,男儿应志在四方。但一走便了无音训,叫她怎能不魂牵梦绕?
一封盼归信紧握在手,风轻扶,信摇曳,愈显得清秀的.字迹凌乱。姚望天际,水天共色,但仅一线便将水天相隔。这信,如何传寄?惟有放手,任风吹拂,伴雁而行,望上天怜悯,将思念带与远方的郎。
九连环,环环扣。安静,一环扣一环,一心连一心,不知蕴着多少情,含着多少意。却于意外,袖掠石桌,竟从中断,这莫不是天意?
天,已逐渐暗淡,江面上再无扁舟。她,失魂走下高楼,复沿江岸行向那白坪洲上,惟有她一人……
一别之后,两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手中断,十里长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天怨。
篇7:《望江南》改写作文
《望江南》改写作文
天空中,只有几颗星子。已是月深人静的时候,院子里却有个绰约的影子,在徘徊着。她拿着那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却依旧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一滴又一滴。那泪水里,是思念是激动,是欣慰。她的丈夫要回来了!在外做官多年,成亲不久,就走了。她想着想着,想到了从前……
他们本是青梅竹马,小时候,两家大人便定下了亲事。犹记得小时,他教她习字,给她做竹蜻蜓,带她放风筝,历历在目。
后来,她终于嫁给了他,他却外出做官了。
多年不见,你的面容是否已经苍老;你的头发是否已经斑白;你的眼神中是否已不再充盈着书生意气。
她正想得入神,一声清脆的鸡鸣却打断了她的思绪。她急切地开始洗漱。
洗过了脸,在月色下苍白的脸总算有了颜色,但还是有些扎眼。她又拿出一盒珍珠粉,轻轻扑在脸上;轻描眉,眉色如远黛;一点绛唇,如四月的樱花。轻赋胭脂,脸上便升起了红霞。拿起木梳,划过青丝,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有几丝扎眼的白。她皱起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把白发藏了起来。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老了。定了定神,她拿出了他当初送给她的那只木簪,缀到云鬓中。换上浅蓝色流苏裙,腰间透出嫩黄色纱丝,白蓝相间丝织抹胸,外罩一件微透明的紫色纱衣,腰际缠白中透出些黄绿的绸带,脚踩一双蓝色精致绣花鞋,娉娉婷婷,美目盼兮,脸上仿佛蒙上了一层月光,柔和而又皎洁,可谓“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终于梳洗好了,她提着裙子,走向了望江楼,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但她的心却在微微颤抖。
靠在凭栏边,望着那远处的朝霞,万丈金光中仿佛浮现了丈夫的影子。她凭栏伫立,脸上浮起了微笑,好像又陷入了甜蜜的回忆中。
不多时,江上就飘来了几片白帆,晃晃悠悠,映在她的眼底,“会不会有一片白帆就是丈夫的'呢”,她在心底兴奋的想着,一会儿后,小小的船帆在波光辉映中出现在了河面远处。她直立起身,双眼紧盯着那一艘小船慢慢驶近。近了,又近了。“会是他吗?会是他吗?他终于要回来了吗?”她的心中激动不已。她不自觉地理了理头发,又抚了抚群摆。终于,到了眼前,船在岸边停下。她的手一下放在身前交握,一下又垂在身侧,不知所措。
终于,人下了船。可是,不是他。一种难言的失望感涌上心头,没事,再等一等吧。
没过多久,远处的河面上又驶来一艘船,白色的船帆随风飘荡着,就如船下河面的阵阵波纹,就如她心中的激动紧张。“他会在这艘船上吗?会是他回来了吗?”
可是,船连停留都没有,向着远方驶去,只给她留下了水波阵阵。
那一片又一片的白帆都飘走了,在水面划起一圈圈的涟漪,荡碎了太阳的脸,也晃碎了她的心。一片又一片的白帆飘过了,地上的影子也已西斜,只有一个身影,孤独的靠在窗边。一片又一片的白帆飘过了,她心中的光一点一点地灭了。
太阳缓缓落下,已是日暮时分,那白帆渐稀至无,望江水,已无言,唯有泪千行。夕阳为江水蒙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水波粼粼,她的情思也随着一圈圈的涟漪浮向远方。
江水浩淼,望江楼上只有那抹孤寂的背影,在秋风中瑟缩,饱含着思念,寂寞与惆怅。
泪水滑落,滴在她手中的信纸上,一点点的晕染开来,这般滋味,怎一个“愁”字了得!
白蘋洲上,断肠人在无尽地守望,守望……
篇8:《望江南》改写散文
《望江南》改写散文
她满怀欣喜,猗立望江楼。早晨朦胧的光,浅洒在她的的脸上。妆容有多精致,心中就有多期待。
回忆过往,自笑终身有靠。
望江楼中有很多人——稚童、老人、茶客、书生、文人骚客。然而,又有几个如她一般?
一叶一叶的画舫灯船毫不留恋从她面前过去,只徒留一尾水纹。她不肯放弃,一直站在那里,用饱含千言万语的目光紧盯远处江边边际。有谁信,若是哪片舟上有她的心上人,她定是可一眼瞧出。
可从晨光熹微等到落日余晖,日复一日的只是带着失望回家。
哭一整晚。再整理好心情,描眉、贴画、敷粉、抿红,再登上楼——一整天幸福的煎熬。
她等,可时光不等。匆匆的过去,她甚至忘了,她天天期盼归来的人的音容笑貌。几年的失望,累积在心头,将她打击的不成样子。
孤帆悠悠,将她的心绪带到远方。堤上千丝万缕的柳绕在她的心上,活生生的勒成齑粉。可是,多绝情。哪怕等到,肝肠寸断,也等不来那个人的'一句:“回来了。”
她曾多少次梦到,她对着那个人的背影喊:“我这颗心,是多不够糟蹋的才会交给你!”可在梦里,他都没有回头。
她还是等,只是没有了蜜一般的温和甜润的目光来笼罩整个江面,只是没有了执念。只是麻木的站在楼边,任尔东西南北风。
江水带走一片一片的舟,也带走了当年那个如花似玉的好姑娘,和一颗以为会永远炽热的感情。
篇9:改写望江南作文600字
改写望江南作文600字
【范例1】
晓雾将歇,空中缀着几点星。月色入户,月儿的轮廓模模糊糊,惨淡的光映着泛着白光的江水。月儿啊,你可知一江秋水载不动的悉滋味,你可懂思念让人瘦比黄花,泪冰玉珠修长的心酸。
屋中闯入了几丝晨风,不禁打了个寒颤。端坐于梳妆台前,铜镜中的脸因期待添了几分神采,也因昨夜的兴奋未眠平添几分憔悴。拿起木梳,一头瀑布般的长发垂至腰际,其中却夹杂了几缕白发。好微微地皱眉,丈夫即将归来,怎能让他见到憔悴如秋日的容颜,秋霜染白的发丝。她轻轻挽起青丝,巧妙地将白发隐于其中,又细细地梳妆,搽脂抹粉。可是过去是谁将她的长发盘起,为她温柔地画眉。心中又泛起了酸楚,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望着镜中笑靥甜美的女子,想到他见到她时欣喜,幸福溢满了脸庞。
徙倚望江楼,倚窗而望,点点白帆映入双眸,色勾走了点点期盼,带来了微微的失意。细看来,不是白帆,是点点离人泪。时光已逝,依旧呆望那白帆,却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思念令人断肠,令人消魂。这般滋味,怎一个“愁”字了得。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有情月长吟,人若相思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记得他曾寻他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描绘不出你的美,你永驻我心中。我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百年之后,白发苍苍的`你依旧是我心中的最美。如今,伊人不再,已是昨日黄花,他是否还记得他曾与他结下海誓,立下山盟,她是他最挚爱的伊人。
望江南,盼夫归,望江楼上盼夫归,江流千古,望夫万载。为了他,如花容颜成昨日黄花;为了他,三千青丝染上秋霜。为他,为他,还是为了他面不辞朱颜镜里瘦。可为什么,千帆已过,却还是寻不着那朝思暮想的身影。望江无言,惟有泪千行。江水悠悠,涛声依旧,斜晖未落,瘦弱的思念憔悴于秋风下的日暮,肠断白频洲。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范例2】
她满怀欣喜,猗立望江楼。早晨朦胧的光,浅洒在她的的脸上。妆容有多精致,心中就有多期待。
回忆过往,自笑终身有靠。
望江楼中有很多人——稚童、老人、茶客、书生、文人骚客。然而,又有几个如她一般?
一叶一叶的画舫灯船毫不留恋从她面前过去,只徒留一尾水纹。她不肯放弃,一直站在那里,用饱含千言万语的目光紧盯远处江边边际。有谁信,若是哪片舟上有她的心上人,她定是可一眼瞧出。
可从晨光熹微等到落日余晖,日复一日的只是带着失望回家。
哭一整晚。再整理好心情,描眉、贴画、敷粉、抿红,再登上楼——一整天幸福的煎熬。
她等,可时光不等。匆匆的过去,她甚至忘了,她天天期盼归来的人的音容笑貌。几年的失望,累积在心头,将她打击的不成样子。
孤帆悠悠,将她的心绪带到远方。堤上千丝万缕的柳绕在她的心上,活生生的勒成齑粉。可是,多绝情。哪怕等到,肝肠寸断,也等不来那个人的一句:“回来了。”
她曾多少次梦到,她对着那个人的背影喊:“我这颗心,是多不够糟蹋的才会交给你!”可在梦里,他都没有回头。
她还是等,只是没有了蜜一般的温和甜润的目光来笼罩整个江面,只是没有了执念。只是麻木的站在楼边,任尔东西南北风。
江水带走一片一片的舟,也带走了当年那个如花似玉的好姑娘,和一颗以为会永远炽热的感情。
篇10:改写望江南成散文
梳洗完,我独自坐在窗边。
抬眼望去,笼罩着的雾的大江蜿蜒流向远处寂寞的孤山,江水碧绿碧绿的,透明的一尘不染。
弹指之间,你我两地分居已数月久矣。回想离别那天,你牵着我的手对我说的那些情意绵绵的话语,站在船头你频频挥手的情景,我的泪止不住地往下落。
我抬头望了望天空,脑中又浮现了你的身影,不知你此刻身在何处,是否也坐在窗边思念着我呢?我的心隐隐作痛,自古无情不似多情苦。眼前,柳枝无力地垂向水中,荡起圈圈水纹。太阳疲倦地躲在孤山之后,再也无力照耀整个大地。我不知这样的景象你是否会看到,我只乞求你早日归来,陪我赏花,看月。
江上的船一艘接着一艘,我睁大了眼睛,唯恐与你错过。纵然这样,可你的身影始终未出现,泪水再一次涌出眼眶。是你已有了新欢,还是你已将我忘却?我不知。刹那间,我的情不能自抑,泪如雨下。
风儿带来了夜幕的'招唤,但愿它也能将我满腔的情转达给你。
篇11: 望江南作文
每一次孤帆驶来,她一次又一次期盼。每一次孤帆驶去,她一次又一次彷徨。日日思君不见君,直到肝肠寸断,痛策心扉。――题记
端坐在梳妆台前,她执起一把木梳,细细梳着如瀑的青丝。铜镜里,倒映出女子一张姣好的面容,平日略显憔悴的眸子,此刻也因隐隐的兴奋而平添了几分神采。想到前几日收到郎君的书信说今日要回来,她便不由弯了弯了嘴角,溢出了一抹温柔的笑。轻轻地将青丝挽成云鬓,她小心地打开郎君送给她的脂粉盒,细细地将脂粉抹上,拿出眉笔慢慢地画眉。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今日就要见到郎君了,她一定要用最美的面容去迎接他。
她独自一人来到t望江楼上,倚着栏杆向远方眺望,分不清水和天空的颜色,依稀可见远方星点大小的白色船帆。江水缓缓而过,船帆片片驶来。她却始终不见郎君的归帆,弯弯的柳叶眉间笼上了点点失落和淡淡的惆怅。她依然等待着……夕阳的斜晖在一点点抽回,点点昏黄的微光深情地注视着江面,含情脉脉,不舍而又依恋,竟不忍离去。悠悠绵长的江水默默无语,缓缓流去。
最后一抹斜晖将最后一缕期望残忍地带走了。起风了,带来了彻骨的寒意,席卷了她的整个身心,浓浓的失意弥漫了她的眸子。但她仍旧望着远方,呆呆望着那江面。
殊不知,梦已碎,魂已消。只剩厚重的浓愁,挤满了整个楼阁。千帆已过,为何不见君身影?思君之切,盼君之急。三千行泪,沾湿衣襟。瘦弱的身影在秋风中憔悴,愁肠寸断在白O州。
篇12: 望江南作文
望江南
中国文人有两种结局:一种是怀才有遇,拜将入相。一种是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怀才有遇智者常常把自己比成管仲、乐毅。怀才不遇文人经常用美人易暮来表达自己心中感慨。
我先说怀才有遇。姜子牙,到八十才在渭水河畔遇到文王,他出道后就为周武王运筹帷幄,灭了纣,封与齐地,名垂青史。诸葛亮在隆中遇到刘备,他为刘备火烧赤壁,被刘备拜为丞相,为后代传颂。张良遇到刘邦,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礼遇有加,张良对刘邦忠心不二。怀才有遇肯定心生欢喜,自己心中尽是春天。
说完怀才有遇,我再说怀才不遇。怀才不遇者总认为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惜自己这颗宝珠无法发光。怀才不遇屈原最后投尽汨罗江,留下千古绝唱《离骚》、司马迁怀才不遇,写下万代生辉《史记》、王勃怀才难遇写下万代名文《滕王阁序》、曹雪芹怀才不遇把辛酸泪化成千古奇文《红楼梦》。
遇、入阁拜相。不遇、千古名文。遇当然是好事。不遇未必是坏事。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唐高宗斥责王勃,哪有万代名文《滕王阁序》?如果不是楚怀王疏远屈原,哪能留下千古绝唱《离骚》?我喜欢这样一句话:遇我幸、不遇我命。
你也许正在为怀才不遇埋怨?我劝你不要埋怨,埋怨又有何用。也许你的贵人正在路上,也许你金色还未被发现。如果你是文人,我劝你学习一下屈原,说不定你也能写下千古名文。
篇13: 望江南作文
在唐朝有大李杜,小李杜。小李杜中就有杜牧。杜牧从小就认为自命不凡,自己将来也是国家顶梁。杜牧是这么想的,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杜牧为什么想自己是国家顶梁的,因为杜牧出生在光环之中,自己祖上是比较荣光,自己祖父杜佑是唐宪宗名宰相。一般都是祖宗辉煌显赫,子孙也希望重整祖宗荣光,杜牧就是这样人。
杜牧生那个时代,唐朝已经进入夕阳时刻,唐朝政府机构已经暮气沉沉。牛李两党是水火不容。杜牧是在牛党手下,在牛僧儒幕府,在扬州杜牧是这样说自己的:落魄江湖d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当时是李党掌权,杜牧上司牛僧儒都活得不快乐,何况是你杜牧呢?
杜牧曾上书宰相李德裕,主张对回纥出兵。李德裕很赞赏杜牧建议,但是仅仅是赞赏,并没有重用杜牧,杜牧仍然是屈居。我想杜牧肯定在希望通过自己上书,李德裕能够重用自己。但是杜牧却忘记自己是牛党的人。你不属于李党啊!!
牛党上台,杜牧认为自己机会会来,自己上司牛僧儒做宰相,自己最起码得弄个副宰相,也不枉自己是相爷后代,谁知自己只上升到中书舍人就到了顶点。杜牧不甘心,杜牧愤愤不平,自己堂兄杜才干到自己跟前不知差十万八千里,堂兄却位于我之上。我杜牧不服啊!杜牧你又想到你堂兄杜是唐宪宗女婿,人家皇帝是他老丈人,人家宣宗是他小孩舅爷,你杜牧是唐宣宗什么人?
852年岁暮,杜牧带着遗恨卒于长安。杜牧最后时刻望江南在想肯定是不甘心又无可奈何。但是后人便给杜牧弄上不少传奇,杜牧身上因此充满传奇,但是杜牧身上传奇不一定都是真的。比如说杜牧最爱是张好好,杜牧死后,张好好也碰死在杜牧墓前。比如在死之前,梦见穿白服老者对他说:尔今名毕,杜牧醒来便给自己写了墓志铭。
杜牧是个大才但是却一直屈居下僚终生郁郁,是因为他没有宰相爸爸,没有皇帝岳父。由于杜牧他放荡不羁,由于杜牧好色风流,正统文人对他是不为看好,千年来对杜牧评价是风流有才。但是谁又了解杜牧,谁又懂得杜牧,只有杜牧知道春风不与杜郎便,抱居大才恨终生。从杜牧遭遇我们能够看出许多,在唐代没有皇帝爸爸,没有皇帝岳父,没有宰相父亲是万万不行的,你纵有诸葛、管仲之才,你的梧桐树也没有凤凰飞来。望江南但愿今后能够少些像杜牧一样遭际,望江南渴望:暖暖太阳普天照, 世间花草都光艳。
篇14: 望江南作文
迟来的晨曦漫过碧蓝的海面,终于映出了坐在窗边女子憔悴的身形。倩女独自坐在梳妆台的铜镜前,桌上的铜镜映出了倩女之u面,髻鬟之始掠,奈何再美的容颜也遮不住她面庞那抹不去的苦.倩女一抹朱红,二上胭脂,以遮住憔悴的面容,她想要以最美的姿态出现在等待许久的人面前,是的,她在等待,她是一个思妇,但却没有古典思妇“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她坚信,她美好的日子即将到来。
倩女梳妆完毕,独自登上能望见载着她思念的人的船的楼上。从窗子向外望去,只看见浩荡无边的江面和苍白无力的天空。每一艘船的出现都足以让她欣喜万分,足以牵扯出她跳动的心脏。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失望。那些船儿里找不到她日牵梦萦的人啊!
船尽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灭。夕阳的余晖照耀在浩荡的江面上,一切显得那么柔情。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白色的帆,在一片血红的颜色中也染上了这一天中最后的一抹红.倩女的思念也随着夕阳的落下而变得惨白无力。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
篇15:《望江南》温庭筠
《望江南》温庭筠
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望江南⑴
梳洗罢⑵,独倚望江楼⑶。过尽千帆皆不是⑷,斜晖脉脉水悠悠⑸。肠断白蘋洲⑹。
【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洲:水边陆地。
【白话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楼头,望人不归。只有二十七个字,为词中的小令。“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此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现出来。
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独”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这不是恋人昵昵情语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把人、景、情联系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美丽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感情变化和江水流动的交融。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这句和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承上而启下。船尽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这时映入她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类比。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它像一组电影镜头: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烟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别不归的爱人,从日出到日落,由希望变失望,把这个女子的不幸,表现得多么动人。
至此,景物的描绘,感情的抒发,气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弹出了全曲的最强音:“肠断白苹洲。”“末句最当留意,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和全词“不露痕迹”相较,末句点出主题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结句,仍有“有余不尽之意”。白苹洲在何处?俞平伯先生说,不要“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唐宋词选释》),这是极为深刻的见解。但在此词的艺术描写中,应该是江中确有白苹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实写。独倚望江楼,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时盼人心切,只顾看船而不见有洲了。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
词是注重作家主观抒情的艺术形式。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自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苹洲”的痛苦失望,这些人物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作家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桥梁,把这些景物、人物联系了起来,而且渗透到了景物描绘和人物活动之中,成了有机的艺术整体,使冰冷的楼、帆、水、洲好像有了温度,有了血肉生命,变得含情脉脉;使分散孤立的风景点,融合成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艺术画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完美统一地显示出来。这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思妇的怨和恨,血和泪,深深地感动了作家;在这些似乎平静的字句中,跳动着作家真挚热烈的心。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寻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
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健康、朴素。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拓展阅读:活宝温庭筠 花间词鼻祖的荒唐故事
领助学金,全用来寻花问柳
温庭筠和歌楼妓馆的关系之瓷实,几乎是他的一大成就,除了宋朝的柳永,很少有人能达到他这样的专业高度。喜欢拈花惹草仿佛是温庭筠与生俱来的天性,基本上是基因决定的遗传品质,因此简直不好意思轻易断言他是行为放荡。
和所有大才子一样,温庭筠少年时就名声在外。他到江淮一带游历,当地的一位官员姚勖很看重温庭筠的才华,给了他不少钱,也算是鼓励后辈发奋科举上进的意思。不承想温庭筠年纪轻轻就不学好,钱一到手,全都拿来花在三陪小姐身上了。姚勖知道了气得不轻,拿板子打了温庭筠一顿后把他赶走了,给的钱就只好算喂狗了。
以后这家伙一直进士考试落榜,以至于他的姐姐固执地认为,这皆因为姚勖当年打了他。考试落第和多年前屁股上挨一顿揍之间的必然联系,按照通常逻辑是不容易被演绎出来的。温庭筠的姐姐居然能够把这两件事情扯在一块,固然是因为心疼弟弟,不过思路也着实够天马行空。有这样的宝贝弟弟,才会有那样的邪门姐姐,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姚勖后来去拜访这位好姐姐的老公,好姐姐问佣人,来的是什么人?佣人照实回答。温庭筠的姐姐一听火冒三丈,马上冲到客厅,一把拽住姚勖衣袖连哭带闹。姚勖没想到那么一笔拐弯抹角的`陈年旧账会飞到自己的头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时就傻眼了。
温庭筠的姐姐这才说,我弟弟年轻风流,叫两回三陪也是人之常情,至于被你暴揍一顿吗?现在闹得他一直没有混上个官职,全是你的错!越说哭得越伤心,旁人好一通劝,她才算放了姚勖的衣服。姚勖被这飞来横祸吓蒙了,回去回过味来后越想越添堵,就此气出一场病来,直至把老命给气没了。
看来,这家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一场考试,连帮八考生答卷
可能个人生活作风是不那么严谨,不过温庭筠的才气真不是闹着玩的。
温庭筠刚到首都长安的时候,社会各界人士对他都极其推崇。温庭筠也不是浪得虚名,他不但文思敏捷得吓人,音乐方面也是大拿,号称只要是有弦的就能弹,只要是有孔的就能吹。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温庭筠从来不打草稿,两只手笼在袖子里靠着桌子,一会儿就万事大吉了。
这么大能耐却屡屡中不了进士,就是因为温庭筠考试作弊上了瘾,死活管不住自己。温庭筠作弊不是为了自己,那点题目对他来说跟玩儿一样,他自愿无偿帮助其他考生答卷,完全是大公无私型的。
每次进士考试,温庭筠三下五除二就把题目做完,然后顺便把周围考生的卷子全都给答了。而且通常帮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由此“救数人”的外号不胫而走。这种行为得到了广大考生的热烈拥护和爱戴,但主考官肯定不欢迎具有这样奉献精神的人,所以温庭筠文章作得虽好,但要拿有效成绩可就难了。
温庭筠考试作弊的名头实在太响,沈侍郎主考的时候,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座位,就像小学老师“优待”特别淘气的学生一样,让他坐在自己眼皮底下答卷。这样温庭筠就不能帮别人捣鬼,既维护了考场纪律,而且温庭筠的进士也能到手了,本来也是好意。
然而温庭筠却因为不能作弊,觉得非常不爽,到了晚上很不高兴地交卷走人了。事后主考官一问,温庭筠洋洋得意地吹嘘,虽然被严密监视,不能亲自代替别人答卷,但还是口授了八个考生的文章。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近乎作弊狂了,主考官只能再次剥夺他的进士资格。
醉酒夜游,被虞侯一顿暴打
温庭筠在长安和裴诚、令狐滈等人臭味相投,一起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但因为他确实本事不小,温庭筠也得以出入宰相令狐绹的门庭,令狐绹也很把他当回事。
当时皇帝老子喜欢《菩萨蛮》的曲调,令狐绹为了拍马屁,投其所好把温庭筠最新原创的《菩萨蛮》词假充自己的作品送给皇帝,并且一再叮嘱温庭筠不要说出去。以温庭筠的轻浮油滑劲,他哪里管得住自己的嘴?令狐绹前脚刚嘱咐完,温庭筠后脚就到处宣传给皇帝的《菩萨蛮》是自己的最新词作,恨不能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弄得令狐绹很是下不来台。
一次,令狐绹问温庭筠“玉条脱”的出处,温庭筠告诉他出自《南华经》,然后又忍不住老气横秋地挤对令狐绹:《南华经》也不是什么生僻的书,丞相公务之余,没事也该多看看古书。私下里温庭筠还编派令狐绹是“中书省内坐将军”,意思是令狐绹虽然在中书省做宰相,学问却不过是武将的水平,气得令狐绹七窍生烟。
令狐绹待温庭筠不薄,温庭筠也不是不想弄个一官半职威风威风,要不就不会没事老参加进士考试玩了。所以从哪方面讲,温庭筠这么耍弄令狐绹都说不过去。后来温庭筠自己混得不好,却抱怨是因为令狐绹不够哥们儿,不照应兄弟。要是温庭筠这么张狂,令狐绹还提拔他,堂堂宰相不就太犯贱了吗?
后来温庭筠混得不如意,就又去江苏一带闲逛。到了那里还是那副臭德行,快60岁的老头子了,还和一帮不良少年一起喝酒狎妓。一天晚上,温庭筠又喝高了,犯了宵禁的法令,不巧正遇到巡夜的虞侯。估摸温庭筠又是老子天下第一的那个劲头,犯了错误还比谁都横,结果他被揍得满地找牙。
恰好此时令狐绹被平调到江苏负责军政,温庭筠就不长记性地跑到令狐绹那儿去哭诉。令狐绹还是够讲交情的,抓了那个虞侯准备收拾一顿给温庭筠出气。虞侯一肚子不服气,把温庭筠当晚的丑态全抖了出来。令狐绹一听没错,这哥们儿就这熊样,不能怪人家严格执法,只能把虞侯放了了事。古人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温庭筠好赖是个士人,大概自己也觉得这事有点丢人,还特意跑到长安各处找高官请求伸冤。温庭筠本来名声就不好,这下更臭了。
没啥见识,错把皇帝当小官
就凭这么个脾气,不论搁在哪朝哪代,温庭筠想往上爬都是痴人说梦。何况他还用他一贯的温氏派头,直接把皇帝老子给得罪了。
据说皇帝曾一时兴起微服私访,在客栈遇到了温庭筠。可怜温庭筠一辈子官职低微,压根没机会见到皇帝爷爷,所以不认识。不认识就算了,谁知他还神气活现、居高临下地摆老资格说,你是司马、长史那类小官吧?皇帝说不是。他还接着问,那是参军、主簿那个档次的吧?把九五之尊当作不入流的混饭吃的小干部,实在太没眼力了,还给了皇帝一个傲慢轻狂的印象,这相当于给自己的仕途判了一个死刑。
65岁的时候,温庭筠弄了一个国子助教干,由此得到了他人生当中最后一次得罪人的机会—温某人是从来不浪费这种大好时机的。
第二年,温庭筠多年媳妇熬成婆,当了一回主考官。这次换了位置,温庭筠就改了玩法,考试结束,他别出心裁地把自己认为出色的30多篇文章给张榜贴了出来。偏偏这些文章不少都是讽刺官场仕途的,这下把宰相惹火了。这位宰相就没有令狐绹那么好相处了,他直接把温庭筠贬到了河南。好在温庭筠这次干的还不算是坏事,考生们为他大鸣不平,多少算是一个安慰。临卷铺盖从京城滚蛋的时候,考生们齐齐来送温庭筠上路,争相赋诗为他送行。这大约也是温庭筠平生最得人缘的一次吧。
离开长安不到一个月,这位奇才就在郁闷中死去了。
温庭筠虽轻佻放荡,但在他活跃的时期,他的诗词曾给人强烈的冲击。在他身后,他的浅吟低唱深远地影响了历代才子名家。他所创作的那些动人的作品,足以使人忘记他的那些放荡不羁,对他的荒唐狂悖不过莞尔一笑。
篇16:诗歌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倚楼望江盼夫归来而一再失望的妇女形象。
起二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作者抓住人物的动态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睡醒早起,梳头洗脸打扮完毕,就独自倚着望江楼的栏杆向江面望去。词人抓住妇女的特有动作(梳妆打扮)点明了人物的身份,“罢”字既表明动作的时态,又写出动作的情态,略事打扮非精心装饰,表现了人物那种急切地盼夫归来而又信心不足的`心情。“独”字则点出思妇形单影孤的情景,“倚”字写思妇倚楼而望久久地等待的神态。
次二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斜晖水悠悠。”是写景,又寓情于中,含义深刻。眼望着江面上千帆过去,都不是丈夫归舟,时近黄昏。江面上只剩下斜阳余晖含情脉脉,江水东流悠悠不断。意境悠远凄情,着力渲染思妇的离愁,把行人去而不返,辜负了闺中人脉脉多情的心情形象地表现出来。一个“尽”字不仅把天色已晚,江面空无一船,空旷凄凉的意境描绘出来,而且把思妇独倚望江楼时间之长,盼夫归来痴心之深的心情表现出来。
结句“肠断白苹州。”描写思妇又见到江边的白苹州,回忆起当年在此分手的情景,本来已经望不见归舟已是心灰意懒,又见分手之处,怎能不肝肠寸断、伤心之极呢?末句直写心境,揭出题意,余味隽永。
本词选取富有特征的动作和景物,构成人的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意境深幽,寓意深刻。王国维认为“唐五代词,有句无篇。”不免偏激。但温词中确有不少像“斜晖脉脉水悠悠”这样为人们广为传诵的佳句。
篇17:望江南 温庭筠
望江南 温庭筠
词是注重作家主观抒情的艺术形式。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自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全诗如下:
望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洲:水边陆地。
【 大意】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赏析】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这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夫),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本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玩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
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健康、朴素。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诗人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篇18: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赏析:
词中痴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真挚感人。望江楼上悄然独立,
只为能找寻心上人的归踪。夕阳西下,万舟驶过,仍没有爱人的身影。
中人那悠悠流水,缓缓东流。心中的爱与恨,相思与失望交织一起,
怎不令人黯然神伤!
★ 改写望江南成散文
★ 望江南教案
★ 望江南大班教案
★ 《望江南》扩写
★ 孔乙己改写作文
★ 游子吟改写作文
★ 古诗改写作文
改写《望江南》作文(共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