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米香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中秋望月作文450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中秋望月作文450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中秋望月作文450字
中秋望月作文450字
中秋夜,听说鹿城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想在瓯江之畔赏月已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却有幸和外公、外婆在福建小白鹭海边渡假村赏月。
站在渡假村依山而建的小木屋顶的阳台上,感觉心特别宁静,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哗,没有霓虹灯的闪耀。夜空万里无云,只有一轮橙黄的圆月高高悬挂,我感觉第一次和月亮这么亲近。
忽明忽暗的.星星零乱地撒落在月亮周围,它们仿佛在和我悄悄地打着暗号。风轻拂我的头发和脸颊,山间的小虫此起彼伏地鸣叫,这一切让我好象进入了一种仙境。
我不禁想到了妈妈和爸爸,不知道这会儿没有我在身边他们会怎么样?我问一起望月的外公:“外公,您想您的妈妈和爸爸吗?”“想呀,可是他们都已经去世了。”外公没有回头,我有点奇怪,他的脸一直对着月亮。
我忍不住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回家,听到妈妈的声音传来,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虽然离家还不到一天,却特别地想家和父母。我不由地想到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刻我突然地理解了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怀。
夜深了,也凉了,我和外公回房休息了,可是今夜的那轮圆月却高高地挂在我的心里。
篇2:中秋望月作文
静静地等了好久好久,城市的喧嚣与繁杂似乎在此时戛然而止,不复存在了。空气再也没有紧张与混浊的感觉,有的只是清凉透心与淡雅疏朗的舒畅,因为天边正升起一轮中秋的圆月。
我独自坐在大草坪上,仰望着天空,它幽蓝幽蓝的,似一张深邃的面孔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蛐蛐在草丛中不停地鸣叫着,连续不断却又好像在不停地颤抖,好比一条波纹起伏的线条。你们也感到了秋夜的孤寂,盼望着明月快快升起吗?萤火虫拖着点点蓝光在草丛中翩翩飞舞。它们三五成群,悠然地飞过,自由但不杂乱。你们是《宝莲灯》中的那一群吗?多美的意境啊!你们钻入宝莲灯,用聚集的光照亮森林,又排成一线、一圈地浮动,是你们,是你们造就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在江河眼里,你们是星星、是光明。现在天上的星星消失了,你们就飞向高空,去点缀这无边的夜空吧!
我看了看表,口中默念、倒数着时间,九点过九分,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我抬头看了看明月,在此时,它似乎一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将最多的阳光反射到了地球之上。90年一次的大满月,我很欣慰,很激动,很幸运,因为我见证了这自然界中神圣的一刻。漆黑的天空中,惟有你月亮骄傲地展现着自己的美。你正普照着大地,小草、树叶都反射着这柔和的月光,你“周围”的淡云也被照得透亮。透过你的面庞,我仿佛体会到了苏轼举杯问天、怀念子由的深情;理解到了李白站在床头思念故乡的惆怅;看到了杜甫在渔船之上滴落的忧国伤时的老泪;明白了王维在松林间倚石而坐,王孙拖他不走的惬意……透过你的面庞,我看到无数文人墨客怀念亲人、朋友的神情。不论是谁,此时面对着你总是感慨万分,他们会把你作为桥梁,给远方的亲人传达最美好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化入每一个中国人的潜意识。或许在此时,更多的家庭正欢聚一堂,吃着甜美的月饼,谈论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小到家庭,
大到国家。你是时间的化身,经过这次顶峰,你又会慢慢变缺,人们又会依依不舍地惜别,各奔东西,祈祷着下一次的月圆。
篇3:中秋望月作文
昨晚没看见月亮,挺失望的,因为一年就这一次,有点不甘心。
失望了一早上,啥也没干,就躺在床上。突然茅塞顿开,想起了一句俗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晚的月亮不是更圆吗?为什么不今晚去看呢?我挺傻的,想个月亮想了一早上,但我今晚一定要看到圆月。作业什么的也不管了,反正还有两天。
昨晚没看到月亮的原因,应该是我们附近的山太高了,而我们正处于群山的中间。所以我决定到这附近最高的山顶上去看,那山我小时候去过一次,只记得那儿很美,特别是日落。我想去哪儿看月出,顺便看一下日落。
我把想法告诉了爸妈,他们也很支持我。于是我们准备了一下,晚饭吃后,便踏上了征途。山路比较狭窄,我们只能骑摩托车去,天气比较冷,但也管不了那么多,看月亮要紧。爸也轰足了马力,一路狂奔。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象山脚下这座山因体积庞大和形状宛若大象而得名“象山”。还真是像大象啊!那么高,那么大,我都有点不想上去了,但眼看爸妈都上去了,我也紧跟着走了上去。这山虽然有大路,但爸妈为了锻炼我还是让我走路小路。
走了一会儿,天色似乎不等人了,悄悄地给白云镶了一道金边,自己也慢慢暗了下来。不知不觉,夕阳已经接近山坳,我急了,爸也急了。我奔跑着,只为在夜幕降临之前看到那残留的霞光,那记忆深处的霞光。
终于,翻过一大片玉米地后,我看到了!闪闪发光的太阳处于山坳的中间,两条直直的光线从两边蔓延,围着山谷形成一个不怎么标准的光圈,光圈的上方似乎还有一道微弱的彩虹,像一幅夕阳的肖像画,它是那么耀眼,那么美丽。
我看呆了,把我来这儿的目的都忘了。我就那样看着,陪着夕阳慢慢西下。
直到夜色终于来临,一缕淡淡的月光照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是来看月亮的。
转头一看,我更惊讶了,在密密麻麻的小树林中,一个发着亮光的物体正在慢慢往上爬,它像负着重担的蜗牛,一步一步的,再累也要给人们带来一点光芒。它不像太阳那么耀眼,那么五彩缤纷,它是朴素的,谦虚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它显得那么美丽。这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与自豪,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月亮,这也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中秋节。
篇4:中秋望月作文
日复一日地“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把我送到了下一个中秋节。
夜幕降临,太阳绯红的脸颊也被夜漆黑的手给抹掉了。顷刻间,皓月当空,月光犹如一层薄纱,轻盈地洒满了静谧的庭院,鳞次栉比的房屋,无边无际的寰宇。月亮犹如白玉盘,高高悬挂在苍穹之上,将丝丝洗乳般的月华泻向大地,好似一个“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的窈窕淑女。
我坐在庭院中,仰望着那皎洁的月亮,地面被缕缕银辉依偎着,仿佛正飘散着鹅毛大雪,白霜悠然自得地躺在地上小憩着呢。我身后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正在唧唧喳喳地与同伴聊着天,葳蕤的树枝仿佛被乌鸦的举动给惊醒了,惶惶不安地挣扎了一下。一丛桂花在旁边悄无声息地散发着自己沁人心脾的香气。突然,有一滴露水挣脱了一片翠绿的叶子,缓缓地流淌到一朵绽放的桂花上面,逐渐沁透了桂花的`花瓣。放眼望去,花朵犹如一个噙着泪水的小女孩,忧伤不止,空气中弥漫着的桂花的氤氲也仿佛变淡了,似乎渗进了露珠。我佝偻着腰,心中黯然神伤,听着一旁屋子中的欢声笑语,再透过窗棂——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享受着天伦之乐。我橄榄似的喉结便不由自主地上下滑动了两下。
我遥望着夜空,繁星闪闪发光,宛如无数只深邃的眼眸对我眨眼。我长吁短叹着,把酒直往嘴里灌,想借酒消愁,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我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潸然泪下了,泪珠已浸湿了我的衣袖,与亲人分别的那苦涩的滋味,又笼罩在我的心间,久久,仍然如此悲恸。我情不自禁地再给自己闷了一口酒,凉飕飕的风吹拂过我的脸庞,几绺乱发贴在我的额头,红晕在脸上浮现,显得醉醺醺的,我已泣不成声了。月光又沐浴着酩酊大醉的我,显得亲切而又温暖,仿佛母亲正拥抱着我,给予我无限的能量,思念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拭干了眼眶边饱含思念的眼泪,闷闷不乐,心中不禁嘟囔着:今夜人们都望着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身上?“明月何时照我还?”夜深人静,一切都黑漆漆的,一切都鸦雀无声,一切都显得无比的惆怅与寂寞,以及,忧伤。
篇5:中秋望月作文
淡淡的金黄圆月,高高地悬挂在天空,点点月光散落在树枝,散落在屋檐,散落在秋思的床边。浓浓的思乡之情,像缭绕的烟雾,弥漫开来。
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样寂静,路旁的那几盏灯显得没精打采,像瞌睡人的眼。此时此刻,我的思绪,我的心情就像对月思乡的游子们一般。街楼上空那一轮明月在这寂静的环境里显得那样孤独,那样纯洁,那样朦胧。此时我的心中有千言万语要向这茫茫月色倾诉。
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菲用她的歌声表达了中秋之夜的淡淡愁思与浓浓的乡情。品味苏轼的“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一代文豪把身在外乡游子的孤独寂寞以及对故乡和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份深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这些在他乡的学子。一轮明月独挂高枝,却无人与我共享这花前月下的美景,品尝这美味佳肴。苏轼该有多么无奈与凄凉;我们多么幸运,身旁有家人的陪伴。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大街小巷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有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更有那最古老的嫦娥奔月。这些描绘在灯笼上的图案,在灯光的照耀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像一个个真实的载体。孩子们最爱玩这个,你比比,我看看,相互交谈,相互玩耍。孩子们欢乐的笑语飘向天空的每一个角落,随性而又幸福。
十五夜里的月亮,是那么明亮,又是那么圆润,带着皎洁的白光飘洒在祖国的大地上。远处几盏微亮的孔明灯,带着思乡的情愫飘向远方。湖旁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这么晚了,还未回家,在湖旁虔诚地许愿,郑重地放下手中的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这些小船载着希望默默地飘向远方。
天空高悬着的月亮,像是个温柔羞涩的女孩,全身散发着恬静优雅的星光。此时此刻,那一轮明月,我感觉它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欢,我一刻也不想将我的眼神儿转移开来。
此时此刻,周围依旧是那么寂静,我也稍感困乏,悄悄地进入了梦乡。唯独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么优雅、温柔的星光。啊,这优雅、温柔的星光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给游子们带去最亲切的问候,最诚挚的思念。啊,十五的月亮!
篇6:中秋望月作文
八月中旬之秋,漆黑的夜里,我独倚窗台,望着空中的明月,思绪万千……
记得小时候,到了中秋节的夜里,也会像现在这样趴在窗台上看月亮,那时的我每当看到了月亮,总是会兴奋的用手指着月亮的轮廓,妈妈便会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诉说起那美丽的传说。听到入神时,仿佛觉得窗台外的月亮上真的有玉兔在捣药,隐隐约约还能看见人的影子,我常把那影子幻想成后裔和嫦娥,幻想他们在广寒宫团聚了,幻想那年的中秋所有的人都与亲人团聚了。在我童年的幻想中月亮是完美无缺的,月亮很美好。
长大后,才发现我太天真。
有一年中秋,爸爸和妈妈出差不在家。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家庭不团聚的伤感,第一次一个人看月亮,第一次感受到了秋天的冷,抑制不住的孤独感涌上心头。我望着那轮明月,轻声哼着小时候妈妈唱过的歌谣,却什么都没看见。只有秋风在瑟瑟地吹,吹得人心凉。原来月亮是有残缺的,月亮很无奈。
体会到了分别的苦,才会更加珍惜团圆的时光。从那以后,每年的中秋,我都十分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也许是长大了,渐渐地对月亮有了更多的理解。
此时的我望着那在乌纱下藏匿了许久才登场的月,不由的感叹美丽的脆弱。那初生升的月,仿佛一碰就碎了似的。它在窗台外展现着自己的婀娜多姿,那是一场没有准备,没有后期,没有经费的表演,也是一场一年仅有的一次,却十分重要的表演。这场表演,寄托了多少人的相思愁?思乡情?
我不由得吟诵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亮,你怎么忍心让人们在分别的时候圆呢?
月圆而人未圆,是多么残忍的事情。我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无法控制的。所以我只是希望像苏东坡一样歌颂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分别的人们看见圆月的时候想起彼此,回忆起丝丝的温暖,来抵消中秋之月的清冷。
篇7:中秋望月作文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自古以来,我国许多诗人墨客留下了不少的品月诗章,但专在八月十五晚观赏明月的风俗,是自唐代开始的。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这首诗是初唐诗人李峤所作,名为《中秋月》,是我国最早的中秋咏月诗。圆圆的明月跃上寒空,我们谁都说四海之内处处银辉洒地,但又如何知道千里之外有无风雨交加的地方呢?诗句字面写中秋月的清圆玉润,却隐含着作者对远方亲人的遥念:担心对方住处天气欠佳,不能在佳节观赏到可爱的明月。
唐代诗人王建的千古名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友之情:“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庭院当中,月光满地,树栖乌鸦,露水悄落,湿了桂花,如此晶莹明彻的中秋朗月,该有多少不得与亲戚朋友相聚合的人在悠悠而生思念之情啊。中国人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在王建的中秋望月诗里,我们看不到他的叙己之思情,却明了他“秋思在谁家”的轰然追问,这种明知故问,使人读之心动。
欧阳詹的《玩月》,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赏月玩月的另一种心境,“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使我们知道赏月玩月一直以来都是古人的喜好,赏月活动源远流长,迷人的月色惹人喜爱。可何谓中秋呢?据欧阳詹在《玩月》序中说:“此日为三秋之中,又为月之夕,故曰中秋。”所谓“三秋”,因秋含三月:七月曰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乃季秋,仲秋正好居中。月夕,是指八月十五,明月之夜。十五又为月之中,所以叫中秋。
月是中秋的魂。韩愈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里说:“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唐人武元衡在《八月十五酬从兄弟常望月有怀》中告诉我们中秋月夜时,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宋人刘辰翁亦在《水调歌头》里说:“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宵如此,寂寂几时留。”而曹松的“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滩。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之《中秋对月》,则把赏月的闲情逸致,谱写成了一首讴赞光明、追求平等的颂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想起李白的《把酒问月》,是因为无意中读到了CCTV央视论坛上的一首《中秋望月》诗:“把盏邀明月,喜忧两依依。隔海遥远望,寄语诉相思。含笑泯恩怨,团圆会有期。双赢兴两岸,互惠弟兄怡。”诗人站在平民的角度,面对月圆中秋的良宵美景,抒发了两岸相通,互惠互利的美好期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其实无论古今,人们在中秋夜里尽情赏月、望月之际,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
篇8:中秋望月作文
又逢中秋,明月悬在夜空,清冷的月光似一层薄薄的银纱,笼罩着万家灯火。我向着南方的星空翘望,恍惚闪烁出故乡一位老人佝偻的身影,孤单的映在乡间的小路上……
我的老家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镇上有户人家。家庭夫妇和睦温馨,但不算富裕,勉强填饱肚子。唯一遗憾的`是,女主人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在当时来看,这可是件大事,这香火总不能断吧。幸好老天听到了她家的祷告,四十多岁时终于盼来了个女儿。老来得女,自是十分疼爱,从小到大,用的总是同龄人中最好的。老两口省吃俭用,也要省出那份钱。女儿慢慢长大了,成绩优秀,考取了一所很好的大学,两口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慰藉而满足。在这段时光里,她总觉得日子再苦都透着一丝的甜味。每年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总是圆圆满满的。
哪成想,老爷爷生病早老奶奶一步先走了。老奶奶痛不欲生,恨不得就这样跟着老爷爷走了,可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她还没有抱上外孙,还须省吃俭用把女儿供出大学。一年一度的中秋,望着月亮,寄挂着她满满的希望。
女儿大学毕业后和一个优秀的年轻人结了婚,生了一对活泼可爱的儿女。经过多年的奋斗,女儿、女婿都爬上了局长的位置。条件好了,女儿和女婿把她接到了市区,高大的建筑,洁净的街道,冷漠的人群,冰冷的混凝土单元房……。让她格格不入,城里人的铺张浪费与高雅的习惯,让她万分不适应。节约惯了的她老喜欢捡一些破烂回来,日子久了,女儿觉得丢了她的脸,女婿虽没有言语,但脸上的轻蔑和言辞冷淡更令她寒心。她主动要求搬回了小镇。这年的中秋,老奶奶独自一人黯然神伤。月儿圆圆,在老妇人眼中,却残了大半……
岁月的更迭,心底的寒冷,加速改变着她的容颜,也慢慢疏淡了亲情。女儿从原来的半年回来一次,变为一年回来一次,以致经年不回。老奶奶总是站在门前等啊等,不时在房前屋后张望,盼望那抹熟悉的身影。有时一坐就是一天,别人问她什么,她总是后知后觉。身体慢慢在衰老,身边的人一个个走了,只余下她一个人守着老屋。再看中秋圆月,心里总有几分苦涩。
再后来,她那很少见面的孙子出息了,女儿举家全部迁往新西兰。走的时候,没有告诉她,抛下她一个人形单影只。老妇人知道后不禁潸然泪下,心里掀起了一片浅浅的涟漪。她一个人也过惯了这样的日子,不是吗?哪一天是中秋,于她已没有太多的意义。
后来的中秋节,她总是孤独步履蹒跚的走在清冷的街头,看着月光下万家团圆的暖暖灯火,心头凉意倍生,禁不住老泪纵痕。抬头望月,想起身在异地的女儿,她是否还惦记着自己?这个答案她心里是清楚的,还能奢求什么呢?家中无亲友拜访,自个儿吃着寓意团圆的月饼,明明是甜的,到了嘴里,却满嘴酸涩。想起以前那段男耕女织、虽苦尤甜的家庭美满场景,已经遥远的让她认为只是一场幻梦。
中秋望月,寄明月望家圆。
篇9:中秋望月作文
浮躁远了。
喧嚣去了。
辽远的大地,寂寥的天空,只有静、净。
走出蜗居。看到一轮圆月挂在蓝蓝的空中。秋月的月亮格外沉静,如水的月光将影子写成一首朦胧的童稚的小诗,连同摇曳的树影,谱成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弥漫于空气中,漂浮在水面上,回荡于心胸间。
常常想起古代对月的诗人:哀伤而深沉的张若虚,洒脱而豪迈的苏东坡......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时月曾照古人。月仍是同一轮月,不同的只是悠悠的时间和匆匆的人。
月至美而无言。悠悠岁月长河里,月亮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孤独而疲惫的灵魂,醉倒于月下花间,用手指蘸着残酒,在月光里写下人间最凄美动人的诗句,然后酣然离去。月亮轻轻将他揽入怀,就像美丽而慈爱的母亲哄着自己的子女。
能够如赤婴一样面对月亮,放纵孤独的灵魂,是一种大洒脱,也是一种大幸福。但是,如今还有几人能真正静下心来痴痴对月?古人灵魂里那种简单,纯净的可贵品质,在如今的世人身上还剩下多少?
古往今来,月亮是那么纯净、圣洁,人们从此寄托爱恋、思念。因此,真正苦苦跋涉于风尘的人,不能没有月亮,特别在心灵的晴空里。
月下,独自一人漫步,无论是在温暖的春夜、闷热的夏夜、凉爽的秋夜,还是在寒冷的冬夜,望月,都可以洗涤灵魂。
篇10:中秋望月作文
惊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今年的中秋在阵阵秋爽之中拉开了帷幕。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呢!今天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好像近在眼前。以前总是分不清现实与童话,总是天真地想要抓住月亮,今天,即使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也还想试试童年的愉悦。
一丝秋风吹过,让人感觉像细雨蒙蒙的春天里安安静静趴在地上的小蘑菇,有一点点优雅,有一点点害羞,但又不像春风,秋,更像夏天的弟弟,既有一点点的热情又有一丝丝害羞,就像在上课时不敢举手发言,而在下课却生龙活虎的男同胞。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诗好像能预知未来似的。他似乎知道900多年后还会有些人在中秋节时不能与家人团聚,于是写了这首诗以示安抚那些工作人员的心,以及他们的思乡之情。
月儿圆。它代表着团圆,漂亮纯洁的白色象征着善良,月亮就是一个代表。八月十五那天,一家人围着一张圆桌,一边兴致勃勃的吃着团圆饭,一边观赏着白晃晃的,像一轮白玉盘似的圆月,别提有多诗意了。
月儿朦胧。在秋风的拂袖之下,云彩悄悄靠近月,显现出一片朦胧的美。静静的,仿佛我自己也是一片云彩,接近月,享受她的白色纯洁以及那种看不透的美。上面没有嫦娥,没有玉兔,更没有吴刚在砍桂树,只有漂亮的环形山,还有人们浓厚的思乡之情。
月儿皎洁。浓浓的思念之情喷薄欲出,提笔落下,还有缕缕的情感的寄托……
篇11:中秋望月作文
夜已深了,望着夜空中那皎洁的圆月,站在阳台上的我却毫无睡意。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举家团圆的中秋之夜,远在山西的爸爸呀,此刻您是否也在抬头望月呢?
月圆人不圆。从我记事起,爸爸就因为工作的关系和我们分居两地。记得小时候,看见别的小朋友骑在爸爸脖子上的幸福样子,我就嚷着要爸爸,而妈妈总用“爸爸明天就回来了”这句话来安慰我。稍大点儿,我知道妈妈说的“明天”就是每年的春节。于是,我比别的孩子对春节有了更热切的渴望。有一年春节,爸爸因为要处理公司一个突发事件竟然没有回来。大年初一的早晨,妈妈让我起来去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我哭着死活不去,嘴里还嘟囔着:“谁叫他们的儿子不回来了?”没想到,我这一嘟囔竟把妈妈的眼泪给嘟囔出来了,吓得我赶紧闭嘴。原来,和我同样想念爸爸的还有妈妈呀!
几个月前,放学回家,我看见一个背影很像爸爸的人朝我们小区方向走去,再仔细看,他右手还提着一个大袋子,上面印有“山西特产”的字样,可以确定无疑,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人了!于是,我激动地跑过去搂住那人的腰,大叫了一声“爸爸”。没想到,我得到的却是“这是谁家的孩子啊,认错人啦”……
回到家,妈妈看到我两眼发红,问我怎么了。我说挨老师批评了,没敢说出实情,我怕我说出来,惹得妈妈也两眼发红。
月亮向西缓缓移动,我的目光追随着它。月亮呀,如果你到了山西侯马的上空,请把我的问候带给我的爸爸吧,告诉他:爱他的女儿很想他!
篇12:中秋望月作文
中秋节最特别的当然就是月亮了,这个时侯的月亮又圆又亮,像个大玉盘。
今天中秋,吃过晚饭后,我特意早早地到附近的一个草坪上席地而坐,等待着月亮的出现。半个小时过去后,在墨蓝墨蓝的夜空,有几颗星星正调皮地眨着眼睛,深绿色的山岗,在宽阔夜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绮丽巍峨。转眼间,山背后出现了一道亮光,是什么呢?原来是月亮从山后面在偷看我呢!
过了一会儿,月亮露出了小半边脸,好像小船倒扣在山顶上,又好像一盏电灯,把可怕的夜空照得色彩缤纷。接着,月亮的肩上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慢慢地爬了出来。最后,它用尽全身力气,终于跳出了高山。刹那间,似大玉盘的月亮洒下了皎洁的月光,顿时,大地仿佛披上了一层柔和的薄纱,而蓝色的夜空此时变得一片浅蓝,好浅好浅。啊!此时,我真觉得这个世界好恬静、好柔美!
当我对这个月亮赞叹不已的时候,一朵乌云遮住了月亮。于是,那美好的一切又暗了下来。然而,月亮却不甘示弱,仍然放射着光亮,给乌云镶上了一道亮光。一阵风吹来,乌云只好飘到一边去了,银光又照亮了整个小村。
在月光的陪伴下,我坐了好久好久。在回去的路上,我的脑子里还浮现着那被黑云遮住忽明忽暗的月亮,它尚且能坚持着自己的努力,那我们呢,有些人在学业上碰到了一些挫折,就半途而废,有始无终,但有些人却克服了这些困难和挫折,在新的道路上又会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我顿时明白了人要敢于奋斗、坚持努力。
篇13:中秋望月作文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篇14:中秋望月作文
今天又是一年夜美月高挂的亘古佳节——-中秋。夜晚真的很安谧……
在我的印象里,空中不知升起过多少次圆月,而每当这天,总有一种恬静的声音在悄悄地告诉我:今天天上的月亮是属于自己的,月光无垠,独照心明!
今天的时空有点不同,我没有回家,当每个好友问我时,我只是说父母都在遥远的外地,今年难以团圆了!然而他们又问我为何不前往父母在的地方共赏明月呢?!而我只是轻描淡写了一句:多点想念不是更好吗!因为距离的遥远和旅途的困惑,我只能暗寄思心与明月了,希望她能传达我的思念!
其实,距上次和父母相见,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恰如一点过隙,我只觉得那好像就发生在昨天!聚少离多似乎渐渐成了我家的习惯了!……
今晚的明月真的好美,但我的身旁却没有第二人!
大学的新学期已结束第一程了,寝室里空荡荡的,只独留下了我自己。今夜真的很静谧!
我先洗了个热水澡,出来后顿觉一股冷意,中秋到了,冷的秋意也随之而来!看着轻柔暖风般的秋晚晚会,我心中的那种细腻的感性情愫淡淡地却坦然地被召唤了出来:寂寞突然地袭击了我,如影随形。
回想去年的中秋,那是一番团圆热闹的欢聚场景,与父母的团圆自不必说,我还和我的宠物狗疯狂了一路,外面到处是灯光!月儿真美,我似乎还真切地看到了下了凡的嫦娥姐姐!那晚,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完满……
然而,一年的光景悄悄地过去了,场景不再,宠物已古,唯独在的是那轮明月还依然高悬在无边的天上……
明月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她是一个有姐范儿的女孩,是我认识的最好的朋友。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每当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和烦心事,我都会找她倾诉,她也极乐意安慰开导我。于是,我便把她当成是自己的亲姐姐了,时常温言,时常撒娇,时常玩闹;她却真像个姐姐一样,一直带着我去游玩,去嬉戏,去聚会……
我的整个心里一度填满了被疼爱的满足和幸福感。
然而时间是部细腻的检验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它检测到了我俩友谊的节节浓厚,见证了专属于我们彼此的嘻言笑语。但不知在何时,因为某故,一直圆月的夜空渐渐缺失了,我们见的面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愈渐枯竭……
但今夜的月亮又圆了。
站在窗口,我默默地望着明月,慢慢地,一种孤独感涌进了我的躯体,深深的!室友已经回家了,唯一的闺友又不再像过去那样有默契了,我的眼里忽然模糊了,心如止水的胸膛里积满了难以回味的暗伤。
我不得不说,我没有女朋友,我的心事固无处倾倒,不过,望着一点点西移的明月,我好像真的看到了嫦娥,虽然飘渺但很心安。
她仿佛对着我说:寂寞不可怕,给孤独的心一个女友,而她一直就在你的心里,只要你想她。
在入夜深邃的夜里,明月对我说:不怕孤独,因为我一直都在!
她对我说:孤独时望着我,撇下一切烦恼,抛开寂寞,永远想着我!
……
无数句话,无数次感动,潸然泪下的'自己不禁重拾了快乐,我想:中秋佳节本就该是个快乐的节日,即使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哪怕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要自己有心,一定会找到寄托心灵的乌托邦的!……
中秋之夜,缓缓升坠,我的心也跟着徜徉,静静地抱着自己睡着了……
那里面有寂寞之后的明月,有孤独沉寂后的心安,因为她一直在的……
篇15:中秋望月作文
农历八月十五夜,天空如同黑色幕布!红色的园月当空,低低在树林的树梢间坐着,渐渐的升高变成银色,把这黑色的夜映的银色。蝉鸣此起彼伏或近或远,犹如彼此聊着天,虽然我听不懂。本是立体的树,却成为剪影,如同年画,我在想年画的灵感是不是来源于此呢?!虽然这猜想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想,不过我还是觉得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坐在院中石桌前的石凳上,对这月亮写着书信,让鸿雁和鸽子衔着书信寄给她,也把她的书信衔给我。只为安慰她孤独的心,也是给自己一个不再孤独理由。给她亲手做一块月饼,虽然我知道很可能很难吃,但这却是心意啊。我想与她分享我看到的美丽月亮,以及闻到的这泥土与草混合的味道。
自己用手机放着仓央嘉措和李煜,以及纳兰容若的诗词。在这样的一个带点凉凉的诗意的悲伤的夜晚,听着他们的诗词,真的是说出这时的心境。契合这夜的心境,他们诗词也说出了我此时此刻的内心的感受。也想请他们来这桌前共饮一杯清酒,只想聆听他们的心里的声音,其实他们已经只能粲然一笑或是低头不语,亦或是仰望天上月亮,无言以对走过的路。他们是我内心的伤感的先生,也是教会了我享受这份孤独。
仓央嘉措如何回忆少年时的初恋呢。本身就身体很弱,为了妻子忧伤致病的纳兰容若,又是何等的怀念妻子呢 ?!南唐后主在大周后去世后,小周后又被当时的宋朝皇帝百般侮辱又是何等苦涩、无奈。他们的都是生活黄金堆砌的生活里,但却有着无尽难以言语的苦涩,都讨厌这无尽权利带来的奢华生活,这生活只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悲伤,不能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
现实粉碎了他们向往江湖的梦,只能在自己的诗词中的为自己编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江湖。他们每一个人都会仰望天上的月亮,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嫦娥......
其实对于华人,每一个人都有一属于自己的月亮和嫦娥。或是美丽、或是淡淡的忧伤,但是总逃不过一种团圆的情愫,与知己团聚,与爱人团聚,与亲人团聚。有最期望的没有达成的,这便是淡淡的忧伤,达到了期待的便是极美。
明月年年有,把酒问青天,我前世是何人。天上我对应的那颗星星呢?!我想我是最小最暗的那颗星星......
篇16:散文:中秋望月
散文:中秋望月
农历八月十五夜,天空如同黑色幕布!红色的园月当空,低低在树林的树梢间坐着,渐渐的升高变成银色,把这黑色的夜映的银色。蝉鸣此起彼伏或近或远,犹如彼此聊着天,虽然我听不懂。本是立体的树,却成为剪影,如同年画,我在想年画的灵感是不是来源于此呢?!虽然这猜想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想,不过我还是觉得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坐在院中石桌前的'石凳上,对这月亮写着书信,让鸿雁和鸽子衔着书信寄给她,也把她的书信衔给我。只为安慰她孤独的心,也是给自己一个不再孤独理由。给她亲手做一块月饼,虽然我知道很可能很难吃,但这却是心意啊。我想与她分享我看到的美丽月亮,以及闻到的这泥土与草混合的味道。
自己用手机放着仓央嘉措和李煜,以及纳兰容若的诗词。在这样的一个带点凉凉的诗意的悲伤的夜晚,听着他们的诗词,真的是说出这时的心境。契合这夜的心境,他们诗词也说出了我此时此刻的内心的感受。也想请他们来这桌前共饮一杯清酒,只想聆听他们的心里的声音,其实他们已经只能粲然一笑或是低头不语,亦或是仰望天上月亮,无言以对走过的路。他们是我内心的伤感的先生,也是教会了我享受这份孤独。
仓央嘉措如何回忆少年时的初恋呢。本身就身体很弱,为了妻子忧伤致病的纳兰容若,又是何等的怀念妻子呢 ?!南唐后主在大周后去世后,小周后又被当时的宋朝皇帝百般侮辱又是何等苦涩、无奈。他们的都是生活黄金堆砌的生活里,但却有着无尽难以言语的苦涩,都讨厌这无尽权利带来的奢华生活,这生活只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悲伤,不能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
现实粉碎了他们向往江湖的梦,只能在自己的诗词中的为自己编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江湖。他们每一个人都会仰望天上的月亮,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嫦娥......
其实对于华人,每一个人都有一属于自己的月亮和嫦娥。或是美丽、或是淡淡的忧伤,但是总逃不过一种团圆的情愫,与知己团聚,与爱人团聚,与亲人团聚。有最期望的没有达成的,这便是淡淡的忧伤,达到了期待的便是极美。
明月年年有,把酒问青天,我前世是何人。天上我对应的那颗星星呢?!我想我是最小最暗的那颗星星......
篇17:中秋望月抒情散文
中秋望月抒情散文
明月照高楼,流年正徘徊……
静静的窗外,又迫近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依窗而望,不觉一份怀想的心绪,随着这流年的脚步再一次走进我的心里,这中秋的明月总能勾起人们无限的怀思。
又是一年月圆时,遥望西边这渐渐迫近中秋的圆月,我心绪万千,在脑海里便浮现出中学时代我们曾读过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可谓说尽了思乡游子凄凄怀乡之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诗人已去数千年,如今让人再读,诗中描述的那份与时空的转换至情感的转换――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却如同是这流年的声音,让我们在岁月的感知中深深懂得了昔年唐朝诗人诗人白居易,一生离乡背井,浪迹天涯,奔走他乡,怀念亲人,期盼团员的复杂心绪。今天在读,一样的月,一样的中秋时节,而在人们的阅读中却读出不同的滋味。依偎在万千人的奔走之中,遥望天穹更不敢我不敢仰望诗人白居易这份心绪,因而只能在淡淡的秋月里寻找那份失去的文字,故而我写此文,或许也在补偿那份曾经的缺失之故吧?
自从离开家乡到他乡工作,每年中秋佳节回乡之情总会有着复杂的心绪,因而每每望着窗外中秋圆圆的明月在天涯缓缓升起的那一刻,心儿总会踏着淡淡的月色,在微微清凉伴随下,走进思念的故里。这中秋的圆月如同是游子眼里的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份思念的心情,我想,只有离开亲人的游子才可能读出其中的凄惨与悲凉。过去交通不便,而今,一些人一样也是为了生计,远离自己的故土,奔走他乡,此刻中秋月圆不能与亲人团聚,我想那份西北望乡同样也是不见月圆的乡愁,在如今的现代化社会里一样也会叫人揪心怀乡……
说到每逢佳节倍思亲,有情人不能团聚,我想,没有人再比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写过的《嫦娥》悔恨万千而叫人万千思绪,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人的感触之怀将天下不复故里游子的之情之恨之怨深深的扎在我们的心里,读之,谁的心不感到人生的悲凉?
同样,在倾诉一份离乡的悲情时,作者从这悲情的.源头抓起,正如诗人写到月宫里月亮孤独的来源:诗人诗中的嫦娥,只是为求得长生不老,偷吃了仙药,却从此终身守候在冰冷的月宫里。这就是命运吗?嫦娥在月宫里品尝着一份孤独的人生,这样的遭遇也为我们提出一些人生的启迪,想想我们走过的路,从降生,我们就开始为我们的生计奔走,忙忙碌碌远离故土,在爱与奔走之间,在追求与孤独之中,我们的人生又该如何选择?
想到这些,心情总有一份迷茫。在以往,望着行走这群星里的明月,我总会生出一份冥冥之中的念想,如同一个孩子将自己的梦寄情于这个苍茫的宇宙,那么的急切,如今在今夜再次的望着迫近中秋的明月,心里却猝然生出一份人生的思考。生命是岁月里的过客,从呱呱坠地,我们就为两个字“活着”而行,一路风景无限,但是我们活着就要为生计奔走,奔走也自然免不了要离开自己的故土、亲人,如同诗人李商人笔下对嫦娥人生的理解,因为为了达成成仙的欲念,就偷吃了仙药,自己果真成为了仙人一个,可她也从此选择了孤独守候月宫的生活,这能说是嫦娥在成仙得道过程中的一劫吗?面对这三百六十日的孤独之苦,因而诗人便责怪嫦娥不该因为一时贪念而偷吃了灵药的行径,这悔恨里难道含着多少诗人的责怪,诗人责怪嫦娥,而诗人想到这嫦娥的心情与自己有什么不同吗?不然的话,为何能写出这样与嫦娥遭遇凄惨绝妙的文字,她短短的几行诗句,也从此在从前一直到以后,一样影响着奔走他乡人们的心情在人世间流放?
人间没有不散的宴席,走进不惑之年的我,在面对一次次流年的走失时,总是不断地告诫自己,鼓励自己,珍惜团聚,守住离乡的孤独,为的就是这人生。相聚莫使酒杯空,离别只为相聚来,给自己一个理由,在这月圆之时,心情会少去不少离殇之痛!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在这中秋月圆的时节,我们除了对亲人,爱人那份深深的怀想之情外,更要在这月圆月缺时去想想自己的人生。难道是我多想?
静静的窗外,月色轻柔,今夜望月我不禁望出一份心情,更读懂一份望月人的性情。
篇18:中秋望月诗歌
你,擎着不换的容颜。
千年,又千年。
江南细雨,打湿了云岚。
塞外飞雪,径自舞翩跹。
君不见,
旧日楼头,双栖的飞燕。
茅草屋上,四散的炊烟。
君不见,
阡陌古道,遗失的誓言。
烟波画船,又涨起了风帆。
君不见,
那溪流的奔放里,再没有了飘零的纸船,
闹市喧嚣里,有了张扬的清欢。
望你,
千年,又千年。
守着你不变的容颜,
把思念写满纸笺。
春风吹绿柳,秋水绕堤寒。
红尘侧畔,
又有谁埋葬了满地花残。
读你,
千年,又千年。
几阙清词的忧伤,被斟满,
三杯两盏,
饮尽了几世愁情,
更饮尽了亘古的缠绵。
★ 望月遐思范文
★ 望月有感白居易
★ 望月怀远古诗
★ 望月的随笔散文
中秋望月作文450字(合集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