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青春活力小乌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乌镇作文80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乌镇作文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乌镇作文800字
清晨一缕阳光唤醒了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镇,我漫步在乌镇,感受这暖暖的阳光。
刚刚下过雨,空气被刷洗得格外清新,夹杂着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漫步于乌镇的小巷,抚摸着刻上岁月痕迹的青砖墙,我仿佛看见岁月的沧桑,无数的历史在这厚重的青砖石上呈现,浓浓的古风之气扑面而来。
白墙黛瓦之间流淌着一股乌镇的秀气与古朴乌篷船穿过桥洞,在水面上留下圈圈精致的涟漪。轻轻推开一扇斑驳坑洼的木门,“吱――”的声音将我带到一个美丽的庭院。庭院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素雅的花,再向里走,粗壮的柱子,玲珑的窗格,高高的顶梁都透着乌镇古朴典雅的气息。太阳渐渐升高,乌镇如同一个刚刚苏醒的少女,披着朝晖送给她的白色纱裙,沐浴在阳光中。乌镇的人们也推开屋门,感受这清新的空气。
当我专注于这一幅水墨画时,一阵悠扬的二胡声又将我吸引过去。闻着栀子花散发出的清香,望着古典的雕花窗。我迈着小步循着乐声走了过去。二胡声逐渐清晰,一个江南女子映入我的眼帘。她身着淡蓝色的旗袍,如这小镇般清澈洁净的颜色。她手提二胡,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垂下,脸上泛着浅浅的红晕,梨涡浅浅。她的二胡拉得沉稳老练。乐曲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缓慢时而快速,时而婉约时而豪放。“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一曲《二泉映月》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说不出的舒畅感,心被这曲子牢牢拴住,感受者乐曲的跌宕起伏,它与这乌镇完全融为一体。眼前展现月夜的一把银光碎碎撒在水面上,泉水缓缓流淌,一首悠扬的曲子在耳边不停地回荡……
伴着江南女子拉的悠扬地二胡,我缓缓走向湖边。江南的水滋润了这里的人。一群妙龄女子撑着花伞,走过石桥,鞋跟发出的声音如银铃般清脆动听。她们扭动着纤柔的腰肢,操着一口吴侬软语在轻轻谈话,生怕打破了乌镇清晨的宁静。她们就是用水做的吧!骨子里透着柔情的女子!“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这古朴的小镇上我仿佛看到了这一幅优雅的水墨画。双手掬起一捧水,感受着江南水的清凉与滋润,感受着江南水的柔情与细腻。
这散发着古香的乌镇,深厚历史的积淀,寂静的小镇啊!比起那些喧闹的都市,这里真可谓是世外桃源。隔绝了尘世的喧嚣,留给人们的是柔美舒适的感受。
突然,一阵刺耳的汽车鸣笛打破了乌镇的寂静。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哦!该踏上归途了吧!一阵轻风吹来,夹杂着淡淡的栀子花香。我挥手告别美丽的乌镇,但这浓浓的古韵,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篇2:乌镇作文800字
乌镇香市被誉为江南水乡狂欢节,它早已闻名遐迩……今天我和爸爸去乌镇舅爷爷家做客,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真容了。一到舅爷爷家,我就迫不及待地问起香市的来历。舅爷爷笑眯眯地说:香市是咱们乌镇特有的民俗活动。农家们以种桑养蚕为生,‘香市’就是为此专设的‘狂欢节’。
吃完晚饭,我们出去逛香市。没走多远,便昕到锣声锵锵、鼓声咚咚,迎瘟元帅会的长龙来了。人们身着各色古装,有的一脸严肃地擎着旗帜,有的鼓起腮帮子吹喇叭,有的和着步调敲锣,有的左右开弓击鼓……我不禁住舅爷爷身边靠,这时舅爷爷笑着说:别怕,这‘瘟元帅’活着时是个白面书生,只是为了保全一方乡亲,投身毒井而死,才弄成了这般模样。于是人们拜他为神,称之‘瘟元帅’,专管疫鬼,保地方平安的。我若有所悟地说:人们这样做是为了感谢秀才舍身救人的义举,同时也祈盼美好生活吧!爸爸连连点头。
水龙会表演开始了!我们随着人流向前赶。前面的救火锣震天响,后面两支水龙大军你追我赶。乌镇水龙,威震天下……青镇水龙,保家安邦……的呼叫声此起彼伏,互不相让。乌镇和青镇两面龙旗随风飘扬,身着兵丁服的龙兵扛着龙身、龙头、龙带,拿着水桶、油灯、太平斧等急速而过,锣声一阵紧似一阵……顷刻之间,一条条向龙腾空而起,精彩极了。
高杆船杂技是水上蚕花盛会的压轴戏。船上铺上木板,俨然成了水上舞台。木板上安放着一个支架,这支架由四根竹子结扎而成,成倒漏斗状固定在船上,一根长长的竹竿直立在倒漏斗的中间。这时表演者沿着竹竿往上爬,竹竿慢慢地弯了腰,像被风吹弯的小草。不一会儿,表演者开始进行高空翻转表演了,只见他把身子团起来,三下五除二,利索地翻转过来了,然后又悠闲地坐在竹竿上面,仿佛是鸟儿停在芦苇上。随后又缓缓地移动身子,仰面躺在上面,垂下双手、双脚……里三层外三层观众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一路好戏不断,我们又观赏沉罐求安、踏白船、莲花漂流等表演,最后我们又陪着妈妈到土地庙烧香。从庙里出来,舅爷爷对妈妈说:你到土地庙前面的水潭里去洗洗手,这叫做洗蚕花手。据说,在那里洗过手之后,养起蚕来就无病无灾。不用说,这又是人们美好的祝愿!
啊,乌镇香市,果然名不虚传!
篇3: 乌镇作文800字
略显古老的木房屹立在两岸,散发着古朴而灵秀的江南气息。这一带的江南小镇鳞次栉比,只数乌镇形色俱备,使人流连忘返。
乌镇的水虽说不上清澈见底,但却别具特色。这条小河横贯乌镇的东西栅,水呈浅青色,还微微发着点蓝,如璞玉般,散发着斑驳而闪耀的光泽,有种难以言表的美丽。河面水波荡漾,没有丝毫的污染,只有鱼儿欢快地玩耍,嬉戏水中。船是古铜色的木头制成的,黯淡的色彩印刻着岁月的痕迹,与渔夫的面庞和草帽的颜色浑然一体,映衬之下,愈发有一种回到旧时空的穿越之感。两岸是茂密繁盛的树,没有参天耸立,没有遒劲有力的枝干,多是精巧玲珑、纤纤细细的样子,如江南的女子一般窈窕婀娜,惹人喜爱。
桥是乌镇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的桥多是拱形的,围栏是石头堆起来的,只有不到半米高。桥洞有三个,中间的略微大一些,容得下两三只船同时通过。桥边有亭台楼阁,适合饮酒赏月,颇有几分意境。若是到了夜晚,江上岸边灯火阑珊,恍若人间仙境。抬头可见星光点点,远眺水面波光粼粼,美景不可胜数。此时,我最喜欢坐在船头,看渔夫的木舟划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听河水滴落发出的清脆声响,涤荡整个身心;瞧两岸树叶繁茂,在点点星火的映衬下,神秘而多姿。月光如水,灯火如豆,它们一起映照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整个河面仿佛蒙上了一层薄纱,如情窦初开的少女,害羞而美丽,让人如痴如醉。
“菜来咧!”乌镇的人热情泼辣,世世代代生活在小镇子中,做些小买卖,日子倒也过得充实快乐。小孩们是十分淘气的,他们跑去东家讨糖吃,又去西家摘花玩儿,撞歪了整齐的竹竿,又吓跑了树上的鸟儿,乌镇也因孩子们的存在而显得生机勃勃、趣味盎然。有时主人家也会笑着呵斥两声:“臭小子!坏丫头!”要知道,乌镇的男女老少都是一家人,没有人会真正计较孩子们的顽劣。这样的佯装嗔怒,这样的嬉笑打闹,反倒更添生活趣味。
到了乌镇,便会爱上乌镇。爱上这里长着青苔的石砖小路,爱上这里烟雨迷蒙的青砖黛瓦,爱上这里灵动多情的水乡人儿……
漫步乌镇,流连在如画的风景中;回首乌镇,邂逅美妙的慢生活。
篇4: 乌镇作文800字
乌镇的雨是极好看的!
多年前,我有幸跟着爷爷去过一趟乌镇,虽然那时候年纪尚小,记忆里的风景也竟不模糊:记得我扎了羊角辫,跟在爷爷后边东张西瞧的,见了好东西就新鲜。
爷爷是个挺会写字的“山羊胡子”,平时就爱摆弄些附庸风雅的小玩意儿,也学着古人作诗听雨。我常笑他年纪大了愈发矫情,他也不恼,笑道:“非也,非也。”那时候不知听了谁说乌镇是个“有灵气”的好地方,他竟二话没说将我拉了去。
乌镇确实好看。光滑的石板与黛青的瓦砖,路边石头缝里冒出头的青苔,都让人喜欢,但最叫人移不开眼的,当属乌镇的雨了。
乌镇的雨是极轻极轻的,密蒙蒙地铺下来,轻烟帷帐似的,又隔了一层雾气,和黛青色的远山相映衬。这样的光景,相机是照不来的,只能用画给绘出来。落在窗棂上的声音显得格外舒缓,悠长宁静,像轻飘飘一首诗落在心里,听雨便也成了一种享受。
乌镇的雨有时很是叫人欢乐的。雨大些的时候,就会聚成小股,顺着房梁的尾脊流下来,叮叮咚咚仿若鸣玉。若是这样的天气,路上便见不到什么人,我举一把花伞在外头玩水,孩童天性好动,玩水也成一大爱好。趿拉着鞋,猛地蹬一脚上去,就在脚边炸出一簇水花,冰凉凉的,也格外好玩。只是乌镇石板要滑得多,往往一脚还没踩下去,就得先摔个跟头,这时爷爷总爱在门里头举着毛笔看我笑话。他一笑起来,山羊胡子就被沾上墨迹,于是我也笑了。
乌镇雨后的样子很是迷人的。小桥上偶尔会有一两个撑着油纸伞的游客,他们的伞应是从当地买的,有江南烟雨的图案,但易察觉出他们身上没有“江南味”。再往前是一个小湖,雨初静,湖面就蒸腾起雾气,浮在空中,如临仙境一般。雨后的小镇像被精心打扮过,清清爽爽,叫人心里愉悦。爷爷一遍遍地捋他的山羊胡子,眯起眼睛看向远方。我问他在看什么,他说看太阳。我顺着他的目光瞧过去,眼前一片茫茫雾气,我突然说不出话来。
很多年后,我一个人去了乌镇,玩过水,看过雨,听过风,也瞧见了太阳,可是身边少了爷爷。
篇5: 乌镇作文800字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一大早五点钟我伴着闹钟响亮的响声早早地起床了。我们一大家人匆匆吃完早餐,上了车,怀着期待的心情,一路往乌镇动身。
一开始上高速,一路上十分通畅,大概走了一大半路程的时候,堵车了,车子走走停停,实在太堵了,开车的速度还赶不上走路的速度,乃至有人下车走路,顺便动动筋骨。一路上有很多辆车发生了交通事故,还好是小擦小碰,真没想到放一次小长假有这么多车撞伤,请大家减速,安全第一哪。本来只需要四个小时的路程我们足足用了七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多年悠久历史,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时乌镇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汉族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之称。
乌镇有东栅和西栅之分。我们先游玩东栅,东栅中间一条不算宽的长河,河岸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古建筑,小河上有很多座独具特点的小桥,真是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感觉十分优美,悠闲。只惋惜节日里游人太多,人隐士海的,十分拥堵,不免少了几分玩兴。东栅有众多特点小吃。
高竿船是民间船技高手在船中高竿上表演,为庆祝蚕桑丰收的一种仪式。江南百床馆是乌镇东栅一个有名的景点,展馆面积有1200多平方米,收藏了30多张清代,明代的江南古床精品,尤以千工床为出名。
江南木雕馆里的木雕十分精美,华丽。木雕馆又名百花厅,里面展现了古代木雕的精细,精美,与雕工的精.......
乌镇西栅的风景也不亚于东栅,西栅的河流更宽广,两岸的建筑更大气,跟东栅相比,年代似乎没有东栅的久远。但西栅河流上的桥梁更多更美。西栅有很多文娱的地方,比如咖啡馆,酒吧,商场等。西栅是以夜景出名的,晚上在灯光的映衬下,岸上的风景与河流中的相呼应,显得十分美丽诱人。
即使到了晚上十点钟,乌镇西栅里还人隐士海,非常拥堵,大家比肩相继的,有的在购物,有的在欣赏夜景,有的在享受美食......
乌镇的美景数不胜数,我们下一次要选一个游人少一点的时候再来细细游玩。
篇6: 乌镇作文800字
乌镇,是一座有着千年底蕴的古镇,古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西北角,是国家5A级景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这不,久闻大名的我乘着暑假的机会,要求妈妈带我去玩,妈妈同意了。于是,我们一家人踏上了乌镇之旅。
篇7: 乌镇作文800字
乌镇之河,是乌镇量最重的“路”。我把手伸进冰凉的河水,轻轻地摆弄着。清澈的河水通过那“哗哗”的流水声低诉起了乌镇长久的历史和奥秘。
看着被水底的小草染得绿茵茵的河道,任何人都会被安详,平静,看着让人心情舒畅的场景感染。
大家都没有说话,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打破这寂寞,就连河里的小鱼,也只是轻轻地吐着泡泡,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溜到中午了,要走了,我却恋恋不舍了起来。望着雨中的乌镇,我心想:美丽的乌镇,我什么时候才能再来看你呀!
篇8: 乌镇作文800字
乌镇有很多桥。其中,我最喜欢的桥是一座叫不上叫的石拱桥,这座桥有三个拱洞,从拱洞中间可以过桥,既方便了住在河边的人家,又不妨碍水上的船只。
从那座桥中,我感到大方,友善。也许,这座桥就是住在乌镇的人的性格的体现吧!
篇9: 乌镇作文800字
乌镇,这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无穷韵味的乐园,大文学家茅盾出生于斯,成长于斯。可见这里的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观非同凡响。
乌镇,主要分为东栅和西栅,而相比之下,西栅更繁华、广阔一些。从空中来看,它的河道纵横交叉,在阳光下荡漾着波光,连桥成路,流水行船。河道多,街也就多。西栅主要是以西栅大街为主,两旁都是巷子,而巷与巷之间又生出了许多小巷,每条巷都是石板路,它们之间都是相通的,如果中间隔着一条小河,就以一座石桥相连,错综复杂,是典型的江南式道路。而作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之乡”,这里的建筑大多都是建在水边的:已经有点微微掉色的木墙,纯黑的屋顶、翘起的屋檐,仿佛是一顶顶陈旧的王冠。走在西栅大街上,宽阔的石板路,“三白酒”的醇香,“姑嫂饼”的油香,“杭白菊”的清香,这条街仿佛一个香味大杂烩,掺着吆喝,热闹的气氛令人应接不暇。而一转弯就又会来到一条幽静的、就连石板路都仿佛会发出绿光的小巷,里面有一扇门,门上有一块匾,写着四个大字:叙昌酱园。里面摆着的酱缸里上好的黄豆发酵的味道此时也从墙里窜了出来。那浓重的酱香味会熏得你睁不开眼睛。再一转身,又是一条碧绿的小河,河里的鱼儿们正欢快地嬉戏,新鲜空气又会重新回到你身边。这奇特的现象又使这座江南小镇别有一种韵味。它会深深感染你,吸引你,直到你不知不觉走进下一条街。
要说乌镇最新奇也是最有魅力的特色,不是美食,不是歌谣,而是一种被称为是“水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不同于其他房屋的特点,因为它们的地基是在河里的,是用木桩或石桩打入河底,再在上面铺上木板,建好房子。远远望去,就像一艘硕大的乌篷船在微微晃动,这才是真正的“枕水”。住在这里的人们不用担心地基松动,也不用忍受喧闹。轻轻推开木窗,捧着一杯香茶。凭栏观望,只见夕阳之下,河面波光粼粼,几条小船在慢悠悠地滑过水面,听见船夫摇橹的悠扬曲调,他那质朴的歌声顺流而下,驶向小河彼岸,仿佛给乌镇这一美丽的地方上更添一种迷人的意境。这是乌镇的首创,是乌镇的魅力所在。就连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也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也更显出乌镇水阁的奇特之美。
哦,乌镇,我心中的韵味之镇。
篇10: 乌镇作文800字
今天,天气晴朗,妈妈带着我们去乌镇游玩。
乘着渡船来到景区,眼前的画面让我惊讶无比。这里的房子跟城市里的完全不一样,白墙黑瓦,木门木窗,都是沿河而建。南北两排老房子中间夹着一条窄窄的石板路,走在上面,像是走进了古老的画卷里。一条绿带子一样的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偶尔会有一两只小木船从水面滑过。河水倒映着两边的房子、树木,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画呀!
整个行程下来,有三个地方我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个地方是摆着一个大锅的地方,那个锅超级大,看起来历史悠久,下面写着“天下第一锅”。我举起相机,“咔嚓”一声,让它定格在了相片里。走到里面,我还看见了很多的用具,拉风箱的,碾米的,打年糕的……我和乐乐可开心了,一个个玩了个遍。
第二个地方是“三寸金莲馆”。我看见里面陈列了很多鞋子。这些鞋子很精致,但是很小。据说这是古时候的女人穿的鞋子。我问妈妈:这么小的鞋子,这脚怎么能穿进去呢?妈妈说:古时候,女人以脚小为美。所以女人都要裹小脚,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一圈圈地缠绕在脚上,不让脚长大。过了很久很久,等脚定型了,才把布条解下来。我在陈列馆的墙上看到了裹小脚女人的画像,看着那些画像和旁边的说明,突然觉得,那时候的女人好可怜啊。听说乌镇那儿至今还活着曾经被裹小脚的女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第三个地方是龙形田,刚开始我以为这个田是龙的形状,可是走过去看时,左看右看我也没看出来啊,可能是我个子还不够高,看不到全貌的缘故吧。不过里面的布局我还是挺喜欢的。远处有两只牛“哞哞”的叫着,旁边还有个板凳秋千,有很多年轻人正排着队,争先恐后地等着坐秋千。我的小伙伴乐乐也嚷着让她妈妈带着过去,一定要去荡一下,不过我可不喜欢去凑这个热闹。因为今年是猴年,龙形田内又摆放了很多大型的彩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喷火、大闹天宫等,都是西游记里边大家记忆深刻的一幕幕。我想,到了晚上彩灯亮的时候肯定更加漂亮。
一路上,我们走走看看,特别是我,经常拿着平板走在大家前面,给大家拍照。邱邱阿姨说:“以后大家的聚会,于镓昊就是我们大家的专用摄影师。”哈哈,我好开心哦!
半天的行程让我的脚走得有点痛,可是我依然很开心。看着熙熙攘攘的中外游客,我不禁感叹:乌镇的魅力可真大呀!
篇11: 乌镇作文800字
我们去那天,乌镇正下着蒙蒙细雨。打着伞,漫步在用石头砌成的小巷上,走在一块接一块的小巷上,走在凹凸不平的小巷上,真是让人愉快。这种愉快,可以从微微的笑容中看到,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走在乌镇的小巷里,每一步都像是在回忆乌镇的古朴千年前的繁华与热闹。漫步在雨中的乌镇小巷里,我无时无刻感受到一种古典美的模样和气息。
篇12:乌镇游记作文800字
对不起,是我的错,都怪我脑洞太大把一切想的太美好了,唉!
天真的我天真的以为这种集体活动是非常美好的,丰满的想象:拉着亲亲同桌的小手,悠闲地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在不平坦的青石板小路上留下我们的足迹,走上覆着墨绿色青苔的石桥,与泛着涟漪的河面和我们朦胧的倒影来一张美美的合照,最后坐在河边散发着历史陈香的美人靠上看着河里悠悠飘过的船,啊,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现实是,走进东栅,热浪与人潮扑面而来,为了完成任务我们焦急地寻找着木雕馆,在挤满了人的狭小街道中穿行着,时不时还要关注一下同伴们在不在,还要负责问路,任务完成了,交际能力也get了,也是蛮心酸的了,然后走得脚跟发疼的我们急匆匆地走过了桥,我的亲亲同桌还死拽着我的袖子喊着“啊啊啊,这个桥好可怕啊,我不敢走……”然后暖心的本宝宝只好——把她拽了过去。然后一行七人就“瘫”在美人靠上分享着零食,然后我们就分开行动了。我、同桌桌、队长大人与移动WiFi继续游览,其他人则被面条吸引走了,我又继续了我艰巨的任务——带路!那狭小的街道被一队队的游客塞满了,担心被人群冲散的我急中生智“快快快,后面的人拉着前面人的书包带排成一列,姐带你们脱离险境”。至于具体的形象你们可以参考下图。看,这是多么的团结友爱,这就叫团体精神,有木有!
走了一会儿我们突然停了,步调极为一致,知道为啥吗?因为我们看见了冰!淇!淋!但当我听见价格时我懵了,等等等,你说啥,十块钱一个,十五两个?!同志,不带这样的,这比KFC还贵,要死了要死了,我巴巴地看向同桌桌,眼神里只有一句话,我们平摊买两个好不好,可等待我的是竟然是不!扎心了,我又巴巴地看向队长大人,哎呦,同意了同意了,可把我开心坏了,我抓着冰淇淋啃着,一只魔爪伸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掰掉了蛋筒脆皮的底部,同桌桌,你不是不吃嘛?!我看了看从底部流出白色奶油的蛋筒,幽怨地看着吃得开心的同桌。哎呀是不是说的太多了,那就这样吧,虽然我还有很多事没讲,等下次作文课了再讲给你们听啊。
总的来说就是这次的乌镇之旅吧,和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样,但可以说真的蛮开心的,因为朋友们都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感觉友谊的小船进化成了巨轮(自我感觉超良好),虽然挺累的。
篇13: 品味乌镇作文800字
品味乌镇作文800字
从繁华的都市初入乌镇,给人以穿越时空般的感觉。看着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时代,但看到店铺内各式各样的商品,又给人一种现代感。
乌镇的秋天是浪漫的。吸入鼻腔的是清新的氧气,浸入肌肤的又是恰到好处的凉意。镇上,弥漫着甜滋滋的糖味儿;过了一会儿,又飘来一缕丝绸制品特有的`气息;纸灯笼里散发出暖暖的灯光,为已近黄昏的乌镇添上了一抹抹五颜六色的光彩。
在乌镇穿梭,欣赏着新旧建筑物带来的美感。白墙黑瓦的楼阁多少蒙上了些岁月的尘埃。白墙已不再洁白,透出隐隐约约的灰暗,黑瓦也残缺不全。推开那厚重的木窗,听到“吱呀”一声响。走上窄窄的楼梯,看到房梁是根长长的木头,不由的想起,外婆小的时候住的就是这样的房屋。整体看来,这座阁楼宛如一位垂暮的老者。
镇上的建筑虽然大多很古旧,但也有例外。刚走到这间咖啡馆时,白墙上极具设计感的绘图,就令我不禁驻足。墙上画着各种各样配色时尚的猫,鲜艳的色彩和建筑的框架设计吸引了我的目光。店门口摆着一辆自行车,几张玻璃小圆桌,更装点了它的神秘。
我推门走进了咖啡馆,挑了一间包厢坐下。在包厢里,格外清静,没有任何人打扰。窗户的面积很大,透过它看外面的河上风光再好不过了。窗外,展现出了一副美丽的水乡画面。小河中,木船在慢悠悠的划行。船桨划过水面,激起细小的浪花与涟漪。偶尔,有一只深色的水鸟从河面上穿过,为这幅画面添上了动感。
对面,是一间间小饭店、小商品店。饭店里的人并不多,因为现在还不是吃饭的时间。端起桌上的咖啡送到嘴边。一股暖意立刻从上至下,溢满全身。咖啡上冒出的白色水蒸汽一点点向上升,最后又消逝,像一簇小小的火苗,静静地燃烧着。时间,仿佛静止了。从未体验过如此闲暇的时光。
渐渐的,天色暗了,饭店内的灯光也显得明亮了。天空泛出玫瑰色与深蓝色,似乎是出自某位大画家之手,这色块令人陶醉。缓步走出咖啡馆,那凉意更浓了,能嗅到一股夜的味道。房屋也沉醉于夜色之中,越来越模糊不清。星光黯淡,星光交织着灯光,洒在石砖铺砌成的小径上,让人感到格外温馨。
当天色暗到伸手不见五指时,乌镇更迷人了。小镇上到处张灯结彩,荧光饮料也散发出不同色彩的光。几乎每一个小吃摊都排上了长队,走到哪里,都能闻到不同的食物散发出的不同香味。晚间,没有白天的人挤人,却呈现出了别有趣味的夜景。这,就是乌镇的夜。
乌镇带给了我一天的美好时光,但我却感受到一丝小小的遗憾,因为浙江乌镇之旅进入了尾声……
篇14:乌镇的桥作文800字
乌镇的桥作文800字
桐乡市实验中学803班 吴彦蕾
一切,只因在最美的年华,在最美的江南,遇见你――乌镇。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乌镇的桥,有木头做的,有石头做的,有竹子做的,灵巧可爱,千姿百态。你有桥洞,我有石狮;你有栏杆,我有雨篷。最多情的是水,白娘子般缠绕着桥,水是清澈透明的,河上一架桥,河下一架桥,拼成一块温润的碧玉。河两边大多种了花,樱花桃花居多,还有夜娇娇小雏菊大喇叭,开时倒没什么,一谢可就热闹了:乌镇的河流成了华清池的洗澡堂,清莹莹的水面上洒满了香香的`花瓣。
乌镇的桥不寂寞。
清晨,卖鱼桥呈上了带露水、带霜雪的青菜。没有叫卖声,只听见竹篮中菜叶轻轻抖动的,抑或花开的声音,月儿还在柳梢头荡着秋千呢!上午的卖鱼桥属于孩子们,吹泡泡是小小孩的专利,那些泡泡随着氤氲的水汽,飘向蓝宝石般的天了。大一点的小孩昵,手持竹制宝剑,临风而立,再配上某个武侠电视的桥段,真的恍惚迷离了时光。冬日的下午,老人们坐在桥上,可能谈天,可能说地。桥上的栏杆让日影拖得老长,长得快掉河里了。老头子叼着烟,呼呼吐着烟圈;老婆子打着毛衣,虽戴着老花镜,手指却上下翻飞,袅袅不绝地飞出无数飘飘欲仙的羽翅。再有纳鞋底的,哼着小曲的,桥看着,桥听着,被吴侬软语撩拨得身子软酥酥的。谁的鞋底纳得好,谁的曲儿唱得好……桥全知道,指不定什么时候,桥面就会浮出一部《石头记》来。
乌镇的桥一点不寂寞。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乌镇的水是温婉的。雨,是乌镇水的女儿吧,细细密密的雨似大珠小珠洒落水面,撩起黛玉微蹙的娥眉,倏忽又散了。乌篷船檐上的雨滴落到船舷上,铮铮淙淙,雨滴是冰凉的,但不透心。
乌镇的桥真的一点也不寂寞。寂寞的是我的心吧。
离开了乌镇,举家定居在繁华的城市,眼中每每看见的是灯红酒绿,车来车往,不知不觉就有一种浅浅却烙在心底的惆怅,我知道我成了乌镇的过客。想乌镇的桥了,几回回梦回乌镇,梦中的我成了一只蜗牛,慢慢爬行在乌镇的卖鱼桥上……
[何以攻玉]
关于桥,大多数学生往往囿于一个实体的、有形的桥,或是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思维很难再往深处发掘。小作者也写到了实体的桥――乌镇卖鱼桥,但其描写的着力点是桥古朴典雅的风情;然后引渡到桥的象征意义――成为一颗颗都市人散乱而空虚的心灵栖息的家园。这体现了小作者思维的深度。
再则,本文布局十分巧妙。三个画面用“乌镇的桥不寂寞”“乌镇的桥一点不寂寞”“乌镇的桥真的一点也不寂寞”相同句式串联起来,语气不断强化,目的只有一个――“寂寞的是我的心”。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
点击欣赏更多关于桥的作文
篇15:乌镇
目录概况构成概况
乌镇佳县辖镇。1942年设乌镇区,1958年改为公社,1984年建乌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1.1万。佳(县)米(脂)公路横穿镇境。运输业发达。 ◆农业以种植玉米、谷子、马铃薯为主。 ◆养殖业以猪、鸡、山羊、绵羊。 ◆经济林以枣为主。 1943年冬,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1903-1955)依照《骑白马》的曲调编写成一首长达十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歌》。 一支鲁艺的采风团(公木等)在佳县乌龙堡,与移民队的李有源相遇, 采录到了《东方红》。 代码:610828103
构成乌镇居委会,乌镇、石板、古城、穆家q、韩家、榆q、当川、李家山、黄家圪劳、柴家老庄、高西沟、刘双沟、符家畔、王家畔、秦家坪、刘家崖、坪、张家沟、玉家沟、刘家沟、刘家峁、尚家沟、王家、下高寨、核桃树、闫家坪、张庆山、下刘渠、张家峁、张文正、楼家坪、柴家岔、大圪塔、任家坪、上刘家渠、杜家老庄、张新庄、紫圪堵坪、孙家q、郭家畔、徐家坪、董家坪、任家山、秦梁、李家圪台、白家峁等47个村委会。 邮政编码:719205
篇16:乌镇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行政村。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相衔接。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80公里,距离上海有140公里。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一九九一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九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目录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交通人口历史沿革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镇处于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繁衍、生息在这里。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 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念“敦”,于是天下念“”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乌镇位于东经120°54′,北纬30°64′。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地级市)桐乡市(县级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南浔区,北接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浙江,江苏)三市(嘉兴,湖州,苏州)交界之处。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气候
乌镇隶属桐乡市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6.5℃。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1.0℃,出现在1991年12月30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39.8℃,出现在2009年7月2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回暖初日在3月17日,结束日在11月26日。无霜期243.6,年雷暴雨日32.1天,年大雾日30.8天,年降雪日9.6天。 年平均降水量1243.8毫米。年季变化大,1999年最多降水量1755.6毫米,2003年最少,降水量774.4毫米。全年有两个主要雨季,第一个雨季在3~6月,其中3~4月为春雨期,降水量在370.6毫米~108.7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18.2%。5~6月是主汛期,称为梅雨期,降水量在715.3毫米~94.7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24.3%。第二个主要雨季在9月,称为秋雨期。年雨日平均140.2天,雨日最多为2010年达154天,最少为1986年仅120天。 年平均日照1798.8小时。其中,7月、8月最多,月平均日照分别为208.5小时和206.0小时。1月、2月最少,月平均日照分别为113.0小时和107.4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484.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幅度在76%~82%之间。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干旱、台风、连阴雨、寒潮、雷电及大风等。
交通乌镇是小镇格局,没有机场和火车站。抵达乌镇需要转车。乘坐飞机可以抵达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或者杭州萧山机场。乘坐火车可以抵达桐乡站。汽车到达乌镇十分方便。上海以及浙江省内均有车到达。乌镇周边公路发达。乌镇内部交通方式为公交、出租车。乌镇景区内主要是步行和游船。 杭州←→乌镇:全程仅50分钟的车程,走沪杭高速公路到高桥出口下,经桐乡,走20公里一级公路,20分钟可达乌镇。(或从杭州走320国道一直到桐乡)。 上海←→乌镇:全程仅80分钟的车程,走沪杭高速公路到屠甸下,经桐乡,走20公里一级公路,20分钟可达乌镇。(或从上海走320国道一直到桐乡)。 宁波←→乌镇:全程约2~3小时的车程,走杭甬高速公路,到杭州转沪杭高速,到屠甸下高速,经桐乡,走20公里一级公路,20分钟可达乌镇。 苏州←→乌镇:全程仅60分钟的车程,走乍嘉苏高速公路,到嘉兴转沪杭高速,到屠甸下高速,经桐乡,走20公里一级公路,20分钟可达乌镇。(或者上乍嘉苏高速公路,到嘉兴下高速,走320国道到桐乡,再走13公里一级公路,到乌镇。) 南京←→乌镇:全程约2~3小时的车程,走沪宁高速,到苏州转乍嘉苏高速公路,到嘉兴,转沪杭高速,到屠甸下高速,经桐乡,走20公里一级公路,20分钟可达乌镇。
人口2012年底,乌镇总人口56367人,其中农业人口46381人。总户数16254户,其中农业户数11966户。人口出生率7.57‰,比上年上升1.8%,死亡率8.45‰,比上年上升0.5%,自然增长率达到-0.88‰。计划生育符合率98.35%,一孩率为83.69%。
★ 乌镇作文500字
★ 乌镇的秋游作文
★ 游乌镇五年级作文
★ 乌镇的河作文
★ 游乌镇六年级作文
★ 乌镇的观后感
乌镇作文800字(共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