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乌镇的诗句

时间:2022-12-09 06:08:44 作者:金坷垃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金坷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描写乌镇的诗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描写乌镇的诗句,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描写乌镇的诗句

描写乌镇的诗句推荐

(第一首)

一帘芳景入心旌,野树溪流万棹轻。

户户亲河闻橹唱,家家枕水望桥横。

楼台落日窗前韵,巷陌春风月下情。

乌戍沧桑诗里问,千秋岁月笑峥嵘。

(第二首)

江南霡霂润如酥,酒旆垂旒挂老梧。

花市优游来往客,酤家骈聚俊贤儒。

文华肆起风流地,翰墨熏陶逸雅夫。

自古钟灵多毓秀,书香门第尽涂朱。

(第三首)

枯枝蘸碧写春秋,水巷晴烟浣皱绸。

粉壁雕檐飞旧梦,苍苔老树掠新鸥。

洞扉叠翠掩人迹,孤雁循声向败楼。

石凳静移斜暮影,江南归客老优游。

(第四首)

乌镇青宅古韵扬,“玄珠”雅苑阅华章。

《春蚕》揭露农桑冷,《子夜》剖析市景凉。

笔下白描社会症,书中缩写世间苍。

《追求》倡导新文化,一代先驱永放光。

(第五首)

水杉无语向苍穹,绿带蜿蜒舞暮风。

戏马台前哼韵白,春波桥下忆惊鸿。

乌篷疑载娇娘返,苔砌幽涵冷月融。

深巷欲询斑驳影,举头文曲照墙东。

(第六首)

江南细雨润乌青,寿圣佛塔响铁铃。

雾里唐朝银杏树,河边清代翰林厅。

朋从水路游西栅,客向桥头望戏亭。

水墨构出茅盾像,乡音再育后人名。

篇2:描写乌镇的作文

今天,我们游览中国江南水乡之一的乌镇。到了乌镇,我发现那全都是古代的建筑物,都是很古老的房子。乌镇,是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典型代表,拥有7000多年文明历史和1300多年的建镇历史,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美誉。除了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和古老的房屋之外,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乌镇现在分有东栅和西栅两大景区,我们先是游玩东栅,进去后向右转可以看见高竿船,高竿船是民间船技高手在船中高竿上凌空表演,为了庆祝蚕桑丰收的一种仪式。而且此项目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个是财神湾,可他为什么叫做财神湾呢?因为它可以使船只周转掉头、停泊的地方,水面开阔。而且它在财神堂旁边,所以叫做财神湾。说到财神堂,它是乌镇人认为做生意应该公平,不偏不倚,而比干无心,所以被供为文财神。还有一个就是香山堂药店,它是百年历史的一家老药店,保留了古时的格局。还有乌青水龙会,虽然听着这个名字很古怪,其实它是以前的消防队,那陈列着古时用的灭火用具。最后我们还去了矛盾故居,矛盾是一名非常有名的文学家,曾经得多文学奖,在1934年至1940年,矛盾先生曾在这里居住,至今书房边还生长着矛盾先生亲手种下的棕榈树。游完了东栅后我们就去西栅了,我们是住在乌镇的西栅,乌镇是以西栅为名的,正好西栅的夜景更加美丽,我们住进乌镇里面的.通安酒店,住进了房间和吃完了晚饭,我们就去游玩整个乌镇西栅了,晚上的乌镇确实是特别的美丽,游人也特别的多,还有很多人坐木船游览。我们沿着河边游玩,经过很多古色古香的店铺,参观了很多名胜古迹,有亦昌冶坊的“天下第一锅”、百年酱园、水上市集、乌陶作坊等等都是历史悠久的古物。整个乌镇我游览后确实看见介绍里说的小桥、流水、人家。

乌镇真是美丽温馨的地方。

篇3:描写乌镇的好文章

清晨五时,天色未明,大家都早早的来到了集合点,兴致勃勃的等候旅行社的大客车,年轻的还带着孩子一起去。一路欢声笑语弥漫在奔驰的车箱里。上午九时许,客车驶入浙江湖州路段时,遇交警例行检查。原以为一会儿就行,谁知车主证件不全,驾驶员、车主及导游小姐相继被交警带去谈话,后来又令驾驶员将车开至检查站院内,依法扣留,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的情绪变得急躁起来,原本就不宽裕的游览时间又被意外的挤占了去,幸好湖州交警及时为我们调来了当地的豪华旅游车,这是一辆赴北京参加过奥运会的豪华大巴。十点半钟,我们总算重新启程了。导游小姐一再致歉,并调侃说,如果不遇检查,我们怎能坐上这辆奥运专车呢?调侃归调侃,但我们的心情却大打折扣了,而实际旅游时间也要缩水了。中午时分,旅游车驶入乌镇,导游带我们到预定的酒店吃了午饭,这里的饭店生意真好,前来就餐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匆匆的'吃完饭,就进入乌镇东栅景区。

乌镇是江南水乡古镇,镇内河街平行,水陆相邻,民居宅房傍河而筑,两岸以石桥相连,体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风韵。而令游客趋之若鹜的更为那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小镇有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有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读书的昭明书院等人文景观。由于是双休日,游人摩肩接踵、拥挤不堪。我们跟随导游,顺着人流前行。进入景区,先要过桥,一条东市河横贯东西一镇,一座廊桥架通南北两街。桥名“逢源双桥”,双桥下是“财神湾”,带着乌蓬的船儿停泊在财神湾里,象是等着财神的到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眼中、心中满是水的影子,柔柔的,润润的,幽幽的,那沿河而建的老屋大多伸向水中,一式的粉墙黛瓦,河道里时有乌蓬船过往,古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顷刻间便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如梦如幻,似景似画。过了双桥就到了财神堂,财神堂内供有一尊等人大小的财神雕像,为乌镇的东路财神,原身是比干丞相。这是一位特殊的财神爷,因他是掏心而死,后人誉之为没有私心,并以此告诫世人应取仁义之财,不能有过多的私心私利。

绕着财神湾来到了“香山堂”,一排乌黑的柜台,悬顶挂着木刻的招牌,原来是中药铺。靠墙一溜的小阁抽屉,一看就知是放中药的。一把切药的铡刀,一副桌椅,几张发黄的字画,由于时间很紧,我们就这么跑马观花的一带而过了。再往西行,一条古朴的小巷,铺着长长的青石板路,两排木门人家。这画面让人不禁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不过已看不到撑着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取而代之的是许多撑着色彩缤纷的可挡紫外线的现代伞的阳光女孩。木门上的油漆大都掉落,显出的是木材本来的颜色,不知道这其间需要经过多少次风雨的洗刷,才还原了自己的本色。木门里的人家有的在自家门前摆上小摊卖些玉米棒、茶叶蛋之类的食物。

接下来的江南百床馆是一个有趣的去处。陈列了明、清、民国时期的上百种床。雕花描金,无论是人物还是飞禽、走兽,无不栩栩如生。这些古床,精致得无以复加,一张新婚床,从里至外有三层,如同小型的房间一般,真个是红绡帐暖度春宵。我的一同事说她在上海的家,居室也只有这么一张床的大小。一架姊妹床,有两层,里面是床,有着飞凤,也许主人曾经在上面缀满了香袋,而周围的幔帐收敛了姊妹的私房话和笑声;外层是放衣柜的,方便了女儿家更衣。这一张张做工精美的床在向人们昭示着主人所处时代的繁华与奢华。

“公生糟坊”里满是酒香,靠墙一溜的架子上放着一坛坛红封白酒。这种酒叫“三白酒”,是用白米、白面和白水酿就而成的。这里的生意红红火火,象是从远古走来,源源流长。这一处的回廊里有许多卖姑嫂饼的,三白酒和姑嫂饼都是乌镇的特产。

染坊曾在电视剧里见过。晒布场上,一条条染好的蓝印花布高高地挂在一根根竹竿上,那布上印染的细碎花儿随着那一片片幽蓝迎风摇曳,轻舞飞扬,我和同伴忍不住在此留影,却不小心脱离了团队,只得单独游览了。一间间店铺里陈列着蓝印花布的制成品,有上衣、裙子、头巾等等,因时间较紧,无法挑选,因此一件物品也未买。随即来到余榴徘币馆,在这所小小的青瓦民居里,钱币就是历史的书籍。钱币馆内分批展出的皆为余先生数十年来收藏之精品,走马观花,也领略了浩瀚钱币世界之一二。

我们随着人流走进了一代文学巨匠茅盾纪念馆,这里原先是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书院大门的门楣上嵌着“立志”二字,两旁的柱联是院名的注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进得门来,穿越过道,就见一个小天井,内植桂花树。过天井是讲堂,上悬“有志竟成”匾额,纪念馆有茅盾塑像,通过文字及图片向我们介绍一代文豪的光辉一生。茅盾十三岁前住在乌镇,乌镇的风土人情融入了他的生命及作品。《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茅盾为乌镇增添了一份静雅之气。

篇4:描写乌镇的好文章

早晨,我们冒着大雾出发了。坐了6个多小时的车,我们终于到了乌镇。

我们四处寻找春天。啊,终于找到了一片竹林!那里的竹子已经长满了绿叶,在阳光底下绿得发亮。河边的柳树上长满了细细的嫩芽,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走近一看,一个个小嫩芽像一颗颗串起来的绿宝石,又像一只只小眼睛在眨。

啊,春天真美丽!

篇5:描写乌镇的好文章

阳春三月,草绿花红,一路欢歌笑语,我们到了水乡乌镇。

运河的古风,水乡的灵秀滋养了这座小镇,漫步街头:深深的院落、吱呀的木门、青幽的石板、曲折的回廊……一切都那么古朴悠然,无不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梦想,时间凝固了,我仿佛一下穿越千年,顿时思绪翩翩。突然,一声G乃,又让我清醒了,原来高挑的石拱桥下,一艘乌篷船,一摇一摆的驶来,清澈的河水泛开了涟涟细浪,两岸杨柳依依,桃花俏开,远远望去,那人、那桥、那船,似乎成了一幅唯美的水墨画卷。

美好的时间总是匆匆而过,两天很快就过去了,返程的路上我仍沉浸在乌镇的梦里,我暗中告诉自己:乌镇,我还要回来,品味你的缓慢流水,品味你的恬静优雅……。

描写乌镇的好段落摘抄

描写树诗句

描写海棠花诗句

描写彩虹诗句

描写谷雨简单诗句

水乡乌镇导游词范本

乌镇旅游作文

乌镇的观后感

乌镇作文800字

描写香菇的诗句

描写乌镇的诗句(锦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描写乌镇的诗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