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战箭网络科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乌镇的观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乌镇的观后感,欢迎参阅。
- 目录
篇1: 乌镇的观后感
今年的春游出去玩的地点那就是“浙江――乌镇”。
四月四日早晨七点钟在学校,大家都准备好出发了,坐上车大约中午9点分到达了目的地“乌镇”。
到了那,检了票就进入了景区,这里水桥相连,房屋都依水而建,流水把整个小镇一分为二美丽极了。游览线路分为东栅和西栅两块,我们从东栅开始游览,跟着导游来到了一座由两小桥组成、左右皆可通行的“逢源双桥”上,宛然可幽默演绎剧中男女主人公缠绵流连的样子,再加上导游的那一番“走过这座桥,就可左右逢源,左升官、右发财”的说辞,致使这桥成了游人们争相登越留影的热门景点。
过了逢源桥我们来到了西栅小街,街道大约三米宽,沿着河边的是石栏及靠椅内侧是店铺,店铺里出售的全是当地的特产,“三白酒、姑嫂饼、生铁锅、菊花茶、蚕丝被、蜡染蓝白花布及丝绸”等等别有洞天。一路观赏我们还拍了河边的小船,河岸的房屋和树木,这房、这桥、这水、这树,水乡一切的景色。在晨曦的阳光照耀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轻纱,更增加了一份迷人的气氛。
慢慢的,就到了回去的时候,真希望慢点回去,因为我们怀恋这古色古香、古风古气的地方,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这浓郁的气息,我爱这个地方!
篇2: 乌镇的观后感
每一个街道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每颗石子都藏着自己的记忆,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都从街道中截取那些回忆,让他们缱绻生长在自己的脑海中。
古韵的乌镇,藏着专属于他的回忆。
总在文章中,听江南孩子笔下沉睡在蒙蒙烟雨中的小桥青砖,古色古香的小镇,炊烟依旧。乌镇似乎寄托着每个孩子心中的梦。
我是透过车窗初见乌镇的。秋冬季节,外冷内热,车窗上起了雾气,眼前的景象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只听到导游指着窗外:“看,那是乌镇。”来不及从包里拿出面纸,拉长袖子,胡乱的在车窗上抹了两下,就把脸贴着窗户探望。
这儿的屋子不同于我们那儿的,我们以高楼居多,平房少见。而这则是古韵的小楼,就好似在电视上所见古时的大家闺秀,沉郁温润的屋子,屋檐似鸟翼,深棕色为主。若非江南人还当真描绘不出那浓厚的古风之感。水雾朦胧下的乌镇不那么清楚。
车停了,导游带着我们下车观览。临下车时还不忘叮嘱我们带着雨伞。走在青石板铺就得小路上,还没几步,绵绵细雨便滴落下来。江南的雨总是很多。这算是亲身领会了。
踽踽独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踩过深深浅浅的水洼。以河城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这是乌镇的东栅。在临河的矮檐灰瓦下,缓缓走过。雨滴有快有慢,垂到地面的水辫在报时;檐槽中发出咕噜的声响,无数的小锣此起彼伏:一场精致而不做作的古典音乐会。乌镇的韵与雨相结合,这是喧嚣城市所没有的宁静的厚重感。
水,是乌镇的魂。站在桥头,凝视水面,忘记喧嚣,忘记繁芜,感受似水的年华。这怕是我在乌镇所寄托的回忆,又或是它所潜藏的记忆被我所发现。更深处,我已不及领会。
“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小桥蕴涵古城貌,青石优雅怡心矣。”可不应了这浓厚的小镇。
雨停,天晴。炊烟袅袅,空气微甜,草木生香,听着江南人的吴侬软语,似在空气中嗅到不远处酒馆酿米酒的酒香。我越发的向往着醇厚的生活。
殊不知,这已藏着我的专属记忆。
烟雨蒙蒙,飘然而过。
篇3: 乌镇的观后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每次听到西塘、周庄,脑海中就会闪过马致远的这首诗。“潺潺的流水,悠闲的人家”,这种美妙的感觉,终于在今年夏天的水乡乌镇,得以实现。
在一个烟雾迷茫的清晨,我和妈妈去寻找那梦一般的江南风景。
走进乌镇,恍若隔世。小桥的出现让人倍感亲切。那一座座记载着岁月沧桑的拱桥,就像一位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慈爱地站在乌镇的河面上,静听脚下流水的吟唱。桥面斑驳的石板,桥下厚厚的青苔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小镇的历史。那半圆的桥孔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轮波动的圆月。每当云淡风清,皓月当空,天上的月亮星星是否会和这水中的满月嬉戏?这时,三三两两的游客流连于小桥两端,时而凝神远眺,时而倚桥细端,也许想在这小桥流水间寻找尘封已久的记忆吧!
水永远是江南古镇的主题。纵横交错的小河拥抱着乌镇,滋养着岸边的白墙黛瓦,垂柳廊亭。河面上缭绕着淡淡的水雾,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翠绿色的河水悠悠地流淌,几只水鸟轻盈地掠过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向两岸荡漾开去,就连生长在岸边的垂柳也不甘寂寞,弯下腰来,伸出长长的柳丝垂入河畔,远远望去,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迷人的眼。午后,乘上摇曳的乌篷船,喜欢微风吹拂的悠然;喜欢坐在船头看如玉的河水,温婉、凝重地从小巷深处款款而来;喜欢看岸边青石板上捣衣的江南女子,“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她捣净了衣衫,也捣碎了满河的夕阳。
我伸脚轻轻踏在狭窄的石板路上,走进曲径通幽的小巷。抬头仰望,白墙黑瓦,翘檐、镂空的门窗错落有致,古朴内敛。我抚摸着洁白的墙壁,聆听着窗棂里悠扬的小曲,别样惬意!你看那虚掩着的门内,闲适的阿爹斜靠在椅子上与好友品茶聊天;能干的阿婆手中的梭子在两根细丝线间穿梭不停;染坊的女人们将染好的蓝印花布在清凉的空气中上下翻飞……不知不觉已是巷道尽头,暮然回首,恍惚中仿佛看见了《雨巷》里那撑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这就是乌镇,梦一般的乌镇!
篇4: 乌镇的观后感
夏日炎炎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乌镇玩。
我们到了乌镇,我看到可以坐船,然后我就说我要坐船,妈妈不做,爸爸陪我坐,后来爸爸买好了票,和妈妈约好在乌镇中间碰面后,然后我就兴奋地冲上了船。
船慢慢的往终点上驶去,船是用木头做出来的,船上有四把扇子,供客人扇风乘凉,船的桨边使用木头做成的,船从河中间驶过,我们边欣赏两岸边拍照,在船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终点。我根本不想下船,可是又必须下船,我不情愿的下船了。
我们刚下船第一景点就是关羽庙,我走到里面看了一下,里面有一座巨大的关羽的雕像。关羽手拿着青龙偃月刀,另外一只手摸着自己长长的胡子,看起来很神气。
我们要去和妈妈汇合,我们走了大约10分钟看见了妈妈。妈妈见到我们后就提议去志愿者之家休息一会,我和爸爸都同意,我们在前往志愿者之家的路上累了,中途休息了一下,休息的地方是座桥。我们买了根冰棒方嘴里,冰凉冰凉。这里的冰棒和城里面的冰棒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冰棒是小小的,是薄荷味的,吃起来很不错。
休息完之后,我们继续前往志愿者之家,大约走了五到十分钟我们就到了志愿者之家。
我们在志愿者之家给手机,ipad充电,爸爸还看了会书。休息了大约1小时,然后我们就去吃饭,乌镇李的晚饭非常好吃。有鱼,有羊肉,还有我最爱吃的土豆丝。我们吃完后,就前往乌将军庙,爸爸说乌镇就是因为乌将军,可惜我们到乌将军庙时,已经关门了。
没多久,田渐渐的黑了我们决定找一个地方看乌镇的夜景,我们看到好多人手里端着一个发光的杯子里面装着饮料,冒着青烟。我看了后特别喜欢兵和爸妈说我也想要,之后我们就去买了Z杯,我们坐在河边上,边欣赏夜景,边喝着饮料,惬意得很。喝完饮料后发现原来是属下边有灯,地下还有一个按钮,按一下就关,在按一下又亮了。我们玩得很开心,看完夜景之后就驾马回嘉兴了。我心里想着,嘴里念叨着,我还会继续来看你的,乌镇,因为你美不胜收。
再见了,美丽的乌镇。
篇5: 乌镇的观后感
国庆假期期间,我和家人来到了江南水乡的著名古镇――乌镇。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这是明朝诗人史鉴描写乌镇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出乌镇的魅力。
带着期待,我们到达了乌镇东栅景区,我急忙跑向大门,想赶快领略东栅的美景。
走过一段竹林小路,来到主景区,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河弯弯曲曲地流向远方。河中还能看见一些几寸长的小鱼活泼地游来游去。这里的居民,在河中清洗衣物,而他们出行都是乘坐小木船,很是方便、快捷。
河两岸都是明清时期的房屋建筑,这些房屋一座座紧紧相连,由青砖墙、木楼和灰瓦顶构成。虽然房子略显破旧,但透露出一种特殊的朴素。河两岸的窄窄的路全是青石板铺就,那些光滑的石板历经悠久的岁月,显得那么古旧,踩上去给人感觉很是沉稳。
走在青石板上,看着两边古朴的房子,我已陶醉其中。
在东栅的景区里,我们还参观了“江南百床馆”、“木心纪念馆”、“茅盾纪念馆”等场所。其中,"茅盾纪念馆"最令我印象深刻。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小时候在位于乌镇的立志小学读书,从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二六年间,在商务印书馆工作了十年,这十年,茅盾从一位青年变成了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了一位革命文艺理论家,并写出了著名的作品《子夜》、《林家铺子》、《蚀》等。我还知道了一个关于茅盾勤奋写作的小故事。茅盾在写作时喜欢抽烟,有一天在他写作时朋友来访,茅盾把仅剩的一根烟招待了朋友。朋友走后茅盾又沉入了写作中,慢慢的他的烟瘾又上来了,忘记了那根烟已经招待了朋友,抓起桌子上一枝钢笔就抽,点了半天没点着才发现原来不是香烟而是钢笔。知道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茅盾写作真专心、用功,把笔当作烟都不知道,真是忘我呀!我想起了自己,每次写作都不愿意修改,更不想多写一个字。看到这个故事,我决心改掉坏习惯,向茅盾学习。
游玩了东栅,我们又来到位于乌镇西大街的西栅景区,这里不仅有古朴的房屋,还有苍翠的大树、美丽的野花、清澈的小河。一只只小木船在树木掩映的河中缓缓划过,慢慢的穿过河上的石桥,更显小镇“小桥流水人家”般的平静、祥和。
一转眼,一天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乌镇。
那如一幅水墨画般的古朴、祥和的乌镇将让我魂牵梦萦。
篇6: 乌镇的观后感
风,带着夏日的篷动与黄昏的惬意,拂过这空旷的草地;我,带着满满的好奇之心,步入这迷人的水镇。
走入这一扇古朴的石门,一条长长的木栈道便出现在眼眼前,两旁的水彬,笔直的向上生长着,树梢上的蝉虫不停地叫着,这烦人的聒躁在这详和的林中却也成了一篇安静的乐章。
这一长长的栈道,不知何处才为尽头,伴着夏虫的演唱,嗅着这树木的清香,听着栈木的吱呀声,缓缓的向前。
忽地,一阵亮光从树隙中透出,日落的余霞映着依水而建的剧院,让这由冰冷钢铁筑成的现代建筑,似乎也有了几丝温暖的生气,与这水,这树,这自然,融在了一起。
再向前走去,一阵喧闹传入耳中,一只脚还留在木栈道上,而另一只脚已踏上那久远的清石板,那被风吹了万遍,被雨水冲洗几千次,被无数路人踩过,已经被岁月磨得清滑而透亮的石板。正是这一块块蕴着百余年的石板,筑成了这老街,正是这百余年岁月的冲刷,造就了这古镇。( )
随着这石板,我由那自然的宁静,融入了这黄昏的喧闹中,有孩童的打闹,有船工的号声,有店家的吆喝,有行人的私语,有鸟归巢的鸣叫,有蝈蝈的歌唱;空气中,散发着米糕的食味,叶子的香气,河水的味道。在那些许斑驳的白墙中忙碌的妇女,在这青石板上挑着空担子急往家里赶的生意人,在木楼顶倚着木栏远眺的游人,一齐交织成了一幅充满着人文与岁月的十字绣,耐人寻味,百看不厌。
一路漫步,天色渐暗,落日的余霞最后望了一眼这水镇,恋恋不舍的隐去,随着最后一抹余晖的逝去,忽地,这镇就暗了,片刻间,所有的声音,似乎化为了泡沫,消散在夜空中,一切归为了宁静,那最自然,最原始的时刻。
“哟~~~”随着船工的一起长喝,声音似乎像听到命令似的,齐齐响起,灯亮了。那一盏盏灯光,仿若一轮轮圆月,照耀在这水面上,在风的拂动下,和水混为一体,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月光,在这黑穹之下显得格外明亮,光愈发明亮,而声音也愈发宁静。这条街上的食客已酒足饭饱,游人也渐渐散去,在路上嬉戏的孩子也被叫回,赤膊纳凉的人们也陆续回家,小镇回荡的,仅仅剩下那恬静的虫鸣与醉人的喃喃细语。乌镇夜之美,早已无法用言语形容。而我已醉在其中,静静地看着这水面,一处亮光在不觉中缓缓地从天际流出,流到水面,闯入我的视线中,想要去抚摸,却无法触及。夜渐深,乌镇如渴睡人,渐渐闭上了惺松的眼,在月光下睡去。
篇7: 乌镇的观后感
一直很向往“小桥流水人家”古朴清幽的地方。在春节假期,绵绵细雨和料峭春寒挡不住一家人去江南水乡――乌镇的步伐。
我们踏着岸边高低不平的石子路,看着清澈的潺潺河水倒映着两旁的民居,看着喜庆的大红灯笼衬托出质朴的风景,感受凉凉的清风吹过脸颊,顿时神清气爽。
缓缓的河水从石拱桥下流淌而过,无论是漫步于河旁的石砌古道还是坐在屋里推窗眺望都可以倾听流水唱出轻快的歌曲,倾听乌篷船夫沉重的摇橹声。路旁的香樟树魁梧而久远,浓密的枝叶不时地阻挡了我远望的视线;淅淅沥沥的小雨轻轻地下着,几座连接两岸的古老石桥在绵绵的春雨中朦朦胧胧。两位抱着重重被褥的妇女从留着铁环的木门里出来,她们在河埠头使着浑身的气力用木锤敲打被褥。一艘驶过的乌篷船挡住了她们劳作的身影。
不远处的廊桥,为世代生活在那里的居民遮蔽风雨数百个春秋,细水长流,它寄托了无数美好的信念。高低不平的石砌台阶,略略粗糙的红漆木柱,斑斑驳驳的灰墙青瓦,让一家人都品味到历史的悠久。顺着台阶缓缓走上,雕刻着精巧花纹的细小木条隔出了一扇扇窗户,切割得平平整整的光滑石条砌出了一排排长椅。几盆郁郁葱葱的小盆景装在白底蓝纹的花盆中,显得格外耀眼。
除了“景雅”,还有“工艺雅”。被誉为“民间染色工艺奇葩”的蓝印花布,就是其中的代表。蓝印花布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布上的花纹没有景泰蓝那么色彩艳丽,只有分散着的朴素白色小花。但它之所以名扬中外,就因为纯天然的工艺――它用石灰、黄豆合成灰浆烤蓝,纯手工来纺织、刻版、印染,才制成。细细一闻,还有一股历史的浓重气息。
走走停停,一转眼,就到了茅盾先生的故居。一迈入红漆脱落的正门,就有一股书香之气扑面而来。狭长的小天井旁栽种着挺拔的苍松,那座有着民房风格的书斋上的木质窗户雕刻着简单的花纹,一块块石砖平平地铺在小路上一直延伸向了天竹郁郁葱葱、枝叶繁茂的后花园。纪念馆里,只听得到人们的轻声细语,游客都会在这位文学巨匠的纪念馆中停留,全神贯注地看着茅盾先生亲手书写的四个大字“学致远周”,专心致志地浏览着茅盾先生的珍贵手稿和资料图片,聚精会神地默念茅盾先生的生平事迹。
……
一天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们只好匆匆作别。回眸远望,真留恋那傍水而建的民宅、悠然驶过的乌篷船、质朴无华的蓝印花布,它们无不透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篇8: 乌镇的观后感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水乡乌镇游玩。乌镇是中国四大水乡之一,它位于桐乡市北部,距离桐乡市政府所在地梧桐镇13千米左右,地处湖州、嘉兴、苏州三市交界之处。
下了车,导游带着我们一起游览乌镇。乌镇里分别有两个景区,一个是东栅,一个是西栅。
来到繁华的东栅区,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一个个古老的房屋,仿佛来到以前的水乡之镇。天上下起蒙蒙的细雨,让这一切看起来更梦幻。一些穿着旗袍的姑娘,打着花花绿绿的伞从我身旁走过,她们就像是给这美丽的江南风景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不禁赞叹道:“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
走着走着,忽然一排排清古建筑吸引了我。我随着拥挤的人群挤进了明清一条街。这里有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乌镇是茅盾的家乡,人们在乌镇给茅盾建了一个房子,按照他以前住过的每一个房间模仿建了一个,以供游客观赏。
不知不觉中,我慢慢地走到了一个染布坊的门前,我进去看以前的古代人是用什么染布的,怎样染布的。一进去,我看到许多青花布被挂在一根根竹竿上,风轻轻地吹,把一块块布吹得嗖嗖的响。
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向南绕过财神湾,我们来到了明清一条街的南侧。这里有极具江南水乡风韵的小桥、流水、人家,所有美景尽收眼底。河上,小桥林立,遥相呼应;河里,水上人家的房屋的倒影清晰可见。河边,桥上的游客们都流连忘返……
听爸爸说,乌镇不但是水乡之镇,还是文明之镇呢!历史上,乌镇的文化教育事业就十分兴盛……听着爸爸的介绍,我们又游览了晋代谢灵运的别墅遗址等等……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夕阳西下,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乌镇。这次来游玩,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时间,但我却在这古镇中获得了许多丰富的知识,也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小小的一个水乡,在古代,那些有名的诗人走过这里后,也都留下一句句充满风情的诗句。
我相信,美丽的水乡――乌镇啊,你以后必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再见了,乌镇,明天的你一定更加辉煌。
篇9: 乌镇的观后感
江南本是一个温柔多情的地方,没有黄土高原的热烈奔放,它犹如一个女子带点含蓄妩媚,这一片婀娜多姿的土地,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江南水乡。
乌镇,在江南的深处!它像一个没有醒来的梦,曾经的似水年华,曾经的喃喃自语,曾经的伫足徘徊,曾经的日暮乡关,曾经的聚散离合,都在这一片比梦境更像梦境的地方,被岁月满满收藏。一路上,让风携着你、让水载着你,去一个关于石桥、木雕、红烛、艄公、古戏和外婆的地方。你想像一下吧,有外婆的地方,总会显得格外热情与温暖,古老的阳光味,散发出朴素的香气,让你久久不能忘怀。若你猜不出,让我告诉你,那便是古镇DD乌镇。
乌镇的路,没有城市喧嚣的钢筋、水泥,它很幽静,那青石板路透露出这座小镇的安详。在晨光初露、水雾迷漫、浆声悠悠之中,请你打点起行囊吧,让你习惯了钢筋水泥的双足,去叩问乌镇光滑的青石板,去踏遍乌镇深幽的弄堂,在白墙黑瓦中,圆一个水乡朦胧的梦!那是一个怎样幽深的梦呵!
乌镇的桥也值得走一趟,“江南多水乡,人家尽枕桥”DD这样的桥、这样的水、这样的家,便是马致远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最恰当不过了。“桥里桥”是闻名远近的。特别的桥给了这座特别的小镇,它的小巧别致,它的古老苍劲,以及它在于风雨中的坚韧不移,都给人一种岁月沧桑,人已改变而“我”依然的别样感觉。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一种吆喝、一种热情似乎早在上个世纪消失,或许只能弥漫在老舍的《茶馆》里。但你今天仍可听到、感受到茶馆的鼎沸和集市的闹猛,在地球的另一端、在中国的另一侧、在水乡的另一点,在乌镇的某一角,永远回荡着那份生活的久远与温情!
我并不了解乌镇,但它那种温柔,那种安静,是江南最后的一条小巷,是江南梦回的一叶小舟,是江南浅唱的一出小曲,是江南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犹如清澈的笑脸,在江南的水上,点缀成了一个令人梦回萦绕的境地。
乌镇,一个小城的故事;
乌镇,一位少女的微笑;
乌镇,一曲热演的戏剧!
篇10:乌镇旅游中小学观后感
早在几千多年前,吴楚大地上便有了乌镇这独特而秀丽的地方。她像一位冰肌玉骨的佳人,披着轻纱,缓缓地走过了几千年,至今任完好的保存着当年的水乡古镇风味。
对于乌镇的第一印象,便应该是流水,宛如绿绸缎似的流水铺向远方,使人忘却了城市里的喧嚣和浮躁,不由得自失起来,就像抿了一口醇香的三白酒。清晨的乌镇流水不知是慵懒还是羞涩,静静的,淡淡的。太阳冉冉升起,地平线一片玫红。乌镇像受到召唤一般,睁开了绿眸。我坐在古老的摇橹乌篷船上,轻摇慢摆,两岸是历经风浪的斑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我伸出手去,任清凉的河水从指尖流淌,任和煦的阳光在心间轻舞飞扬。
乌镇就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恬静。这是中国的威尼斯,依水而建,桥街相连。这里的桥姿态各异,有宽阔的平板桥,古朴的小木桥,庄严的多孔石拱桥等等。就拿石拱桥来说吧,一座一座姿态各异的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上,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有的已磨损的雕栏是岁月的痕迹,与古镇风韵融为一体,油然起一股对历史的庄重。在若有若无的朦胧烟雨中,试问还有哪里能比得上这样一个清欢之地。
穿过小桥,走到对面的古街。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青砖瓦房,一棵棵随风裁剪的翠绿细柳,那楼台香榭,那兰亭楼阁,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路过一家蓝印花布店,店内一位女子的吴侬软语听的人不禁耳朵发酥,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灵秀而又温婉,似凌波仙子般清新脱俗。偶然一抬头,发现沿河的每家店的招牌下都挂着一顶大红灯笼,是细而长的那种大红灯笼。可惜的是我没能问到那种灯笼的由来,只知道那是种习惯,像乌镇古朴民风一样流传了很久。
乌镇,我多想在那里生活,在那里邂逅,在那里守护,在那里铭刻。
★ 乌镇旅游作文
★ 乌镇作文800字
★ 乌镇的秋游作文
★ 乌镇东栅导游词
★ 游乌镇五年级作文
★ 描写乌镇的诗句
★ 乌镇的河作文
乌镇的观后感(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