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粽子作文400字

时间:2023-02-08 04:09:32 作者:红黑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红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9篇奶奶的粽子作文400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奶奶的粽子作文4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奶奶的粽子作文400字

记得第一次看见粽子,我好奇的问奶奶,“奶奶这是什么?”奶奶满脸喜悦的告诉我:“是粽子。”我好奇的拿起来,闻闻,一股糯米的香味,伴随在空气中,慢慢的流入我的心中,就这样我记住了它。

每年的端午,奶奶总会包粽子给全家人吃,这也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是来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前,奶奶总会去天门山找粽叶,一大早来到江边采芦苇叶,太大的不行,太小的也不行,那一条芦苇带都被奶奶仔细的搜索着,当我看见那一片片精心挑选的粽叶落在奶奶手中,她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奶奶那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晨露的湿润回到家中,粗糙的手掌磨挲着我的短发,我还想在晨风中再赖会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呤唱。睡意便在芬芳中忽而散去。

奶奶的粽子包的最简单了,两层粽叶手抓着,轻轻展开,磨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成小圆锥的形状,先放米,再放几颗豆子,再一撮米盖上面,奶奶大手紧紧捏着粽子,一根绳子紧紧的绕在一起,缠两三圈,就变成了一个粽子。

奶奶是个好客的人,经常把粽子分给整个单元的人吃,让他们常一常奶奶的手艺。那一滴滴汗水从奶奶的头上落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我坐在奶奶的身影下,想着,奶奶的美味粽子!每到端午我都要吃奶奶的粽子,这是世上最好吃的。后来,我明白了,每个粽子里都包含着奶奶的爱与关怀!

祝大家端午节假期快乐!

篇2:奶奶的粽子作文400字

每当我看到街上卖的粽子,就会想起我的奶奶,往事历历在目。

一张普普通通的芦苇叶,一把普普通通的糯米,在奶奶的手里就包出了各式各样的形状。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奶奶包的粽子可真好吃,晶莹剔透,香甜可口!”

这自然是赞美奶奶包的粽子,慈祥的奶奶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奶奶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硕:“说吧,包什么馅,什么形状?”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洗衣服,做饭,砍柴,择菜……

我看着奶奶包粽子,我自己也身心入境,奶奶在包粽子时候的一举一动,十分优美。有一天,我让奶奶也教我包粽子,奶奶说:“先拿几张苇叶,做成一个小漏斗,放三分之一的`米,中间放一颗枣,再把整个粽子放满米,剩下的最后一步就交给我吧。”“听懂了?”“听懂了!”

在包粽子时出了一个笑话,粽子包到一半,我的脸有点痒痒我忘记手里有米,就用满手是米的手挠挠脸,奶奶抬头看我捧腹大笑:“孙女你脸上怎么全是米?”我照照镜子也哈哈大笑起来,“我怎么成了小花猫!”

虽然每个端午节是吃外面现卖的,但是外面的粽子也没有奶奶包的好吃,我会永远记住你包粽子时的一举一动和粽子香甜的味道!

篇3:奶奶的粽子作文400字

我的奶奶住在乡下。大部分双休日,我和爸爸妈妈都去奶奶家。

奶奶很爱我们,她每天掰着手指头算是否双休日到了。快到双休日时她会变着花样做各式可口的点心,等我们去吃。在众多的小点心中,最使我回味无穷的是奶奶包的粽子。

奶奶包的粽子配料可多了,有虾米、猪肉,花生仁、香菇……粽子比在市场卖的那种小,但却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飘十里。

我很小的时候,就曾听说粽子因屈原投江而流行的故事。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被迫投汨罗江自杀,当地人民怕他被江里的鱼虾吃掉,就包了许多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同时用龙舟和锣鼓驱赶江里的鱼虾,想方设法救屈原。每当吃着粽子,我便自然地想起这个故事,在为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时也为村民的纯朴和善良所感动。

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时才能吃到粽子,现在我几乎想什么时候吃就能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贩吆喝“卖粽子”的声音,小贩的粽子与奶奶的粽子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粽子除了必需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几米花生仁和一小块肥猪肉,没什么味道,奶奶包的粽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蕴含着她对我们无限的爱。

每当我嚼着奶奶包的粽子,总会回味着那浓浓的亲情。

篇4:粽子奶奶作文

小草是平凡的,但是没有它,谁来为大地点缀绿色;石子是平凡的,但是没有它,谁为我们铺平脚下的道路;星星是平凡的,但是没有它,谁来装扮漆黑的夜空。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平凡的人,但他们身上闪烁着不平凡的光芒。

有一天放学,我看到有一个卖竹筒粽子的小摊,我非常想吃,于是妈妈给了我五张一元钱,让我自己去买,妈妈就先去开车了。我拿着钱,问卖粽子的奶奶:“多少钱一个?”奶奶说:“三元一个。”我着急吃粽子,也想快点去找妈妈,于是我没数钱,就把钱一股脑的塞到粽子奶奶手里,我拿起粽子,就飞快的朝妈妈车的方向跑去。

等我跑到车跟前,正要拉开车门,突然有一只手拉住了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卖粽子的奶奶,她喘着粗气,明显是跟着我跑过来的,奶奶说:“你刚才买粽子的钱给多了两元钱。”说着,奶奶把两元钱递到我手上,然后就迅速转身往回跑。我拿着钱,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

看着粽子奶奶的背影,我才注意到她的头发已经花白,穿着也很朴素,跑步的步履也有些蹒跚。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因为多挣钱而高兴,反而宁愿不顾自己的生计小摊,也要把不属于她的钱还给我,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粽子奶奶的背影也因此散发出金色的光芒。

篇5:奶奶教我包粽子作文400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我看见奶奶正在包粽子,就缠着奶奶教我包粽子。

奶奶见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包粽子。就勉为其难的'给我一片粽叶,我开心的像小兔子一样跳了起来,因为奶奶终于答应教我包粽子了。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说:“首先把两张粽叶重叠,折成漏斗的形状。”我按照奶奶教的方法拿出两张粽叶折成漏斗状。紧接着放一些糯米,我认真的听奶奶说的一字一句照做将少量的糯米放入粽叶。奶奶紧接着说:“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糖枣放入。”我依旧照做。再在糖枣上放一层糯米,直到看不见枣才肯罢休。奶奶说:“再用力将粽叶裹紧。”我不会,只好看着奶奶的样子,奶奶娴熟的将粽叶包好。

奶奶看看我又看看我手中的粽子说:“你也试试。”我模仿着奶奶的样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粽叶裹好了。奶奶又说:“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的一步用绳子把包好的粽子勒紧。”可是我怎么也系不好,只好求助奶奶帮我系一下了。奶奶说:“如果不系好的话煮粽子的时候就能把粽子煮烂了那就不好吃了。”

篇6:奶奶的粽子作文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包粽子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奶奶高兴地答应了我,她告诉我。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

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篇7:奶奶的粽子作文

说到名人,大家可能会想到歌星、影星、球星、战斗英雄等。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名人”。她很平凡,但是却让我崇拜,她就是包粽子能手——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六十出头,一头短发让她显得又年轻又精神。因为经常锻炼,身子骨很硬朗,没事就爱出去旅游,也喜欢在家中包点包子、粽子什么的。奶奶包的粽子很好吃,肉粽子有肉的鲜,蜜枣粽有蜜枣的甜。糯米呈半透明状态,一口咬下去,糯米的清香溢满了我的口腔,挑动着我的味蕾,让人欲罢不能。一天我在吃粽子的时候突发奇想,问奶奶:“奶奶,您怎么会包粽子的?”奶奶笑着对我说:“当时别人在包粽子,我在旁边琢磨琢磨就会了。”奶奶顿了一会又说:“刚开始包时不熟练,米漏出来,绳子没捆紧也是常有的事,练练就会了。”奶奶的这番话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好好练习,包粽子也是极其简单的事。

熟悉奶奶的人都知道,奶奶包的粽子非常好吃,一到端午节,来找奶奶包粽子的人络绎不绝,奶奶也都有其必应,一一答应了下来,所以大家都叫她包粽子能手。我看着叶子和糯米在奶奶手上变成了一个个大而挺的粽子,心里产生了敬佩之情。

这就是我介绍的“名人”——让我骄傲的奶奶。

篇8:奶奶的粽子作文

春节临近,各家都做好准备准备做粽子了,我家也不例外,而我家则是这左邻右舍里最早包粽子的。

我的奶奶一早就准备好了材料包粽子,而其他人家也陆续做好了准备,这些天我总看到另一些奶奶们来我家磨绿豆,因为只有我们家才有小磨盘。别家才刚磨绿豆,我家就已经包好了一些粽子,可见奶奶的训练有素,呵呵……

奶奶今天就开始煮粽子了,拿个大锅,准备点木头烧火,不过煮粽子是很麻烦的,奶奶说一锅粽子要从早上煮到天黑,所以要时刻守在旁边看。天哪,那是多么难完成的一件事啊,我开始佩服起奶奶了。

煮粽子的味道飘出来,感觉好像也没有那种使人心旷神怡的清香,而是一种闷闷的味道。很难闻。我不是很愿意再逗留,于是匆匆告别奶奶,走了。真是难以想象奶奶怎么做到在那里呆上一天的……

之后奶奶的粽子就出锅了,但是我和爷爷都不感兴趣,说实话,其实我就是想看看奶奶怎么做的而已,哈哈……

第二天早上,奶奶就包好了几大箱粽子准备寄给姑姑、姑妈,还有在南宁的爸爸……(晕倒,我想这是我们全家人在收到粽子后都会做的吧)

篇9:奶奶的粽子作文

说起年味,我就想起了每到过年奶奶包的粽子。

粽子的美味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每当回味粽子的美味时,就会想起那年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的事。过年了,奶奶又在厨房包粽子,于是我跑过去看,奶奶说:“我在包你最爱吃的棕。”我一听,开心的不得了。问奶奶有猪肉棕子吗?奶奶说:“当然有!”我高兴地又蹦跳。我又心想:如果我帮奶奶做,岂不是很快就吃到棕子了。于是我对奶奶说:“我来帮您吧!”奶奶连连赞同。

于是奶奶开始教我包棕子,为了让我如愿以偿,奶奶就教我包猪肉棕子。奶奶说:“首先,把肉和糯米倒在一起,再用勺子绞拌一下,然后用勺子把糯米和肉倒在包粽子的长叶子上。”

奶奶边说边做,“最后用手包成个三角体,在用细绳系好,就可以下锅了!”

我学着学着就自己动手做了,虽然手艺不好,只包了个圆形的粽子,可奶奶连连夸我很不错了。接着我们把棕子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了。

我家的年味就是这美味的棕子,其实有什么食材包棕子的美味不重要,重要的是奶奶把对我们一家大小的爱全包进了这小小的粽子里了。

篇10:奶奶的粽子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让奶奶教我包粽子。

奶奶说:“宝贝,你先拿2-4个苇叶并排成一列,要正面朝上,一个压住另一个少半边,然后将苇叶的前半部分卷成‘漏斗’状,再往‘漏斗’里放江米、蜜枣,放满后,将‘漏斗’一边苇叶的后半部分盖到‘漏斗’的上方,等苇叶将‘漏斗’全部盖住,也就到了‘漏斗’另一端的时候,捏出一个角,再将剩余的苇叶转回来缠到一开始盖‘漏斗’时形成的角上,最后拿绳子将粽子扎紧就可以了。”

我按奶奶说的做了,但是总是不成形,总是包不住,还没扎绳子就漏米了。

“哎呀!太难了!我不学了!”我气愤地说。

奶奶说:“不能一遇到的困难就放弃,要知难而上,把困难克服掉。来,你跟着我一步一步来。”

在奶奶的激励下,我开始一步步学,失败好多次以后,才包出一个像样的来。奶奶欣慰地笑了。我包得越来越好,心里可美了,为什么呢,因为妈妈都不会包粽子,哈哈,我比妈妈还强!

等我们包了一盆后,就让妈妈来煮粽子。煮好后,我迫不及待地找到自己包的尝了一口。“妈呀!烫死我了!香死我了!”我嘴里含着粽子呜呜的说,看到我这个样子,奶奶,妈妈都笑了!

篇11:奶奶的粽子作文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纪念屈原的日子。

今年的端午节,我特别开心因为可以放三天假又可以看龙舟比赛,不过最高兴的是我今天吃到了奶奶包的粽子了。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包粽子给我们吃,今年特别早包好粽子,因为奶奶她知道我想吃,所以特别先包给我吃,我真喜欢奶奶包的粽子。因为奶奶包的粽子里面有香菇、猪肉、虾米等,最重要的是有我最爱吃的蛋黄。包粽子之前要准备很多材料,首先竹叶要先一片一片的洗干净然后晾干,接着要将米炒熟再放入所有的料拌炒,然后细心的将粽叶对折像一个漏斗,将拌炒好的料放进去,最后再将粽叶绑好拿去蒸熟就大功告成了。奶奶说等我长大后,也要教我包漂亮又好吃的粽子呢!

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书的时候,妈妈突然问我说:“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我说:“不知道,我只觉得粽子很好吃。”后来妈妈就告诉我端午节的由来,听完了妈妈说的故事让我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奶奶包的粽子很好吃,我要说:“奶奶,谢谢您!”

篇12:奶奶的粽子作文

端午节前夕,奶奶正在包粽子。我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便让奶奶教我,奶奶爽快地答应了。

奶奶叫我先仔细看她是如何包,我就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只见奶奶先把粽叶绕成了粽子形状,然后往粽壳里灌米。灌到一半时,又往粽壳里放了几个花生米,之后继续往粽壳里灌米,还不时地用筷子把米往里捣,听奶奶说,这样做出粽子好吃有嚼劲。米灌好了,奶奶用一根粽叶包了露出口,粽叶在粽身上绕几圈,最后用粽针把粽叶穿过粽身中心扎了起来。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完后问奶奶:“奶奶,我可以包一个吗?”“能,能!”奶奶说。我按照刚才学方法,草草地包了一个,虽然不怎么耐看,但总算还是个粽子。奶奶为了鼓励我,一个劲地说“不错,不错! ”接着我连续包了好几个,还好,进步挺大,一个比一个好看。

端午节那天,我吃着自己包粽子,觉得格外地香甜!

篇13:奶奶的粽子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可我不会,我就让奶奶教我包粽子。

只见奶奶拿起两片粽叶,双手灵巧的一卷,卷出一个下尖上圆的:“小筒筒”,奶奶对我说:你看清楚像奶奶这样先卷一个“小筒筒”。说完,她一只手捏着小筒筒,一只手从小盆子里抓了一把糯米放进小筒筒,又放了两颗红枣,再用大拇指压了压,她抬头和蔼可亲的对我说:“先放糯米,再放枣,然后压一压。”话音刚落,只见奶奶又拿起一片粽叶插在“小筒筒”的边上,一折,又一折,最后再折一下,就大功告成了。折出一个三角形的粽子,接着她取出一根红线,在粽子上一系,哇!粽子包好了,这时我欣喜若狂。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包出了各种各样的粽子,然后放进蒸锅里蒸上一个小时,就能闻到香喷喷的气味!

我迫不及待掀开锅盖,拿出粽子,仔细品尝,黏黏的,甜甜的,美味极了!顿时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心想:下一次的端午节我一定还要包粽子。

篇14:奶奶的粽子作文

小时候,甚至现在,我都很爱吃奶奶包的粽子。

奶奶擅长做粽子。奶奶的粽子小巧玲珑,里面有糯米、花生、甜蜜枣。

奶奶也知道我爱吃她的粽子,所以一旦听说我要去奶奶家,她一定会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我一到外婆家,外婆就塞给我一个热腾腾的粽子。绿色的粽子叶子包裹着里面的“水果”,就像金字塔的形状。粽子又香又甜又好吃。

有时候,我吃粽子,奶奶会看着我吃。我想这个时候我奶奶一定很开心。

有时候,奶奶会笑着问我:“奶奶做的粽子好吃吗?”或者问我:“这个粽子作文和上个粽子作文哪个好?”如果是前者,我会一边点头一边口齿不清地回答;如果是后者,我会说:“奶奶,你的饺子没有不好吃的时候!”反正奶奶总是开心的把我抱在怀里。真的,奶奶的粽子总是那么甜。怎么分辨哪个好?

现在奶奶包粽子的习惯没变,但是我吃粽子的时候就忍不住说起小时候吃粽子的事。她的话用三个字形容我:“像只猫”。

现在,我也明白,无论我多大,我依然会是一个在他们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很可爱的孩子。这些粽子里包含着奶奶对我无私的关心和爱护,以及所有亲人对我的深情厚意。

篇15:奶奶的粽子作文

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传说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说到端午节,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粽子,因为我奶奶做的粽子实在太好吃了。每回想起,都让我垂涎三尺。

每当端午节,我都要看奶奶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我奶奶包的是肉粽子,我站在一旁边看边学,因为我想把奶奶包粽子的手艺学会,以后我也要让奶奶尝尝我亲手包的粽子。奶奶把肉洗干净,切成一块一块的,再把肉腌上一会,糯米淘洗干净,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两片碧绿、细长的粽叶,把裹好腌肉的糯米团包在粽叶中,再用绳子将它扎紧,一个漂亮的肉粽就完成了。看着奶奶手里包好的一个个粽子,我也忍不住想试试,奶奶同意了。

奶奶握着我的手,一步步教我,在奶奶的帮助下,我包的肉粽逐渐成型了。我兴奋得一跃而起,抱着奶奶,开心地叫道:“我也会包粽子啦!”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倒水没过粽子,盖好锅盖,点着火。奶奶对我说,粽子要过一会才能吃,让我先去睡会儿。等我一觉醒来,已经闻到了满屋的肉粽香。我一个鲤鱼打挺,下了床,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奶奶说:“粽子好了,可以吃了。”奶奶把一个剥好的粽子用筷子夹好,放进我的嘴里。

糯米香混合着肉香散发出来,我咬第一口感觉到糯米的清香糯软,再咬第二口尝到了肉的美味,别提多好吃了。

我爱端午节,更爱极了奶奶包的粽子。

篇16:奶奶的粽子作文

我小时候,乃至现在,我都十分爱吃奶奶包的粽子。

奶奶很会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小巧玲珑,粽子里包着糯米呀,花生呀,还有香甜的蜜枣。

奶奶也知道我爱吃她的粽子,所以一旦听到我要去奶奶家,她一定会准备好材料包好粽子。我一到奶奶家,奶奶就塞给我一个热乎乎的粽子,那绿色的粽叶包裹着里面的“果实”,就像一个金字塔的形状,粽子又香又甜又好吃。

有时,我吃着粽子时,奶奶就在一旁看着我吃,我想,奶奶此时心里一定是幸福的吧。

有时,奶奶会笑眯眯地问我:“奶奶包的粽子好不好吃?”或者是问我:“这次的粽子和上次的粽子哪一个更好吃?”若是前者,我就一边口齿不清地回答一边点头;若是后者,我就说:“奶奶,你包的粽子没有一次不好吃的!”不管怎样,奶奶总是高兴地一把把我搂在怀里。真的,奶奶的粽子总是那么香甜,叫我怎么分辨出哪次更好吃呢?

现在,奶奶包粽子的习惯还是没有变,只是一看我拿粽子吃就会情不自禁地说起我小时候吃粽子的事,用她的话来形容我,就是这么三个字:“馋猫样”。

现在,我也明白了:不管我长多大,在他们眼里依然是那个非常可爱,永远长大不了的小孩子。这些粽子包含了奶奶对我无私的关心和爱护,包含着所有亲人伟大的亲情。

篇17:奶奶的粽子作文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粽子,我好奇的问奶奶:“奶奶,这是什么?”奶奶满脸喜悦的告诉我:“是粽子。”我好奇的拿起粽子,放在鼻前闻了闻,一股糯米的香味伴着空气流入我的心中,就这样,我记住了粽子,记住了它的香味,也记住了奶奶喜悦的笑。

每逢端午,奶奶总会包粽子给全家人吃。奶奶说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是要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的前一天,奶奶总是最忙乎的,她总是一大早起来到河塘边采芦苇叶,太大的不行,太小的也不行。奶奶在河塘变仔细的搜索着,似乎要把着整片芦苇里最好的芦苇叶都摘回家和我们包粽子吃。当那一片片精心挑选的芦苇叶落在奶奶的手中时,她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像个孩子一样。白天,奶奶就在家里浸糯米、洗粽叶,然后再将几颗红枣掺在糯米中,用芦苇叶包起,等到晚上,再将它们放入锅中煮熟。等到端午那天,奶奶起得总比以往要早。等到大家起床的时候,粽子早已摆好在餐桌上了,粽子周围还放着一些鸡蛋、鸭蛋、鹅蛋。奶奶高兴的说:“五月端棕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鸭蛋和鹅蛋放在正午的阳光下晒一会儿在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等我长大了一些,不和奶奶在一起了,便于那奶奶最爱的粽子生疏了许多。不能在端午的前一天看到奶奶摘芦苇的样子,不能闻到粽子在锅里香喷喷的味道,不能看到奶奶眉宇见充满幸福的笑,好多好多,我都无法再体会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与奶奶的感情,似乎也在渐渐的消退。可是每到五月初五,我还是能够吃到奶奶包的粽子。粽子依旧是奶奶包的,但是我似乎变了,不再那么盼着吃到它了,甚至还会很不理解,现在大街上到处都在卖粽子,奶奶为什么还不嫌麻烦的要自己包粽子。我走到奶奶身边,一脸焦躁的问:“奶奶,你为什么不直接买街上的粽子,还非要自己包呢?街上的粽子品种多,好多都是机器生产的,也比较干净,那多好啊!”奶奶沉默了,眼角的光亮渐渐散去,我刚刚的话,似乎触碰到了什么,是她那颗美好的心和那份纯真的爱吗?我的心仿佛也被奶奶黯淡的神情刺痛了。

接下来的一个端午,奶奶依旧带着粽子过来。只是,这次不是用塑料袋装的,而是那种街上到处都是的礼品盒。我看着奶奶的眼睛,她的眼是空空的,少了一份欣喜、一份期盼、一份幸福。奶奶把盒子放在桌上,对我说;“吃粽子吧。”她的语气里面显然少了一份力。这时,我看着桌上的盒子,竟没有一丝的喜悦,我开始怀念起奶奶的粽子,她亲手包的香喷喷的粽子。突然间,感觉自己明白很多,奶奶每年一如既往的给我们包粽子,都是因为她深深地爱着我们。而我,竟然对她说出如此残忍的话,我不让她包粽子,就好像剥夺了她爱我的权利。我的眼里泛起泪花,对奶奶说:“奶奶,明年我还想吃你包的粽子。”奶奶欣慰的笑了,从身后拿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那熟悉的粽子,还冒着热气,我也笑了。

摸着手中热腾腾的粽子,我感觉我和奶奶之间的距离更近了。粽子里面包着的,是她对我浓浓的关爱。我希望这粽子能够延续,如同奶奶的这份爱一般,直到永远!

篇18:奶奶的粽子作文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坐车到乡下去包粽子。

我们准备梅干菜和肉,准备包梅干菜粽子。粽叶已经浸泡好了,奶奶清洗了粽叶和米,再往米里面加调料酱油、盐……一切准备妥当,我们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把粽叶围成一个三角形,握在手心里,舀进一勺拌好调料的米,再把梅干菜和肉放在中间,上面还得铺上一层米,然后把长长的粽叶折下包裹住菱形的“米”,最后用绳子一圈圈绑起来。这样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成了。我有模有样地照着奶奶的样子做了起来,可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包粽子还真是一个技术活!

没一会功夫,奶奶就包好了许多粽子。我们把10个粽子系在一起放入锅里煮,我在厨房里帮奶奶烧火。四十分钟左右一阵阵淡淡的清香飘来。奶奶说:“再过几分钟,我们的粽子就熟了。”我忍着口水焦急地等着。我们用小火差不多闷了五分钟后,粽子终于可以出锅了。

奶奶打开锅盖,粽子的香味扑鼻而来。奶奶给我剥了一个放在碗里,一口咬下去那润滑的糯米和梅干菜的清香让我回味无穷。

篇19:奶奶的粽子作文

一天早上爸爸问我:“端午节吃什么?”我说:“吃粽子。”爸爸说:“今天我们去奶奶家吃饭吧。”

到了奶奶家,我们看到奶奶在包粽子。我也迫不及待的去包了,我左一包右一包。我说:“粽子包好了。”妈妈说:“你这粽子连吃都没法吃。”爸爸过来教我,我照爸爸的样子包好了一个棕子。

今天我觉得包棕子很有趣。

篇20:奶奶包粽子作文

端午节快到了,那么小作者眼中的`端午节又是怎么样的呢?哦,原来令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包粽子。下面一起来看看小作者学包粽子的过程。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精选奶奶包粽子作文四篇】

篇21:奶奶包粽子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让奶奶教我包粽子。

奶奶说:“宝贝,你先拿2-4个苇叶并排成一列,要正面朝上,一个压住另一个少半边,然后将苇叶的前半部分卷成‘漏斗’状,再往‘漏斗’里放江米、蜜枣,放满后,将‘漏斗’一边苇叶的后半部分盖到‘漏斗’的上方,等苇叶将‘漏斗’全部盖住,也就到了‘漏斗’另一端的时候,捏出一个角,再将剩余的苇叶转回来缠到一开始盖‘漏斗’时形成的'角上,最后拿绳子将粽子扎紧就可以了。”

我按奶奶说的做了,但是总是不成形,总是包不住,还没扎绳子就漏米了。

“哎呀!太难了!我不学了!”我气愤地说。

奶奶说:“不能一遇到的困难就放弃,要知难而上,把困难克服掉。来,你跟着我一步一步来。”

在奶奶的激励下,我开始一步步学,失败好多次以后,才包出一个像样的来。奶奶欣慰地笑了。我包得越来越好,心里可美了,为什么呢,因为妈妈都不会包粽子,哈哈,我比妈妈还强!

等我们包了一盆后,就让妈妈来煮粽子。煮好后,我迫不及待地找到自己包的尝了一口。“妈呀!烫死我了!香死我了!”我嘴里含着粽子呜呜的说,看到我这个样子,奶奶,妈妈都笑了!

【精选奶奶包粽子作文三篇】

篇22:奶奶包粽子作文

星期天吃完早饭,我看见奶奶在厨房里忙着,定睛一看,咦!奶奶又开始包粽子了呀!

奶奶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包好多好多粽子,分给亲戚朋友们品尝。我觉得很好奇,追着问奶奶:“好奶奶,粽子是怎么个包法呀?”奶奶慈祥地说:“佳仪,你想学呀,那就站我旁边看吧!”

开工啰!奶奶把带有清香味的粽叶用开水煮了一遍,再用清水洗净,放旁边备用。奶奶乐呵呵地对我说:“我们今天就包甜粽吧!”开始调粽馅了。只见奶奶量了3斤糯米放在大盆里,把米淘洗干净。然后放一斤左右的花生在米里面,搅拌了一下,让米和花生搅和在一起。再放少许的食用碱,不一会儿工夫,米就变成了淡淡的黄色。最后把一些蜜枣放一个小碗里备用。包粽子的食材全备好了!看,奶奶还把剪好的一根根棉线扎成一捆,挂在墙上。一切准备就绪。

我有点急了耶!催促奶奶道:“奶奶,快些包嘛,我等不及啦!”奶奶一字一句地说:“宝贝,不要急,要等馅充分入味一下,再开始包,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既容易熟又好吃呀!”哇!包粽子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大概过了半小时,奶奶终于动手包了。我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奶奶的手。奶奶拿起2片粽叶叠在一起,熟练地卷成一个圆锥体,把馅一勺一勺地放进去。放满后,用大拇指使劲把米压紧,接着把一颗蜜枣放在米的最上面。最后,奶奶把粽子头的两端包住,用棉线扎紧粽子,挂在墙上。好了,一个粽子终于成形了,我的眼睛这时才眨了一下。奶奶继续一个个地包着,继而扎好。不知不觉间,一大盆的馅没了,变成一个个鲜美的粽子。

粽子包好了,接下来就是煮熟它们。奶奶说:“宝贝,不要太急躁,煮粽子也是有门道的哦!”我只好耐着性子,咽了咽口水。奶奶把粽子放到了高压锅里,装得满满的一锅。用水浸透粽子,让馅充分吸水,这样容易煮熟。此时奶奶用大火煮沸粽子。慢慢地,粽子的香味飘满整个厨房,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想最先品尝。奶奶说:“宝贝,那么长时间就等了,也不在乎这一会儿。还要用小火煮半小时,粽子才会完全熟透呢!”我只好双手撑着下巴,坐在那里巴望着,不时用鼻子嗅一下粽子的清香。

快到午饭的时候,奶奶才打开高压锅,热气腾腾,一阵粽香扑鼻而来。奶奶解开了一个粽子的皮,让我尝尝。哈哈,白中透着红!我朝粽子吹了口气,迫不及待地狠狠地咬了一口,软软的,粘粘的,嚼起来特有弹性,就像QQ糖一样,美味极了!我边吃边朝奶奶竖起了大拇指,对奶奶连声说:“好吃,好吃,真好吃啊!”

【奶奶包粽子作文(3篇)】

篇23:奶奶的粽子作文

二月春风送嫩寒,空新角黍早登盘。

摘来半户青芦叶,香里晶莹玉一团。

从小,我最爱的节日就是端午,因为在这一天,奶奶就会准备好棕叶和馅料,叫上邻居家的老奶奶一起包粽子。

奶奶的手很粗糙,早已不像年轻时那般白净细滑,而是泛着泥土般的黄色,因在田间劳作多年,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而长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但就是这双一点也不好看的手,却包出了一个个玲珑小巧的粽子。

奶奶的粽子,做法十分考究,每一步都很细致。首先,糯米要浸泡一夜,这样做出来的粽子才更饱满。其次,要挑选粽叶,粽叶有什么好挑的?有!粽叶一定要挑干的,因为干粽叶包出来的粽子会更香。但使用之前浸泡时间要比新鲜粽叶更长。奶奶还悄悄告诉我,挑粽叶的学问可大啦:霉变的、虫蛀过的粽叶是不要;要挑形状呈梭形的大片叶子;还要看叶柄头,一般好的粽叶柄头短,这样粽叶中间的筋络包起来才不容易断。包粽子的馅料一般有甜枣、豆沙和酱肉等,肉一定要选五花肉。

包粽子前,奶奶的准备工作可多啦,要先把浸泡过的糯米的水份沥干,还要在粽叶上刷一点香油,避免粽叶上的毛粘在糯米上。开始包粽子,奶奶整个人都变得年轻起来,一脸的笑意。只见两片粽叶在奶奶的手上灵巧一转,就旋成了一只“小漏斗”。我说:“奶奶,你会变戏法吧!”我是怎么学也旋不好,还糟蹋了几片粽叶呢。算了吧,还是欣赏奶奶包吧:只见奶奶左手轻握“小漏斗”,右手就把一小勺糯米倒进漏斗去了,然后搁一块腌制好的五花肉,再撒上一小把糯米,一层层分得十分均匀,就像量过一样,最后才将麻线缠绕在粽子上,打上结,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神奇地诞生了。

我把它拿到手上仔细端详,一、二、三,上面有三个小角,下面有一个长长的角,一共有四个角,真秀气!外边买的粽子几乎都是五大三粗的,那叫什么粽子喲?

等待总是漫长的,而等待粽子煮好的那两个小时,就别提有多长啦。我仿佛觉得时间老人一定是跟奶奶一样,包了一下午粽子,累坏了,才走得这么慢的。“奶奶,好了吗?”我都闻到香味了。实在等不及我跑到厨房去看,大蒸锅上白气弥漫,锅中水在沸腾翻滚,粽子正在经受华美变身的考验。

“还不到时候呢,小馋猫。出去玩吧,等会我叫你。”

“奶奶,我不走,我就在这儿闻粽香。”大量蒸气伴随粽香扑面而来,让人陶醉不已,挪不开脚步了,还没等开吃就已经“咕噜”“咕噜”地咽唾沫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吃惯了奶奶包的粽子,再吃别的粽子,嘉兴的粽子也罢,五芳斋的粽子也罢,都不如奶奶包的粽子香软甘甜,绵柔醇厚,回味无穷。

奶奶,端午节就快到了,什么时候能再吃到您包的粽子呢?

篇24:奶奶的粽子作文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露珠的清香。

奶奶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摩挲着我茸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回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之中忽而散去。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的铺在那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夜里蕴含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我去看了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棕叶错落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的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是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里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端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得错落搭开的三层叶粽。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篇25:奶奶的粽子作文

水气氤氲中,奶奶熟练地包着粽子。那沁人心脾的粽香,一直飘香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记得几年前,爸妈忙于工作,奶奶家成为了我的乐园,而奶奶也成为我最好的玩伴。那时的奶奶背不驼,眼不花,像个老小孩似的,陪我跑啊,跳啊。奶奶有着50年代妇女的典型特征:勤劳、手巧。她那细碎的步伐总是在我的晨梦中响起,醒来时饭菜已摆上饭桌。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端午的歌谣还在耳边回荡;那沁人心脾的粽香也开始弥漫于鼻尖了。奶奶是我家的“大厨”。临近端午奶奶总会准备一大捆粽叶和一大盆糯米来包粽子。其实奶奶做的粽子并不像现在这样的花式繁多。只是清一色的糯米上镶嵌着一颗大红枣而已,却那么原始、纯粹,给人以实在感。

作为奶奶的小跟班,每当她包粽子时我总会守在一旁痴痴地看着。那泡了一夜的糯米颗颗透亮饱满,那用沸水浇洗过的粽叶散发出袅袅清香。奶奶手巧,包粽子的手法更是娴熟到了极致。只见奶奶将散发出幽香的粽叶放入手掌中,将白亮的糯米和红枣放到黄绿色的粽叶上,轻轻一翻一折一捏一拉,再用细细的麻绳一系,一个三角粽就成形了。奶奶将它们放在沸腾的锅中煮,盖着锅盖的大锅周边冒起雾气,锅中传出咕咚咕咚的声响,我已经直咽唾沫了。经过一番滚水的洗礼,粽子终于出锅了。可是刚出热水的粽子又被奶奶浸到冷水中,原来这样用冷水一激,粽叶与粽子容易剥离。剥下粽叶,蛋青般的粽子出来了。在洒上细细的白糖,开吃啦!我轻咬一口,独特的粽香在味蕾绽放,顿时唇齿留香。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时光匆匆中,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我去奶奶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吃奶奶做的粽子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我开始想念那久违的美味,便去超市买了几个卖相极好的手工粽子,可当我迫不及待的尝一口时却味同嚼蜡。原来奶奶包的粽子已成了我最美味的牵挂。

在水气氤氲中,奶奶如粽子般朴实无华,却香了记忆暖了心灵。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让我们互相陪伴,慢慢前行。

篇26:奶奶的粽子作文

五月五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投入江河中,吃粽子也成为了中国端午的习俗之一。

我奶奶是我们村里有名的手艺人,她对潮汕吃食的了解,那可是说不清的。只要是潮汕的吃食,你说的出来,我奶奶就做的出来,味道好极了,样子也好看。我最爱的,自然是奶奶亲手做的粽子了。

五月四晚上,奶奶把糯米、红豆和花生放在水里泡着,把粽叶擦了擦。等到第二天天微微亮的时候,她就起床腌猪肉还有鸟蛋,少许盐,多放酱油,猪肉一定要刚刚杀的猪,味道才极鲜,还必须是白猪肉多,粽子才好吃。至于鸟蛋,奶奶一定要大大的,分量足的。猪肉和鸟蛋准备好了,就可以把昨晚泡的糯米、红豆和花生捞起来,搅拌在一起,再把粽叶和棉绳准备好了,就可以包了。

奶奶特别注意各种吃食的模样,特别是自己动手的,个个样子秀气。对于粽子,她更加重视。她将粽叶一折,就有了第一个角。(潮汕粽子都有三个尖角)我也学不会,我都看了好几年了!然后往里面放一层糯米,再放猪肉,鸟蛋,然后再铺上一层糯米,馅就完成了。重点的两个角来了,一只手安这粽子内部,另一只手将粽叶折叠下来,然后再捏捏两个小角儿,那起棉绳,在粽子上绕三圈,再打一个结,就成了。

看着奶奶一个接着一个,很快就一锅了,马上就可以蒸了,我家不用煤气炉,因为味道不一样,于是就跑到老家用柴火蒸,熟了的香味,伴了我整一个童年。

今年端午,我吃不到奶奶亲手做的粽子,因为我没回家去,还记得那个曾经捧着热乎乎的粽子在上蹦下跳的、拼命的咬上一口粽子的我,那个傻傻的样子……

篇27:奶奶的粽子作文

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传说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说到端午节,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粽子,因为我奶奶做的粽子实在太好吃了,每回想起,都让我垂涎三尺。

每当端午节,我都要看奶奶包粽子,但今年有点不一样,我不仅要看包粽子,而且要学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我奶奶包的是肉粽子,我站在一旁边看边学,我一定要把奶奶包粽子的手艺学会,以后我也要让奶奶尝尝我亲手包的粽子。奶奶把肉洗干净,切成一块一块的,再把肉腌上一会,糯米淘洗干净,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两片碧绿、细长的粽叶,把裹好腌肉的糯米团包在粽叶中,再用绳子将它扎紧,一个漂亮的肉粽就完成了。

看着奶奶手里包好的一个个粽子,我早就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于是奶奶就握着我的手,一步步教我,在奶奶的帮助下,我包的肉粽逐渐成型了,看起来也是有模有样。我兴奋得一跃而起,抱着奶奶,开心地叫道:“我也会包粽子啦!”

过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倒水没过粽子,盖好锅盖,点着火。奶奶对我说,粽子要过一会才能吃,让我先去睡会儿。等我一觉醒来,已经闻到了满屋的肉粽香。我一个鲤鱼打挺,下了床,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奶奶笑着说:“看把你急的,粽子好了,来吃吧。”奶奶把一个剥好的粽子用筷子夹好,放进我的嘴里。糯米香混合着肉香散发出来,我咬第一口感觉到的是糯米的清香糯软,再咬第二口就尝到了肉的美味,别提多好吃了。

我爱端午节,更爱极了奶奶包的粽子。

篇28:奶奶的粽子作文

我从小就爱吃奶奶用糯米做的各式小吃:糯米饭、糯米糍、粽子……总之,只要是奶奶做的我都爱吃。其中,我对奶奶做的粽子情有独钟。

在我的家乡,粽子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深绿色的苇叶中包着雪白的糯米,馅儿是肥猪肉、芝麻、花生等,吃起来黏而不沾牙,肉香扑鼻;另一种比较特别,也是我的最爱,不知奶奶用什么方法使里面的糯米变成了棕色,馅儿可以随便加自己喜爱的,可以醮糖或醋吃。奶奶称它为碱水籺。

每逢端午节或者在广州的姨妈回来探亲时,奶奶就会马不停蹄地准备包粽子的材料:苇叶、糯米、馅料等。一大早,奶奶就带着我去摘苇叶,新鲜的苇叶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呢。十多斤苇叶被奶奶一张张洗干净,用开水煮软后,整齐地晾在一旁。而包粽子的糯米是奶奶亲手栽种的,她说自己种的糯米做粽子才够黏,才够香。馅儿有花生米、绿豆、红豆、芝麻……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奶奶昨晚经过民主“投票”,才准备这些馅儿的。我最佩服她有满足我们不同口味的能耐。

包粽子前,奶奶一个人包揽所有的准备工作:洗粽叶、洗糯米、剁馅、炒馅……从不用别人插手。奶奶在厨房一个人忙前忙后,一会儿工夫,屋子里便弥漫着粽子馅料的浓浓香味。

“包粽子啰!”奶奶、姑姑、妈妈等围着一盘热腾腾的冒着香气的馅料,开始包粽子,嘴上还不停地谈孩子,说趣闻。说一回笑一阵,这时笑得最开心的是——累得满头大汗的奶奶。外公去世得早,奶奶含辛茹苦把四个儿女拉扯大。如今,儿女们各奔东西,工作繁忙,几乎没时间回家看看,现在能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奶奶能不高兴吗?

我也凑过去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苇叶围成一个“小船”,轻轻铺上一层泡得洁白的糯米,用手指在糯米床中间挖一条长沟,在沟里放上一条亮晶晶的肥猪肉,撒上一些自己爱吃的豆子,再盖上一层糯米把它们藏起来,然后小心地给粽子穿上绿衣裳,用力缚上长腰带。这样,一条有款有型的粽子便诞生了。我还特意给它留下一条“长尾巴”作记号,等煮熟后好好享受自己的杰作。

奶奶又一阵忙碌之后,桌子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粽子。一家老小或是狼吞虎咽,或是细嚼慢咽,不时对奶奶的手艺啧啧称赞。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在一边忙着给将要回家的儿女摘青菜、装粽子。她说:“你们大城市里,哪能常吃到家里这么正宗的粽子?……”

我突然明白了:奶奶所包的粽子如此美味,是因为里面浸透了奶奶对儿女的浓浓的爱。

篇29:奶奶的粽子作文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用品。每年端午节,奶奶总是提着一袋粽子喜气洋洋地送到我家。今年也不例外,奶奶又提着个大味美的粽子来到我家。

奶奶按响了门铃,我打开门,奶奶就眉飞色舞地说:“今年的粽皮又大又宽,包出的粽子也特别香。”说着便把粽子递到我手里。我接过粽子,用手掂了掂,沉甸甸的,还透着一股香甜的味道。便用大拇指示意奶奶,奶奶喜笑颜开,抱着我脑门亲了一口,大步流星的回家了。

望着奶奶的背影,我心中不禁涌起了一阵波涛。奶奶个子不高,偏胖,而且腰不好,为了包粽子,奶奶不知起的有多早,而我却正躺在被窝里做着一个又一个的黄粱美梦。想到这些,我的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转,想流又流不出来。

于是,我来到厨房,扒开一个粽子就往嘴里塞。不知如何,今年的粽子格外美味。也许是因为奶奶的手艺更加精湛了;也许是因为粽皮又大又宽;但我认为,因为心疼奶奶,才爱吃奶奶包的粽子。

从那以后,我常常依偎在奶奶身边,向她诉说学校的趣事,或是教她一些常用的汉字。说说笑笑,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爱奶奶,永远也不会变。

奶奶小学生作文400字

小学包粽子作文400字

粽子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400字

关心奶奶的作文400字

我的奶奶作文400字 我的奶奶

家乡的粽子作文400字优秀

包粽子写事作文400字

包粽子的过程作文400字

奶奶的背影-抒情作文400字

奶奶的粽子作文400字(通用2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奶奶的粽子作文4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