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寺作文

时间:2023-02-20 04:01:59 作者:古里的月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古里的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游金山寺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游金山寺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游镇江金山寺作文

游镇江金山寺作文

暑假的一天,爸爸说要带我去镇江的金山寺玩一玩。我高兴得雀跃三尺。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就来到了镇江有名的旅游风景区——金山寺。我和爸爸一进门,就看见有好多香炉,我缠着爸爸买香,爸爸终于答应了。烧完香,我又去叩头,叩头时,我许了愿,还抛了一元钱呢!

然后,爸爸又带我去参观乾隆御碑、古法海洞。接着,我们来到慈寿塔里。只见塔里的每个洞里都端正的摆放着一位僧人,每位僧人都眉开眼笑,好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呢!

我和爸爸怀着好奇的心情往上爬,每层楼梯都很陡,爬上去时,我心惊胆战。“终于爬到顶了!”我欢呼着。我这才知到什么叫“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站在高处看风景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我看到了镇江通往扬州的润阳大桥、我还看到了柳树“姑娘”。一阵微风吹来,柳树“姑娘”那阿娜多姿的柳条翩翩起舞,像穿上了一件绿色的透明纱裙。

最后,爸爸带我去买纪念品。我看看这样,瞧瞧那样,感觉每一样东西都很漂亮,最后我千挑万选,还是买了我喜欢的纪念品——观音菩萨,然后,我就和爸爸心满意足地回家回家了。

篇2:游金山寺小学作文

今天我跟着爸爸,来到了著名旅游景点“金山寺”。“金山寺”位于我国镇江省。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听说,现在拨出的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就是在金山寺拍的。到了金山寺,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那里太大了。

里面的游人,那是人山人海。我们一进去就先看到了一个大型的游乐场,里面什么都有,有滑梯、有过山车、有激流勇进、还有旋转木马……玩一遍下来太刺激了,感觉天旋地转。玩完了我们就来到了法海庙,一进庙,那股呛人的烟味就席卷而来。听庙里的和尚说,在这里许愿最灵了。

我也许了愿望,但是不能说,说出来就不灵了。许完了愿,我们来到了一座高高的塔前,我问爸爸这是不是雷峰塔,爸爸说不是,雷峰塔着杭州,这只是一座普通的塔而已,我心想,这么一座小塔就这么高,那“雷峰塔”要多高呀。我们进了小塔,别看塔小台阶可不少,我们爬上了一层又一层,终于到了塔顶。哇!太美了,站在塔顶俯视下面,下面的人好象一群小蚂蚁,在地面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湖,现在似乎好像一小潭水。环视四周,好像整个镇江省都在我的眼下,非常漂亮。

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山洞里,在哦山洞里还有一个小洞上面写着直通杭州西湖,哇直通杭州西湖,不会吧,上杭州至少要坐3天的火车这么一个小洞能通进去吗?“金山寺”的美景很多要是找我这么介绍,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好了有时间你们也去玩玩吧!

篇3:游金山寺小学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镇江有名的金山寺游玩。

远远地,只见一座高塔出现在我们前方。“到了,到了!”我兴奋地喊着,我们下了车,兴高采烈地向金山寺走去。

一进门,我就看见了金江。金江的水清澈见底,就像一条蓝绸带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中。它依偎在金山的边上,静静地陪伴着这座高山。

绕过了湖,我们来到了白龙洞。白龙洞门口有白娘子和青蛇的塑像,她们手拉手,紧紧地倚靠在一起,望着曾经修炼的地方。也许,白娘子就是在这里遇到许仙的吧。我不禁想到了那个妇孺皆知的传说:白娘子爱上了许仙,法海得知后,使用了法力水漫金山,用雷峰塔将白娘子压在了塔下。

我们游玩了白龙洞,就往山上的.雷峰塔走去。爬到山顶,看见皇帝御笔题写的牌匾——“天下一览”。据说临写了这几个大字会使人变聪明,所以,我把它们全部描了下来。雷峰塔是一座八角塔,它的每个塔角向上翻翘,像十顶牛仔帽叠在一起,显得古朴典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爬上了塔顶,极目远眺,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远处,润扬大桥顶天立地,北固山映入我的眼帘。金江变成了细细的带子,被葱茏的树木切成了好几段,隐隐约约的不时出现。

夕阳西下,金山寺沐浴在一片沉静安详的金色中。下次再来,不知道白娘子是否依然在翘首遥望?那个法海是否已经慈悲为怀?

篇4:游金山寺小学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乘座高铁去镇江金山寺游玩。

到了金山寺,人可真多啊!真是人山人海。一进大门,我发现墙上挂着形态各异的大佛,你找不到两个相同的大佛。参观完了寺庙,中午吃饭的时间也就到了,我迫不及待的去买午饭和纪念品。吃完了午饭,我们去看白蛇,首先看到了白娘子变成蛇。我问爸爸:“这是真的吗?”爸爸说“不是真的,而是神话故事”哦!明白了!

参观完了金山寺,我们去坐船,我在船上观光,我情不自禁地喊到:“如画的金山寺真美啊!”

篇5:游金山寺小学作文

镇江最有名的旅游圣地,是金山寺,金山寺这所以出名,是因为它里面有一座著名的塔。今年暑假,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游玩了一番。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塔,像一个巨人顶着云层,不让去层掉下来。我的阿姨走了过来,对我说:“夏艳,在金山寺要先登塔,然后再去玩其它的。”(我的阿姨是在金山寺当导游的哦!所以我们不要门票)我点了点头,阿姨便带着我们顺着人群向塔走去。阿姨还告诉我们塔是几年几月几日建的,听着听着,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看着工人们建造,听着人们议论……

一阵清凉的风吹过,它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塔底,我急忙跑进去准备爬楼梯时,又被人群挤出门外去了,我只好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等人们都下来后,再登塔。大约过了50分钟,人们陆陆续续地下来了。我们开始爬楼梯了,每到一层都停下来歇一会儿,再往上爬。结果,到了顶层用了40分钟。我独自一个人在欣赏这绝世美景:夕阳映红了远处的半边天,凉爽的风为我消除疲倦,下面开放的花朵被人们组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图案。很快,我们带着兴奋激动下楼梯,奔向下一个景点……

接下来,我们玩了坐山车、海盗船、碰碰车……一些刺激好玩的项目。直到天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金山寺。

今年在金山寺没玩够,明年我还会去的。我将会把“金山寺”欣赏个够!

篇6:游金山寺小学作文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妈妈准备带我去金山寺游玩。

吃完早饭,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到金山寺门口,买了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进了金山公园。

我们来到金山公园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池的荷花,有红的、有白的、有粉的,这是我看到过最美丽的荷花。荷叶也很美,这时我想到了老师说过的话:“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场,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的凉伞。荷叶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我心中涌起对荷叶的敬佩之情。然后又去了银鸽广场,我看见动物园中的小鸽子特淘气,我就用一点饼干偷偷的喂它们。最后去白龙洞,还看了《白蛇传》中小青和白娘子的塑像。我们还拍了好多照片,有在百花洲拍的,有在寺庙里拍的,还有在其他好多地方拍的。下午我们就回去了。

今天虽然我又热又累,但很开心,因为我看到了金山公园的荷叶、荷花是那么的美。

篇7:游金山寺小学作文

利用国庆长假,我和妈妈一起游玩了镇江的金山寺。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听导游说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中国多数寺庙座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开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山上。

刚检票进门,便感受到了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息。走了一会,我看见了一条小河,上面还有一些游船,每个船上都有游人,据说那些人是坐船去有“天下第一泉”之称的泠泉。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金山寺的正大门,抬头看去便看到“江天禅寺”四个大字,听说这是康熙帝所赐。在门前门坐着一个石狮子,在石狮子的背上有一个球,导游说要摸四下,分别摸一摸狮子的头、脚、背和屁股会给人带来各种好运气。有点小小“迷信”的我自然把石狮子的每个部分都摸个遍,而且还在石狮子的肚子下照了相作留念。

沿着石阶往里走,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正中间有一个大观音菩萨,周围有18个罗汉,他们是降妖罗汉、笑面罗汉、沉思罗汉、长眉罗汉……他们的神态各异,样子也各不相同:有的骑着老虎;有的手拄拐棍;有的手拿花瓶;有的手握长鞭;有的手提铃铛……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一个一个地拜过。

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慈寿塔,这是当时有个地方官为了巴结慈禧,在慈禧过六十大寿时修建的。塔身为木结构,有七层,每层均围以走廊和护栏。塔梯陡而且窄,沿着塔梯往上走感到很费力。爬上塔顶,眼前一片开阔,北看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十分壮观,江面上横卧着润扬长江大桥;南望有繁华的都市……,我不禁回想起辛弃疾当年登京口北固亭的感觉。这时的我,飘飘欲仙,仿佛觉得自己快飞起来了,微风轻轻地拂过的我脸颊,舒服极了。

金山寺之行,让我留恋忘返,以后我一定多出来走走,好好享受一下我们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篇8:游金山寺小学作文

大年初二,爸爸带我到了乡下为大爷爷祝寿。下午我们去金山寺游玩。爸爸告诉我:金山寺在洪塘江心,是福州唯一的水上寺庙。传说在金山寺底下原来住着一只金螃蟹,当洪水来的时候金山寺会随着洪水升降,不会被淹没。后来螃蟹被人偷走了,发洪水的时候就会淹到金山寺。

到了江边,我们坐船登上了金山寺。一到那儿我就到处跑到处看:里面有一座石头建的七层八角塔;塔的前面有观音阁,里面供奉着“妈祖娘娘”;塔的后面有座大悲楼,供奉着观音大士。在寺的西面有一棵榕树。爸爸带着我边看边讲。我想,以前的人真厉害,在这么深的江心也能建出这么好看的寺庙。

篇9:游金山寺作文550字

游金山寺作文550字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镇江有名的金山寺游玩。

远远地,只见一座高塔出现在我们前方。“到了,到了!”我兴奋地喊着,我们下了车,兴高采烈地向金山寺走去。

一进门,我就看见了金江。金江的水清澈见底,就像一条蓝绸带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中。它依偎在金山的边上,静静地陪伴着这座高山。

绕过了湖,我们来到了白龙洞。白龙洞门口有白娘子和青蛇的'塑像,她们手拉手,紧紧地倚靠在一起,望着曾经修炼的地方。也许,白娘子就是在这里遇到许仙的吧。我不禁想到了那个妇孺皆知的传说:白娘子爱上了许仙,法海得知后,使用了法力水漫金山,用雷峰塔将白娘子压在了塔下。

我们游玩了白龙洞,就往山上的雷峰塔走去。爬到山顶,看见皇帝御笔题写的牌匾――“天下一览”。据说临写了这几个大字会使人变聪明,所以,我把它们全部描了下来。雷峰塔是一座八角塔,它的每个塔角向上翻翘,像十顶牛仔帽叠在一起,显得古朴典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爬上了塔顶,极目远眺,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远处,润扬大桥顶天立地,北固山映入我的眼帘。金江变成了细细的带子,被葱茏的树木切成了好几段,隐隐约约的不时出现。

夕阳西下,金山寺沐浴在一片沉静安详的金色中。下次再来,不知道白娘子是否依然在翘首遥望?那个法海是否已经慈悲为怀?

篇10:游金山寺的小学作文

关于游金山寺的小学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镇江有名的金山寺游玩。

远远地,只见一座高塔出现在我们前方。“到了,到了!”我兴奋地喊着,我们下了车,兴高采烈地向金山寺走去。

一进门,我就看见了金江。金江的水清澈见底,就像一条蓝绸带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中。它依偎在金山的边上,静静地陪伴着这座高山。

绕过了湖,我们来到了白龙洞。白龙洞门口有白娘子和青蛇的塑像,她们手拉手,紧紧地倚靠在一起,望着曾经修炼的地方。也许,白娘子就是在这里遇到许仙的吧。我不禁想到了那个妇孺皆知的传说:白娘子爱上了许仙,法海得知后,使用了法力水漫金山,用雷峰塔将白娘子压在了塔下。

我们游玩了白龙洞,就往山上的雷峰塔走去。爬到山顶,看见皇帝御笔题写的.牌匾――“天下一览”。据说临写了这几个大字会使人变聪明,所以,我把它们全部描了下来。雷峰塔是一座八角塔,它的每个塔角向上翻翘,像十顶牛仔帽叠在一起,显得古朴典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爬上了塔顶,极目远眺,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远处,润扬大桥顶天立地,北固山映入我的眼帘。金江变成了细细的带子,被葱茏的树木切成了好几段,隐隐约约的不时出现。

夕阳西下,金山寺沐浴在一片沉静安详的金色中。下次再来,不知道白娘子是否依然在翘首遥望?那个法海是否已经慈悲为怀?

篇11:游金山寺,游金山寺苏轼,游金山寺的意思,游金山寺赏析

游金山寺,游金山寺苏轼,游金山寺的意思,游金山寺赏析 -诗词大全

游金山寺

作者:苏轼  朝代: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是夜所见如此。

篇12:《折桂令·游金山寺》原文及赏析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倚苍云绀宇峥嵘,有听法神龙,渡水胡僧。人立冰壶,诗留玉带,塔语金铃。摇碎月中流树影,撼崩崖半夜江声。误汲南冷,笑杀吴侬,不记茶经。

译文

高高的佛寺横空出世,直与浓云相傍。这里曾有神龙幻形前来听讲,还有从远道渡江到此的西域和尚。

游人置身于玉洁冰清的世界之中,忆起东坡留下玉带和诗篇的佳话,听那寺塔的金铃阵阵作响。

树影出现于长江的江心,摇碎了波面的月光。夜半的江涛,隆隆地震撼着崩坏的崖壁,势不可挡。

昔时曾有军士拿江岸水冒充南泠水的情况,可笑如今的吴人,早已把《茶经》遗忘。

注释

金山寺:又名龙游寺、江天寺,在镇江长江中的金山上(金山至清代方与南岸毗连)。

绀(gàn)宇:佛寺,佛寺多以绀色琉璃作屋顶。

听法神龙:北宋庆历间金山寺毁于火,寺僧瑞新发誓重建。相传有神龙化为人形前来听法,显身潜入金山下的龙潭,寺僧因得布施钱百万。元释明本《题金山寺》:“龙化楚人来听法,手擎珠献不论钱。”

冰壶:喻洁净的世界。

诗留玉带:据宋范正敏《遁斋闲览》及《金山志》记载,金山了元佛印法师曾与苏轼参禅,苏轼赌败,留下玉带永镇山门。《苏轼诗集》卷二十四有《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的诗作。

中流树影:唐张祜《金山》:“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人以为传出金山的特色。

误汲南泠:唐陆羽精于茶事,世称茶神。湖州刺史李季卿命军士汲取长江南泠水,煮茶请陆羽品尝,陆羽说茶瓶上半是江岸水,下半才是南泠水。召来军士一问,原来他们因汲得的水在舟中晃出了一半,所以临时在江岸边汲水补入。事见唐张又新《煎茶水记》。南泠,一作南零,在镇江附近的长江中心,陆羽品其水质为天下第七,《煎茶水记》则品为第一。

吴侬:吴人。

《茶经》:陆羽论茶的经典著作。

赏析

小令入手擒题,以三句写出了金山寺宏伟的外观与富有宗教色彩的精神内质。“苍云”是实景,又暗用《宝雨经》“乘苍云来诣佛所”的佛教语言;“听法神龙”、“渡水胡僧”,则呈示了寺内的宗教气氛与巨大的感召力。龙、僧对举,当是受唐张祜《题润州金山寺》“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名联的启示,但在曲中更见形象。以下三句鼎足对,则度入了“游金山寺”的“游”。尽管与作者形象直接关联的仅出“人立冰壶”一句,但“诗留”、“塔语”,也间接反映出诗人观景、怀古乃至诗兴遄发的景象。而此三句中,又进一步表现了金山寺的风物特色与文化内涵。这一切都从“风神”落笔,自觉气象不凡。

“摇碎月”一联为细染,对象为“树影”与“江声”。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的写景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将眼前的实像都转移至夜间表现,这是为了取得更为完美、典型的艺术形象效果。从前文的.“苍云”、“冰壶”来看,作者的游览已近黄昏,这就为他进一步驰骋想象提供了条件。树影中流、江声撼崖,置于夜半“碎月”之中,更添一种苍莽悲郁的风调。作者的襟怀茫远、心潮澎湃,也于此间反映了出来。

末三句的“误汲南泠”云云,看似无端,实为眺望南岸所见景观的联想。时值黄昏,南岸人家汲水回家,一片熙熙攘攘的生活情景。他们的“汲水”是为了应付日常的需要,自然“不记《茶经》”,曲中的这一笔便点出了这一实质。然而,金山寺的游览却激起了诗人的无穷雅兴,所以要“笑煞吴侬”了。这三句巧妙地借用典故,为这快游的满足心态画上了句号。

由此可见,借景见情、借物象见游兴,是该曲在内容表现上的特色。而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全曲锤炼字句,尤以活用典故、成句见长。这种活用,又表现在虚实相兼上。所谓实,即属于本地风光,如“听法神龙”、“诗留玉带”、“中流树影”、“误汲南泠”,其故实在注释中已予解释。所谓虚,即典故虽非金山寺所自有,而其意蕴却有助于实景的印证。如“渡水胡僧”,令人联想起达摩一苇渡江、杯渡和尚借杯渡水的宗教故事;“塔语金铃”,令人联想到《晋事·佛图澄传》中佛图澄闻塔铃而知寓意的典故。这一切,都有助于烘染金山寺作为释教胜地的氛围和气象。

篇13:黑漆弩·游金山寺原文及赏析

[元代]王恽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为《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伎,唐人例有音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耳。渠辈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也。其词曰:

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蛟龙虑恐下燃犀,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邻居严伯昌,曾经唱《黑漆弩》这支曲子来劝酒。中书省郎中仲先对我说:“词虽然好,曲牌子名称似乎欠文雅,不妨用‘江南烟雨’来称唿它,如何?”我说:“从前苏东坡作《念奴娇》,后人喜欢它,将词名改为《酹江月》,这谁说不可以。”仲先请我给《黑漆弩》作一篇词,于是就追写了这首《游金山寺》,按照这个曲牌子的音调来演唱。先前汉朝士大夫家里专门养着善唱的歌妓,唐朝富贵人家也讲究学习音乐。而现今大家作散曲,虽然用力不少,但很难达到精妙的境地,即使作品甚多,但有些笔墨化在色情的渲染上,以为那是曲的正路。这些作者年轻气盛,正在继承圣贤的学问,并不把写曲子当成正经事,不在这方面耗费气力。

在苍茫辽阔的长江中孤零零地屹立着金山,金山上有庄严的寺庙,那是水面上的一处佛教圣境!站在金鳌峰满满地饮了三杯,那饮下的似乎不是酒,而是吸尽了江山浓浓的春色。江水深处潜伏的蛟龙,惧怕有人点燃镇凶避邪的犀角,于是掀起房屋般的巨浪。夕阳西下,游人纷纷划桨而归,让他们离开吧,我依然要在江中流连,补偿我人生阅历的`不足。

注释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初名泽心寺,至唐起称金山寺。在镇江西北长江中的金山上(金山至清初始与南岸相连)。

邻曲:邻人。

侑酒:为饮酒助兴。

省郎:中书省的郎官(郎中或员外郎)。

江南烟雨:元白贲《鹦鹉曲》(即《黑漆弩》)有“睡煞江南烟雨”的名句(参见本书所选该曲),故仲先有径取“江南烟雨”为曲牌名代称的设想。

《念奴》曲:指苏轼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末句为“一尊还酹江月”,故后人亦以《酹江月》为《念奴娇》词牌的别名。

效颦:西施病心而颦(皱眉),里中丑妇模仿,反增其丑,事见《庄子》。这里是自谦之词。

侠:称雄。

渠辈:他们,指严伯昌、仲先等人。

岑:底小而高耸的山。

天竺:寺名,在杭州灵隐山南。这里指雄伟的佛寺。

金鳌头:指金山。金山一名金鳌山。

燃犀:晋代温峤点燃犀角,投入牛渚矶的深水中,照见底下有许多奇形怪状的水中生物,因受扰而不安。

赏析:

题名《游金山寺》,实际上写的是游金山。金山在江苏镇江西北长江中(现已与南岸相连),所以首句说“苍波万顷孤岑矗”。金山并不太高,但因是突兀的矗立在水面上,故显得很高。第二句“天竺”指杭州天竺山,山上寺庙颇着名。以它来比金山,略照应寺。此二句写金山寺地势雄奇壮伟。三四句则驰骋想象,写作者登高的豪兴。金山最高处有金鳌峰,作者登上鳌头,酾酒临江,满饮三杯,顿觉豪情喷涌,逸性遄飞,仿佛自己的壮气海量,犹如巨大的神鳌,能够吸尽一江碧绿的江水,这里,作者联想神奇丰富,极度夸张而又不悖事理。其自谓效颦东坡,就豪气而言,亦差可比拟。

从作者对风景的礼赞立场来看,他这番“游金山寺”较为特别,乃纵舟巡江,眺望观赏,而无意入寺随喜。下片即叙及自身的游况。金山高峙,倒影落在水面,黝黑沉邃,深不可测。江风骤起,波涛大作,水石相激,浪峰竟如高屋一般掀上落下。诗人的奇想又与寻常不同:这该不是水底的蛟龙担心游人燃犀窥觑,而故意兴风作浪吧?这虽是实景下的联想,却也隐含金山寺为藏龙卧虎、鲸呿鳌吞之地的意味。金山寺风光的壮丽雄伟,感染了诗人,激发了他快游江山的豪情。所以纵然风急浪高,归棹纷纷,他却并不急于回家,而是任舟船在夕阳下继续飘荡。末句表流连的原因是“待偿我平生不足”。这里的不足,指的是豪旷的情兴与快意的游历。平生的不足都可于此时此地得到补偿,这就总结出了金山寺风光的非凡魅力。

这支小令选择了典型的画面,浓墨重彩,气象豪纵;奇景快游,相得益彰。全曲八句始终将金山寺同寺下的长江结合在一起,这同他游览的方式有关,却也因此借得了大江雄劲的气势。从曲文前的小序来看,作者抨击了当时曲坛“用力多而难为工”、“笔墨劝淫”的现象,说明这支小令正是在创作艺术风格上别开生面的一种尝试。早期的上层文人染指散曲,多作柔靡之声,即使提倡“以词为曲”,曲辞也取宋词婉约派的一路。本篇却取劲健豪放一路,所以在散曲作品中别具一格。

登金山寺,登金山寺张祜,登金山寺的意思,登金山寺赏析

游什么作文

游 作文

作文游博物馆

游霍山作文

四年级作文游

游寒山寺作文

游花海作文

初二作文游

游新城区作文

游金山寺作文(共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游金山寺作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