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何园作文800字

时间:2023-03-10 03:50:01 作者:wpingkang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wpingka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描写何园作文800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描写何园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描写何园的优秀作文800字

描写何园的优秀作文800字

【晚清第一园――何园】

“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大家一定会想到何园,何园位于徐凝门大桥,与扬州的母亲河――古运河相邻。何园是“晚清第一园”为什么叫“第一园”呢,我进入何园想要一探究竟。

刚进入何园,就感受到盎然的绿意,只见满眼苍翠,不远处有一条长廊,上面有个圆洞门上写着“寄啸山庄”。

走过小径,穿过长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座屋子上缀满了爬山虎,甚至连窗户都被布满了!满墙的绿叶在微风中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它们在呢喃细语,不禁让我想到“蒙络摇缀”。随后,一股清香袭来,便感觉浑身清爽。走近,才发现满墙的爬山虎中夹着一丝丝黄色,原来那是它的触须,我摸了摸,发现它们虽柔软但却无比坚韧,望着这些生命力如此强悍,坚忍不拔的爬山虎,我真是佩服它们,这样的爬山虎不愧为扬城的“第一”啊!

紧挨着“爬山虎房”的,便是一大片的竹林,它们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倾吐着大把的绿色,几根小竹子也抽出新芽,装点着何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

穿过奇巧的“风楼”,阅过寿逾千年的“木香”,抚过历史悠久的'砖墙,我来到蝴蝶厅前的小径上,我看都一棵叫“卫矛”的小树和一棵参天耸立的朴树,感到大开眼界。我又看到一棵好大的广玉兰树。它的树冠像碧绿的巨伞遮蔽了院子里的天空,它的根曲折蜿蜒,宛如许多蟒蛇在地上游动,这棵百年巨树,没有一丝的颓唐,每一片叶子都有碧绿的光点在跃动,何园里奇特的树木,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让我赞叹不已,这也不愧是“第一”啊!

来到“片山石房”,我便急忙去寻“镜花水月”了,不一会儿,我便找到了“水中月”,在池塘边的假山上有一个圆圆的小洞,光线穿入,反射后,就像一个圆圆的月亮出现在水中,神奇的是,随着人脚步的移动,“月”也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这时旁边传来悦耳的声音“各位游客,这也象征着人生不要太追名逐利,要知道这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我看了看导游,她衣着朴素,举止大方,“哦”,她原来是牡丹仙子之首何芳怡,看来何园的导游也是“第一”啊!

无数的名树古树,满目苍翠的爬山虎,设计巧妙的镜花水月。这一切都是扬州人智慧的结晶哪!

篇2:扬州何园作文800字

以前经常吟咏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心想那里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早就听说扬州园林最有特色,当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便深深地迷恋上了这个温柔之乡。而后又几下扬州。

我曾经三次造访位于扬州市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路77号的何园,在第三次去时,与二弟振方住在何园里。

何园是扬州较为晚出的园林,建于光绪九年,是道台何芷舠归隐扬洲后,购吴氏明末“片石山房”旧址的基础上建成的,何芷舠在官场失意,胸怀抑郁,想学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在自家园林的山水之间吐一吐胸中的闷气,故将这座园林取名为“寄啸山庄”。

何园占地面积为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厅堂98间。何园的正门藏于偏僻小巷,多少显示出园主人为人低调,不愿露富的心理,而高耸的围墙,却至少暗示了它的存在。

园林之妙在于借,这是中国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可是当我们来到何园时,发现这里民宅林立,远处无山,近处无水。可见这里造园是多么的艰难,整个何园要想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只有充分显示自己的特色。

走进何园的东门,首先看到的是何园的后花园。后花园分为东、西两部分,穿过“寄啸山庄”的圆洞门,就是东园。呈现在眼前的是牡丹厅,迎面山墙上嵌有“风吹牡丹”的砖雕。扬州是八大雕刻之乡,砖雕是其中的一种,这幅砖雕上牡丹枝叶的形状有正有反,花纹有疏有密,凤凰栩栩如生,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

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紧贴墙壁上堆叠着长达60余米的贴壁假山,皆太湖石铺就,紧贴墙面,又高过墙头,山林延北壁蜿蜒西去,折向东壁,再西折北,仅将墙外诸多民宅遮掩,上有盘山蹬道,下有空谷相遇,水绕山谷,山上有月亭。过月亭可登上复道回廊,形成全园上下主体交通。据考证,贴壁假山出自名家之手,他通过有限表现无限,通过局部表现整体,他将山置入封火墙上,使之浑然一体,给人以楼墙均建于山上之感。如果把封火墙比作一张宣纸,那么眼前的贴壁假山就是刚画好的山水画。拐弯处还给人以悠远的感觉,水居的意境,令人无限遐想。

何园的贴壁假山,最能体现扬州的叠石艺术。其拼叠手法十分简练,并运用扬派擅长的挑、飘手法使山更具动势,以局部代整体,有限喻无限。例如,将山石直接入墙,是叠石艺术中以少胜多的范例;其造型严谨到增一石嫌多、减一石则少的地步,说明制作艺术上的炉火纯青。贴壁山周围遍布笋石棕榈,山野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园林一般都强调有山有水,而何园是旱园无山无水。旱园常用的作法是挖一水塘,点缀些山石,沾点水气而已。而构园者从一开始就另辟蹊径,从东门进园时先见辅景,南面是牡丹芍药圃,北面湖石贴壁山林。贴壁山林前是一弯曲水,湖石如峭壁,葛藤倒挂,池内碧水中游鱼怡然,更有楼台山色倩影映水,你会不自觉地叹道:“真是活了!”。就在如此水景之西有一敞厅,名船厅。形状如船,此时人们仿佛已到湖边。该厅飞檐卷角,四面回廊,设砖花座栏,下垒白凡石,种玉带围腰。

东园的所有建筑中,最为精致的.要数船厅了,整座厅似船形,正厅两旁抱柱上有一对楹联“月做主人梅做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当你看到这幅对联后或许已忘却这是一个陆上园林,仿佛漫步在湖滨,坐在船内荡桨。

船厅前面的地坪石板路,代表上船时候的跳板,船厅的布局为四面均等,四平八稳。船厅前侧的地坪用瓦片和鹅卵石铺成水波粼粼形状,让整个船厅好似一条行驰在水面上的大船。船厅的西侧,是鹅卵石铺成的九鹿图,九头栩栩如生的鹿代表着古代的最高俸禄。

篇3:游玩何园作文800字

走进扬州何园,你需要处处用心,步步留意。因为你已经走进了一座园林艺术的精品博物馆。这里,有独步中国造园艺术的四个“天下第一”。它们等着你逐一搜寻游览,细品慢赏„„

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复道回廊是何园的特色建筑之冠。复道回廊的廊道石园林最富有可塑性和灵活性的形式,而在何园,这种建筑的功能和魅力,被发挥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园林中绝无仅有。何园的复道回廊总长约1500米。整个回廊,包揽了何园的全部优美景色,并且这条复道回廊有被誉为“空中彩虹”!

探秘了“天下第一廊”,我们有开眼了“天下第一山”。何园里的山可不是真的山,其实是坐叠石造山,它出自明末清初的花坛巨匠石涛之手。在这“天下第一山”里还有“片山石房”。为什么叫片山石房?原来里面藏有一所石层。扬州巫山,可园林补课无山,所以扬州造园中常采用叠石造山,于是就有了“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的美谈。如今,这座“天下第一山”已经屹立在这儿400 多年了。

我们在游何园时,常常会有委婉动听的丝竹乐声随风飘来。随着乐声走,我们来到了“壶上春秋”。经专家考证,水亭其实是一座中国少有的水心戏台。戏亭建在水中,四边以白矾石花栏维护装饰,南北两边分别有石板曲桥和湖石飞梁与两岸相通。在上面演戏拍曲,轻歌曼舞,可以巧妙地借助水面与走廊的回声,起到增强音响的共鸣效果。环绕水池四周的上下楼厅、回廊,是观戏听曲的最佳场所。现在这里不但恢复了精彩的音乐曲艺表演,还频频接待全国昆曲艺术家的曲会、全国京剧票有大型交流演唱以及地方文化界举行的各种诗会呢!

在何园,还有一处美丽的景色,那就是“天下第一窗”。花窗在园林艺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把成功的园林比作一首好诗,那么花窗就是里面的锦词佳句了。何园的花窗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式样精美,它时时刻刻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何园,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

篇4:游玩何园作文800字

总想着,青砖碧瓦,小巷深深,总想着,男子一袭素蓝长袍,儒雅风流;总想着,女子挽着绿云,球佩叮当,走进江南的烟雨之中。。。。。。。想着想着,梦想便成了真,如今我站在百年静守的何园面前,期待着,去遇见另一个自己。

走进何园,首先吸引我的,不是那娇妍的花,不是那嶙峋的石,而是一棵老树——丝棉。虽是春日,天气却有几分凉意,丝棉在风中幽然独立,细叶纷飞,铺陈出一幅历史的长卷,就好像这座园子一样,如莲静守,恬静安然。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雕琢总结赋予事物以独特的美感。不远处的假山上立着一座小楼,登上石山看,名日近月,颇有情趣。站在亭子里俯瞰整个园子,红墙碧瓦,各抱地势,复道行空,曲径通幽。亭台楼榭间春色点点,碧玉修竹倚墙而立。垂丝海棠落英缤纷。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一泓清流,泛着幽幽的绿,倒映着水边迎春的倒影,一直流向何园深处,不见踪影。何园之美,美在其幽其静,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古朴雅拙,见之忘俗。

何园美于静,奇于巧。古往今来,大凡有些名气的历史遗址,总少不了异于别处的待色,比如瘦西湖里莲开五瓣的五亭桥,又如恭王府里藏于山石之下的福碑,而何园之奇,莫过于石清先生的片石山房了。初入后花园,丽宇芳林先迷了人的眼,并不太注意水上倚壁而建的片石山房,忽而白光一闪,水中竟出现了一枚弦月,正值午后,天气虽不甚明朗,但也不至于如此早地望月游园,再一细看,玄机才被参透。原来,那整片太湖石雕成的假山中凿一孔,光线透过孔隙折射于水中,造成水中明月之景,转换角度,月色便有所不同,水边长着一株木兰,风一吹过,落下几片木兰花瓣,与流水相映成趣,廊桥那端嵌着一面镜子,照映出池边花树,水中明月暗影浮动,此原是佛家无上情境-——镜花水月“世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经中境界引人喟叹,只可惜我等俗世之人甘做红尘一梦,只得从此寻得片刻心静罢了。

时光已过去大半,流连于园中幽径,偶然在一偏僻角落发现一株绣球,花开得并不热闹,枝叶稀疏,可令人瞩目的却是黑砺虬枝上的那一苗新芽,那样细嫩,通体晶莹,阳光下仿佛能看见茎管中流动的枝叶。在如此古老的园子倏地冒出一枝新芽,似是在寓示着什么,将来有一天,它会长成亲朋枝,一树若华,那必然又是一派亲朋的景象了。

何园与其它古老建筑一样伫立在岁月深处,用深情的眸子凝视她身下的土地,兼收并蓄沉淀凝芳,她不吝求你刻意的观瞻,古园亦有风骨和气节,而我们所应做的,是褪去一身喧嚣静静地走进她,得一时内外明彻,品一处浮世清欢。

天将暮,夕阳欲落,何园内开始挂灯,那掩在红绡中的百年风华,历久弥香。轻轻地转身,笼着灯火的温暖,走向模糊的原处,然后留一盏灯,给夜归的人。

篇5:游玩何园作文800字

“我需要经常在沙滩上坐坐,有蓝色的天空,好朋友坐在身边看书,我在那里晒晒太阳,发呆,什么也不想。休息,我需要休息。”这是棉棉《声名狼藉》中我最爱的一段话。这也是我的心声,不过,对于已是高一学生的我无疑是一种奢望。我被生活抽打成忘我旋转的陀螺,很少有机会静一静,想一想。

这次在春寒中度过的短暂而耐人寻味的旅程,终于给了我时间,在这座着色沧桑却不颓废的园林中冥思静想。

这座宅子没有多么恢弘铺张,它藏在绿影重重中,带着“曲径通幽”之妙。听着导游小姐有柔美的嗓音介绍着何家家谱,我只觉得“传奇”沉淀在这个家族,带着历史的`古旧气息。我喜欢古物,他们身上所带有的时光的味道,让我沉溺在欢愉中。这座古宅子也是这样,她能让我静下来。她的美丽会吸引目光,却不耀眼夺目,她的景色让人不知不觉中平静。这是一块治愈系的仙境,融化了浮世的庸俗。何园还带着些隐士的孤高,或许也是应为园主人辞官归隐的缘故吧。

我靠在近月亭红漆斑驳的柱子上,看着底下熙熙攘攘的游人。他们或行色匆匆,或嬉笑玩闹,或四处观赏,却没有一个如我一样想静下来,发发呆的人。他们沸腾了何园的空气。可那座大宅子依旧默默静立,那般静谧安详。130年来,她任形形色色的人在她中间生活游玩,却不言不语,似智者,冷眼旁观。她是缥缈的仙人,不染人间烟火。何园出世之美由此而现。何园的另一个名字是“寄啸山庄”,取意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更为这古宅添了几分超凡脱俗之感。

冷风扫过我的脸,拉回我的神思。何园还在那儿,如飘飘之仙鹤,翩翩之隐士。

我要走了。

出了园门,刺耳的喇叭声向我袭来,干燥呛鼻的灰尘扑面而来。何园啊!我“长太息”劝你保持出世的清傲,别让浑浊的世间玷污了你的纯洁。何以寄啸,不如归去!

篇6:游何园作文

伏月之尾,予之广陵,欣欣然赴寄啸山庄一游。因园主人姓何,又名何园。但观“寄啸”二字,便大有闲云野鹤、傲视天下之气概,实与我心有戚戚焉。

何园号曰“晚清第一园”,确非虚名也。奇石堆山,活水成池,小廊回合,柳暗花明。构思之奇,苦心孤诣;建筑之精,巧夺天工。园中布置,无不集思广益,寓意深远。山贴壁而防火,水环亭而扩声。漫步其中,如游阆苑,实堪比仙居也!予方读《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于何园一一校验园林之道,此乐何极!

予观何园有四胜也。一为复道回廊,两倍长于颐和园,为中国之最。曲折蜿蜒,上下回合,将二十一亩小园环环相连,极尽山重水复之妙。园中胜景,于廊上尽收眼底。仰观有碧瓦参差,斗拱飞檐;俯瞰有花树亭台,小桥流水。其峰回路转之趣,予鲁钝实难言也。

二为中西合璧。园主人曾留学海外,深谙西方文化。玉绣楼中,院作四合,承华夏传统;壁炉百叶,融西方手法。

三为书山学海。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何园中即有一海一山。海为“旱海”,无水而使人如处茫茫大海。园主人名为芷s,一生任盐官粮官等,与漕运船舶缘分非浅。后花园中有船厅,白石铺路,如登船之跳板;绿瓦覆地,似粼粼之水波。屋作船型,开阔挺秀,气势磅礴,其上有联曰: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试想月梅共饮,花船作屋,何等清丽,何等高华!至于书山,是为勉励大公子读书之用。大公子书房无梯,需从假山攀登至二层读书,此即“书山有路勤为径”也。书山承园主人之厚望,载大公子之苦读,大公子果然高中二甲第六,得为钦点庶吉士。

四为水月镜花。水月镜花处片石山房。此处叠石为明末大画家石涛之孤本。两座假山,大者以小石叠成,小者以大石叠成,大而不拙,小而不弱。石中有两座小屋,可为避暑之用。石上有洞,日光折射,映入水中而成月,阴晴圆缺,尽可观之;壁上有镜,园中花树,映入镜中而仍美,叶绿花红,不可取之。园主人淡泊名利,心胸豁朗,意在示之子孙后代:富贵皆不久长,便如水月镜花,切勿见使于功名利禄而失自我也。此番心血,使予肃然起敬,兼生亲近之意。

何园之器,大多历百年而如新,遭战火而不坏。其做工之精,心思之密,实非今之建筑可比也。斯概为古人于天地、屋宅、宗族之敬也。

何氏满门多俊才,翰林、画家、教育家、医生等,各行人才辈出。李鸿章、黄宾虹、翁同、张之洞等名人与之或为姻亲,或为好友。如此杰出之家族,方配享有斯园;如此灵秀之园林,方能容纳此家。

观罢寄啸山庄,心中钦慕之情无可抑制,跃跃而作此文。才疏学浅,聊为自遣尔!

呜呼!览先贤之遗风,考园林之奇巧。幸甚!乐甚!

篇7:扬州何园作文

看着鲜艳夺目的牡丹,耳畔如同响起昆曲《牡丹亭》里杜丽娘唱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词句,确是曲景交融。昆曲的许多剧目和内容都和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词曲曾经取材于园林,也曾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昆曲与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成为园林文化的延续和衍化,与园林艺术共具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而要真正品赏园林,又当是蕉窗听雨般的情致,而人文化的蕉窗听雨情致,便是有着同样意味的昆曲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

在楠木厅后面有两进具有异国风格的双层楼房,叫玉绣楼。共28间中西合碧,新颖别致。这里曾是小姐闺房(闺:上圆下方的小门),是园主人女儿居住的地方。在封建社会,小姐是不可以轻易与人见面的,因此园主人派“重兵”把守,客人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玉绣楼因为是内眷居住的地方,佣人只能走两侧的火巷而不能上阶梯,楼上东西两侧的走廊地板上留有六个周边用木条围成井栏杆形状的直径38公分上下相通的井型圆孔,这些圆孔是当年老园主在世时,让人由楼下向楼上递送食物和饭菜时使用的。大概那时规矩很大,做粗活的佣人是不能轻易到上房来的,更不能上楼。足不出户的小姐用餐时,楼上佣人用“吊篮”将饭菜物件提上来。这也好像高级监狱,被软禁起来一样,不过这里却是锦衣玉食的园林生活。

于此相仿的是曲阜孔府的内眷楼院,也是壁垒森严,挑水夫不能进院,院墙壁有内外相通的石槽,只能将水倒入石槽,水通过石槽流入院内的水缸。

据说在古代,未出嫁的小姐是不能外出的,但玉绣楼的后院外就是西园的水心亭,家人宴请宾客有戏班唱戏时,小姐虽然不能外出观看,但是站在绣楼的楼廊上可以透过墙上的花窗看到后花园内的'演出和景色。窗为画框景为画,在此可体现出其造园的精妙之处。

玉绣楼的建筑是前后并列的两座砖木结构二层住宅楼,采用中国传统的串楼理念,四周以廊道连接成一体围成院落,从任何一个门出入,都可以沿着走廊转一个圈子回到原处。楼的上下两层为一字排开的房间,每排两套,以三门为一套,每套各为左右两间,中门为楼梯间,每间又采用推拉门隔断的形式构成套间,这种房屋布局和户型结构,不同程度的吸收了西洋建筑的某些表现手法,而与中国住宅中的厅厢结构不同,因而被家人称作“洋房”。此外,在体现住宅建筑功能和满足人性化需求方面,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细节,如在房间布置壁炉、地面台基设通风孔、地下建有近两米高的透气层等,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取暖保温、通风透气、除湿干燥的作用。

玉绣楼因为院中种有两株广玉兰和一株绣球而得名。玉绣楼前现存的这棵高大伟岸的广玉兰已有一百二十的树龄,几与该物种入华的历史相同。它树姿端整,浓荫如盖,每年春夏,与院中的那株同享百龄、枝繁叶茂的绣球,停云滚雪、净吐芳华,香气馥郁,引来蝶飞蜂鸣,使一院光景更生动了。院里花丛中有一口井,有石砌小道相通,是当时佣人取水的地方。

玉绣楼的北楼为园主人及长子的书房和卧室,南楼为小姐和次子的书房和卧室,家族等级观念便由此体现,主人的卧室装修极为考究,引进了欧式的壁炉瓷砖,日式的拉门,并且还摆设有留声机及电风扇,可见当时园主人的“与时俱进”的思想。小姐的卧室则拥有更多的欧州风格,铁艺的床,及墙上的油画极其体现了当时社会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历史背景。

在过去像这样的私家园林,一般百姓是不能随便探访的。据何家后人何祚兴回忆,昔日有资格敲门游园的,大都是有社会地位的乡绅阶层。这么美的园林只给少数人提供精神享受,实在是物质的极大浪费。

何园在管理上,前几年一直是以园养园,所有应算文物的东西都在使用或租赁着,其实越用越好,放着倒容易坏。这可能是另类的保护文物方法。

庭院深深,深几许,出玉绣楼南面沿复道回廊向东是骑马楼,骑马楼也是二层楼房,是何园的客房。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诗中道:“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满巷明朝卖杏花。”骑马意味着异乡和征途,从建筑的外型上看,一条巷道居中,两楼中间相连,对称跨座两边,酷似马鞍形状。当年国画大师黄宾虹就曾经住在这里,度过了让他一生念念难忘的一段客居时光。故事的渊源还要从黄宾虹与何园主人何芷舠的交往说起,黄宾虹二十岁初到扬州,受到何芷舠的热情接待与器重。三十年后,已经蜚声画坛的大师又成了何芷舠的孙子何适斋父女画家的提携人。骑马楼从外面看上去四平八稳,仿佛一览无余,走进去才发现它的右边楼里藏着三进院落,厅堂深奥,廊道迂回,如入迷宫。

篇8:何园参观记作文200字

来到何园,我觉得何园的景色淡雅别致。

何园的亭台楼阁别致。阁楼亭台古色古香,片石山房一间连着一间,回廊曲曲折折四通八达,走进何园就像走进红楼梦的大观园。何园的花草别致,有的老树树根盘曲缠绕,有的树枝从山石缝中长出来,有的花树被修剪成方形或圆形,很是好看。何园的山石别致,园中有许多造型独特的假山,雕琢精致的石头,通向假山的路弯弯曲曲,虽然不好走,但同学们很有兴致,在假山洞里钻来钻去,快活极了!就连洗手间都修建得那么富有情趣,洗手间前面是一道凸凹不平的山石墙,要上洗手间,就要通过一个造型独特的石洞,真是有趣

篇9:何园参观记作文200字

何园是全国重点公园,我特别喜欢何园。

穿过一片建筑群,迎面看到一幢磨砖门楼,这就是何园大门。进入大门,就来到何园的后花园, 看见一个小池塘,池塘居中,空间开阔,四面设景,并有石板曲桥延伸至池塘中央的水心亭。听导游介绍:电影《红楼梦》、《毕昇》,电视连续剧《青青河边草》等影视剧都把它作为拍摄的场景。

在池塘的西面有三门厅房,这就是桂花厅。厅前种有大量的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在水池的南面有太湖石假山一座,假山里面有许多洞口,我从这个洞里钻到那个洞里,实在太好玩了。

老师说要照相,我开心极了,连忙跑了过去。我知道看完了景点就要回家了,心里非常舍不得,真希望下次再到扬州来。

篇10:何园参观记作文2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到扬州何园玩。何园的主人是何芷(舟刀)。

刚进门,我们就看见了“寄啸山庄”四个大字,这个名字是由何园的`主人何芷(舟刀)从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意境来命名。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船厅,那一条条波纹是石头做的,因为园主希望自己像船一样走得四方八稳、一帆风顺。再往后看是一栋气势雄伟的大楼。往上看,楼的尖顶是一幅优美的凤凰图案,它的中间有一只凤凰,围绕着凤凰的是一圈美丽而典雅的牡丹花,有了牡丹花的衬托,凤凰显得更加美丽。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要数楠木厅了,楠木厅保存得几乎毫发未损,它的正面和对面都是玻璃墙,在玻璃墙的后面有一幅活生生的竹石图。接着我们来到了片石山房,它是由一块块石头垒砌而成,相传是一位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大和尚修炼、作画的地方。

何园有许多美不胜收的地方,它都是用古人的聪明才智建造出来的,那些精美的艺术,真令我啧啧称赞。我爱你,何园。

篇11:何园参观记作文200字

去年暑假,我与父母随旅行团去扬州参观何园。

何园,是晚清何家老爷的后花园,被称为“晚清第一园”。其实,何园的名称跟陶渊明的一句诗有关:“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导游告诉告诉我们,何园总面积达一万四千余平方米,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如果一人住进去,恐怕要找不着北了。

刚踏进园门,我便看见了立在中间的古树”皂角“。树木高大葱茏,看起来历史十分悠久呢!老爸告诉我,皂角可以用来泡澡,现在奶奶家还有一些皂角呢!这真是很特别的树呦!

一楼走廊,二楼天花板上的一个大洞吸引了我。原来,晚清小姐在开饭时,不便走到楼下,便会摇摇身旁的铃铛,仆人听见后,就会用一根麻绳,通过大洞,把盛着饭菜的篮子送上去。这种古怪的方法估计只有古代人想得到。

我对古代女孩子的房间特别感兴趣。上了楼梯就是小姐的闺房。房间布置得很雅:雪白的墙壁,木黑的地板,一架别有韵味的古琴架在中央,这琴似乎十分重要。我把身子往里探了探,看见了一个一人高的原木镜”躲“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姐的床。铜色的板架,上面刻着迷人图案,粉色的鹅绒丝挂在支架上,几个绣着花边图案的枕头躺在床上。

穿过一片修竹,眼前的小桥流水,九曲回廊,有粉花绿柳点缀,还有如织的行人驻足,春天的何园简直就是一座天然艺术园。在夏日时,各路的昆虫都被吸引而来,何园就更热闹了!

何园古朴的风貌流溢着现代气息,令我赞叹不已,如果我 生活在这梦幻的园中,会不会就成了一个充满古典韵致的女子了?

篇12:写游何园作文

星期二,同学们开心极了,因为今天五年级组织“游何园”活动。

下午,同学们乘车来到了素有“晚清第一园”之称的何园。刚一进园,古色古香的气息仿佛将我们带到久远的过去。秋天来临,园内树叶飘落,就像给何园穿了条金黄的拖地长裙,看上去像一位古代贵妇。

径直向前走,便到了何园的主堂正厅——楠木厅。据说,楠木是一种名贵的木头,这种木头经过几百年也不会腐烂。我想,主人是想以“楠木厅”象征何家的基业天长地久吧!

上楼后,映入眼帘的是何家小姐的房间,房间里有一张豪华的软床,上面挂着白色的挂帘,梳妆台也不失华贵。大家向前走了几步,在地上发现一个奇怪的小 洞,洞内拴着一根绳子,垂至地面,绳子尽头系着一个篮子。咦,这是什么东西?噢,原来何家小姐不能随意下楼,而仆人也不可以上楼,小姐如果想吃饭,仆人就把 饭 放在篮子里,让小姐拉上来。看到这些,不禁想到:在过去,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即使是富家小姐也不例外。虽然她们锦衣玉食,但没有人身自由。而今天, 我们沐浴着新社会的阳光,男生和女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快乐极了,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觉得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让我懂得许多知识,又启发我思考很多问题,真是一举多得!

篇13:写游何园作文

下午,艳阳高照,一阵徐徐的微风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何园。

走进何园,细嫩的叶子跳起了“甩肩舞”,奏响了动听的乐曲。导游那清脆甜美的嗓音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何园深处。那指头上方摇曳着的嫩黄小花朵, 散发出一阵阵浓郁芬芳的桂花香味。导游把我们引到了“人间孤本”,那浅灰色的重叠假山却带来了无穷的魅力。我们一个箭步冲上“山”,只见“山”内黑漆漆 的,层叠的台阶和陡峭的山壁给人一种恐惧感。它的右侧就是“水心亭”。清澈的水流在潺潺流淌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被风给吹皱了。这亭子设在水中央,朱红色的 屋檐,淡灰色的椅子,漆得发亮的柱子,圆圆的小石桌,别有一番风味。

接着,我们来到了何家大少爷的书房,棕色的扇叶把窗子围得严严实实的,大门紧闭,却仿佛能闻到一股淡淡的书墨幽香,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何家小姐的闺房和化装间。一张精巧的小床,周围挂着乳白的纱帘。红木的.小桌子、小椅子,还有一张模糊的铜镜,刻着精巧的花纹。

然后,我们来到了何氏家训大学堂。在那里,通过老师的提问和竞赛抢答。我们了解了何园的故事,以及何氏家族的精英。最后,我们欣赏了何园的各种植物,竹子、桂花树、枫叶和一些不知名的奇花异草。

天色逐渐变得暗了起来,天空也抹上了几丝细细的晚霞。校车缓缓行来,我们也准备打道回府了,带着几分恋恋不舍,我们回到了校园。不过,我今天过得真开心!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何园;再一次细细品位它独特魅力。

篇14:美丽的何园作文

迎着温暖的春风,老师带着我们来到美丽的扬州。

我们游览了三个景点:个园、何园、瘦西湖。我最喜欢何园,听导游说,何园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通过嶙峋的山石、磅礴连绵的贴壁假山,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边,并因地势高低而点缀厅楼、山亭,错落有致,山水建筑浑然一体,有城市山林之誉。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牡丹、芍药,南山的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变化,极尽人工雕琢之美。

我们在假山的大洞里玩起了捉迷藏,老师又帮我们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今天玩得真是太高兴了。

以何园为话题作文

园博园半日游作文800字

金荷园游记作文800字

何姐高三作文

鸟儿鸟儿何不归_作文

描写主角作文800字

描写良师作文800字

描写秋天作文800字

描写智慧作文800字

描写行者作文800字

描写何园作文800字(精选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描写何园作文8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