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茶碗灵芝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屈原作文750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屈原作文750字,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走近屈原的世界作文750字初一
走近屈原的世界作文750字初一
你如横空而过的一颗流星,闪烁着凄凉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空,心灵的底片便慢慢地洇染上一层层殷红,渐深的暮色也仿佛笼上一层悲戚的色泽。那神情瑰丽的.想象连同汨罗江畔孤独清高的身影,深深地住了我的心。
——题记
滔滔的汨罗江畔旁,我看到了你不屈的英魂。我试图走近你,靠近你,理解你,而你却说:你无法理解我。
是的,我的确不能理解你。
你本是贵族出生,又和楚王是同姓,有着血缘之亲,而且你还拥有着过人的才智和口才。23岁的年龄,风华正茂,你在秦楚两国争霸天下之时,登上历史的舞台,赢得了楚王的信任。你庆幸,终于在政治舞台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殊不知,你的人生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楚王信任你,让你起草绝密的改革宪令。但他又听信了上官大夫的谗言,将你贬为三闾大夫。改革之路就此终止,你也被划出了楚国的政治核心圈。楚王让你当三闾大夫,岂不是大材小用吗?你,为何,为何不放弃楚国?为何不投靠秦国?失去了楚王对你的信任,秦国一定有人信任你,在秦国,一定有你的用武之地。
但是,无论现实的风刮得多么猛烈,你还是不肯放弃。你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你就是这么执著,尽管你曾两度被流放。第一次,你主张联齐抗秦,被亲秦派疏远,招致流放。第二次,武关之会,你坚信这乃一顿鸿门宴。楚怀王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倾襄王继位,听信子兰的谗言,你再度被流放,长达二十九年!你啊,为何还是那般执著?文人武士都去投靠了秦,你还留在这蛮荒的楚地做什么?
你说:你不能理解我。
你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就算投靠了秦国,我不过是个像张仪一样的说客罢了。有什么用?
那么,你不投靠秦国,就在楚国当一个小官,不问政治,生活安逸自在,不致招来杀身之祸,又有何不可?
你又说:“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皓皓之曰,而蒙世之漫乎?”
楚国败了。于是,你来的了汨罗江边,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而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你纵身一跃,投入了滔滔江水之中。你在笑,没有遗憾......
屈原,我想我已经走近了你的世界,我想,我已经能够理解你了。
面对滔滔的江水,我不禁想起了你那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2:初中初一作文750字:司马迁VS屈原
初中初一作文750字:司马迁VS屈原
司马迁VS屈原第一场盛夏,粪土之囚室(司马迁上)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槛阱幽深处,有谁与吾倾?(无可奈何地欲言又止)痛苦的极限是心的枯乏,面对三木五刑,一切尽是渺小如米粟。吾身虽痛,理想犹在,区区之皮开肉绽若蚊蚁独亲,声声之鞭打棒锤如梦中呓语,不足以灭吾心志,不足以挫败吾生。(眼光望向监狱的天窗,观摩天星北斗)(屈原上)屈:好个凛然正气,好个鹤立鸡群的独醒之人,抉择人生竟是如此不屈不挠。吾人意寡,难于立世,今遇仁兄,实感荣幸。
司:吾乃有罪之身,被囚请室,重遭诽谤,耻辱尽收于囊。诚著史书,草创未就,是以不能辞世。今世吾必了却心愿,修列此书,豁出性命义不容辞,吾其志必成耳!
(义愤填膺的高举起握紧的双拳,抑扬顿挫的言词半着劲风吹得铁门哐铛响)屈:大地,您听!
这就是不死鸟的亢奋之音。大地,您看!
这就是独秀梅的飒爽英姿。巨匠的酝酿是经住千锤百炼的考验。临渊之草,生死择抉是不会选择自堕深渊而摔个粉身碎骨的',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是最好的去路。草贵于远久翠绿欲滴,时至枯荣时,已是万事秋。不如草之者轻言生死,自残余命,放着大好年华不去为理想奋斗而愚蠢到自寻短见。(有点唉声叹气)司:也许赴死者有死的原因乎!
屈:非也!
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死后空余一副臭皮囊而已,这行尸走肉不会去兑现汝生前之抱负,它只会随着之间的冲刷而销声匿迹罢了。虽死犹在是后人的赋予之词,而对于自身是一种懦弱的逃避。生前不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实现心中的梦,死后心境被套上沉重的枷锁,一个永远无法解脱的包袱,启其裹衣,发现里面缠绕着一个“死”字。汝之存世之道,乃人生之价值也!
司:蒙蔽兄夸奖,吾无地自容焉。推汝之言,此句是尔之悔言欤?(作辑诚恳象)(司马迁下)司:此话差矣!
吾论之生死以表后世也。非吾自悔当初,胡言乱语供世人后鉴之。大浪淘沙,金者寥寥?放眼天下,数落今朝隐忍苟活者几何?(摇头哀叹)试问来世今生,人之何求乎?(屈原下)
篇3:屈原
屈原_初中记叙文
夹着黄沙般的风把我吹得脸在抽搐,但是,在这满眼的青绿中,哪里会有黄沙,噢,也许这是来我心中的吧!
抽剑扣舷,清清的河水在剑刀下划过一道浅痕。突然,我把佩剑高举过头,用力地挥舞着划动。薄如蝉翼的水花,在船头变化着,宣泄着心中的恕气。
船夫看呆了,也许世人从未看过我疯狂的样子,但我能不疯吗?“固时俗之工巧,偭矩矩儿改措”世人都醉我独醒,这和醉了有什么区别!
当初我怀着八斗之才,把我的赤子般的爱国之心恭恭敬敬地呈上那个宫庭,换来只是一次次把我的赤诚全被抹杀。世人一次次骂我:“愚忠啊,愚忠”!而有谁知道,我那一夜长跪在雪门前的辛酸,我那一次次怒啸在撕烈寒风中的崩溃,我这一桶桶水倾泻到脸上时的狂丧!这些,都是为了谁啊?
为了楚王?不,我只是无法把我追求正义真理的心交结他们糟踏!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汩罗江水,还在汹涌着,日出日落伫立在江面,凭流水,淘不尽,我那无穷的愁绪。曲,是世俗之道,直,是我生命之本。“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夜,已深了,汩罗江,一轮明月清如水,呵,月亮也是圆的.,曲的呀!但它却是如此可爱。
抑郁之园,这注定是我最后葬身的地方。莫负明月邀我饮,着我铁衣映月银。
那一身银甲,在被十五年的掩盖下,今天又照出了它的光辉。我虽是个文人,此时又开始重温十五年前的梦。月下舞剑,寒甲如冰,吐一口酒,,涂沫在剑上。佩剑陆离,你为谁狂,,一身戎装,明月照耀,我心了然
—无边木叶萧萧下,一度春秋一分愁。岁月又从我身边掠走了一年的时光,
无边木叶萧萧下,一度春秋一分愁。岁月又从我身边掠走了一年的时光,而陪伴着我的,依旧是那条亘古不变的汩罗。汩罗啊汩罗。我恨你如此无情,我妒你如此逍遥唉,算了,不跟你说话了,免得我又精神分裂了。
今天天气阴凉,南山的雪峰上,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我下了决心,带上剑出发了,山麓是无边的林海,半黄半绿的树影间,依稀看到灰天和白雪。
虫兽们也纷纷出来活动了,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都很不友善,脚上的伤口透过草鞋渗出了血。
走在南山的山腰中,隐约地听到一阵歌声:“山间何处有红尘,指点桃花又一春。闲时惟有箫剑意,直教南山外”,而后有响起了如烟如缕的箫管之声。这真是难得的洒脱之音啊,循声而往。耳边更多清泉之声,这几丝天籁洗涤着我的灵魂,安抚着我的心灵。泉在面前形成了一张明镜潭,水在这稍作停留后注入山麓,小河,注入汩罗江。靠潭而立是一所门扉半开的茅屋,当我正要走近时,又听到那个声音:“林扉已足深,何有楚狂人?”
呀!这一定是位高人,我驻足不前,恭敬叫道:“在下楚人屈原,因被尘世烦绕,故向仙人请教”。
“凡鸟末世来,岂有挽回天下才”,从屋中走出一位峨冠博带道人,却右手握箫,左腰佩剑,发未有半点霜白,浓眉下的眼中表现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超然脱俗神色。他两手抱拳道:“屈大夫,久仰!”
我惊讶于他的装束竟与我如此相似,忙欠身道:“不敢不敢。”
他轻轻用剑在潭水间拨动,突然,一条条水柱从剑下划出,直直地在空中向我洒来,我闭眼接受这扑面而来的水,顷刻间,我湿透了。
“这清泉潭的水能否涤尽你的污垢?”道人问道。我昂着头,说:“连汩罗江也洗不尽的痕迹,怎是污垢?”“哈哈,汩罗江本来就已是浊世里的一条江,哪有潭水清澈?”看着他淡然漠视的样子,我愤然掉头:“满嘴浊世尘世,连苍生都不顾的人,我还有什么话和你说呢?”
正当我离去时,耳边又响起他的声音,“屈大夫,楚庭岂是你兼济天下的地方,汩罗江边领土,即将沦丧,你一心牵挂的君主,已成为阶下之囚。”
这是我已经料到却不能接受的呀!山路已记不清是如何走完的了。耳际的话语,让心灵遭受刀割。走回汩罗边上,我看到了百年的宫庭被铁马烈火延平的瞬间,我看到了苍生万姓在断戟残旗的土地上流离的情景。
明月清风下,远处传来马蹄的声响,我却解下了佩剑与箫管,一步一步地走向江心,寻找我的灵魂归宿。
篇4:《屈原》...
《屈原》...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 一 ) 郭沫若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对其生平及作品要向同学们作介绍。
( 二 ) 老师需向学生介绍清楚本剧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写作意图,以便把握本文主题。
( 三 )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生平及作品特别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洁的品质,更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领会。
( 四 ) 学习本文,了解本文的精髓,即主要学习屈原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不随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学习他心系国家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
( 五 ) 能够归纳总结屈原形象。
( 六 ) 本文的核心是“雷电颂”部分。屈原的形象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心独白塑造的。
( 七 ) 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
【指点迷津】
( 一 ) 必知点:
1 .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 ( 1892―1978 ) ,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介乐山人。19开始新诗创作。19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2 . 屈原简介:
屈原 ( 约前340―约前278 )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3 . 本文写作的背景及写作意图:
背景见预习提示。
写作意图:古为今用,借古讽今。用作者的话说当时是“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作者“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作者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
( 二 ) 重点:
4 . 作者笔下的屈原形象及其它人物形象
屈原: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形象。婵娟: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
郑詹尹: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
5 . 本文的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
课文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
第2部分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3部分是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6 . 屈原歌颂风雷电的内心独白的结构和特点 ( 《雷电颂》 )
( 1 ) 结构层次
《雷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两层:
第1层:从“风 ! 你咆哮吧 ! ”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 ”
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4] [5]
篇5:屈原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诗人及政治家,我很敬佩他。
屈原十岁就成了小神童。有段时间,他的家乡经常遭受秦兵的骚扰,他组织队伍,把他们打的落荒而逃。后来,屈原得到了楚怀王赏识,做了高官。为了祖国的将来,他改制法,与他国联盟,终于,楚国强盛了。
但是,屈原遭小人诬陷,流放偏远地区。他十分悲愤,痛惜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章》等作品。
公元前278年,秦国消灭了楚国,屈原悲痛万分,写下《怀江》后投江自尽。
我为屈原感到惋惜,虽然胸怀大志,但是机遇甚少。他爱国忧民,但老天弄人,有了用武之地,却又似梦一场。英雄无用武之地,就像金子被永远埋在地下,再无发光之时。
我敬佩他那颗爱国之心。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为了国家能富强,他呕心沥血;为了人民能幸福生活,他绞尽脑汁。
他的文采也令人惊叹,以诗抒情,以诗来表达自己坚持正义,遭受打击,信念绝不动摇的坚定决心。
而我们呢?现在的人,哪个不是好吃懒做?哪个能完全做到不爱钱爱利?学生们也一样,胸无大志。怪不得有人曾说过:现在的我们没有进化,反而退化了。
我们要有恒心,有毅力,有爱心,有激情,有梦想。这样,我们人类文明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让我们竭尽全力的去努力,去创造那个顶峰吧!
篇6: 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至,日子浸润在粽香中,心情浓得化不开。脑海中不断翻腾着九歌、天问、云中君、湘夫人夜里恍然入梦,屈子,你终于且行且吟向我走来。
汨罗江畔,天风浩荡,你长发飞扬,衣袂飘飘,双眉微蹙,形容枯槁。你踽踽独行,双目含泪,仰首问天,天地寂然。这是个失声的时代,历史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扼住了咽喉。你,徒留怅惘。
屈子,黑暗笼罩住了你!
楚王的怒、黎民的苦、向郢纷飞的战火、子兰唇间发出的嘲笑、群小喋喋不休的碎语你的命运,在群小的唇舌间碾磨、挤压、揉搓、沉溺。你如漂萍,在时间之河逆流而上,只为心中的忠!
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落寞愤慨郁结于心,悲伤绝望奔突于胸。罢!罢!罢!怎能与世间污浊同流?你纵身汨罗,披散的发,在水面绽放成黝黑的花。荡开的涟漪,是华夏千万年来最沉痛的泪!那绽放于江面的花朵无限铺展开来,沿着汨罗江水进入永恒。屈子,你以下沉的姿势,上升到一个令人仰视的高度!
听信谗言的楚,伸手握住的,是一纸空茫和客死他乡的屈辱结局。国之命运已随着零落成泥。楚人愤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信念深入骨髓,可是你的忠魂依然在故土游荡?当楚人刘邦建立起统一的大汉王朝,血色残阳之下,依稀可见,你从时光深处走来,峨冠博带、环佩铿锵。
时光流逝千年。屈子,你的悲天悯人、你的浪漫诗篇永远灿若星辰,辉映着五月,辉映着华夏。
香草氤氲成你的气息,在天地间弥漫,历久不散;粽子飘香,抛入历史长河,是对你最深沉的思念!
篇7: 屈原
您从几千年前汨罗江中的浪花里走来,与我相视一笑。那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辛酸。捧读您的故事,我仿佛正与您在弥漫着艾草芬芳的小屋里对酒当歌,酒不醉人人自醉。
少年的您,谦虚朴实。
您凭着一纸《橘颂》而红遍大江南北,年纪轻轻便面见怀王,且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面对着莫大的荣誉,您不春风得意,反而更发奋图强。怀着一腔热血,您满怀期冀地描绘着您未来的蓝图。
中年的您,正直清廉。
您虽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宁愿流放塞外,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您忧国忧民,想改变日益衰落的国家,但无奈,您束手无策。
暮年的您,心如止水。
您被流放到南方,清贫困苦。然而,这小小流放之地当然束缚不了您那不羁的灵魂。您遥望着远方一座座被攻陷的城池,眺望着敌国染血的铁蹄,聆听着战马的嘶鸣与百姓的哭喊。殊不知,郢都的刀光剑影映衬出您脸上滑落的两行清泪。汨罗江溅起的水花吞没了您的躯体,留下的只有一曲《怀沙》与一江涟漪。
屈原啊,您为何不与奸佞小人站在一旁以获得荣华富贵?为何不默不作声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为何不顺从君意更甚溜须拍马?“只因我生下来就是一个铁铮铮的男子汉,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好男儿!虽不跨马提刀,但却字字铿锵;容不得卑躬屈膝,容不得奴颜媚骨!”屈原啊,您是我心中一颗永不落的明星,是一树永不败的繁花。
只见他仰天长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遂策马扬长而去。
尘土纷飞后,只剩一地辛酸的秋叶。
篇8: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当吟诵起这首诗,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两袖清风,品德高尚,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像梅花那样坚贞不屈。令后人无限敬仰和赞叹。
我们赞美屈原,赞美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少年得志,十九岁便当上了左徒,提出了“联齐抗秦”的主张。他两袖清风,面对秦国使者的贿赂,其爱国之心仍坚定不移。他惨遭小人的陷害,两次被流放仍心系国家……他爱国,至死不渝。他与国同生,与国共灭。谁能说屈原不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我们赞美屈原,赞美他杰出的诗作。他的诗抒发了不屈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现理想的路虽然漫长,但我还是会上下求索,显现出诗人远大且永不停歇的追求精神;“后皇有嘉树,受命生南国。”诗人生亦为国、死亦为国的决心和理想像橘树那样坚定不移,永不动摇……诗人,您才华横溢,坚定不屈令后人钦佩,也才会有郭沫若言出:屈原是中国第一个可推数的伟大诗人!
我们赞美屈原,赞美他的品德。他忠贞爱国,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屈原被流放后,本可以像陶渊那样隐居深山。但当他在得知祖国被秦灭亡,不愿做亡国奴的他以死明志,为国捐躯。他两袖清风,面对小人贿赂毫不动摇,他像梅那样坚贞不屈。屈原是一位真正的君子,坦坦荡荡,品德高尚。谓高人一等也,谓清醒之士也,谓清廉之者也。
我们赞美屈原,歌颂屈原。他那坚贞不屈,出淤泥而不染的爱国精神和伟大人格,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篇9: 屈原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记载屈原生平最早最完整的文献。这篇传记通过对屈原一生事迹的描述,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不同流合污,至死不屈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赞扬了屈原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他“博文志强,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曾经得到楚怀王的信任,24岁任次于宰相的官职:“左徒”,在朝廷内,参与国事,起草法令。宣布法令。接待外交宾客,他主张改革内政,任用贤才,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是,由于小人离间,楚怀王听信了上官大夫的误解,不但疏远了屈原,而且转而亲秦,使屈原的联齐政策终告失败,光明正大,正直无私的屈原,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误解,怀着满腔义愤,写出了《离骚》这部伟大着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文中多用芳草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
最后,他作了一篇《怀沙赋》,怀中抱石,投汨罗江自杀,屈原的自杀,表现他对楚国热爱,表现他洁身自好的志趣,同时也表现他对楚国朝廷抗议到底。
屈原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杰出政治家,思想家,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自始自终与亲秦派作不懈的斗争。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世界和平会号召全世界人民都纪念他。
篇10:屈原
你着一玄衣,
你睥睨群雄,
你将自己至于汹涌的波涛中。
就那么一瞬间,
你将自己胸中的怒火化作万条钢刃,
劈断了奔流的江水。
你在浓墨不羁中生,
你在水火不容中死。
你死在权臣的眼里,
你活在百姓的心中。
就那么一刹那,
你将自己奔放的文思化作千滴水墨,
晕染了飘摇的河山。
你在飒飒群岚中来,
你在黛漫远山中归。
你生在铿锵的言辞,
你葬在愚昧的人心。
你的躯体湮没在江水之畔,
你的灵魂萦绕在河山之巅。
疆土遍染鲜血,
皓水无波无漪。
就让王室的悔恨,
就让百姓的悼词,
就让儒生的追念,
佑你安眠。
初二:成莹
篇11:屈原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主张楚齐联合,共抗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屈原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再次驱逐屈原。
前278年,秦兵南下,攻破楚都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投汨罗江而死
篇12:屈原作文
屈原作文
屈原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屈原伴随着历史的轮回,许多事物都被岁月消耗殆尽,而被筛选下来的不朽之物,则是人类的精华和结晶。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历史,去捡拾遗失的美好。我们小步在汨罗江边,沉浸在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哀号里,“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誓言里,和着波浪的翻腾,望着混浊的江涛随风而去,不禁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面对小人的挑拨离间,众臣不名辩是非,屈原带着愤恨与无奈被流放边境,倡导国家团结的壮志未酬,为君主效力的愿望未圆,谁也无法理解忠臣的赤诚之心。就这样,在那个阴雨朦朦的日子,带着极度愤慨的心理,屈原终于远离了世俗,远离这个充满污秽的世界!
的确,他本可以享受莺歌燕舞,但保卫国家的责任心让他努力力挽狂澜;他本可以与君主一样沉浸在欢乐之中,但楚国的弱势让他忧心忡忡,终于,他绝望了,将生命断送在大海里……
广博的大海包容了屈原,洗清了他所容忍的屈辱。他曾经的宣言:“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寻回了他的清白,他的壮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将刚正不阿诠释;他自谦:“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体现了自我完善。他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坚定不屈的意志,将爱国精神推向了高潮。当我们在五月初五感受当年的意境时,愿我们的诚心能赎回秦王的罪过!愿喧闹的场面能将屈原的灵魂唤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屈原迸射出的强烈爱国之情,体会他的远大抱负!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渔父》中,屈原这样向渔父也向我们解释着他被无情流放的原因。此时他已颠沛流离多时,身心潦倒不堪,却仍然骄傲地诉说着自己的“清”、“醒”。
他难道还不明白正是自己孤行到底的“清醒”把他推向了潦倒的边缘吗?他当然知道!面对渔父的善告,他再次激昂愤慨地大呼:安能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实际上,这是坚守理想的他在告诫疲惫不堪的自己,在鼓励几近崩溃的自己!
这不能不让人以之动容啊!屈原,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美政”的理想奔走呼喊,即使遭人排挤,即使被贬流放,即使失意一生,也不改初衷。
也许有人会像“渔父”一样,认为他这样做有些不值。可是,如果人人都为了享乐苟活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世界将变成怎样?
这世上将没有《史记》了―如果司马迁没有因为坚守理想,受刑之辱早已将他吞噬殆尽;这世上将没有“戊戌六君子”了―如果谭嗣同他们没有因为坚守理想,他们将不至喋血市口;这世上将没有《日心说》了―如果哥白尼慑于教会而放弃理想,他将不会落得葬身火海!
可这些假设全部不成立!因为他们无一放弃理想,无一不是为了理想愤然前行,完成了为人的涅磐,书写了人类灿烂光辉的历史,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坚守理想,于他们自己本就是一种幸福快乐,于整个人类更是伟绩卓着!
所以,“渔父”们,请你们别再为屈原坚守理想不值。相反,我们都应该为了理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的困难挫折与伟人们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他们尚能为理想奉献一生,我们有什么理由因挫折困苦放弃理想?
心怀理想。让我们再次瞻仰那吟诵着《渔父》的屈原,就让深厚的古典蕴藉深刻我们的理想……
屈原也许是上天注定你会积聚整个世界的韶光,成为那个时代里最高大的人。
也许是命运使然将你投入一波三折的生涯,让你在最低糜的岁月里奏响最华美的乐章。
回首早年间,张明法度,改革政治,连齐抗秦,你也曾深得楚怀王的信任,风光一时。然而高处不胜寒。奸佞之人容不得你,欲争霸天下的秦国容不得你,甚至连被你视为灵修、美人的`怀王也要驱逐你。是你认错了主公,那昏庸无能的怀王竟听信了张仪的花言巧语,郑袖、靳尚的诽谤谗言,唯独视你的逆耳忠言于不顾。黄棘之盟确立,而你流落江北,于是楚国失去了与齐国的联盟,失去了将士与城池。然而糊涂的楚怀王仍旧没有吸取教训,不管你如何阻止他奔赴秦国的鸿门宴,他还是在子兰的怂恿下自投罗网。楚王自食恶果,一去不返。你上疏倾襄王,却再次为子兰、靳尚所陷。
这一次,从郢都到夏首,从洞庭到长江,从夏浦到陵阳。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那才是你的生命真正开始的地方。
在那里,你从未停止你的追求。流离的日子里,你依旧担当着一个人臣的责任,探索着富兵强国的道路。江边传来一声豪迈的吟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遭贬谪,你的心中却时时负载着家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楚国指引前路,一直是你心中最美好的夙愿,“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人生的道路波澜不定,而你胸怀天下,从未抱怨命途多舛,“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香草美人,步履翩翩,漫步在你向往的宫殿。你追求“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你渴望“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美政”盈满你的胸膛。
然而这一切,又怎奈何得了君王的疏远,“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行吟泽畔,却无人能解你内心的声音,“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对你而言,“举世皆浊我独清”只能徒生愁苦,毕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天阴雨湿,浸透了你的全部理想。原本一日如三秋的流浪旅程,随着一句“郢都已破”化为泡影。
秋风袅袅,木叶萧萧。江水沧浪,宁赴湘流。你皎月一般的灵魂,安能沾染这俗世中污浊的尘埃?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子兰的衣襟已化作尘土,郑袖的舞袖在何处飘舞。两千年的车轮踏过了几世滚滚红尘,抛弃了多少达官显贵,碾碎了多少腐朽与辉煌。可她独独用积淀了几千年日月精华的笔墨,将你正则与灵均的化身,镌刻在爱国与文学的第一章。你绝望地埋葬了你的香草美人,后世却将她永远的延续下去。这是历史的铭记,这是文学的铭记,这是民族的铭记!
那汩汩的流水,寒凉依旧。
我看见,两千年来,楚泽边畔,一直有一个身着白衣的身影,朝朝暮暮,且行且吟……
屈原你因怒而飞,你的精魂飞入湘水。
你的灵魂顺随你的信仰漂流,让人们看到你的正义与气节、你的哀丽与豪壮。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于江畔,刚毅的脸上写满了无畏,大风吹开了你的三千愁丝,你腾舞飞扬的衣衫宛若一面坚韧不拔的旗帜。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脚下翻滚,你握紧了手中的青铜剑,万千感慨澎湃胸头。
曾经,你在一首诗中把风、雨、雪、电、云、月作为自己的侍从,让凤凰和龙为你拉车,在太空中任意驰骋,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梦想全都已破灭,冥冥之中,哪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许自己本不该踏出茅庐;或许平静稳定的生活才最适合自己,而自己也应该守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为人们、为历史创作精华,繁衍文化。
贼兵的呼喊声由远及近,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一江乌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后时刻的空虚与充实、肮脏与华丽。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牺牲,那么我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实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却裹满了虱子。
于是,你就把自己作为一个高洁的化身呈现给世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状况,正义与气节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去维护的。
贼兵的呼喊声到了近前,你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国破下的山河,而后高呼:“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纵身跳入了为你而愤怒的江水中,瞬间,一江乌水空明澄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冤缠荇藻怎能洗涤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而是你净湘水。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溅起,汀芷蒲兰流芳到现今。
我想,你本来就是一条鱼,一条心胸宽阔、志向无边的鲲鱼,后来化为大鹏鸟,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旧宏伟无边。而现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来就属于你的位置上去,成为灵台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为人们树立高尚的信仰。
于是到了后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活在歌里、风里、水里梦逍遥。
屈原沧浪之水腾滚滚,屈原,君在哪里?
汨江之畔风萧萧,屈原,身影何在?
……踏着干厚的黄土,一位鬓发如霜的老人,仅仅一个老人,换去了昔日飞黄腾达时的绫罗,披上了粗布麻衣,轻弱的身子在瑟瑟的晚风中更加佝偻。望着,望着,无奈,仇怨,失落……各种悲哀全部贯穿了你的身体,将你折磨,把你吞噬,使你更加憔悴。
为什么?楚夫人叫才华横溢的你谱写颂词,你不肯呢?甘愿在自己的官路商铺下一颗绊脚石,却宁死抵抗,保留人格?
为什么?亲贵大臣甘心送你金银珠宝美女,你不肯收呢?君可知否,他们可以奉承你,也可以摧毁你,搞垮你,难道在你心中,没有过一丝恐惧,没有过一点妥协?
为什么?你偏要和楚怀王对着干,身为人臣,这是逆天犯上的啊!百姓的安乐,国家的兴亡,真的在你心中那么重要?
为什么齐王一片诚心,邀你赴齐一展抱负,却被你一口拒绝,故乡的热土,亲人的血脉,楚王的轻视,同僚的排斥真的那么使你留恋?
为什么?我为你鸣屈啊!
路漫漫,风云换,只有你敢于求索,敢于向天发问,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云海苍茫,千里迷润,你的“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迈气概响彻后是千年,可给你带来的,只有后人的怀念,真正的位置:功、名、利、禄有吗?
四,使你得到了解脱,可这给黎民带了多大的痛苦,你知道吗?夜半,多少呼唤、多少悲鸣?
如果人死了会有魂的话,我会永远在汨罗江畔怀念这三闾大夫!
来源:m.204761.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m.unjs.com,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篇13:屈原作文
屈原作文
屈原伴随着历史的轮回,许多事物都被岁月消耗殆尽,而被筛选下来的不朽之物,则是人类的精华和结晶。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历史,去捡拾遗失的美好。我们小步在汨罗江边,沉浸在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哀号里,“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誓言里,和着波浪的翻腾,望着混浊的江涛随风而去,不禁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面对小人的挑拨离间,众臣不名辩是非,屈原带着愤恨与无奈被流放边境,倡导国家团结的壮志未酬,为君主效力的愿望未圆,谁也无法理解忠臣的赤诚之心。就这样,在那个阴雨朦朦的日子,带着极度愤慨的心理,屈原终于远离了世俗,远离这个充满污秽的世界!
的确,他本可以享受莺歌燕舞,但保卫国家的责任心让他努力力挽狂澜;他本可以与君主一样沉浸在欢乐之中,但楚国的弱势让他忧心忡忡,终于,他绝望了,将生命断送在大海里……
广博的大海包容了屈原,洗清了他所容忍的屈辱。他曾经的宣言:“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寻回了他的清白,他的壮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将刚正不阿诠释;他自谦:“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体现了自我完善。他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坚定不屈的意志,将爱国精神推向了高潮。当我们在五月初五感受当年的意境时,愿我们的诚心能赎回秦王的罪过!愿喧闹的场面能将屈原的灵魂唤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屈原迸射出的强烈爱国之情,体会他的远大抱负!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渔父》中,屈原这样向渔父也向我们解释着他被无情流放的原因。此时他已颠沛流离多时,身心潦倒不堪,却仍然骄傲地诉说着自己的“清”、“醒”。
他难道还不明白正是自己孤行到底的“清醒”把他推向了潦倒的边缘吗?他当然知道!面对渔父的善告,他再次激昂愤慨地大呼:安能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实际上,这是坚守理想的他在告诫疲惫不堪的自己,在鼓励几近崩溃的自己!
这不能不让人以之动容啊!屈原,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美政”的理想奔走呼喊,即使遭人排挤,即使被贬流放,即使失意一生,也不改初衷。
也许有人会像“渔父”一样,认为他这样做有些不值。可是,如果人人都为了享乐苟活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世界将变成怎样?
这世上将没有《史记》了―如果司马迁没有因为坚守理想,受刑之辱早已将他吞噬殆尽;这世上将没有“戊戌六君子”了―如果谭嗣同他们没有因为坚守理想,他们将不至喋血市口;这世上将没有《日心说》了―如果哥白尼慑于教会而放弃理想,他将不会落得葬身火海!
可这些假设全部不成立!因为他们无一放弃理想,无一不是为了理想愤然前行,完成了为人的涅磐,书写了人类灿烂光辉的历史,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坚守理想,于他们自己本就是一种幸福快乐,于整个人类更是伟绩卓着!
所以,“渔父”们,请你们别再为屈原坚守理想不值。相反,我们都应该为了理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的困难挫折与伟人们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他们尚能为理想奉献一生,我们有什么理由因挫折困苦放弃理想?
心怀理想。让我们再次瞻仰那吟诵着《渔父》的屈原,就让深厚的古典蕴藉深刻我们的理想……
屈原夹着黄沙般的风把我吹得脸在抽搐,但是,在这满眼的青绿中,哪里会有黄沙,噢,也许这是来我心中的吧!
抽剑扣舷,清清的河水在剑刀下划过一道浅痕。突然,我把佩剑高举过头,用力地挥舞着划动。薄如蝉翼的水花,在船头变化着,宣泄着心中的恕气。
船夫看呆了,也许世人从未看过我疯狂的样子,但我能不疯吗?“固时俗之工巧,辆鼐囟改措”世人都醉我独醒,这和醉了有什么区别!
当初我怀着八斗之才,把我的赤子般的爱国之心恭恭敬敬地呈上那个宫庭,换来只是一次次把我的赤诚全被抹杀。世人一次次骂我:“愚忠啊,愚忠”!而有谁知道,我那一夜长跪在雪门前的辛酸,我那一次次怒啸在撕烈寒风中的崩溃,我这一桶桶水倾泻到脸上时的狂丧!这些,都是为了谁啊?
为了楚王?不,我只是无法把我追求正义真理的心交结他们糟踏!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汩罗江水,还在汹涌着,日出日落伫立在江面,凭流水,淘不尽,我那无穷的愁绪。曲,是世俗之道,直,是我生命之本。“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夜,已深了,汩罗江,一轮明月清如水,呵,月亮也是圆的,曲的呀!但它却是如此可爱。
抑郁之园,这注定是我最后葬身的地方。莫负明月邀我饮,着我铁衣映月银。
那一身银甲,在被十五年的掩盖下,今天又照出了它的光辉。我虽是个文人,此时又开始重温十五年前的梦。月下舞剑,寒甲如冰,吐一口酒,,涂沫在剑上。佩剑陆离,你为谁狂,,一身戎装,明月照耀,我心了然
-无边木叶萧萧下,一度春秋一分愁。岁月又从我身边掠走了一年的时光,
无边木叶萧萧下,一度春秋一分愁。岁月又从我身边掠走了一年的时光,而陪伴着我的,依旧是那条亘古不变的汩罗。汩罗啊汩罗。我恨你如此无情,我妒你如此逍遥唉,算了,不跟你说话了,免得我又精神分裂了。
今天天气阴凉,南山的雪峰上,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我下了决心,带上剑出发了,山麓是无边的林海,半黄半绿的树影间,依稀看到灰天和白雪。
虫兽们也纷纷出来活动了,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都很不友善,脚上的伤口透过草鞋渗出了血。
走在南山的山腰中,隐约地听到一阵歌声:“山间何处有红尘,指点桃花又一春。闲时惟有箫剑意,直教南山外”,而后有响起了如烟如缕的箫管之声。这真是难得的洒脱之音啊,循声而往。耳边更多清泉之声,这几丝天籁洗涤着我的灵魂,安抚着我的心灵。泉在面前形成了一张明镜潭,水在这稍作停留后注入山麓,小河,注入汩罗江。靠潭而立是一所门扉半开的茅屋,当我正要走近时,又听到那个声音:“林扉已足深,何有楚狂人?”
呀!这一定是位高人,我驻足不前,恭敬叫道:“在下楚人屈原,因被尘世烦绕,故向仙人请教”。
“凡鸟末世来,岂有挽回天下才”,从屋中走出一位峨冠博带道人,却右手握箫,左腰佩剑,发未有半点霜白,浓眉下的眼中表现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超然脱俗神色。他两手抱拳道:“屈大夫,久仰!”
我惊讶于他的装束竟与我如此相似,忙欠身道:“不敢不敢。”
他轻轻用剑在潭水间拨动,突然,一条条水柱从剑下划出,直直地在空中向我洒来,我闭眼接受这扑面而来的水,顷刻间,我湿透了。
“这清泉潭的水能否涤尽你的污垢?”道人问道。我昂着头,说:“连汩罗江也洗不尽的痕迹,怎是污垢?”“哈哈,汩罗江本来就已是浊世里的一条江,哪有潭水清澈?”看着他淡然漠视的样子,我愤然掉头:“满嘴浊世尘世,连苍生都不顾的人,我还有什么话和你说呢?”
正当我离去时,耳边又响起他的声音,“屈大夫,楚庭岂是你兼济天下的`地方,汩罗江边领土,即将沦丧,你一心牵挂的君主,已成为阶下之囚。”
这是我已经料到却不能接受的呀!山路已记不清是如何走完的了。耳际的话语,让心灵遭受刀割。走回汩罗边上,我看到了百年的宫庭被铁马烈火延平的瞬间,我看到了苍生万姓在断戟残旗的土地上流离的情景。
明月清风下,远处传来马蹄的声响,我却解下了佩剑与箫管,一步一步地走向江心,寻找我的灵魂归宿。
屈原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屈原屈原,你听好,我要感激的人是你。
不辱使命,终身奉行,为了这些人格的尊严,你不惜纵然一跃,投身汨罗江,上天把富有诗性的河流给了你,也把楚国国民的众人之心留给了你。是什么让你不屈使节放弃生命,是什么?噢,我懂了,那是尊严,生命的尊严,对上官百姓的尊严。你将臣心喻为指南针,不知南边不罢休,这是你终身奉行的吧!可这又是什么?是忠诚的心。啊,是的,因为你的尊严与忠臣的心。感动了上苍,感动了楚国国民,也感动了我。虽被流放,依然执着,那被石头所压的身躯啊,是一种精神,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
很小的时候,我便知道了屈原,那时的我,仅仅只是惋惜于他的投江逝去;现在的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质尊严,为了尊严逝去,这是壮举,在于日本人的抗战中也有人为尊严逝去,屈原,他不愧为民族英雄,每一分尊严都因为他的逝去而增加了重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时常思考,当时,是否有其他方法来保全性命与尊严,但我没有找到。是的,屈原是用生命诠释了这尊严。他是第一个让我恍悟尊严是什么的人。
生活中,我可能为了个人的小尊严而不低头,为了自己的尊严,我也可能会与别人争辩。尊严,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尊严是在正义面前的不低头,在坎坷面前的坦然,在风雨当中的执着。
屈原,你那深层的精神,不知是我还不够成熟,还是没有思考透彻,我还没有完全懂得,或许当我正确理解时,我会再次感叹与你的那种精神。
你让我明白了尊严是什么,怎么维护尊严,我很感激你。不愧为中华英雄,你用生命诠释了完美的尊严,用执着完成了艰苦的使命,用信念铸造了美好的精神。
我很感激他屈原。
屈原沧浪之水腾滚滚,屈原,君在哪里?
汨江之畔风萧萧,屈原,身影何在?
……踏着干厚的黄土,一位鬓发如霜的老人,仅仅一个老人,换去了昔日飞黄腾达时的绫罗,披上了粗布麻衣,轻弱的身子在瑟瑟的晚风中更加佝偻。望着,望着,无奈,仇怨,失落……各种悲哀全部贯穿了你的身体,将你折磨,把你吞噬,使你更加憔悴。
为什么?楚夫人叫才华横溢的你谱写颂词,你不肯呢?甘愿在自己的官路商铺下一颗绊脚石,却宁死抵抗,保留人格?
为什么?亲贵大臣甘心送你金银珠宝美女,你不肯收呢?君可知否,他们可以奉承你,也可以摧毁你,搞垮你,难道在你心中,没有过一丝恐惧,没有过一点妥协?
为什么?你偏要和楚怀王对着干,身为人臣,这是逆天犯上的啊!百姓的安乐,国家的兴亡,真的在你心中那么重要?
为什么齐王一片诚心,邀你赴齐一展抱负,却被你一口拒绝,故乡的热土,亲人的血脉,楚王的轻视,同僚的排斥真的那么使你留恋?
为什么?我为你鸣屈啊!
路漫漫,风云换,只有你敢于求索,敢于向天发问,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云海苍茫,千里迷润,你的“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迈气概响彻后是千年,可给你带来的,只有后人的怀念,真正的位置:功、名、利、禄有吗?
四,使你得到了解脱,可这给黎民带了多大的痛苦,你知道吗?夜半,多少呼唤、多少悲鸣?
如果人死了会有魂的话,我会永远在汨罗江畔怀念这三闾大夫!
篇14:屈原作文
屈原作文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哦,屈原,是你吗?吟唱着这忧伤的歌,两千年前在汨罗江畔你纵身一跃,用生命在楚国划出一道美的弧线……
这道弧线,承载着你满腔的爱国情怀;这道弧线,或许是你生命最完美的结局;这道弧线,又书写出多少无奈与不甘,但终究不能淡褪你对楚怀王的忠贞不渝!
是的,上苍把这条诗的河留给了你,也把楚国的民心留给了你。你说你没有看见商於六百里富饶之地,而看见的是秦昭王邪恶奸诈的眼睛――“怀王啊,”你不禁呐喊,“你岂能如此轻信张仪?何苦对我避之惟恐不及?”你说你没有看到楚国廉洁清明的“美政”,而看到的是靳尚贪婪嫉妒的`面庞:政坛黑暗,官官相护,贪婪无比,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不,这不是你所想要的。昏庸的楚怀王啊,何时才懂你这颗赤诚之心?
但,你没有消沉,你矢志不渝。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的确,除了以身殉国,你已没有任何心意,怀王已死,顷襄王执政,子兰迫害,你,能做的还有什么?但你不曾后悔,纵然是身投汨罗江,也不肯与世同浊,用生命的弧度来证明你对楚国的热爱,对怀王的忠心!
你说你没有看见一个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楚国,而只看见楚国人民相争的尸首和红了眼正在撕裂着谁家春闺梦里人的野狗。生存与死亡,逃避与直面,苟且与殉国,你,选择了后者。你要以此勉励国人,唤醒国君,努力着,你最后的抗争!
你,行走在沅湘江畔,面色枯槁,长发披肩,漠然无情。是的,那是因为你看不见未来和希望,你绝望了,期望以死来作最后的证明!但,怎奈楚国江山风雨飘摇?你,已无力挽回。
自张仪到楚拆散齐楚联盟,宠妃郑袖受贿后花言骗得楚王放走张仪,你,绝望了;自怀王一意孤行独赴楚国会盟而客死秦国,你,就彻底绝望了。
投身汨罗江,是你唯一的选择。这生命的弧度,纵然无奈,却是另一种光华万丈、永垂不朽的美丽!
气吞汨罗江
高2007级1班 王 逵
春秋战国,南征北伐,狼烟四起风云未定;
昔日高阳,流芳百世,豪气突发再出屈公。
公“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超凡脱俗,豪放旷达。而烽火纷纭,人心险恶,政局动荡,公注定要在这世间做一名人生的斗士,孤独的强者。
公本欲辅怀王治楚国,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以一治世报答天下。怎奈奸臣当道,权贵专横,被谗逐放。而公心不息,气未尽,关注天下以为苍生。及怀王备诱入秦,楚地皆为秦制。公仰天长叹,楚国亡矣!国既已亡,吾留何为?汨罗江边秋风时起,无边落木滚滚江水。剑指苍穹,豪情冲天;俯视天地,气吞汨罗。訇然赴江巨星陨落,滔滔沸腾万古悲风。
后人读史,无不叹惋:后世之霸王,何不过江东,其亦公之后袭哉?以公之才,足以相秦;以公之谋,足以治国;以公之气,足以平天下。公何思之甚急,去之甚速矣。然则吾辈非矣,公之中情,天地可表,岂思一人之殃福哉!公惟此一斗,以谢天下。
为有国故,公自别世。怡惜庄王问鼎中原,驰骋汉野;悲叹怀王幽囚于秦,秋风落叶。千里楚地,长江大泽,万乘之国;百万郢城,挥汗为雨,帝王之都。如今国破家亡,苟且世间尚何留?剑指苍穹成剑气,气吞楚国半边天。
为有民故,公自诀别。昔欲治国平天下,盛世安民享太平。孰知征战无了时,民犹水深火热中。哀民之多艰,怆然而涕下。今民为秦奴,公岂忍为睹。心存百姓,情系苍生。昂然阔步雄壮气,气吞五岳拔巫山。
为有情故,公投汨罗。与生俱来英雄气,狂放不羁走天下。畅饮杜康无时绪,执剑壮游问苍穹。堂堂男儿撑地天,当驰赤兔奔急骋。心怀若谷胸亦宽,壮志难酬士何眠!青山有际海有涯,吾心更在山海外。岂能屈身为秦奴,抑身阻志意难绝。志绝滚滚东流水,气吞滔滔汨罗江。
屈公既去,死得其所。血与豪气书壮志,千古行来第一人。
一生慕贤能几许,既得屈公何所憾。
千年豪壮楚屈子,万古悲风汨罗江。
★ 《屈原》...
★ 屈原
★ 屈原离骚
★ 屈原精神
★ 屈原故事
★ 屈原诗词
★ 屈原诗句
★ 屈原 端午节
★ 屈原列传
屈原作文750字(精选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