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屋美文

时间:2016-07-28 12:25:20 作者:来吃橙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来吃橙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家有老屋美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家有老屋美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家有老屋美文

家有老屋美文

老屋太老了,院墙倒了大半,院内杂草丛生,像一位将至暮年的老人蜷缩在那里,朝看庭前花开花落,暮观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今年清明后,老姐回老家给父母上坟时,随手拍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我的。睹物思人,出生在青龙,当兵在张家口,援疆在和硕,三地两个第二故乡。“明月千里寄相思”,望着窗外新疆的圆圆的月亮,一股思念家乡情结萦绕在心头,我与老屋的故事,今夜和大家共享……

老屋说起来也不算老,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那时才六岁,依山脚而建,我拿着小铁锤和大钢钉,有模有样地砸着屋后的软山石,施工的大叔和大哥们还直夸奖我,可他们一镐下去,顶我干半天的工程量。老屋的.山里面,还有一个更老的老屋,那是我太爷爷建的,青砖青瓦,古色古香,可就是交通不便、吃水困难。我们兄弟姐妹每天起早贪黑到一公里以外的山沟外拉水,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山路崎岖,一路颠簸,拉水的艰辛无法想象。父母做出英明的决策,只好新建现在的这个老屋。

老屋是五间坐北朝南的青瓦房,院子面积有两亩多。一生热衷于植树的父亲,东边枣树,西边苹果,井边槐树,菜园边杨树,父亲打理得错落有致、井井有条。酷爱养花的母亲,这一盆牡丹,那一盆迎春,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花,十几大盆摆在窗台上。一开春,满院各种各样的花香飘进老屋,还有母亲炒菜的清香,混在一起,醉了一家男女老少,醉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

那个年代,生活拮据,物质匮乏,而老屋最吸引人的物件,莫过于那台十八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由于是山区,架电线困难,1984年春天,我们村才通上电。1987年秋天,我家买了台黑白电视机,天一黑,吃完饭,左邻右舍,大人小孩,一起挤到我家老屋的大炕上,看新闻,看电视剧,有说有说,甚是热闹。那时最流行的电视剧是中国台湾拍摄的《清清河边草》,主要剧情早已忘了,而高胜美演唱的主题歌,至今仍然能哼唱几句。夜深了,白天撒欢儿玩耍的孩子们早已睡着了,只好让大人们背回家。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庄稼人日子好过了,家家都买了电视机,只有我们一家人在老屋里看电视了。

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看着照片上的老屋,我不禁潸然泪下。童年的井边槐树长大又伐倒了,又从树墩上长出两棵枝条,像一对相濡以沫的恋人,并蒂莲开,同生同长。老井也加了盖子,用水泵抽水,不用扁担挑水了,那辘轳声声早已远去。儿时的玩伴,早已背井离乡,去了远方大城市,开创自己新的理想。不见炊烟升起,只有老屋依然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日出日落,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热闹繁华……

篇2: 老屋抒情美文

老屋抒情美文

老屋总是占据着我记忆的空间,以其深沉的呼唤纠缠着我的情感。

老屋,虽已风烛残年,破败不堪,却始终如一缕灿烂的阳光,透过浓云雾霭,直射我潮湿的心房。

老屋回荡着童年的歌谣和少年的笛鸣。我无数次梦回老屋,幸福在那无忧无虑的快乐年代。

老屋建于1983年,是传统的两层三间小楼房,当时在村里独领风骚,成了我们一家的骄傲。老屋位居村子西南角,得天独厚地占据着第一排的阳光和空旷。门前是环村的小河,小河是孩子们的天堂,记载了太多童年的故事。

夏夜,我总喜欢在二楼平台上,拿起心爱的竹笛,一遍遍演奏着那个时代的歌。笛声悠扬清脆,插上我情感的翅膀,穿越夜空。萤火虫提着灯笼曼舞,池塘蛙声鼓着腮帮伴奏,我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

老屋收藏了奶奶善良、勤劳、慈爱的.身影。奶奶用自己的勤劳,在老屋这架古筝上弹奏着高山流水。然而,父亲的病逝也耗尽了奶奶生命的能量。奶奶渐去渐远,她的身体定格成一张永恒的照片,如今挂在老屋中堂下。

自从我把母亲接到城里,老屋便独守孤寂。

流火八月,再次和母亲回到老屋,竟发现,门口已是杂草丛生,乱木遍地,一片萧条。老屋那红砖墙,遗留下岁月的斑驳;屋檐横木风化得面目全非。打开锈迹斑斑的锁,推开大门,一股深重的霉味扑鼻而来……这就是我的老屋,凝聚了父母一辈子心血和汗水,曾经让他们引以自豪的老屋!

母亲小心地清扫着屋子,侍弄着那些生了锈的铁锹、锄头、耙子,这都是当年与母亲形影不离维持家庭生计的老伙计,是母亲最真挚的战友、伙伴。老屋,在母亲眼里,是一座历史博物馆!

乡邻闻讯都纷纷赶来问候。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们给予了真挚而无私的帮助,然而今天,善良、纯朴的他们,说话却越来越客气――他们是把我们当作了客人。这时,我们才发现,对比村里那些框架式结构的别墅洋楼,老屋已相形见绌。其实,我们冷落老屋太久太久了。

如果人生是一次漂泊,城里的房子,只是一个驿站;老屋,才是永远的家!

篇3:老屋美文欣赏

老屋美文欣赏

这是一间老屋,虽然不知道它盖了多久,但我知道,它的岁数要比我大的多,甚至比我的爸爸妈妈,比我的姥姥姥爷的岁数都要大。

这是一间老屋,虽然我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人的回忆,但我知道,虽然我在这里的欢乐并不多,但这并不多的欢乐却是我终生不能丢掉的财富。

这是一间老屋,虽然我不知道它的屋里有多少人曾经的来来往往,但我知道,我在这老屋里的进进出出的次数已经不计其数。

这真的是一间老屋,我知道的,它曾经是那么的破旧,虽然现在被翻新了一遍,但它依然是我心里的老屋,因为它就是老屋。

儿时的我在这里的时间并不长,由于家很早就搬到城市里住了,以至于来这里时,只能赶在寒暑假。在对老屋有记忆的开始,没多久,老屋便没人住了,大家都搬到了县城里,而姥姥姥爷也一样在县城里买了房子。而又过了不知道有多久,老屋又重新用了起来,姥姥姥爷成了老屋的常客,而我则在每个暑假,也会回到老屋里,老屋对面的一间屋子已经废弃,只作为装烧火的'柴火用,而老屋则进行了装修。装修之后的老屋显的更加的明亮,取代了之前灰暗的颜色。满是鲜花的小院,也为老屋装填了别样的色彩。而预制取代的则是对老屋里,我儿时的回忆。

现在在老屋里躺着,不觉间会听到儿时的欢笑声。伴随着耳边的欢笑声,慢慢的闭上眼睛,那口被封住的老井里面,还有曾经丢进去的鱼儿。旁边的已经干枯的河床,似乎有充满了从上游流下来的溪水。那溪水还是前段时间下过的雨汇集成的,尽情的冲刷着岸边的杂物。随后,水变清澈,孩子们在洗澡,老人们在洗衣。又是一场雨水,河床再一次被冲刷,再一次的熟悉的场景。只不过,那也只是曾经。还记得那院子里的葡萄架,满满的嘴里都是口水,只有那水灵灵的葡萄才能解决。曾经的栗子树现在在哪里?门外的大杨树,现在又在何方?只有那剩下的树根处长出了新鲜的枝条。还有那新的葡萄秧正在努力的向上爬,在努力的结出曾经的果实累累。

一切都在变化,而唯一不变的,就是老屋。

那间老屋,静静地,一直静静地坐落在那里,看着周围的一切,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老屋的门永远不会被关闭,老屋也永远不会凄凉,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它是老屋。

篇4:老屋的美文

老屋的美文

之所以称做老屋,究其原因,它的确够老,再由于生活,它确确实实与我产生了不合交集的年代感。

我挑了仲夏的日子,山是山,水是水,自然分明,太阳初升,雾气腾腾,一脚踏进院子我便觉得是个修身养性好的去处。

从小在这里长大,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这里的人们都能修的好的习性,至少在我见到的几代人中都是中规中矩的“健康”。提起健康,大概我的心也要开始一阵恐慌,而这种无名的恐慌倒像是一种突然也是一种蓄谋,更像一种侵虐。

最近一次见他,在三年之前,当时的他是以新郎的身份出现,一个健硕的男人。而就是这样健硕的男人在这片世代祥和的土地上让我再也无法见到。赶巧了时候,我从老远的地方回来,本想把浮躁的日子拿来修炼,而我听到的是更多关于这个死亡的传闻。大概所有的臆测都要从生活中去寻求答案,当离开自己的根或者本太久的时候,大概就是病,我是寻着自己的病因,寻着一剂良药而来。

每个人都对死亡充满恐惧,而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惧都是无法预测的;矿难,就是一种,他就是被选择的一个,寻着这样的线索,大概三个月前他被运回了老家,这片从小我们一起生活过的地方,我称之为老屋,千里之外便是他活着的最后一站,也是他“前妻”的故乡,这个女人我也只在老屋的婚礼上见过,妖艳的礼服,化妆师化在脸上的妆,我是看不清她的任何模样,依稀只能认得性别看的出身样,所有的表情和面部应有的肉色都在妆下,而我之所以说是“前妻”,是因为他离开之后她便从新下嫁到了娘家的当地人。

在老屋的这些日子,我是不大愿意出门的,每天帮着母亲干点农活,其余的时间我便躲在房间里,不去接触世俗的眼光,我害怕甚至恐惧,提心吊胆起来。这一天,我听到屋外小孩的哭声,好奇起来,大概是被纯净的声音所吸引,世间所有的真善美都发生给幼小没有成熟的生命个体。我出来看时,母亲正抱着一个小孩,可能只有一岁来多,我问起母亲是谁家的孩子,母亲说是上屋家的,大人去地里砍玉米,让她帮忙带会儿,我是不擅长带孩子这事,就跟母亲聊了起来,得知小孩的`生父就是前面提到的矿难者,生母就是刚二次出嫁的那个女人,小孩由跟我母亲年纪差不多的奶奶带着,正跟母亲聊着,年迈五十的女人带一点小跑过来接过孩子,完全忘乎手里提的东西,掉落地上,青色的壳,专注的哄着小孩,果然是灵性孩童知道谁是跟自己最亲,很快就不哭了,我自然而然的打了招呼,随后聊起了家常。

我是很不愿意去戳动别人的痛处,倒是她随意起来,大概每个伟大的母性都把痛楚藏在内心深处,更加坦然的面对,不报不怨。她告诉我她们在县城还有一套空房,让我帮忙着寻找合适的买主,那是她儿子结婚时买的,现已人去楼空,银行催着还款,这大概可以让人深思,让人去还原一幕农村婚姻的真实场景。

感慨颇多,不由想起一段广告语来。工友们: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

别人

睡你老婆

打你孩子

花你抚恤金

打工安全

为你自己

也难怪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青春的坟墓,结婚后才发现,亲,是不是埋错了呢?

篇5: 家有考生美文

家有考生美文

那年儿子高考,我们陪他度过了一段难忘的高考经历,至今想起来仍是记忆犹新。自从进入高考倒计时100天,儿子的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每天要做完各科的作业,还要做从考试书店买来的大量试卷,一直做到想吐。以前,每到周末都喜欢玩的电脑游戏也只好暂停了。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并没有给他太大的压力,是他自己提出要买试卷回来操练,说这样进入实战就会更有把握了。时间进入5月冲刺阶段,更是紧张,回家就埋头复习功课做题目,吃完饭再到书房继续学习,我们看着心疼,却没办法帮他,只能把后勤工作做到无微不至。

我家儿子性格向来开朗乐观,有一点贪玩,喜欢耍一点小聪明,还有粗心的坏毛病。对于学习,从来不是那种特别自觉、刻苦用功型的,所以成绩一直属于“中间分子”,稍微用功抓紧一点,成绩就窜上去了,再放松一些,就会往下降,总是上下起伏波动,不是很稳定,着实让人担心又操心,可他自己倒是不急不躁的,心态出奇的好。不过,这种状况在最后关头一下子得到扭转。

儿子读的是寄宿制学校,5月份从学校回家复习备考开始,他就出现了传说中的“高考综合症”,不但话越来越少,还常常发呆或不自觉地发出一声沉闷的叹息,问他是不是考前紧张心理,他点点头算是回答。我和他爸经常开导他,按照正常进度复习,反正大考小考也操练很多次了,成绩基本上也知道了,正常发挥就行,就算一本上不了,二本也无所谓,关键心态要调整好,保持一颗平常心,轻松应考。话虽这么说,可儿子一句:“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把我们给噎住了,不敢再多说什么废话了。有时,我们会说一些新闻或笑话之类的话题来分散他的焦虑和烦躁。尽管我请了几天公休假专门在家照顾他,买、汰、烧,一日三餐变换着各种口味,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可他吃饭的时候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香甜,还总说自己得了“厌食症”了,再好的饭菜一点胃口也没有,根本没有饿的感觉。还好因为菜的品种不是那么单一,且看着精致诱人、色香味俱全,看在咱们辛苦忙碌的份上,他多少给点面子完成吃饭的任务。

也许,对于高考的重视,做父母的比孩子更紧张吧。这段时间,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情不自禁,变得小心翼翼的,说话声音也是压低嗓门,只要他在家,电视是不打开的,只是看看报纸,了解新闻,电脑打开也只是匆匆浏览一下就关掉,根本没有心情上网,只想给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看着孩子每天晚上埋头苦读的身影,格外心疼,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儿。我所能做的,是每天备好点心水果或酸奶之类的食物,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给儿子补充能量。每晚都要守着他到十一二点,一直等他洗完澡睡下了,我才能安心躺下,有时还睡不着,就看电视,为了不影响爱人休息,就调静音看字幕,有时很晚才在极度困倦中睡去,第二天很早起床,开始新的一天,就这样一直坚持到高考结束,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我不知道,其他家有考生的家庭是怎样度过这个阶段的,但我深切体会了自己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除了努力工作,还要尽力照顾家庭,完成各种社会和家庭的角色、责任和使命。从孩子的呱呱坠地,到他一天天长大成人,倾注了父母的多少心血啊!但我觉得,只要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将来和前途,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在所不惜!并且,所付出的一切,完全是无私而不求回报的,我想,这就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最基本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吧。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生他就要养他、育他、教他、爱他……这是为人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考结束的那一刻,看着儿子开心舒展的眉头,久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看着已经成年的儿子,心中感慨万千。亲爱的宝贝,我想对你说,今生,我们有缘做母子,那么下辈子呢?我们将会在哪里?我是否还会遇见你?你是否还会投生我的怀抱?我们会不会阴差阳错、擦肩而过呢?世事本就难料,因此,我不期望来生,我只愿珍惜今生,相聚一起的美好时光。

香港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曾经说过一句感人至深的话:亲人只有一次缘分,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篇6: 家有大妹美文

家有大妹美文

为什么写?最近业余时间编辑《爱的浮沉》,大妹给我提出很多可行性建议。最重要的一点:慢下来,跟着感觉走,没有灵感千万别硬憋,否则满盘皆输。其二,用真情打动人,和故事中的人物同欢喜共悲伤。我全部记下。昨晚,她惊喜的告诉我,她也在整理初中时曾经写过的小说,并且发给我看了两章,我惊呼,三十年的妹妹文笔竟然老道到让我无法评论,我只鼓励她写出来,否则这样真的浪费宝贵的文学资源。由此,引发我对往昔点滴的回忆。这是写的原因。

写什么?写妹妹身上鲜明的特点。

怎么写?发自心底流淌出真情的文字,无需雕琢,无需修饰。保持本真,任性挥毫。

大妹,和我仅仅差了两岁,属虎,方年44.她从小就表现出特有的机灵劲,用冰雪聪明形容毫不为过。天性活泼的她,即使和陌生人见面也不拘束,可以说自来熟,她总有很多的话题和人家聊得热火朝天。大妹的聪明熟人尽知。父亲在村里当党支部书记,乡镇干部到村里指导工作,一般要在我家吃饭。70年代的农村,物质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娘因为常年要忙地里的活,无暇顾及给人们做饭,来的多了,彼此熟络了,干部们到吃饭时间就自己动手做饭做菜,我们年龄小,就给他们打下手,因为我们姐妹多,为了好分辨,他们就管我们姐几个直呼“二丫头、三丫头”到现在,那些叔叔伯伯,在大街上遇到,还习惯叫我“二丫头”,听了心里很舒服也很温暖,或许容易勾起对往昔岁月的记忆吧。连称呼都带着那个年代的印痕。

简单的饭菜上桌,父亲总会陪他们喝几杯,席间,大妹总会被唤到饭桌上,从小就内向的我,即使他们千呼万唤我也不去。于是,妹妹不仅能吃上几口香喷喷的饭菜,还用她甜言蜜语博得大人们的称赞。记得有一次,刘叔来我家做客,让我和妹妹一块做口算题,大妹几乎脱口而出,答案准确无误,而我呢,等妹妹报出答案,我还在心里不断盘算着呢。和大妹相比,我总显得迟钝和木讷很多,但我一点也不嫉妒她,或许这就是亲情。于是,从那时起,父亲就开始规划我姐弟五人的人生,我和大姐、小妹智力一般,就让我们考中专,大妹和弟弟特别聪明就让他们考大学。尽管后来我们没能全部让父亲如愿,但总算都有一份相对来说比较安逸的工作。

后来,大妹顺利的考入德州师专,成为我们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全家人都喜气洋洋。记得妹妹入学的当天,我和父母、大姐一起送她到学校,参观了整所校园,似乎预见了她美好的未来。

大妹是勤快的,喜欢收拾家,甚至让人怀疑有洁癖。这个优良的习惯从小保持到现在。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刚盖的新房子,院墙还没垒起来,院子都不铺地砖,可她总喜欢用笤帚把偌大的院子扫得干干净净。屋子里尽管都是古老的实木家具,她也会擦了又擦,包括镜子、玻璃都擦得照出人影,扫地时也从不留死角,包括大衣柜下面,都要用笤帚往里面划拉几把。如今条件好了,妹妹爱整洁的好习惯也跟随这么多年,她从来不用拖把拖地,而是用干净的毛巾擦地,有个朋友和我爆料“有一次,去你的妹家玩,说着话突然找不到人了,你猜怎么着?原来人家钻到桌子底下擦地去了。”尽管说的有点夸张,但我了解她的嗜好,和你说着话她手很少闲下来,要么擦桌子,要么擦地,每次去她家,进门看到几欲照出人影的地板,我踩上去仿佛有一种犯罪感。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她把干家务当成一件乐事,乐此不疲,享受这份乐在其中的幸福。

妹妹敬业,责任心强。从毕业后,一直从事初中政治教学,她从不因为教小科目,不当班主任而得过且过。去她家,经常看到她把一摞摞的试卷带回来,逐人分析,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哪个考点没记牢,回学校准备找哪部分同学谈话,哪些孩子还有潜力……都要和我一一道来,尽管我和她的学生素不相识。或许我们是同行的原因,很多观点我们竟能达成惊人的一致。就因为凭着对教育事业的'钟爱和强烈的责任心,大妹多年来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每次取得优异成绩,她总会和我分享,一旦不够理想,没达成心中的预想,她也会沮丧万分。于是我就极力解劝她,让她葆有一颗平常心。十年前,妹妹就晋级中高职称了,但是仍然没有就此止步,仍然一如既往地对教育充满热情,对学生喜爱有加,热心热忱地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坚定不移的走在教育的康庄大道上,累并幸福着。

大妹自小对文字敏感,她的语言充满灵性。或许是口语表达好的孩子,写作方面也有得天独厚的一面,记得读初二时写的小诗歌就发表在《中学生天地》上,记得当时在学校一度成为爆炸性新闻。难能可贵的是,她还用了“张隆闭飧霰拭,惹得好多同学拿着书各个班级去问“你们班里有叫张吉力的吗?”很长时间这个“张吉力”成了学校的神秘人物,后来被她的好友“出卖”,真相大白于天下,同学们都对这个瘦小的黄毛丫头刮目相看。还记得当时,我们住校,那个周末回家,妹妹拿着发表诗歌的书和仅有5块钱的稿费单跑到地里找父亲,当父亲得知这一喜讯,也为自家出了女秀才而笑逐颜开。还记得,当时刻完印章5块钱的稿费就没了,但是那种荣耀和欣喜陪伴了全家人很长时间。

大妹身上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对老人的孝敬,对朋友的肝胆相照,对姐妹的分忧解难,对子女的疼爱……不一一赘述

特别是昨晚妹妹告知她也开始整理小说,高兴之余,很多的记忆涌上心头,我决定借此鼓励她,不要做蒙尘的金子,心灵蒙尘久了,再多的光芒也会黯然失色。既然自己当年的文学积淀就很深厚,再加上对多年来的阅读积累,我相信她“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微信谈起我的想法时,她很低调,她说不抱功利心的写,只是重温那一段美好的记忆。我说,已到不惑之年的我们假如能在业余时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用文字慰藉平淡如水的日子也不失为精神的提升。在此,我不想说,为有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妹妹自豪,我只想在别人提起她时,我悄悄地告诉她:那是我的妹妹,亲的哦!

家有考生美文

家有盆景美文

关于房屋的美文:老屋

家有盆景经典情感美文

描写老屋散文

再见老屋随笔

老屋小记读后感

老屋作文750字

老屋作文1000字

老屋游记散文

家有老屋美文(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家有老屋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