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李世民之玄武门之变散文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李世民之玄武门之变散文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 目录
篇1:李世民之玄武门之变散文随笔
李世民之玄武门之变散文随笔
唐高祖李渊起兵时,与二儿子李世民约定:“若是成功,我就把你立为太子,传位给你。”随后,李世民屡建奇功,威震天下。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李渊建立了国家,成为大老板。之后,董事长李渊跟大伙讨论册立太子(继承人)的事情。李世民观察了客观情况后,主动要求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于是,大儿子李建成坐上了继承人的虎皮太师椅。
然而,太子李建成沉迷酒色,一副游乐废人的样子,老板李渊很不满意,经常责怪他。而李世民却常建大功,威望越来越大,有摇倒太子座椅的势头。李建成很担心,便与四弟李元吉设法谋害李世民,首先,他们走内线。
那个时候,李渊宠爱妃子张美女和妃子尹美女,建成元吉就送了许多珍宝给她们。收到好处,这两个美人就经常在老板面前说太子的`好话,同时抹黑李世民。
有人劝李世民:“这两个人是老板身边的红人,你不讨好她们,会吃亏的。”
李世民没有理睬,不屑做这个,遇到两个妃子的时候,也只是正经地行一下礼,没有献殷勤。
其他妃子有时暗中向秦王李世民要点好处,李世民没有给,于是,她们都不喜欢李老二。
有一次,淮南王神通立下大功,李世民赐给他一大片良田,谁知道张美人的父亲也看上那片田。张美人跟皇帝风流一番后,撒娇要田,老板李渊就下令给田。但是神通说秦王李世民已经先答应了,不肯交出来。张美人就对李渊说:“秦王的指令比你的指令还大,你这个皇帝太窝囊啦,唉……”
李渊立即召来李世民,破口大骂,又说:“你久握兵权,越来越骄傲自满,根本没把我这个父亲放在心上!”
李世民不停磕头谢罪。
李世民的下属杜如晦经过张美女的父亲大宅门口,被他的看门壮汉拖下马,打了几拳。杜如晦狼狈跑回告诉李世民,这时张妃子已经恶人先告状。李渊把李世民叫来,痛骂一阵:“我还活着,你的下属就敢这样欺负我妃子的家人,随意辱打!我若死掉,你不是更加横行霸道!”
李世民连忙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李渊不信,说道:“你还强词夺理!我怎么会相信你的鬼话?”
李世民知道说下去也没用,便默然退出。
李建成获得一匹壮马,性子刚烈,总把骑马者摔下,便邀请李世民前来,让他试骑。
李世民一跃而起,落在马上,那马突然暴跳,把李世民甩开。李世民及时跃起,平安落地,再重新骑上,总共起落三次,终于驯服它。李世民对幕僚说:“生死有命,烈马也克不了我。”
李建成等人把话作了修改,对李渊说:“秦王(李世民)说他自己是天命所归,真命天子,无论遇到什么风险都会逢凶化吉。”
李渊马上召来李世民,痛骂他窥伺皇位,还叫嚷说“若是敢乱来,一定要他好看!”
李世民看到老板无论别人说什么坏话,都句句相信,不由得危惧起来。
之后,李建成等人步步紧逼,李世民终于知道要果断采取措施,不能坐以待毙了,所以便跟谋臣们商量。
有一次,李世民从李建成那里喝酒回来后,采用苦肉计,吞下毒药,呕吐许多血。李渊来看望他时,李世民趟在床上,没有说话只是不停哭泣。幕僚说:“从太子那里回来后,秦王的身体就出现问题。”
李渊叹息道:“这样吧,你病好之后,就离开长安,去洛阳吧。你们两兄弟在一起,还会出事的。”
李世民道谢。
李建成收到消息后大惊,对李元吉道:“在长安,李世民只是一个匹夫,若是到了洛阳,手中便有了军队,以他的才能,若是翻脸打起来,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李元吉说:“是啊,若是他带兵跑来跟我们群殴,肯定打不过他!”
于是太子他们联合宫里的妃子,对李渊说:李世民一有兵权就有可能造反,不能让他走。
李渊便改变主意,不让李世民离开。
李世民失去了自由翱翔的机会,非常失望也非常担忧。
随后,李建成对元吉说:“这样下去不行,还是直接杀掉李世民,免得夜长梦多,然后直接逼父皇退位。”
元吉非常赞同,刚好突厥犯边,李渊命令元吉出征,元吉便借机要调走秦王李老二的所有兵卒。
李渊同意了:“你做主就行。”
李世民看到利刀已经架在脖子,决定先发制人,便火速调兵遣将,同时派人去召唤幕僚房玄龄和杜如晦。房玄龄和杜如晦拒绝了,对来人说:“皇上命令我们不得接近秦王府,否则格杀勿论!”
来人回报,李世民大怒,递刀给使者,道:“你再去一趟,他们若敢说个‘不’字,立即砍下他们头颅!”
房玄龄两人不敢再推辞,乔装打扮抄小路进入秦王府,秘密商议,
那一天,李建成和李元吉来到玄武门,觉得不对,便想调头回去。
有人叫道:“太子,齐王,你们去哪?”
说话的正是李世民。
李元吉也不多说,当即抽出弓箭对准李世民,嗖嗖嗖快速射出三箭!
李世民闪动身子,轻松避过,还接住了第三支箭,搭在弓上!
嗖!
一箭洞穿太子李建成喉咙,当场毙命!
李元吉想逃,李世民下属敬德追上去,弯弓射箭,李元吉应声而下,气绝身亡。
李世民切下两人的头颅,带兵进宫去见皇帝,告诉李渊自己迫不得已自卫,已经杀了太子。
李渊大发脾气,破口大骂,好一会儿才停下来,他问李世民接下来怎么想。
李世民说了自己的要求,李渊看到四周都是李世民的兵,叹了一口气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随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李渊就退下来,让李世民登基。
这就是唐太宗。
篇2:李世民会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晋阳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最终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李世民
李世民会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唐朝刚刚建立不久,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就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时,正好突厥入侵,李建成便和李元吉策划,先夺了李世民的兵权,等出征的时候再把他杀掉。消息很快便传到李世民那里,他急忙找来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商量对策,决定先发制人。第二天一早,李世民让长孙无忌等人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玄武门内。待李建成和李元吉走进玄武门时,李世民对准李建成一箭射去,先把李建成射死了。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也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三天之后,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国家军政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又过了两个月,唐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当上皇帝,就是唐太宗。
篇3:玄武门之变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里面讲了一代 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波澜壮阔的一生。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他统治的23年中,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这段时间史称“贞观之治”。但在贞观之治的前夜,发生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夺门之变,史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杀死了他的两个亲兄弟,然后逼他父亲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年号“贞观”。
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称他父亲为太上皇。他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得那么好,是因为他能够广泛使用一大批贤能的大臣,君臣之间的关系达到历史上最好。
特别是重用魏徵,像魏徵这样触怒龙颜而面不改色的良臣,实在不多见。有一次,因为一件事唐太宗和魏徵又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后宫,一见了长孙皇后就说:“总有一天,朕要杀了那个乡巴佬!”皇后说;“哪个人哪?”唐太宗说:“魏徵,还不是那个魏徵,他在群臣面前让朕下不了台!”皇后听了,到后宫换了正装。太宗大惊到:“你这是何意啊?”皇后说:“魏徵是良臣,我怎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贞观十七年,魏徵逝世。唐太宗失声痛哭。哭完以后,太宗说了一句响彻千古的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对唐太宗有多么重要。唐太宗本就贤明,遇到魏徵这样的良臣变得更贤明了。魏徵触怒龙颜而面不改色的品行是给我最大的震撼。
唐太宗还不冤枉人。有一次,一个叫杨贞的卫士经过卫洲到长安值班,住在小旅馆里。第二天,杨贞发现佩刀有血,恰巧头天老板又死了。许多人都怀疑这件事是杨贞干的。地方官吏一听把杨贞抓起来准备处死。但他们又没有处死权,于是就给李世民上信。李世民觉得奇怪,杨贞与老板素不相识,不可能杀他,就让卫洲府重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是老板娘和她的情夫一起杀了老板。这说明李世民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不会让任何人屈死。
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中,失去了人性的光芒―亲手杀死了他的亲兄弟李元吉和李建成,这还能算人性吗?但令我惊讶的是,他竟能知错就改,以那些有人性之举来弥补那些无人性之举。这在中国2132年的历史上实在不多见。
公元649年5月,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享年五十二岁。李世民是一位上马打仗,下马治国的好皇帝,“贞观之治”成为后来各代君王学习的典范。
篇4:玄武门之变读后感
我相信只要是有一定历史头脑的人,都应该知晓玄武门之变之事。他所讲述的是唐代唐高祖李渊的几个儿子争雄之事。
相传,高祖皇后产下四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玄露(早亡)、四子元吉。本来吗,李建成是长子,按照传统的宗法制度,理所应当是大唐的继承人。但是次子秦王李世民却因为屡建奇功,深得民心,而且野心又大,也想当皇帝。因此他们兄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帝位之争,在双方斗争中,四子齐王李元吉站在长子建成一边。就这样,双方相互斗了两年。最终,次子李世民以莫须有的罪名,在玄武门门口,将长子建成与三子元吉杀害,而登上皇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唐太宗。在他的治理下,国运昌盛,人民安家乐户,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一个时代。
而这些都败于李世民的雄心之下。但是,虽说雄心能成霸大业,还必须得有确实的实际行动。不然,你去想,如果说有雄心就能成霸大业,那么可以这样说,凡要这人是活的,心是活的,那么他就一定有雄心。
一国之主(总统)的雄心在于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永据宝座,四海升平;在歌坛、演艺圈的,都希望自己一夜爆红;商人希望生意888(发发发),办事666(顺顺顺),就连日常生活中的人,也都处处表现了雄心。有人希望事业顺心;有人希望婚姻美满;有人希望……总之人们的雄心是无可估量的!那么是不是有雄心就已经够了呢!不,不是的!光有雄心是万万不够的,雄心只是成霸“大业”的基本条件罢了。雄心十实际行动=成霸大业。
一国之主,想要长生不老,永据宝座,四海升平,行呀,只要能听忠言,用忠臣,不念恋酒色这中,尽量贴近人民生活,使人们美满,成人人人忠爱的明君,那么就算他死了,他也将久据人心,做到长生不老,在历史上永夺宝座。而做为艺人,要一夜爆红,就必须有特长有才华,而这须要不断地学习、积累,从生活中吸取经验;商人要发,要顺,则要做到拥有一颗清明的商业头脑,对顾客诚信,做时应退则退,可进便进,而这些东西都只有在实践、学习与经验中提取。平常的人所向往的也一样,须要实践。
不是我夸大其词,相信紫禁城大家都略有所闻吧?紫禁城是明朝永乐皇帝所造,永乐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第四个儿子,本来吗,这皇位跟他是八杆子都打不到一块儿的,可就是雄心与实际行动把它们联在了一起。于建文元年(13)七月,朱棣发兵南下,当了皇帝,建了紫禁城。使老百姓过上了小康生活。
雄心固然是成霸大业的基础,但我希望你的雄心用于正途,造福人类才行!还有――别忘了实际行动。
篇5:玄武门之变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读完了《资治通鉴》。其中这篇《玄武门事变》让我记忆颇深。
唐公李渊自公元6打下天下开始,建成,元吉,世民三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建成和元吉在酒中下毒,想害死秦王世民。幸好秦王察觉了,躲过一劫。自此,三人之间的矛盾激化。
秦王手下的一帮大臣沉不住气了,劝秦王动手。秦王却犹豫不决。直到建成和元吉让一群猛汉奔出来时,秦王才动手剿灭敌军,先帝让出帝位。这就是唐太宗。
在读这篇文章时,我不禁为秦王捏了一把汗,也为他的犹豫不决而焦急,要是当时建成和元吉将秦王害了,那结局将不堪设想。也许是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关系,所以秦王再躲过一劫。
读完后,我已经置身于古代之中,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我在这奇妙的旅行中领悟到了许多。比如,防人之心不可无。也领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来之不易。
篇6:玄武门之变读后感
玄武门之变是一件有名的“反叛”,也使一位皇室次子当上了贤明的君主。是他的贞观之治,让唐朝的经济登上了世界的顶峰,他就是“秦王”李世民。
高祖李渊有小王子无数,皇后只生了三个儿子: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虽然是亲骨肉,但是李建成担心李世民功高盖世,怕自己被父亲废了皇太子之位,改为李世民。所以他联合李元吉和父亲最喜欢的妃子,一起诬告李世民,高祖渐渐的也和李世民疏远了许多,而他们也成为了长安城一霸,在这里为非作歹。
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李建成是多么心狠手辣,只因嫉妒李世民就把他和高祖分开,我认为要是当上了皇帝过不了两年农民起义军,早就把他推翻了,哪里会有后来的唐朝盛世,哪里有“贞观之治”,哪里还有百姓安居乐业,只有百姓造反。
然而,在玄武门这一天,建成和元吉拍六百多名武士,想把李世民置于死地,在这时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决定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最后,高祖如梦方醒,开除了他们两个人的皇族,立李世民为皇帝,最终李世民不负所托,成就了一番大业,将唐朝推到了顶峰,李世民由此也名垂青史了。这就是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人最喜欢在别人背后说长道短,打击报复,这让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我们要像李世民学习,坚定目标永不放弃,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篇7:玄武门之变读后感
上午睡醒后百无聊赖,呵呵决定放纵下自己,看碟《贞观之治》,今天看到玄武门之变,剧中主要讲的都是预热部分,杀兄试弟只是一笔带过。但在历史人物的事迹里我内心有了几点启示:
1)江山得来,实属不易啊。大好河山都是用鲜血夺来的。当然在现在这个提倡和谐的社会里,不再动刀动枪。但是江山好比事业,我们要创自己的事业就像打江山一样,斗智斗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每一步都要谨慎小心,不然就像建成和元吉一样败在李世民手里命都没有了。
2)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像太子建成那样死于玄武门之下并非偶然。德才修养都不如李世民,却罢着茅坑不拉屎。一没战功二没心胸。早该退位给李世民了。话又说回来,虽然李世民有才,要是他没有去争取并在玄武门战胜的话,那就不会有记载青史的贞观之治。好像就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有能力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不要恃才傲物,还有去争取。这样,于人,于社会都是有利的。
3)家和万事兴。虽然李世民在玄武门里取得了胜利,但是骨肉相残毕竟不是光彩的事,李的内心也是懊悔和恐惧。有好几次在恶梦中惊醒。虽然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繁荣昌盛。但内心深处的苦楚,却鲜为世人所知。人们只是看见他的光辉,从没体会他的无奈和孤独!高处不胜寒啊!
篇8:玄武门之变读后感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李建成和李世民开始了明争暗斗,李元吉则支持李建成。不但这两个人是李世民的死对头,就连宫中的妃子也与李世民作对。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但向唐高祖诬陷李世民,还数次想除掉他。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与李元吉丧命,李世民登上了太子的宝座。
这篇文章中的李建成,放不下心中的仇恨与嫉妒,到最后不但丢掉了太子的位置,连命也搭上了,实在是不划算。他当初下定决心想超过李世民,如果采用正当的手段,最后的结局是另一番景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仇恨自己的对手,要感激。因为是对手让我们充满斗志,是对手让我们不敢懒散,是对手让我们生龙活虎,霸气十足。放下那颗仇恨的心,用正当手段赢得对手。
篇9: 《玄武门之变》作文
悠悠中华五千年,美利坚合众国二百五十载弹指一挥间。秦皇汉武开疆拓土,各国元首独领风骚;马克思创共产主义学说;列宁创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李世民创大唐帝国,“贞观之治”名满天下。
有勇有谋,越挫越勇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注定出身贵族的李世民将有一番大作为。
在隋王朝不得人心、瓦解之际,以远见的卓识和善察时变发动反抗隋朝的起义,隋炀帝的暴虐和不行德政早已不得人心,李氏父子的起义顺着时代更替的规律,以关中为根据地,建立了唐朝。后因兄弟间争夺太子之位,李世民又逼父亲退位,发动政变手刃兄弟,终于争得皇位继承权,年号贞观。虽然在这一辉煌成就背后是血腥故事,但你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才能在大权在握后的竭尽发挥:政治清明,国立增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帮隋炀帝“收拾”烂摊子的'同时,在人民所形成的海洋上乘舟随流,无疑,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总是听到人们抱怨竞争激烈,工作难找,在这人才日益渐多的社会,除了发牢骚,你有没有像李世民一样去用现代的方法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有没有做好接受一份机遇的准备,李世民从小就接受军事文化的教育,骑马练武,玩弓读兵法,虽然他没有预料到自己今后会有所成就,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做准备。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想有一点值得骄傲的成绩,必须用“十年功”做基础。
“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不仅要有过人的才识,还要有一颗虚心纳谏的心。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的“三镜”。是在追怀魏征时说的话。
篇10: 《玄武门之变》作文
唐朝建立后,李渊以立嫡立长的原则,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在这三个人中,当属秦王李世民的功劳最大,声望也最高。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在公元6,他一举击败了窦建德与王世充,更使他成为了一位名扬四海的人物。太子虽然在太原起兵时也有支军队,打过几次胜仗,可比秦王李世民的实力相差甚远!但是,因为李建成是太子,一大批皇亲国戚像跟屁虫一样围绕在他身边,甚至宫廷的守军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弟弟李元吉也一直是他的支持者。
李建成一面暗地里收买李世民的领将尉迟敬德等人,一面指使李渊的妃嫔在高祖面前使劲诋毁李世民,于是,以李世民为首与以李建成为首的两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李世民就任陕东道大行台(有权力处理境内一切事务)时,由于淮安王李神通有功劳,所以李世民便赏赐给李神通数十倾上好良田。这一举动得罪了高祖的宠妃张婕妤,因为张婕妤早想把这些上好田地划分给自己的父亲,于是她便跑到高祖面前诋毁李世民,结果高祖听信谗言狠狠地训斥了李世民。
公元620年,突厥侵犯,高祖命李建成等人领兵退敌,李建成与李元吉商议趁这会儿把秦王府一网打尽,没想到这事被李世民得知后,决定先发制人。他跑到高祖面前,将李建成、李元吉害己图谋,私通妃嫔等不肖之举通通告诉了高祖,高祖听后惊愕万分,要让太子和齐王进宫当面说清楚。
第二天早上太子与齐王怀着不安的心情进了宫,当他们走到玄武门时,觉得周围充满杀气,可是为时已晚,这时埋伏四周的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等人早已把他俩团团围住,一并杀死。李渊知道这件事后,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只好下命令宣布李建成、李元吉作乱处死,诸军归李世民所管,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玄武门之变”。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他创建唐朝的功绩和贞观之治的辉煌,历史选择了他,却让他那伟大身影后有着淡淡的的血光。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勾心斗角,血腥屠杀,中国历史上这黑暗的一页让所有的辉煌黯淡无光……
篇11: 玄武门之变读后感
玄武门之变读后感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高兴得差点蹦起来,因为我太喜欢这本书了。
《玄武门之变》是讲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民争太子之位的故事。他们虽然是亲兄弟,但他们兄弟之间使用非常狠毒的手段互相残杀。有一次,齐王李元吉和太子李建民假意请李世民喝酒,可是他们在李世民的酒里放了毒药,李世民本来也不会喝酒,喝了一点就倒下了,回去的时候吐了很多血,正好把毒药给吐出来,救了李世民一命。
后来,李世民为了当上皇帝,他在玄武门设计,安排了杀手,把太子李建民和齐王李元吉都杀死了。
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杀了他的兄弟,做了皇帝以后,把唐朝治理得很好,后来就有了“贞观之治”。
篇12:玄武门之变的故事
玄武门之变的故事
【故事概述】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晋阳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最终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故事内容】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建成、元吉知道唐高祖宠爱一些妃子,就经常在这些宠妃面前拍马送礼,讨她们的欢喜。李世民就没有这样做。李世民平定东都之后,有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取隋宫里的珍宝,还为她们的亲戚谋官做,都被李世民拒绝了。于是,宠妃们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的好话,讲秦王的短处。唐高祖听信宠妃的话,跟李世民渐渐疏远起来。
李世民多次立功,建成和元吉更加忌恨,千方百计想除掉李世民。
有一次,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去喝酒。世民喝了几盅,忽然感到肚子痛。别人把他扶回家里,他一阵疼痛,竟呕出血来。李世民心里明白,一定是建成在酒里下了毒,赶快请医服药,总算慢慢好了。
建成、元吉想害李世民,但是又怕世民手下勇将多,真的动起手来,占不到便宜,就想先把这些勇将收买过来。
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给秦王手下的勇将尉迟敬德,表示要跟尉迟敬德交个朋友,还给尉迟敬德送去一车金银。
尉迟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说:“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来往,对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个贪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人对太子又有什么用呢。”说着,他把一车金银原封不动地退了。
建成受到尉迟敬德的拒绝,气得要命。当天夜里,元吉派了个刺客到尉迟敬德家去行刺。尉迟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们不会放过他。一到晚上,故意把大门打开。刺客溜进院子,隔着窗户偷看,只见尉迟敬德斜靠在床上,身边放着长矛。刺客本来知道他的名气,怕他早有防备,没敢动手,偷偷地溜回去了。
建成、元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时候,突厥进犯中原,建成向唐高祖建议,让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帅后,元吉又请求把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元吉指挥。他们打算把这些将士调开以后,就可以放手杀害世民。
有人把这个秘密计划报告了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势紧急,连忙找他舅子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说:“兄弟互相残杀,总不是件体面的事。还是等他们动了手,我们再来对付他们。”
尉迟敬德、长孙无忌都着急起来,说如果世民再不动手,他们也不愿留在秦王府白白等死。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坚决,就下了决心。
当天夜里,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告了一状,诉说太子跟元吉怎么谋害他。唐高祖答应等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进宫,由他亲自查问。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只等建成、元吉进宫。
没多久,建成、元吉骑着马朝玄武门来了,他们到了玄武门边,觉得周围的气氛有点反常,心里犯了疑。两人拨转马头,准备回去。
李世民从玄武门里骑着马赶了出来,高喊说:“殿下,别走!”
元吉转过身来,拿起身边的弓箭,就想射杀世民,但是心里一慌张,连弓弦都拉不开来。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支箭,把建成先射死了;紧接着,尉迟敬德带了七十名骑兵一起冲了出来,尉迟敬德一箭,把元吉也射下马来。
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到玄武门出了事,全部出动,猛攻秦王府的兵士。李世民一面指挥将士抵抗,一面派尉迟敬德进宫。
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去朝见,尉迟敬德手拿长矛气吁吁地冲进宫来,说:“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特地派我来保驾。”
高祖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宰相萧瑀等说:“建成、元吉本来没有什么功劳,两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计。现在秦王既然已经把他们消灭,这是好事。陛下把国事交给秦王,就没事了。”
到了这步田地,唐高祖要反对也没用了,只好听左右大臣的话,宣布建成、元吉罪状,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过了两个月,唐高祖让位给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历史评价】
从古至今 ,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
《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发,方惧“毁巢”之祸,宁虞“尺布”之谣?……”
《旧唐书‧太宗本纪‧赞》曰:“昌、发启国,一门三圣。文定高位,友于不令。管、蔡既诛,成、康道正。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史臣曰:“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赞》曰:“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忧启圣。运属文皇,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武德九年》:“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太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胡戟、胡乐《试析玄武门事变的背景内幕》:“玄武门那场唐太宗一生中最艰危的苦斗,对他本人来说,绝不是可以夸耀后世的愉快记忆……李世民和他父亲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怎能在李世民受伤的心上摘脱干净!”。
柏杨:“然而,中国人应该庆幸唐太宗李世民夺嫡成功,李世民为中国带来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成为治世的典范。”
篇13:《玄武门之变》650字七年级作文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高兴得差点蹦起来,因为我太喜欢这本书了。
《玄武门之变》是讲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民争太子之位的故事。他们虽然是亲兄弟,但他们兄弟之间使用非常狠毒的手段互相残杀。有一次,齐王李元吉和太子李建民假意请李世民喝酒,可是他们在李世民的酒里放了毒药,李世民本来也不会喝酒,喝了一点就倒下了,回去的时候吐了很多血,正好把毒药给吐出来,救了李世民一命。
后来,李世民为了当上皇帝,他在玄武门设计,安排了杀手,把太子李建民和齐王李元吉都杀死了。
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杀了他的兄弟,做了皇帝以后,把唐朝治理得很好,后来就有了“贞观之治”。
篇14:《玄武门之变》650字七年级作文
他,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他,是一代文武双全的皇帝。他虽然是玄武门政变的制造者,但也开创了名噪一时的贞观时代。他一度推崇佛教,导致出现了玄奘一类的名僧。他就是当时以及是现在都是中国的代表——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乃是一代著名的军事家。破窦建得、刘武周,定河南、北京,无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军事奇迹。一时间声名鹊起,威望大增,人心纷纷沸腾,歌颂秦王的伟大功德。而李世民也是一代谦虚自律的臣子,在赞扬声中,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没有骄傲自大,这样人心都归附到秦王这边,甚至一度出现民众提出了换太子的建议。当时的太子李建成顿时慌了手脚,和四弟李元吉计划向秦王集团发起猛攻。李世民集团毫不示弱,给予还击。后来兄弟反目成仇,屡屡发生惨案,一时人心惶惶。太子李建成又以莫须有的罪名诬告李世民。李世民忍无可忍,带领门下的武将在玄武门外发动政变,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囚禁父皇,得到军权,正式接管大唐。
李世民坚持“以人为本”的王道政策,外交内好,大力发展农业和学业,屡派使者出使西域。和房玄龄等大臣养民爱民,讨论尧舜之道,探索最终的王者之道。家家有饭吃,户户有衣穿,人人有农田。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人人皆大欢喜,出现了鼎盛的人间。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李世民为太子之位伤透了脑筋。最后废太子李承乾,弃魏王李泰,反倒选择了温和怯懦的李治,这个选择显然是非常明智的。在人生暮年,唐太宗李世民又一次作出了伟大的选择。
贞观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版图广阔,势力强大,更重要的是有了唐太宗李世民这样贤明的君主,还有房玄龄这样的大臣。这样的时代,能不叫人佩服、赞叹?
篇15:玄武门之变的历史典故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典故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建成、元吉知道唐高祖宠爱一些妃子,就经常在这些宠妃面前拍马送礼,讨她们的欢喜。李世民就没有这样做。李世民平定东都之后,有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取隋宫里的珍宝,还为她们的亲戚谋官做,都被李世民拒绝了。于是,宠妃们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的好话,讲秦王的短处。唐高祖听信宠妃的'话,跟李世民渐渐疏远起来。
李世民多次立功,建成和元吉更加忌恨,千方百计想除掉李世民。
有一次,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去喝酒。世民喝了几盅,忽然感到肚子痛。别人把他扶回家里,他一阵疼痛,竟呕出血来。李世民心里明白,一定是建成在酒里下了毒,赶快请医服药,总算慢慢好了。
建成、元吉想害李世民,但是又怕世民手下勇将多,真的动起手来,占不到便宜,就想先把这些勇将收买过来。
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给秦王手下的勇将尉迟敬德,表示要跟尉迟敬德交个朋友,还给尉迟敬德送去一车金银。
尉迟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说:“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来往,对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个贪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人对太子又有什么用呢。”说着,他把一车金银原封不动地退了。
建成受到尉迟敬德的拒绝,气得要命。当天夜里,元吉派了个刺客到尉迟敬德家去行刺。尉迟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们不会放过他。一到晚上,故意把大门打开。刺客溜进院子,隔着窗户偷看,只见尉迟敬德斜靠在床上,身边放着长矛。刺客本来知道他的名气,怕他早有防备,没敢动手,偷偷地溜回去了。
建成、元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时候,突厥进犯中原,建成向唐高祖建议,让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帅后,元吉又请求把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元吉指挥。他们打算把这些将士调开以后,就可以放手杀害世民。
有人把这个秘密计划报告了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势紧急,连忙找他舅子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说:“兄弟互相残杀,总不是件体面的事。还是等他们动了手,我们再来对付他们。”
尉迟敬德、长孙无忌都着急起来,说如果世民再不动手,他们也不愿留在秦王府白白等死。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坚决,就下了决心。
当天夜里,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告了一状,诉说太子跟元吉怎么谋害他。唐高祖答应等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进宫,由他亲自查问。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只等建成、元吉进宫。
没多久,建成、元吉骑着马朝玄武门来了,他们到了玄武门边,觉得周围的气氛有点反常,心里犯了疑。两人拨转马头,准备回去。
李世民从玄武门里骑着马赶了出来,高喊说:“殿下,别走!”
元吉转过身来,拿起身边的弓箭,就想射杀世民,但是心里一慌张,连弓弦都拉不开来。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支箭,把建成先射死了;紧接着,尉迟敬德带了七十名骑兵一起冲了出来,尉迟敬德一箭,把元吉也射下马来。
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到玄武门出了事,全部出动,猛攻秦王府的兵士。李世民一面指挥将士抵抗,一面派尉迟敬德进宫。
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去朝见,尉迟敬德手拿长矛气吁吁地冲进宫来,说:“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特地派我来保驾。”
高祖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宰相萧瑀等说:“建成、元吉本来没有什么功劳,两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计。现在秦王既然已经把他们消灭,这是好事。陛下把国事交给秦王,就没事了。”
到了这步田地,唐高祖要反对也没用了,只好听左右大臣的话,宣布建成、元吉罪状,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过了两个月,唐高祖让位给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 命运之变作文
李世民之玄武门之变散文随笔(精选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