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YJ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基于组件的三维CAD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基于组件的三维CAD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基于组件的三维CAD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组件的三维CAD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研究了组件技术和特征造型技术,并以“金银花”系统的开发为实例对基于组件开发三维CAD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实现系统的框架结构和组件结构。
关键词: CAD 组件 变量化(VGX) 实体造型 特征造型
1. 引言
随着传统CAD系统在工业界的应用普及以及现代设计问题的复杂化、智能化,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用计算机取代人进行手工绘图。所幸随着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基础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集成制造、并行工程、协同设计等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使得CAD系统也由单纯二维绘图向三维智能设计、物性分析、动态仿真方向发展,参数化设计向变量化和VGX(超变量化)方向发展,几何造型、曲面造型、实体造型向特征造型以及语义特征造型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CAD软件复杂程度的增加和各个不同应用系统间互操作的现实需要,人们希望CAD系统具有极佳的开放性同时又能“搭积木”似的自由拼装形成不同的功能配置,软件工程技术特别是组件开发技术的研究应用和逐渐成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组件技术使得各CAD系统开发商们不必再完全遵从“一切从零开始”的开发模式,他们可根据自己的技术优势在满足组件接口规范要求下开发不同的构件,然后在得到许可的情况下便可以自由使用这些构件来搭建用户所需要的CAD系统。这种方式因其开发周期短、见效快、系统柔性高、开放性好、以及容易“即插即用”和进行并行开发等优势而倍受亲赖。
本文主要讨论采用组件技术开发国产商品化CAD/CAM系统――“金银花” 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
2. 系统框架
“金银花”是在ACIS几何建模平台上,采用变量化特征造型技术,基于STEP标准――遵循AP214和AP203协议而研制开发出来的商品化三维CAD系统。该系统基本框架结构如图一所示,大体分为三个层次――数据层、功能层、接口层:
数据层包括物理数据文件、数据库和逻辑数据模型两部分,它是CAD系统的设计结果,也是CIMS信息集成的主模型,由于本系统是符合STEP标准的,故可以通过标准数据存取接口(SDAI)进行操作,数据是用户利用系统功能实现的。
功能层是主体部分,主要有三维零件设计、装配设计、二维工程图设计三大模块,由于有主模型的支持,三块之间相互关联:即任一部分的改变都将引起其它部分相关的自动更新。在零件设计中采用特征造型和实体造型相结合、特征模型与实体模型共存,大大方便了后续工艺分析和加工对特征信息的需求又满足了显示、变换、物性计算、干涉检查等操作对实体信息的要求。变量化VGX技术主要在草图设计、特征造型、装配设计等部分应用,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对设计的编辑和修改。
接口层是提供系统的对外接口,分为功能接口与数据接口。功能接口便于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组件重用等;而数据接口为其它环节如CAPPCAMCAEPDM等提供一致性的数据访问方式。
3. 组件结构
系统的组件结构设计是基于组件技术开发CAD系统的关键,主要内容是根据应用系统的功能需求列出所有构成组件、各个组件间的依赖关系和接口,并确定哪些组件自己开发而哪些可直接从组件供应商处购买以缩短开发周期。而本系统就是通过从美国STI公司(Spatial Technology Inc.)购买三维CAD系统所需几何造型、文件管理、内存管理等基本功能组件,而集中精力开发支持特征造型、VGX约束求解、装配设计、关联绘图、用户接口等组件。
由于ACIS是完全基于组件技术开发的,其所有基础功能均通过不同的组件(表现为动态联接库DLL)实现。在ACIS6.0中大约有五十多个DLL,所有这些DLL实际可划归为两部分:ACIS 3D Toolkit(核心模块)和Optional Husks(可选模块)。其中核心组件提供构造系统所需的基本功能(如:基本几何和拓扑、内存管理、模型管理、显示管理、图形交互等),这部分是ACIS几何建模的核心,类似于飞机的发动机,其中包括许多开发商的必选构件;而另一部分可选组件则提供一些更专业化和更高级的功能(如:高级过渡、高级渲染、可变形曲面、精确消影、拔模、抽壳、与CATIA和Pro/E等系统的数据接口等),这部分作为可选组件由用户根据实际开发的系统需要自由挑选、搭配和组合,当然用户也可用自己开发的组件取代ACIS的部分组件。ACIS的各组件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其中核心组件详情可参见ACIS6.0核心组件依赖关系图。
金银花系统组件结构是在对系统功能需求和总体框架结构分析基础上得出的,同时也参照了ACIS的组件划分思想。图二给出了系统组件依赖关系简图(为节省篇幅,主要表示了三维零件设计部分的组件,而没有详细表示关联绘图和装配部分的组件),为方便组件的集中管理和调用系统采用了层次结构,主要分为核心组件、功能组件、接口组件三层,上层组件可任意调用下层组件提供的所有服务。以下对图二作一些介绍:
◆ 核心组件层:该层包含了系统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组件,是三维特征造型、二维关联绘图、部件装配、动态仿真等模块的共享部分。ACIS核心组件也位于其中,为系统提供ACIS几何造型基本功能;LM_GI是提供底层显示支持,如:对OpenGL的调用、对屏幕刷新的操作、基本几何元素的绘制;LM_PUBFUN中提供通用数学运算以及公用链表、队列、堆栈的类定义;LM_RUB包容了各种几何元素的橡皮条――rubberband,该部分是支持VGX动态拖放造型(drag-and-drop)、动态约束添加以及
装配模块中的动态干涉检查等的基本组件;LM_KERN包括本系统特征造型功能和ACIS几何造型引擎连接相关的类LmSuperElement(详见4),以及为上层提供的管理类、约束类、特征类等提供超类。
◆ 功能组件层:该层建于核心层之上,系统面向应用的主要功能部件均在这一层实现。用户的不同需求会希望配置不同功能的软件系统,从该层选折所需组件集进行不同配置即可。图二所示为三维部分的核心组件LM_KERNPART、特征造型组件LM_FEATURE、VGX约束管理器组件LM_VGX、处理选折对象的组件LM_PICK、和负责总体协调管理的组件LM_MANAGE等。而其中特征造型和VGX组件中又分别进一步细化为:草图特征、高级特征、自定义特征和VGX约束操作、约束管理约束求解等组件。
◆ 接口组件层:是系统的最高层,也是与用户直接进行交互操作管理的组件层,所以主要有处理鼠标事件MouseTool的LM_MT和管理系统界面中涉及到的对话框、菜单、工具条等资源的组件。
可见,这种组件设计结构不仅极大的方便了不同用户需求系统的配置,而且将系统的用户接口与功能的.具体实现分开,便于针对不同语种、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不同使用习惯开发丰富多彩的界面,也从技术角度实现了与ACIS几何引擎的无缝集成。
4. 关键技术实现
采用软件组件技术建立组件依赖关系为三维CAD系统架设了总体结构,但具体实现还需解决许多关键性技术,以下主要以特征造型技术为例说明系统的设计思路。
由于ACIS本质上一个几何实体造型的平台,通过B-rep表示提供实体几何、拓扑结构的完整描述,但它并不直接支持特征造型。因此,如图三所示系统在实体模型和特征模型之间通过引入构造点、边、面的机制建立一种映射关系。每个特征中不仅包含工艺制造信息还包含其具体构造点、边、面信息,这些构造元素再与实体模型中的点、边、面建立联系。
其中LmFeature最终派生于ACIS的ENTITY,以便于进行内存管理、文件存储和模型操作管理。m_Construction属性记录该特征的所有构造点LmSuperPoint、边LmSuperEdge、面LmSuperFace(三者均派生于LmSuperElement),它们又分别记录ACIS的VERTEX,EDGE,FACE和部分几何参数以及特定的语义信息;同时在每个ACIS拓扑元素(FACE,EDGE,VERTEX)中通过属性ATTRIB机制又嵌入其对应的LmSuperElement。这种双向链表结构方式不仅便于实现特征造型和实体造型间的无缝链接和快速查找,而且也为系统重建时维护拓扑关系奠定了基础。因为仅记录ACIS拓扑元素(FACE,EDGE,VERTEX)是不可能保证拓扑关系一致的。m_OtherInfo属性主要用于存放特征语义、工艺信息等,另外还为用户提供了手工添加特征语义的接口, 为真正支持CIMS环境下信息集成奠定了基础。
在特征创建删除修改或模型重建过程中,为维护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关键在于维护模型修改前后拓扑结构的对应关系即:拓扑一致性,因此必须考虑拓扑编码的问题。系统通过为每个从ENTITY派生的实体引入索引标志的方法解决,该索引标志不仅记录全局唯一标志符,而且通过充分利用ACIS ENTITY中的ATTRIB 和ANNOTATION 类对模型操作的具体变化做了详细的记录:操作前有那些面、边、点,操作后又产生了那些新的面、边、点等等。操作后系统自动重新整理,保证了拓扑结构的对应关系。
要支持特征造型,还必需维护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以便修改特征参数后重建所有依赖特征,这些关系一般形成树形结构,又称特征树。 特征树方便了对特征的管理,但这种关系往往也限制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并且还可能出现:父特征的删除导致所有子特征的删除,如果某特证的参数依赖于其后续特征的参数导致系统重建时的崩溃等现象。于是系统采用双重坐标方法: 即对每个特征既记录其相对父特征的坐标,也记录其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这样,当父特征不存在时,子特征可在全局坐标系下“生存”;另外, 采用VGX技术,将约束关系从几何关系中独立出来,建立全局约束链,相对独立的约束求解器, 结合代数方法和数值求解方法对约束整体联立求解,既增加了系统的动态导航、动态约束添加和动态修改机制又保证了模型的修改可以超越设计历史树的限制,使得设计人员随时、随地、随意修改成为现实。
5. 结论
软件组件技术的发展为大型复杂的三维CAD/CAM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极好的解决之道,它完全改变了传统CAD/CAD系统开发的低效率模式,使得该类复杂系统也可以“搭积式”的快速构建。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组件技术开发三维CAD系统的相关技术,介绍了具体实现方法,同时给出了系统组件层次结构,可为开发该类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CFACA:Component framework for feature-based design and process planning。 Computer-Aided Design 32 397-408。
2 王刚。 “金银花”系统中曲面特征造型模块的研究与实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3
3 Online Help for ACIS Version 6.0。 http://www. spatial. com。
&nb
sp;4 J.C.H. Chung et al.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mechanical design automation。 Computer-Aided Design 32(2000) 355-365。
5 R.Bidarra,W.F.Bronsvoort。 Semantic feature modelling。 Computer-Aided Design 32(2000) 201-225。
篇2:cad三维图形基础
三维绘图基础:AUTOCAD2000提供了强大的三维绘图功能,利用它可以绘出形象逼真的立体图形,使一些在二维平面图中无法表达的东西清晰而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就像一幅生动的照片,要快速而准确地绘制三维图形,只在以前所讲的二维图形的平面空间中操作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设置。
1)建立用户坐标系(UCS):利用适当的UCS可以容易地绘制出各个平面内的三维面,体,从而组成三维立体图。
方法:在提示符后输入“UCS”便可启动UCS命令。
(1, 确定新的坐标原点时,用户可以直接输入二维坐标,也可输入三维坐标。坐原点改变后,UCS图标会移到该位置。,但X,Y,Z的方向不变。
(2, 只有将UCS图标显示参数的值设为在原点显示状态时,屏幕上的UCS图标才会随着原点位置改变而改变。否则,即使设置了新的坐标原点,UCS图标也不会移动。
(3, 对象定义坐标系统:不同实体的定义方式:弧,圆心为原点,X轴通过拾取点。圆与此相同。直线,拾取点为原点,直线方向为X轴方向。点,拾取点为新原点。方向任意。多线段,起点为圆点,第一条线的方向为X轴方向。
2) UCS管理器
1, 在UCS工具栏上单击【显示UCS对话框】按钮.
2, 单击【工具】|【命UCS】命令
3,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UCSMAN”并回车.
3) 选择视点:单击视图|三维视图|视点命令
(用里面提供的各种命令从不同角度观察实体.)
4) 在模型空间中设置多视图:
1,单击【布局】工具栏上的【显示视口对话框】按钮.
2,单击【视图】|【视口】|【新建视口】命令
3,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VPORTS”并回车.
一),创建三维面:
1),创建三维平面:组成三维实体的基本元素是三维平面,三维面分平面和曲面
1,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3DFACE”并回车。
2, 单击【绘图】|【表面】|【三维面】命令。
3, 单击【曲面】工具栏上的【三维面】按钮。
(在输入第一平面后,CAD将上一平面的最后两个顶点自动作为下一平面的第一和第二顶点。提示后的不可见指的是网格。)
2), 绘制直纹曲面:直纹曲面是由两条直线或曲线为相对的两边生成的曲面.
1, 单击【绘图】|【表面】|【直纹曲面】命令。
2, 在【曲面】工具栏上单击【直纹曲面】按钮。
3,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RULESURF”
(对角曲面和直线曲面, SURFTAB1的值可以控制风格密度。)
3) 绘制旋转曲面:利用一条曲线围绕一条轴旋转一定角度,
就可得到。
1, 单击【绘图】|【表面】|【旋转曲面】命令。
2, 单击【曲面】工具栏上的【旋转曲面】按钮。
3,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REVSURF”并回车。
(曲线旋转方向M可用“SURFTAB1”控制其密度。旋转轴方向N可用“SURFTAB2”来控制其网格密度。)
4) 绘制拉伸曲面:利用一条曲线按照向量长度和方向进行拉伸。
1, 单击【绘图】|【表面】|【平移曲面】命令。
2, 在【曲面】工具栏上单击平移曲面按钮。
3, 在【命令】行命令提示符后输入“TABSURF”并回车。
(同样用“SURFTAB1”来设置轨迹线的密度。)
5) 绘制定边界曲面
1, 单击【绘图】|【表面】|【边界曲面】命令。
2, 在【曲面】工具栏上单击【边界曲面】。
3, 在【命令】提示符输入“EDGESURF”并回车。
(同样用“SURFTAB1”“SURFTAB2”来设置其密度。)
6) 利用对话框创建三维基本形体表面。
单击绘图|表面|三维曲面|命令。在弹出的三维对话框中。我们可选择相应的实体类形。然后再输入特定的参数即可以创建实体目标。
二)创建三维实体
1) 长方体
1,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BOX”并回车。
2, 单击【绘图】|【实体】|【长方体】命令。
3, 单击【实体】工具栏上的长方体按钮。
(此命令绘制的实体长,宽,高分别平行于X,Y,Z)
2)球体
1, 在【实体】工具栏上单击【球体】按钮。
2, 单击【绘图】|【实体】|【球体】命令。
3,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SPHERE”并回车。
(线框的密度可用ISOLINES来控制。)
3)圆柱体
1, 单击【实体】工具栏上的【圆柱体】按钮。
2, 单击【绘图】|【实体】|【圆柱体】命令。
3, 在【命令】提示符后面输入“CYLINDER”并回车。
(可用“ISOLINES”控制线框密度,此命令也可生成椭圆柱体)
4)圆锥体
1, 单击【实体】工具栏上的【圆锥体】按钮。
2, 单击【绘图】|【实体】|【圆锥体】命令。
3, 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CONE”并回车。
篇3:CAD三维建模:排球
首先看一下效果图:
一、新建文件,首先在西南等轴侧视图中建立一个300的正立体。
命令:_box
指定长方体的角点或[中心点(CE)]<0,0,0>:0,0,0
指定角点或[立方体(C)/长度(L)]:c
指定长度:300
二、选择分级命令,分解正方体。然后用直线命令连接正方体的对角点图1,再将其他面删除只保留底面,然后将底面分解一次。现在底面已成为线形式,然后用点的定数等分命令等分左右边。等分数3。然后打开对象捕捉的节点。用直线平行连接左右各点如图2
三、将坐标移动到O点,绘制球体。如图3
命令:_sphere
当前线框密度:ISOLINES=4
指定球体球心<0,0,0>:0,0,0
指定球体半径或[直径(D)]:100
四、接下来对球体执行6次剖切。第一次以O,A,D,保留右边部分。第二次以O,H,E,去掉右上方部分。第三次以O,A,H,去掉左上部分。第四次以O,D,E,去掉右边部分,第五次以O,B,G,保留两侧。第六次以O,C,F,保留两侧。将剩余的三部分分别着不同的颜色如图4。
五、为实体部分外边缘倒圆角。
为方便倒圆角,先建三个层,分别命名三个实体。关闭两个图层,先为一个倒。一次制作,圆角半径2。将三个实体做一编组,键盘输入命令G,打开组界面,起一组名,点新建,选择三个实体,确定。然后转到主视图。作环形阵列。中心点位O点,项目总数4,填充触角360,对象为新建编组。得到图5。转到右视图,以O点旋转右视图中正对的编组,角度90。转到左视图,方法同上,如果不方便选择,可以分层操作。如图6。在左视图中给上下两个编组作环形阵列,基点为O点。项目数量2,填充角度90。分别为上下组各做一次。然后转到主视图和后视图分别以O点作旋转操作,角度90。得到图6
至此排球建模就完成了。
篇4:农业机械CAD技术研究论文
农业机械CAD技术研究论文
1、机械CAD技术的优点
机械CAD技术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减少设计制造周期。在设计零件时,可以运用三维CAD软件在装配模式下进行零件设计,这种面向装配体设计模式,可以减少由于零件设计错误导致的装配误差。三维CAD技术一般都符合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设计思路可以很好地反映在设计三维模型上,对后续的产品设计评审带来便利。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对零部件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和运动仿真,减少设计错误;可以分析运动轨迹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避免后续产生的设计误差。
2、农业机械CAD技术的管理与创新
2.1开发出适合农机CAD设计软件的平台
目前,在农机设备设计中仍然采用的是机械CAD设计的通用平台,但其农业机械设备的特殊性,导致一些机械CAD软件在农机设备设计出现很多的局限性,如不能提供给农业机械零件进行设计分析的工况,无法进行农机设计的快速化装配等。因此,农业机械CAD技术应以CAD软件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适用于农机的标准件库、通用件库等。
2.2农机产品需进行模块化和参数化设计
目前,机械设计朝着模块化和参数化设计方向发展,这种现代化的设计模式不仅可以快速地进行产品部件的装配和更新,而且能够快速解决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模块化设计一般以产品功能部件来划分,通过各个功能部件模块的组合制造出一个产品,并且可以根据模块化功能的变化设计出不同的变形产品和下一代产品。这种模块化设计大大减少了产品的设计周期,且能够快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参数化设计是将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关键尺寸参数作为环境变量,通过修改这些环境变量来得到适合当前需要的要素。
2.3农机产品设计制造的集成化
农机产品设计制造的集成化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如CAD、CAE、PDM、ERP和CAM等软件进行集成,将产品的设计、分析、制造和装配集成一起进行联合设计生产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将相关部门的功能进行整合,达到数据共享、信息共享。通过这种集成化模式可以提高部门效率,减少生产制造误差,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4提高CAD技术人员的水平
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留住人才是首要的。农机设备企业可以建立CAD技术人员的培训机制,多借鉴国外先进的农机设备CAD设计技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CAD技术人员的水平,提高CAD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为农机设计的不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农机设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业机械CAD技术是提高我国农机设备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推动我国机械设计水平的重要动力之一。我国广大的农机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机械CAD技术,不断摸索和创新,使我国的农业机械水平不断向前发展。
篇5:军机LRM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军机LRM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LRM(外场可更换模块)是第四代军机航电系统的主要特征,对于提高军机战备完好性和降低其全寿命周期费用有着重要意义.分析了航电系统传统结构的不足,指出了基于LRM结构的航电系统的.优点,阐述了LRM的设计要求及现有标准,并深入研究了其关键技术,以便为我军新机设计提供参考.
作 者:金延中 卢永吉 杨林 JIN Yan-zhong LU Yong-ji YANG Lin 作者单位:金延中,卢永吉,JIN Yan-zhong,LU Yong-ji(空军航空大学,吉林,长春,130022)杨林,YANG Lin(中国人民解放军93016部队,吉林,公主岭,136100)
刊 名:飞机设计 英文刊名:AIRCRAFT DESIGN 年,卷(期): 29(3) 分类号:V267+.3 关键词:外场可更换模块 航电系统 外场可更换单元 军机篇6:数字电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
数字电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科技的发展让电视界产生了革新性的变化,在技术力量的推动下,各种代表性的数字电视关键技术相继出现。近年来,我国数字电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经基本实现普及。截止到目前为止,电视已经发展至三代,即数字电视,数字电子与传统模拟电视有着根本的区别,从发射起点至接收终端,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字信号的支持。该文主要针对数字电视关键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字电视关键技术;应用;发展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电子产业得到了繁荣的发展,传统纸媒已经无法满足了人们的试听需求了,在这一背景下,新型媒体技术诞生,在新媒体中,电视的受众面是最广泛的。截止到目前为止,电视已经发展至三代,即数字电视,数字电子与传统模拟电视有着根本的区别,从发射起点至接收终端,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字信号的支持。近年来,我国数字电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经基本实现普及。
1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关键技术
1.1无线数字传输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数字传输广泛应用在信号传输中。该种技术原理是应用电视台制高点铁架发射出大量无线电波,这样用户就能够通过电视机信号接收器和无线天线接收到相关信号,从而欣赏到多种趣味的频道内容。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广大人群观看电视的要求,也可以在网络视频、车载影院中应用,具备优秀的实用性与稳定性。无线数字传输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花费较低,操作简单,工作人员控制起来也非常方便。
1.2有线数字传输技术
相比与无线数字传输技术,有线技术通常需要光缆、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输。如今,我国乡村群众大都使用有线传输形式来接收电视节目与广播频道。整体来讲,不管是单向传输还是双向传输,有线数字传播技术的优点是具备非常好的稳定性,环境天气对它并没有什么影响。除此,这种信号强度大,信号分配均匀,这就使得有线数字传输技术在信号传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3卫星传输技术
这是一种现代化的传输方式,卫星传输技术需要先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转换、并进行加工编码和数据压缩,之后传入电子系统,发射到卫星,然后在地球同步卫星上把数据传送到每个地面信号接收器,最后在地面接收器中完成信号的复原,实现数据的传输。这样不但可以完成对全国的信号传输,也不会受到空间、地理位置的约束,而且还可以保障高质量信号的传播,提供了稳定的传输信号。这种卫星传输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现在群众对电视节目与广播频道的观看需求,同时大力实现了卫星电视传输技术的推广。
1.4IPTV传输技术
IPTV传输技术是现代新型数字电视的代表形式之一,这种方式结合了多媒体、因特网、数字广播各项技术。通过多种技术的结合,更好地实现数字电视的传输。与其它技术的不同点在于,这项技术是以网络IP为核心,完成了对数字电视的传输。与其它的电视传输技术相比较,IPTV传输技术提供了自主选择节目的个性化服务,强调了观众的主导地位,节目更加迎合广大群众的兴趣。
1.5复用技术
复用技术属于数字电视的重点技术,主要使用了MPEG-2标准,从现阶段设备信息流向来分析,复用技术将音频、视频、数据中的数据实现了分组,将其进行复合处理,对信道进行调制与编码。复用技术的重要特点就是让输出传输流在输入信号的变化下发生变化,及时将这些变化反映至传输流之中。复用技术的应用不仅兼顾了数据的结构,也记录了有线电视、地面广播、卫星电视与计算机之间的互操作性。常见的复用技术包括一般复用技术与统计复用技术两种类型,前者将多个TS流信息汇总起来,不会改变原信息比特率,统计复用技术可以分析节目的.情况,严格实施按需分配原则,在不影响节目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动态分配。
2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2.1实现多种网络的融合
随着DTMB方针的运行,也标志着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处在世界先进电视技术的前列。但是我国的各项电视数字传播技术起步较晚,都出现发展后续力量不足的现象。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故障,不能最好地给人们提供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服务。所以,研究者开始了将多种网络融合的方案,集各种网络(电信网、联通网、因特网)的优势,弥补各种网络的不足,为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伴随着多种网络的共同快速发展,这种融合的优势将体现的淋漓尽致。
2.2实现高阶调制技术的广泛应用
如今,在数字电视发展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缺点,那就是频谱的应用效率较低。为了从根本上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必须加大频谱的应用效率,需要推广高阶调制技术。数字传输技术在快速的发展,其主要的方面是运用新型的科技来提高频谱的效率,而且最大程度地增加传播范围。这样才能高效快速地提升频谱运行效率,从而提升数字电视传媒传输技术的使用率。
2.3向3D视觉效果方向发展
随着电影技术的快速提高,人们不断对影像带来的观赏乐趣益处了更多的要求。人们想要在欣赏影像的情节中,获得更多身临其境的感受。挂在墙上的动态图像根本满足不了现在人们对于真实场景的渴望。所以,新型3D电影技术的应用获得了广大的市场,并且3D技术迅速成熟,在各个行业中得到普及。随着3D电影的普及,用户仅仅通过一个3D眼镜就能够体会到观看真实电影的感受,有效提升了观感的层次。
2.44K传输技术的推广应用
3D电视的推广才刚刚开始,4K技术就应运而生。4K技术将人们熟知的HD高清信号从1,920×1,080的分辨率,提升到4,096×2,160的分辨率,它的像素点是HD高清信号的四倍以上。4K技术标志着视讯分辨率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结语
现在,我国的数字传输技术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相信未来的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相关学界需要在现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从而为群众带来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宇.广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以武隆电视台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194.
[2]朱文胜.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及其最新进展[J].西部广播电视,(7):192.
[3]程汉婴,龚晓鸣.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最新进展[J].中国有线电视,(2):127-129.
篇7:工业物体表面三维视觉量测的关键技术研究
工业物体表面三维视觉量测的关键技术研究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并对缺乏纹理目标的人工纹理产生和影像获取方式进行了研究。对圆目标影像的分割、探测、定位等算法以及利用自检校光束法平差方法解求物方空间坐标、带权观测值的权值给定等作了试验研究。给出了一个解算孔群孔心坐标的'应用实例,物方控制点的检查点坐标中误差小于±0.2mm。
作 者:李建松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刊 名: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年,卷(期): 26(4) 分类号:P234.1 P237.9 P231.5 关键词:三维量测 相机检校 目标探测 识别 子像素量测 影像匹配 图像处理 知识篇8:CAD:创建三维文字及拓展
1) 在CorelDraw中创建你需要的文字,当然有特殊需要的朋友,也可以将文字做一些变化,现在很多品牌的标识文字都是专属的变形文字,这一般在公司CIS中就已经确立,创建文字或变形文字,好像是CorelDraw的长项(我用的是X3版本)。
2) 将创建好的文字全部填充白色,并且将文字边框设置为“无”(要点)。
图1
3) 直接将似乎看不到的文字,导出或保存成WMF文件
图2
4) 打开CAD,先设置好你习惯的工作视图,然后插入该WMF文件,从而可以得出真正的CAD标准多段线的文字,可以不用做任何修改了。
图3
图4
5) 插入之后,必须先进行“分解”然后才可以创建面域,或直接进行你需要的拉伸等其他三位编辑操作。
图5 6) 展开联想的翅膀,是不是除了文字,其他CorelDraw对象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实现三维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见下图:
图6 图7当然创建这样的图形,到底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用途呢?我看用处不大,只做探讨之用,当然你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一些图形进行这样的创建,然后进行三位编辑,这就看你的需要了,反正上面这张图没有多大创建三维的意义,呵呵呵,
7) 再进一步设想,是不是位图(Jpg,Bmp等)也可以这么转换?答案也是肯定的!只是效果较难把握,实际作用不大。见下图:
图8 经过CorelDraw中的“描摩位图”,描摩成线条图,然后再导出WMF,插入到CAD中就是这效果
图9 填充白色,设置边框为“无”的效果
图10 为什么我喜欢用CorelDraw来结合CAD做呢,是因为我发现CorelDraw创建图形比较方便,CAD做这一块就比较费时,特别是做变形文字和图像,更是CorelDraw的特长。
另外,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图形,在CorelDraw中绘制时,一定要缩小尺寸,最好控制在10cm*10cm范围内,因为尺寸越大,导出WMF像素就越高,体积就越大(有的甚至能达10M之大),导出时间就越慢,插入CAD就越慢。
另外,不封闭的贝塞尔曲线,采用这种方法是做不出来的,只有封闭的曲线才可以这么做。
篇9:用CAD创建三维文字
先看一下效果图!
在做做三维文字时,你的CAD须安装EXPress 工具!
安装 AutoCAD Express Tools 的步骤
将 AutoCAD CD 插入计算机的 CD-ROM 驱动器,
在 AutoCAD CD 浏览器中,单击“安装”选项卡。 在“安装”选项卡上的步骤 5“安装补充工具”下,单击“AutoCAD Express Tools Volumes 1-9”。
单击“安装”,然后按照屏幕上的说明操作。
按装界面如图!
用MT命令创建多行文字!
文字大小样式可自定!
按确认,回到操作窗口!
在命令行输入分解文字命令txtexp回车,选择文字回车!
现在我们看见每个字中间都有些不规则线!我们把它剪掉(TR),
最后效果如图
然后把字生成面域(REG)或多段线(PEDIT)!
我用的是编辑成多段线,输入命令PEDIT,选择M(多条),框选文字回车,选择J(合并),回车!
编完后,输入EXT拉伸命令,对文字实行拉伸!
然后运用差积SU运算,选择主体回车再选择须差去的回车。把文字中间的实体减去!
最后,加材质渲染!
视图/渲染/材质
从材质库中选择你喜欢的材质后,点附着,选择文字!
确定材质后,视图/渲染/渲染 选择照片级光线跟踪渲染!~
★ 三维目标万能模板
★ 三维世界诗歌
基于组件的三维CAD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整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