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v”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宝宝鼻出血 妈妈如何急救?,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宝宝鼻出血 妈妈如何急救?,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宝宝鼻出血 妈妈如何急救?
有些人有挖鼻的坏习惯,有些人擤鼻涕时特别用力,这些举动也会损伤鼻腔粘膜的小血管,而引起鼻出血现象。此外,如果鼻中隔(两鼻孔的间隔)偏离中线,弯曲明显,甚至局部凸起,那么这个突出的部分就比较容易出血。
鼻出血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目前气候变干燥,儿童鼻出血现象也随之增加了。
干燥是儿童出鼻血一个诱发因素,因而在干燥季节,对有鼻出血史的孩子,家庭应备有金霉素眼药膏,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以滋润鼻粘膜。
如果发现孩子鼻腔出血,不要惊慌,马上让孩子坐下低头(注意不是仰头)并举起上肢,这样做的目的,增加上腔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鼻腔供血。也可以用冷毛巾敷鼻部而使鼻血管收缩。然后擦掉流淌的鼻血,用手指压迫鼻翼两侧5分钟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除了季节因素外,现在不少儿童偏食,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营养不全面造成血管脆性增加也是流鼻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要慢慢地纠正孩子偏食的坏习惯,让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从长远看,不仅能减少流鼻血发作的可能性,还能改善孩子的整个身体状况。
儿童由于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差,一天可发生多次鼻出血,因此家长应嘱咐孩子鼻痒时尽量不要抠挖,可用一些滴鼻液给孩子在鼻腔内轻轻涂抹;要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外伤、碰撞;家长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油腻和高热量食物,要依据气温情况酌情添减衣物,不要一味地“春捂”。老年人在注意饮食和室内湿度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排便通畅。初春季节锻炼有时也会出现鼻子流血的情况,在锻炼中要加以预防,风沙大的天气不要到户外锻炼。
温馨提醒:
如果鼻出血流量很大,患者不要平躺,应该采用侧卧或俯卧姿势,让鼻、口的分泌物尽量排出,避免分泌物流入气管,导致呼吸梗阻,也不要将分泌物吞咽下去,引起胃肠刺激,导致呕吐,应捏住鼻腔,不要紧张,尽快到医院治疗。治疗后,要少吃辛辣,避免打喷嚏,多喝水,吃半流质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篇2:宝宝鼻出血急救措施
鼻子本身的出血最常见的是由鼻粘膜干燥或糜烂引起的。这种情况常发生于天气过分干燥或吃了辣椒、牛羊肉后而出现鼻子少量出血。有些人有挖鼻的坏习惯,有些人擤鼻涕时特别用力,这些举动也会损伤鼻腔粘膜的小血管,而引起鼻出血现象。此外,如果鼻中隔(两鼻孔的间隔)偏离中线,弯曲明显,甚至局部凸起,那么这个突出的部分就比较容易出血。
干燥是儿童出鼻血一个诱发因素,因而在干燥季节,对有鼻出血史的孩子,家庭应备有金霉素眼药膏,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以滋润鼻粘膜。
如果发现孩子鼻腔出血,不要惊慌,马上让孩子坐下低头(注意不是仰头)并举起上肢,这样做的目的,增加上腔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鼻腔供血。也可以用冷毛巾敷鼻部而使鼻血管收缩。然后擦掉流淌的鼻血,用手指压迫鼻翼两侧5分钟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除了季节因素外,现在不少儿童偏食,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营养不全面造成血管脆性增加也是流鼻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要慢慢地纠正孩子偏食的坏习惯,让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从长远看,不仅能减少流鼻血发作的可能性,还能改善孩子的整个身体状况。
儿童由于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差,一天可发生多次鼻出血,因此家长应嘱咐孩子鼻痒时尽量不要抠挖,可用一些滴鼻液给孩子在鼻腔内轻轻涂抹;要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外伤、碰撞;家长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油腻和高热量食物,要依据气温情况酌情添减衣物,不要一味地“春捂”。老年人在注意饮食和室内湿度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排便通畅。初春季节锻炼有时也会出现鼻子流血的情况,在锻炼中要加以预防,风沙大的天气不要到户外锻炼。
温馨提醒:
如果鼻出血流量很大,患者不要平躺,应该采用侧卧或俯卧姿势,让鼻、口的分泌物尽量排出,避免分泌物流入气管,导致呼吸梗阻,也不要将分泌物吞咽下去,引起胃肠刺激,导致呕吐,应捏住鼻腔,不要紧张,尽快到医院治疗。治疗后,要少吃辛辣,避免打喷嚏,多喝水,吃半流质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篇3:鼻出血怎样急救
经常发生鼻出血的人应查明原因,及时治疗。发生鼻出血后可用冷水反复洗头或额头冷敷。也可用1:1000的副肾上腺素润湿棉球塞于鼻腔出血点压迫止血。另外当左鼻出血时可同时举起双手,有时会见效。当以上方法仍不能止血时,应去医院做专科检查治疗。
家庭急救的原则一是及时,二是准确,三是有效。一般的救治步骤有以下四点:
一是应首先除去或避开危害生命的因素。如电击伤者,应立即切断电源;发生火灾时应迅速脱离火灾现场;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立即开门窗通气和把病人转至空气流通的地方;溺水者应立即从水中救出;等等。
二是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病员如呼吸心跳停止,应迅速施行心肺复苏。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在不间断救治的同时,可呼救医务人员。呼吸心跳复苏后,方可搬动或转送医院。
三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处置。如有出血者,可采用止血法止血。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的处理,需要进行固定的,可就地取材进行固定或包扎。对伤情较重或神志不清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解开衣扣,检查口腔有无异物,舌头有无后坠,呼吸道是否通畅等。另外还要注意到对伤员的身体保暖,以免引起冻伤。
四是后送处理。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及时联系医疗单位前来接应,或在严密监视下转送有关医疗单位继续救治,并要详细交待病情和处理经过。
篇4:鼻出血应该怎么急救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由局部或全身原因引起,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见于鼻腔后部出血。鼻出血多为单侧,也有的为双侧,量多少不一。如果鼻子出血了,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保持头脑冷静,千万不要过分紧张,鼻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恐惧血或看到出血很多而精神高度紧张,引起血压升高反而使出血更厉害。鼻出血后,患者应取坐位或半卧位,勿平躺,因为平躺后会使头部血压升高,更容易出血,流到咽部的血尽量别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恶心呕吐。
少量鼻出血的患者可用食指和拇指紧压两侧鼻翼10至15分钟,同时拿湿凉毛巾或冰袋冷敷前额及后颈,也可用指压法治疗鼻出血:单侧鼻孔出血时选择对侧食指,双侧鼻孔出血时选择双侧食指,将食指掌指节向掌心屈曲,用力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疼痛感为好,小儿及高龄体质较差者,用力应稍轻,以能耐受为宜,一般按压10至15分钟即可止血。
卷一小纸筒将云南白药、田七、马勃中的一种,吹入鼻中;鲜生地、白茅根适量,水煎服,对鼻出血也有一定的效果。另外一方:制附抉00克煎水泡脚,再用熟附块敷涌泉穴,可治虚火上炎所致顽固性鼻出血。
以上方法只是鼻出血患者的家庭急救,由于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很多,而且长期大量的鼻出血会导玫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篇5:鼻出血急救常识
鼻出血急救常识
鼻子出血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这是因为在鼻腔两侧鼻孔中间有一层隔膜,这里有好几对血管会合,尤其是在鼻中隔的前下方,有一个小小的.叫鼻前庭的区域,鼻前庭里的小血管密集成网,仅靠一层非常娇嫩的粘膜保护着,因此小血管容易破裂而出血。出血量少时血呈点状滴出,多时血呈柱状喷出。
通常诱发鼻出血的因素有这样几种
1、气候干燥。
鼻粘膜是喜湿润,忌干燥的,无论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还是在寒冷腊月的季节,只要室内外气候干燥,就容易发生鼻子出血现象。
2、发热。
发热时心率加快,血液流速快,小血管处于扩张,加上发热时进水量少,出汗多,在口干舌燥的情况下,容易使鼻子出血,
3、外伤。
用手挖鼻孔损伤鼻粘膜导致血管破裂;鼻部外伤中如跌伤、碰伤;鼻腔中有异物;或者有时因咳嗽、打喷嚏,用力擤鼻涕等外力,都可能损伤鼻粘膜引起鼻子出血。因此,应针对诱发原因来预防鼻子出血。
流鼻血的急救方法
(1)坐下并松开围在颈项上的衣物;
(2)稍向前倾,不要仰头,应任由鼻血从鼻腔流出,而非倒流往咽喉;
(3)用嘴呼吸,紧捏鼻梁部分约5分钟
(4)5分钟后若鼻腔止血,便可放松鼻梁,否则应继续捏紧鼻梁;
(5)鼻腔止血后,继续以口呼吸,4小时内不要擤鼻子或尝试清除鼻腔内的血块。
篇6:小儿急救:鼻出血
小儿急救:鼻出血
鼻出血是个很常见的现象。在夏天气候炎热和冬天室温干燥的季节,孩子鼻出血的现象更多,特别是有的孩子经常在夜间流鼻血,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会发生鼻出血?
1.各种鼻炎、鼻窦炎、鼻结核、鼻梅毒、鼻外伤、鼻中隔弯曲、鼻异物、鼻肿瘤等。
2.气候条件差,如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室温过高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3.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发热、高血压、动脉硬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以引起鼻出血。
4.有的孩子喜欢用手抠鼻孔,鼻黏膜干燥时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
5.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由于维生素的`缺乏而导致鼻出血。
一般来讲,不到2岁的孩子很少有鼻出血,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孩鼻腔的毛细血管网发育还不健全。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是在双侧鼻中隔前部的毛细血管网区。这个部位血管网很表浅,分布在鼻中隔的黏膜层,当鼻腔黏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鼻腔炎症或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出现鼻出血。
鼻出血较多时会怎样?
鼻出血的表现多为血从前鼻孔流出,或经后鼻孔流至咽部,出血量大时两种情况可同时发生。有时鼻流血至咽部;可表现为“吐血”。当鼻出血严重时,较多的血被咽下,刺激胃部后可引起腹疼、面色苍白、出虚汗并呕吐咖啡样物,这是由于胃酸与血液发生反应而变成咖啡色。有的孩子还可能出现黑便。当出血量过大时,甚至会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长期反复出血还可造成贫血,应该引起重视。
当孩子鼻出血时,你可以这样做
鼻出血是急症,一旦发生。要及时止血。下面是几个简单的止血方法:
方法1:将出血的鼻孔塞上经过消毒的棉花球;
方法2: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耳翼;
方法3:可以用食指压迫患侧鼻翼5~10分钟压迫止血。
小提示:注意尽量使孩子安静,避免哭闹。最好让孩子取坐位,头稍向前倾,尽量将血吐出,这样既可以知道出血量的多少。也可以避免将鼻血咽进胃里,刺激胃,引起腹疼及呕吐。
鼻出血的预防
当孩子患鼻炎、鼻窦炎时要及时治疗。
发烧、咳嗽时给以降温、止咳。
要帮助孩子尽快改掉抠鼻子的坏习惯。
教育孩子不要偏食,少吃巧克力糖等易上火的东西,多吃蔬菜水果。
在气候炎热的夏季,注意多饮水,不要在太阳暴晒下进行室外活动;冬季,如果室内空气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开窗通风。不要让室温过高。
出现下面的情况,请及时去医院
当鼻出血较多不容易止住时,要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处理。如果途中有出血性休克前兆,如面色苍白、出虚汗、心率快、精神差等,应采用半卧位。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鼻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的多少给予相应的处理。
如何预防孩子流鼻血
在鼻腔内涂石蜡油,金霉素软膏、鱼肝油等,这样可使得鼻黏膜湿润。
当孩子经常在晚上流鼻血时,在睡觉前用棉签蘸上金霉素软膏,在鼻腔内涂上薄薄的一层,这样可以治疗鼻黏膜干燥,有效地减少鼻出血。
《中国幼儿教师网》 marrina 编辑
篇7:宝宝急救常识
宝宝急救常识
烫伤火烧伤
迅速将孩子烫伤或烧伤的部位放到凉水中,至少冷却10分钟,这可以减轻伤处的肿胀程度。然后将伤口附近的衣服脱掉或剪开。如果衣服和伤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动它,等待医生处理。如果伤口面积比孩子的手掌还大,就要用干净的保鲜膜或没有绒毛的布把伤口盖起来,马上送去医院。
流鼻血
让孩子坐下,头向前倾,使鼻血顺利流出来。然后让他用手捏住鼻子,用嘴呼吸。10分钟后,如果血还没有止住,就再压两次,每次10分钟。
止血后,把鼻子擦干净,告诉孩子不要说话,不要咳嗽,也不要擤鼻涕,以避免将刚刚凝固的血块弄碎。但如果鼻血流了30分钟还没有止住,就必须送医院了。
拉伤或扭伤
首先要用小毛巾包几块冰敷10分钟,然后帮他们绑上绷带,将伤处抬高,让血流减缓,这样可以减轻青肿和淤血的程度。
触电
如果孩子触电后还没有脱离电源,你绝不可以碰他,第一件事情是切断电源,
如果一时找不到开关,你可以站在一个干燥的绝缘物体上(如一本厚厚的电话本或一摞报纸),把电源拉开。
检查孩子的呼吸,即使他已经失去知觉,但只要呼吸正常问题就不大。触电在人体表面留下的伤痕面积可能不大,但对孩子的内脏可能有伤害,因此一定要叫救护车。
中毒
如果孩子误食了有毒物质,一定要叫救护车。在救护车到达之前,要让孩子保持静止不动。如果有可能,找出他吃下了什么,并带一点到医院化验。
不要强迫孩子呕吐,这有可能让食道和胃进一步受到伤害,假如孩子本能地呕吐,要把呕吐物收集起来带到医院。假如孩子感到食道或口腔有烧灼感,可以让他喝点牛奶。
呛噎
如果孩子突然猛烈咳嗽,可能是因为呛到东西。父母应立即看看孩子嘴里是否有东西。如果不必把手深到喉咙就能够到噎住的东西,就赶紧掏出来;要是不行,就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腿上,用手掌拍他的背部。不到1岁的.孩子要让他趴在自己的前臂上,扶好头颈。
如果这一招不奏效,则应让孩子翻过身来,仰面躺下,用手托住他的头,使头的位置低于整个身体。用两个指尖,向内并向上推孩子的胸骨,每3秒推一次,每推一次都要看孩子喉咙里是否有东西出来。对于大孩子,如果拍后背不管用,可让他站在身前,把你的拳头放在他的腹部和最下面的肋骨之间,猛力向内并向上用力。如果喉咙里的东西还是不出来,再重复背部的拍打。以5次背部拍打和5次正面推动为一个单元,反复进行。3个单元后,如还没有缓解,就叫救护车。在救护人员到达前,要不断重复急救动作。
篇8:面对宝宝呛奶 妈妈该如何急救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
婴儿,特别是新生婴儿很容易吐奶,而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时,在吸气的瞬间误入气管,即呛奶。而婴儿的神经系统刚刚发育,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他们不能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咳出。于是,常因奶液对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窒息。同时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若停止供氧5分钟,即可死亡,所以,呛奶很可能会发生婴儿猝死的悲剧。家长们如何把握分秒抢救自己呛奶的宝宝呢?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首先,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然后,把手帕缠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如果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时最重要的是让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费时间想如何把异物取出。
在以上过程中,宝宝应同时送往医院检查。如果呛奶后宝宝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如有应即送医院。如果宝宝哭声宏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对常吐奶的婴儿,父母应加强观察,并适当抬高床头,让婴儿侧卧。哺乳或喂奶时,都应让头部略高,喂完奶后,再把婴儿抱立起来,轻拍后背,直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夜间应定期观察婴儿,是否发生吐奶,呼吸与睡姿如何等。另外,妈妈在给婴儿喂奶时,应防止奶头堵住婴儿的口、鼻,导致窒息。
篇9:宝宝骨折了如何急救
常听老人说“冬天的地硬,孩子骨头脆,出去玩一定要小心,别碰伤了骨头”。这是老人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告诫我们冬天要预防宝宝骨折。确实,医院里那些骨折或扭伤的病人中,宝宝占的比例要比成人高。专家解释说,因为孩子好动的性格,又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再加上他骨骼比较细、硬度比较小,所以更容易受伤。爸爸妈妈可以为宝宝选择了很多含丰富钙的食物,帮助宝宝做锻炼让他的骨骼变得更结实。同时学习一些骨折的紧急治疗措施,可以保证在宝宝受到意外伤害时,可以将危险降到最低。
宝宝骨折的几种情况:
1、有些骨折能让你一眼看出来,但也有些会被我们忽略,甚至几天后宝宝出现不适我们才发现他受伤了。所以爸爸妈妈应该了解各种骨折的基本情况。
2、开放性骨折:断骨刺穿了皮肤,伤口血流不止。 宝宝会因为惊恐和疼痛哭个不停。可能有大量的血流出来,甚至能看到这段的骨头。 用干净的布压住流血的地方,先止血。然后马上和医生联系。
3、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无损伤,无裂开、骨折断端不外露、又称单纯性骨折。 宝宝的哭声会告诉你他受伤了。发生骨折的部位会肿胀、或成角、变短、扭曲等畸形;有时可听到骨磨擦音。 在不能准确判断宝宝哪个部位发生骨折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挪动宝宝,要先和医生联系。
4、新生儿产伤骨折:产伤骨折指分娩过程中发生的骨折。除常见的新生儿锁骨骨折外,还可以见到股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 宝宝平时表现很好,奶吃得好,觉也睡得足。可是,只要一抱,孩子就哭闹。受伤的地方可能会有些肿胀、一碰就疼得哭闹不止。 马上和医生联系,暂时不用再抱宝宝。新生儿锁骨骨折不需要特殊固定,一般10-14天愈合。其它骨折治疗方法复杂一些,请遵照专科医生安排。
宝宝骨折时你该怎么办?
1、宝宝摔倒、受伤了,光是孩子痛苦的表情就可能令你手足无措,专家提醒我们,这时候应该冷静,仔细辨别孩子受伤的情况,理性的给孩子做紧急处理,才能帮孩子减少痛苦的最好方法。
2、马上打电话通知急救中心:如果宝宝出现出现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昏迷、骨头已经露在皮肤外,流血不止,或者不能走路,受伤的地方可能是腿骨、脚踝骨、颈椎、脊椎等。在这些情况下,千万不要试图碰宝宝受伤的骨头,更不要擅自移动宝宝,让他保持原样。马上给急救中心打电话,冷静的说出孩子的状况和你所在的位置。在等待急救人员的时候,找一块干净的布,甚至撕掉你的衬衣,压在出血的地方,帮宝宝止血。
3、迅速带你的孩子到医院。如果宝宝没有伤到下肢,或受伤后还能自己走路,为了节省时间,你可以自己带他到医院。但也要先做好一些紧急处理:仍然不要挪动宝宝受伤的部位,利用身边一切结实、笔直的东西帮宝宝固定骨折的地方不变形,比如木板、树枝、雨伞等。因为哪怕轻微的运动也可能引起受伤骨头围绕血管破裂,甚至伤到宝宝的神经组织。
篇10:好动宝宝触电怎么急救
好动宝宝触电怎么急救
小儿玩弄电器,误触电源及断裂的电线,或插销漏电,均可导致电击伤。雨季雷击或高压电击,同样也可引起。高压线落地,人只要在其周围10米之内两脚分开,就可能有电流在两足间流过而被电击。
人体被电击后,电流通过人体,在电源接触部位、电流流出部位或电击部位一局部引起不同程度的电灼伤,创面可能很小但皮肤碳化发黑,深入到肌肉骨骼。
当触电时,肌肉可发生强烈收缩,使身体弹离电源,也可反而紧贴电源,造成严重后果,因电流的震荡作用而引起昏厥、呼吸中枢麻痹以致呼吸停止、心室颤动、甚至心脏停跳出现假死等,统称为电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均可立即造成死亡。
对触电或被电击的小儿进行抢救,要争分夺秒。现场抢救,首先是切断电源。切忌用手或潮湿物品直接接触小儿和电源,可用干燥木棍、竹竿或塑料物品将电源拨开或将接触小儿的电线拉断或移开,或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总闸断电。受伤小儿应就地休息,避免走动。轻度灼伤者,可在受伤部位涂龙胆紫,用消毒纱布、棉花包扎。重度灼伤者应由医生扩创处理。若小儿面色苍白或青紫,意识丧失,要立即触摸心脏、观察呼吸动作,确定是否呼吸、心跳停止。对呼吸、心跳停止者要马上就地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针刺人中、十宣、内关、涌泉等穴,并在抢救同时将患儿送往医院抢救。在抢救中还要注意观察小儿有无因电击伤跌倒后造成的颅脑、骨骼及内脏损伤,如有,应及时处理治疗。
为防止小儿触电,要注意安全用电。家中的各种电器安装要符合安装标准,开关、插座、电线等都要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平时要教育孩子不要玩灯具、电器、插销等物。
★ 急救培训口号
宝宝鼻出血 妈妈如何急救?(锦集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