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画松》

时间:2022-11-24 16:42:44 作者:库洛斯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库洛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景云——《画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景云——《画松》,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景云——《画松》

【年代】:唐

【作者】:景云——《画松》

【内容】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赏析】:

好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一种褫魂夺魄的感召力,使观者或读者神游其境,感到逼真。创作与鉴赏同是形象思维,而前者是由真到“画”,后者则由“画”见真。这位盛唐诗僧景云(他兼擅草书)的《画松》诗,就维妙维肖地抒发了艺术欣赏中的诗意感受。

一件优秀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很新鲜、强烈,令人经久难忘。诗的首句似乎就是写这种第一印象。“画松一似真松树”。面对“画松”,观者立刻为之打动,由“画”见“真”了,这该是何等样的妙品啊,“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感,一种会心的喜悦,一种似曾相识的发现。

于是,观画者进入欣赏的第二步,开始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联想,去玩味,去把握那画境。他陷入凝想沉思之中:“且待寻思记得无?”欣赏活动需要全神贯注,要入乎其内才能体味出来。“且待寻思”,说明欣赏活动也有一个渐进过程,一定要反复涵泳,方能猝然相逢。

当画境从他的生活体验中得到一种印证,当观者把握住画的精神与意蕴时,他得到欣赏的最大乐趣:“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这几乎又是一声惊呼。说画松似真松,乃至说它就是画的某处某棵松树,似乎很实在。然而未有过“天台访石桥”经历的读者,毕竟不知某松到底是什么样子,似乎又很虚。然而细加玩味,此松之精神俱在。

这是从天台石桥的特定环境暗示出来的。“天台”是东南名山,绮秀而奇险,“石桥”是登攀必经之路。“石桥南畔第三株”的青松,其苍劲遒媚之姿,便在不言之中。由此又间接传达出画松的风格。这就是所谓虚处传神了。

诗言画松之逼真,具体到石桥南畔“第三株”,又似乎过于指实。其实,“天台”、“石桥”在唐诗中几乎作为奇境胜地的同义语被广泛运用,此诗对此未必是实写。或者应该更为确切地说,是实事虚用而已。

作为题画,此诗的显著特点在于不作实在的形状描摹,如“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龙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荫南山”(王安石咏松诗句)一类,而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写来,从虚处传画松之神。既写出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表现出画家的艺术造诣,它在同类诗中是独树一帜的。

(周啸天)

篇2:画松,画松景云,画松的意思,画松赏析

画松,画松景云,画松的意思,画松赏析 -诗词大全

画松

作者:景云  朝代:唐  体裁:七绝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篇3:景云《画松》王安石《古松》对比赏析阅读答案

景云《画松》王安石《古松》对比赏析阅读答案

画 松

唐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古 松

宋王安石

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①景诗《画松》和王诗《古松》所表现的中心内容有何不同? (4分)

②景诗《画松》是“题画”诗。诗中在对松的描写上与王诗《古松》中对松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之处 试作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景诗《画松》极言画松之逼真,抒发艺术欣赏(或鉴赏《画松 )中的感受。(2分)王诗《古松》表现古松的'高大形象和声威气势,赞扬古松奋发向上的精神,暗寓珍视人才之意。(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

②王诗中对“古松”作了具体的形态描摹,“森森直干”“高人青冥”.“万整风生”“千山“秋阴”,实写古松的高大、气势和声威。(2分)景诗对”画松“不作实在的具体形态描摹,只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印象的角度来写,虚写”画松“之神。(2分)(不求作答顺序〉

篇4:画松,画松元稹,画松的意思,画松赏析

画松,画松元稹,画松的意思,画松赏析 -诗词大全

画松

作者:元稹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张b画古松,往往得神骨。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篇5:画松,画松徐夤,画松的意思,画松赏析

画松,画松徐夤,画松的意思,画松赏析 -诗词大全

画松

作者:徐夤  朝代:唐  体裁:七律   涧底阴森验笔精,笔闲开展觉神清。

曾当月照还无影,若许风吹合有声。

枝偃只应玄鹤识,根深且与茯苓生。

天台道士频来见,说似株株倚赤城。

篇6:书画绘画图欣赏:画松图

何海霞 松涛半似雨 岚气尽成云

欣赏大师何海霞画松,有一种别样的清新气息和别样的风骨!

何海霞 华岳生劲松

何海霞说,「松」是大自然界里的自然物种,形态是自然生长的,但是,人们用文化、用诗丰富了松树的审美趣味,这时,「松」已不属于植物学或教科书中的教学材料了,它被赋予了种种高贵的品质和精神。

何海霞 华岳生劲松

何海霞表示,自然形态的东西不是艺术,因为艺术比生活更高、更集中、更概括、更生动,但是生动形象来源于生活。同理,国画画松,是从观察而来,来自客观,又付诸于主观的创造。

例如去看华山之松,在立足之点仰望或平视、俯视,深探其气质及其细节结构,既观其形又窥其性,既了解其生长的规律性,又得其独有特性,例如松之枝干多姿,经风雨雪霜袭蚀之后,别有生姿,赋予人一种力量感,得其精神,绘其形也。

何海霞 苍松多奇节

何海霞(1908-),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现当代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史上他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何海霞 松

何海霞 独坐苍松下 悠然见青山

何海霞 松

何海霞 唐人诗意

何海霞 松荫图

何海霞 长松磊落多奇节

何海霞 松荫图

何海霞 古松出峡谷

何海霞 松

何海霞 松涛半似雨 岚气尽成云

【本文作者:何海霞。(微信公众号:书画新风景)】

篇7:松

适当的放松,是必需的,不过,不可以过度,不然就成放纵了。人的脑与身体,不可以长时间地处于紧张状态,那就需要放松。

不过。放松和休息是不能划上等号的,休息无非是不再活动,而放松不同,它仍使大脑运作,只不过换了种舒缓的方式。

懂得放松的人是智者。

放松的办法很多,在工作、学习之余,可以听音乐,或做别的一些让自己舒缓的事,有时也可以喝杯咖啡提提神,不过绝对不可以喝多,导致多度兴奋。

凡事都要适度,放松也不例外。可如何把好这个度呢?有时,放松也会像mí yào,让人不知不解觉失去理智,把放松变成放纵。所以,当自己觉得已经调整好状态,可以投入工作学习中时,那就一刻也不要耽误。不然,越放松,越是不想工作学习。这需要极强的自制力和意志力。

见过一个学习拔尖,次次考第一的男生,每次看见他都是憔悴无比,面色苍白,放佛患了病。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我睡得太晚了。我惊诧,什么,作业并不多啊!他看了我一眼,可我还要复习啊,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我张大了嘴:你不放松一下么?他不满地横了我一眼: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那么宝贵,再说,我又不累。

如此珍惜时间者,若会适当放松,必是顶级天才。只可惜这位仁兄惜时如命。后来,面对越来越重的学习任务,终于因疲惫过度进了医院,打了一个星期的点滴。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放松是相当重要的,天才若不会放松,就降级为蠢才。

白居易 庭松

关于松的古诗

岳松语录

画教案

画反思

《画杨桃》

画读后感

松_450字_小学作文

曹松唐诗《除夜》

黄山奇松教案

景云——《画松》(整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景云——《画松》,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