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写景散文

时间:2022-11-25 02:39:37 作者:这里有空位吗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这里有空位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玉米花写景散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玉米花写景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玉米花写景散文

玉米花写景散文

寒冷的冬日,幽幽的夜色中,一团火光闪耀,像飘摇的花朵,风箱呱嗒呱嗒地响着,周边闹嚷嚷地,却只闻声,不见人,随着一声“避开避开”,接着咚的一声巨响,空气中充满了玉米花的淡淡清香。哦,我深深地吸了下鼻子,记忆深处的香味又缕缕飘来。

爆玉米花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小村西头,有一个老汉,脸黑黑的,长了一圈络腮胡子,带着蓝色帽子。因为经常低头拉风箱,我们几乎不清楚他的.面容。但对于他的声音却很熟悉,只要听到哪里有咚咚的声响,还有几声咳嗽,就嚷着:“田老机、田老机来了,打爆米花喽。”急急地跑向家里去,端了箔箕,母亲拿小瓢舀了一瓢玉米,接过她塞的两毛钱,就飞快地向打爆米花的地方跑去。

场地边已经挤满了人,红红的炉火上架着一樽黑黑的铁罐,铁罐的形状有些特别,中间鼓肚儿,两端却小,铁罐一端有一个木柄。火焰舔舐着罐底。火炉旁边是一个风箱,田老机低了头,一手拉风箱,风箱呼哧呼哧地响着,一手摇着罐上的木柄,铁罐就圆溜溜地转动。一圈又一圈。旁边就是一个箔箕接一个箔箕,排着队,队伍长长的,弯弯绕绕,活像一条蜿蜒的长蛇,而那火苗正是它吐出的信子呢。人声杂乱不已,孩子们闹跳不止。一会,这铁罐烤好了,田老机喊一声:避!就一手端柄,一手用铁钳夹了铁罐的另一端,放到旁边地上的长布袋里,弯了腰,一脚蹬着,孩子们就急急闪开,捂了耳朵,咚的一声,像闷雷响,罐盖掀开,玉米花就爆到了旁边的长袋子里。主人急急解开布袋那头的口,端了箔箕过去,拿r布袋倒、抖,很快白胖喷香的爆米花装了一箔箕。爆得好的玉米花开得展展的,白白的花蕊底部有几片透明的蝉翼样的薄片,宛若花瓣,这真是一种喷香美丽的花朵呢。

但也有失手的时候,或是火候过大,焦了,或是没有爆开,生的。遇此情景,田老机就会让人家拿玉米来免费再爆一锅,但这样的时候是极少的。人太多,常常就从放学等到了天黑,暮色朦胧中,队伍仍在慢慢地向前挪移,就有妈妈来喊儿子,姐姐来寻弟弟的,替班到家里吃饭。终于轮到了,玉米倒铁罐里,如果舍得,还能多花五分钱买一包糖精,抻开纸包,洒到罐里,爆出的玉米花就格外香甜。夜已深了,但人仍未散,香气欢笑仍在蔓延。直到月上柳梢,凉气渐浓,人群才慢慢散去。

后来,人们生活好了,孩子们的零食也越来越多,爆米花的队伍就越排越短,田老机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少。终于,再也没有出现。但那童年悠悠的爆米花香气还在记忆中浮现,那白嫩的花朵似还在岑寂的乡村盛开,带着欢腾,带着笑闹。时下,街头巷尾打爆米花的人,开着车,车上放了机器,爆米花里不再放糖精,也不用再从家里带玉米,还套了精美的塑料袋子,我却总觉得没有了味道。

篇2: 芬芳玉米花散文

芬芳玉米花散文

小时候,家里很穷,也没啥零食吃,商店里虽然有很多,但由于兄弟姊妹多,家里条件不太好,买不起,怎么办呢?

家里有一些干玉米粒,我和姐姐经常在炉盘上烤着吃,有时候妈妈会给我们在铁锅里炒着吃。那炒烤出来的玉米粒吃在嘴里嘎巴干脆,就是太费牙齿。心中最期盼的就是炸玉米花的经常来我们连,我们就可以吃到又香又脆的玉米花啦!

每当炸玉米花的来了,我就和姐姐提着一兜玉米粒去炸玉米花,那时是2角钱一锅,几乎全连的'大部分小孩都在那里排队等着,每炸一锅,我和姐姐就赶快往前挪,生怕别人把我们的位置给占了。

记得第一次去炸玉米花,排了2个小时的队,既然没炸成功,因为玉米粒太湿了,没有出花,都是一个豆豆一个豆豆的,嚼起来很费劲,我和姐姐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在吃玉米花,都馋的流口水,感觉特别失望。于是,第二次,我们把玉米粒晒干后再去炸,果然很成功。每当玉米粒炸成玉米花出锅时,好响,震耳朵,我们都好害怕,捂着耳朵,跑好远。响过之后,烟雾没有散尽,就冲进烟雾里,怕玉米花被别的小伙伴趁机抓几把。

你说奇怪不奇怪?就是那么一个黑黑的小锅,既然能炸出这么芬芳,香甜的玉米花。可别小看这个小黑锅,它给我们带来了童年时的许多快乐。

我和姐姐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吃,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零食了,吃着也特别的香,也感到特别的高兴,等回到家时,玉米花也被我俩不知不觉的吃了一半。妈妈做好的饭也没吃,因为吃玉米花都已经吃饱了。

如今呢,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炸玉米花的“砰砰”声早已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我渐渐地淡忘了那悠远的玉米花。

忽然有一天,我又听到了久违的“砰砰”声。我们团部住宅附近来了一个炸玉米花的,那玉米花香勾起了我遥远的回忆。我也去炸了一锅,呵呵,现在是5元钱一锅。虽然是5元钱一锅,可炸玉米花的人还很多。

我想:他们不是去吃炸玉米花的,他们是在找寻逝去的时光。

篇3:蹦玉米花的老头散文

蹦玉米花的老头散文

玉米花,也叫爆米花,就是玉米经过高温爆出的玉米花,在大地方城市里叫爆米花,可在我们小村就叫玉米花的。记得在童年时候每过了秋天玉米收获了,经常有蹦玉米花的在街上吆喝招揽生意,只不过现在已经很少听到了。

如今,有个老头还一直坚持着这个生意,在这寒冷漫长的冬天里他总会来小村蹦一两次玉米花的,他来时踩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三轮车上拉着蹦玉米花的家伙用具,黑乎乎的也和三轮车一样破旧了。老头对我们小村很熟了,选定一个向着阳光的避风处停住三轮车,他自己沿着街道走一圈吆喝几声“蹦玉米花的来了,蹦玉米花的来了”,特别是最后的那个字拖着长长的尾音,像是把一段很陈旧的光阴慢慢拉长,拉回到现在,很容易把人带回久远的童年了。

回来后做准备工作,先把火炉子卸下来,引着火,再把蹦玉米花的机器搬下来架在火炉子上。这一切老头做得那么自然熟练又那么小心翼翼,仿佛这火炉子这机器是有生命的,不小心就会伤着似的。也许在老头年轻时开始蹦玉米花的这套机器就陪着他,那时应该是新的,现在老头老了这机器也老了。多少年过去了这机器陪伴着老头风风雨雨一起走过,辛辛苦苦养活着老头。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感情,哪怕是和一块冰冷的铁,你看老头干完活站在那里,看火炉子看蹦玉米花的机器的眼光充满了温情爱意,好像是在看着和自己相互扶持度过了一生的老伴。老头生火用的是煤块,用手摸时沾了一手黑,不小心擦在脸上了,他自己也不知道,满是沧桑的脸上就又多了一处景致。准备工作做完了,老头不急,靠在一处背风的墙边晒太阳等着。金子一样的阳光洒了他一身,像丝绸盖在他身上暖哄哄的,他这个样子和小村里晒太阳的老人没什么不同,俨然就是这个村子的主人了。几只麻雀在老头的三轮车上觅食,寻落下的碎玉米粒吃,老头看到了也不惊动他们,这几只小麻雀胆子就大了,唧唧叫着叩击着冬天的寒意,就像是这老头带来的几个调皮的小孩子。

一会有人来蹦玉米花了,老头麻利的支上小风箱呼打呼打的拉,煤块马上就窜出火苗了,很旺的。其实老头早就可以换个鼓风机的,可那个小风箱跟他多年了,老头似乎有恋旧情结,总不舍得扔掉。老头把村人金灿灿的玉米倒入他的一个茶缸子里量一下,再倒入他蹦玉米花的机器里,左手拉风箱右手摇着蹦玉米花的机器,一圈圈的转,让里面的玉米粒受热均匀,老头看着时间一边注意着机器上的压力表,摇十分钟左右吧就行了,老头从三轮车上拿下一个很大的长长的口袋,口袋口用柳条支着一个固体的圆圈,把蹦玉米花的机器一头伸进口袋里,他手伸进去,这个动作外人是看不到的,忽然砰地一声巨响,好了,村人拿出自己带着的簸箕或别的如筐子之类的放在地上,老头掀起大口袋变魔术般倒出一筐子玉米花,一茶缸子玉米就变成一筐子玉米花了,你说神奇不。

听见响声蹦玉米花的就上来了,老头是有规矩的——必须排队,在他三轮车边一份一份挨着摆满了黄澄澄的玉米。大多是大人带着孩子,说说笑笑很是热闹。这几年做蹦玉米花生意的很少,记住的只有这个老头了,一年难得来几次。和孩子们不同,孩子们想的是爆米花馋人的味道,大人们想的是回不去的童年,是那些美好温馨的回忆。比如他们想起以前围在蹦玉米花的周围看,蹦玉米花的支起大口袋要蹦了,他们就会远离,用手捂住耳朵,眼睛却向这里看着,等砰的那一声巨响过了,他们就又飞跑过来,抢落在外面的几个玉米花吃。如此往复就会有许多意外趣事留在那些透明的旧时光里了。

蹦玉米花的老头只顾低头干活,很少参与村人们的谈话,偶有人问他一句他也是哼哈打个招呼,一张嘴就露出他玉米一样金黄的牙齿了。他永远是一脸笑,不慌不忙的干自己的活,只是发现谁的玉米潮了他是要说话的.,不给人家做,说有水分的潮湿玉米蹦不成玉米花的,任村人怎样说情也不会答应,一定要那个村人端来干玉米。这个老头干活时两手不闲,就不得空接村人们给他的钱,蹦一锅两块钱小村人都知道,一律扔进三轮车上的一个匣子里,有的是大面值的钱,村人就自己在里面找开拿回多出的几块钱,当然也有个别的爱占便宜的村人在里面自己找钱时会多拿一块的,老头笑着看看他没言语,也许老头没有发现他,也许老头根本不在乎。小村和弦的儿子在县城里开着超市呢,这个蹦玉米花的老头来了和弦就会一下子蹦几十斤玉米的,送去县城里让他的儿子加了包装卖,这让老头很感动了,每次就会给和弦少要许多钱的。

有时候蹦玉米花的人少,中午刚过就完了,有时候人多,就蹦到傍晚了。村人们散去后就剩下老头自己了,慢慢收拾。仿佛一出精彩的戏剧散场了,观众都走了,只剩下演员在卸下残妆收拾舞台。残阳的色彩很浓,如血,笼罩住老头了,就又多了几分孤独几分悲壮在里面了。老头老了,干一天累了,把蹦玉米花的机器火炉子搬上三轮车时显出很吃力的样子,匣子里的零钱他数也没数就装进一个沾满煤灰破旧的小口袋里,反正多少都是他的。做完这一切后老头坐在那里歇一会,掏出一支烟来吸,吸着烟看着我们的小村出神。这个老头在想什么呢,想他自己的家,那些端着他蹦的玉米花回家的村人们今天是不是会多一点欢乐呢,会想起他上一次来时的情景吗,老头想小孩子一定不能吃太多的,吃太多了肚子会不舒服。

一支烟吸完,老头踩着他的三轮车走了。小村的街道空荡荡的,好像这个老头从来就没有来过。在以后的几天里村人们吃着老头蹦的玉米花时会想起他谈论几句,玉米花还没等吃完就会把这个蹦玉米花的老头忘掉了。

村子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老头是从哪一年开始来小村蹦玉米花的,他是哪里人。隐隐约约好像听说这个老头是北面很远很远一个村子的人,家贫是不用说的,在三十多岁时买了一个四川媳妇,有一个傻乎乎的儿子,靠着他蹦玉米花的生意维持着生活。每年过罢秋后,老头便踩着他的三轮车在周围的村子里蹦玉米花,离家近的村子晚上回家,远了就回不去了,在外面随便找一个地方过夜,比如麦秸垛里废旧的机井屋里都能凑合。

谁也不记得这个蹦玉米花老头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来小村的。有的孩子想吃玉米花了,才想起这个老头来了,才想起他有一年多没来小村了吧。这个老头在哪里呢,身体还好吧,还蹦玉米花么,还会来我们的小村吗。如果不做这个生意了那他还能做什么呢,这么大年纪了,靠什么养活他的四川媳妇和傻乎乎的儿子呢,这些问题有谁会关心呢。一个老人用他后半辈子的生命为他周围村子里的人蹦玉米花养活自己和老婆孩子,当他看到村人们领着孩子端着他蹦的玉米花高兴的走了,他心里也是高兴的吧,村人们的高兴传染着他,掩住了他心里的苦,他不去想他卑微苦难的命运了,他想到自己的老婆孩子时,也就有温暖甜密的感觉了。

我忽然想起童年时蹦玉米花时爱往里掺一种叫糖精的东西,那样蹦出的玉米花会很甜,我曾偷偷尝过几粒,刚放进口里时很苦,可慢慢品就品出甜的味道了,原来苦和甜是可以相互依赖转换的。

篇4:玉米花作文400字

玉米花作文400字

我家有一株不知名的花,因它不开花又长得像玉米苗,所以我们全家人都叫它“玉米”花。

“玉米”花有跟我差不多高的个子,全身都是翠绿的颜色。一根粗壮的茎使“玉米”花显得那么的挺拔向上。茎上布满了狭长厚实的叶子。有的叶子向下伸展着腰身,有的叶子笔直的躺在空中,只有脚勾住了茎,有的叶子则是向上努力的生长着,尤其是花心部分的叶子长得极快。几天前还是刚刚长出的小新叶子,转眼间已经长得巴掌大了。再过几天小叶子不但变成了大叶子,而且在它的周围又有新的叶子长出来了。

刚刚搬家的时候,为了让“玉米”花能够充分体验到阳光的温暖,我们把它放在了窗台上。可是几天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玉米”花的'很多叶子都被烤焦了,变黄了,轻轻一碰叶子就断掉了,原来狭长秀美的叶子变成了残枝败叶了。这使得我们全家都很难过和焦急。于是我们把它搬回比较阴凉的地方,每天细心的观察,希望它能够快速的恢复健康。果然不负众望,三个月的时间“玉米”花又长出了新叶子,枯黄的叶子不见了,残缺的肢体又变得健壮挺拔了,而且还长个了呢。我们全家都高兴极了。原来“玉米”花对我们是这么的重要,我体会到了养花的快乐,更感受到了“玉米”花的那份坚强,我想我也应该在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上坚强一些。

前些日子,我和奶奶为“玉米”花新换了花盆和花土,瞧它开心的样子好像在感谢我呢。

篇5:行走在玉米花飘香里的女孩散文

行走在玉米花飘香里的女孩散文

深冬,少雪,风也不凛冽。

今年的雪,转圈下,唯独不光顾我们这儿。实属罕见的现象,颇令人狐疑。是全球变暖?还是气候反常?正当我边走边琢磨的时候,突然,“砰”的一声响,打乱了我的思绪。随即,一缕醇香飘了过来,循眼望去,小区背风一角,叽叽喳喳地挤了一圈人,透过缝隙,隐约看到有火星闪烁。走近了,才看清,原来是蹦爆米花的,而且是老式蹦爆米花的那种。心中不由窃喜,禁不住扒开人群,挤进里边。只见一个头发花白,满脸沧桑的老人正把刚蹦好的爆米花,倒进一个类似捉鱼器具的大袋子里,几个孩童正争抢着散落在地上的几粒爆米花。这种久违了的场面,瞬间勾起了我的回忆。我的思绪像长了翅膀的鸟,又飞回到了那个久远的飘满爆米花香的年代,脑海里又闪现出一个漂亮小女孩的身影。

她叫刘萍,是我小时候最要好的伙伴之一。

记不得她是几时来到我们村的了。隐约记得,那年她是随了改嫁的母亲过来的。那天,天空依稀飘着雪花,她和母亲坐着继父的老牛车,咣当咣当来到了村子。村头早聚满了好事的男女老少,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瞧,那小丫头长得多俊,小脸白里透红的,像苹果。

小丫头干净利落,丫头她妈肯定也错不了,只可惜,是个哑巴。

不是哑巴,人家能嫁给范光棍吗?

看看范光棍乐的,嘴都合不拢了,有热炕头的了。

哈哈哈……

人群里不时爆发出阵阵哄笑声。牛车上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小女孩儿,紧缩在母亲身后,时不时地探出半张脸,忽闪着大眼睛,窥视着周围的一切。

女孩母亲,四十岁光景,皮肤黝黑,齐耳短发,枯瘦的身材,得体的衣着,无论怎样,都看不出是个聋哑人。到底是年长,阅历多,女人看上去淡定从容。女人回身把女孩儿揽进怀里,示意女孩儿跟大家打招呼,女孩儿倒也听话,怯怯地叫了声叔叔婶婶,就又躲进母亲怀里了。女人微笑着抚摸着女孩儿的头,并向大家点头示意。此时的范光棍,一改往日邋遢懒散模样。新理的平头,胡须也刮得干干净净,衣着整齐,容光焕发,看上去年轻了不少。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老范,真是好饭不怕晚哈,老婆孩子一股脑都有了,美死了吧?

年轻有福不算福,老来得福才是福啊!老范,算你小子积德了,修来这么好的一对母女。

是啊是啊,这女人慈眉善目地,老范你可要好好待他们母女哈……

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着老范。老范脸上早已乐开了花,喜滋滋地回应着大伙儿:一个是托大家的洪福,一个也是我傻人有傻福,放心吧,我不会亏待她们母女的……

女孩儿插班,成了我的同桌。我才知道,女孩儿叫刘萍,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病故了,留下比她大一旬的姐姐,和母亲一起相依为命。母亲虽是聋哑人,但很坚强,含辛茹苦把她们带大,姐姐早早就成了家。由于日夜操劳,母亲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不能下地干活了,万不得已,才带着她改嫁到范家的……刘萍的身世,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许是同情,许是同病相怜,我们相互袒露心扉,相互安慰,逐渐成了一对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刘萍家,离我二姨家(小时候,我在二姨家长大)不远,每天我们上下学同路。放学后,我还邀她来我家一起写作业。二姨可怜她也是个苦命的孩子,所以待她特别好。每逢有好吃的,二姨都不忘了留出刘萍的一份,或是让我带给她,或是邀她来家里吃。刘萍虽小,却也会心存感激,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跟二姨说。她说,想跟我拜干姐妹,希望二姨能同意。二姨当然不会阻拦,两个苦命相连的丫头能成为姐妹,相互有个照应,有什么不好?于是,从那以后,我们就以姐妹相称。刘萍长我一岁,自然成了姐姐。我们的关系又进了一层,变得更加的亲密无间,形影不离了。

刘萍和母亲没有地,就靠着继父那一亩三分地养家糊口实在困难。庆幸的是,继父的父母兄弟都居住在县城,经济条件相对要好很多。每年春耕过后,继父都会去县城干一阵子活(那时,还没有打工一词),挣个仨瓜俩枣,再加上父母兄弟的帮衬,日子倒也过得去。

每次,继父外出赚钱的时候,刘萍都会找我去作伴。因为哑巴母亲听不到声音,深夜,刘萍害怕风吹打窗棂的声音,还有发情母猫的阵阵嘶叫。我的陪伴,让刘萍少了些许恐惧。由于害怕,我们睡觉之前,把门插好后,还不忘了用一把椅子,死死顶住吱呀乱响的木门。熄灯之后,我俩立刻蒙了被子,紧闭了双眼,唯恐黑暗中有鬼神现身。当我们一惊一乍地迷迷糊糊要睡着的时候,经常被哑巴母亲起夜的声音惊醒。由于耳聋,哑巴母亲起夜的时候,声音很重,吭哧吭哧地下床,吭哧吭哧地,很响地小便,然后再吭哧吭哧地上床,躺下便鼾声四起。这些响动常常折磨的我们无法再继续入睡,这时,刘萍就会摇醒母亲,拧亮电灯,比划着她的鼾声太大,下地声音太重,搅得我们睡不踏实……哑巴母亲明白后,羞愧地对我们报以一笑,然后,安抚我俩躺下,她则披件衣服坐起来,做起了针线活。自此后,每天晚上,哑巴母亲都会让我俩先睡下,她则在一旁悄无声息的做着针线活,直到我俩酣然入梦,哑巴妈妈才合衣躺下,半夜里,也再没有了哑巴母亲起夜的沉重声响了。

继父从城里回来的时候,会带回一些好吃的。刘萍也会毫不吝啬的把薯条、葡萄干一类的分给我一半。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零食真可谓是人间美味了。而我在得到这些稀世零食的时候,我是万万舍不得自己一个人享受的,我要等二姨咬了第一下,尝了第一口后,我才会一点儿一点儿,一个粒儿一个粒儿的把它们放进嘴里,细细品尝,细细回味的。

后来,哑巴母亲又生了一个小弟弟。继父中年得子,视若珍宝,对孩子溺爱的不得了,也没了再出去赚钱的想法,只想着,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了。继父父母凑钱帮继父买了爆米花机,于是农闲的日子里,继父就走街串巷爆爆米花。那个黑呼呼的,手摇的大肚子爆米花机,转动在忽明忽暗的炭火上的场面,深深刻进了我的脑海,而爆米花出炉,“碰”地一声闷响的声音,更是在耳边萦绕着,久经不息。今天这个场面又突现在眼前,怎能不勾起我很多回忆呢?

花开花落,年复一年,转眼,刘萍出落成大姑娘了。青春期的刘萍,楚楚动人,活脱脱一美人坯子,受到很多异性小男生的青睐。而刘萍,保守正派的狠,才不会受异性的诱惑,是个不折不扣的乖乖女。除了和我常来常往,刘萍一直洁身自律,从不和异性交往。

然而,刘萍的自律却抵不住青春气息的漾溢。一次,刘萍背着我,和二姨哭诉了她的不幸遭遇。继父迷恋她的美色,夜里,竟然背着耳聋的母亲,丧心病狂地爬上了她的'床。万幸的是,她侥幸逃脱了。看着眼睛红肿的桃儿一样的刘萍,我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活剥了那个不要脸的东西。但为了维护刘萍的尊严,我佯装不知,岔开了话题。

二姨自然气得不得了,可又无计可施。毕竟是含苞待放的小姑娘,此事决不能声扬,毁了孩子的名声就得不偿失了。思前想后,二姨把老范找到家里,厉声斥责了他。老范也深表后悔,说一时没把持住,干了牲畜不如的事,并央求二姨不要把此事告诉哑巴妻子,并承诺,他以后绝不会再犯错误了。二姨考虑到,如若哑巴妈妈知道情况,肯定会不依不饶,事情闹大,孩子就没脸见人了,因此二姨把事压了下来。但二姨要求,刘萍必须来我家住,老范鸡啄米似的点头应允了,并把刘萍的被褥火速送了过来。

从此,刘萍就一直和我住在一起。直到她的姐姐得知此事后,毅然决然的把刘萍接到了自己家,我和刘萍的交往才告了一段落。转年,我也离开了二姨家,回到千里之外的父亲身边。起初,我们还书信往来,互诉思念之情。时间久了,繁杂的事多了,我们的联络渐渐稀少了,最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彻底失去了联系。

十年之后,我又回了趟老家。二姨告诉我,刘萍嫁人了,把哑巴妈妈也接走了。那个倍受宠爱的小弟,像一颗长歪了的小树,越发的不走正路了,不但打爹骂娘,还和社会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了一起,进了少管所。而继父,酗酒之后就暴打哑巴母亲,刘萍婚后,也像姐姐一样毅然决然地接走了妈妈。徒留老范一个人,继续着光棍的日子,孤独终老。

打马而过的日子里,时常飘过玉米花的香味儿。而每每闻到玉米花香,我的脑海里,顷刻就会迸出刘萍的影子。时隔多年,我儿时的玩伴儿,我的姐妹,你还好吗?玉米花飘香的时候,你是否也会想起我?想起我这个曾经朝夕相处的玩伴儿?想起我这个曾经新密无间的姐妹?

篇6:写景散文

秋色渐浓,秋风渐凉,淡淡的愁云,笼罩着静穆的远山和山脚下静静的女儿河。河两岸的芦苇和茂密的草,把河道挤得有些狭窄,弯弯的河水在晦暗的天际下,显得亮亮的,似天地间的一条缝儿,十分显眼,蜿蜒地伸向远方。

在这秋的季节里,我的一缕清愁、一缕相思、一份牵挂,在这愁云淡笼的秋色里,在山间、在河畔轻轻的飘散,沉沉的心,伴着思绪在毫无目的的飘向远方。

我离开家有一段时间了。没想到,我终究走不出传统的习俗。外孙女上学了,接送似乎成了我们的“义务”。这样“背井离乡”的日子似乎没有个头绪,没有个希望,生生地把我们两个人安逸的生活给打乱了。

女儿为了我们在他乡生活能舒适一点,还给我们租了“陪读”房子,生怕我不习惯这样的生活。每天小外孙女出出进进的,“家里”充满了生气。可我就是感受不到共享天伦的乐趣。我的性格真的是与这种“传统”格格不入了?

一种思乡之情,整天笼罩着我。一颗沉重的心,系着两份牵挂:家乡那边的,还有女儿这边的。家那边的亲人、朋友离开了你们,心却陡生一种离别的思念;更有我那年迈的妈妈,不能常回家去看望,只有在无眠的夜里,遥望家乡上空的星星,寄托我心中的思念,只有在梦里与亲人和朋友相聚。舍弃不掉对这里女儿的牵挂,更有外孙女那张可爱的笑脸,不放心孩子放学后的无人看管。这些复杂的情感纠结着、加上脚上的骨刺和跖腱膜炎的疼痛长期一直折磨着我,心情愈加忧郁。朋友有劝我在这里扎根的,有劝我尽快回去的,不要被儿女们束缚住自己的生活,我的心何尝不想自由地尽享人生啊!可心有太多的无奈,半个多月了,除了去治疗脚疾,一直窝在“家里”,没有出去走走。

今天天气凉爽,做完针灸和艾灸之后,实在想排解一下心中的郁闷,妻便陪我来到了女儿河一处的河中心公园坐坐。当踏上那长长的吊索桥的时候,心便随着悠悠的吊桥的摇晃而飘荡。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这里,我在女儿家独自陪外孙女,闲暇之时,散步到这里。忘不了那一刻的女儿河,你似一位美丽而陌生的少女,闯进了我的心里,在陌生的城市里,我看到了希望,一种情感寄托的希望,虽然我们初相识,甚至我总是我来来去去,如鸿雁般地迁徙。但就是因为对绵绵群山和女儿河的依恋,我把一份情感寄托给了群山和河流。每当看到葱茏的群山和蜿蜒的.女儿河,我便有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多少排解了一些我的思乡情愁,让我的心灵有了一份慰藉,依恋在你的身旁,心里多了柔情,静卧在你的怀里,沉重的心,被你的纯情洗去了尘霾。

漫步在河心岛上的公园里,游人寂寥,公园里的秋草几渐枯黄,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坐在长凳上,看愁云弥漫远山,远山暗淡;看微风轻摇柳枝,柳枝长叹;看河水幽静,静静的不起微澜。秋虫在草间飞串,留下了心事点点。我心虽安静,却凄凄切切,苍凉伴随着秋的脚步不期而至。

河水中几只水鸡子在河面上串来串去,一会儿钻进水里,一会儿浮出水面,自由自在地游玩,仔细一看是两只大的,两只小的。看那快乐的样子,我想一定是一家四口,大人与孩子在享受着天伦之乐。世间万物,情归一理,吾心何烦?

走下河堤,一处农家菜园吸引了我们,走进菜园,各种蔬菜新鲜欲滴,诱惑着我们的心。那一整排如墙壁的篱笆,爬满了苦瓜的藤蔓,苦瓜挂满了浓绿的“墙壁”。另一侧的篱笆上,不知名的豆角,开满了鲜艳粉红的花朵,煞是好看。高高的葫芦架上挂满了一个个大大的葫芦,摘下一个带回去包葫芦陷饺子,很好吃的!亲手采摘几样蔬菜,心情顿觉舒畅了不少,情也些许坦然。

看来秋天不仅仅带给人的是伤感,也有收获的喜悦。人生也是如此,有无奈,也有顺意;有苦涩,也有甜蜜。他乡的清愁和积郁聚拢在心头的时候,总有一缕清风吹淡愁云。既来之,则安之,何不把心境交给秋色,一抹淡雅、一抹缤纷,涂染心中对家乡的那份思念、那份忧伤。

篇7:写景短篇散文

夕西下,一片绚丽的晚霞染红了天际。街道上许多学生、下班的人,翘首盼望车子快来,。公车姗姗来迟,大伙蜂拥而上,都顾不得我是“淑女”,你是“绅士”,反正拼了命也要抢到立足之地。

下班的人潮,川流不息的路人,车水马龙的街道,及风驰电掣的摩托车,谱成了一首紧张而刺激的“惊愕交响曲”。

黄昏,带给人们的是紧张,也是团回。

篇8:写景短篇散文

季节正在马不停蹄的消失……

想当初,造物主如此旗帜鲜明的把一年涂上四种颜色:春的碧绿夏的火红,秋的橙黄,冬的莹白。日月悬浮,乾坤流转,四时行焉,滋养了天地苍生,也哺育了人类敏感的心灵和虔诚的情感。

季节是一种秩序,统御着每一阵风,每一片云,每一次悸动,每一回叹息。

篇9:写景短篇散文

下过一阵蒙蒙的细雨,小草发芽了,柳枝变软了、变黄了,美丽的春天来了。

桃树上结出了粉红色的花骨朵儿,一串一串的,好美丽呀。树枝间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在欢快地叫着,它们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篇10: 写景散文左右

写景散文500字左右

初阳微冷,在三月的沐风中,在滴答的雨声里。是美,是三月。

清晨白露未晞,已有浅浅的阳光飘落下了。踏着鹅卵石铺着的小径,轻哼一首小曲,金黄的油菜花是这小路上唯一鲜艳的颜色,忍不住凑近,扑鼻而来的是一种熟悉的味道,是三月的味道。

远处的小山盖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显得格外朦胧,这山却又像那画中的山,如果不是,又岂会这样的美?好在,那飞过的一字行的大雁,向我证明了这是真正的山。大雁,你们也是回来探望三月的吗?

这时,空气中露水的气味已经散尽,只留下泥土,青草的气息。那些青草也在悄然间萌发了,露出绿绿的小脑袋,用手轻轻拨开,一只瓢虫正延着青草绕圈,它是也感受到三月的`气息了吗?

溪边的桃树,柳树也在悄然间冒出了嫩绿的芽来,显出盎然的春意,让人好像顷刻间身临花海之中,顿时心旷神怡,倍感惬意······

三月沐风,空山凝云。与友踏步闲游,想必也是件惬意的事。陶醉于清风美景之中,古韵渺渺之中,也算为这阳春三月添上一笔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猛然想起苏轼在《定风泼》中写过的诗。三月的风虽没有冬风刺骨,但是更让人清醒的吧。

“人生恰如三月。”亦真亦幻,亦梦亦醒,亦是三月。

篇11:写景散文

《惠特曼——海边幻想》

我小时候就有过幻想,有过希望,想写点什么,也许是一首歌吧,写海岸那使人产生联想和起划分作用的一条线,那接合点,那汇合处,固态与液态紧紧相连之处那奇妙而潜伏的某种东西(每一客观形态最后无疑都要适合主观精神的)。虽然浩瀚,却比第一眼看他时更加意味深长,将真实与理想合二为一,真实里有理想,理想里有真实。我年轻时和刚成年时在长岛,常常去罗卡威的海边和康尼岛的海边,或是往东远至汉普顿和蒙托克,一去就是几个钟头,几天。有一次,去了汉普顿和蒙托克(是在一座灯塔旁边,就目所能及,一眼望去,四周一无所有,只有大海的动荡)。我记得很清楚,有朝一日一定要写一本描绘这关于液态的、奥妙的主题。

结果呢?我记得不是什么特别的抒情诗、史诗、文学方面的愿望,而竟是这海岸成了我写作的一种看不见的影响,一种作用广泛的尺度和符契。(我在这里向年轻的作家们提供一点线索。我也说不准,不过,除了海和岸之外,我也不知不觉地按这同样的标准对待其他的自然的力量——如果我能间接地表现我同它们相遇而且相融了,即便只有一次也已足够,我就非常心满意足了——我和它们是真正的互相吸收了,互相了解了。)

多年来,一种梦想,也可以说是一种图景时时(有时是间或,不过到时候总会再来)悄悄地出现在我眼前。尽管这是想象,但我确实相信这梦想一大部分进入了我的实际生活——当然也进入了我的作品,使我的作品成形,给了我的作品以色彩。那不是别的,正是这一片无垠的白黄白黄的沙地;它坚硬,平坦,宽阔;气势雄伟的大海永远不停地向它滚滚打来,缓缓冲激,哗啦作响,溅起泡沫,像低音鼓吟声阵阵。这情景,这画面,多年来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有时在夜晚醒来,也能清楚地听见它,看见它。 海明威——真实的高贵

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人生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亲之痛和幸福祝福彼此相接,使我们一会儿伤心,一会儿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在人生的清醒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与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者的自制、耐心和规律。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小的。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写景散文

花事写景散文

老宅写景散文

冬夜写景散文

中学生写景散文

月夜写景散文

优美写景散文

荷花写景散文

看荷写景散文

行者无疆写景散文

玉米花写景散文(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玉米花写景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