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模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关于太原的导游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太原的导游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太原导游词700字精选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省会、历史名城——太原。这里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京”、九边重镇、晋商故里。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为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文明荟萃之地,这里有大唐的气度,晋地的风流。灿烂的名胜古迹让这座城市魅力无限。
地理位置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黄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东汉著作家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所以太原简称“并”, 唐代诗人杜甫也曾称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太原现仍有并州路,并州饭店等。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
建城始源
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4,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在今天太原市晋源区。所以,20___年太原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随后,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最后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
“龙城”
太原也是龙兴之地,建立北齐政权的高洋父子发迹于太原,称太原为“别都”;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兴唐的李渊父子也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李渊建立唐朝,称太原为“北都”,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今天旅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后裔为荣,甚至把大片华人聚集地命名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发祥地就在我们山西太原;五代时,太原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相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这些一个个所谓的“真龙天子”之所以能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实际上因为太原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并且是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历史上这里就有“乱世出英才”、“并州自古多英豪”等说法。
一市三县六区
太原辖一市三县六区,人口约35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0%。
古交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是全国最大的土焦煤生产基地,也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这里可以补充煤、炼焦等内容)
娄烦县最早为西周初年的楼烦国国都所在地,秦朝在此设娄烦郡,唐初在此处设牧马监,为唐北边疆军马主要来源地,时有“楼烦骏马甲天下”之谓。娄烦可谓历史悠久,名声在外。但是很可惜___时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历史知识和地名标准化意识,在上报文件中误将当地群众所写错别字“娄烦”作为标准地名,以致被国家正式命名。“楼”和“娄”虽半字之差,但对于其县域历史品牌的延续和文化资源的利用都将是无形的损失。
阳曲县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农必争之地。
清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素有“葡萄之乡”和“中国醋都”之称。(此处可以增加老陈醋的相关内容)
迎泽区是太原的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区域内集中了新华社山西分社、山西日报社、山西电视台、山西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也有省晋剧院、省京剧院、省话剧院等省城主要文艺团体,省图书馆、山西图书大厦、太原工人文化宫、市少年宫、太原影都等文化娱乐场所;也是太原最大的商业步行街所在地,聚集了华宇购物中心、贵都世纪广场、御花园时代广场、天美名店等大批新兴大型商业企业。
太原最大的街道迎泽大街也位于迎泽区,这条大街1955年开建,宽度70米,在当年来说着实让人瞠目结舌,即便现在也是气势磅礴。有人说这条大街的名字起的好,“迎泽、迎泽、欢迎毛泽东和___”,而且确有传说这条大街的修建是为了欢迎毛泽东的莅临。不过有一个事实,毛主席一生没有涉足太原,直至他临终。实际上,迎泽大街的得名,是因为当时这条街由原太原城垣的承恩门,即后来的首义门起始,经由迎泽门、直至西南城角达汾河东坝。而这两座故城的城门以迎泽门规模最大,为纪念于斯,从迎泽门引得迎泽大街之名。
尖草坪区位于太原市的最北端,该区有太原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是中国最大的特殊钢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不锈钢、汽车用钢、船板钢、火车轮轴钢、高压锅炉管用钢等。太钢产品应用于秦山核电站和三峡大坝建设、“和谐号”高速列车及“神舟”五号、六号和七号飞船制造等重点工程,新型材料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工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20___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其中的1角硬币全部选用太钢生产的不锈钢铸造。
在这里还有个现实版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太原钢铁公司1934年建厂,解放后收归国有,渣场是钢铁生产企业天天倒废渣的地方。50年的不断沉积,废渣越堆越多,越堆越高。到1983年,太钢渣场已经形成一座占地数平方公里的“大渣山”。这座渣山相当于5个天安门广场大,最高处有7层楼那么高。每当倒渣时,灰尘滚滚、烈焰升腾,不仅威胁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正常生活,也成为省城太原的一大环境污染源。
1983年,太钢退休职工李双良带领他的治渣队伍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治渣工程,他们进行了挖排废渣、废钢回收、废物利用等一系列的艰辛探索和实践,到20___年,回收废钢铁129万吨,创造经济效益3.3亿元。并且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防尘护坡,在上面修建了花坛、假山、鱼池、凉亭和长廊,并种花植树7万多株。护坡的修建不仅挡住了渣尘,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还美化了环境。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他列入《保护及改善环境卓越成果全球500佳名录》,并颁发了“全球500佳”金质奖章
杏花岭区位于太原的东北部,是太原的政治中心,山西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太原市委、市政府等省、市党政军机关均驻在该区。
万柏林区有我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太原重型机器厂,建厂五十年多来,从第一台起重机,第一台挖掘机,第一台管轧机,第一座卫星发射塔架等300多项“中国第一”。创造出了象航天发射塔架成功托起““神舟”号载人飞船,三峡工程世界最大的1200t桥机等这样数百项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标志性产品。
晋源区地处太原市西南,西依龙山,东傍汾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北宋之前的太原城就建在这山清水秀之地。这里建有纪念山西第一位诸侯王的祠庙——晋祠,内有十字型桥梁——鱼沼飞梁,是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另外晋祠之地水源丰富,历史上称为“太原小江南”,此地所产大米历史上一直作为“贡品”,进奉朝廷。北宋名臣范正淹来到晋祠也感叹的写道:“满目江南乡,千家灌禾田”。
小店区是太原的南大门,这里土地开阔,交通便利,是太原市整体布局“南移西进”的主要扩张区域,目前已建有太原机场,正在修建的有太原新火车站、山西大医院等大型民生工程,据说山西的政府部门也将迁到这里。区域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国家级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坐落在小店区,小店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工贸的重要发展基地。所以,目前该区的房价也是全市涨的最快的。
篇2:太原导游词700字精选
太原汾河景区,即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建于10月,20___年9月首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总投资5.6亿元。景区北起胜利桥上游155米,南至南内环桥下游125米,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设计为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为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沿线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汾河景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积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景区共种植乔木15286株,灌木8301株,色块4万平方米,草坪82万平方米,形成130万平方米的绿地和178万平方米的水面,使市区人均增加公共绿地1.5平方米。在人口密集的市区中心,形成如此规模的绿色走廊,对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产生了重要作用。据观测,该区域夏季最高气温比其它区域降低4℃左右,相对湿度提高10-20%,每日可生产新鲜氧气1678.5吨,吸收降解废气3480余吨。
景区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六个分景区、四个广场、十个园子,建设了十四个各具特点的景观景点。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梨园余音”、“五环生辉”广场,分别反映了悠久的三晋历史文脉、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和活力四溢的体育健身场景。沿汾河东岸,“汾河晚渡”、“雁丘”、“沙滩碧水”、“超越时空”、“生命之源”、“日台”、“七亭”、“渡口”、“画舫”、“乐坛”等景点,依水造景、依绿设景,畅游其间,您可领略到现代文明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景区湖面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等,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夜幕降临,遍布各分景区的80多种风格各异的7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彩斑斓的立体美景。
20___年8月21日,___在太原汾河景区视察时指出:“……这个绿化带对于城市太重要了,这项工程对城市的环境功不可设……”。
20___年12月28日,国家建设部授予该项目“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并推荐联合国申报人居环境有关奖项。20___年5月30日联合国人居署决定授予太原汾河景区为“20___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民环境最佳范例称号奖”。
根据总体规划,太原汾河景区即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奖再向南、北延伸6.2公里,总投资6亿元。目前, 汾河公园北延的汾河湿地公园已经建成,南延部分也已开工建设。未来的汾河景区将形成长达近13公里长的绿色生态走廊,为省城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篇3:太原导游词700字精选
迎泽公园因位于古太原城门附近而取名。它居于市中心宽阔的迎泽大街中段,交通便利,视野开阔,总面积666900平方米,迎泽湖水面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太原市内最大的公园。 迎泽湖分成南、北、中三个部分。中湖东侧,长廊蜿蜒,长达150米的廊式木构建筑雕梁画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中湖南面,假山堆砌。假山脚下,水榭伸至湖心。迎泽湖上,桥梁横跨,游船点缀,颇有生气。
迎泽公园凉亭极多,取名也很别致。北湖东岸有绣绮亭,菜花池畔有荷花亭,西门附近还有景亭,果园附近有玫瑰亭,与长廊相对的有六角亭,牡丹园里有牡丹亭、小茅亭、四角亭……曲径奇趣,优美多姿,引人入胜。公园内古建藏经楼颇为典雅。这是一座金代建筑,从别处迁移至此,给迎泽公园添了古朴的风采。
在公园内只有一些普通的水果可乐之类的食品,在面食节到五一公园可以品尝山西的各类面食。在公园北边的一条步行街上可以尝到头脑、莜面栲栳、稍梅(烧麦)等太原的名吃。
篇4:太原乔家大院导游词
各位团友,欢迎大家来乔家大院旅游,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从外观上看,大院形如城堡,不与周围民居相连而四面临街,四周10米多高的砖墙上,还筑有掩身女儿墙,如城墙垛口,气宇轩昂、宏伟。从布局上看,大院体现了“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观念。如果我们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大院是一群四合院的有序组合,大院小院相套相依,高屋低房错落有致,集实用和艺术为一体,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借鉴价值。早在十几年前就流传着“皇家看故宫,民宅数乔家”的谚语。
眼前这座高墙深宅的大门,是砖砌拱券式门楼,它坐西朝东,上面建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檐下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谕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嬛”四个大字,大大赞扬了乔家大院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从文化内涵上看,这个大门虽然没有以高耸的旗杆和威严的石狮显示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和地位,却在轩昂宏伟中体现了“在中堂”主人乔致庸一家“中和致祥”的人文追求。乔家大院是俗称,它真正的名字叫“乔在中堂”。“在中堂”是什么意思呢?是乔致庸取其名字中包含的“不偏不倚,执用两中”之意定的堂名,其实也是他为人的座右铭。乔致庸一生也的确人如其名,以中庸之道处世、待人、接物。在他手上,“在中堂”的事业突飞猛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点我们在参观中还要讲到。乔致庸名字和为人与“在中堂”的事业和文化追求,在这座大院内的建筑群中,在进入大门的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
这个大门顶端正中所嵌的一块青石上刻有“古风”二字,雄健的笔力表达了这所宅院的古朴风格。黑漆大门两边的一幅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可以看出乔家作为商人的最高追求。
大门对面的这幅砖雕“百寿图”照壁上的100个篆体寿字,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象征着与寿有关的百种事情,如阴阳八卦、风雷雨电、花鸟鱼虫。门额上所刻“履和”二字,还有甬道的一个匾额“履中蹈和”四字,都是从“端详步履田中道,怡然胸襟养太和”一句中意化出来的,既隐含“在中”二字,又体现了主人崇尚的中庸思想。影壁两边所刻一幅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是晚清重臣左宗棠有感于乔家慷慨赞助军饷用兵西北平叛而题赠,更体现出主人乔致庸所追求的“心志淡泊和为贵、诚信经商为正道”的人生境界。整个大院中,类似这样的匾额、楹联还有很多,都体现了主人对传统儒家思想境界的独特理解和精神向往,请各位朋友在游览中细细识读体会。
接下来我们参观老院,老院也就是东北院,始建于(1755年)即清乾隆二十年,以后经过两次扩建,一次增修,前后跨度近2,但风格一致,浑然一体。门楼两边掩壁上的六边形连续几可图案,很像龟背纹而名“龟背翰锦”。这里用龟背纹作图案,用“翰锦”来命名,既是主人书画文章能够延年益寿的心得,又内含着主人希望子孙文辞秀美、前程似锦的愿望。
进入这个跨院,正对我们的是一座大型砖雕影壁。影壁上的楹额书有“福德祠”三字,门口雕有百寿图,进入院内有着“门迎百寿,院纳福德”的寓意。福德祠是供奉土地爷的祠堂,下边的神龛就是供奉之处。深宅大院除了凡人保护外,还要神仙来保佑。影壁上端雕有4只狮子,狮与“时”谐音,意为四时如意或平安。中间雕有戟、磬和如意,寓意为能文能武、吉庆如意。正中偏上的芙蓉树和上面的石雕寿山石英钟,又暗喻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六对鹿,鹿与“路”同音,比喻着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又泛指天下或宇宙,暗合着六合通顺,经商致富。总之,整个照壁上的图案,既表达了作为晋商巨贾的主人期盼吉祥如意、福寿双全的美好愿望,又体现了乔家期望经商通顺并汇通天下的个性追求。
老院是晋中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什么是里五外三?一会儿您就明白了。各位进院首先要跨过高高的门槛,这寓意着“高门出贵子,我财不外流”。老院的里外院落由穿心过厅连通,里院二层楼北房为正房,与外院门楼对应,错落有致,第幼有序。我们从进外院门到里院正房须连登三次台阶,不知不觉中会升高近3米,这不仅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还暗寓着“步步登高、连升三级、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大家进来后,会明显感觉到里院比外院要大一些。请各位数一下,里院的正房、厢房都是5间,而外院则都是3间,这就是“里五外三穿心楼院”,一种典型的地方民居建筑格式。
正院也是一个里五外三的穿心楼院,是乔致庸在140多年前的清同治初年建筑的。建成后乔致庸结合自己的名字,给宅院起了个雅号“在中堂”,正院是乔家大院最精巧的建筑,砖雕、木雕、彩绘比比皆是。就连北方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烟囱,在乔家大院都是一件件精美的砖雕艺术品,有的像亭台楼阁、有的有门有窗,造型各异,风格独特,为大院房顶平添许多风采。其实,整个乔家大院的雕刻、彩绘,可谓琳琅满目、叠彩纷呈,喻义也颇深远。
从建筑装饰艺术上看,乔家大院值得我们欣赏的有四个方面:即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可以说这是一座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建筑装饰艺术宝库。整个大院的雕刻有300多处,每一处雕刻都有一种吉祥寓意,每一个图案都是一个民间故事。传统的吉祥图案在这里大放光彩,如古钱代表富裕,铜镜表示光明,龟图寓意长寿。这些雕刻分布在大院的屋脊、房梁、窗棂、影壁等处,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乔家大院之行到此结束,再见。
篇5:太原乔家大院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这只旅游队伍的导游----。
我们将要到达的景点是山西省知名的民俗博物馆之一的“乔家大院”,这是我们今天游览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接下来请让我为你们对乔家大院进行比较详尽的讲解。
著名的祁县乔家,在包头市流传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民谚,足以看出当时祁县乔家的辉煌。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有过多次增修扩建。从外观上看,大院形如城堡;从布局上看,大院体现了“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理念。
一进大门,你就会感受到主人乔致庸一家“中和至祥”的人文追求。乔家大院是俗称,堂名雅号“在中堂”,既有主人名字中包含的“不偏不倚,执两中用”之意,又是他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乔致庸的一生,也确如其名,以中庸之道处世待人,使得“在中堂”事业突飞猛进,大德恒票号如日中天。
院内的匾额楹联,概括着乔家治学经商、和睦致富的前提与归宿。大门对面的“百寿图”砖雕照壁,100个篆体寿字,一字一样,象征着与长寿有关的百种事物。门额、甬道匾额所刻题字,都体现着主人崇尚的中庸之道。
请大家跟我看,这是乔家的老院,建于1755年即乾隆二十年。门楼两边掩壁上的龟背纹图案,是主人创作书画文章能够延年益寿的心得,内含希望子孙文辞秀美、前程似锦的意愿。院内砖雕影壁上的的“福德祠”匾额,与门口的百寿图雕刻,寓意“门迎百寿,院纳福德”;影壁上雕刻的四只狮子,狮与“时”谐音,意为四时如意平安;中间雕刻的戟、磐和如意,寓意能文能武、吉庆如意;正中偏上的芙蓉树和石雕寿山石,暗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六对鹿比喻上下东西南北六合,天下通顺,经商致富。整个照壁图案,表达了主人期盼吉祥如意、福寿双全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乔家经商通顺、汇通天下的个性追求。
大家看,这是乔家的正院,即书房院,在清同治初年建成,建筑上的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比比皆是。请大家看这里,房顶上的140多个烟囱,有门有窗,造型各异,风格独特,很想微缩的亭台楼阁。
新院深受西洋建筑的影响,引进了西式窗口,注意了采光,装镶了大幅玻璃,彩绘、砖雕的图案也与时俱进,有了火车头、钟表一类的新生事物。
山墙上的雕花门罩砖雕照壁,上面刻有乔家女婿、著名书法家赵铁山书写的《省分箴》,是乔致庸规定的子孙必读课文。“省”是觉省,“分”是分寸、本分,箴是一种文体。文章内容主要是说,人要遵从自然规律,知足而不贪得无厌;“人生不能只听命,前途还要自己奔”。乔家大院收藏的“大清银行票号”铜招牌,是慈禧太后特批祁县设立的国家票号。收藏的犀牛望月镜用名贵的进口铁梨木精雕制成;两盏九龙灯用珍贵的乌木制成。这一对八角形宫灯上,雕刻有九条龙,故称“九龙灯”。九条龙头上都有蜡签固定蜡烛照明。据说,这对九龙灯也是当年慈禧太后西逃时赏赐给乔家的。
乔家主要经营钱庄、粮店、丝绸和茶叶。但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乔致庸开设的大德恒、大德通票号的200多处分号,遍布中国20多个城市,曾经达到了数千万两白银的资本,最终实现了汇通天下,在中国近代金融舞台上活跃了半个多世纪。
乔家自第一代乔贵发“走西口”发迹,在乔致庸时达到了巅峰,富了六代两百多年,与乔家严格的家规家法、严谨的号章号规、诚信的经营之道、可靠的用人制度都密不可分。其中乔致庸经商做人做事、教育子孙后代的史实最为发人深省。
乔致庸制定家训、家法、家规告诫子孙,经商之道首重信,以信誉赢得顾客;次讲义,绝不以权术欺人,绝不挣昧心黑钱;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摆在首位。他还谆谆告诫子孙,为人做事,严于律己,时刻注重俭德,切记贪图安逸、坐享祖业。
可以说,当参观乔家大院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北方民居建筑的美,充斥在整个建筑中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诚信做人的经商之道,也给了我们人生价值的启迪,正如乔致庸所说的-----“气忌燥,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小,知欲圆,行欲方。”500年晋商淳朴敦厚,他们讲信用、贵忠诚、富以检为、利以义制的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继承和大力发扬的吗?
好的,游客朋友们,关于乔家大院讲解就到这里。
篇6:山西省太原导游词
山西省太原导游词
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谷中第一景--天桥。请朝左前方看,一块峭立横空而出的巨石,有如悬在半空中的一座桥,这就是“天桥”。这里古称“仙人盘”,曾经是庐山大林寺历代的大和尚们悟道参禅的好地方。大家向下看,这里两边崖壁横空相互对峙,与谷底相对高度达六十多米。相传元代末期,吴王朱元璋和南汉陈友谅的军队大战于鄱阳湖时,败逃到此,在前临深壑,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只见天空中金光闪烁,一条金龙自天而降,变成了一座桥。朱元璋顺势策马奔过,飞奔而至的陈友谅,坐骑都尸体撞上朱元璋的马尾马了,忽然一个惊天霹雳,雷迅捷隆隆,天昏是暗,出现一道灼眼的蓝光将石桥击断。刹那间龙变的桥消失了,桥断后,云散日出,仍然是双崖对峙的绝涧。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到公元前4,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从此太原又称并州。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文峰公园受人喜爱,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正处于“半村半廓”的濠河东南风景区,而且它本身造园艺术具有魅力,故而能吸引四方游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直到公元3,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前方就是中国最长的高等级公路隧道——雁门关隧道。车过雁门关隧道,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短短5分钟,我们已经从塞外驶入了塞内,这在昭君出塞和文姬归汉那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单考单招类别(包括保送生、运动训练与民族传统体育、非通用语、职教师资、特殊教育、技校单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单招、一级以上高水平运动员)考生也同时进行网上报名,该类信息作为院校组织考试录取的基础信息。
晋阳城易守难攻。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具有千年历史的“百姓镇”--中山镇,又名武所,是古代屯兵的重镇。该镇位于武平县西南部,距县城11公里,205国道擦边而过。全镇11个行政村,2万人口,土地总面积190.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万亩,林地面积19万亩。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下面是有关“千年古镇中山百姓镇导游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664年入关到19灭亡,共统治中国268年,其间经历了10个皇帝,除末代皇帝溥仪外,其他9位皇帝分别在河北省遵化市和易县境内修建了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帝后妃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另外,在辽宁省沈阳市还建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以及在新宾县建有清代远祖的永陵。所以,清代陵寝共有5处,即永陵、福陵、昭陵、清东陵、清西陵,这几处陵寝都营造得个有特色。各具千秋,但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就要数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了。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人烟罕见的空城了。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儿子朱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朱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至今太原许多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等。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7年)。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阴那山里有一座千年古刹灵光寺,是广东省五大名寺之一。它的创始人是唐朝高僧潘了拳。他圆寂之后,村上的人就简历了寺院纪念他,最初名字叫“圣寿寺”,至今已经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后来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更名为灵光寺,现在正门石匾上所刻“灵光寺”三个字,就是梅鼎写的。
那曲县位于东经91°12'-93°02',北纬30°31'-31°55',地处唐古拉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南与当雄县接壤,北与聂荣、安多县相连,东与比如、嘉黎县相靠,西与班戈县毗邻。海拔均在4450米以上。东西最大距离233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85公里,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想的旅游场景,让我们逐一加以品
篇7:太原森林公园导游词
太原森林公园占地3000亩,东临大同路,西濒滨河东路,南接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于赵庄村接攘,交通十分便利,-公园进行了改建,经过改建后的森林公园已建成了占地386亩的人工湖,蓄水量达28万立方米,湖上有桥梁8座;植物园区。
森林景观区主环路两侧栽植针阔叶树 约1品种,65000余株,门区铺设草坪75800平方米,栽植乔灌木余株;园内拥有省内首家开放式的占地80亩的百鸟园。
森林公园,占地224公顷,是迎泽公园 的3.5倍,近年所建成的国内罕见的城市人工森林公园;其中水域面积386亩,略大于迎泽公园的300亩。
园内栽植常绿树、落叶乔木等树种达10万多株,建了占地500余亩的国际标准的九洞灯光高尔夫球场,还有植物景园、狩猎场、模拟原始人俱乐部、开放式百鸟园等。
同时,森林公园还建有占地500余亩的国际标准的九洞灯光高尔夫球场等。公园内可租借单车,是春游,放松的好去处。
3 植物园区 编辑 森林景观区主环路两侧栽植针阔叶树约112年品种,65000余株,门区铺设草坪75800平方米,栽植乔灌木2000余株;园内拥有省内首家开放式的占地80亩的百鸟园 ;还建有占地500余亩的国际标准的九洞灯光高尔夫球场 等。
公园内可租借单车,是春游,放松的好去处。
太原游记范文2:
我的家乡 太原是一座美丽 的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飞速发展,太原已经变成了一座繁华、热闹、富有现代气息的大都市!美丽的街道上,宽阔的马路,高耸林立的幢幢楼房。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十大建筑扮靓我们的省城太原,山西大剧院、山西体育中心、太原煤炭中心、山西大医院、山西科技馆、太原美术馆、山西博物馆……放眼望去,一个个被赋予了使命和生命 的建筑拔地而起。太原国际机场新航站、太原铁路客运南站,这些昔日的蓝图构想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中博会召开之际,备受瞩目的太原,十大建筑整装待命,这些代表着龙城现代新形象的建筑群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盛情绽放,展示着古城太原迷人的魅力!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十大建筑笼罩在灯的海洋中,无比壮观、无限美好 !
夜晚 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路灯亮了起来,河水亮了起来,小桥亮了起来,人的心情也亮了起来。迎泽桥、漪汾桥、火炬桥、祥云桥、胜利桥、南内环桥……映着汾河的美丽妖娆。这些桥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动人。
假如,你站到高处去看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你就会发现在桥下行驶的汽车像奔流不息的银河一样在流淌,每一辆车灯串起来就像一条金色的巨龙在路中摇摆。你看那火炬桥,看上去就像一把在熊熊燃烧的火炬一样!汾河两岸风景如画,百花盛开,游人置身其中,如在花中走,如在画中游!
啊!美丽的太原城,是我可爱 的家乡,一座座大桥,一条条街道,把太原装饰的那么秀美!请大家都来太原游玩,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喜欢 太原城这美丽而繁华的都市!
太原游记范文3:
我生在一个并不富饶的城市,这里没有北京的繁荣富强,也没有上海的繁华似锦;更没有深圳的灯红酒绿,但是它却靠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指引着我前进,在这的每一天我都时时感受着美.
我的家乡是太原,知道太原的人一定会知道这里是煤的海洋,在我家的附近就有一个煤厂,这里成天成夜都有运煤车川流不息的走着,每天站在窗台上望着一辆辆车急速驶去我都会有一种自豪感,自豪自己是一个山西人,也许在众人眼中太原是一个落后的城市,环境恶劣,人均生产总值低下,但是太原却在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改变着自己.
在过去的五年里,山西的确发生着翻天覆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汾河水库的改造成功,使山西太原变的更加美丽.记得多年前的汾河还是一条乌黑的臭水河,时时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让人烦躁不安,可是如今它却成了太原亮丽的风景线,当夜幕将临是,万家灯火点亮了,此时的汾河也亮了,把整个太原点照的灯火通明,让人感受到光明的美丽.
喧嚣的都市生活的人们,接受了钢筋混凝土建筑裹着的现实,不得不开辟一处景色优美风韵别致的去处了,在大街小巷车水马龙的喧嚣中,在鳞次栉比高楼大厦的挤压中,去仙境一般的公园里踱踱步散散心,好不惬意,于是迎泽公园就成了最佳之处.在几年的改造之中,迎泽公园也有了大的变化,公园里树阴婆娑,水光涟漪,到处是亭台楼阁,到处是徜徉的人群,水中舟楫横流,亭阁人头攒动,现代的气息里,融化了古色古香的建筑。眼前是一幢雕梁画栋般古老的飞檐楼阁,气势宏伟,一时惊异,仔细看了,是一座古色古香的藏经楼,藏经楼三个大字跃然飞檐下。古老的建筑,贮藏了太多的信息,那古老的建筑,也就成了人们探访敬拜的名胜古迹了,对于热中旅行探访名胜古迹的游人,面对古迹,就留恋忘返了,于是前后徜徉,也失去了公园休闲娱乐的真谛了。
太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太原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让人神往.
★ 太原概况导游词
★ 太原电厂实习报告
★ 美丽的太原城作文
关于太原的导游词(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