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啦爸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数学优秀日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数学优秀日记,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 目录
篇1:数学优秀日记
今天我和露露约好了要去看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
我们买完票和零食就入场了,来到电影大厅里,我们找到位置坐好了之后,电影还没开始。露露突然对我说:既然电影还没开始,那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吧!我说:好啊,反正现在无聊,来吧!露露想了一会儿,就说道:问题是这样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的电影票原价是60元,现在电影院为了使更多人来看电影,便把电影票打六折出售,点每次可容纳500人,一个晚上可接待5批人,那么电影院一个晚上可赚到多少钱?嗯,60元打六折就是36元,36乘500等于18000元,18000乘5等于90000元,那么电影院一个晚上可以赚90000元。对吗?我回答道。露露说:对啦!
今天不但看了电影,还复习了数学,真是一举两得啊!
篇2:优秀日记:数学
有一个谜语:一个数加了等于没加,减了等于没减,说她没有但她有。这个数可以说成:想吃苹果,但没有苹果,想买文具,没钱。这就是“0”。
生活中“0”是很重要,如果我把100+100=200多减了个“0”就等于10+100,那结果就是=110,110与200相比,少了90了,你看到了吧“0”有多重要!
“0”是正数和负数的界线,比如生活中的温度就用“+”(零上)和“—”(零下)来表示。
“0”乘以任何数都得“0”:0*1=0;0*5=0;0*7=0………“0”是正队的,也是负队的:0-11=-11,0-8=-8………;0+3=3;0+4=4………是不是很神奇啊?“0”有时候也很调皮,7-0=7;8-0=8………加了也白加。“0”有时候也会变形,比如一个角度几度用“0”(度);在语文中“0”又变成了一个“。”(句号)。
“0”是一个神奇的数,在生活中;“0”是可有可无的,但对我们学生来说“0”是必不可少的。“0”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学到更多的地方“0”的表达方式。
篇3:优秀日记:数学
今天太阳暴晒,外面的地上看起来像是蒸笼。我钢琴课下课,妈妈开车路过“蜜雪冰城”,看到门口冰激凌的招牌,我口水直流,“妈妈,我好热,我想吃个甜筒,可以吗?”“哦,天是很热,好好想吃甜筒,好吧!”妈妈愉快的答应了。
我拿着妈妈给的10元蹦跳跳的跑过去了。“姐姐,甜筒几元钱一个啊?”“3元钱一个,”店员姐姐甜甜的回答我。“我要两个,谢谢!”我很大声的说。“好的”。最后我给了10元钱给店员姐姐,姐姐找回我4个一元的硬币。拿着甜筒我回到车里。妈妈问我“阿宝,今天你花了几元钱,算算看。”我说“好的,妈妈我是这么想的,一个甜筒3元钱,两个就是6元钱,我有10元钱,十减6就是4元,找回4元钱,我刚数了硬币,刚好是4个,说明我算的没错,店员姐姐也没有找错钱,妈妈我棒不棒?”妈妈听了笑起来,夸我棒棒滴!
篇4:优秀日记:数学
记得前几天,我和妈妈去买西瓜,到了卖西瓜的地方,我对老板说让他切四千克的西瓜,说着他就切下了四千克的西瓜,我们付了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回到家后,我就对妈妈说:“我们买了这么多西瓜,我能不能请同学们一起来吃啊?”妈妈说:“当然可以了!”
同学们来了以后,我们开始分西瓜。
来了5位同学,只有四千克西瓜,该怎么分呢?我心里想:算了,管他呢,切一下得了。于是,我就准备下刀了,这时,一位同学说:“你准备怎么给我们分西瓜啊?我们要求平均分配,大家一样。”我想,同学们这样说了,算一下也无妨,而且,确实应该平均分,就答应了他。我仔细想了一想:有四千克西瓜,平均分给五个同学,肯定就是4 ÷5= 4/5千克西瓜咯!于是我对大家说:“我知道怎么分了,我们确实应该平均分,这样才过来公平嘛!”大家一致点头。我又说:“如果大家平均分的话,每个人应该分 4/5千克西瓜,也就是平均每人分到0.8千克的西瓜!”接着,我拿来了我家的秤,给每人切了0.8千克的西瓜,我们就开始捧起西瓜吃起来。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西瓜,我也吃着,心里无比的高兴。
我今天不仅吃到了甜甜的西瓜,还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看你能否发现他,并且,要是发现了数学问题,要合理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活学活用,来解决那些问题,并且让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的为我们人类造福,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吧!
篇5:优秀日记:数学
双休日,许多商场都在打折,趁着这个好时机,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了“天虹”商场。
在二楼,妈妈看中了 一件连衣裙,它的标价是五百二十元,售货员说:“现在正赶上‘双休日搞活动’,您可以选择打八折或者满二百返一百六十,两种都差不多。”
真的差不多吗?我脑子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果选择打八折,那么就要花520×0.8=416(元)。而要是满两百返一百六十呢。我们要先付520元,之后会拿到160×2=320(元)的返券,那我们实际就花了520-320=200(元)。416和200比起来,当然第二种比较好。
可是拿到返券之后呢?再买320元的东西又可以返160元,而这160元的返券离200元只差200-160=40(元),你要是填上这40元买东西,就又可以返160元。你难道不心动吗?可如果真这样做,你就掉入一个无底洞,花200返160,花200返160……你永远也花不完剩下的钱。
商家为了赚钱可真是“费尽心机”啊!
篇6:优秀日记:数学
我有一个存钱罐,它是一只粉色的大肥羊,是妈妈花了18元在商店里买的,我记得当时妈妈付给老板一张20元,老板还找回了两张一元给妈妈。
我开心地不得了,巴不得每天都往里面投钱,我跟妈妈说打算100天里看看我能存多少钱。现在100天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存钱罐,“叮叮当当……”全倒到地毯上。
我把地上的钱分成两堆,一边是硬币,一边是纸币。我先仔细数起硬币,130个一元硬币,6个五角硬币(5角+5角+5角+5角+5角+5角=30角=3元),妈妈问:“现在硬币共有多少钱啊?”我记在本子上算了算,130元+3元=133(元)。妈妈连连点头。接着,我要数数纸币有多少。一张20元,一张10元钱,一张五元,还有两张一元的。我马上记在本子上,把它们都加起来:20元+10元+5元+2元=37(元)。“妈妈,我有37元纸币。”我一下就计算出来了。
“那你现在能告诉我这100元你存了多少钱吗?”妈妈问。我低头又开始计算,133元+37元=100+(33+37)=170元。我把答案告诉了妈妈,她也开心地笑了!
我学会用数学算钱了,我觉得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篇7:小学生优秀数学日记
我有一本小本子,它长17cm,宽26cm。周长可以这样算:
(17+26)×2=86(cm)
就是说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可以用:(长+宽)×2=周长。
也可以用:长×2+宽×2=周长。
还可以:长+宽+长+宽=周长。
篇8:小学生优秀数学日记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他们都有周长,那周长有什么作用呢?
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本领可真大.比如,我们要为长方形的花坛造个篱笆,如果不知道周长的话,工人们就需要去围一围,这样一次又一次,如果太短还得加长,如果太长,还得重来,你们看这样多浪费啊!所以只要知道周长,量一下,一次就行了,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木材,多方便啊! 如果你对周长感兴趣的话,自己也可以去生活中找找看,把它记录下来,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篇9:优秀小学生数学日记
倍数和差数
暑假回福安,恰好遇上弟弟过4岁生日。弟弟1岁时我已经5岁了,我的岁数是弟弟的5倍,那么弟弟4岁我应该是20岁(4×5=20),可我今年才8岁呀?不对啊。我正纳闷,这时,妈妈走过来说:“傻孩子,岁数不能用倍算。应该这样算,弟弟1岁时我5岁,相差4岁(5―1=4),那么弟弟4岁你应该是8岁(4+4=8)。”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
篇10:优秀小学生数学日记
能治晕车的数学题目
在去泉州的路上,我晕车了,好难受。爸爸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就试着让我做数学题目。他教我看路边的公里牌,上面写着宁德到福州142公里。到了福州时,我看看时间花了1小时30分钟。出了福州,我们继续往南开,福州到泉州一共154公里,我们走了1小时40分钟。这样算来,总共走了296公里(142+154=296公里),花了3小时10分钟(1小时30分+1小时40分钟=3小时10分钟)。算着车已经到达泉州,我也不难受了。
篇11:圆锥数学优秀日记
圆锥弟弟自从听说圆柱哥哥在我班大显身手,就强烈要求刘老师把它带进教室里介绍介绍,可不是,今天,它就在讲桌上出风头啦。
它随着刘老师来到了课堂上,在刘老师双手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全班73双眼睛全都注视在它身上,它乐滋滋地将刘老师身后的圆柱牵出来说:“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说完就“走”向水桶,将自己“灌满”了水,再将自己体内的水倒入圆柱的哥哥的体内,再分别重复了两次,圆柱的体内也灌满了水。“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圆锥兴奋地嚷嚷道。同学的悟性也不低,便齐声答:“圆锥的体积是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哦!怪不得圆柱是哥哥圆锥是弟弟哟!
数学这两个字中隐含的秘密实在太多太多了,而这些秘密又像食物网一样互相牵连着,当你发现其中一个秘密时又会在那个秘密中发现另一个或许多秘密。
篇12:圆锥数学优秀日记
本单元我们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它们组成;并且了解了它们的体积,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分别是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并且,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柱上底的圆心到下底的圆心是这个圆柱的高,而圆柱有无数条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知道了圆柱是如何求表面积;我们将圆柱分解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由此来求它的表面积。后来,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我们运用了转化的方法来求圆柱的体积;首先,我们把圆柱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接着,再把分解的扇形拼成一个长方体;最后,我们通过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在学完圆柱的体积后,我们有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圆锥有两个面,分别是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而它的侧面和圆柱的侧面一样,也是一个曲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通过倒水法发现圆柱与圆锥等底面积,等高的情况下,圆锥里的水往圆柱里倒三次,水正好可以装满圆柱;大家通过了倒水法了解了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在等底面积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圆柱的体积是是圆锥的三倍;因此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公式是:V圆锥=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体积,还有圆锥的体积后,我们又把学到了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如:求漏斗的体积或圆柱的体积还有表面积。当我们学习完本单元的知识后,同学们又进行了一项有趣的数学游戏。
这就是我们第三单元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却令大家受益匪浅。
篇13:圆锥数学优秀日记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们的刘老师改行了,由一名数学教师变成了魔术师了。“魔术师”带来了一个圆柱体和圆锥到教室,神秘地问:“你们知道怎么求圆锥的体积吗?”我想:“刘老师一定又要把圆锥转化成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熟悉的图形了。”可是我昨天在脑子里想了很久,改来改去,改成的图形都是一个怪怪的图形(不是一个规则的学过的图形)。这时刘老师不知从何方神圣那里又学了一招,居然改用水了。刘老师把圆锥里装满水,倒入那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里,第一次只占了这个圆柱体的三分之一,第二次又占了圆柱体的三分之一,第三次倒入后恰好装得满满的。从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圆柱体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篇14:四年级优秀数学日记
我们学在习中,数学是必不可少的科目,但在我们生活中数学也是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场。比如在你买菜的时候,算帐的时候,有些数学计算方法都能派上用场。
我家开的是一家服装店,常常有一些客人刁难我老爸,还好有我在,我用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成功击败了他们。
上次,我爸和往常一样在卖衣服。突然,有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走了进来。他问了一个问题,说:“我要一套衣服,它们价格的比例是3:2,裤子的价钱在60到70之间,总价在160到170之间。”我老爸算了又算,就是算不出来。这是,我出来看见了,这个场景,我说:“让我来试试吧!”老爸说:“就你,你老爸我都没算的出来,你还能算出来?”我生气地说:“为什么我不行?我们老师刚教过。”老爸只好让我来试试了。
我算了算,把比例3:2同时扩大,等把它扩到俩数相加不超过170时。我说:“答案是裤子66元,衣服99元。”我是这样算的:3和2同时扩大,等到俩数相加不超过170,就能得到答案了。壮汉说:“一个大人还不如一个孩子。小孩,我就要买你算的价钱。”我得意地对我老爸说:“看你还敢小看我!”
在这件事中,让我知道了,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比不可少的。
篇15:五年级优秀数学日记
20xx年10月19日 星期四 晴
【画角】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是数学课,老师教我们画角,我很快就学会了。
让我来教你画角吧!我们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来画角,利用一块三角尺我能画出45°、90°、30°、60°的角,我还会用两块三角尺相拼画出180°、135°、150°、120°、105°、75°的角。用量角器能画出1°到180°的任何一个角。我们用三角尺画角的时候应该注意画的时候要从角的顶点画起,角的两边要紧挨着三角尺的两边,用量角器画角的时候我们先画一条射线,再把射线的端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对齐,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再找到你要画的角的度数,在相应的地方点一个点,从角的顶点出发经过这一点画一条射线就得到了我们所要画的角。
刘老师帮我们总结了一个画角的方法:
1、先画一条边。
2、点对点,边对线(零刻度线)。
3、确定点,再画边。
我用老师归纳的方法很快就记住了画角的方法。
★ 关于数学日记作文
★ 数学日记怎么写
★ 数学日记-玩游戏
数学优秀日记(合集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