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打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别友,别友王冕,别友的意思,别友赏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别友,别友王冕,别友的意思,别友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别友散文诗
别友散文诗
河畔的金柳在晚风中摇曳,
空气中掺杂着你的味道。
日近西山,人影斜长。
流水桥旁,一株株老树苍劲,
蝉鸣声声不断地在耳旁环绕着,
悠远绵长,驱之不散……
风起波澜,暮色染红了天宇。
阵阵花香渐浓,轻轻地
循着你的足迹漫步于古道,
古道亘长,道旁菜花遍野。
迎面吹来的暖风为它播下树种。
粒粒饱满,粒粒金黄。
轻轻地
我走了……
月光清冷,蝉鸣渐远,风声间断。
不知远处传来谁的.抽泣声
被安静的空气撕扯得长而凄惨。
挥一挥袖,
甩不掉的
残留些许你的味道。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
我轻轻地来……
篇2:别友,别友王冕,别友的意思,别友赏析
别友,别友王冕,别友的意思,别友赏析 -诗词大全
别友作者:王冕 朝代:元 体裁:七律 吴松江上听春雨,共说乡关动寂寥。
满地落花增感慨,故家乔木已萧条。
十年旧事浑疑梦,一别离情转觉饶。
后夜钱塘望明月,□华无奈雪飘飘。
篇3:友别作文50字
友别作文50字
深深友别三日,漫漫晨雾弥漫。
不知明日何许?只道今日忧眠。
初二:鹿杰琼
篇4:贺新郎·别友原文及赏析
[近现代]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翻译
挥手从此离去。离别前凄然相对,内心的哀伤痛苦让人如何承受。我看你眼角眉梢,强忍热泪满是哀怨。知道你对上次的那封书信还有误会。但是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在这人世间,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有病需要救治,上苍可知道?
早晨东门路上还被霜覆盖着,横塘之上还有一弯残月,显得如此凄清。汽笛声响让人肝肠寸断,从此天涯孤旅。割断愁思恨缕,参加到革命中去吧。要像昆仑山绝壁崩塌,又要像台风扫荡寰宇一样。在将来的斗争中相会,让我们比翼双飞。
赏析:
《贺新郎·别友》一词从“挥手”告别踏上火车起笔,写到“汽笛一声”,把丰富的内容压缩到短暂的瞬间,又用很慢的镜头把这瞬间的丰富内容徐徐展现出来。
整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既有缠绵的儿女情长,更有为革命事业的义无反顾,将青年毛泽东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描绘的淋漓尽致,整首诗巧妙的古诗词的或诗句或文意或意境,感情表达得情真意切,实属佳作。
词的上阕,首句“挥手从兹去”引用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诗句:“挥手从兹去”点化而成!这五个字,独成一句,不但总括全词,而且引出下文许多动人情节。。作者为读者展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惜别图。请看临别之前,夫妻情意绵绵跃然纸上:“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形象地表达了这对为祖国献身、志同道合的夫妻,即将分别难于割舍离愁别绪之态。“更那堪”三个字,增强了爱侣内心悲戚苦痛之情。“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情深意切,传神之笔!“似恨”从“眼角眉梢”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饱含着多少人间的爱侣柔情?“热泪欲零”情泪欲滴,是以何等的毅力强忍悲痛的心情,没有流下来。“还住”?不!泪向心里流,心在滴血!多么坚强的性格。善良的读者禁不住也会对这真情的伴侣潸潸泪下。此时读者会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句。与其意境、其境界之高远乃天壤之别。
“知误会前翻书语”。“书语”书信中的话,作者知道从前写给夫人杨开慧的书信,产生了误会。为革命献出全部智慧、才能和精力的杨开慧,怎会区区计较呢?“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过去的往事如云涛雾涌一件件从眼前而过,但算起来人间的知己惟有“我和你”,这是对杨开慧情深意切的安慰和崇高的评价。毛泽东在白色恐怖艰险的岁月,杨开慧全身心地支持他从事伟大事业,可谓难得的红颜知己,革命的伴侣!
“人有病,天知否?”不仅把不忍离别炙热的情感推向高峰,而且暗喻对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劳苦大众疾苦关注。“天知否?”敢问苍天你知道吗?作者如伟大诗人屈原《离骚》、《天问》一样,向浩渺的苍穹发出警世的慨叹!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故而他义无反顾地要远离恩爱的妻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投入砸碎旧世界,建立新天地的革命洪流中。以设问句结束上阕,不但干净利落,而且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下阙开头三句写离人上路时的所见所感,缘情布景,融情入景。这是一个寒冻肃杀的冬晨,浓霜满地,残月在天,水塘倒映一钩月影。“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晋傅玄《杂诗》)。以霜景融悲衬悲,在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几乎触目可见。像“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诗经·小雅·正月》)、“夜郎迁客带霜寒”(唐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一类诗句,都着意渲染出冷落萧瑟的氛围,以烘托人物孤寂凄苦的心境。“今朝霜重东门路”,东门路是离别路,踏霜人是断肠人,情与景合。“横塘”但映“半天残月”,残月不是团圆之象,月残人分,此情此景,自然又让人想到《雨霖铃》词中纯用白描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柳词是虚拟别后情景,而这里的“照横塘半天残月”则是实景,把主人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凄婉忧伤之情,更加深切、形象地抒发出来。“凄清如许”的万端感慨,为下面痛陈别情的“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作了铺垫。触景凄切,悲绪又添几重,更蓦地传来凄厉惊心的汽笛声,火车启动,能不令人悲肠寸断、悲恸欲绝?劳燕分飞,音容远隔,天涯孤旅,两地相思,悲难消,恨未了。这愁丝恨缕岂能割断?但又必须忍痛割断。因为革命的形势与任务,要求革命者为事业作出必要的个人牺牲。“凭割断”一句,以理智克制感情,似夔门束逼江水,为结尾四句的大江出峡般的豪情奔涌蓄势。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示所预想的未来的革命风暴的勐烈壮阔,笔力千钧,气势磅礴。这两句因情设景,显示了抒情主人公从悲戚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彻底砸烂旧世界的宏大理想抱负,成为全篇格调由沉郁转向高昂的关键,同时也为词的结尾提供了辽阔高浑的背景。作者热切地期待着在将来的斗争中与志同道合的伴侣重新相会,双双展翅,翱翔云天。“重比翼,和云翥”两句,写出了忠贞的爱情,也写出了豪迈的激情;有美好的憧憬,也有庄严的盟誓;是衷肠的倾诉,也是热忱的激励;既有气势,又见性情,笔饱墨酣,刚柔相济,闪耀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熠熠光辉,使作品的主题和意境得到了升华。。
《贺新郎·别友》一词最后两句“重比翼,和云翥”是毛泽东给杨开慧的一句美好的承诺,他说等我和你在将来的革命斗争中会晤时再在云霄中比翼双飞,是一个充满革命人情味的希望。词以婉约收结,婉约中仍带有豪放。
篇5:雨中别友的诗歌
雨中别友的诗歌
一把雨伞,
阻隔了凝望的视线,
却阻挡不住
两颗心的相牵
一个转身
留下的是无期的思念
只因你一直都在
在我默默牵挂的世界里
相互的信任与懂得
早已让习惯变成了默契
回首相惜相牵的日子
竟是如此的'美丽
忘不掉的记忆
一直就在岁月的影子里
熟悉的面孔
镌刻了一种真挚的友谊
心灵深处的执着
化作春雨侵润着心的灵犀
徐徐落下的雨滴
敲打着风中的牵绊
送别的不舍
流露了心中的依恋
本该阳光明媚的四月天
为何竟让人觉得如此伤感
篇6:与友别杂文随笔
与友别杂文随笔
我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她了。那是一个喜欢用从上往下的视线看人的家伙,虽然平日里沉默寡言,可只要一开口,她的每一句话都会如针一般扎进你的脑子里。
不知为何,我从看到她的第一眼开始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或许是因为她那种深入骨子里的高傲,又或是因为那张能说出似刀子一样的话的嘴巴。当然,也可能仅仅是同类相斥。
尽管我们两人见面的时候也并非剑拔弩张的样子,但其实彼此心里都很清楚,没有过节不代表心里没有个结。保持自己的仪态无非是希望在某一天看到对方的失态罢了,至于自己的私心有没有被人看穿也无所谓,我们所在意的只有自己心中的那份满足感,和指尖所想触碰到的地方。
两个飞扬跋扈的人就这样盼了许久,可是那一天终究没来到。有时候生活就像一把锉刀,不知不觉中有些人有些事就变了。
我再见她时,她貌似比过去更加消瘦了,静静地眺望着天空,从下往上看着远处南飞的大雁。疲倦的目光,下垂的嘴角,碎发贴靠在耳鬓边,缺乏血色的脸好似哀鸣的丧钟,一声声敲碎了我的虚妄。我犹豫了许久,还是向她搭了话。
大概是因为过去的愚昧以致我从未发现她的声音竟如银铃般悦耳,她虽下垂的眼角,但仍然带着浅笑和我交谈,我坐在她的身侧,与她平视。谈及过去两人都是一声苦笑,抬眼相视后便心有灵犀的扯开了话题。短暂的对话,却打开了我多年的心结。仔细想想,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亦或是未来,我和她的相遇其实也没那么糟。
她还是那个一针见血的她,而我却不知不觉忘记了那样说话的方法,不过好在这对我来说还算是好事。她的眼睛注视着我,这也许是种沉重的信任,她提出想去附近和我逛逛。
我们俩在沉默中走了很远,我们俩迎着夕阳向前走,将身后街道甩在了后面,在一片靠着海滩的地方,她停下了脚步,向阳光射来的海岸线走去。她轻摆着脑袋,晃晃悠悠的向远处走去。
我随着她一同向前,“其实你只要稍微变得合群一些,就很好了”然后脑海中的思绪便脱口而出。
她的身影被黄昏拖得很长,很长,苍白的面孔在阳光下貌似终于有了些血色。海风吹拂着两人的脸颊,吹走了靠在肩头的细绳,吹散了她的头发。我从她的发梢间看到了迟薯暮,她低头哼唱着,宛如没听见我方才的话一般。
“你该学着更合群一些,那样子会好过很多的'。”
我又一次重复了我的建议,我希望她能好好考虑我的提议,更希望她能现在就转过来,用如风铃的嗓音告诉我那一句——好。
可是她还是沉浸在晚风中,自顾自地看着远方,然后缓缓地抬起手臂海平面的另一端,展开手指。光芒一点点从指缝中穿过,一点点刺进了我的胸瞠。
“如果可以的话,我好想,好想,去一次看不见的彼岸。”她似乎有些哽咽。
“想去,就去吧。你要是太寂寞的话,我可以随时奉陪。”我完全是下意识说出这些话。她将身子稍稍转向我,侧过脸,嘴角轻微上扬,“不,这是件只有当我子然一身时才能做的事。”那双弯的似月牙的双眼中,泛着我所没见过的她。她转了回去,沉默了几秒后,又补充道:“等以后我有空了,我再来找你去做些有意义的事吧,到时候,你可别反悔。”
我还记得那日的光特别的耀眼,在一片夕阳红中,她的身影变得越发单薄,我想上前做些什么,但是却一步都挪动不了。脑海中刚才她说的那些话越发清晰,感觉身子越来越沉。她就这样如同坠海的伊卡洛斯一般,消失在了炽热的光芒中。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能见到她了,或许是那天的斜阳射进了胸膛,我突然有些怀念那她那充满高傲和蔑视但又无助的目光,有点想看看那颗如蜡一般易燃的心脏。我想,我大概是迷恋上了那张苍白的脸庞。
篇7:《蟾宫曲·别友》阅读答案
周德清
宰金头黑脚天鹅,客有钟期,座有韩娥①。吟既能吟,听还能听,歌也能歌。
和白雪新来较可,放行云②飞去如何?醉睹银河,灿灿蟾孤,点点星多。
【注】:①韩娥:古代一善歌女子。②行云:《列子·汤问》中描写歌声有“响遏行云”句。
1.请具体分析“醉睹银河,灿灿蟾孤,点点星多”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所使用的最主要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
1.夜已深,人已醉,宴席将散,人将远行,诗人抬眼望天,只见淡淡银河横隔天际,清冷的`孤月伴着满天星星(2分)。诗人在这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离情别绪和孤独情怀。(2分)
2.采用了对比手法(2分),将友人离别后的孤独(灿灿蟾孤)与离别前的宴席欢乐之状作对比,表达了惜别之情。(2分)(答“借景寓情”“用典”“双关”并分析,也可酌情给分)
作者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号挺斋,高安暇堂(今属江西)人,所著《中原音韵》一书,对语音学和曲律的研究贡献甚著。《录鬼簿续篇》称其“又自制为乐府甚多,长篇短章,悉可为人作词之定格”。又云:“故人皆胃德清之韵,不但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德清之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散曲现存小令1首、套数三套。
篇8:《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诗词鉴赏
被郭沫若誉为“空前未有”、“泰山北斗”和“革命的史诗”的毛泽东诗词,题材广泛,文采辉煌,绝诣超群。这些作品多豪迈奔放、雄浑劲健,激昂慷慨,如黄钟大吕,铿锵鞺鞳。而这首涉及作者早年爱情生活的《贺新郎》词,则以其柔婉凄恻又充满刚力的风格,在作者诸多光辉诗篇中自成一格,独呈异彩。
分离的痛苦,古人早有深切体会。所谓“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梁江淹《别赋》),皆以生离为人生最悲伤的感情经验。而对琴瑟和谐却劳燕分飞的夫妻、情侣而言,其离悲别恨往往较“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唐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唐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的朋友之别更甚。这种哀痛悲凄的情感,在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中有着极为生动的描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将男女双方的悲痛之情、眷恋之意、相思之苦,写得深刻具体、细致入微,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贺新郎》无疑受柳永《雨霖铃》启发,有类似的构思,也是把情爱之深与离别之痛交织在一起写,缠绵悱恻,哀婉深沉。首句“挥手从兹去”,抒发沉结悲凄之情。后两句“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则以递进的结构更深一层地表现相别时几乎禁受不住的内心的哀伤痛苦。悲肠百结,热泪盈眶,不忍离别,却不得不别。“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的情态描写,自然使人想到柳词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绘声绘色。两者皆神形兼备,集中而又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内心活动和难以表述的特殊感情,都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但又同中有异。《雨霖铃》是以动作、神态、声色表现“执手”人难分难舍的感情宣泄,而《贺新郎》则从“挥手”切入,运用特写镜头,将笔墨集中在眉眼的情感传达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克制:悲眉锁双眼,泪中有别恨,却强忍泪水,深怕引起对方更深的痛楚。此句文字高度浓缩简约而涵蕴更为深广稠密,文情并茂,语意两工。就风格而言,柳词委曲缠绵,韵味深长,纯是柔情,毛词虽亦柔婉缱绻,深情毕现,却柔中有刚。前者是旧时代的落魄才子、薄命佳人为命运所迫,无奈而别的悲吟哀叹,而后者却是革命伴侣献身崇高事业,甘愿忍痛相别的深情流露。两首词的思想境界与格调不啻是霄壤之别。
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说上片前五句在结构上和内容层次上层层推进的话,那么“知误会前翻书语”一句,则是在写情之后,宕开笔触叙事,语调相对纡缓,节奏作一顿挫。目的是以事见情,欲扬故抑,在纡缓中暗蓄升腾之势,使结构波浪起伏式地展开。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举案齐眉的恩爱夫妻,也难免因一时不合而产生龃龉隔阂。但只要相互谅解体贴,一切嫌隙猜度都将涣然冰释。词人坚信这一点,因为他们是革命的伴侣,彼此最为知己,于是下文乃有“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之辞,“算”有点数、计算、比较之意,用在这里,愈显出双方情之深、意之笃,超过其他种.种的社会关系。正由于情深意笃,故分别之痛苦愈深。这种心灵的折磨与痛楚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述,但作者却独出机杼地以“人有病,天知否”的诘问语气抒发叹慨,与上两句相互映衬,构成跌宕起伏之势。离人心中的千般情愫、万种凄苦,老天爷你知道吗?你体验过吗?你医治得了吗?问而不答,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这一咏叹,使抒情主人公怨慕凄恻又无以言表的形象鲜明生动地凸显出来,把“泪眼描将易,悲肠写出难”(唐薛媛《写真寄外》)的情状表现得委婉、真挚、深沉,含不尽之意,造成摇人心旌、回肠荡气的巨大感染力。
下片开头三句写离人上路时的所见所感,缘情布景,融情入景。这是一个寒冻肃杀的冬晨,浓霜满地,残月在天,水塘倒映一钩月影。“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晋傅玄《杂诗》)。以霜景融悲衬悲,在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几乎触目可见。像“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诗经·小雅·正月》)、“夜郎迁客带霜寒”(唐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一类诗句,都着意渲染出冷落萧瑟的氛围,以烘托人物孤寂凄苦的心境。“今朝霜重东门路”,东门路是离别路,踏霜人是断肠人,情与景合。“横塘”但映“半天残月”,残月不是团圆之象,月残人分,此情此景,自然又让人想到《雨霖铃》词中纯用白描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柳词是虚拟别后情景,而这里的“照横塘半天残月”则是实景,把主人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凄婉忧伤之情,更加深切、形象地抒发出来。“凄清如许”的万端感慨,为下面痛陈别情的“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作了铺垫。触景凄切,悲绪又添几重,更蓦地传来凄厉惊心的汽笛声,火车启动,能不令人悲肠寸断、悲恸欲绝?劳燕分飞,音容远隔,天涯孤旅,两地相思,悲难消,恨未了。这愁丝恨缕岂能割断?但又必须忍痛割断。因为革命的形势与任务,要求革命者为事业作出必要的个人牺牲。“凭割断”一句,以理智克制感情,似夔门束逼江水,为结尾四句的大江出峡般的豪情奔涌蓄势。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示所预赏想的未来的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笔力千钧,气势磅礴。这两句因情设景,显示了抒情主人公从悲戚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彻底砸烂旧世界的宏大理想抱负,成为全篇格调由沉郁转向高昂的关键,同时也为词的结尾提供了辽阔高浑的背景。作者热切地期待着在将来的斗争中与志同道合的伴侣重新相会,双双展翅,翱翔云天。“重比翼,和云翥”两句,写出了忠贞的爱情,也写出了豪迈的激情;有美好的憧憬,也有庄严的盟誓;是衷肠的倾诉,也是热忱的激励;既有气势,又见性情,笔饱墨酣,刚柔相济,闪耀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熠熠光辉,使作品的主题和意境得到了升华。
旧题司空图作的《诗品》在论述“委屈”(即柔婉)的风格时,曾以“水理游洑,鹏风翱翔”为喻。这两句话也可以用来概括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作品纵横开阖,转折多变,章法波澜曲折、婉转流畅,写出了层迭起伏、回转往复的感情变化,极抑扬顿挫之致,显示了大家手笔。《贺新郎》是毛泽东和杨开慧这对革命伴侣爱情生活的不朽的艺术写照。杨开慧于1930年在长沙壮烈牺牲。毛泽东1957年写《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痛悼忠魂,赞美烈士,告慰英灵。读《贺新郎》不可不读《蝶恋花》,而读《蝶恋花》亦不可不读《贺新郎》。读过《贺新郎》,方能体会到“我失骄杨”中那个“失”字的沉痛分量;读过《蝶恋花》则更能看出“算人间知己吾和汝”的真挚感情的深度。两首词前后辉映,合为双璧,堪称歌颂革命者高尚爱情的绝唱。
篇9:《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诗词鉴赏
《贺新郎·别友》一词从“挥手”告别踏上火车起笔,写到“汽笛一声”,把丰富的内容压缩到短暂的瞬间,又用很慢的镜头把这瞬间的丰富内容徐徐展现出来。
整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既有缠绵的儿女情长,更有为革命事业的义无反顾,将青年毛泽东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描绘的淋漓尽致,整首诗巧妙的古诗词的或诗句或文意或意境,感情表达得情真意切,实属佳作。
词的上阕,首句“挥手从兹去”引用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诗句:“挥手从兹去”点化而成!这五个字,独成一句,不但总括全词,而且引出下文许多动人情节。作者为读者展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惜别图。请看临别之前,夫妻情意绵绵跃然纸上:“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形象地表达了这对为祖国献身、志同道合的夫妻,即将分别难于割舍离愁别绪之态。“更那堪”三个字,增强了爱侣内心悲戚苦痛之情。“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情深意切,传神之笔!“似恨”从“眼角眉梢”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饱含着多少人间的爱侣柔情?“热泪欲零”情泪欲滴,是以何等的毅力强忍悲痛的心情,没有流下来。“还住”?不!泪向心里流,心在滴血!多么坚强的性格。善良的读者禁不住也会对这真情的伴侣潸潸泪下。此时读者会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句。与其意境、其境界之高远乃天壤之别。“知误会前翻书语”。“书语”书信中的话,作者知道从前写给夫人杨开慧的书信,产生了误会。为革命献出全部智慧、才能和精力的杨开慧,怎会区区计较呢?“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过去的往事如云涛雾涌一件件从眼前而过,但算起来人间的知己惟有“我和你”,这是对杨开慧情深意切的安慰和崇高的评价。毛泽东在白色恐怖艰险的岁月,杨开慧全身心地支持他从事伟大事业,可谓难得的红颜知己,革命的伴侣!“人有病,天知否?”不仅把不忍离别炙热的情感推向高峰,而且暗喻对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劳苦大众疾苦关注。“天知否?”敢问苍天你知道吗?作者如伟大诗人屈原《离骚》、《天问》一样,向浩渺的苍穹发出警世的慨叹!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故而他义无反顾地要远离恩爱的妻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投入砸碎旧世界,建立新天地的革命洪流中。以设问句结束上阕,不但干净利落,而且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下阕“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触,如临其境:时间是清晨,地点是东门、横塘,环境“半天残月”“霜重”“凄清”。在送别的路上,这对患难与共的伴侣,足踏凝霜,头顶半天残月,穿过东门(吴门)外的清水塘,紧紧相依……作者移情于景,描写与妻子分别时感人的情景。其情,其景,令人感慨万千。柳永《雨霖铃》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虽然与作者描绘的情景有相似之处,寓情于景,表达离别之情;但前者烘托了这对为革命献身于民众的分别依恋之情;而后者只不过是个人小天地罢了。“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汽笛一声,恩爱夫妻分手,天涯孤旅,真叫人肝肠寸断!似乎唐代诗人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之句化作词人离别情思,令人伤痛!征途漫漫,黑暗必将过去,阳光一定普照人间。“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如此恩爱的革命伴侣,要“割断”情意缠绵的“愁思恨缕”实为不易。为实现伟大事业要有“昆仑崩绝壁”“台风扫环宇”决心和气魄。同时也烘托了未来大革命的声威。“重比翼,和云翥”形象的比喻年轻伴侣像飞入云霄鸟儿比翼双飞,作者以戏剧大团圆手法作结尾,表达了期盼夫妻早日团圆美好的希望。此词,惜字如金,既刻画了人物表情,又表达了人物内心境界。将为祖国献身的决心与人间的缠绵的儿女柔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意境之深邃,其境界之高远,是亘古以来离别诗词之玫瑰,如爱情昆仑之峰巅。
《贺新郎·别友》一词最后两句“重比翼,和云翥”是毛泽东给杨开慧的一句美好的承诺,他说等我和你在将来的革命斗争中会晤时再在云霄中比翼双飞,是一个充满革命人情味的希望。词以婉约收结,婉约中仍带有豪放。
篇10:《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诗词鉴赏
毛泽东曾说:“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收入《毛泽东诗词集》首篇的,却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也如毛泽东所言,这词也“意境苍凉而又优美”。
《贺新郎·别友》让读者看到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内心世界的另一面。毛泽东有超人的自信:“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在《伦理学原理》上的批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对〈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批注》)。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别友”难免“多情自古伤离别”!
毛泽东自述:“1923年,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我到了上海,在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毛泽东自述》,人民出版社11月第2版)毛泽东与杨开慧聚少离多,为何这一回“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上片的关键诗句是“知误会前番书语”,这是写诗的缘起。毛泽东因“挥斥方遒”,四处奔走,杨开慧对此误会毛泽东照顾不周,情感淡薄。毛泽东书写元稹的《菟丝》相赠:“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菟丝蔓,依倚榛与荆。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樵童砍将去,柔蔓与之并。”杨开慧看诗后不但不得宽解,而且更生气了。毛泽东又要远行,“汽笛一声肠已断”,他用诗开解妻子:“要似昆仑崩绝壁”。此时,诗又显露作者性格刚烈的本质。毛泽东企望夫妻:“重比翼,和云翥”!诗作抒写了小夫妻生活的一段插曲。它情意绵绵,又不过分哀怨。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诗题,为何不写作《别妻》,而写作《别友》?现有两种解释:一是告别杨开慧;二是告别好友陶毅。陶毅,字斯咏(1896—1931),湖南湘潭人。19考入周南女子中学师范二班,是新民学会成员。她主张教育救国,支持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主张,与毛泽东交往甚深。197月,陶毅出资10块银元资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同年10月,她又附议赞同毛泽东由湖南革命政府召集湖南人民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法。陶毅还参加了毛泽东发起的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在革命活动中,毛泽东与陶毅一度产生了感情。陶毅长期在长沙周南女中任教,终生未嫁。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后,曾专程到南京探望正在南京金陵女子大会进修的陶毅。上世纪80年代,毛泽东早年友人、新民学会会员易礼容说:“(《贺新郎·别友》)这可能是赠给陶毅的。”但是,从诗中的,又很难确切地断定此说能成立。反之,从新发现的杨开慧自传手稿(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写于1928年10月),倒是记述了杨开慧是知道毛与陶的感情关系的:“忽然一天,炸弹跌在我的头上,微弱的生命猛然的被这一击又几乎毁了!”她还写道:“从此我又知道了许多事情,我渐渐能够了解他,不但他,一切人的人性。凡生理上没有缺陷的人,一定有两件表现。一个是性欲冲动,一个是精神的爱的要求。我对他的态度是放任的,听其自然的。”据此,可进一步分析“知误会”、“人有病”等诗句的指向。据史料:毛泽东在1927年9月离家时,曾抄此诗给杨开慧。毛于1961年把此词抄正稿交给卫士张仙朋时,却加上“别友”题,这给后人留下一个“别友”的“友”谜。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包括杨开慧、陶毅等在内的难忘战友。诗不是“纪实文学”,它的艺术概括,往往不局限一人一事了。
篇11:《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诗词鉴赏
被郭沫若誉为“空前未有”、“泰山北斗”和“革命的史诗”的毛泽东诗词,题材广泛,文采辉煌,绝诣超群。这些作品多豪迈奔放、雄浑劲健,激昂慷慨,如黄钟大吕,铿锵鞺鞳。而这首涉及作者早年爱情生活的《贺新郎》词,则以其柔婉凄恻又充满刚力的风格,在作者诸多光辉诗篇中自成一格,独呈异彩。
分离的痛苦,古人早有深切体会。所谓“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梁江淹《别赋》),皆以生离为人生最悲伤的感情经验。而对琴瑟和谐却劳燕分飞的夫妻、情侣而言,其离悲别恨往往较“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唐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唐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的朋友之别更甚。这种哀痛悲凄的情感,在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中有着极为生动的描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将男女双方的悲痛之情、眷恋之意、相思之苦,写得深刻具体、细致入微,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贺新郎》无疑受柳永《雨霖铃》启发,有类似的构思,也是把情爱之深与离别之痛交织在一起写,缠绵悱恻,哀婉深沉。首句“挥手从兹去”,抒发沉结悲凄之情。后两句“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则以递进的结构更深一层地表现相别时几乎禁受不住的内心的哀伤痛苦。悲肠百结,热泪盈眶,不忍离别,却不得不别。“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的情态描写,自然使人想到柳词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绘声绘色。两者皆神形兼备,集中而又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内心活动和难以表述的特殊感情,都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但又同中有异。《雨霖铃》是以动作、神态、声色表现“执手”人难分难舍的感情宣泄,而《贺新郎》则从“挥手”切入,运用特写镜头,将笔墨集中在眉眼的情感传达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克制:悲眉锁双眼,泪中有别恨,却强忍泪水,深怕引起对方更深的痛楚。此句文字高度浓缩简约而涵蕴更为深广稠密,文情并茂,语意两工。就风格而言,柳词委曲缠绵,韵味深长,纯是柔情,毛词虽亦柔婉缱绻,深情毕现,却柔中有刚。前者是旧时代的落魄才子、薄命佳人为命运所迫,无奈而别的悲吟哀叹,而后者却是革命伴侣献身崇高事业,甘愿忍痛相别的深情流露。两首词的思想境界与格调不啻是霄壤之别。
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说上片前五句在结构上和内容层次上层层推进的话,那么“知误会前翻书语”一句,则是在写情之后,宕开笔触叙事,语调相对纡缓,节奏作一顿挫。目的是以事见情,欲扬故抑,在纡缓中暗蓄升腾之势,使结构波浪起伏式地展开。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举案齐眉的恩爱夫妻,也难免因一时不合而产生龃龉隔阂。但只要相互谅解体贴,一切嫌隙猜度都将涣然冰释。词人坚信这一点,因为他们是革命的伴侣,彼此最为知己,于是下文乃有“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之辞,“算”有点数、计算、比较之意,用在这里,愈显出双方情之深、意之笃,超过其他种.种的社会关系。正由于情深意笃,故分别之痛苦愈深。这种心灵的折磨与痛楚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述,但作者却独出机杼地以“人有病,天知否”的诘问语气抒发叹慨,与上两句相互映衬,构成跌宕起伏之势。离人心中的千般情愫、万种凄苦,老天爷你知道吗?你体验过吗?你医治得了吗?问而不答,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这一咏叹,使抒情主人公怨慕凄恻又无以言表的形象鲜明生动地凸显出来,把“泪眼描将易,悲肠写出难”(唐薛媛《写真寄外》)的情状表现得委婉、真挚、深沉,含不尽之意,造成摇人心旌、回肠荡气的巨大感染力。
下片开头三句写离人上路时的所见所感,缘情布景,融情入景。这是一个寒冻肃杀的冬晨,浓霜满地,残月在天,水塘倒映一钩月影。“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晋傅玄《杂诗》)。以霜景融悲衬悲,在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几乎触目可见。像“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诗经·小雅·正月》)、“夜郎迁客带霜寒”(唐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一类诗句,都着意渲染出冷落萧瑟的氛围,以烘托人物孤寂凄苦的心境。“今朝霜重东门路”,东门路是离别路,踏霜人是断肠人,情与景合。“横塘”但映“半天残月”,残月不是团圆之象,月残人分,此情此景,自然又让人想到《雨霖铃》词中纯用白描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柳词是虚拟别后情景,而这里的“照横塘半天残月”则是实景,把主人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凄婉忧伤之情,更加深切、形象地抒发出来。“凄清如许”的万端感慨,为下面痛陈别情的“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作了铺垫。触景凄切,悲绪又添几重,更蓦地传来凄厉惊心的汽笛声,火车启动,能不令人悲肠寸断、悲恸欲绝?劳燕分飞,音容远隔,天涯孤旅,两地相思,悲难消,恨未了。这愁丝恨缕岂能割断?但又必须忍痛割断。因为革命的形势与任务,要求革命者为事业作出必要的个人牺牲。“凭割断”一句,以理智克制感情,似夔门束逼江水,为结尾四句的大江出峡般的豪情奔涌蓄势。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示所预赏想的未来的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笔力千钧,气势磅礴。这两句因情设景,显示了抒情主人公从悲戚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彻底砸烂旧世界的宏大理想抱负,成为全篇格调由沉郁转向高昂的关键,同时也为词的结尾提供了辽阔高浑的背景。作者热切地期待着在将来的斗争中与志同道合的伴侣重新相会,双双展翅,翱翔云天。“重比翼,和云翥”两句,写出了忠贞的爱情,也写出了豪迈的激情;有美好的憧憬,也有庄严的盟誓;是衷肠的倾诉,也是热忱的激励;既有气势,又见性情,笔饱墨酣,刚柔相济,闪耀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熠熠光辉,使作品的主题和意境得到了升华。
旧题司空图作的《诗品》在论述“委屈”(即柔婉)的风格时,曾以“水理游洑,鹏风翱翔”为喻。这两句话也可以用来概括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作品纵横开阖,转折多变,章法波澜曲折、婉转流畅,写出了层迭起伏、回转往复的感情变化,极抑扬顿挫之致,显示了大家手笔。《贺新郎》是毛泽东和杨开慧这对革命伴侣爱情生活的不朽的艺术写照。杨开慧于1930年在长沙壮烈牺牲。毛泽东1957年写《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痛悼忠魂,赞美烈士,告慰英灵。读《贺新郎》不可不读《蝶恋花》,而读《蝶恋花》亦不可不读《贺新郎》。读过《贺新郎》,方能体会到“我失骄杨”中那个“失”字的沉痛分量;读过《蝶恋花》则更能看出“算人间知己吾和汝”的真挚感情的深度。两首词前后辉映,合为双璧,堪称歌颂革命者高尚爱情的绝唱。
关文章:
1.离别古诗词张元干《贺新郎》赏析
2.高适《重阳》赏析
3.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
4.怎么做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5.结合作品分析苏轼诗词的艺术风格特点
★ 大庾山岭别友人,大庾山岭别友人李群玉,大庾山岭别友人的意思,大庾山岭别友
★ 友优秀作文
★ 别丢掉诗歌
★ 别作文1063字
★ 别诗歌欣赏
★ 别董大古诗其一
★ 别董大古诗
★ 杜甫三别
别友,别友王冕,别友的意思,别友赏析(锦集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