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放羊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安全知识讲座(一)触电急救常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安全知识讲座(一)触电急救常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安全知识讲座(一)触电急救常识
安全知识讲座(一)触电急救常识
安全知识讲座
触电急救常识
●怎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 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和平开关只能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 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到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 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 又没有紧缠在身上, 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 拉 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 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快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断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3)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 之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 他人。 ●触电事故怎样对症急救?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 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对于需要救治的触电者,大体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者触电 者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经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 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2)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心脏跳动和呼吸,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围人, 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气寒冷, 要注意保温, 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微弱,或发生痉挛,应随时准备好 当心脏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立即作进一步的抢救。 (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施行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并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地进行,能等 候医生的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如果现场仅一个人抢救,则应口对口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应交替进行,每次吹气 2~ 3 次,再挤压 10~ 15 次。
而且吹气 和挤压的速度都应比双人操作的速度提高一些,以不降低 抢救效果。 ●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 1.1 脱离电源 当发现有人触电,不要惊慌,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 注意:救护人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发生救护人触电事故。 脱离电源的方法。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果断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和措施: 1.1.1 如果开关或按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拉开开关,切断电源。并应准备充足照明, 以便进行抢救。
1.1.2 如果开关距离触电地点很远,可用绝缘手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铁锹等把电线切 断。 注意:应切断电源侧(即来电侧)的电线,且切断的电线不可触及人体。 1.1.3 当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杆或其它带有绝缘 柄(手握绝缘柄)工具,迅速将电线挑开。 注意:千万不能使用任何金属棒或湿的东西去挑电线,以免救护人触电。 1.1.4 如果触电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紧缠在身上时,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 或用干衣服、干围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严格绝缘包裹,然后用这一只手拉触电人的衣服,把 他拉离带电体。 注意:千万不要用两只手、不要触及触电人的皮肤、不可拉他的脚,且只适应低压触电,绝 不能用于高压触电的抢救。 1.1.5 如果人在较高处触电,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电源后触电人从高处摔下。 1.2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1.2.1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开,严密监视,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1.2.2 触电者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开,确保气道通畅,并用 5 秒的时间间隔呼叫伤员 或轻拍其肩部, 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禁止摆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坚持就地正确抢救, 并尽快联系医院进行抢救。 1.2.3 呼吸、心跳情况判断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 10 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断伤员呼吸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耳贴近伤员的口,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的结果,即无呼吸又无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用心肺复苏 法进行抢救 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公共场所如何个人防护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 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 不要乱喊乱叫, 更不得乱挤乱拥, 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
、电扇等悬挂物, 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 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 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 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灾害分析: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 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
地震由于相对“频繁” ,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自救法宝: 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这是应急避 震较好的办法。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时间很短,如果人身处平房,可以 迅速跑到门外。如果身处楼房,千万不要跳楼,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震后迅速撤 离,以防强余震。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 12 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 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 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 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 或坚固物品下面, 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 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 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 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在地震时的应急防震工作 室内应急防震行动 防地震伤害主要是防震坏建筑物及震落物品的砸伤。 如果有临震预报, 就可按政府通告 行动,离开建筑物。但在多数情况下,地震是突然发生的
。在 12 秒钟之内通过自己的应急 行动, 要得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其办法是:一旦发生地震,如在家里, 应立即关闭煤气和 电闸,将炉火扑灭。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冲出门外。如住在楼房,可以躲到结 实的床、桌下,或 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或设支撑三角形空间 (可参考 第三课中的室内防护动作)。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 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 体取低位。 注意千万不要跳 楼、跳宙, 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 不要上阳台, 不要去乘电 梯, 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 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 别是对于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动,听从指挥,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图 13。2)。 所有室内人员在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公园等地,以避余震。在地下商场时一 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应避开人流,防止摔倒;并要把双手交 叉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 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也可躲在柜台、框 架物中,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 头部。 若在电影院、体育馆 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 3 注意避开吊 灯、电扇等悬挂物。人防工程防地震的效果极好,已为唐山、包 头地震实践所证明。所以 只要来得及,就可以进入人防工程或地 下室。因为地震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核爆炸冲击 作用有许多相 同之处,防护原理和防护方法也很相似。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 牢扶手, 低头, 以免摔倒 或碰伤; 可降低重心, 躲在座位附近, 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要等 车 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下车。司机要关好车窗,不锁车门,车’钥匙应留在车上,并和同车 人一起行动。 如果人员被埋在废墟里,则要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 空间,进行加固,以防余
震。这时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气泄漏 爆炸。要捂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气泄漏。然后找 机会呼救,等 待救援。 室外人员的应急防震行动 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 空旷的地方去。 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 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还要注 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此时人员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以免砸伤。 地 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 以防滑坡、地
裂、涨水等突发事件。 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收听关于震情和行动指南的广播。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 当政府有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后,人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开始 应急防震准备。主要工作有: ①在家里或学校教室内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柜防止倾倒,固定柜门,防止物 品掉下伤人,用透明膜或胶带贴玻璃,防止碎片伤人,将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梁柱、屋顶和 水泥板墙。保管好危险物品。准备消防灭火器具。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内安全程度。 ②和人民防空应急一样,要备好个人应急包和帐篷材料。 ③按照家庭、学校或单位的应急分工预案, 确认工作职责、搞清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 以 便应急躲藏、避难。 ④学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找、抬伤 员的技能相知识。确定邻里、单位人员震 后集中的位置、制定应 急抢救的计划。 ⑤学习地震之前的预兆知识: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 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 但绝不能预报“地震了!” ,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急救现场处理概念
急 救 现 场 处 理 ,也 叫 现 场 抢 救 或 入 院 前 急 救 。它 是 指 一 些 意 外 伤 害、急 重 病 人 在 未 至 达 医 院 前 得 到 及 时 有 效 的 急 救 措 施 。 目 的 是 挽 救 生 命 , 减 少 伤 残 和 痛 苦 , 为 了 一 步 救 治 奠 定 基 础 。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
急 救 现 场 处 理 的 产 要 任 务 是 抢 救 生 命 、减 少 伤 员 痛 苦 、减 少 和 预 防 加 重 伤 情 和 并 发 症 , 正 确 而 迅 速 地 把 伤 病 员 转 送 到 医 院 。 1 、镇 定 有 序 的 指 挥 :一 旦 灾 祸 突 然 降 临 ,不 要 惊 慌 失 措 ,如 果 现 场 人 员 较 多 ,要 一 面 马 上 分 派 人 员 迅 速 呼 叫 医 务 人 员 前 来 现 场 , 一 面 对 伤 病 员 进 行 必 要 的 处 理 。 2 、迅 速 排 除 致 命 和 致 伤 因 素 :如 搬 开 压 在 身 上 的 重 物 ,撤 离 中 毒 现 场 ,如 果 是 触 电 意 外 ,应 立 即 切 断 电 源 ;清 除 伤 病 员 口 鼻 内 的 泥 砂 、呕 吐 物 、血 块 或 其 他 异 物 ,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等 。 3 、检 查 伤 员 的 生 命 体 征 :检 查 伤 病 员 呼 吸 、心 跳 、脉 搏 情 况 。 如 有 呼 吸 心 跳 停 止 , 应 就 地 立 刻 进 行 心 脏 按 摩 和 人 工 呼 吸 。 4 、止 血 : 有 创 伤 出 血 者 , 应 迅 速 包 扎 止 血 , 材 料 就 地 取 材 , 可 用 加 压 包 扎 、上 止 血 带 或 指 压 止 血 等 。 同 时 尽 快 送 往 医 院 。 5 、如 有 腹 腔
脏 器 脱 出 或 颅 脑 组 织 膨 出 , 可 用 干 净 毛 巾、软 布 料 或 搪 瓷 碗 等 加 以 保 护 。 6 、有 骨 折 者 用 木 板 等 临 时 固 定 。
7 大 防 8 择 总 矛 失
、小 止 、适 之 盾 有
神 志 昏 迷 者 ,未 明 了 病 因 前 ,注 意 心 跳 、呼 吸 、两 侧 瞳 孔 。 有 舌 后 坠 者 , 应 将 舌 头 拉 出 或 用 别 针 穿 刺 固 定 在 口 外 , 窒 息 。 迅 速 而 正 确 地 转 运 :按 不 同 的 伤 情 和 病 情 ,按 轻 重 缓 急 选 当 的 工 具 进 行 转 运 。 运 送 途 中 随 时 注 意 伤 病 员 病 情 变 化。 ,就 地 抢 救 就 是 保 证 维 持 伤 病 员 生 命 的 前 提 下 ,应 抓 主 要 ,分 清 主 次 ,有 条 不 紊 的 进 行 ,切 忌 忙 乱 ,以 免 延 误 功 丧 利 时 机。
烧( 烫)伤 烧(烫)伤是人体触及火、热炉、热锅、热烫斗等干热物所致。烫伤是人体触及沸水、滚汤等湿热所致。强酸强碱可致化学烧伤。
救护
1、立即让伤员脱离伤源, 离开烧(烫)环境,除去被燃、被热液浸透或化学物质污染的衣 服,以及指环、手镯、皮带、皮靴等束缚性物品。身上仍着火时,切勿乱跑,可浇水或跳入 水中,或在地上滚动,或用浸湿后的棉被, 大衣包裹, 以便灭火。 2、小面积的轻度烧(烫)伤在家处理时,可用流动的清洁水或冷开水、盐水冲伤处以降温, 然后涂上植物油或蜂蜜或鸡旦清或几士林,以保护创面,防止起泡和感染。已起泡者切勿穿 (擦)破,已破者可涂上抗生素软膏,暴露创面,保持干爽,可用灯光照射,以止痛和防止感 染,促进愈合。结痂后如有痂下脓,可用消毒的淡盐水或 326 勺双氧水湿敷揭痴去脓,用抗 生素溶液纱布保护刨面。 3、强酸强碱烧伤可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处, 强酸烧伤可用小苏寸丁水等碱性溶液冲洗,以 中和余酸。强碱烧伤可用稀盐酸或食醋冲洗,以中和余碱后包扎伤处。误服强酸强碱时,不 得催吐、洗胃,可服相应的中和溶液、牛奶、旦白清、植物油等流汁,以保护食管和胃粘膜。 4、一般烧(烫)伤病人,尤其是化学烧伤的病人,应即送医院治疗,不应留在家中自行处理。
出血
刀、剪等尖利器具,误用或用时太忽忙,都会导致或轻或重的损伤,使血液由体表伤 口流出,造成外出血。物体撞击或挤压身体时使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血液流入组织或 体腔内,造成内出血。伤,呈喷射状搏动性涌出鲜红色血者是动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暗 红色的血者是静脉出血。 1、加压包扎止血: 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 用绷带或布带扎紧。但疑有骨折或伤口有异物时不宜用此法。 2、指压止
血: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压住动脉,可临时止血,多 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出血。 3、止血带止血: 用橡皮或布条缠绕扎紧伤口上方肌肉多的部位,其松紧以摸不到远端动 脉搏动、伤口止血为宜,过松无止血作用, 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损害神经,造成肢体坏死。 要在明显邯位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者,每隔一小时放松 l 一 3 分钟,改为指 压止血。此法适用于不能用加压止血的 四肢大动脉出血。 注: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病人,要使病人绝对安静不动,垫高下 肢,应迅速将病人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救
溺水急救常识 一、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 或因喉头强烈痉挛, 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溺水急救常识二、症状 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 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溺水急救常识三、自救与救人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 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 0.967,比水略轻, 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 1.057,比水略重) ,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 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 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 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 观察清楚位置, 从其后方出手救援。 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溺水急救常识四、出水后的救护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进行控水处理。 救护人员单腿屈膝, 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 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 腔中排出(图八所示) 。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 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对溺水者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不习水性而落水者,不必惊慌,迅速采取自救: 头后仰,口向上, 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 以免使身体下沉。 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肌肉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溺水救护者要镇静,尽量脱去外 衣、鞋、靴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看准位置,用左手从其左臂或身体中间握其右手,或 拖头部,然后仰游拖向岸边。如救护者不习水性,可带救生圈、救生衣或塑料泡沫板、木板 等,注
意不要被溺水者紧抱缠身,以免累及自身。溺水者被救起后应立即清除口鼻中泥沙污 物,将舌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尚有心跳、呼吸,可将溺水者俯卧,头低,腹垫高,压 其背部排出肺、胃内积水。其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 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后压其背部,使胃及肺内水倒出。如呼吸、心跳停止,立 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如口对口呼吸、气管插管、吸氧等。经过上述抢救后必须 立即送医院继续进行复苏后的治疗。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内容: 1、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 2、紧急救护的程序 3、基本急救知识与技术: ⑴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 ⑵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4、紧急止血法 5、中毒窒息急救 6、触电急救 7、中暑急救 1、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 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 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伤者愈后的生存质量。 原则:快抢、快救、快送,即“三快” 。 紧急救护的程序: 2、紧急救护的程序 ①拨打 120 ②迅速将伤者移至就近安全的地方 ③快速对伤者进行分类 ④ 先抢救危重者 ⑤优先护送危重者 3、基本急救知识与技术: ⑴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 ⑵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3、紧急止血法 紧急止血法: 一、止血 1、指压法:通常是将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压在骨的浅面。例如,将颈总动脉压向第五颈 椎横突,将肱动脉压在肱骨干上。此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 法。 2、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 紧适度。 3、加垫屈肢法: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 远侧流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 4、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 1―2 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5、止血带法: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 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 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 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 ,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 不得超过 1 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 1-2 层布。 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 。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 。但上臂止 血带不应缚
在中 1/3 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二、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 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 和松紧适度。 1、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 “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 行” ,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 各个部位,但不 便于加压,也不够牢固。 三、固定: 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 以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片损伤血管和神经等, 并能帮助法治休克。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 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适当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竹竿、树枝等) 。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处远和近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急 救中如缺乏固定材料,可行自体固定法。如将受伤上肢缚在胸廓上,或将下肢固定于健肢。 四、搬运:背、夹、拖、抬、架。注意事项: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 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6、中毒窒息急救: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根据 毒物作用机理不同,窒息性气体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二氧 化碳等) ,因其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降低,使肺内氧分压降低,致使机体缺氧。 另一类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等) ,主要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 的化学作用, 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 造成全身组织缺氧,
引起严重中毒表现。 急救:迅速脱离有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 6、触电急救:导致人体电生理紊乱,特别是心脏电生理紊乱,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 甚至心脏骤停。 7、中暑急救: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的散热处于动态平衡, 使体温维持在 37℃左右。担当周围环境气温超过皮肤温度,尤其当湿度较高,通风不良时, 身体通过一系列调节,仍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畜积余热,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功能损害 等一系列症状, 成为中暑。 夏季暴晒于烈日下, 由于受热较多, 而引起中暑者, 成为日射病。
篇2:用电安全及触电急救常识
用电安全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更不能让电器淋湿,受潮或水中浸泡,以免漏电,造成人身伤亡。
电器插头务必插牢,紧密接触,不要松动,以免生热。电器使用完毕要及时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要捏紧插头绝缘部位,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层皮脱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布包好。
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不要将金属丝缠绕在带电的电线上,以防磨破绝缘层而漏电,以造成伤亡事故。
当使用电器或电路起火时,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首先尽快切断电源,或者将电路总闸关掉,然后用专用灭火器对准着火处喷射。如果电源没有切断,切记不能用水或者潮湿的.东西去灭火,避免引发触电事故。
发现有人触电时要立即关闭电源;或者用干木棒或其他绝缘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导体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如触电者神志昏迷、停止呼吸,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并马上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进行紧急抢救。
不能用湿手、湿布更换或擦拭灯泡、灯管。电扇、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等电器要用三孔插头,并要安装地线。
发现绝缘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关、插座要及时报告,请专人检修,切勿乱动。
篇3:用电安全及触电急救常识
人体触电后,通常会出现面色苍白、瞳孔放大、脉搏和呼吸停止等现象。发生触电后,应立即实施现场急救,只要处理及时、正确,多数触电者都可以获救。
迅速切断电源。若电源开关距离较远,可用绝缘物体(如木棒)拉断电线,切忌用金属材料或者用湿手去拉电线,以防引起连锁触电;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木板等快速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鞋。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以防连锁触电。
脱离电源后,根据触电者伤势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如果伤势较轻,可让其安静的休息一小时左右,再送往医院观察。如果伤势较重,出现无知觉、无呼吸、甚至心脏停止跳动,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能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
如果触电的人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均正常,可将其抬到温暖的地方静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让其站立或走动,防止引发休克或心力衰竭。
如果触电的人呼吸停止而脉搏存在,应使用就地平卧,松解衣扣打开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用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也可针刺人中、涌泉等穴,或让其服呼吸兴奋剂。
对心脏停止而呼吸存在的人,应立即人工胸外按压。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建立呼吸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气供应。发生触电事故时,即使严重到“假死”状态,如果能抢救及时、救护得法,绝大多数也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在抢救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送医院抢救的途中,注意保暖,严密观察触电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在医务人员未接替前不能停止抢救。
将灼伤或起泡的皮肤表面保护好。灼伤的范围一般很小,但症状却都很严重。因此要用干净布料覆盖伤口处包扎,防止伤口污染。
篇4:触电急救常识主要有哪些
触电急救常识一
实际生活中发生触电事故后能够实行正确救护者为数不多,其中多数事故都具备触电急救的条件和救活的机会,但都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这除了有发现过晚的因素之外,救护者不懂得触电急救方法和缺乏救护技术,不能进行及时、正确地抢救,是未能使触电者生还的主要原因,这充分说明掌握触电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该首先采取以下措施:
1)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在事故现场附近,应迅速拉下开关或拔出插头,以切断电源;如距离事故现场较远,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停电,同时使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钢丝钳等切断电源,或者使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物将电源移掉,从而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身处高处,应考虑到其脱离电源后有坠落、摔跌的可能,所以应同时做好防止人员摔伤的安全措施。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应准备好临时照明工具。
2)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将触电者移至通风干燥的地方,在通知医务人员前来救护的同时,还应现场就地检查和抢救。首先使触电者仰天平卧,松开其衣服和裤带;检查瞳孔是否放大,呼吸和心跳是否存在;再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没有失去知觉的触电者,应对其进行安抚,使其保持安静;对触电后精神失常的,应防止发生突然狂奔的现象。
如果是宝宝不小心被触电了,怎么办?
宝宝触电怎么办宝宝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都很是好奇,喜欢玩电线、插头、开关等可能引发触电的东西,若是不小心引发了触电,妈妈们应该怎么急救?
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切断电源的方法是指关闭电源开关、拉闸、拔去插销。然后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扁担、塑料棒、皮带、扫帚把、椅背或绳子等尽快使宝宝脱离电源,急救者一定要注意救护的方式方法,防止自身触电。然后让宝宝就地平躺,仔细检查身体,暂时不要让宝宝起身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如果宝宝呼吸停止、心跳存在,应将患儿就地放平,解松衣扣,做人工呼吸。也可以掐人中、十宣(即十个手指尖)、涌泉等穴。如果宝宝心跳停止,呼吸存在,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宝宝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也就是人工呼吸做1次,心脏按压5次。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在急救的过程中,不宜移动患儿,如果确实需要移动,除了让患儿平躺在平板担架上以外,还应该继续抢救,中断时间不能超过30秒,直至到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应该密切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
触电急救的正确做法二
首先,应该使人体和带电体分离。具体的做法有:
1、关掉总电源,拉开闸刀开关或拔掉融断器。
2、如果是家用电器引起的触电,可拔掉插头。
3、使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将电线切断。
4、用绝缘物从带电体上拉开触电者。
当现场救护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如果神志清醒,使其安静休息;如果严重灼伤,应送医院诊治。如果触电者神志昏迷,但还有心跳呼吸,应该将触电者仰卧,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周围的空气要流通,要严密观察,并迅速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医院检查治疗。如果触电者呼吸停止,心脏暂时停止跳动,但尚未真正死亡,要迅速对其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将触电者仰卧在木板或硬地上,解开领口、裤带,使其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致阻塞气道。再用手搿开其嘴,取出口腔里的假牙、呕吐物、粘液等,畅通气道。然后,一只手托起他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其鼻子,人工呼吸约2s,使被救者胸部扩张;接着放松口、鼻,使其胸部自然缩回,呼气约3s。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约12次。如果无法把触电者的口张开,则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此时,吹气压力应稍大,时间也稍长,以利空气进入肺内。如果触电者是儿童,则只可小口吹气,以免使其肺部受损。
众多的触电抢救现场表明,触电的急救对于减少触电伤亡是可行的。人在触电后,通常会失去知觉和假死的情况,此时,触电者是否被救过来是关键,取决于是否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护方法。实际上在发生触电事故后,能够实行正确救护者不多,其中很多事物是有救活的机会的,但都因抢救无效而死亡。除了发现时间过晚的因素外,救护者不懂急救方法,不懂救护技术,没能及时正确的抢救是未能保触电者生还的主要原因,可想而和掌握触电急救知识的重要性。那么当发生这类情况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1.首先要让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果在事故现场附近,应立刻关掉总电源,以切断电源;如距离事故现场比较远,需要通知相关部门停电,同时要使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钢丝钳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等绝缘物将电源移掉,从而使触电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身处高处时,应考虑到其脱离电源后可能会坠落,所以应同时作好防止人员摔伤的安全措施。如果是晚上,需准备好临时照明的工具。
2.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将触电者移至通风干燥的地方,在通知医务人员前来救护的同时,还应现场就地检查和抢救。首先使触电者仰天平卧,松开其衣服和裤带;检查瞳孔是否放大,呼吸和心跳是否存在;再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没有失去知觉的触电者,应对其进行安抚,使其保持安静;对触电后精神失常的,应防止发生突然狂奔的现象。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将触电者移至通风干燥的地方,在通知医务人员前来救护的同时,一定要现场检查和抢救。首先使触电者平卧,松开他的衣服和裤带;检查瞳也是否放大,呼吸和心跳是否还有跳动;再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没有失去知觉的触电者,应对其进行安抚,使其保持安静;对触电后精神失常,应防止发生突然狂奔的现象。
急救方法三
1)对有呼吸而心脏跳动微弱、不规则或心跳已停的触电者,应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抢救。
先使触电者头部后仰,急救者跪跨在触电者臀部位置,右手掌置放在触电者的胸上,左手掌压在右手掌上,向下挤压3 一4cm 后,突然放松。挤压和放松动作要有节奏,每秒钟1 次(儿童2 秒钟3 次),按压时应位置准确,用力适当,用力过猛会造成触电者内伤,用力过小则无效,对儿童进行抢救时,应适当减小按压力度,在触电者苏醒之前不可中断。
2)对失去知觉的触电者,若呼吸不齐、微弱或呼吸停止而有心跳的,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抢救。
具体方法是:先使触电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中的血块、痰液或口沫,取出口中假牙等杂物,使其呼吸道畅通;急救者深深吸气,捏紧触电者的鼻子,大口地向触电者口中吹气,然后放松鼻子,使之自身呼气,每5 秒一次,重复进行,在触电者苏醒之前,不可间断。
3)对于呼吸与心跳都停止的触电者的急救,应该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法”。如急救者只有一人,应先对触电者吹气3~4 次,然后再挤压7 次,如此交替重复进行至触电者苏醒为止。如果是两人合作抢救、则社人吹撇{尸人按压,吹气时应使触电者胸部放松,只可在换气时进行按压。
触电急救的关键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一定要坚持在现场抢救,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造成可当场救活的人,由于救治不及时、不得不失去生命。
篇5:触电安全急救方法
1、关掉总电源,拉开闸刀开关或拔掉融断器。
2、如果是家用电器引起的触电,可拔掉插头。
3、使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将电线切断。
4、用绝缘物从带电体上拉开触电者。
5、现场救护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如果神志清醒,使其安静休息;如果严重灼伤,应送医院诊治。如果触电者神志昏迷,但还有心跳呼吸,应该将触电者仰卧,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周围的空气要流通,要严密观察,并迅速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医院检查治疗。如果触电者呼吸停止,心脏暂时停止跳动,但尚未真正死亡,要迅速对其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6、将触电者仰卧在木板或硬地上,解开领口、裤带,使其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致阻塞气道。再用手搿开其嘴,取出口腔里的假牙、呕吐物、粘液等,畅通气道。然后,一只手托起他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其鼻子,人工呼吸约2s,使被救者胸部扩张;接着放松口、鼻,使其胸部自然缩回,呼气约3s。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约12次。如果无法把触电者的口张开,则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此时,吹气压力应稍大,时间也稍长,以利空气进入肺内。如果触电者是儿童,则只可小口吹气,以免使其肺部受损。
预防触电的方法
1、损坏的开关、插销、电线等应赶快修理或更换,不能将就使用。
2、不懂电气技术和一知半解的人,对电气设备不要乱拆、乱装,更不要乱接电线。
3、灯头用的软线不要东拉西扯,灯头距地不要太低,扯灯照明时,不要往铁线上搭。
4、电灯开关最好用拉线开关,尤其是土地潮湿的房间里,不要用床头开关和灯头开关。
5、屋内电线太乱或发生问题时,不能私自摆弄,一定要找电气承装部门或电工来改修。
6、拉铁丝搭东西时,千万不要碰附近的电线。
7、屋外电线和进户线要架设牢固,以免被风吹断,发生危险。
8、外线折断时,不要靠近或用手去拿,应找人看守,赶快通知电工修理。
9、不要用湿手、湿脚动用电气设备,也不要碰开关插销,以免触电。
10、大清扫时,不要用湿抹布擦电线、开关和插销,也不要用水冲洗电线及各种用电器具、电灯和收音机等。
11、架设收音机、电视机和矿石收音机的天线,不要靠近电力线,以免天线被风吹断,掉在电力线上面而发生危险。
篇6:触电安全急救方法
1、急性腹痛忌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2、腹部受外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以防止感染而造成严重后果。
3、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刻钟,并作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4、昏迷病人忌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5、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卧,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6、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如有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者,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重,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7、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篇7:热水器触电后如何急救
使用热水器触电的原因
1、未安装底线或底线被切断
电热水器在安装的过程中,地线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电热水器触电伤亡事故都是源于未接地线所导致,这种情况下是安装的过程中问题,并不一定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
一般在安装电热水器的时候,不专业很容易将地线插片切断去掉,多数电源插头三个插片都是排列成正三角形,左右两侧为电源线插片,最上方的是地线的插片,多数地线的插片,都要比火线和零线的插片约要长3mm左右。
2、超龄使用产品内部配件老化
每年因电热水器漏电触电事故都在频繁的发生,其中轻者电击、电晕,严重者被电击身亡的使用案例逐年攀升,很多消费者会问,这电热水器我买的是知名或一线品牌,怎么会漏电、触电呢,再次想提醒消费者,无论你买的是什么品牌,只要是超龄都存在很大危险系数,再好的产品都有报废期,只要到了报废期就一定要更新新的产品。
3、用户私自改线
在盘点多起电热水器触电事故中,都是因为用户私自改线,而导致漏电保护器未起到应有保护作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因为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的,这是源于线路被私自非专业的更改,而促使漏电事故的发生,非常危险,提醒消费者切记勿私自非专业改线。
篇8:热水器触电后如何急救
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开关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保持呼吸道畅通,观察触电者有无意识和呼吸,摸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胸外心脏按压术:在触电者胸骨中下1/3处,救助者双手手指交叉、掌根重叠、垂直向下、平稳有节奏地用力按压,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
口对口人工呼吸:捏住触电者鼻子,往嘴里吹2次气(以后每5秒钟吹气1次),待触电者胸部胀起后松开,让其自然呼出。
及时打电话“120”呼叫救护车,将触电者尽快送往医院,途中应继续施救。
怎么预防热水器触电?
注意事项一、电热水器的.供电电源必须具备可靠的接地线,家用供电系统必须具备漏电保护装置,比如热水器漏电保护器。
注意事项二、必须使用固定的三眼插座,且火线、零线、地线连接位置正确。
注意事项三、电源插座的位置应设置在流水无法溅到的地方,并使用防溅插座。
注意事项四、电热水器的使用寿命不应该超过6年,如超过年限还在继续使用,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及时更换。
注意事项五、每周要对电热水器电源线上的漏电保护开关进行一次漏电测验,若不能正常断开,请立即停止使用电热水器,并立刻与专业维修人员联系解决。
★ 急救常识教学课件
★ 冬季安全常识
★ 饮食安全的常识
★ 防台风安全常识
★ 生活用电安全常识
安全知识讲座(一)触电急救常识(锦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