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美学研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
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
行路难
李白
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阅读问题及答案: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5.诗中李白运用典故的用意是什么?(2分)
6.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
参考答案:
1.(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3分)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1分)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分)
3.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4.“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5.含蓄委婉地表达他渴望遇到明君的愿望(2分)
6.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1分)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1分)
篇2: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
(20xx遵义)
行路难(6分)
李白
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www.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21.(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2.(3分)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1分)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分)
篇3: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分析】《行路难》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开头写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解答】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引用典故(或用典),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能像姜太公(吕尚)、伊尹那样,得到先人赏识重用(或有好的官运)。也可说“表现了诗人在心境茫然时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答案:
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点评】回答本题,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写作手法,体会诗歌感情,注意字词的准确运用。
篇4: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
【原诗】: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李白(7―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⑴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食物。直:通“值”,价值。
⑷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阅读训练】:
一: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二:
1、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
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6、.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7、.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8、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9、赏析《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
3:这首诗的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4分
5: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3分
6: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2分)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2分)
8、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2分)
6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7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8.诗中采用吕尚和伊尹这两个典故,用意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用典。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3: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4:答: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的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二:1:①::停 投 拔 顾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答: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4:世道险阻。
5:“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6: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7:答: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8:A 垂钓碧溪――吕尚B 乘舟梦日边――伊尹C 长风破浪――宗悫
9:答: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在此,我们听到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相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三:
1:A
2: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3:(诗歌开篇四句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中间四句紧承“心茫然”,正面
写“行路难”。而此间想到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和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行路难”再四句则写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此可谓:卒章显志,云开日出。)
答案:
此两句在全篇中起到卒章显志的结构作用。诗歌四个层次跌宕起伏,弥散着失意困顿和前途渺茫的惆怅,但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意则显得高昂乐观,境界顿开,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实现理想的向往。
4: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5: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
:6、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句描绘1分。)
7、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问1分。)
8、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诗句大意得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得1分。)
篇5: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
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
行路难
李白
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参考答案:
1.(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3分)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1分)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分)
3.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4.“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篇6:《行路难》阅读答案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问题】
22.请对“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加以赏析。(2分)
23.本诗哪些地方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答两点即可)(2分)
【参考答案】
22.(2分)引用典故委婉含蓄表达了诗人内心充满希望,渴望自已得到重用。(也可从其他方面赏析)
23.(2分)(1)巧用历史故事;
(2)夸张的`手法,形象的比喻;
(3)跳跃式的结构,诗人感情激荡起伏、复杂变化。(一点1分,答两点即可)
篇7:行路难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
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注】①弊:同“敝”:破旧的。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一样都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均为古体诗。
B. 首句“长叹息”总领全诗,引出下文“湘东行人”对自身境遇的叹息。
C. “壮士无颜色”写出了壮士面对窘境,容貌意态不再像往昔那样昂扬。
D. 本诗第七句采用了比喻手法,把泥中的蟠龙喻为盘曲泥泞难行的道路。
15. 结合全诗,分析“湘东行人”的情感。
【答案】14. D 15. (1)表达了“湘东行人”淹留他乡的羁旅之愁。“十年离家归未得”直接点出游子淹留之久,归家不得的乡愁;(2)写出了“湘东行人”穷困窘迫的惆怅无奈。“弊裘羸马”“饥寒”等写出游子窘境,因“黄金尽”而“无颜色”写出壮士气短无助。
(3)抒发了“湘东行人”时运不济,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龙蟠泥中”喻指“湘东行人”时运不济,“不能生彼升天翼”则表达了“湘东行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境遇的愤懑。
篇8:行路难阅读答案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阅读理解
1、第二句连用了停、投、拔、顾等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用典。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5、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答: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的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阅读练习一:
【试题】
1、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停 投 拔 顾 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答: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 世道险阻
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6、.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7、.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8、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吕尚B 乘舟梦日边伊尹C 长风破浪宗悫
9、、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10、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高昂乐观思想感情。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含有吕尚(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11、《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在此,我们听到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相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13.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
15.开头两句怎样写盛宴?其作用是什么?
16.停杯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7.渡河登山的描写象征什么?
18.诗中典故的含义各是什么?用典达到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12、A
13、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14、这首诗的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
诗歌开篇四句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中间四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而此间想到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和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行路难再四句则写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此可谓:卒章显志,云开日出。
答案:
此两句在全篇中起到卒章显志的结构作用。诗歌四个层次跌宕起伏,弥散着失意困顿和前途渺茫的惆怅,但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意则显得高昂乐观,境界顿开,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实现理想的向往。
15.金樽、玉盘,极言器皿之华美;清酒、珍馐,极言酒食之精美;十千、万钱,极言价值之昂贵。如此美酒佳肴,更兼知交挚友,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若在平时,会须一饮三百杯,但诗人却停杯投箸不能食,这就反衬出诗人强烈的思想情绪,推动诗情的发展。
16.端起又放下酒杯,拿起又摔下筷子,离席拔剑又四顾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直接表现出遭受挫折后怅然若失、郁怒愤慨、心潮难平而又茫然失措的情态。
17.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概括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的深刻感受,具有比兴作用:冰雪喻阻遏之冷酷,满塞喻阻遏之严重。
18.吕尚九十岁垂钓于盘溪水而遇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商汤礼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归隐但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复杂的情感。乘风破浪是坚信自己终有一天要像刘宋名将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长驱万里,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使用这些典故,以较少的文字,表达出复杂丰富甚至是不便直率说出的思想感情。
阅读练习二: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4分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3分
3、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2分)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2分)
5、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2)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
3、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句描绘1分。)
4、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问1分。)
5、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诗句大意得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得1分。)
6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7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8.诗中采用吕尚和伊尹这两个典故,用意是什么?(3分)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3分)
10、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 B 乘舟梦日边 C 长风破浪
11、、、、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12、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 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6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与诗歌内容相符的表达即可)
7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1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等。1分
8.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从仕之路仍有所期待。
9.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和信心。
10、A 吕尚 B 伊尹 C 宗悫
11、停、投、拔、顾
12、高昂乐观
【赏析】
这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 应该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作者简介】
李白(7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注释】
⑴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食物。直:通值,价值。
⑶闲来垂钓: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姜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⑷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译文】
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
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
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
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
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赏析】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载(744年)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
诗的前两句用斗十千的清酒和直万钱的珍羞的盛宴,写出了朋友对诗人的离去的恋恋不舍,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美酒佳肴,深情厚谊,这些对于一个天性豪迈的诗人来说,本来该是个尽兴、浪漫的时刻。
可现在诗人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诗人停止了倒酒,扔掉了筷子,拔出了长剑,四处不停地环顾。这些反常的行为贴切地写出了诗人在京城受挫后苦闷抑郁的内心状况。本来,有着远大政治抱负、雄才大略的诗人能够幸运地亲近皇上,舒展自己才略是件快意人生的事。但现在,诗人却不幸地遭到皇上无情的变相驱逐,连京华之地都不能逗留了,没有人能体会得到诗人此时的惆怅和失落的情绪。停、投、拔、顾四动作传神地写出了这种心理状态下的真实情况。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冥冥中,诗人深感到前途的难测,道路的艰险。想横渡黄河,却又不可避免地遭遇冰塞川的险阻;想登上太行山,却又要面临雪满山的考验和危险。在人生的道路上,诗人进退不得。层层的考验,重重的险阻,让诗人心感无奈而又彷徨无据,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从此险山恶水,天各一方。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未来的生活中,闲来垂钓,宛如昔日垂钓而受周文王之聘,助文王打下江山的姜尚(姜太公),而历史上又有的这样一个典故:伊尹在受汤之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起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有了对未来的新的信心。他坚信终有一天,他的横溢的才华定能得到尽情地舒展,自己也能像姜尚和伊尹一样,受到明君的聘用。他坚信自己也一定能逢上赏识自己的伯乐、知己。那一天的到来就是自己舒展才华和抱负的开始。诗人心里揣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一份炽热的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眼前,面对着千头万绪的人生道路,又该去选择怎样的一条道路呢?一回到现实,我们的诗人又感到难堪和迷惘起来了。眼前纵横交错的人生道路,曲折复杂、凶险难卜,真不知该走哪一条才恰当?面对摆在眼前的那么多的歧路,诗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茫然。唉!哪一条人生道路才能顺利地到达自己的辉煌前景呢?谁能指点下我们苦闷的诗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在重重的困难和险阻面前,我们的诗人并不显得沮丧,更不沉沦。相反,我们的诗人又显出了他的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豪情满怀的气概来。诗人决定要乘长风去破万里浪,挂起高高的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如此的气概,看来,诗人宏伟的抱负得以舒展的时日也不远矣。
《 行路难》全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属短篇。这是诗人在离开长安时的心情写怀。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它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诗人的情怀时而失落苦闷,迷惘不知所措;时而充满希望,信心倍增;继尔又彷徨无据感时伤逝;最后又能豪情万丈,豁达自信。
但在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中,我们很容易地去捕捉到一颗鲜活的心。
篇9:行路难阅读答案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问题:
1、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2分)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2分)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句描绘1分。)
2、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问1分。)
3、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诗句大意得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得1分。)
问题:
1.诗中采用吕尚和伊尹这两个典故,用意是什么?(3分)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从仕之路仍有所期待。
2.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和信心。
问题:
1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2分
2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1 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
的诗人形象。 (与诗歌内容相符的表达即可)
2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1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等。1分
问题: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4分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3分
参考答案: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诗歌画面、诗人的感情、对作品内容的归纳总结;
(1)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2)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
篇10:行路难阅读答案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3分)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小题2】.(3分)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小题3】.(3分)指出下面句子主要停顿处标示有误的一项A.直挂云帆/济沧海B.忽复/乘舟梦日边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奉命于/危难之间)
【小题4】.(3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小题5】.(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6】.(3分)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3分)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小题1】(3分)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小题1】(3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乘风破浪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各说一个即可)
★ 行路难其一李白
李白行路难阅读答案(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