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具哥”李商隐名人故事

时间:2022-11-27 08:28:14 作者:Polarbear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Polarbea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杯具哥”李商隐名人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杯具哥”李商隐名人故事,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杯具哥”李商隐名人故事

“杯具哥”李商隐名人故事

佣书贩舂的小童工

李商隐出生在河南,小时候他的父亲在浙江获嘉做县令(一说是幕府),一个卑微的小官。李商隐八九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是家里的长子,所以要负起长子的责任。在后来的一篇文章《祭裴氏姊文》中他写道:

“某年方就傅,家难旋臻。躬奉板舆,以引丹旐。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既祔故邱,便同逋骇。生人穷困,闻见所无。及衣裳外除,旨甘是急。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他说,我八九岁,正是跟老师读书的年纪,家里就遭遇了灾难,而作为长子我要举着引魂幡把父亲的灵柩运回河南。四海虽大,却没有我的家;河南已没有我的家,亲朋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我把父亲埋在祖坟里,就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了。那种贫穷卑贱的生活,是大家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衣裳外除”,就是孝服,中国古人服丧三年,守孝的期间是不准工作的,但是等到丧服脱下来,吃饭的问题就变得重要了。中国用“旨甘”两个字绝不会指自己,而是指孝敬母亲的。父亲死了,母亲还活着,所以李商隐要赶快找个工作孝敬母亲。

“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于是他赶快在东甸报了户籍。用什么养活母亲呢?“佣书贩舂”,佣书就是帮人抄写,也就是被人雇去做抄书的工作;“舂”就是舂米,“贩舂”就是他贩卖劳力给人舂米。这就是李商隐幼年时候所做的工作。

而作为长子,李商隐不止要谋生,古人认为扬名声显父母、光宗耀祖,这才是做子孙的一个更重要的责任。我们从他辞藻丰富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他的书读得好,文章也做得好。所以他读书也一定是很辛苦的。

一波三折的“蚁男”

李商隐十五六岁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叫令狐楚的人。唐朝时有一种风气,就是“行卷”,你把文章献给别人,能得到别人的欣赏就叫“行卷”。李商隐把文章献给令狐楚,令狐楚一看非常欣赏,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有才华,就叫他跟自己一起生活,让他跟自己的儿子一起交游。令狐楚有一个儿子非常有名,后来做了宰相,就是令狐绹,所以李商隐跟令狐绹也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个时候,令狐楚就对李商隐说,你不要写古文了,古文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当时唐朝流行的是骈文,对偶的骈四俪六的骈文,所以令狐楚就训练李商隐写骈文。李商隐到了十几岁,应该去参加科举考试了,令狐楚就资助他参加考试。

李商隐接连考了三次都没有考中,前两次都没有考上,第三次因为生病没有去考。其间他跟随一位叫崔戎的人,崔戎很欣赏他的才华,把他带到兖海,也就是山东的沿海。可是李商隐很不幸,他们到了那里,崔戎就病了,第二年就死了。

李商隐再度落魄,不得已回来了,于是参加了第四次考试。这次考试的主考官跟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是很好的朋友。当时的考官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所以他问令狐绹:你父亲的门下跟你交游的人中哪一个人最好?令狐绹说李商隐。过了一阵子,主考官又问他同样的问题,令狐绹还是说李商隐。如此反复,令狐绹四次推荐了李商隐。终于在这次科举考试中,李商隐考中了进士。

这岂不是一个很大的转机?可是就在他考中了进士的那年冬天,令狐楚死了。前文有提:父母之丧当守孝三年。令狐楚死了,那么令狐绹就要守丧三年,这三年,李商隐要依附什么人呢?

官场底层挣扎的草根

很多人都误读了李商隐,认为他只会写爱情诗,其实不然。

中国的读书人一向抱持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当李商隐一考中进士,他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价,而是国家的治乱。他写了《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描述他经过当年被战乱洗劫、被剥削掳夺的农村的凄凉景象。他说,我经过很多村落,种田的农具都弃在道旁,牛饿死了,十家住户没有一个活着的,就算看到一个活着的人,他看到客人来了就转过脸去,因为身上没有衣服,没有脸面见客人……你看,这是什么样的政治,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李商隐说我愿意为国家把这样的灾苦告诉皇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我愿意在皇帝的玉殿前叩头,头流出鲜血来。但是,“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君门九重,哪里是这么容易见到的?我滂沱的涕泪从眼睛流到嘴唇。他说现在的朝廷是“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没有道德、没有修养、没有能力的都做了将军。“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闻”,这个话我们千万不要传出去,这个话不能让人听见。但是,天下有传不出去的话吗?

第二年,李商隐又去考试。据李商隐记载,博学宏词考试有很多考官,有两个考官把他录取了,录取名单报到中央,中书省里最有地位的人说“此人不堪”,所以把李商隐的名字抹掉了。这是他写《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的第二年,这首诗传出去了,他把这些当官的骂得狗血淋头,所以当然也就没有被录取。

与粉丝未遂的艳遇

后来,李商隐又考了一科叫“书判拔萃”,他考上了,被派到了弘农县做县尉的官。尉官只是县令手下供驱使的小官,没有职权。县大老爷要审案子了,李商隐就负责把犯人带上来;等到黄昏了,再把犯人带回去……《燕台四首》是李商隐笔下非常美丽、非常香艳的诗,是分成春夏秋冬四首来写的。

那么《燕台四首》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前人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燕台”代表使府,节度使的幕府叫做燕台,认为这是爱情诗,说一定是李商隐跟使府后房的姬妾有一段恋爱的故事。第二种观点认为他可能是在学仙玉阳的时候写的,他所爱的这个女子是一个道士,这个女道士被人娶走了,所以诗中多引仙女故事。

另外跟《燕台四首》相关的一个故事是柳枝。第一个被李商隐的诗所迷住的人不是我们,是当时一位叫柳枝的女子。

李商隐曾写过《柳枝五首》,序言中说,柳枝是洛阳的一个女子,“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这个女子17岁了,还不会好好把头发梳整齐,她喜欢“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所以邻居以为她是断断嫁不出去的。

有一天,李商隐的堂兄弟让山,下马在柳枝家旁边吟诵《燕台四首》里的诗,柳枝听到,就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这两句话问得,真是让人看到这个女孩子的动情之处。谁人有此者,谁人有此情——是什么人能写出这样的诗篇?什么人能有这样的感情?于是让山就告诉她,“此吾里中少年叔耳”。于是“柳枝手断长带”,打成一个结,请让山约李商隐来相见。次日,李商隐就和让山并排骑着马到柳枝家门口,柳枝这天把头发梳得很整齐,“丫环毕妆,抱立扇下,风鄣一袖”,说这是那个做诗的人吗?“说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说三天以后我们要有一个祓禊的节日,我要烧一炉博山香等着你来。

回去后,李商隐的行李被偷走了,他没有办法就跟着朋友离开了,所以三天之后就失了柳枝的约。等到冬天下了雪以后,他的堂兄弟让山来见他,李商隐问起柳枝,让山说,柳枝已经被人娶走了……

篇2:李商隐的名人故事

李商隐的名人故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生,郑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9岁时死了父亲,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只好随母亲归居郑州。家境虽然艰难,但不肯荒废学业。在“五年诵经书,七年弄笔砚”的基础上,少年李商隐坚持跟堂房叔父学习。

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不过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很明显,写作的目的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是难能可贵!

正是由于李商隐少年笃志于学,才华横溢,17岁就凭文才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跟从令狐楚学骈文奏章,被引为幕府巡官,25岁举进士。但是,当时牛僧孺和李德裕在政治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李商隐也成了党派斗争的牺牲品。原来令狐楚是牛党中的人物,而李商隐的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是李党人物,因此,李商隐徘徊于牛、李两党的斗争之中,一直受到排挤,不能施展他的才能。858年,罢官还郑州,病卒,只活了46岁。

李商隐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许多诗篇流传至今;他的许多名句,脍炙人口。他26岁时写的《安定城楼》一诗,曾被王安石赞为名诗: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鸾雏竟未休。

诗中以贾谊、王粲自比,暗示自己少年忧时不遇,胸怀大志却被追名逐利的世俗所猜忌;又以凤凰一类性情高洁的鸟自喻,表白自己的高洁和抱负。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很高。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含义隽永,至今仍广泛被人引用。

篇3:关于杯子的人生哲理故事:杯具人生

杯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水器具。早在两千年前战国时代的能工巧匠,就用水晶制作了水晶杯与现在的杯子相差无几。可见古代人眼光多么超前,现代绝大部分的杯子,不论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容量都是250毫升。这个数字有点尴尬,也正因如此才确定每天身体需要的水分是八杯水,2000毫升,当然也有小容量的杯子。

下面我要介绍的就是这对杯子兄弟以及他们的杯具人生。

现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宴请客人都是采用一种一次性塑料杯子做酒杯。酒盅的时代过去了,现在人有钱不像以前吃不上喝不上,这种杯子有个特别浮夸的名字叫太空杯,真是牛吹到了外太空了。但一桌子的佳肴美酒配上这种一次性酒杯,就显得特别不搭,而酒杯却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在风中摇摇晃晃还得瑟出一副没他不行的表情。爱喝酒的人早早地把酒倒上,并借口说怕风把杯子刮走。看着几百块钱一瓶的酒倒进一文不值的杯子里,听到的倒酒的哗啦声,仿佛就是杯子那得意的笑声,显然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饭过五味开始上汤了,孩子们爱喝甜汤,没有小碗盛,大人们便用他盛甜汤给孩子们喝。这汤一盛进杯子里,杯子就立马受不了了,烫得他嘴歪眼斜同时还散发出一鼓气味,不知是否来自外太空。酒过三巡,人们纷纷起身离开,主家开始收拾残羹冷炙,到最后只要是带一次性三个字的用品,结果都被扔进了垃圾桶。小人得志,得不偿失,没有真材实料,最终沦为废物。

再来介绍下他的兄弟——纸杯。相信每个办公室领导接待来宾都用过。纸杯相对要安静些,因为他处的环境比较安静,主要用途是领导之间谈事情时用来喝茶。领导招待来宾,给每位来宾沏了杯茶;事情简短,大多一杯茶没凉人就走了,杯子没用最后就扔了。要是聊得久,或许会喝一点,接着就是抽烟,往杯子里弹烟灰,甚至会吐痰在杯子里。可怜的纸杯,在文明场所被不文明了。因为他的属性和太空杯是一样的,都属于一次性用品。

我既非领导,也不是老板级别的人物,但无论到任何地方去都会带着自己的杯子。说起我现任的杯子,是学校第四任校长发的,当然前几任杯子也是领导发的。前几任杯子有的是丢了,有的是碎了。杯子的破碎,不像感情,杯子破碎了可以再买一个,但对有了感情的杯子破碎了心还是会比较疼的。

有人说过,看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他手里的茶杯,茶杯越旧越靠谱,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茶杯用的越久,越说明这个人心细、稳重、重感情,是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随手携带茶杯最主要的是不劳烦别人,自己也方便。面对别人要端茶倒水招待你时,你只需要轻轻端起杯子:不需劳烦,我带的有茶水。而且自己用的东西自己放心,最主要的是节省了资源。纸杯?还是算了吧。

人的一生就如同杯子一样,少年时的饮料,青年时的酒,中年时的咖啡,老年时的茶。

看时世间百态,品五味杂陈,当有所积淀,才不枉此生。

作者|菲尔曼

公众号简介:“涡水文苑”,以文会友,以情交流面向全国文艺爱好者,致力于文化思想传承与推介。

篇4:古代名人故事:才华横溢的李商隐

古代名人故事:才华横溢的李商隐

简介:李商隐(约8—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G)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9岁时死了父亲,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只好随母亲归居郑州。家境虽然艰难,但不肯荒废学业。在“五年诵经书,七年弄笔砚”的基础上,少年李商隐坚持跟堂房叔父学习,

《古代名人故事:才华横溢的'李商隐》()。

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不过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很明显,写作的目的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是难能可贵!

正是由于李商隐少年笃志于学,才华横溢,17岁就凭文才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跟从令狐楚学骈文奏章,被引为幕府巡官,25岁举进士。但是,当时牛僧孺和李德裕在政治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李商隐也成了党派斗争的牺牲品。原来令狐楚是牛党中的人物,而李商隐的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是李党人物,因此,李商隐徘徊于牛、李两党的斗争之中,一直受到排挤,不能施展他的才能。858年,罢官还郑州,病卒,只活了46岁。

李商隐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许多诗篇流传至今;他的许多名句,脍炙人口。他26岁时写的《安定城楼》一诗,曾被王安石赞为名诗: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鸾雏竟未休。

诗中以贾谊、王粲自比,暗示自己少年忧时不遇,胸怀大志却被追名逐利的世俗所猜忌;又以凤凰一类性情高洁的鸟自喻,表白自己的高洁和抱负。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很高。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含义隽永,至今仍广泛被人引用。

篇5:吉大男生七次求职面试均“杯具”的故事

一口气投出近30份简历,仅有不到一半的企业给他进行了回复;笔试四次“杯具”,面试七次均以失败告终……10月毕业应聘季,对于即将毕业的小胡来说,仿佛是个悲伤的季节。

约见小胡是在吉林大学校外的一家咖啡馆,小伙子穿着休闲衣服,戴着金属框眼镜,很符合传统“IT男”的形象。1993年出生的他,目前就读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与刚刚签入阿里巴巴集团的吉大“挂科男”徐昊天(本报10月31日A05版报道)是同专业同学。“他一路走得很顺畅,与他相比,我就坎坷多了。”小胡笑了笑,聊起了自己的求职经历。

懵懂:遇到喜欢的公司就投简历

9月中旬,校园招聘的黄金期开始了,小胡像大多数大四学生一样,一头扎入了招聘会的洪潮中。“当时招聘会太多了,每天有好几场,我就各家去听,遇到喜欢的公司就投简历,一些没听过的小公司,我根本不屑一顾。”小胡说,刚开始找工作时他比较迷茫,因为不清楚自身的长处。“我做的简历也很简单,无论什么单位都用同样的简历去应付。”由于对自身没有清晰的定位,他应聘过游戏设计职位、产品设计职位、产品销售职位,甚至一些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职位,他也进行过尝试。“当时投简历全凭第一印象,只要是我感兴趣的公司,我都投了。”小胡说,因为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而且平时专业成绩还很不错,所以他有信心能签到理想的公司。而接下来的结果是残酷的。

碰壁:面试接连被拒

“第一次进入面试是九月末,是一家全国知名的娱乐科技公司,也是我抱的期望值最高的公司。”顺利通过笔试,让小胡对签约充满了信心。

“面试前我也做了一些准备,比如,调查公司最近的作品,还做了一个游戏策划。”没想到,首次面试结束,面试官直接就宣告他不符合用人要求。

“当时特别受打击,因为我确实想进入这个公司,没想到连第二轮面试都没进入。”小胡不断回想自己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但没找出问题所在。“当时觉得后面的面试还有很多,没过两天,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下一个应聘的工作了。”喝了口咖啡,小胡苦涩地说。

第二次和第三次面试经历非常相似,“是北京的一家软件公司和上海的一家软件公司,当时技术面试都顺利地通过了,第二次HR(人力资源部门或人员)面试后,对方告诉我回去等消息。”等了三天,没有消息,小胡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小胡仔细想了想,“我发现自己还有些知识没掌握好,在第二次面试时被很多专业的问题问住了,虽然后来答上了,但可能影响了自己给主考官的印象。”

失落:在擅长的领域被打败

如果说前三次的面试失败对小胡是一种打击,那么后四次的面试失败,可以说是完全摧毁了他的自信心。

“印象最深的就是北京的一家软件公司,当时的技术面试官比较苛刻,在面试中提出了很多比较难的问题,我根本做不上来,而同去的两个同学却轻松地进入了下一次面试。”小胡说,自己在擅长的技术领域被同学打败,让他对自己产生了质疑。“我大学四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我是否真的没有能力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当时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连续的失败让小胡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而更让他倍感压力的是,身边的同学大[微博]多已经签到了理想的工作,有些在专业成绩上落后于他的同学也都拿到了offer(录取通知)。

改变:

给自己进行定位

把准备工作做细

日子一晃到了10月末,此时各大企业的招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而小胡的求职生活也进入了“疯狂”的阶段。“见到招聘会我就去,见到适合的企业就投简历,有点放手一搏的感觉。”小胡介绍,在投简历的同时,他也对过往的求职经历进行了总结。

篇6:吉大男生七次求职面试均“杯具”的故事

“首先我给自己进行了定位,对选择职业的方向进行了定向,我擅长技术岗,所以专攻各企业的技术部门;其次我重新制作了我的简历,把我大学做过的一些具体项目着重体现在了简历上,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一张简历应对所有公司;最后,我把过去疏漏的知识点全部找了出来,然后在短时间内补齐。”小胡说,在这个阶段里他特别感谢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即使在最难熬的时候,家人仍在一直安慰我,告诉我别有负担;而身边的好朋友则帮着我做简历,给我提建议,互相鼓励打气……”想起这段经历,小胡眼睛泛红。

逆转:

面试中展现自己擅长的

表现突出被当场选中

10月29日,是一个让小胡难忘的日子,他与国内一家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签约了,经历了7次面试碰壁,第8次,他终于成功拿到了offer。

“说来也巧,笔试时我因为另外一场笔试并没有去参加,而是让我同学捎去了一份简历,没想到第二天收到了面试通知。”小胡说,他在面试现场直接进行了笔试,而在面试环节上,他表现得十分突出,被HR当场选中。 “虽然之前的几次都失败了,但是也给了我很多的经验,在最后一次面试上,我展现了我擅长的一面,做到了所谓的扬长避短吧。”小胡笑着说。

小胡是这样改变的

失误

●全凭第一印象,遇到喜欢的公司就投简历

●简历做得简单,一张简历应对所有公司

●没有清晰定位,一些与专业不相关的职位也尝试

●还有些知识没掌握好,面试时被问住了

改变

●给自己定位,擅长技术岗,专攻各企业的技术部门

●重新制作简历,将做过的一些项目着重体现出来

●把过去疏漏的知识点全部找出来,短时间内补齐

●面试展现擅长的一面,做到了扬长避短

小胡的建议

其实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尝试,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如果还没找到理想的职业,别灰心,把自己的优势找到。一颗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心,是很多面试官最想看到的,不要因为过去的失败而对自己产生动摇。

篇7:为他沏的半杯凉茶名人故事

那一曲乐曲过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喝着闷酒,随从说,叫几个美女来陪老爷,可也不知怎么了,把随从骂的要死,让随从滚。走以后,房间安静极了,只有他一个人坐在那儿,一杯接着一杯往嘴边送,他似乎想把自己灌醉,他此刻就像市集上的疯子一样。

渐渐地他睡去了,他不睡倒好,可他这一睡已过了千年。

昨夜寒风未觉,早上醒来觉的不适,头痛欲裂,唉!人老了就是这样,可他硬是穿衣礼帽,内人倒是通情达理,劝他不要上朝,可他就是不听,非去不可,说是这一去,恐怕就没机会上朝了。他梳理一番,便快步向皇宫走去。

在路上,他心事重重,遇到熟人也不打招呼,路人也不理睬,这一路上,他自己感觉仿佛走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正如他所料,皇上罢了他的官职,贬为庶民。

在以前皇上罢了官,没等几个月或者几天就会官复原职,可这次不问不顾,小人上位后,就天天进言,说着说那!在官场漂浮几十年,自己得到的又是什么,自己想要得到的又会是什么?

他老泪纵横,胡说开来,谁也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只是觉得自己特别的委屈,但是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夜,他想了很多,真的感觉到累了,他再也不会抱任何希望,窗外,寒风阵阵,四周静极了,不时也传来几声狗叫声,说不定又是哪家有贼了,似乎又听到一阵躁动之声,又开始四处抓反朝的前政余党了。哎,这世道真的不太平,他也恨自己逢不时代,也憎恨这个统治者,但,这也只能想想罢了。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下了起来,这一切仿佛是老天在可怜他的遭遇。

对空饮酒,找不到一位知己朋友,那就让这一切都随风散去吧!那就这样吧,他端起酒杯,眼含泪花,想起了往日的画面,不觉中有一种愧疚油然而生。

那时,刚刚及第得冠,四周邻人都前来祝贺,献殷勤,这是,他们村从开朝以来的第一个状元,当时,村长破天荒的大摆筵席三天(村长是最抠门的),村民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就这样,在众多亲朋好友的祝福与欣喜中,他接了官职,在众乡亲父老面前发誓;

一定做好官,为百姓请命,永不背叛祖宗遗训!

满怀激情壮志的进京面圣,不料圣上竟然让他去管xx县,最近流言说该县飞贼土匪十分猖狂,几桩命案十年都查无音讯,牵着到50多条人命,当地县官革职查办,当地百姓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政治经济秩序十分混乱,可是,圣上旨意,没有办法,只有赴任。

告别圣上与众好友,便与书童出发赶往,一路上,他想了许多,听沿途人说,昨天又发生一命案,一家十几口被杀灭门,手段极其残忍,他听后,心中不免愤怒起来,谁人这般大胆岂敢在盛世之下做出这等事来,简直没有王法可言;上前一打听才知,有一姓胡的人家,势力庞大,在当地非法抢占百姓天地、房屋,听说还是皇亲国戚,没人敢惹,来的官员干不了几天就辞职回家,没人愿意接,唉。

他听说不禁诧异起来,与皇上有关系的人,皇上明着没法管,只有让人代办,临行前,单独与自己谈话;

“此等事宜不好办,姑且倾听言之,你且集证为凭,实事求是,我便赐劝与你,为民除害,与吾有关不必放心也,望之”。

圣上说完这些话,他哭不成声,没想到圣上竟如此廉明,表面看起来昏庸无能,内心能如此深明大义,他连忙叩头谢恩,连忙暗下决心,就这样他怀着这样的梦想踏上了不归的路途,他万万也想不到这一去竟成了葬身之地。

经几波折来到这个地方,也顺利的接了官职,刚刚赴任,应该是先休息几日再做事情,可他不同,圣上赋予他重任,他应该不负皇恩,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他心动暗暗发誓,此贼不除,必以其死,吾对起宗。他们家族世代为官,且都清正廉明,但是,他二弟因贪赃枉法已被关押,除此之外,对国家对朝廷,对百姓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先父亲兄因破一件振动全国的连杀二十六条人命的大案要案,竟将背后的大山,亲王爷推到,成了百姓口中的青天,但可惜的是,就在同时,亲王爷派人密杀了他,成为了对社会,对百姓的遗憾,就这样,一位才子,一位诗人撒手人间,留下的是,小人的犯奸,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如今呢?自己偏偏也遇到了几乎同样的情况,他没有别的'办法,他只有尽全力去侦破。第二天,胡府派人来,说是要拜访他,谁知送钱来的还说,今后望大人不要多管闲事,你一个小小的官员在这个地方当权是不可能的,要是你管,对大家都不好;当然,他不吃这一套,他说,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存在问题,我管定了,他的态度很坚定,胡府的人看了看他笑了笑就走了,留下他一个人独自难受。

说真的,胡府的人也不错了,他来上任,人家也给他面子,送钱你收下就算了,遇到什么问题,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干嘛跟自己过不去。的确,人家有权,有地,有人,谁怕你,只有你这么一个人不怕,你也配;但是,你怀着自己的诚心,对圣上的衷心,对百姓的痴心,你依然选择后者,你是多么的了不起,你是多么的清高,你是多么的有能耐,可是,结果呢?

没人理会你,你也曾懊悔,你也曾气馁,你更不知天高地厚,胡府的人派人抓了你,把你打的半死,你哭天喊地你的说我再也不当官了,我不查下去了还不行吗?难道这些话真的是从你口中说出来的吗?也许这只是你一点埋怨,不管什么也好,你说的一切谁会相信,幸好,有一人救了你,当你躺在自己家床上的时候,你也不记得是怎么样的情景,当你醒来看到桌上面那半杯凉茶,你全明白了,你辜负了她对你的一片痴情。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都已经太晚了,他坐在那里傻傻的发呆,而她呢?此刻,正流着眼泪与胡府家地二少爷拜堂成亲,一切都好像是梦。

这一夜他想了好多,从开始到现在他都负了她的心,而她还在傻傻的等着他,他痛苦,他懊悔,他奋笔疾书,拼尽了全力去构画出她的模样,当她终于呈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早已哭红了双眼,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不成样子,这次,他真的难受,真的心疼。

他辞掉官职,回到了老家,自食其力地生活,写诗作画,陪着老母亲安度晚年。桌上地那半杯凉茶,始终都在那里,没人愿意去动,就这样已过了千年。

那终究是梦,那终究成空,可对他来说,已是小小的幸福了,他每天捧着它,一直捧着,一直捧着……

他睡着了,他梦到了她在满园丁香地院子里,翩翩起舞,还有她为他沏地半杯凉茶。

于杯具的名言

摘抄名人故事

机遇的名人故事

爱国的名人故事

关于坚持的名人故事精选

名人拜师的故事

敢于承认错误名人故事

关于自信的名人故事

关于理想的名人故事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杯具哥”李商隐名人故事(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杯具哥”李商隐名人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