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武汉猛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牛顿少年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牛顿少年的故事,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目录
篇1:名人的故事少年牛顿的故事
牛顿( 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牛顿家学会会员,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下面我们就看看关于这个名人的故事吧!
名人的故事 少年牛顿的故事
牛顿12岁的时候,来到格兰瑟姆上中学。
格兰瑟姆离他的家乡乌尔索普十多公里,让孩子每天走这么远的路,牛顿的母亲汉娜实在不放心。她找到自己的一个好朋友,格兰瑟姆的药店老板克拉克先生的太太,请求他们让牛顿借住。克拉克一家热情地答应了,为牛顿腾出了他家楼上的一个小房间。
克拉克先生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斯托丽,正巧和牛顿同岁,和他成了好朋友。
格兰瑟姆镇外有一座磨坊。一天,斯托丽陪着牛顿去参观。
磨坊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金黄的麦粒倒进去,磨出来的是雪白的面粉。牛顿盯着磨盘、风车、齿轮和轴承一直看,把最重要的部分仔细地画在了纸上。
回到家里,牛顿在一张大纸上认真地画出了风车的构造。斯托丽自告奋勇给他当助手,帮助他刨木板、锉木棍。
克拉克先生的弟弟是牛顿的数学老师,克拉克先生关心地问:“牛顿的学习好吗?”
“这个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一般,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朋友。”数学老师遗憾地说。
“不会吧,这个孩子很聪明。”克拉克先生说,“我领你去看看。”
数学老师看见牛顿做的桌子、书架,惊叹不已。这个孩子做得多精致啊,他的手真灵巧!他们来到牛顿的房间,看见牛顿和斯托丽正趴在地板上,高兴地欢呼着。
只见在地板上放着一个木头制成的风车,和镇外的风车简直一模一样,上面也有几个翅翼,里面也有一个小小的石磨。每件东西都和真的一样,就是小一些,但是显得更精致。
外面的风吹进来,风车开始慢慢转动,里面的机械响着,跟着转动起来。几颗麦粒从磨盘上面进去,吱吱咯咯一阵响,下面真的流出了白色的面粉。
数学老师和克拉克先生呆住了:“这是你做的?”
牛顿点点头。
“天哪,不可思议!”数学老师惊叹道。他看见墙上挂着一张大纸,上面画着风车的构造,标着各部分的尺寸。他还看见一个可爱的木头小丑,斯托丽咯咯笑着说:“这是他准备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在墙上,挂着牛顿画的画儿,有天上飞的鸟,有人像,有车马,有小船。有一张是外婆的画像,笑眯眯的,十分慈祥。
“这是什么?”数学老师指着墙上从上到下一排整整齐齐的黑线,问道。
“这是测量时间的日影钟。”牛顿解释道,“当影子到这里的时候,是下午5点;到这里,是6点。”
这个孩子这么聪明、这么可爱,为什么在学校里却没有被发现?老师感到不解,于是问:“为什么你不爱上课呢?”
牛顿涨红了脸,没有说话。
篇2: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生于1642年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农民家庭。
幼年时,牛顿身体较弱,学习成绩也不好,还经常受到别的同学的欺侮。有一次,几个同学逼他太甚,他忽然鼓起勇气反抗起来。从此,再没有人敢欺侮他,他也暗暗下决心,在学习上要超过别的同学,不再让人瞧不起。由于发奋读书,他的各门功课,尤其是数学,都成为班上最优秀的。
少年时期的牛顿,十分喜欢动手做玩具、小器械,他做的灯笼、风筝十分精巧,他的风筝比商店卖的飞得还高。据说,他以往做过一个“水钟”,他在水桶壁上划上均匀的横线,让桶里的水从桶底往外滴,水面不断下降,根据刻度线读出时间,水滴尽了,正好是中午时刻。这个钟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漏壶。牛顿做的“太阳钟”,据说是在木板上划上线,中间钉一枚铁钉,在阳光下,看钉子的影子与哪条线重合,就能读出时间。这个“太阳钟”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日晷。
1661年牛顿中学毕业,考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大学期间,由于他中学的数学基础好,再加上自我刻苦钻研,他的学习突飞猛进,深受导师的喜爱,导师将自我的专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1665年牛顿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留校做研究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科学生涯。
1665年秋,伦敦发生了可怕的瘟疫,剑桥大学关门,牛顿回到了家乡。在家乡的十八个月,能够说是牛顿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几乎他所有最重要的成就都在这个时期奠定了基础。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
瘟疫过后,牛顿回到剑桥大学。1668年他取得硕士学位。1669年,他的导师巴罗博士辞职,并进取推荐他接替了数学教授的职位。他从这年开始,就成为全剑桥大学公认的大数学家,还被选为三一学院管理委员会成员。
牛顿在剑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长达三十年之久。这三十年是他刻苦钻研的三十年,为了科学研究,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有时为了检验一个设想,他呕心沥血、通宵达旦,直到有了结果才罢休。牛顿的渊博学识和辉煌的科学成就,都是在剑桥取得的。
1672年牛顿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689年当选为英国国会议员。16因病离开剑桥大学,到皇家造币厂当监督,16出任造币厂厂长,同时被选为法国科学院八个外国委员之一。17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长,以后每年都连任,直到去世。17英国女皇授予他爵士称号。
1727年3月20日,牛顿因病在伦敦逝世,终年85岁。因为他一生对国家的贡献,逝世后被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地。
牛顿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是无与伦比的。同时,他又十分谦虚,他临终这样评论自我:“我不明白世界上的人对我是怎样看待的。但在我自我看来,却只觉得我好像是一个小孩子,在海滩上玩耍,不时寻找比平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是美丽的贝壳;可是,在那汪洋大海之中,却充满着无穷的真理,在我面前都未发现。”“如果说我比笛卡儿(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1596~1650)看得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前辈巨人的肩上。”
篇3:牛顿的故事
18岁的牛顿考入剑桥大学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致力于光学研究,1672年发表《光和颜色的理论》,这篇论文引起许多非议,导致了长期的激烈争论。
牛顿的科学生涯至此出现了一段长达的徘徊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他把精力放到了炼金术的实验研究和宗教神学书籍的研读上。他做如此选择,是想以此来抚慰因争吵而受到伤害的心灵。
当时所谓的炼金术,就是从铅或者水银中提炼黄金的技术。这种想法的根据是:各种物质都是由少数几个基本元素复杂地组合而成的。这个思想最早由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空气、水、土、再加上火四种元素构成的。之后,一些炼金师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硫磺和水银以及盐三种元素构成的。所以,把这些物质适当地掺在一齐,使它们结合起来,就能变成黄金、长生不老药等人们所喜欢的东西。
最初,牛顿对此也深信不疑。他整天闷在实验室里,把装着水银的坩埚放在火里,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发乱蓬蓬的,眼睛里充满着血丝。可是闷了一个多月,却始终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由于长时间的实验,牛顿感到极度疲倦,当他从实验室出来时,已经摇摇晃晃的了。
牛顿废寝忘食地埋头于炼金术的研究,结果却毫无成绩。异常是1677年,他敬爱的教师巴罗和皇家学会干事奥尔登·巴格相继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使他对炼金术也渐渐失去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起宗教神学。
从1684年开始,牛顿在朋友哈雷的鼓励下,完成了划时代的巨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书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三条运动基本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但好景不长,两件十分不幸的事,给牛顿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刺激,对其放弃科学研究而去从事神学论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一件就是母亲的病故。1689年,牛顿当选为剑桥大学的议员代表,第二年,国会解散,不久,他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牛顿一向忙着搞学问和研究,没有娶妻生子,也没有机会跟母亲过上一天欢乐的日子,他深感歉疚。所以听闻消息后,牛顿立即回到母亲身边,尽心侍候她。母亲离世后,牛顿更感孤独与寂寞,为了排解痛苦,他仅有专心科研。可是第二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692年的一个夜晚,牛顿整理了一天论文。为了休息一下,他出去散步。出门时忘记熄灭的蜡烛被他的小狗给碰倒了。结果桌子上放的牛顿的几十年来耗尽心血积累下来的手稿被点着了,全部化为灰烬。
这之后,牛顿晚上再也不能安然入睡了,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病愈之后,他便开始钻研神学。
牛顿除了对神学进行论证之外,还用神学来解释科学中的现象。其中一个比较着名的论断就是,“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切线方向的力来源于上帝的第一次推动”。至此,牛顿完全由科学倒向了神学的怀抱。
篇4:牛顿的故事
牛顿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他想凭自我的辛勤劳动过上幸福的日子。然而,就在妻子汉娜·艾斯库有孕在身时,被肺炎夺去了生命。
悲伤的汉娜最终生下仅有3磅重(相当于1.4公斤)的牛顿,汉娜说他小得甚至能够装进1夸脱(1夸脱约1.1升)的容器里。为了纪念丈夫,她给孩子取了与丈夫相同的名字—艾萨克·牛顿。
汉娜是一位勤劳、简朴、能干的女性。为了维持生活,她日复一日地下地翻耕、播种,饲养牲口,还要剪羊毛。
不幸的童年在牛顿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他沉默寡言,性格倔强。但他的动手本事相当强,在设计和制造各种器具及机械方面显示出出众的才能。
牛顿做了一个测量时间的仪器,他找来一块石盘,在边缘标上刻度,然后用一根小本棒插在圆盘中心。当太阳照射到木棒时,木棒影子就停留在某一刻度上,显示出相应的时间,这就是日晷。牛顿的这一发明很快使他在伍尔兹索普家喻户晓。
就在制造小机具的敲打声中,牛顿度过了他寂寞但却有声有色的童年。这期间,牛顿在一所私塾小学读书,学习一些枯燥无味的课程。他对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成绩很一般。
之后,牛顿进入了格兰山姆的公立学校。由于他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所以没有一个朋友,经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并且,牛顿对学习并不重视,所以成绩很差,这使牛顿在学校里的处境很尴尬。
有一天,一个平日恃强凌弱的高年级男孩无缘无故朝牛顿的腹部狠狠地踢了一脚,他感觉十分疼痛。突然,牛顿像冲锋杀敌的勇士一样,不顾一切地扑过去反击,并最终将这个高大的男孩制服了。
这次打架事件唤醒了牛顿强烈的自我意识。事实上,在他温和、孤独的外表下一向隐藏着一颗倔强、好胜的心灵。
从此,他发奋学习,提高之快令教师和同学们惊讶不已,并成了最好的学生。
篇5:牛顿的故事
一天牛顿对佣人说,他要自我煮鸡蛋,佣人把鸡蛋放在桌上的怀表旁边,说:“你把鸡蛋煮四分钟,就能够吃了。”过了一个小时,因为佣人有点不放心,所以进去了房间里,佣人开开门大吃一惊,牛顿把怀表放在锅里煮,手里拿着鸡蛋,另一只手拿着一本书。经过这件小事,我明白了牛顿对小事粗心是因为他太热爱科学了。并且牛顿还把自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有时他工作起来连吃饭都能忘记了,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要不然也不会发现地心引力。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我必须要向牛顿学习,学习他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后我要认认真真的刻苦学习,我相信我必须能做到。
篇6:牛顿的故事
一天中午,到了吃饭时间,牛顿还在专心地做实验,助手就给了他几个鸡蛋,叫他自我煮了吃。过了一会儿,牛顿感觉自我饿了,就把助手拿来的“鸡蛋”放进了锅里,自我又开始专注的做实验。
半个小时以后,实验做完了,牛顿这才开始吃午饭。于是,他揭开了锅盖,不禁张大了嘴巴——在锅里煮的竟然是一只怀表!他有看了看桌子,那几个鸡蛋还好好的躺在那里,而桌子上的怀表却不翼而飞了。原先,是因为牛顿做实验太过于专注,误把怀表当成了鸡蛋放进了锅里。
牛顿正是这样对工作和实验有着浓后的兴趣,刻苦钻研和忘我投入的精神,才能获得通向科学宫大门的金钥匙,抵达了科学的圣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做事要尽力像牛顿那样,专心致志,认真投入,才能获得成功。异常在我们年幼的学习过程中更应当认真学习,树立刻苦钻研的精神,才能学好知识,打好基础,以后才能为国家干出一番事业。
篇7:牛顿的故事
微积分的产生是数学上的伟大创造。它从生产技术和理论科学的需要中产生,又反过来广泛影响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如今,微积分已是广大科学工作者以及技术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
微积分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统称,它的萌芽、发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早在古希腊时期,欧多克斯提出了穷竭法。这是微积分的先驱,而我国庄子的《天下篇》中也有“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极限思想,公元263年,刘徽为《九间算术》作注时提出了“割圆术”,用正多边形来逼近圆周。这是极限论思想的成功运用。
积分概念是由求某些面积、体积和弧长引起的,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抛物线求积法》中用究竭法求出抛物线弓形的面积,人没有用极限,是“有限”开工的穷竭法。但阿基米德的贡献真正成为积分学的萌芽。
微分是联系到对曲线作切线的问题和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问题而产生的。微分方法的第一个真正值得注意的先驱工作起源于1629年费尔玛陈述的概念,他给同了如何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方法。其后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教授巴罗又给出了求切线的方法,进一步推动了微分学概念的产生。前人工作最终使牛顿和莱布尼茨在17世纪下半叶各自独立创立了微积分。1665年5月20日,在牛顿手写的一面文件中开始有“流数术”的记载,微积分的诞生不妨以这一天为标志。牛顿关于微积分的著作很多写于1665-1676年间,但这些著作发表很迟。他完整地提出微积分是一对互逆运算,并且给出换算的公式,就是之后著名的牛顿-莱而尼茨公式。
牛顿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巨人。在他之前,已有了许多积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伽利略出版《力学对话》,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航海的需要,矿山的开发,火松制造提出了一系列的力学和数学的问题,微积分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是必然的。
牛顿于1642年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艰苦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天才,他对物理问题的洞察力和他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本事,都是空前卓越的。尽管取得无数成就,他仍坚持谦逊的美德。
如果说牛顿从力学导致“流数术”,那莱布尼茨则是从几何学上考察切线问题得出微分法。他的第一篇论文刊登于1684年的《都市期刊》上,这比牛顿公开发表微积分著作早3年,这篇文章给一阶微分以明确的定义。
莱布尼茨1646年生于莱比锡。15岁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勤奋地学习各门科学,不到20岁就熟练地掌握了一般课本上的数学、哲学、神学和法学知识。莱布尼茨对数学有超人的直觉,并且对于设计符号很第三。他的微积分符号“dx“和”∫”已被证明是很发用的。
牛顿和莱布尼茨总结了前人的工作,经过各自独立的研究,掌握了微分法和积分法,并洞悉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因而将他们两人并列为微积分的创始人是完全正确的,尽管牛顿的研究比莱布尼茨早,但论文的发表要晚3年,由于彼此都是独立发现的,以往长期争论谁是最早的发明者就毫无意义。牛顿和莱尼茨的晚年就是在这场不幸的争论中度过的。
篇8:牛顿的故事
1667年复活节后不久,牛顿回到到剑桥大学,10月被选为三一学院初级院委,翌年获得硕士学位,同时成为高级院委。1669年,巴罗为了提携牛顿而辞去了教授之职,26岁的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巴罗让贤,在科学史上一向被传为佳话。
牛顿并不善于教学,他在讲授新近发现的微积分时,学生都理解不了。但在解决疑难问题方面的本事,他却远远超过了常人。还是学生时,牛顿就发现了一种计算无限量的方法。他用这个秘密的方法,算出了双曲面积到二百五十位数。他以往高价买下了一个棱镜,并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用它试验了白光分解为的有颜色的光。开始,他并不愿意发表他的观察所得,他的发现都只是一种个人的消遣,为的是使自我在寂静的书斋中解闷。他独自遨游于自我所创造的超级世界里。之后,在好友哈雷的竭力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出版他的手稿,才有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问世。
作为大学教授,牛顿常常忙得不修边幅,往往领带不结,袜带不系好,马裤也不纽扣,就走进了大学餐厅。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想又开了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他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牛顿也所以终生未娶。
牛顿从容不迫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结果作出了科学史上一个个重要的发现。他马虎拖沓,以往闹过许多的笑话。一次,他边读书,边煮鸡蛋,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独自进了内室,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我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等牛顿想起,出来后,发现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我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篇9:牛顿的故事
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同时,他的很多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争论上。
晚年的牛顿在伦敦过着堂皇的生活,17他被安妮女王封为贵族。此时的牛顿十分富有,被普遍认为是生存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他任职的二十四年时间里,他以铁拳统治着学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选举。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1727年3月20日,伟大艾萨克·牛顿逝世。同其他很多杰出的英国人一样,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
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
人类荣耀以往在世界上存在。
篇10:牛顿的故事
1642年的圣诞节,在英国.林肯郡.沃斯索普村一个农民家庭中,一个天才人物–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出生。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两年后,他母亲改嫁,牛顿便由他的外祖母抚养。到了十二岁,牛顿在舅父的资助下进入皇家中学。可是这时的牛顿并不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他在学校里的功课都做得很差,而且身体也不好,性格沉默和爱发白日梦,几乎没有出众之处。他的超人才智竟然是被一个野蛮的同学无理地在他身上踢了一脚而唤醒的!他跟那个同学打架而且打赢了,可是那个霸道的同学在功课下却远比牛顿好。于是牛顿便决心发奋,誓要在功课上超越他,结果他不单在皇家中学中名列前茅,十八岁时更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
1665年,正当牛顿在剑桥大学完成了学士课程之际,欧洲蔓延着恐怖的鼠疫,于是牛顿便回故乡了。在乡间,牛顿利用自制的三棱镜分析出太阳光的七种色彩,并发现了各单色光的曲折率的差异。
但奇怪的是牛顿对这非凡的发现三缄其口。原来他自知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大学生,如果公开一个如此革命性的发现必然会触怒教授。结果五年以后,当他晋升为授才把昔日的发现公诸于世。
在乡间的那段期间,牛顿更创立了积分的方法,并将之广泛应用在物理和几何学上。有一夜,牛顿坐在乡间的一棵苹果树下沉思。忽然一个苹果掉落到地上。于是他发现所有的东西一旦失去支撑必然会坠下,继而他发现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而这引力更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可是,由于牛顿的性格孤僻及固执,他在二十年后才发表这理论。另外,牛顿亦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的实验。牛顿成了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
★ 关于牛顿的小故事
★ 伊萨克·牛顿简介
★ 愚蠢的少年的故事
★ 写给牛顿的一封信
★ 对牛顿的感言
牛顿少年的故事(集锦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