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民间流传故事,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民间流传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 目录
篇1:民间流传故事
从前,在绛丹地方,有一个小小的王国。国王和王后都年事已高,身边只有一个独生的儿子,名叫尼达次仁。尼达次仁脾气古怪,比羌塘草原的野马还任性,城市里的富户,都在为自己的儿女互结姻好,街道上整天热热闹闹,比过节还要欢腾。只有老国王不闻不问,好象从来不替王子的婚事操心。这下子,别说王后心里着急,就是家里的女佣人也不平。一天,一百个女佣人的头头对王后说:“王后呀!我们城里的有钱人家,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办婚事,你们只有一个宝贝儿子,为什么还不替他成亲呢?”王后说;“大姐,你说得好,请把这些话告诉国王一声吧!”一百个女佣人的头头,把这些话跟国王讲了一遍。国王说:“我们的王子年纪还小,脾气又很古怪,还是过一两年再说吧!”
过了两年,女佣人的头头又去找王后,说;“王后呀!我们城里富户的儿女,喝了喜酒后,又喝‘邦索’酒啦!我们这些女佣人,心里真有些不服气。今年,无论怎样要给王子成亲呀!”王后说:“其实,我比你还着急。请把这些话,跟国王说说吧!”女佣人的头头,又把这些话跟国王说了一遍。国王叹了一口气说:“既然你们都想要替王子娶亲,那就娶亲吧!”便把王后请来,跟她商量道:“你在家里,用一百克白青稞磨糌粑,用一百克黑青稞煮酒,再准备宰一羊圈的绵羊和山羊。今天一天,明天两天,后天太阳出山的时候,我就出门替儿子找妻子去。”
果然,到了第三天,国王带着八十匹骡马,骡马又分作八队,上面驮满各样货物,起程出发了。亲随贵巴多吉,紧紧跟在国王身边。王后把他们送到河边,唱道:
慢走呵,请慢慢走,
尊贵的国王慢慢走,
佣人贵巴多吉慢慢走.
请为王子尼达次仁,
找一位性情象绸子的妻子,
找一位身材象竹子的妻子,
找一位八德俱全的妻子,
找一位带满金首饰的妻子。
国王一行走了很多路,开始翻越一座很高的雪山。雪山顶上,有一个玛尼堆,玛尼堆上插满了经幡。国王跪在自己保护神的经幡跟前,祈祷说:“神呵,请保佑我今天翻山过去,明天带一位如意的姑娘再翻山过来。”经幡随风飘动,好象是点头答应。
国王下山的时候,遇到七个背牛粪的姑娘,国王问:“从来未见过的姑娘呵,请问前面叫什么村庄?”姑娘们谁也不答话,很快走进了树林。
国王没有办法,只好继续赶路。走了一阵,又遇到一位放牛的老太婆,国王问:“嘴巴扁扁的老阿妈呵!请问前面是什么村庄?”老太婆也不答话,低着脑袋捡牛粪。国王帮她捡牛粪,捡足一袋的时候,老太婆说:“前面的山谷叫泽朗,平川也叫泽朗,这地方每家每户都叫泽朗。”
国王又请教道:“老妈妈,这泽朗地方,有没有八德俱全的姑娘?”老太婆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地说:“国王呀,在泽朗山谷里,有一户叫仲古纳的人家。这户人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格贵泽玛,小女儿叫拉贵泽玛。这位拉贵泽玛我从来没有见过,可是她美好的名声传遍了许多地方。如果他家真有拉贵泽玛这么一个姑娘,我看和王子相配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他家没有这么一个姑娘,那国王你就不必在这里再找了。”
老太婆讲完,又一再叮嘱国王,千万不要说是她讲的。国王感谢她的指点,帮她把牛粪背上,还送给她一升金银财宝。
篇2:民间流传故事
民间流传故事1:龙台驸马千古恨
宋参政林存墓,俗称驸马墓,龙台驸马名闻遐迩,但知其名不知其真墓在哪里。据民间传说,驸马林存被皇帝误杀之后,赐金头御葬,造七七四十九台墓,所以其真墓葬于何处,难以找到。
龙台村确有林存墓,在村边附近九龙山北麓,但墓在文革期间已毁,只留下墓地。民间传说:林存中了进士之后,因年富力强,德才兼备,被宋朝皇帝招为驸马。有一天晚上,林存与公主戏玩,自吹家乡琅岐岛有“千里花园,万亩鱼池,双龟把口,五虎守门”。自己平时:“玩龙台,睡凤窝,吃金春白米,佐银鱼干汤。”还有:“日出西洋镜,雨落打十番”等美景,“双狮戏珠,九龙卧波,金鸡报晓,白猴镇江”等等自然景观。公主听后不信其言,以为驸马戏弄金枝玉叶。第二天,公主上朝奏父皇,说驸马口出狂言,大吹其家乡琅岐岛如何堂皇富丽,如蓬菜仙岛,比皇宫还胜十陪。皇上听到驸马“玩龙台,睡凤窝”这明明是欺君之罪。什么“千里花园,万亩鱼池”,我皇宫御花园也没有这么大,这不是蔑视皇家。皇帝越想越气,第二天就下旨命太临到琅岐岛调查驸马有否谋反之罪。
那太临也是琅岐人,与驸马素有私怨,有一次,太临借半副銮驾回故乡琅岐岛省亲祭祖,很是威风,并在家乡办几桌酒请父老宗亲,与太临相比,十分寒酸。龙台族人对驸马说:“太临是你奴仆,还带半副銮驾回来,文武百官个个巴结,你身为驸马,冷冷清清回乡,太临也看不起你。”驸马道:“为官要清廉,不要讲排场而劳师动众,太临狐假虎威,我要叫他丢脸。”随即,驸马就写了几字,叫人送到太临家中。太临正在陪乡老族亲饮酒,见是驸马派人送信,信中叫他到龙台找驸马,有急事面谈。太临心中不高兴,但也不能不去。到了龙台村,驸马故意把筷子丢在桌下,太临也只好爬到桌下为驸马拣筷子,非常狼狈。酒残席散,太临愤愤而归,从些两人结下私怨,太临一心想雪被侮辱之恨就是没有机会。这一次,皇上命太临回乡调查驸马历史及在家乡所作所为,他非常高兴,认为雪耻的机会来了。他回到琅岐岛玩了几天就回京,面奏皇上,说驸马林存十条大罪,诬告驸马原是海洋大盗,勾结盗贼积草存粮,招兵买马,想谋反大业,夺取大宋江山,还说驸马玩龙台,睡凤窝是存篡位之心,乃欺君之罪。皇上以为太临与驸马同乡,不会说假话,而且皇帝最怕臣子欺君,谋反大业,就怒气冲冲,下旨叫武士抓拿驸马,推出午门斩首。
公主听说父皇要斩驸马,哭哭啼啼去找母后,皇后与公主上朝,奏请皇帝,要为驸马求情.皇上问公主日:“驸马对你讲的那些话是什么时候讲的.”公主答道:“是晚上睡时戏言也.”皇上恍然大悟,些乃冤枉.心想,杀了驸马,不是叫自己的爱女一辈子守寡?遂下旨免死,并叫王宰相重新审理.可是,那太临还没等午时三刻,就把驸马杀了,人头落地,无法挽回.
民间流传故事2:王子尼达次仁
从前,在绛丹地方,有一个小小的王国。国王和王后都年事已高,身边只有一个独生的儿子,名叫尼达次仁。尼达次仁脾气古怪,比羌塘草原的野马还任性,城市里的富户,都在为自己的儿女互结姻好,街道上整天热热闹闹,比过节还要欢腾。只有老国王不闻不问,好象从来不替王子的婚事操心。这下子,别说王后心里着急,就是家里的女佣人也不平。一天,一百个女佣人的头头对王后说:“王后呀!我们城里的有钱人家,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办婚事,你们只有一个宝贝儿子,为什么还不替他成亲呢?”王后说;“大姐,你说得好,请把这些话告诉国王一声吧!”一百个女佣人的头头,把这些话跟国王讲了一遍。国王说:“我们的王子年纪还小,脾气又很古怪,还是过一两年再说吧!”
过了两年,女佣人的头头又去找王后,说;“王后呀!我们城里富户的儿女,喝了喜酒后,又喝‘邦索’酒啦!我们这些女佣人,心里真有些不服气。今年,无论怎样要给王子成亲呀!”王后说:“其实,我比你还着急。请把这些话,跟国王说说吧!”女佣人的头头,又把这些话跟国王说了一遍。国王叹了一口气说:“既然你们都想要替王子娶亲,那就娶亲吧!”便把王后请来,跟她商量道:“你在家里,用一百克白青稞磨糌粑,用一百克黑青稞煮酒,再准备宰一羊圈的绵羊和山羊。今天一天,明天两天,后天太阳出山的时候,我就出门替儿子找妻子去。”
果然,到了第三天,国王带着八十匹骡马,骡马又分作八队,上面驮满各样货物,起程出发了。亲随贵巴多吉,紧紧跟在国王身边。王后把他们送到河边,唱道:
慢走呵,请慢慢走,
尊贵的国王慢慢走,
佣人贵巴多吉慢慢走.
请为王子尼达次仁,
找一位性情象绸子的妻子,
找一位身材象竹子的妻子,
找一位八德俱全的妻子,
找一位带满金首饰的妻子。
国王一行走了很多路,开始翻越一座很高的雪山。雪山顶上,有一个玛尼堆,玛尼堆上插满了经幡。国王跪在自己保护神的经幡跟前,祈祷说:“神呵,请保佑我今天翻山过去,明天带一位如意的姑娘再翻山过来。”经幡随风飘动,好象是点头答应。
国王下山的时候,遇到七个背牛粪的姑娘,国王问:“从来未见过的姑娘呵,请问前面叫什么村庄?”姑娘们谁也不答话,很快走进了树林。
国王没有办法,只好继续赶路。走了一阵,又遇到一位放牛的老太婆,国王问:“嘴巴扁扁的老阿妈呵!请问前面是什么村庄?”老太婆也不答话,低着脑袋捡牛粪。国王帮她捡牛粪,捡足一袋的时候,老太婆说:“前面的山谷叫泽朗,平川也叫泽朗,这地方每家每户都叫泽朗。”
国王又请教道:“老妈妈,这泽朗地方,有没有八德俱全的姑娘?”老太婆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地说:“国王呀,在泽朗山谷里,有一户叫仲古纳的人家。这户人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格贵泽玛,小女儿叫拉贵泽玛。这位拉贵泽玛我从来没有见过,可是她美好的名声传遍了许多地方。如果他家真有拉贵泽玛这么一个姑娘,我看和王子相配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他家没有这么一个姑娘,那国王你就不必在这里再找了。”
老太婆讲完,又一再叮嘱国王,千万不要说是她讲的。国王感谢她的指点,帮她把牛粪背上,还送给她一升金银财宝。
民间流传故事3:孟姜女的传说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方圆十里、八里的老乡亲,谁都知道她是个人好、活好、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诗、写文章的好闺女。老俩口更是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这时候,秦始皇开始到处抓伕修长城。有一个叫范喜良的公子,是个书生,吓得从家里跑了出来。他跑得口干舌燥,刚想歇脚,找点水喝,忽听见一阵人喊马叫和咚咚的乱跑声。原来这里也正在抓人哩!他来不及跑了,就跳过了旁边一堵垣墙。原来这垣墙里是孟家的后花园。这功夫,恰巧赶上孟姜女跟着丫环出来逛花园。孟姜女冷不丁地看见丝瓜架下藏着一个人,她和丫环刚喊,范喜良就赶忙钻了出来,上前打躬施礼哀告说:“小姐,小姐,别喊,别喊,我是逃难的,快救我一命吧!”
孟姜女一看,“范喜良是个白面书生模样,长得挺俊秀,就和丫环回去报告员外去了。老员外在后花园盘问范喜良的家乡住处,姓甚名谁,何以跳墙入院。范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员外见他挺老实,知书达礼、就答应把他暂时藏在家中。 范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俩口见他一表人材,举止大方,就商量着招他为婿。跟女儿一商量,女儿也同意。给范喜良一提,范公子也乐意,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
那年月,兵慌马乱,三天两头抓民要夫,定了的亲事,谁家也不总撂着。老俩口一商量,择了个吉日良辰,请来了亲戚朋友。摆了两桌酒席,欢欢喜喜地闹了一天,俩人就拜堂成亲了。常言说:“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小俩口成亲还不到三天,突然闯来了一伙衙役,没容分说,就生拉硬扯地把范公子给抓走了!
这一去明明是凶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没有盼到,信儿也没有盼来。盂姜女实实地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她爹妈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过一道道的山、越过一道道的水。
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失的行程。饿了,啃口凉饽饽;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篇3:关于民间流传的故事
张作霖年轻时,父亲嗜赌如命,张作霖耳濡目染,也整天泡在赌场里。后来,他父亲因欠赌债,被赌徒活活打死,他母亲被迫改嫁,抛下了他和哥哥。不久,他哥哥到人家入赘,当了倒插门儿女婿。张作霖一个,更是没人管了,白天晚上鬼混在赌场里。
这天,张作霖从赌场里出来,已是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根本无心回那个小偷都不光顾的家。他晃晃悠悠地离开大道,上了山坡,一头拱进一人多深的茅草棵里,呼呼大睡起来。也不知睡了多久,突然被女人的呼救声惊醒了。他一激灵坐了起来,只见离他不远处有一个男子正欲强暴一个女子,他顺手摸起石头,朝歹徒后脑勺打去。那男子惨叫一声,从女人身上滚了下来,捂着后脑勺仓皇地逃走了。女子爬起跪在地上,对着草棵连磕了几个响头,哭道:“恩人,多谢搭救。请恩人出来,受俺当面一拜?”可女子跪了半天,张作霖却猫在草里不吭声。女子急了,又说道:“恩人,你要不露面,俺就跪死在这里?”张作霖没辙了,只好从草棵里走出来,说道:“请起,请起?”张作霖本想上前去扶女子,可一想,自己的衣裤露着肉呢,又站住了。这女子又磕了几个头,才站起身来。
张作霖见面前这女子竟是个天仙般的大闺女,不由傻乎乎地愣了。姑娘被看得羞红了脸。她见这看上去比自己大个两三岁的小伙子,穿着虽然破烂,却敦实健壮,有股子侠义气,便试探着问道:“大哥怎么不回家,在草棵里睡觉?”张作霖说:“独身一人,哪儿不能睡?”姑娘心头一喜,暗暗决定以身相许:“大哥,救人救到底,俺一个小女子刚受过惊吓,衣衫又被扯破,能不能随大哥到家歇歇?”张作霖心想,这忙还真是不能不帮,便说道:“花子房般的家,咋好让你去。”姑娘答道:“俺不嫌的。”张作霖不吱声了,转身带着姑娘往家走。
一路上两人唠扯着。姑娘说,她叫兰儿,家住高坎儿,原先家境还不错,是个殷实富户,可后来父亲染上赌博,不仅输了房子输了地,还气死了母亲,最后把女儿也输给了人家。兰儿听到信儿,夹个包袱逃往姨妈家,可多年未通信儿,姨妈搬往奉天去了。她走投无路只得往回返。路上她想,如果父亲坚持卖女,就以死相对。谁知半路上又遇到歹人施暴,多亏了张作霖……
张作霖听了,心中不是个滋味。快到家时,他“扑哧”地笑了声,说:“兰妹子,实不相瞒,家境不济,俺一个单身都自顾不了,咋招待你这天仙般的人儿?”兰儿说:“家境艰难,俺从你的穿着上已看出来了,不妨的。人要有志,肯干下力,会过上好日子的。俺兰儿不是那种嫌贫爱富的女人?”张作霖这人是何等的聪明,心里说,看这架势她是要给俺当媳妇啊?
二人进了村。转过一片菜地,张作霖用手一指:“兰妹子,破家不成样子,怪难为情的。”兰儿瞅着没围墙也没夹障子,歪歪倒倒的土坯房,心想,真也太不像个过日子的人家了,可嘴上却说:“俺不嫌?”张作霖见她这样说,只好推开房门,让兰儿进了屋。兰儿浑身疲乏,一屁股坐到只有半截席的炕上。张作霖知道家里没粮,涨红着脸,难为情地对兰儿说:“兰妹子,你坐着,我去去就回来。”说完就要出去。兰儿心像明镜似的,忙拦阻道:“张大哥,俺还有几个火烧,你去烧点水,咱俩先垫补垫补?”张作霖笑答道:“实不相瞒,俺也不常在家里住,没烧水的家什儿。俺上牛婶家去弄点。”兰儿又喊住了他说:“别去了,就这么对付吧?”张作霖也饿了,看兰儿真心实意地对待自己,就不客套了,拿起火烧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五个火烧,兰儿一个没吃完,张作霖已吞进去四个。兰儿一边吃着一边纳闷,这么个行侠仗义的棒小伙儿,咋把家弄得这般凄苦?她问道:“张大哥,你干啥营生?一个人过活咋把家弄成这样?”张作霖心想,反正她都看见了,干脆实话说了吧:“兰妹子,哥哥没出息赌场上混日子?”兰儿听了,不由一怔,手中剩下的那半块火烧“啪”地掉到地上,面色煞白。她心中顿时翻江倒海,恨自己命苦,逃离嗜赌如命的父亲又遇上了另一个赌徒?兰儿越想越悲伤,捂着脸大哭起来。张作霖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劝兰儿。好半天,兰儿止住了哭声,拢了拢秀发,对张作霖说:“张大哥,妹子这就回高坎去,爹把俺卖给了人家,是死是活顾不得了。你是兰儿的大恩人,兰儿不会忘记。日后不死,一定报答?兰儿还有句肺腑话:‘男儿无志,寸铁无钢?’张大哥,别去赌场上混了,兰儿等着你出息的喜讯?”说完,扭头冲出屋去。
张作霖呆愣片刻,狠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冲出屋去撵兰儿,把兰儿送回了高坎。兰儿进村一打听,才知债主因兰儿逃跑,逼着她父亲去找。半路上,路过一条深涧时,兰儿的父亲突然抱住债主滚下深涧,都摔死了。兰儿悲伤地哭了。张作霖见兰儿没有了危险,放下了心,把她安排在她干娘刘姨家后,便要往回返。兰儿说:“张大哥,妹子还是那句话,‘男儿无志,寸铁无钢?’兰儿等着你。”
从此后,张作霖戒了赌。他纠合村里的几个人占了山,打家劫舍,干起了土匪勾当。不久,他的势力越来越大,成了雄霸一方的土匪头。张作霖心想,这下,自己可以去见兰儿了。他骑上高头大马,带上哗哗作响的银钱,几个喽罗跟着,趾高气扬地去见兰儿。谁知,兰儿却让张作霖吃了闭门羹。张作霖心中纳闷:自己现在要财有财,要势有势,一呼百应,兰儿为啥还对自己不满?张作霖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便使劲地敲起门来。兰儿见张作霖不走,便打开门说:“张大哥,过去你赌博成性,害的是你自己。俺本希望你成为一个为国为民有用的人,可惜你不争气,成了土匪头子了,为害一方百姓。你走吧?”说罢,“砰”地一声关上了门。张作霖极不情愿地往回走,耳畔不时地回响着兰儿的话:“男儿无志,寸铁无钢。”从这以后,他始终没忘记。
后来,张作霖当上了师长,又当上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统治了整个东北……可是,张作霖虽然去过几次高坎儿,兰儿却再没见他,也没出嫁。
篇4:关于民间流传的故事
南宋时期,金国军队经常侵略南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宋军大将韩世忠对金兵的侵略暴行十分痛恨,一贯主张抗金。
公元1130年,金国四太子完颜兀术做了金兵的大元帅以后,又带10万大军向南入侵南宋。掠夺一阵后,兀术见自己孤军深入,就没敢多待,带兵向北撤回。韩世忠见了,决心趁机狠狠打击一下金兵。
金兵一到镇江附近,就发现长江渡口已经被封锁了。兀术一看形势不好,想先了解一下宋军的虚实,便带四员将领悄悄登上江边山上的龙王庙。没想到,韩世忠早已在这里布下了埋伏。兀术遭到宋军伏兵的突然出击,幸亏逃得快,才没被抓住。
兀术逃回来后,发现自己的10万大军已被包围在黄天荡里,这是一个死港汊,向前不能渡江,向后不能撤退。没有办法,兀术只好派人去跟韩世忠约定决战的日期。
韩世忠与金兵约定决战日期后,心里七上八下的,因为金兵有10万人,而自己手下的宋军总共才8000人,相差实在太大。于是,韩世忠便去找夫人梁红玉商量。梁红玉是个懂武艺,又很有见识的女将,她认为要打赢这一仗,只有依靠士气。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了。双方在江边展开了一场血战。因为宋军大战之前作了动员,个个精神抖擞,士气大振。但时间一长,宋军渐渐有些乏力了。
正危急的时候,宋军听到一阵激烈的战鼓声,他们看见梁红玉身穿戎装,在江心的一艘战船上拼命地擂着战鼓。战鼓声一阵强似一阵,整个江边都响起了振奋人心的鼓声。宋军将士的士气又高涨起来,一个个呐喊着,奋勇杀敌。
金兵虽然人多,但军心涣散,长途行军又十分疲惫,根本无法抵挡韩世忠精兵的奋勇冲杀,被杀得大败而逃。
兀术失败后,又派人向韩世忠求和,说只要能放他们过江,愿意留下抢来的财物。韩世忠没有答应。兀术又说愿意把自己骑的宝马送给韩世忠,但韩世忠一心只想将金兵全部消灭,又没答应。
最后,兀术想办法逃出了黄天荡,性命虽然保住了,但是金兵的势力却远远不如以前了。
篇5:关于民间流传的故事
关于民间流传的故事篇三
从前,有个七八岁的小孩儿,每天拿着个小铜锣在门边玩儿。他一边敲,一边唱:“当当当,吕纯阳——出门碰着个吕纯阳……当当当,吕纯阳——出门碰着个吕纯阳……”
有一天,吕纯阳正好路过那家门口,听那小孩儿唱他的名字,觉得奇怪,他走上前,弯下腰,问那小孩儿:“小孩儿,你唱得真好,这歌儿谁教你唱的呀?”
小孩儿回答说:“从前街上卖花的白牡丹姑姑教我唱的哩。”
“啊?白牡丹姑姑如今在哪儿卖花呀?”
“白牡丹姑姑好久没来了,不知上哪儿去了。”
吕纯阳想了一下,又问:“白牡丹姑姑有没有跟你说——那吕纯阳好不好?”
“白牡丹姑姑说,吕纯阳是个大好人,吕纯阳呀,是个仙家,会给人看病哩!”
吕纯阳一听很高兴:“小孩儿,你伸个手板出来,我给个糖你吃。”
小孩儿听说有糖吃,高高兴兴伸出手,只听见“啪”一声响,吕纯阳在他手掌心敲了一下。
“你干嘛打我,糖呢?”
“你拿这小铜锤儿,每天在这手板心敲一下,可以敲出一个铜钱,拿去买糖吃。”
小孩儿拿小铜锤儿往手板敲一记,果然,一敲下去,“当”一声,手掌心跳出一个铜钱。小孩子好开心,马上又敲一记,又是“当”一声,又跳出个铜钱来。可是,敲第一记啥事儿也没有,敲这第二记,手掌心就变红了,微微有点肿起来,还有点疼了。
“哎——小孩儿,别急别急,你每天只能敲一下哦,敲多了不灵验。记住了?”
“记住了!”小孩儿乐得蹦起来,他放下铜锣,捡起铜钱,一溜烟跑去买糖吃。
一天,小孩儿的娘见儿子有糖吃,觉得奇怪:“娃呀,你哪来糖吃?”
“买来的呗!”小孩儿蹦上门边一块青石头,那样子可神气了。
“娃呀,你买糖的钱哪里来的?莫不是偷来的吧?”
“才用不着偷呢,”小孩儿更神气了,“我自己有办法弄到钱。”
听儿子说有办法弄到钱,娘连忙到青石上把小孩儿拉下来,让他坐在自己身边,搂住了,问他说:“娃呀,你把弄钱的办法告诉娘,好不好?”
“嗯,那会儿天还冷着呢,我在门口敲小铜锣唱《吕纯阳》玩儿,有个人戴个道士帽,背个大葫芦走过来,他教了我一个法子:他在我手掌心轻轻敲了一下子,从那日开始,我在手掌心敲一记儿,手掌心就会跳出来一个铜钱儿。”
娘一听,眼睛里放出光来了:“好娃儿,咱运气来啦,你碰上吕纯阳了。”
娘叫娃儿伸出手掌心,拿那铜锤用力一敲,果然,那手掌心“当”一声跳出来一个铜钱。
“发财了!发财了!”
娘又再敲一记,又是“当”一声,娃的手掌心又再跳出一个铜钱。
“哈哈哈,有了这手掌,咱以后可不愁吃不愁穿啦!”
娘拼命敲,一连敲了十几下,只听得铜钱叮当响,那娃儿的手掌心不停跳出铜钱来。
“疼!娘,别敲了,我疼!”娃儿疼得哇哇大哭,拼命挣扎,想把小手从娘的大手里抽出来,可是,娘的力气比娃儿的力气大得多,任凭那娃儿怎么哭,怎么喊,他的娘还是紧紧拽住他的手,不停地敲呀敲,敲呀敲。
娘敲出来一大堆铜钱,那铜钱把她自己两只脚板都淹没了。
那娃儿哭哑了,不出声了,脸色越来越青白了,眼珠子不会转了,终于,一动也不能动了,他倒在那堆铜钱上,死了。
到这会儿,那娘才急起来,哭哭啼啼跑去找大夫。好不容易找来一个大夫,那大夫给小孩儿把了把脉,摇摇头:“不行了,脉都不跳了,埋了吧!”
娘“哇”一声大哭起来:“娃儿呀——娃儿哇——都怪娘,怪娘啊!”
正抱着娃儿哭天抢地呢,从那弯弯曲曲的石巷子走来个江湖郎中,他来到娘儿俩面前,放下大葫芦:“啥情况,让我瞧瞧。”
娘见又来一个郎中,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把怀里的娃儿交给他。那江湖郎中摩挲摩挲娃儿的圆脑袋顶儿,又揉揉娃儿红肿的手掌,那娃儿慢慢缓过气来,脸色渐渐变红润了。
最后,那江湖郎中朝娃儿脸上吹一口气,娃儿醒转来,睁开眼睛,望望郎中,又望望娘。
娃儿的娘见儿子又活起来,欢喜疯啦,她两手捧起地上的钱,一捧又一捧,一个不落下,全装到那江湖郎中的大袋子里,然后她跪在地上磕头说:“钱都给你啦!千多谢啦,万多谢啦,多谢大夫你救活我家娃儿啦!”
那江湖郎中哈哈大笑,拎起钱袋,拂拂衣袖,走了。
等他走远,娃儿坐起身,他张开嘴,好不容易才说出话来:“娘,刚才的郎中,就是那时教我敲手掌心的人哩!”
“啊,吕纯阳!”
娘急忙朝那石头巷子追过去,她裹了小脚,穿着小鞋,心里再急亦还是走得慢。结果,她连吕纯阳的影子都没见着。
从那天起,小孩儿的手掌心再敲不出铜钱了。
篇6:外国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
埃及艳后的故事讲了什么
埃及艳后是克娄巴特拉七世,之所以叫做这个名字是实际上的寓意是父亲的荣耀。它曾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性法老。在她死后,他的事迹被广为流传。而她也就成为了后世所熟知的“埃及艳后”。那么“埃及艳后”的故事又有那些呢?
除了“埃及艳后”这个称号之外,她还被视为是“尼罗河畔的妖妇”。她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称号,主要是因为她拥有绝色的容貌,她不但聪颖机智,最擅长的就是耍一些手腕。她从小就生活在骄奢的宫廷中,在公元前51年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并留下遗嘱让她和他的异母兄弟同时成为继承者,一起共同管理并执政。可是她们的关系并没有很融洽,她和异母兄弟因为内派战争而失和,最终她被她的兄弟赶出了亚历山大里亚。
被赶出国家的她并没有放弃,她在埃及一带以及叙利亚边界一带召集人马聚集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计划准备攻入埃及内部。也正好在这个时候,凯撒带领的军队也来到了埃及,埃及艳后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深夜造访凯撒,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美色请求凯撒援助自己。当然,面对埃及艳后如此的美貌,凯撒答应了她。而埃及艳后则成为了凯撒的情人。后来凯撒遭到谋杀,她也只能伤心的回到了埃及。并立自己的孩子为法老。回到埃及的她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不惜色诱安东尼,利用他来铲除异己。
揭秘埃及艳后的一生
埃及艳后算是古埃及时期的最后一位女王,她不仅拥有角色的面貌,还具备聪慧的头脑。关于她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表述,那就是“传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埃及艳后的一生。
埃及艳后从小就生活在富贵的宫廷中,在她大概8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并留下遗嘱说由她和她的异母弟弟一同来治理国家。但事实上,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还曾因为争夺权力而失和,没过3年的时间,她就被自己的异母兄弟赶出了帝国。可是这并没有使她丧失争斗的意识,在她被赶出帝国的这些日子里,积极的在埃及边境一带以及叙利亚边界一带招兵买马,聚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并且准备随时攻入埃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凯撒也来到了埃及,于是埃及艳后就准备用自己的身体与美貌,请求凯撒能够帮助自己。或许正是因为埃及艳后的勇气和她那动人美貌打动了他,最终答应帮她。而埃及艳后也成了凯撒的情妇,还生了一个孩子。在战争中,凯撒打败了她的异母兄弟,而埃及艳后依靠着凯撒成为了埃及的最高统治者。
后来凯撒遭到他人的谋杀,死在了罗马。而埃及艳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不惜色诱当时罗马的统治者安东尼,想要借助安东尼的受来排除一些异己分子。据说在安东尼与屋大维大战的时候被打败。安东尼见屋大维进攻埃及还包围了亚历山大里亚,就知道大势已去,于是自杀了,而埃及艳后知道自己的死期已经来临,最后也服毒自杀了。也就是这样埃及艳后的一生从此结束了。
篇7:外国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
女皇和伊万
从前有一个商人,妻子去世了,留下一个儿子叫伊万。他把儿子托付给弟弟抚养,过了不久自己又结了婚。伊万长大成人了,长得很帅,后母很喜欢他。
有一次,伊万和叔叔划着小木筏到海上打鸟,发现有三十条船向他们开来。船上有一位女皇和她的三十个干姐妹。小筏靠近船的时候,三十条船都抛锚不走了。伊万和叔叔被请到最好的船上,女皇和她的三十个干姐妹出来迎接。女皇告诉伊万,说自己非常非常爱他,是专门来见他的。
他们当时订了婚。
女皇和伊万告别,嘱咐他第二天这个时候再到这个地方来,把船开走了。伊万回到家,吃过晚饭,睡觉去了。后母把伊万的叔叔叫到自己的屋里,把他灌醉,问他打鸟的时候出什么事没有。叔叔把全部经过告诉了她。后母听完之后,拿出一颗大头针对叔叔说:“明天,那些船向你们开来的时候,你把这颗大头针别到伊万的衣服上。”叔叔答应照办。
早晨,伊万起来去打鸟。船队开过来了,叔叔赶忙拿出大头针,别到伊万的衣服上。
“唉,我好困,”伊万说。“叔叔,我去睡一会儿,到时候麻烦你叫醒我。”
“好,一定叫醒你”
船队靠近了,抛了锚。女皇派人去请伊万马上到船上去见面。伊万睡得很死,不管怎么叫,怎么推,都不醒来。来人只好走了,女皇告诉伊万的叔叔,要伊万明天再来这里,然后命令起锚,挂帆开船了。叔叔取出大头针,伊万醒来了,大声叫女皇回来,可是女皇走远了,听不见。
他回到家里,闷闷不乐。
后妈把伊万的叔叔叫到自己屋里,把他灌醉,详细问了情况,告诉他明天还把大头针别到伊万的衣服上。
第二天,伊万去打鸟,又是睡个不醒,没有见到女皇。女皇告诉伊万的叔叔,要伊万再来一次。
第三天,伊万和叔叔再去打鸟,走到老地方,远远看见了船队。叔叔马上拿出大头针别在他的衣服上,他又昏昏沉沉睡过去了。船队开过来,抛锚停下。女皇派人去请未婚夫到船上做客。不管怎么叫,伊万还是没有醒过来。
女皇看出了伊万的后妈的鬼计和他叔叔的欺骗,写信告诉伊万,要他割下叔叔的脑袋,如果还爱她,就到十万八千里以外的一个国家去找她。
船队升起帆,开到大海中间去了,叔叔从伊万身上取出大头针。伊万醒过来,大声叫喊女皇的名字,可是船走远了,女皇什么也没听见。
叔叔把女皇的信交给伊万。他看完信,拔出马刀,割下坏叔叔的头,急忙上岸。他回到家里,告别父亲,启程去找女皇。
他信步走去,走了很久,看到一座高脚小屋。他走进屋,看到一个好厉害的老妖婆。
“嗬嗬,俄罗斯人的味道没有闻过,俄罗斯人的模样没有见过。”老太婆说,“现在自己送上门来了,是自愿来的,还是别人叫你来的,好小子?”
“可以说是自愿来的,也可以说是别人叫我来的,你知道不知道,老奶奶,很远的地方有什么国家?”
“不知道,没听说过。”老妖婆要他去问自己的二妹妹,看她知道不。
伊万向老妖婆道谢,继续往前走。他走啊走啊,走了很久,来到又是一样的小屋。他走进去,这里也有一个厉害的老妖婆。
“嗬嗬,”老妖婆说,“俄罗斯人的味道没有闻过,模样没有见过,现在自己送上门来了。是自愿来的,还是别人叫你来的?”
“是自愿来的,也是别人叫我来的。你知道不知道很远的地方有个什么国家吗?”
“不知道,没听说过。”老妖婆回答说,要伊万去问她的小妹妹,也许她知道。“如果她对你生气,要吃你,你就拿起她的三只喇叭吹,第一只不要吹得很响,第二只再吹响一些,第三只吹得更响一些。”
伊万谢谢老妖婆,继续往前走。
他走啊走啊,最后总算看到了一座高脚小屋。他走进去,这里又有一个厉害的老妖婆。
“嗬嗬,俄罗斯人的味道没有闻过,模样没有见过,现在自己送上门来了!”老妖婆说完去磨牙,要吃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
伊万拿起她的三只喇叭,第一只轻轻吹了一下,第二只用大点的劲吹,第三只用更大的劲吹。
这时从四面八方飞来很多鸟,火鸟也来了。
“快坐到我背上来,我们飞走,”火鸟说,“不然老妖婆会吃掉你!”伊万刚坐上去,老妖婆就来了,抓住火鸟的尾巴,扯下了好多毛。
火鸟驮着伊万,在空中飞了很久,最后飞到了大海岸边。
“喂,伊万,对岸就是你要去的那个国家,我没有办法驮你过去,你自己想办法吧。”
伊万从火鸟背上下来,道了谢,沿着岸边走去。
他走了一阵,看到一座小屋,走了进去。一个老太婆迎接他,给他吃的,给他喝的,问他要去哪儿,干什么。他告诉老大婆,要去一个很远的国家找女皇,他的未婚妻。
“哎呀,”老太婆说,“她现在不爱你了,要是见到你,会杀你的,她把对你的爱情早就藏起来了。”
“怎样才能找到它?”
“你等等,我女儿和女皇在一起,她说今天要来,找她打听打听。”
晚上,老太婆的女儿来了。母亲问她知道不知道女皇的爱情藏在什么地方。
“不知道,”女儿回答说,答应找女皇试探试探。
第二天,女儿又回来了,告诉母亲说:“海那边有一棵树,树上有只箱子,箱子里有只兔子,兔子肚里有只鸭子,鸭子肚里有只蛋,女皇的爱情藏在蛋里。”
伊万带上些面包,向老太婆的女儿说的地方走去。他找到了树,取下箱子,从箱子里取出兔子,从兔子肚里取出鸭子,从鸭子肚里取出蛋,带着蛋回来见老太婆。
老太婆要过命名日了,她邀请了女皇和她的三十个干姐妹来参加。她把蛋煮熟,给伊万穿上漂亮的衣服藏起来。
中午,女皇和干姐妹都来了,入席就座,吃午饭。吃完饭,老太婆在每人面前摆了一个普通的蛋,给女皇摆上伊万从鸭肚里取出来的那个蛋。女皇吃了这个蛋,深深爱上了伊万。
老太婆把伊万叫出来,大家喜气洋洋,兴高彩烈。女皇和伊万一起回到自己的国家举行婚礼,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篇8:关于元旦的民间流传故事介绍
元旦传说故事
大约在公元5万年前,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已由游牧变成农耕,定居在尼罗河的两岸,他们的农业能否收成与尼罗河发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的泛滥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每次都把这个时间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一年的开始定为这一天。这便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元旦各国的习俗活动
1、日本
日本在元旦的时候,会送一条有自己名字的围巾,给觉得重要的人留作纪念。
2、朝鲜
元旦这天,朝鲜家家户户都会吃糯米加松子、枣泥、蜂蜜煮成的甜饭,象征新的一年过得甜蜜、万事如意。
3、伊朗
元旦的前一天,伊朗的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干柴,到了晚上,全家人把干柴点燃,然后家人依次从火上跳过去,表示来年可免除疾病之害,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4、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在元旦这天,大家都会穿上新衣服拜访亲友,以此忏悔前一年的过错。而且在印尼某些地区,过元旦的时候人们会相拥痛哭,感叹人生短暂,岁月易逝。
5、匈牙利
匈牙利的居民在元旦这一天,是不能吃家禽和鱼类的。亲友之间互赠小猪和扫烟囱工人瓷像,表示美好的祝福。
6、保加利亚
元旦的前一天晚上十二点整,保加利亚的每家每户熄灯三分钟,亲属相互拥抱、接吻以示祝贺。等灯开了以后,大家坐下吃特制的新年蛋糕,如果谁吃到蛋糕里面的小钱币,就表示他在新的一年里会成为幸福的人。
7、阿根廷
在元旦这一天,全家人都赶到郊外的河中进行“新年浴”,在下水之前,先把鲜花撒在水面上,然后全家人跳入水中,用花瓣擦揉全身,这样是为了把旧年的晦气洗掉。
8、英国
在苏格兰地区,元旦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会敞开,欢迎任何人来做客。而客人则需要随身带块炭,投向主人的炉中,象征炉火久久地燃烧,家庭兴旺。
9、法国
在元旦这天要把家里的余酒喝光,用来寓意新年万事如意。如果还有存酒的话,就表示新年会交厄运。
篇9:流传民间的常用谚语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你敬人一尺,人敬您一丈。
4.逢着瞎子不谈光,逢着癞子不谈疮。
5.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6.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
7.敬老得老,敬禾得宝。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9.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10.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
11.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3.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
1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15.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16.宁肯给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财。
17.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棋不悔大丈夫。
18.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
19.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20.君子不重则不威。
21.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2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3.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
24.冷天莫遮火,热天莫遮风。
25.你对人无情,人对你薄意。
26.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赢一步。
27.若要好,大让小。
28.事怕合计,人怕客气。
29.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30.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31.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3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33.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34.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35.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36.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37.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38.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39.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40.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1.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42.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4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4.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45.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46.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4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8.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49.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50.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51.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5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53.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54.好学深思,心知其义。
55.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56.三人行,必有我师。
57.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58.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
5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0.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
61.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
6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63.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64.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65.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66.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67.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
68.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68.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69.天上掉下馅饼来。
70.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71.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72.挂羊头,卖狗肉。
73.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74.猫哭老鼠假慈悲。
75.当面是个人,转脸是个鬼。
7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77.满招损,谦受益。
78.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7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80.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篇10:民间流传的谜语
十二点 ,猜一个字答案是:斗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鸡?——答:淋雨的时候
手提包,猜一个字 答案是:抱
人有他则变大,猜一个字答案是:一
五十对耳朵 ,猜一个字答案是:陌
半个人,猜一个字 答案是:伴
人到暮年倍思乡 (中药名二)——谜底:白头翁,怀生地
人无信不立,猜一字答案是:言
一回生,两回熟。 (打三字俗语)——谜底:长见识
我有言在先 (打一语文用语)——谜底:成语
为什么和尚总是朝北拜?——答:因为“南无阿弥陀佛”
什么门不能有门栓?——答:球门
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手。猜一字,答案是:拿
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猜一字,答案是:田
文化兵 (打一成语)——谜底:有识之士
人不在其位 ,猜一个字答案是:立
文武两全,猜一字 答案是: 斌
一点水准。猜一字,答案是:淮
太阳西边下,月儿东边挂,猜一字 答案是:明
小姑娘,猜一个字 答案是:妙
篇11:民间流传的歇后语大
民间流传的歇后语大合集
1、铁杵磨成针 - 功到自然成
2、一口咬断铁钉子 - 好硬的嘴
3、吃了秤舵 - 铁心了(比喻下了决心了不可改变。或比喻狠了心,心肠硬,不为感情所动)
4、铁锤当炒勺 - 砸锅
5、铁铸黄牛 - 开不得犁
6、铁钩子搔痒痒 - 是把硬
7、铁打的耕牛 - 动不得力(犁)(比喻不能用力。有时表示气力不足。有时表示无能为力或有力使不出)
8、铁拐李的脚杆子 - 高低不乎(比喻程度不一样)
9、铁拐李葫芦里的药 - 医不好自己的病(比喻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10、张飞卖铁锤 - 人硬货了当
11、火车站的铁轨 - 道道多(比喻主意、办法多)
12、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里 - 折腾没个完
13、胸口上放秤砣 - 铁了心
14、鲤鱼吞秤砣 - 铁了心(比喻下定决心)
15、烧红了生铁 - 越打越硬(比喻非常坚强,宁可皮肉受苦也不肯暴露党的机密)
16、吞进了烙铁 - 一副热心肠
17、针尖上削铁 - 有也没多少
18、砸锅卖铁 - 豁出来了
19、咬着铁棍还说牙齿硬 - 强装有本事(比喻本来不能硬装行)
20、趁热打铁 - 正好
21、锤砸铁钻 - 响当当
22、废日堆里的铁锅 - 破烂货
23、钢头戴铁帽 - 双保险
24、包公审案 - 铁面无私
25、棱过铁路 - 越轨行为
26、鲤鱼吞秤砣 - 铁了心 …
27、烧红了生铁 - 越打越硬
28、铁打的耕牛 - 动不得力(犁)
29、铁拐李的脚杆子 - 高低不乎
30、铁拐李葫芦里的药 - 医不好自己的病
31、白铁斧头 - 两面光
32、百斤担子加铁砣 - 重任在肩;肩负重任
33、包公审案子 - 铁面无私;六亲不认
34、抱着铁耙子亲嘴 - 自找钉子碰
35、补锅匠栽跟头 - 倒贴(铁)
36、炒菜的铁锅 - 腻透了
37、趁热打铁 - 赶紧;正在火候上
38、城隍庙的铁算盘 - 难算;算不清;不由人算
39、秤砣囫囵吞 - 铁了心
40、秤砣碰铁蛋 - 硬对硬
41、出炉的铁水 - 沾不得
42、出炉的红铁 - 找打
43、打铁不用锤 - 硬充能耐
44、打铁卖粮 - 各于一行
45、大铁锤敲铜锣 - 响当当;当当响
46、丢了铁锤担灯草 - 拈轻怕重
47、锻工的榔头 - 趁热打铁
48、打铁的拆炉子 - 散伙(火)
49、钉头碰着铁头 - 硬对硬
50、刚出炉的铁 - 心底纯正
篇12:关于民间流传的歇后语
关于民间流传的歇后语
1. 粪船过江 - 装屎(死)(比喻假装死)
2. 肥皂洗手 - 一干二净
3. 扶着桥栏杆过河 - 生怕掉进去(比喻胆小怕事)
4. 翻穿皮袄 - 装羊(样)(比喻装腔作势,装模作样)
5. 粉球滚芝麻 - 多少沾点儿
6. 粉条泡在滚水里 - 直不起腰来
7. 蜂儿没嘴 - 屁股伤人
8. 斧大好砍树,针小能穿布 - 各有各用处
9. 伏天穿皮袄 - 赁来的
10. 发高烧不出汗 - 胡说
11. 发困给个枕头 - 正得劲儿
12. 翻穿皮袄 - 装羊(样)
13. 饭店门前摆粥摊 - 抢人生意
14. 猴子吃辣椒 - 抓耳挠腮(比喻焦急、忙乱,而又没办法)
15. 猴子爬树 - 拿手戏(比喻擅长、有把握)
16. 猴子爬树梢 - 到顶了(比喻达到了顶点,或事情达到了顶峰)
17. 和尚的脑壳 - 设法(发)(比喻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18. 和沿头上的虱子 - 明摆着(比喻非常明显)
19. 和尚头上盘辫子 - 空绕一圈儿(比喻白走一趟)
20. 和尚打架扯辫子 - 没有的事(比喻某件事不可能发生,或对某件事表示否定)
21. 花盆里栽松树 - 成不了树(比喻没有多大出息)
22. 花眼蛇打喷嚏 - 满嘴是奏(比喻说话伤人,或说些反动的话)
23. 戏台上娶亲 - 欢乐一时说一时
24. 麻雀虽小 - 肝胆俱全(比喻小而齐全,具有典型意义)
25. 麻子照相 - 脸上不好看
26. 木头人过河 - 摸不着底(比喻摸不着底细)
27. 木扳板钉钉 - 说一句是一句(比喻说话算数)
28. 木匠拉大锯 - 有来有去(比喻彼此间互有来往)
29. 木匠刨木料 - 有尺寸(比喻做事有分寸)
30. 木匠推刨子 - 直来直去(比喻为人直爽,说话不拐弯抹角)
31. 木偶跳舞 - 幕后操纵(比喻出面的人受别人操纵指挥)
32. 木偶下海 - 不着底(比喻工作不深入实际)
33. 木偶表演 - 随着人家的措头转
34. 蚂蝗见血 - 叮(盯)住不放(比喻集中视力看)
35. 蚂蚁挡道儿 - 颠不翻车(比喻无关大局)
36. 蚂蚁讲话 - 碰头(比喻见面、相遇)
37. 蚂蚁搬家 - 不是凤,就是雨(比喻事先有了预兆)
38. 卖了犬褂买裤衩 - 短得见不了人
39. 卖豆腐的扛马脚 - 生意不大架子大(比喻本事不大,架子却不小)
40. 卖水的看大河 - 尽是钱(比喻脑袋里想的是钱,眼睛看的是钱,一切为了钱)
41. 猫不吃鱼 - 假斯文
42. 猫儿抓老鼠 - 祖传手艺
43. 猫儿捉老鼠狗看门 - 各守本分(比喻份内事,各人有各人的职责)
44. 猫钻狗洞 - 容易通过
45. 猫头鹰唱歌 - 怪声怪调
46. 马大哈当会计 - 全是糊涂帐
47. 马勺碰锅沿 - 常有的事(比喻屡见不鲜)
48. 马路不叫马路 - 公道(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
49. 马蜂蜇秃子 - 没遮没盖(比喻没有可掩饰的了)
50. 没吃三两煎豆腐 - 称什么老斋公
51. 七尺汉子六尺门 - 不得不低头
52. 七八月的南瓜 - 皮老心不老(比喻人虽老了,但上进心还很强)
53. 敲锣捉麻雀 - 一个逮不了(比喻打草惊蛇)
54. 敲开的木鱼 - 合不拢嘴(比喻高兴地合不上嘴)
55. 墙头上的种白菜 - 难浇(交)(比喻为人孤僻,很难和别人做朋友)
56. 墙头上睡觉 - 难得翻身(比喻很难改变原来较差的状况)
57. 请个猴子去摘桃 - 吃不了你肚里
58. 请小姨子做伴 - 不安好心眼(比喻做事另有企图)
59. 前面是狼后面是虎 - 个比一个凶
60. 清水潭里扔石头 - 一眼望到底(比喻看得很透彻)
61. 清明后的妻子 - 一夜一节子(比喻长的非常快。或变化多端)
62. 清蒸鸭子 - 浑身稀烂嘴巴硬(比喻本来输了不服输)
63. 气象大学毕业的 - 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比喻精神过于敏感,对一些事情结论下得过早)
64. 一口想吃个胖子 - 性子太急
65. 一口吞个热芋头 - 一晌不出(比喻不声不响)
66. 一口吞了三个馒头 - 吃不消
67. 一根筷子吃面条 - 独挑儿
68. 一根筷子吃莲菜 - 挑眼
69. 一根肠子通屁股 - 吃啥屙啥
70. 一根蚊香两头点 - 两头成灰
71. 一根牛毛破八瓣 - 分的真细(比喻一点也不疏忽大意)
72. 一分钱的醋 - 叉酸又贱
73. 一分钱的份子 - 少礼
74. 一天下了三场雨 - 少情(晴)
75. 一天一场雨 - 无情(晴)(比喻没有感情。或不留情)
76. 一斤酒瓶装十两 - 正好
77. 猪八戒戴花 - 越多越丑
78. 猪八戒吃猪啼 - 自残骨肉
79. 猪八戒吃黄连 - 苦了大嘴的
80. 猪八戒吃人参果 - 苦了大嘴的
81. 猪八戒耍把式 - 倒打一耙
82. 猪八戒了天拜佛 - 掸心不稳
83. 猪尿泡打入 - 情节重
84. 猪婆吃包衣 - 自吃自
85. 猪鬃刷子 - 又粗又硬
★ 中国民间流传故事
★ 民间武侠故事
★ 民间幽默故事精选
★ 民间真实诡异故事
★ 经典的民间小故事
民间流传故事(共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