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诗词

时间:2022-11-29 09:40:11 作者:卡夫卡×奥利奥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卡夫卡×奥利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扬州诗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扬州诗词,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扬州慢组诗诗词

扬州慢组诗诗词

扬州慢·深圳

文/白山黑水

深圳风光,名扬华夏,邓公挥笔文章。

又毗邻香港,独厚得天帮。

卅载建功传四海,公交地铁,高价徜徉。

架高桥,,群楼林立,南粤飞扬。

区区卅载,看而今,雄震邻邦。

世界巨头来,轻工基地,电子之王。

昔日渔村安在?,边民苦、望海无粮。

看如今豪贵,谁为斗米心伤?

扬州慢·深圳风光

文/白山黑水

深圳风光,名扬四海,邓公妙笔辉煌。

改革开放策,独厚得天帮。

卅载建功传五岳,公交地铁,高架徜徉。

望鹏城,高楼林立,南粤名扬。

区区卅载,看如今,雄震邻邦。

世界巨头来,轻工基地,电子之王。

昔日渔村安在?,边民苦、望海无粮。

看如今华夏,谁为祖国争芳?

扬州慢·圆月伤

文/白山黑水

圆月君丧,天昏地暗,如麻心乱彷徨。

故人乘鹤去,一夜雪加霜。

屋漏却逢连夜雨,肝肠寸断,涕泪谁帮?

望苍天,泪雨滂沱,如梦刚刚。

忆婚廿载,苦难尝,犬子成长。

父子搏拼忙,打工四海,来日方长。

子孝夫妻同度,虽然苦、倒也无妨。

往事如烟灭,问天路在何方?。

扬州慢·雪

文/白山黑水

刺骨寒风,隆冬腊月,蕊仙飞泻天宫。

看鲜花朵朵,似玉砌苍穹。

向天望,银装素裹,晶莹玉蕊。

剔透蓬松。绽团芳、布满环宇,飘洒天空。

梅开数朵,报春归、骨瘦枝中。

数枝艳花红,芳香四溢,溢满寒宫。

北国风光优美,长城外,一派隆冬。

夜空中,穿巷走街,灯火如龙。

篇2:形容扬州木偶戏的诗词

形容扬州木偶戏的诗词

1.咏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闷十二首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广陵秋月对月即事陈羽

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月,不觉隋家陵树秋。

广陵诗权德舆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加箫发连营。

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交驰流水毂,迥按浮云甍。

青楼旭日映,绿野 春风晴。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

飘摇翠竹薄,掩映红襦明。

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

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表。

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

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

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

夜看扬州市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扬州春词三首 姚合

(一)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二)

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

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谷鸟鸣还艳,山夫到更狂。

可怜游赏地,炀帝国倾亡。

(三)

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

市廛持烛入,邻里漾船过。

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

春光荡城郭,满耳是笙歌。

扬州三首

杜牧

(一)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游。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二)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三)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风闵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

柁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过扬州

韦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广陵寒食夜 李中

广陵寒食夜,豪贵足佳期。

紫陌人归后,红楼月上时。

绮罗春未歇,丝竹韵犹迟。

明日踏青兴,输他轻薄儿。

扬 州

陈秀民

琼花观里花无比,明月楼头月有光。

华省不时开饮宴,有司排日送官羊。

银床露冷侵歌扇,罗荐风轻袭舞裳。

遮莫淮南供给重,逢人犹说好维扬。

维扬怀古 曾棨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扬州 陈子龙

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

青山半映瓜洲树,芳草斜连扬子桥。

隋苑楼台迷晓雾,吴宫花月送春潮。

汴河尽是新栽柳,依旧东风恨未消。

广陵怀古 洪升

孤坟何处问雷塘?犹忆东巡乐未央。

廿四桥头人影乱,三千殿脚棹歌长。

流萤不见飞隋苑,杜宇依然叫蜀冈。

全盛江都同一梦,杨花如雪晚茫茫。

维扬竹枝词 黄慎

(一)

箫声吹彻月濛濛,羡杀歌儿爱比红。

水阁无人冰簟冷,鸳鸯深入藕花风。

(二)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

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

(三)

院院笙歌送晚春,落红如锦草如茵。

画船飞过衣香远,多少风光属酒人。

(四)

画檐春暖唤晴鸠,晓起棠梨宿雨收。

闲倚镜奁临水面,拟将时样学苏州。

扬州(四首选二) 郑燮

(一)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二)

廿四桥边草径荒,新开小港透雷塘。

画楼隐隐烟霞远,铁板铮铮树木凉。

文字岂能传太守,风流原不碍隋皇。

量今酌古情何限,愿借东风作小狂。

2.所咏名胜仍然存在

炀帝陵 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雷塘 程梦星

地北割据多历年,隋文混一九有全。

躬行节俭日康阜,生儿独恨不象贤。

初年平陈责后主,荒亡晚节同流连。

江都何好同梦寐,征辽自说原偶然。

三千宫娃尽粉黛,牙樯锦缆沿堤牵。

迷楼酣宴方未了,雷陂宿草空芊芊。

隋家得国本智巧,天意不欲祚久延。

狂魂荡魄出昏乱,英主乃起唐李渊。

春风杨柳吹线线,秋宵萤火来翩翩。

一抔玉匣且泯灭,白头老圃开花田。

茱萸湾

钱允治

茱萸湾头雨乍晴,广陵城北田方耕。

小艇出港白衣湿,高楼开窗玉腕横。

细草漠漠天际远,一水漾漾船边清。

客来空举旧时话,岸上垂杨蝉忽鸣。

幸天宁寺 爱新觉罗.玄烨

空濛为洗竹,风过惜残梅。

鸟语当阶树,云行早动雷。

晨钟接豹尾,僧舍踏芳埃。

更觉清心赏,尘襟笑口开。

前题 十里清溪曲,丛篁入望深。

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侵。

俗有鱼为业,园饶笋作林。

民风爱淳朴,不厌一登临。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 谈迁

斜阳古道接轮蹄,明月扶疏属柳西。

桥上行人桥下水,落花尚自怨香泥。

和刘原父平山堂见寄 欧阳修

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

山横天地苍茫外,花发池台草莽间。

万井笙歌遗俗在,一樽风月属君闲。

遥知为我留真赏,恨不相随暂解颜。

平山堂留题

梅尧臣

蜀冈莽苍临大邦,雄雄太守驻旌幢。

相基树楹气势庞,千山飞影横过江。

峰峤俯仰如奔降,雷塘波小鸂鶒双。

陆羽井苔粘瓦缸,煎铛泻顶声淙淙。

雨牙鸟爪不易得,碾雪恨无居士庞。

已见宣城谢公陋,吟看远岫通高窗。

平山堂 王安石

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

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风流。

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年有此不?

平山堂 苏辙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

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

檐外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汍澜。

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仔细观。

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秦观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小,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同诸子泛舟平山堂酌第五泉 万时华

共泛轻舟绿树湾,遥从北郭问平山。

烟云似挟川原动,鱼鸟俱亲水石间。

细品名泉共草坐,偶寻遗碣识苔斑。

醉翁行处残阳古,多少游人日往还。

早春泛舟至平山堂分韵

曹寅

(一)

遨头吟兴未嫌劳,城脚淮流绿满壕。

恰趁扬人看新水,红桥正月上轻舠。

(二)

柳条风劲尚无尘,谁筑渔庄作近邻。

笑指林皋簇鞍马,早梅空赚路边人。

(三)

倚天栏槛极空明,吴楚风烟画不成。

漱罢寒泉无一语,竹舆归去有钟声。

平山堂 程梦星

欧公到处为斋堂,扬州结构依蜀冈。

政清俗化有余暇,簿书不遣妨清狂。

眼前突兀非旧屋,兴颓举废无时荒。

诗词下笔妙一世,和者杰手皆苏王。

至今文士胜游集,春秋排日提壶觞。

四言过客偶信宿,好名亦必停游缰。

雄楼杰阁满天地,斯堂不与衡低昂。

山平水远妙蕴藉,略如欧老行文章。

南徐北固隔乡县,凭君眼力收江光。

夷陵画舫更何所,倚栏怀古山风凉。

谷林堂 苏轼

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美哉新堂成,及此秋风初。

我来适过雨,物至如娱予。

稚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

老槐苦无赖,风花欲填渠。

山鸦争呼号,溪蝉独清虚。

寄怀劳生外,得句幽梦余。

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

平楼 汪楫

平楼高十尺,登眺意翛然。

树绿鱼船上,山晴古堞边。

非是人迹少,当午磬声传。

身在繁华地,空悲大业年。

过史公墓 吴嘉纪

才闻战马渡滹沱,南北纷纷尽倒戈。

诸将无心留社稷,一抔遗恨对山河。

秋风墓岭松篁暗,夕照芜城鼓角多。

寂寞夜台谁吊问?蓬蒿满地牧童歌。

督师史相国墓 谈迁

忧来有目瞑重泉,白气如虹牛斗边。

德祜庭芝惟死宋,望诸乐毅不忘燕。

长城万里何当坏,文梓千株只可怜。

墓上尚虚翁仲石,恐教遗恨到祁连。

梅花岭 孔尚任

梅枯岭亦倾,人来立脚叹。

岭下水滔滔,将军衣冠烂。

广陵吊史阁部 黄燮清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瘦西湖 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红桥绝句(四首选二) 吴绮

(一)

城北风光绝点尘,垂杨个个斗腰身。

榆钱飞尽荷钱出,买断扬州十里春。

(二)

水槛回环抱小楼,人家排住藕花洲。

锦鞯画桨知多少,输却闲情付白鸥。

冶春绝句二十首(选五)

王士祯

(一)

今年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遣春来。

江南一夜落红雪,便有夭桃无数开。

(二)

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阑干九曲红。

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三)

扬州少年臂支红,桃花马上柘枝弓。

风前雉 雕翎响,走马春郊类卷蓬。

(四)

东风花事到江城,早有人家唤卖饧。

他日想思忘不得,平山堂下五清明。

(五)

寂寞园林花覆苔,停桡休遣棹歌催。

桃苏髻子新梳掠,三五池亭斗草来。

冶春诗 汪懋麟

(一)

红桥桥下水潆回,青雀衔波接尾来。

莫放春光容易过,海棠渐落野棠开。

(二)

斗鸡台畔落花红,恶少争弯两石弓。

指点卢头索春酒,醉归骑马似飞蓬。

(三)

双双蝉翼似飞鸦,一线春风破脸霞。

行到绛仙楼下立,只教人看牡丹花。

虹桥泛舟 鲍皋

晴波绕郭引兰舟,一带园林小逗留。

夹岸柳榆藏水榭,谁家莺燕占花楼。

帘前玉镜歌新艳,桥畔琼箫唤旧愁。

欲买春风竹西路,钗光鬓影不胜收。

南园春柳词

马曰璐

(一)

城隈春水赤阑桥,一片晴波翠袖招。

我自独来先欲醉,好风频动最长条。

(二)

飞花未许点春衫,也学腰支镜里涵。

鹤渚鱼汀通一望,只疑清梦落江南。

(三)

歌板声沉日易西,新诗多为月明题。

黄鹂可是耽吟者,洗砚池头并坐啼。

董井 吴嘉纪

一泓汉家水,苔深汲者寡。

当时供大儒,今日饮战马。

3.所咏古迹虽已不存但遗踪尚可寻觅

后土祠

罗隐

四海兵戈尚未宁,谩劳淮海写仪形。

九天玄女犹无圣,后土夫人岂有灵。

一带好云侵鬓绿,两野危岫拂眉青。

韦郎年少知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经。

月明桥 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禅智寺

张祜

宝殿依山险,临虚势若吞。

画檐齐木末,香砌压云根。

远景窗中岫,孤烟竹里村。

凭高聊一望,乡思隔吴门。

隋宫春 杜牧

龙舟东下事成空,蔓草萋萋满故宫。

亡国亡家为颜色,露桃犹自恨春风。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蔼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隋堤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秋日登扬州栖灵寺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檐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洗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登扬州栖灵寺塔

刘长卿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

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

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

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

雨飞千拱霁,日在万家夕。

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

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

同乐天登栖录寺塔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与梦得同登栖灵寺塔 白居易

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

宿木兰院 皮日休

木兰院里双栖鹤,常被金钲聒不眠。

今夜宿来还似尔,到明无计梦云泉。

题惠昭寺木兰院二首

王播

(一)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二)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石塔寺 苏轼

世传王播饭后钟诗,盖扬州石塔寺事也,

相传如此

饥眼眩西东,诗肠忘早晏。

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

胡为三十年,记忆作此讪。

斋厨养若人,无益只遗患。

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巨眼。

木兰院 程梦星

今之石塔唐木兰,穷愁王播尝盘桓。

无聊寄食僧易厌,鸣钟故使过朝餐。

后来作相领盐铁,再过此地笑复叹。

为德不卒何足较,人情未免伤饥寒。

八驺得意亦杰士,声名何不防贪残。

阇黎轻薄盖巨眼,东坡严断宁容宽。

汉朝君相食不足,戛羹轹鬴书史官。

盛德大业乃佳话,不然恩怨无足观。

龛香寂寂钟磬冷,佛眼平等惟闲看。

后来游者莫题句,碧纱黄土嫌多端。

上方寺访东坡先生石刻诗次韵 王士祯

昔出蜀冈道,黄叶鸣秋蝉。

今来上方寺,绿萼破春烟。

坦步宝带侧,延眺隋城颠。

古刹龙象寂,残碣蛛丝悬。

缅思峨眉人,文采真神仙。

赠诗日南使,宾佐皆豪贤。

邈然意终古,漱墨留春泉。

老笔欲飞动,妙态殊便娟。

空堂响人语,怖鸽飞联翩。

后游慨今昔,凭吊当同然。

维扬谒文信公祠 陈第

万死艰难地,千秋伏腊新。

山河终国破,天地已成仁。

江橘南中像,岩松雪后春。

徘徊歌正气,不觉泪沾巾。

双忠祠

鲍皋

梅花岭左祀双忠,赫濯姜公并李公。

昔在长围射使者,更闻开壁斩西戎。

吴陵兵刃阳阳日,宋国山河草草中。

晚上平山堂上望,寒鸦飞尽大城空。

康山

吕大器

康山一篑草萋萋,无复豪华似浒西。

独有扬州旧时月,翠禽飞上玉梅啼。

僦居西方寺旬日矣漫题古壁

金农无佛又无僧,空堂一盏灯。

杯贪京口酒,书杀剡中藤。

占梦今都应,谀人老未能。

此时何所想?池上鹤窥冰。

4.咏历代扬州名产

百炼镜 白居易

百炼镜,熔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奇。

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

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史手自封。

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

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

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

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茶园十二韵 王禹

勤王修岁贡,晚驾过郊原。

蔽芾余千本,青葱共一园。

牙新撑老叶,土软迸深根。

舌小侔黄雀,毛狞摘绿猿。

出蒸香更别,入焙火微温。

采近桐华节,生无谷雨痕。

缄滕防远道,进献趁头番。

待破华胥梦,先经阊阖门。

汲井鸣玉甃,开宴压瑶樽。

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

沃心同直谏,苦口类嘉言。

未复金銮诏,年年奉至尊。

后土庙琼花诗二首

王禹

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

俗谓之琼花云,因赋诗以状其态。

(一)

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

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当羞见落梅妆。

(二)

春冰薄薄压枝柯,分与清香是月娥。

忽似署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后土祠琼花诗

韩琦

惟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

年年后土祠,独比琼瑶贵。

中舍霰冰芳,外围蝴蝶戏。

荼蘼不见得,芍药惭多媚。

扶疏翠盖圆,散乱珍珠缀。

不从众格繁,自守幽姿粹。

尝闻好事家,欲移金毂地。

既违孤洁情,终误栽培意。

洛阳红牡丹,适时名转异。

新荣托旧枝,万状呈天丽。

天工借颜色,深淡随人智。

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

草木禀赋殊,得天岂轻议。

我来首见花,对月聊自醉。

无双亭观琼花赠张圣民

刘敞

东风万物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

那有灵霙凌暖日,不为琪树隔流沙。

祠城寂寂春空老,江雨冥冥日易斜。

仙品国香俱妙绝,少倾高兴尽流霞。1.咏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闷十二首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广陵秋月对月即事陈羽

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月,不觉隋家陵树秋。

广陵诗权德舆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加箫发连营。

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交驰流水毂,迥按浮云甍。

青楼旭日映,绿野 春风晴。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

飘摇翠竹薄,掩映红襦明。

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

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表。

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

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

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

篇3: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词

古诗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篇4:扬州

扬州市内外桃花在三月前后均未减少。

我带着一匹马穿过你的窗户,微笑着回到我身边。

你用飞花的视线充满了我的怀旧。

你用藤蔓的誓言来纠缠你以前的生活。你像水一样流过我期待的图片。

当夜间渗漏更深的时候,洗香蕉叶等残云破晓再次相遇。手指之间的笔划写了一段相思的爱情。你说爱我就像一只蝴蝶,刺绣了三个婚姻。追求你,不管秋天、霜和冬天的雪。打开誓言的手掌必须比永远更远。你的眉毛之间的纸伞遮住了所有的情节,只有折叠的风扇被通过了。

你是水墨画中我无意留下的墨点。我晚上没睡。你的微笑隐约出现在我的字里行间。一个枕头,烟,雨,燕然,半块新的墨水,很难解决尘埃落定的边缘。一半的温暖的梦,一半的珠帘,委婉的声音,通过雕刻的窗户。别染相思。我还是很小心你。清风酒,明月为晚餐,你叹了口气,这位先生没有还清柱子。马来了,打破了时间,没有遗憾,绝望地爱上了你。你是诗人的睡莲,在晚夏静静绽放。在荷叶下,锦鲤吐出几圈蜻蜓,离开了画面。

池塘边的柳树隐藏着多雨的季节,像雪飘过谁的后院。

篇5:《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词鉴赏

在花园里是容易看出时节的变化的,其中最使人惊异、最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

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风寒,在零霜下雪的时候,它就在路边开放了。

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开遍扬州。

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

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

篇6:《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词鉴赏

①兔园:本是汉梁孝王的园名,这里借指扬州的林园。标:标志。物序:时序,时节变换。这两句是说,在花园里是容易看出时节的变化的,其中最使人惊异、最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

②拟:比,对着。这两句是说,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风寒,在零霜下雪的时候,它就在路边开放了。

③却月观、凌风台:可能都是扬州的台观名。这两句是说,梅花在台观周围开得很盛。

④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曾遗弃陈皇后于长门宫,司马相如为她写过一篇《长门赋》。临邛:汉县名,司马相如曾在临邛饮酒,结识了卓文君。这两句是说,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

上春:即孟春正月。这两句是说,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

篇7:《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词鉴赏

品赏此诗须从“惊”字入手。惊,既是诗人对梅花标领物序敏锐性、准确性的惊异之情,也是赏梅人、写梅人意气风发、敢作敢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心理表达。

标领物序是梅花的使命,可担当此使命的环境又是其他花朵所不能承受的,“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霜愈浓,雪愈深,其枝愈挺,其花愈俏。不是吗?挺拔不屈的枝干让当空的皓月黯然失色,掩面后退;清洁俏丽的花朵让卷地的飙风收起狂暴脾气悄然隐去。悬崖百丈冰相加,浓霜大雪相侵,梅花仍毫不畏惧地踏着准确的节拍报春来了,皓月飙风能不感动吗?浓霜凝枝,轻松衔起;大雪压干,自如撑出;霜雪映衬,准时开放。大大方方的风姿,磊磊落落的胸怀,不屈不挠的气概,梅花精神在这二十字中得到酣畅淋漓的表达。“当路”、“拟寒”、“却月”、“凌风”是人梅双关,梅能在霜雪满天的季节里含苞怒放,人也应在风雨连绵的人生路上不失时机地施展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枝横、花绕”两句中“却月观”、“凌风台”是名词,而“却”和“凌”又是动词,诗人运笔之处以“名”引“动”,以“动”扬“名”,寄情寓意不见痕迹,浑然天成。这种匠心独运的剪裁,既收到了耐人寻味的效果,也向后人证明了作者在斟酌词句上的深厚功力。故而,一首吟罢泪双流的大诗人杜甫说:“颇学阴何苦用心”(阴指阴铿,何指何逊)。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则是诗人展开丰富联想的神来之笔。皓月、飙风感动了,住在长门宫的陈皇后、家是临邛县的卓文君也感动了:她们看到挺拔不屈的枝干,不由发出了人不如梅的哀叹。清洁俏丽的花朵与晶莹剔透的泪珠两相映衬,泪是花,花是泪,以酒献花,花依然,人却醉。诗人借陈皇后、卓文君的历史典故,讽刺了那些视女子为玩物,声色犬马的无耻之徒。这同时也是诗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控诉与呐喊。“朝洒”、“夕驻”两句看似与梅标人格的主题创意无关,但正是这神来之笔,拓宽深化了诗作的思想内涵,在笔锋突转的跌宕起伏之中抒发了诗人不把恩宠疏远看得很重、不受名利所累的冷静头脑和旷达胸怀,可以说是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最后两句“早知应飘落,故逐上春来。”将梅标人格的感怀推向高潮。有盛必有衰,盛开的梅花终有凋落的时候,可凋落并不可怕,并不后悔,只要能够向人们报道严寒即将消退,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尽到自己的职责,这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就是最大最好的欣慰,更何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结尾与开头照应,回答了梅花为什么要担当标领物序的报春使者的设问。

整首诗一气呵成,景融情、物传神,有思想,有韵味,盛开的梅花与诗人奔放的才情浑然一体,构成一篇雄视百代的咏梅佳作。

明朝陆时雍之《诗镜总论》:

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

何逊以本色见佳,後之采真者,欲摹之而不及。陶之难摹,难其神也;何之难摹,难其韵也。何逊之後继有阴铿,阴何气韵相邻,而风华自布。见其婉而巧矣,微芳幽馥,时欲袭人。

篇8:《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词鉴赏

南北朝: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篇9:徐凝的七绝诗词《忆扬州》赏析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赏析】

诗的前两句回忆当时分别的情景。“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之人;“愁眉”、“泪眼”分别用一个“难”字和一个“易”字表达出来,有反复留连、无限萦怀之感。

后两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宕开一笔,从殷切的思念转写眼前的明月。明月本来就是离愁别恨的符号,它照着离别之人,更加助愁添恨。这种愁与恨本来与明月无关,但因为明月见证了当时的离别,当离人再次看到明月时就不免勾起了当时伤心的回忆。然而,此时的明月没有丝毫的感情,它不管自己是否成了离人伤心的代名词,只是这么静静地照着,这便显得“可憎”,所以说“明月无赖”。“无赖”二字,有褒义和贬义双重含义,诗中作者是说,满腹愁怀却偏又遇见月光,觉得不堪承受,有抱怨之意。但后世因为惊赏扬州明月的这种新奇形象,就离开了诗人原意,把“无赖”二字当作爱极的昵称了。

月光普照人间,并不偏宠扬州,而扬州的魅力,也不是仅在月色,诗人却截取了扬州月色这样似乎违反常理之语,把扬州装点出无限的风姿。诗人把天下的月色“三分”,说扬州占取了“三分之二”,把扬州的明月写到了入神的地步,并用“无赖”形容“明月”,使人对扬州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这种大胆的艺术构思所产生效果是令人惊叹的:它使得“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还对苏轼有所启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便是以数目字来写春色,令人惊叹。

扩展阅读:徐凝的简介

徐凝,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诤友张祐(792?-853?)年岁相当,与白居易、元稹同时而稍晚。元和间(806-820)有诗名。明人扬基《眉庵集》卷五“长短句体”赋诗云:“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徐诗102首,五七言绝句占了96首,其中五言绝句16首,七言绝句80首,七绝高手亦。徐凝提及牡丹的三首诗作,首首是无以复加,为后人所推崇。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等。

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字不详,睦州人。唐分水柏山(今桐庐县分水镇柏山村)人。与施肩吾同里,日共吟咏。初游长安,因不愿炫耀才华,没有拜谒诸显贵,竟不成名。南归前作诗辞别侍郎韩愈:“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抨击了当时只重名望,不重真才实学的社会现象。

至长安,不善干谒,仅游韩愈之门,竟不成名。将归,以诗辞韩愈,有“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之句。唐元和中,举进士,官至金部侍郎。

遂归里,优悠诗酒以终。(唐诗纪事引郡阁雅谈云:“官至侍郎”,与此全不同。此依唐才子传)凝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尝于杭州开元寺观牡丹,见徐凝题牡丹诗一首,大为赞赏,邀与同饮,尽醉而归。唐人范摅《云溪友议》卷中《钱塘论》记载徐凝(题开元寺牡丹)诗的本事:“致仕尚书白舍人,初到钱塘,令访牡丹花,独开元寺僧慧澄,近于京师得此花栽,始植于庭,栏围甚密,他亦未知有也。时春景方深,惠澄设油幕以覆其上。牡丹至此分而种之也。会稽徐凝自富春来,未识白公,先题诗曰:‘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唯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白居易、徐凝两人相见,谈起长安牡丹和往事,甚感相见恨晚,说笑甚欢。更为奇巧的是,就在此时寺僧忽报诗人张祐来了。后徐与颇负诗名的张祜较量诗艺,祜自愧勿如,白居易判凝优胜题牡丹诗,为白居易所赏,元稹亦为奖掖,诗名遂振于元和间。

扩展阅读:徐凝的诗词风格

诗朴实无华,意境高远,笔墨流畅、自然。《题处湖》州缙云鼎:“黄帝旌旗去不回,空携片石碧崔嵬。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青天雨点来。”被奉为绝唱,后来竟无敢题者。

徐凝的书法著称于时。据《宣和书谱》载:“徐凝,书有行法,其笔意自具儒家风范,非规规于书者。”其《黄鹤楼》、《荆巫梦思》两诗的墨宝,为宋代宫廷所收藏。

古诗:寄白司马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争遣江州白司马,五年风景忆长安。

古诗:题开元寺牡丹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唯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古诗: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篇10:题扬州禅智寺杜牧诗词赏析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释】:

①禅智寺:又名竹西寺,在今扬州东北。《明统志》:“扬州府:禅智寺在府城东一十五里,本隋炀帝故宫,后建为寺。”按,寺废,建为砖瓦厂。

②白鸟:白羽之鸟。如鹤鹭之类。《诗经·大雅·灵台》:“白鸟翯翯。”

③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因杜牧此诗所咏处筑亭,名曰竹西亭,又称歌吹亭。

【赏析】: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就更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都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 苔,则行人罕至;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多少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篇11: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上及全诗词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篇12:扬州作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你看,大诗人李白也喜欢到扬州游玩呢。在这个金秋十月长假之际,我们一家人也来到了这具有众多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还有闻名中外的美食之城------扬州城。

我们七点不到就驱车来到了扬州的“冶春茶社”喝早茶,体验一下扬州人喝早茶的习惯,不过我们排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才品尝到了正宗的扬州早餐,饿得我肚子是叽里咕噜乱叫!饱肚一番后,我们就直接前往了有名“个园”。

我早听说“个园”里有假山,所以一到“个园”,我就直接奔向假山方向。“好像一个迷宫呀!”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最先跑了进去。刚开始还算顺利,不过没有那么一帆风顺,绕了几圈之后,我就被困住了,里面四通八达、曲径通幽,大洞连着小洞,怎么也出不去,急得我是满头大汗,只能向“山外求助”了,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妈妈,你在外面看得见路吗?帮我指指路吧,我被困住了。”我大喊大叫着,“谁叫你进去的呀?跑那么快!自己想办法吧!多动动你的脑子!””竟然'弃'子!妈妈好狠心呀!“正当我感到万般无奈的时候,爸妈已经来到了我身后,我顿时眉开眼笑,赶忙上去拉住了妈妈的手,那一刻感觉好温暖呀!”原来妈妈还是怕我迷路!“我心想。一刻钟左右后,我们终于奇迹般得发现了另一个出口,真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之后我们定定心心地逛完了整个“个园”,里面真的好大呀!庭院一间接着一间!真不愧是古代的有钱人家呀!家里那个富丽堂皇真让人耳目一新!感叹不已!

中午我们来到了来到淮扬人家,品尝到了有名的扬州菜,其中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最让我回味无穷!大煮干丝这道菜看似简单,却充分考验了厨师的刀工,干丝切得细如棉线,堆在盘子的中间,顶端撒上葱丝、姜丝、香菜,盘子底部都是金灿灿的汤料,上桌后是现吃现拌的,味道非常鲜美,(比我做的好吃多了)!不愧是扬州有名的菜肴之一呀!之后我们还品尝了扬州有名的点心和小吃。现在想来扬州的菜肴还让垂涎欲滴呢!真想再去吃一顿呀!

美餐一顿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游览了牡丹厅、船厅、水心亭,接着是赏月楼和玉秀楼。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长约1500米的复道回廊了,那真叫一个绝啊!让人不禁感叹这座传奇的园林,不愧是古运河畔的晚清第一名园呀!因为要赶着回常州,所以就只能就此打住了!

扬州城是不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呢?大家有空不妨也去游玩一下吧!我真心的感觉很不错呢!

【【精华】扬州作文集锦5篇】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词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词鉴赏

扬州导游词

作文:秋游扬州

哀扬州散文

扬州中考作文范文

扬州春游作文

扬州运河导游词参考

描写扬州的范文

扬州动物园作文

扬州诗词(推荐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扬州诗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