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难点

时间:2022-11-29 09:51:59 作者:和董仔去冲海浪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和董仔去冲海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难点,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难点,希望大家喜欢!

篇1: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难点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知识梳理】

一、智者学派

l. 产生背景

(l)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题

(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2)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 思想主张

(l) 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苏格拉底

(l) 主张

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柏拉图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亚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

(2) 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学习探究】1、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2) 不同点: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

②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 认为人生的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

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1) 相同点:都是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思想巨人;都强调人的价值,重视道德和秩序。

(2) 不同点:

①服务的政治体制不同:孔子维护“周礼”,推崇君主;苏格拉底用美德维护民主政治。

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

篇2: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难点

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

1.背景(1)教会宣扬因行称义;教皇兜售赎罪券,借机搜刮民财;教会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2)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动力.

2.进程

(1)马丁?路德,①因信称义,主张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使人获得精神上和灵魂上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②《九十五条论纲》;③废除教阶制度,简化一切仪式,神职人员允许结婚,建立新教会.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影响:①创立了新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局面。②动摇了以教皇为首的宗教_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文主义更加深入人心,开创欧洲近代史的新纪元。

(2)加尔文,①主张依靠信仰得救,否定教皇_②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实践:建立加尔文教;实行政教合一体制;创办日内瓦学院.作用:加尔文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3)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异同.相同:都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都采取了神学异端形式;都得到社会广泛支持;都反对天主教神学;都否认教皇_对教会信仰、制度、仪式都有不同程度改革,确立“教随国定”原则。不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引发农民战争,使天主教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诸侯取代教皇;加尔文建立民主教会,更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激进派,影响遍及欧洲。

3.影响,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_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宗教_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_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都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产生而兴起的。②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尤其是反对天主教会。③兴起后都迅速波及到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重要条件。德国受教会压榨最严重,首先爆发了宗教改革,还与西欧各国复杂的社会矛盾有关,并且各种社会力量都将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②时间与范围不同:文艺复兴开始于1415世纪的意大利,然后波及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_且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国,是—场社会各阶层都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③历史作用不同: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西欧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改革中产生的加尔文的学说,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篇3: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难点

1、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学习方法)

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荀子(性恶论;仁政说;水舟之说;唯物思想等)

(2)道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创始人老子,主张:道为万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

发展:庄子。思想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

(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

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经营方式变化,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士阶层扩大,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主张。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内容:各家主张战国时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另外还有法家思想需要注意,为后来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篇4: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难点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基础解读】

一、四大发明

1、概况: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

(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传播。

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

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秀的历法。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篇5: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1课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

【知识梳理】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期产力提高促进封建经济迅速发

第1课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

【知识梳理】

、百家争鸣

1. 背景:(l)春秋战期产力提高促进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社变革:社结构发急剧化士受重用, 并提自主张

(3)术移:现私讲,官府发展民间

(4)社需求:各纷争社环境才及其治略需求

2.各派代表物:①道家:庄;②儒家:孔、孟荀;③墨家:墨;

④家:商鞅、韩非;等等

3. 评价:(1) 百家争鸣历史第思想解放运;

(2) 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重要阶段;

(3) 各家派彼渗透、吸收、融合奠定思想文化发展基础

二、儒家思想形:

期 物 主张

春秋 孔 ①政治:a.核仁即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德治民惜民力反苛政c.主张克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礼乐制度②教育:首创私,主张教类

战 孟 ①政治:a.发展孔仁“仁政思想b.发展孔德治民思想,进步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 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王道,德服b.强调民群众力量,提君舟民水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期儒诸百家蔚宗发展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期 物 主张

春秋 ①哲:a.认世界本原道强调要顺应自b.认世界万物停运,关系相互依存且断转化

②政治:提治主张

战 庄 ①认世界万物都相②认放弃切差别观念,能精神自由

四、家

①集者:韩非

②主张:提系统治理论, 主张依治

③意义:迎合建立统专制家历史发展趋势

【习探究】

1、比较孔、孟、荀思想异同

项目 孔 孟 荀

同 仁思想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政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性论 性相近性本善 性本恶

2、何看待儒家民本思想

提示:①孔、孟荀民本思想既脉相承各具特色孔提仁思想强调德治民;孟提民贵君轻观点;荀提君舟民水观点

②并维护民利益发点种加强统治策略

③虽与我前提倡本着本质区别其精神仍具定现实意义

篇6: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第3课 宋明理

【知识梳理】

三教合

1.儒:汉武帝提倡呈现繁盛势魏晋南北朝期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期盛行吸收儒精神渐趋本土化

3.道教:民间广流传受儒影响主张贵儒尊道

4.隋朝:儒家提三教合归儒称三教合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

1. 背景:隋唐期儒统位受挑战北宋儒师韩愈率先提复兴儒

2. 内容:

(1) 二程思想

①理宇宙万物本原, 先理物

②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

③提格物致知认识论

(2) 朱嘉思想

①强调理源于理→作道德规范三纲五;性与理致

②强调存理、灭欲

③格物致知目于明道德善求科真

3. 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理核

4.本质:维护君主专制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 位:

(1) 儒发展新阶段南宋期居于统治位官哲

(2)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世科举考试依据教科书

(3) 朱熹术影响本、朝鲜形朱派;传及欧洲

三、陆王

1. 南宋期陆九渊思想

(1)宇宙万物本原理

(2) 认万物都

(3) 需反省内理

2. 明期王阳明思想

(l) 宣扬外物外理命题

(2) 提致良知知行合说

(3) 强调内反省用道德修养掉欲恢复良知本性

【习探究】宋明理影响评价

提示:

(l) 影响:宋明理社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深远影响

(2) 积极:注重气节、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自我节制发愤立志;强调社责任历史使命;体现儒家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

(3) 消极:用三纲五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性期居于统治位官哲进步巩固凸现儒古代传统文化主体位

程朱理与陆王异同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知识点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

高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难点(合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难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