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范文及词牌词谱

时间:2022-11-29 11:54:23 作者:大不列颠猪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不列颠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采桑子范文及词牌词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采桑子范文及词牌词谱,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词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词谱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篇2:词牌诗歌

换巢鸾凤双双燕,簇水珠帘卷。

九重春色贺新郎,踏月暗香疏影满庭芳。

霜天晓角风光好,多丽瑶阶草。

露华春慢越江吟,芳草湘春夜月醉花荫。

篇3:「词牌」一剪梅

「词牌」一剪梅

一剪梅

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周邦彦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中中中句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中平中句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韵

又一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吴文英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韵

又一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卢炳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又一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六平韵蒋捷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

【词例】

宋.蒋捷

一剪梅

一片春愁带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容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云帆卸浦桥。银字筝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蔡伸

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宋.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篇4:词牌对联

春弄风中柳;

秋思涧底松。

雪外天香春景丽;

雨中花慢石湖仙。

山渐青,嘉禾生九穗;

苗而秀,江月晃重山。

泛兰舟,歌乐还乡期夜月;

无俗念,采菱拾翠定乾坤。

暑气清,烛影摇红花下醉;

春光好,仙源拾翠月边娇。

旧雨来,一串红云传妙道;

神光灿,九重春色普贤歌。

新月沉钩,九日东风吹酒面;

高山流水,三台新雁过妆楼。

梅边二十时,晚云烘日思佳客;

花里六幺令,锦帐留春忆故人。

篇5:沁园春词牌

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

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孤馆灯青》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清清。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沁园春·粉破梅梢》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駸駸。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看故人强半,沙堤黄阁,鱼悬带玉,貂映蝉金。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沁园春·一别秦楼》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忆盈盈倩笑,纤纤柔握,玉香花语,雪暖酥凝。念远愁肠,伤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君知否,渐香消蜀锦,泪渍吴绫。难求系日长绳。况倦客飘零少旧朋。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寒釭委烬,孤砚生冰。水绕山围,烟昏云惨,纵有高台常怯登。消魂处,是鱼笺不到,兰梦无凭。

《沁园春·孤鹤归飞》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沁园春·国步多艰》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国步多艰,民心靡定,诚吾隐忧。叹浙民转徙,怨寒嗟暑,荆襄死守,阅岁经秋。虏未易支,人将相食,识者深为社稷羞。当今亟,出陈大谏,箸借留候。□□迂阔为谋。天下士如何可籍收。况君能尧舜,臣皆稷契,世逢汤武,业比伊周。政不必新,贯仍宜旧,莫与秀才做尽休。吾元老,广四门贤路,一柱中流。

《沁园春·我善观梅》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我善观梅,识梅妙处,舍我其谁。待裁冰翦雪,已无足道,凝酥弄粉,愈不为奇。枉费心神,巡檐索笑,点检南枝并北枝。梅应道,似这般题品,未是相知。分明有个端倪。遮莫把人间凡眼窥。那精神全在,半含蕊处,风流全在,未有香时。万木丛边,两三点白,此是生生化化机。花开也,又怎生消得,个样词儿。

《沁园春·情若连环》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後会悠悠。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与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篇6:词谱格律音标

【格律音标】○平声 ●仄声 ◎平可仄 ⊙仄可平□不详(平仄均可) △平韵 ▲仄韵 醉花阴 五十字,双调。

⊙●◎○○●▲,⊙●○○▲。⊙●●○○,⊙●○○、⊙●○○▲。

⊙●◎○○●▲,⊙●○○▲。⊙●●○○,⊙●○○、⊙●○○▲。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孤鸿、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

四十四字,双调。

骆宾王,人称卜算子,不知是否与此有些渊源。

⊙●●○○,⊙●○○▲。⊙●○○●●○,⊙●○○▲。

⊙●●○○,⊙●○○▲。⊙●○○●●○,⊙●○○▲。

【范例】陆游《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采桑子 (丑奴儿、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媚歌)

四十四字,双调。 词牌源于古乐《采桑曲》。

◎○⊙●○○●,⊙●○△。⊙●○△,⊙●○○⊙●△。 ◎○⊙●○○●,⊙●○△。⊙●○△,⊙●○○⊙●△。

【范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长相思 (双红豆、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相思令、青山相送迎)

三十六字,双调,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 末句不能犯孤平。

◎◎△,●⊙△(叠后二字),⊙●○○⊙●△。◎○⊙●△。 ◎◎△,●⊙△(叠后二字),⊙●○○⊙●△。◎○⊙●△。

【范例】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捣练子 (捣练子令、深夜月) 二十七字,单调。

○●●,●○△。⊙●○○⊙●△。⊙●◎○○●●,◎○⊙●●○△。

点绛唇 (点樱桃、南浦月、十八香、沙头雨、寻瑶草)

四十一字,双调。

词牌源于江淹“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

⊙●○○,◎○⊙●○○▲。●○○▲。⊙●○○▲。 ⊙●○○,⊙●○○▲。○○▲。●○○▲。⊙●○○▲。

蝶恋花 (鹊踏枝、凤栖梧、黄金缕、一箩金、卷珠帘、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鱼水同欢)

六十字,双调。

曲牌源于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宋代晏殊将词牌名改为《鹊踏枝》。 ⊙●◎○○●▲。⊙●○○,⊙●○○▲。⊙●◎○○●▲(或●○●),◎○⊙●○○▲。 ⊙●◎○○●▲。⊙●○○,⊙●○○▲。⊙●◎○○●▲(或●○●),◎○⊙●○○▲。

桂枝香 (疏帘淡月)

一百零一字,双调。

○○●▲。●●●◎○(上一下四),⊙◎○▲。⊙●○○⊙●,●○○▲。◎○⊙●○○●,●○○、⊙○○▲。●○○●,⊙○◎●,●○○▲。 ●⊙●○○●▲(上三下四)。●⊙●○○(上一下四),⊙○○▲。⊙●○○⊙●,●○○▲。◎○⊙●○○●,●○○、⊙◎○▲。●○○●,⊙○○●,●○○▲。

减字浣溪沙

四十二字,双调。

⊙●○○●●△,◎○⊙●●○△。◎○⊙●●○△。 ⊙●◎○○●▲,◎○⊙●●○△。◎○⊙●●○△。

后阕头两句往往对仗。

减字木兰花 (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

四十四字,双调。

◎○⊙▲,⊙●◎○○●▲。⊙●○△,⊙●○○⊙●△。 ◎○⊙▲,⊙●◎○○●▲。⊙●○△,⊙●○○⊙●△。

减字木兰花 (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

四十四字,双调。

◎○⊙▲,⊙●◎○○●▲。⊙●○△,⊙●○○⊙●△。 ◎○⊙▲,⊙●◎○○●▲。⊙●○△,⊙●○○⊙●△。

江城子 (江神子)

七十字,双调。

◎○⊙●●○△。●○△,●○△。⊙●○○,●●●○△。⊙●◎○○●●,○●●,●○△。 ◎○⊙●●○△。●○△,●○△。⊙●○○,●●●○△。⊙●◎○○●●,○●●,●○△。 本是单三十五字,宋人改为双调。

浪淘沙 (浪淘沙令、卖花声)

五十四字,双调。

⊙●●○△,⊙●○△。◎○⊙●●○△。⊙●◎○○●●,⊙●○△。 ⊙●●○△,⊙●○△。◎○⊙●●○△。⊙●◎○○●●,⊙●○△。

临江仙

六十字,双调。

唐朝教坊曲名,曲子本用以咏水仙。该词牌有两种形式,即每阙首句为七个字或六个字。 ⊙●◎○○●●,◎○⊙●○△。◎○⊙●●○△。◎○○●●,⊙●●○△。 ⊙●◎○○●●,◎○⊙●○△。◎○⊙●●○△。◎○○●●,⊙●●○△。

六州歌头

一百四十三字,双调。

○○⊙●,⊙●●○△。○◎●,○○●,●○△。●○△。⊙●○○●,◎○●,○○●,◎⊙●,○◎●,●○△。⊙●◎○,●●○○●,

⊙●○△。●◎○⊙●(上一下四),⊙●●○△。⊙●○△。●○△。

●○○●(上一下三),◎○●,○◎●,●○△。○◎●,○○●,●○△。●○△。⊙●○○●,◎◎●,●○△。○◎●,◎◎●,

●○△。○●◎○◎●,◎○●、⊙●○△。●◎○⊙●(上一下四),⊙●●○△。⊙●○△。

清平乐 (清平乐令、忆萝月、醉东风)

四十六字,双调。唐朝教坊曲名。

◎○⊙▲,⊙●○○▲。⊙●◎○○●▲,⊙●◎○⊙▲。 ◎○⊙●○△,◎○⊙●○△。⊙●◎○⊙▲,◎○⊙●○△。

满江红

九十三字,双调。

此调常用入声韵,而且往往用一些对仗。

⊙●○○,◎◎●,◎○⊙▲。◎⊙●、⊙○◎●,⊙○◎▲。⊙●◎○○●●,◎○⊙●○○▲。●⊙○、⊙●●○○,○○▲。 ⊙◎●,○⊙▲。◎⊙●,○○▲。●○○●●、●○○▲。⊙●◎○○●●,◎○⊙●○○▲。●◎○、⊙●●○○,○○▲。

【范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念奴娇 (百字谣、百字令、壶中天慢、杏花天、赤壁词、酹月、酹江月、大江东去、大江西上

曲、太平欢、寿南枝、古梅曲、湘月、淮甸春、白雪词、千秋岁、庆长春、无俗念)

一百字,双调。

其别名也曰《千秋岁》,但另有正调《千秋岁》。 念奴是唐朝天宝时歌女(一作宫女)。

◎○⊙●,●○◎、⊙●◎○○▲(或●○○⊙●、⊙○○●)。⊙●◎○○●●,⊙●◎○○▲。⊙●○○,◎○⊙●,●●○○▲。◎○◎●,◎○○●○▲。 ◎●◎●○○(或◎○⊙●○○),◎○○●(或⊙●○○),⊙●○○▲。⊙●◎○○●●,⊙●◎○○▲。⊙●○○,◎○⊙●,⊙●○○▲。◎○◎●,◎○○●○⊙(韵)。

这调一般用入声韵。前阕后七句与后阕七句字数平仄相同。

破阵子 (十拍子)

六十二字,双调。

⊙●◎○⊙●,◎○⊙●○△。⊙●◎○○●●。⊙●○○⊙●△。⊙○◎●△。 ⊙●◎○⊙●,◎○⊙●○△。⊙●◎○○●●。⊙●○○⊙●△。⊙○◎●△。

【范例】辛弃疾《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满江红

九十三字,双调。

此调常用入声韵,而且往往用一些对仗。

⊙●○○,◎◎●,◎○⊙▲。◎⊙●、⊙○◎●,⊙○◎▲。⊙●◎○○●●,◎○⊙●○○▲。●⊙○、⊙●●○○,○○▲。

⊙◎●,○⊙▲。◎⊙●,○○▲。●○○●●、●○○▲。⊙●◎○○●●,◎○⊙●○○▲。●◎○、⊙●●○○,○○▲。

【范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

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

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念奴娇 (百字谣、百字令、壶中天慢、杏花天、赤壁词、酹月、酹江月、大江东去、大江西上

曲、太平欢、寿南枝、古梅曲、湘月、淮甸春、白雪词、千秋岁、庆长春、无俗念)

一百字,双调。

其别名也曰《千秋岁》,但另有正调《千秋岁》。

念奴是唐朝天宝时歌女(一作宫女)。

◎○⊙●,●○◎、⊙●◎○○▲(或●○○⊙●、⊙○○●)。⊙●◎○○●●,⊙●◎○○▲。⊙●○○,◎○⊙●,●●○○▲。◎○◎●,

◎○○●○▲。

◎●◎●○○(或◎○⊙●○○),◎○○●(或⊙●○○),⊙●○○▲。⊙●◎○○●●,⊙●◎○○▲。⊙●○○,◎○⊙●,⊙●○○▲。

◎○◎●,◎○○●○⊙(韵)。

这调一般用入声韵。前阕后七句与后阕七句字数平仄相同。

破阵子 (十拍子)

六十二字,双调。

⊙●◎○⊙●,◎○⊙●○△。⊙●◎○○●●。⊙●○○⊙●△。⊙○◎●△。

⊙●◎○⊙●,◎○⊙●○△。⊙●◎○○●●。⊙●○○⊙●△。⊙○◎●△。

【范例】辛弃疾《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菩萨蛮 (重叠金、子夜歌、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

四十四字,双调。

词牌源于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的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称为菩萨蛮。其别名《子

夜歌》,但不同于正调的词牌《子夜歌》。

◎○⊙●○○▲,◎○⊙●○○▲。⊙●●○△,⊙○○●△。

◎○○●●,⊙●○○▲。⊙●●○△,⊙○○●△。

共用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

沁园春 (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

一百十四字,双调。

词牌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上一下四),◎○⊙●;◎○⊙●,⊙●○△。⊙●○○,◎○⊙●,⊙●○○⊙●△。

○◎●,●◎○⊙●(上一下四),⊙●○△。

◎○⊙●○△。⊙●●、○○⊙●△。●◎○⊙●(上一下四),◎○●●;◎○●●,⊙●○△。⊙●○○,◎○⊙●,⊙●○○⊙●△。

○◎●(或●○●),●◎○⊙●(上一下四),⊙●○△。

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此调般都用较多的对仗。

青玉案 (西湖路)

六十七字,双调。

词牌源于后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上三下三)。⊙●◎○○●▲。⊙○○●,⊙○○▲,⊙●○○▲。

◎○⊙●○○▲,⊙●◎○●○▲。⊙●◎○○●▲。⊙○○●,⊙○○▲,⊙●○○▲。

鹊桥仙 (鹊桥仙令、广寒秋、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

五十六字,双调。

◎○⊙●,◎○⊙●,⊙●◎○⊙▲。◎○⊙●●○○,●⊙●、○○⊙▲。

◎○⊙●,◎○⊙●,⊙●◎○⊙▲。◎○⊙●●○○,●⊙●、○○⊙▲。

如梦令 (忆仙姿、宴桃源、比梅、不见、无梦令、如意令、古记)

三十三字,单调。

词牌源于唐庄宗诗句“如梦、如梦”。

⊙●⊙○○▲,⊙●⊙○○▲。⊙●●○○,⊙●⊙○○▲。○▲,○▲(叠句),⊙●⊙○○▲。

生查子 (楚云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

四十字,双调。 词牌源自张骞乘槎之事。 ◎○⊙●○,⊙●○○▲。⊙●●○○,⊙●○○▲。 ◎○⊙●○,⊙●○○▲。⊙●●○○,⊙●○○▲。 第一句不能犯孤平。

生查子 (楚云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

四十字,双调。 词牌源自张骞乘槎之事。 ◎○⊙●○,⊙●○○▲。⊙●●○○,⊙●○○▲。 ◎○⊙●○,⊙●○○▲。⊙●●○○,⊙●○○▲。 第一句不能犯孤平。

石州慢 (柳色黄、石州引)

一百零二字,双调。

⊙●○○,⊙○○●(或○●●○),●○○▲。○○⊙●○○,●●⊙○○▲。⊙○◎●,◎◎⊙●○○,○○⊙●○○▲。●●●○○,

●○○○▲(上一下四或上三下二)。

○▲。⊙○○●,⊙●○○, ⊙○○▲。 ⊙●○○,●●⊙○○▲。⊙○◎●,◎◎⊙●○○,◎○⊙●○○▲。●●●○○,●○○○▲

(上一下四或上三下二)。

诉衷情 (桃花水)

四十四字,双调。

◎○⊙●●○△。⊙●●○△。◎○●●○●,⊙●●○△。

○●●,●○△,●○△。●○○●,⊙●○○,●●○△。

踏莎行 (柳长春、踏雪行、喜朝天)

五十八字,双调。 词牌源于韩?“踏莎行草过青溪”。 ⊙●○○,◎○⊙▲,◎○⊙●○○▲。◎○⊙●●○○,◎○⊙●○○▲。 ⊙●○○,◎○⊙▲,◎○⊙●○○▲。◎○⊙●●○○,◎○⊙●○○▲。

太常引 (太清引、腊前梅)

四十九字,双调。 ◎○⊙●●○△,⊙●●○△。⊙●●○△。⊙⊙●、○○●△。 ◎○⊙●,◎○⊙●,⊙●●○△。⊙●●○△。⊙⊙●、○○●△。 前后阕基本相同。前阕首句在后阕拆成两句,并把平脚变为仄脚。

摊破浣溪沙

四十八字,双调。

⊙●○○⊙●△,◎○⊙●●○△。⊙●◎○○●●,●○△。

⊙●◎○○●▲,◎○⊙●●○△。⊙●◎○○●●,●○△。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

首句仄脚不押韵。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

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桃源忆故人 (虞美人影)

四十八字,双调。

◎○⊙●○○▲,⊙●⊙○○▲。⊙●⊙○○▲,⊙●○○▲。

◎○⊙●○○▲,⊙●⊙○○▲。⊙●⊙○○▲,⊙●○○▲。

调笑令 (转应曲、宫中调笑、三台令)

三十二字,单调。

○▲,○▲(叠句),⊙⊙◎○◎▲。◎◎⊙●◎△,⊙●◎○●△。○▲(颠倒前句末二字),○▲(叠句),⊙⊙◎○◎▲。

共用三个韵,两头两仄韵,中间一个平韵。

望海潮

一百零七字,双调。

⊙○○●,⊙○○●,◎○⊙●○△。○●●○,○○●●,◎○⊙●○△。⊙●●○△。●◎○●●(上一下四),⊙●○△。⊙●○○,

◎○⊙●●○△。

○○●●○△。●◎○⊙●(上一下四),⊙●○△。○●●○,○○●●,◎○⊙●○△。⊙●●

○△。●◎○●●(上一下四),⊙●○△。⊙●○○,◎○⊙●●○△。

最后两句可换成●●○○●●,●●⊙○○。

西江月 (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

篇7:词谱格律音标

词牌源于李白《苏台怀古诗》“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是极少数平仄韵混押的词之一。

⊙●◎○⊙●,◎○⊙●○△。◎○⊙●●○△,⊙●◎○⊙▲。

⊙●◎○⊙●,◎○⊙●○△。◎○⊙●●○△,⊙●◎○⊙▲。

第一句无韵,第二、三句押平声韵,第四句押原韵的仄声韵。这种平仄通押的调子在词调中是很少见的。

但是《西江月》却是最流行的曲调。前后阕头两句要用对仗。

忆江南 (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谢秋娘、梦江口、望江梅、春去也、安阳好、

梦仙游、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归塞北)

二十七字,单调,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

忆秦娥 (秦楼月、碧云深、蓬莱阁、花深深、又荷叶)

四十六字,双调。 词牌源于唐代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叠三字),⊙○◎●,●○○▲。 ◎○⊙●○○▲,◎○⊙●○○▲。◎○⊙(韵)(叠三字),⊙○◎●,●○○▲。 此调多用入声韵。前阕后三句与后阕后三句字数平仄相同。

忆王孙 (豆叶黄、栏干万里心、画蛾眉、独脚令、怨王孙、忆君王)

三十一字,单调。

◎○⊙●●○△,⊙●○○⊙●△。⊙●○○⊙●△。●○△。⊙●○○⊙●△。

永遇乐 (消息)

一百零四字,双调。

⊙●○○,⊙○◎●,◎⊙○▲。⊙●○○,◎○⊙●,⊙●○○▲。◎○◎●,◎○◎●,⊙●●○○▲。⊙○◎,○○⊙●,⊙◎●⊙○▲。 ◎○⊙●,◎○○●,●●◎○⊙▲。⊙●○○,◎○⊙●,⊙●○○▲。◎○⊙●,◎○⊙●,●●◎○⊙▲。◎○●、○○●●,●○●▲。

虞美人 (虞美人影、一江春水、玉壶天、忆柳曲)

五十六字,双调。 ◎○⊙●○○▲,⊙●○○▲。◎○⊙●●○△,⊙●◎○⊙●●○△。 ◎○⊙●○○▲,⊙●○○▲。◎○⊙●●○△,⊙●◎○⊙●●○△。 共用四个韵。末句是上六下三或上二下七。

渔歌子 (渔夫、渔父、渔父乐)

二十七字,单调,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

渔家傲 (绿蓑令)

六十二字,双调。

壹拾

词牌源于宋代晏殊词“神仙一曲渔家傲”。

⊙●◎○○●▲,◎○⊙●○○▲。⊙●◎○○●▲。○⊙▲,◎○⊙●○○▲。

⊙●◎○○●▲,◎○⊙●○○▲。⊙●◎○○●▲。○⊙▲,◎○⊙●○○▲。

雨霖铃

一百零三字,双调。

词多用拗句,而且常用入声韵。

○○○●,●○○●、●⊙○▲。○○●●○●,○○●●、○○○▲。●●○○●●、●○●○▲。●●●、○●○○,●●○○●○▲。 ○○●●○○▲。●○○、●●○○▲。◎○●●○●,○●●,●○○▲。●●○○,●●○○●●○▲。●●●、⊙●○○,●●○○▲。

【范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玉楼春 (玉楼春令、惜春容、西湖曲、归朝欢、菖蒲绿)

五十六字,双调。

词牌源自白乐天《长恨歌》“玉楼宴罢醉和春”。

◎○⊙●○○▲,⊙●◎○○●▲。◎○⊙●●○○,⊙●◎○○●▲。

◎○⊙●○○▲,⊙●◎○○●▲。◎○⊙●●○○,⊙●◎○○●▲。

这等于两首不粘的仄韵七绝。

鹧鸪天 (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翦朝霞、骊歌一叠)

五十五字,双调。

词牌源于郑山禺“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

⊙●○○⊙●△,◎○⊙●●○△。◎○⊙●○○●,⊙●○○⊙●△。

○●●,●○△。◎○⊙●●○△。◎○⊙●○○●,⊙●○○⊙●△。

该词牌很象两首七绝。前阕完全是七绝形式,后阕只是把首句拆成两个三字句。

醉花阴

壹拾壹

五十字,双调。

⊙●◎○○●▲,⊙●○○▲。⊙●●○○,⊙●○○、⊙●○○▲。 ⊙●◎○○●▲,⊙●○○▲。⊙●●○○,⊙●○○、⊙●○○▲。

壹拾贰

篇8:词谱隅说

词谱隅说

董世群

(陕西省乾县西大街41#乾县第二中学 713300)

词在实际上是诗的一种体裁。它的特点是长短句,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每首词都有个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很多(有一千多个格式),为了便于称说,就起了一个名称叫词牌。如《忆江南》、《西江月》等都是词牌的名称。

词牌可以等于题目,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但一般来说,词牌并不是词的题目。词可以没有题目,有可以在词牌之外另加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就是另加的题目。

每一个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词谱记录了每个词牌在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方面的规定。有了词谱,就可以依谱填词。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词谱的平仄格式。

1.忆江南

相传此调原名《谢秋娘》,又名《梦江南》、《望江南》。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白居易依其调作词有“能不忆江南”句,始改此名。单调,二十七字,共五句,三、五、七、七、五,平声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仄仄平平平仄仄 日出江花红盛火,

平平仄仄仄平平春来江水绿如蓝。

仄仄仄平平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2.如梦令

《如梦令》取自后唐庄宗的词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所谓叠韵,就是第五、六两句用叠句,且押韵。

仄仄仄平平仄 昨夜雨疏风骤,

仄仄仄平平仄 浓睡不消残酒。

仄仄仄平平试问卷帘人,

仄仄仄平平仄 却道海棠依旧。

平仄 知否?

平仄(叠句) 知否?

仄仄仄平平仄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3.卜算子

唐骆宾王作诗喜用数名,人们称为卜算子。黄庭坚词有“似扶著,卖卜算”的句子,因而也就有了卜算子这个名称。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仄仄仄平平驿外断桥边,

仄仄平平仄 寂寞开无主。

仄仄平平仄仄平已是黄昏独自愁,

仄仄平平仄 更著风和雨!

仄仄仄平平无意苦争春,

仄仄平平仄 一任群芳妒。

仄仄平平仄仄平零落成泥碾作尘,

仄仄平平仄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4.菩萨蛮

此调原为唐教坊(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曲名。相传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她们梳高髻,戴金冠,满身佩挂珠玉,像菩萨一样,被称为菩萨蛮队。当时优人就制作了这个曲调。双调,四十四字,四韵,上下阕均由仄韵转平韵。凡八句,上阕七、七、五、五,下阕均为五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郁孤台下清江水,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中间多少行人泪!

仄仄仄平平西北望长安,

仄平平仄平可怜无数山。

仄平平仄仄 青山遮不住,

仄仄平平仄 毕竟东流去。

平仄仄平平江晚正愁余,

仄平平仄平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念奴娇

念奴为唐代天宝中著名各妓,因其音调高亢,因此取为调名。全调一百字,故又名《百字令》。苏东坡填本调后,后人又取名为《大江东去》、《酹江月》。双调,一百字。有平韵、仄韵两体,以仄韵为常见;仄韵常用入声。

平平仄仄 大江东去,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仄仄平平平仄仄 故垒西边人道是,

仄仄平平平仄 三国周郎赤壁。

仄仄平平乱石穿空,

平平仄仄 惊涛拍岸,

仄仄平平仄 卷起千堆雪。

平平平仄 江山如画,

平平平仄平仄 一时多少豪杰!

平仄平仄平平遥想公瑾当年,

平平平仄 小乔初嫁了,

仄仄平平仄 雄姿英发。

仄仄平平平仄仄 羽扇纶巾谈笑间,

仄仄平平平仄 樯橹灰飞烟灭。

仄仄平平古国神游,

平平仄仄 多情应笑

仄仄平平仄 我早生华发,

平平平仄 人生如梦,

平平平仄平仄 一尊还酹江月.

(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篇9:《词谱》诗词鉴赏

《词谱》诗词鉴赏

【原文】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

【注释】

⑴尾犯:词牌名。《词谱》:“词见《乐章集》,‘夜雨滴空阶’词,注:正宫,‘晴烟暮暮’词,注:林钟商。”秦观词名“碧芙蓉”。双调,九十四字为正格。吴词下片第二句添一字,为九十五字变格。上片十句下片八句,各四仄韵。

⑵急:一本作“息”。

⑶汜:一本作“妃”。

⑷忺:一本作“欢”。

⑸泾:一本作“轻”。

【鉴赏】

“绀海”三句,状中秋节的天气。言傍晚时分,天青色的空中飘飞着几朵白云,很快天色转暗,夜暮中飒飒秋风吹落下井边的桐叶。此所谓“一叶落而知秋至”也。“何处”两句,想象语。此处是说:时在中秋,不知道哪一处楼阁造得最高,能最先被圆月的亮光照到?“江汜冷” 三句,写月光。“汜”,即泛;“悰”,快乐也。此言月光照耀得江水像刚清洗过的绡帛一样泛出阵阵冷意,月中嫦娥在中秋佳节也倍觉高兴,将那圆月一再拭拂,使它一尘不染,光照寰宇。“影留”三句,承上启下,转入己的伤别离。此言天上月儿圆,而地上却人分离。惟剩下室中的遗迹尚在。所以圆月虽明亮,可是词人却不愿看到这深夜的明月光从帘隙中透射进来,以免使他看到室中离人的'遗物更添悲伤。至末三句,天上地下适成鲜明对比,使人更是倍觉同情词人之生别离。

“竹房”两句,述孤寂。言词人孤身一人在竹屋中深居简出,所以室外的小径,因为无人走动也长出了苔藓。黄昏日斜,独居无聊,惟有仰望碧天,机械地数着朵朵烟霞,打发这无聊的时光。“露蓼”两句,忆年轻时。言词人年轻时候与伊人(即上片“人去”之离人)曾在灵岩山前的采香泾畔相遇,互相认识。“二十五”两句承前,写今之梦境依稀。“二十五”,可解为过去的二十五年时间。词人今年四十五岁,二十五年前刚是二十岁,与上句“年时”(即年轻时候)相吻合。词人说:二十五年过去了,现在我在梦境中已认不清那条两人曾经走过的“屏山”小径了。“醉魂”两句,言己之醉醒两朦胧矣。此言己在过节时,喝得大醉入梦,所以梦中无法认清小径通向哪里,醒后仍醉意熏熏,连满地的桂花都毫不爱惜的践踏过去。

【尾犯】

尾犯(wěi fàn)汉语词语,有如下含义:

1.从犯

2.词牌名。又名《碧芙蓉》。双调,以九十四字为较常见。仄韵。

3.曲牌名。属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南曲中吕宫又有《尾犯序》,与词牌略异,用作过曲。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244年中秋。甲辰年即公元1244年(南宋理宗淳祐四年),根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当时词人四十五岁,尚在苏州。甲辰年是苏姬离去之年,苏姬去后五月为中秋,故有“影留人去”之语。

【诗人简介】

作者(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篇10:祝福祖国歌词谱

歌曲鉴赏

这是由著名作曲家孟庆云于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而创作的歌曲,并于当年由张艺谋执导了首部MTV《祝福祖国》。歌曲从打造至今,人们便在对祖国的赞美抒情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与鼓舞。特别是“神六”上天之际,又作为中国第一部航天题材电视剧的主旋律贯穿于情节始末。这首歌传达了全国人民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与祝愿。

演唱者汤灿大气的演唱和张导拍摄的.恢弘画面,不仅创作了当年最具轰动效应的一部音乐电视,同时也让人记住了汤灿这个特别的名字。

民族的魅力在于完全欣赏、完全感觉,全新的声音火烫出炉,二十一世纪好梦成真,张艺谋MTV处女作《祝福祖国》力捧新人!

篇11:沁园春词牌来历

沁园春词牌来历

“沁园”,本是园林的名称,原为东汉明帝之女沁水公主所有.在明帝第五子章帝时代,外戚大将窦宪的妹妹被册封为皇后。窦宪便仗势横行霸道,大肆兼并土地,甚至看上了沁水公主的沁园,要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强买。沁水公主慑于窦宪的威势,不敢抗拒,于是沁园就归了窦宪。

一天汉章帝出行时,路过沁园,才发现换了主人,便问身边的窦宪:“这不是沁水公主家的园林吗?”窦宪心虚,支支吾吾的`说:“是,是。”后来,章帝得知窦宪夺园之事,十分恼怒,严厉斥责了窦宪。事后,章帝说:“公主的园林尚且被兼并,百姓的田产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国家诛弃窦宪,就如同除去一只雏鸟和老鼠一样容易。”遂勒令窦宪把园林归还沁水公主。此后,外戚兼并土地之风有所收敛。

后来有人作诗讽其事,乐工据诗创制“沁园春”调。

篇12:《苏轼词》词牌

《苏轼词两首》词牌

1、《念奴娇》:

词牌名。念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又名《百字令》、《百字歌》、《百岁令》、《千秋岁》、《寿南枝》、《庆长春》、《太平欢》、《赛天香》、《杏花天》、《无俗念》、《淮甸春》、《双翠羽》、《白雪词》、《壶中天》、《古梅曲》、《湘月》、《续断令》等。有仄韵、平韵两体。宋词中最擅声誉的'为苏轼题为《赤壁怀古》的仄韵体。此作为变格,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四仄韵,宜于抒写豪情壮志。因其词有“大江东去”、“三国周郎赤壁”、“一尊还酹江月”等句,又名《大江词》、《大江东去》、《赤壁词》、《酹江月》。

2、《定**》写作背景:

《定**》是个老词牌,敦煌曲子词中就有: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场骋偻啰。

手持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徳能多。

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

很明显,那时的《定**》还是儒生渴望上战场平定风云的本意。也是一个教坊曲。唐朝尚武,骨子里有股血性,鼓励文人投笔从戎,建立立业。“宁作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很能代表许多读书人的人生理想。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仰天长啸。敦煌自古多名将,《定**》这样的教坊曲在晚唐仍然时时在教坊中演唱,只是它不再有初唐盛唐时候的赫赫声威。

到了五代,被欧阳炯毫无意外地填作艳词,直到苏轼在黄州的出现,**乍现,惊天动地。人世间的**不由分说,而人心的**可以风起云涌也可以风平浪静,只看你有没有那一颗有定力的心。

篇13:词牌吟诗词

词牌吟诗词

蝶恋花,相思引,拜星月慢绮罗香

高阳台,瑞龙吟,水调歌头诉衷情

淡黄柳,喜迁莺,长亭怨慢风入松

柳梢青,翠楼吟,花犯多丽踏莎行

少年游,青门饮,木兰花慢宴山亭

夜合花,谢池春,祝英台近一萼红

玉蝴蝶,过秦楼,六州歌头贺新郎

渔家傲,望海潮,浪淘沙慢夜游宫

望湘人,三姝媚,湘春夜月御街行

双双燕,好事近,江神子慢满江红

钗头凤,忆秦娥,摊破采桑桂枝香

海棠春,桂殿秋,霜天晓角解佩令

小重山,浣溪沙,八声甘州雨霖铃

永遇乐,解连环,惜黄花慢醉太平

青玉案,唐多令,暗香疏影应天长

一剪梅,醉花间,桃园忆故梧桐影

虞美人,洞仙歌,江城梅花满庭芳

归自谣,陌上花,凤凰台上弄梅影

篇14:水调歌头词牌格律

水调歌头词牌格律

正体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句中中平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句中中仄句仄中平韵中平中仄句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下平韵词。

别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平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平仄仄句仄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沁园春词牌格律格式及

《水调歌头》-常见词牌解释

采桑子诗歌赏析

冯延巳《采桑子》

欧阳修《采桑子》诗歌赏析

晏殊《采桑子》赏析

采桑子古诗文阅读答案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原文翻译

采桑子晏殊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采桑子,采桑子侯善渊,采桑子的意思,采桑子赏析

采桑子范文及词牌词谱(共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采桑子范文及词牌词谱,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文章
最新范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