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常见词牌解释

时间:2022-11-25 06:57:22 作者:失眠专家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失眠专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水调歌头》-常见词牌解释,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水调歌头》-常见词牌解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水调歌头》-常见词牌解释

【词牌名解】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阙,95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

【例词示范】

水调歌头·中秋

作者:宋·苏轼

明 月 几 时 有?把 酒 问 青 天。

◎ ● ◎ ○ ●,◎ ● ● ○ △。

不 知 天 上 宫 阙,今 夕 是 何 年?

◎ ○ ◎ ● ○ ●,◎ ● ● ○ △。

我 欲 乘 风 归 去,又 恐 琼 楼 玉 宇,高 处 不 胜 寒。

◎ ● ◎ ○ ◎ ●,◎ ● ◎ ○ ◎ ●,◎ ● ● ○ △。

起 舞 弄 清 影,何 似 在 人 间。

◎ ● ◎ ○ ●,◎ ● ● ○ △。

转 朱 阁,低 绮 户,照 无 眠。

◎ ◎ ◎,◎ ◎ ●,● ○ △。

不 应 有 恨,何 事 长 向 别 时 圆。

◎ ○ ◎ ●,○ ◎ ◎ ● ● ○ △。

人 有 悲 欢 离 合,月 有 阴 晴 圆 缺,此 事 古 难 全。

◎ ● ◎ ○ ◎ ●,◎ ● ◎ ○ ◎ ●,◎ ● ● ○ △。

但 愿 人 长 久,千 里 共 婵 娟。

◎ ● ◎ ○ ●,◎ ● ● ○ △。

此首中秋词。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实。挥洒自如,不假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尘凡。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不知”两句,承上意,更作疑问,既不知月几时有,故亦不知至今天上为何年也。“我欲”三句,盖因问之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惟恐”相呼应。“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蕴藉。“起舞”两句,仍承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换头,实写月光照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不应”两句,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愿”两句,更进一解,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藉月盟心,长毋相忘。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然坡公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厚矣。

【推荐欣赏】

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作者: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此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之一。落笔两句,即展现出落日时分,水天相接,苍茫阔远的景致。然后再折回写新亭初建,本是张梦得建亭,苏轼游赏,这里却反客为主,谓“为我新建”,豪爽而幽默。下面是回忆当年在平山堂上之所见,以迷蒙虚景侧面映衬当前的实景,把快哉亭与平山堂胜景联系在一起,扩展了词的时间、空间。下片又回到眼前,前三句为静景,写江水之澄静,一位在波涛中搏击风浪的老船夫,隐有自喻之意,又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的议论。显现了词人坦荡的胸襟。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 作者:宋·陈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这是辛派词人陈亮的名作之一。金主完颜雍生日,宋孝宗派章森为使前往祝贺,陈亮写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词勉慰他。说南宋不是没有人才;同时对章寄予期望并点明这种朝拜不过是暂时的。后片写被金占领的中原地区本是我们祖先传下的神圣领土。相信迟早会有英雄起来恢复中原的,金朝寿命长不了,宋朝必将中兴。在当时主和派得势,朝廷一片屈辱求和的气氛中作者独出已见,写出这种藐视敌人,对自己充满胜利信心的词来,是很不寻常的。

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作者:宋·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前一句是先造气氛,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紧接二句则写宋方抗金部队坚守大江。前者嚣张,后者镇定。当完颜亮迫令金军三日内渡江南下时,被部下所杀,这场战争就此结束。当年,作者二十出头以义军掌书记策马南来,使义军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希望协同作战,大举反击。“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正是作者当年飒爽英姿的.写照。过片以“今老矣”一声长叹,其间掠过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跨度,情绪够悲怆的。接下来只讲对来日的安排,想要归隐田无,植橘置产。无论说自己也好,劝友人也好,都属激愤语。把一腔愤懑不满尽情发泄出来。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作者: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遂人归。

词人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象碧玉一般可爱,从第二句开始,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第三句写词人春天来到“桃花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然而又表现出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下片继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表面上是说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接下用说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名句集成】

水调歌头·中秋 苏 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中秋 苏 轼: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水调歌头·中秋 苏 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中秋 苏 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水调歌头·中秋 苏 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中秋 苏 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苏 轼: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苏 轼: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 陈 亮: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 陈 亮: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辛弃疾: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辛弃疾: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黄庭坚: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黄庭坚: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辛弃疾: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辛弃疾: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

水调歌头·举手钓鳌客 张元干: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知识拓展]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篇2:水调歌头词牌格律

水调歌头词牌格律

正体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句中中平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句中中仄句仄中平韵中平中仄句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下平韵词。

别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平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平仄仄句仄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篇3:《水调歌头》词牌出处及格律

《水调歌头》词牌出处及格律

词牌出处

《隋唐嘉话》:“隋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

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

词牌格律

定格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中平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例一

(夹叶仄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附注:“去”与“宇”,“合”与“缺”,夹叶仄韵。

含有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例二

(平仄韵通叶)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

例三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篇4:常见英语口语解释

1、Take your time 是一个非常口语化的词组,指的就是你可以慢慢来,不用着急。

当你请人帮忙,而对方又是个急惊风时,你就可以用上这句Take your time。

或者是你正在学滑冰,连站都站不稳就想学倒溜,你的教练就会对你说:Take your time。

2、talk until one is blue in the face.它的意思是“交谈到脸色都变了”,暗含的意思是说某人谈话谈个不停,一直到非常疲惫,但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朋友们可能观察到,当人们谈话谈得太多时,有时连呼吸都调整不过来,这时就有可能导致脸变色,所以当有人长时间的谈论过后,人们就会用“blue in the face”来描述他。

Example 例句:

Sally talked with that boy until she was blue in the face, but the boy still did what he wanted.

Sally与那个男孩谈话谈到脸色都变了,但这男孩仍然我行我素。

3、forward girl就是中文里说的很前卫很开放的女孩子。

例如有人主张未婚同居,你很佩服她的勇气,你就可以说:

She is a forward girl.

forward也可以形容很积极很有野心的人。

例如有人一心一意想要当上总经理,你就可以说:

He is a forward person.

Don't set your sights too high.

刚来北京的时候,认识一个老外,谈着谈着谈到职业定位上,我那个时候工资很低,1600元一个月,我就跟老外说:

I don't want to set my sights too high, I want to get established and then make a difference.

我不想把自己眼界定得太高,我想先稳定下来后,再做改变。

同样的例子有很多,妈妈对快嫁不出去女儿说,Don't set your sights too high!就是叫女儿,别再挑了吧!

今年高考有人非北大、清华不念,你就可以跟他说,Get real!Don't set your sights too high. 认清现实吧!眼光不要放太高了。

3、I am fixing to go out

fix这个词在美国南方真的很常见,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老外这么跟我说,是在我去宾馆接他的时候,我的直觉反应就是他正在修理什么东西,但实际上fix在这里的用法是正准备要出门的意思,也就相当于I am about to leave.

同样这句话,举一反三,用在其他场合:

I'm fixing to go to the cinema now.

Jack is fixing to go to the swimming pool.

The president is fixing to give a speech.

是不是很实用?

leave someone holding the bag

意思是“让人代为负责收尾”。从字面上看,他的意思是说留下某人收拾包裹,所以很形象的比喻为“让某人做收尾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片语中hold始终使用的是ing形式。

例句:

After having had dinner, my girlfriend always leaves me holding the bag. I must sweep the floor and wash the dishes.

晚饭过后,我的女友总是让我做收尾工作。我必须拖地和洗碗。

4、She is a big gossip.

gossip指的就是八卦新闻,但它也可以拿来形容一个人很八卦。所以She is a big gossip.就是说她是个八卦夫人。

或是你也可以说,She is gossipy.按中文讲意思是她是一个广播电台。这种说法在美国倒是不常见,反而是有另一种说法和这个意思很接近——She is an information bureau. 她是一个情报局。

5、put on a brave face

意思是“假装很勇敢”,put on是我们熟悉的片语,除了穿上衣服之类的意思外,还做“装出,假装”的意思。所以片语put on a brave face从字面上看就是装出一副勇敢的面孔。这个片语常用来表示作出表情,以不让别人看出他的懦弱尤其是不让别人看出他的痛苦或担忧等,所以也可以译为假装若无其事。

例句:

When I saw a snake winding to bushes, I was putting on a brave face, but actually I was quite scared.

当看到一条蛇缠绕在灌木丛中时,我假装很勇敢,但实际上我很害怕。

篇5:常见谚语及解释

常见谚语大全及解释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卷地皮——把地皮都卷走了。比喻官吏的残酷搜刮。

决胜于千里之外——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攫金不见人——比喻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而不顾一切。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君子之交淡如水——交:交情。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快刀斩乱麻——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

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比喻代人受过。

强不知以为知——不懂装懂,本来不知道,强说知道。

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强中更有强中手——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

开弓不放箭——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开门七件事——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看人下菜碟儿——比喻待人因人而异。

慷他人之慨——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糠菜半年粮——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山吃山,*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什么条件生活。

苛政猛于虎——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可望而不可及——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空口说白话——形容只说不实行,或只说而没有事实证明。

口惠而实不至——惠:恩惠。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

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来世不可待——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稂不稂莠不莠——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老而不死是为贼——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老虎头上扑苍蝇——比喻自己找死。

老虎头上搔痒——比喻不自量力。

老江湖——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冷锅里爆豆——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

篱牢犬不入——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

无法勾引。

礼轻情意重——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里程碑——路旁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在历史进程中可作为标志的重大事件。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

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立于不败之地——立于:处在。使自己处在不会失败的地位。

辽东豕(shǐ)——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烈火见真金——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

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

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

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

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腐:臭;枢:门轴;蠹: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

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

谣言经不起分析。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

无伤大体。

六耳不同谋——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

没有益处。

漏瓮沃焦釜——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

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鹿死不择音(荫)——指庇荫的地方。音,通“荫”。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

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

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

看出人心的好坏。

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吕端大事不糊涂——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

捋虎须——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瞒上不瞒下——瞒:也作“谩”,欺骗,蒙蔽。瞒着上面,不瞒下面。后泛指官吏

只欺骗上面的人,对下面的人则无所顾忌,公开做坏事。

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

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冒天下之大不韪——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

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眉毛胡子一把抓——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门外汉——指外行人。

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迷魂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

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民以食为天——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

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名师出高徒——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

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

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

不在背后捣鬼。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摸不着头脑——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

就能使工作加快。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zī)——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

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篇6: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解释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解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⑦婵娟:月色美好。

翻译:

丙辰年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美玉砌成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变迁,月有阴晴圆缺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月光。

【品评】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  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天  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  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  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  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  卷三九)。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 清露下, 满襟雪。”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曲儿”,唱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采桑子范文及词牌词谱

沁园春词牌格律格式及

常见AABB式词语及解释

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朗诵

水调歌头教案

水调歌头作文400字

水调歌头女士朗诵

《水调歌头》-常见词牌解释(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水调歌头》-常见词牌解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