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活好的美文

时间:2022-11-29 18:04:44 作者:贞德郝壮实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贞德郝壮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何谓活好的美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何谓活好的美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何谓活好的美文

何谓活好的美文

久违的朋友,见面时总爱问:最近好吗?

还行。这么回答,总觉得是在敷衍人家,可又能怎么回答?

没劲。说没劲,人家就得猛安慰你,想法儿把你安慰得有劲了。可是,越安慰越没劲,人生不就一直没劲吗?

还那样。这也不对,那么大一沧海,横流着纵流着就变成桑田了,你怎么可能连点儿变化都没呢?

最怕别人问:过得好吗?哪样才算好?是花天酒地为好,还是修身养性为好?

是当款、当腕还是当爷、当托?是隐居山林还是流窜市井?是闲云野鹤还是日理万机?

活不好是给自己看的',活好了是给别人看的。

尤其是女性一问你——过得好吗?这更不好回答。总不能说:过得不好。人姑娘再一追问:为什么过得不好?咱不能冒失地回答:因为没跟你过。让人姑娘多下不来台。

说过得不好,人家立马要为你排忧解难。一想人小姐也是在世面上混得风鬟雨鬓,又怎忍心向人家暂时借点儿爱?

说过得好吧,人家立马就要求你来助一臂之力。咱可是能力有限,绝无广厦千万间,让天下红粉尽欢颜。

活给自己看,就是幸福,且不问好坏,就这么着吧。

篇2:何谓美文散文

何谓美文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按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的说法,就是“以鲁迅周作人两兄弟的为最丰富最伟大”。周作人先生写了《美文》一文,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进了“美文”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他在《美文》这一篇文章中说“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

在创作实践上,他从自己的个性出发,从英国作家兰姆、欧文、霍桑等人的随笔,明朝末公安派小品文、日本俳文中汲取营养,创作出了大量风格独特的“美文”,譬如《故乡的野菜》《虱子》《谈酒》《吃菜》《萤火》等。这些散文追求“平淡自然”的风格,体现他“人的文学”的主张,取材于日常生活,甚至是人们过于熟悉而经常容易忽视的生活细节,却无不精美绝伦,让人爱不释手,对后世影响巨大。在大众广泛追求休闲娱乐的今天,他的闲适小品美文更是越来越受人喜爱。

九十年代,贾先生提出了“大美文”概念,倡导写大美文,并且创办《美文》杂志。他的《我的小桃树》《丑石》等大量散文,无疑也是美文。这些美文,也如周作人的美文,取材于生活琐事,甚至是一些卑微的小事物,写得动感情,发乎真情,或者叙事或者写景,也偶尔有一两句议论,文字平淡自然,也没有什么华辞丽句,也都让人觉得确实很美。他所说的大美文,就是感染力巨大,能感动人,愉悦人,让人读完后觉得真是享受,既可以写大题材,也可以写小事物甚至是琐事,倒不是说文章很长,规模宏大,也不是一定要写国家大事,民族壮举,金戈铁马,战场风云。

之后,大连市的《海燕》杂志在名字后面加了“都市美文”几个字,大量报刊开设了“精短美文”“都市美文”“乡土美文”专栏;前几年,原《散文选刊》杂志主编王剑冰老师每年都选编《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最近几年的美文年选改名为《中国精短美文精选》,他还每年都选编《中国年度最佳散文》和《中国最佳散文诗》,这说明他认为“美文”是和散文、散文诗不同的一种文本形式,或者说文体;其他挂名“美文”的选集和年选就更多。

那么,究竟美文是什么?

我觉得,说到美文,包括两个意思。一是就文体说的,就是周作人说的艺术性的散文,或者叙事,或者写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是都为了抒情,或者说都要抒情。另一个意思是美丽的文章。这说的就是要文辞美丽,要有文采。只要文采好,文辞美丽,有美景取悦人也可,有美丽的叙述吸引人也可,有感染力也可,有说服力也可。只要读者读了后觉得美,觉得是享受,那么议论也可以,甚至根本就是议论文,没有叙事、写景、抒情,都可以。

譬如朱自清的《背影》,选材可谓极其平凡,就是反映父爱,选的是父亲送儿子,为儿子买几个橘子。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通篇没有华辞丽句惊人之语,却感动了一代代读者。关键在他选好了一个细节,就是本来“我”二十岁了,可以自己去,父亲却执意要送“我”。父亲年纪大了,身体肥胖臃肿,又穿着长袍马褂,买橘子又要到站台月台的栅栏外去,“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于是父亲那慢慢爬上爬下的身影定格在多少读者脑海里,叫一辈辈人一辈辈读者泪流满面。小事情,反映的是大父爱。由此一件件小事情,我们会想到“我”包括读者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付出了多少爱,或者是在半夜里还要爬起来为呱呱叫唤的自己熬米粥面糊,或者是在热汗淋漓时还要背着自己摇来晃去,或者是在劳累后还要让自己“骑大马”“搭肩马头”……由父爱我们又会想到母爱,想到其他亲人的爱,一切的亲情甚至友情、爱情、师生情同学情都想起来了。

又譬如鲁迅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章,确实是写景叙事抒情,选材也是童年乡村的小事情,也十分感人,叫人觉得美。但是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女吊》等很多杂文,却可以说是议论文了,按周作人的说法,当不能算进美文范畴,但是读完之后,我们却觉得这些杂文确实也很美。

古文中,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赤壁赋》,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新民主主义战士林觉民的《与妻书》,无疑是抒情性的文章,而且或者写景,或者叙事感染、打动了无数读者,当属于周作人说的美文。而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六国论》,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以议论为主,少有写景,也少有叙事抒情,但是我们依然觉得是美文,为这些文章的美所感染,觉得阅读这些文章是一种享受。这些文章,虽然不属于周作人所说的美文范畴,我们依然认为它们可以算作美文,就是第二类美文,是给人美感的议论文,或者叙事议论性的文章,好比杂文,鲁迅大量的杂文就是属于这一类美文。

现代散文中,我还喜欢众多散文家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属于这两类美文。冰心的美文、沈从文的美文、林语堂的美文,郁达夫的美文,梁实秋的美文,孙犁的美文多属于写景叙事抒情的美文,这一类美文,叫我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汪曾祺的美文大多写花草小吃,比较像周作人的闲适小品,季羡林、张中行、黄裳的美文大多怀人忆旧之作,我也很喜欢。

总之,这些美文,或者写景叙事来抒情,或者议论说理,但是都让人觉得很美,读了之后,叫人拍案叫绝,叫人觉得浑声舒爽,或者手舞足蹈,或者暴跳如雷,或者泪流满面,或者开怀大笑,或者心灵纯洁,或者心情激动,叫人觉得写得好,阅读这样的文章真是享受。这就是美文。

看来我也只是谈了些感性认识,说不清什么是美文。那么,总之我们不要管它什么叫美文,觉得怎样写才算美文,就怎样写美文;我们只要知道哪些篇是美文,并且读你找的美文就行了,不要管美文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

篇3:何谓有用之人美文

何谓有用之人美文

哥哥是教授,弟弟是律师,哥俩平时分居两地,不常见面。一天,哥哥来看弟弟,弟弟正在怒冲冲地研究一份文件。

“你看他们这样利用我,我要告他们!”

哥哥看见的是一家孤儿院向社会募捐的启事,下面发起人里面有弟弟的名字,而这位律师显然事先并不知情。

哥哥对着大发雷霆的.弟弟喷了个烟圈,眼睛望着天空,半天才开始说话:“还记得吗?母亲一直勉励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当然记得。我一直在这样努力。”

“什么叫有用的人?”哥哥问。

“学问充实、品格端正、身体健康,能主持公道、维护正义。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弟弟反问。

“当然对!但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谓有用的人就是一个有资格被人利用的人。恭喜你今天被人利用,这证明你的奋斗已经大有成就!”

弟弟茫然不解。

哥哥又对他说:“功业愈大,名望愈高,愈难免被人利用。怕被人利用的人成不了大事。”

弟弟逐渐心平气和:“那么我该怎么办?”

“把这家孤儿院的院长请过来,支持他募捐,并且帮助他建立制度,好好保管、使用这笔钱。”

篇4:活了吧美文

活了吧美文

这么久了,我应该活过来了。

以来,自己所经历的事,没有两件是正常的,都算是处在运气不佳的状态,自己也就糟糕透,自己也就活在颓废当中。这或许都是因为我想得太多。

近段时间经历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在逼着自己做出选择,一次次的伤害自己,一次次的逃避现实,自己的心胸在不知不觉当中也就狭隘了,眼里的世界也是那么的灰色,心情更是雨天,这些思考是到了停止的时候,这样的自己别人不喜欢,自己也是厌恶的,所以走出阴霾才能见到自己的光芒。

此刻,我接受现实中的一切不如意,我的生活是充满希望的,因为我是幸福的,我现在所拥有的就很多。

不管怎么样,我的生活都是精彩的,因为我不输给任何人,我有自己的特点,有那么多的人爱我,这一点是我不应该怀疑的,世界的面目是善良的,这样的`自己才是健康的。

自己的痛苦和别人讲再多次都是不能消失的,只有自己整理好,整装出发,这才是最好的途径。羡慕别人的优秀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不平衡和内心深处的痛楚,并且这是没有办法诉说的。看到别人的优秀,我正确的反应应该是自己更加努力的去生活、学习、工作,这才是正视自己的最好视角。

单身的自己也是幸福的,因为属于我的那个人正在他应该在的地方,终有一天我们是会在街角相遇的。突然发现,只要自己愿意看这个世界,身边还是有很多人在陪着自己。

篇5:问苍天何谓人间正道美文随笔

离开久了,常想起家乡的面貌,

青春远了,总怀念久违的心跳,

想的多了,会感觉无处可逃······

错过,才懂得什么叫懊恼,

失去,才明白什么最重要,

唉,老者总是羡慕年少,

奇妙,奇妙。

诸不知如今~

林子大了就会有很多鸟,

芳华未尽心已老!

品饮过孤独的味道,

又在渐远的背影里哀号,

是时间将一切困扰,

时间更是一把魔幻的刻刀,

它斩断了幻想的链条,

却又雕琢出记忆中点滴美好。

如果命运可以重新起锚,

我愿不惜一切回归最初的航道,

哪怕是风急浪高,

也会顺着自己的航向追涛弄潮。

篇6: 何谓有用之人的美文

何谓有用之人的美文

哥哥是教授,弟弟是律师,哥俩平时分居两地,不常见面。一天,哥哥来看弟弟,弟弟正在怒冲冲地研究一份文件。

“你看他们这样利用我,我要告他们!”

哥哥看见的是一家孤儿院向社会募捐的启事,下面发起人里面有弟弟的名字,而这位律师显然事先并不知情。

哥哥对着大发雷霆的弟弟喷了个烟圈,眼睛望着天空,半天才开始说话:“还记得吗?母亲一直勉励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当然记得。我一直在这样努力。”

“什么叫有用的人?”哥哥问。

“学问充实、品格端正、身体健康,能主持公道、维护正义。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弟弟反问。

“当然对!但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谓有用的`人就是一个有资格被人利用的人。恭喜你今天被人利用,这证明你的奋斗已经大有成就!”

弟弟茫然不解。

哥哥又对他说:“功业愈大,名望愈高,愈难免被人利用。怕被人利用的人成不了大事。”

弟弟逐渐心平气和:“那么我该怎么办?”

“把这家孤儿院的院长请过来,支持他募捐,并且帮助他建立制度,好好保管、使用这笔钱。”

篇7:总有活下来经典美文

总有一条活下来经典美文

小区内有一条弯弯曲曲的人工池塘,不知什么时候,池塘里长出了许多小鱼小虾。

每年到了冬天,工人师傅们就要将池塘里的水抽干,再将塘泥挖出来,在阳光下晒上几天,然后再放进干净的水。池塘的水,又变得清澈、明亮了。

每当工人师傅抽水、挖塘泥的时候,我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工人师傅将池塘里的水抽干后,一些小鱼小虾就会惊慌失措地到处寻找低凹有积水的地方。它们在只有一点水的地方,张着嘴,用力呼吸着。这时浅浅的水面上,就会出现一条条鱼的嘴巴,在巴嗒、巴嗒的。一会儿,一些小朋友就会拿着盆盆罐罐的,轻而易举地就逮着了那些小鱼小虾。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刚刚被放进水的池塘里,不一会儿,就又有了小鱼小虾的身影,它们在清澈的水下,欢快地畅游着。

看到这些又出现的小鱼小虾,我感到十分不解,这些小鱼小虾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一位工人师傅告诉我,无论池塘被清理得多么干净,在池塘边上的一些石缝里、草丛里,总有一些小鱼小虾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就这样,它们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看着池塘里那些欢畅地游动的小鱼小虾,我心中溢满了柔软和感动。

父亲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名新四军老战士。在抗日战争时期,父亲曾参加过无数次对日寇的战斗。

在一次残酷战斗中,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父亲所在的“尖刀排”最后只剩下三名战士了,其中一名就是父亲。

每次听父亲讲那些战斗故事,总是让人心情澎湃,激动不已。有一次,我轻轻地问父亲,您遇到过危险吗?

父亲爽朗地一笑道,我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甚至身负重伤,最后,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我们司令员曾经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多么残酷的战争,最后总会有活下来的人。这就是战争,这就是奇迹。

二舅40岁的时候,在一次体检时,医生发现他已身患肝癌。医生面色沉重地告诉他的家人,他最多只能活6个月了。

当二舅得知他的病情,短暂的惊讶后,很快消除了恐惧,他呵呵一笑道,哇,还有6个月,这么长时间啊,我还能做很多要做的事呢!

从此,二舅一边开始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另一边,他拜亲访友,和他们回忆曾经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二舅还向曾经受到过伤害的邻居、同学、同事们表示忏悔,请他们原谅自己当初的鲁莽、幼稚和自私;他还到孤儿院、敬老院,和孩子、老人在一起,为他们尽可能多做一些有益的`事;他还拿起画笔,描绘色彩斑斓的景致。

画画,是二舅从小就有的一个梦想。长大后,为了生计,这个梦想被耽搁了。现在,每当他重拾孩提时的这个梦想,似乎有一种激情在他心里燃烧着,他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

不知不觉6年过去了,二舅忽然想起他身上的病。他又来到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惊讶地发现,他肝上的癌细胞几乎消失看不见了。

医生不无感慨地对二舅说道,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精神,是你战胜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当初在你前后得病的病人,许多已去逝了。但是无论得了什么癌,总有一些人能活下去,甚至成为长寿明星。这是一种奇迹,更是一种强大和无畏。

如今,过去了,当初被医生断言最多只能活6个月的二舅,依然活得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二舅的脸上,始终荡漾着明媚的笑容。

别怕,无论生活中发生何种不幸和噩运,就像干涸的池塘里,总会有一条鱼虾活下来。这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篇8:活海图美文摘抄

活海图美文摘抄

当年,“老活”可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海狼鱼花子。当然,若仅称其“老活”,也许了解他的人还不多。但说“活海图”,则不仅九河下梢天津卫的渔码头,就连唐(山)、歧(口)、汉(沽)、黄(骅)数百里的渤海湾,也是神乎其神的人物。

说他驶船从不用罗盘,双眼一闭,仰面朝天摇头晃脑地就知东南与西北。至于海图,对他来说就更不如揩腚纸。但尽管如此,风里浪里不仅从未出过事,那捕捞的鱼虾海货更不比别人少。

按说,凡渔船不论大小,这“长眼”和“捞水”都是例行的程序。即,船进出港时,大副在船头观察航道的状况,渔捞长用铅砣测绳测量海水深度,所得数据不过是将“航道正常”、“水深几度”,报给船长作为参考,但对“老活”来说,若仅仅于此就决然不行了。

大副不仅要观海况,还要“品风”:品出风向、风力和味道。风也有味道?对。酸辣甜咸腥,若仔细鉴别也确多有不同。当然,你最好长个狗鼻子。同样,对渔捞长的“捞水”也很苛刻,不仅要精确地测出大海的深度,还要将铅砣粘上的海底泥抠下来,送给“老活”去“品海”。所谓的“品海”,则是海泥入口,从而获知其滋味。当然,凡出类拔萃的人尖子,都会招来人们尤其是同行的妒忌与猜忌。这当中,就有两个曾读过水产专科的嘎小子,通过某种关系来到“老活”的船上“拉网绠”。这“拉网绠”,就是出海打鱼的俗称。

到了船上,得知想见船长“老活”,还要经过三天的实习期。所谓的实习,仅是跟着渔捞长学“捞水”。熬过三天的实习,终于被“老活”召见了,却又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且,不仅不见其人,就连舵楼也进不去,只能蹲在舱内通往舵楼的木梯下,隔着天窗似的挡板听“老活”嗞嗞嘬那三尺黄铜锅的关东烟。一袋烟过后,才终于发话了:“听说你两个小子的脑瓜还挺灵,那就跟渔捞长去捞水吧。”此外,他还讲了一些规矩要遵守,即不经召唤,不许随便上舵楼。那些捞上来的海泥,也要及时放入舵楼门口的木箱,不能超过半小时。至于风吹日晒和雨淋,是绝对不允许的。

就这样,船终于出海了。虽然因处于渔汛淡季,出海仅有短短的三五天,不仅满载而归,还能在大沽口外的烂泥中,找到准确的航道。为此,也不能不心服口服了。恰恰如此,更大的怀疑也自然产生了:那神秘的舵楼里,肯定藏有某种不为人知的玩意儿。否则,仅靠一点海泥,又怎能定船位?但是,如何才能破解这一秘密?于是,一个投石问路的歪点子也就产生了。

跟着,船又出海了。一天,两个人照例又“捞水”,但这次往舵楼送的却是从锚链上抠下的烂泥,将其送到舵楼门口的木箱里,两人就躺在网堆上偷着乐。但工夫不大,“老活”的传唤也就到了。而且,照例两人只能蹲在舵楼的挡板下,听“老活”在头顶嗞嗞地嘬烟袋,直到铜烟锅又在头顶敲得吧吧响,那沙哑的嗓音才传下来:

“请问,咱出海多久了?”

“两天。”

“不对吧?”

“没错。”

“那就奇怪了!船跑了两天,怎么还没离开大沽的锚地?”

话音没落,那挡板随之而动,从锚链上抠下来的泥巴,也就砸在一个小子的脑门儿上……后经入口去品尝,才明白那又腥又臭的烂泥,来自大沽锚地。

当然,类似的还有很多。如,“老活”不仅品尝海泥就能定船位,还能耳贴舷壁感知鱼群动向。尽管如此,也只能是一些有趣的传闻,真正促使我要去寻访“老活”的,则因与当地一位书记的相识。

一天,我去采访当地另一位被称为“蚶子王”的劳动模范,与书记见面时,顺便就问了一句:“是否有个‘活海图’?”“你问瞎老活?”“瞎老活?”见我懵懂,书记也愣了:“难道,你说的不是瞎子活海图?”于是,我不能不怀疑自己的听觉。你想,这怎么可能呢?一个瞎子,居然能驾船满大海跑。后经书记再三肯定,就当机立断地要先去访问这个更加神奇的“瞎老活”。此举,又恰是书记所求之不得的。但是,他又说,其实早在两年前,上级领导就指示要宣传、提拔“活海图”。后来,为发展生产,需要引进现代化渔轮时,又想到了“活海图”。为此,组织上决定请最好的大夫给他来治眼。遗憾的是,那倔头的“瞎老活”不仅拒绝组织的提拔,还从不接受记者采访。所以,对于我的采访能否为他所接待,书记也不能给我肯定的答复。

尽管如此,我仍坚持要试试看。想不到,那幸运的大门却对我敞开了。我记得,当书记领我与他见面时,他的船也正回港来小“吊缸”。“吊缸”,即清洗发动机的`汽缸和活塞。但是,当我好容易在船桅如林的渔码头找到他时,真不相信那大名鼎鼎的“活海图”,驾驶的竟是一艘早该淘汰的“木头篓”小渔船。

更使我感慨的,则是那神秘的小舵楼和门口的木箱、天窗般的木挡板。当然,最激动的自然还是终于与“老活”相见的那一刻。我记得,还没进门,我就被一股浓烈的烟味呛得直咳嗽。然后,才见他坐在高脚瞭望凳上,令人不寒而栗地死盯着我。似乎又过了一袋烟的工夫,才听他喉咙一动:“来啦,请坐。知道我为什么想见你吗?因为,听说你也是个海狼渔花子。”

就这样,我与他的距离拉近了。而且,很快就发现,如果说瞎,其实他也只能算个半瞎子。至于他之承认瞎,也是自我保护。而此一推断,最后也从与他的交谈中验证了。另外,从更深入的交谈中得知,他的半瞎,还是一部血泪斑斑的家族史。

往事不堪回首。他说,若讲家史,则该从百年前的清朝说起。那时,他祖上在天津也是个有名有姓的养船户。不仅在塘沽、大直沽、三岔河口有货栈和码头,还有几艘数百吨的木壳“大甲板”,往返于天津、龙口贩杂货。后因战乱和同行的排挤,不得不弃商从渔,沿河而下到了渤海湾。

隔行如隔山,到了海边才知那海狼渔花子,也不是谁都能当的。首先,且不说海洋捕捞本身就是一门复杂学问,仅其巨大的风险就是不可抗拒的。但他仍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开拓出一个新家业。为达到此目的,不仅曾跑遍沿海的渔村打工学技术,还跑到水产学校当旁听生。这当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几个在海上闯荡一生的老驾长,和自己一样他们都未曾进过学校大门,却人人肚里都装着个海。其中一位,甚至舔舔海泥,就能知道船到了哪个渔场。

为此,突发奇想:若能像海图等高线的水深点那样,将渤海湾全“舔”过来,岂不就成了活海图?于是,便决心获得此绝技,并跟了这驾长整整三年。在更深入的求索中,他发现仅靠一般的记忆,想把偌大渤海地质地形资料全收入大脑,是根本不可能的。未料到,一次突发的灾难竟成全了他。

他说,出事那天,还是曾有预感的。当时,渤海正发桃花汛。他所在的渔船不失时机地出海捕鱼。一天早晨,下网之后就心神不定,先是莫名其妙的偏头疼,后来眼前又发黑。老驾长说,你回舱吧。他却坚持上岗。也就在这时,吊杆的滑轮断落并砸在他的头上。开始,只砸了一跟头,当他挣扎着站起来时,两眼就漆黑一团了。然后,他就陷入重度昏迷之中。

沉睡了两天一夜,他被一种奇妙的声音唤醒了,用手一摸,才知躺在船舱的下铺里,耳朵贴在舱壁上。那声音,就来自一板之隔的海流中。仔细听,才知是回游的鱼群。那沙、沙、沙的是沙丁鱼,咯、咯、咯的是黄花鱼。若在此投网,肯定会弄个特大网头的好收成。

另外,除听觉的变化,嗅觉和味觉也变得特别敏锐。如过去很难区分的两块泥,现在很快就能品出各自的海区。更令人费解的是,那被滑轮重创的大脑记忆功能,不仅没受到损害,反而更灵敏。这当中,对与海况和海泥有关信息的理解、接受效率之高,就更是前所没有的。唯一遗憾的是,限于经济困难和医疗条件的落后,那失明的双眼虽经一位老中医针灸治疗,也只能恢复到一半的视力。

说到这里,我想起书记曾说,组织上又从市里请来几位眼科和脑系科专家,为他会诊与治疗。他说不仅确有此事,还诊断出脑部有淤血,并决定在进一步的诊断时作开颅手术。由于他正忙于术前检查,我也只能相约手术过后再来看他。然后,也只能为他默默祈福。但世事难料,半年之后却听说他已离开人世。

是手术失败了吗?恰恰相反。据书记说,手术不仅使他重见光明,还终于如愿以偿地驾驶一艘新下坞的渔轮,重返了大海。但也就是这一航次时,却因触礁船沉了。若论“老活”的水性,他肯定能死里逃生的。但最后,只听他通过无线电台喊:“我脑子里的海图不见了!”就再也无声无息了。

为此,有关部门还成立了这一重大海事专案组。经过反复调查,发现船只的触礁系因该船的偏航。而此暗礁,又是人所共知的,作为“活海图”的“老活”,又怎会“误入歧途”呢?答案,恐怕也只能是:“我脑子里的海图不见了。”

另外,书记也更多懊悔,他说,也许本不该给他做手术的,如果还让他生活在原来的境界中,又怎会撞上礁盘呢?

何谓人生作文

扛起岁月笑着活的情感美文

活着也不过是活一种心态美文

何谓抄数设计

何谓阳光650字作文

何谓文化读书心得体会

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的美文摘抄

请对我好美文

何谓和谐高中作文1000字

擦身的何谓背叛散文

何谓活好的美文(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何谓活好的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