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时间:2022-11-30 00:39:27 作者:cheekboner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heekbon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现代中药鉴定技术,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现代中药鉴定技术,欢迎阅读分享。

篇1: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

国家实施

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

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

不同级别鉴定的人员,其申报条件不尽相同,考生要根据鉴定公告的要求,确定申报的级别。一般来讲,不同等级的申报条件为:参加初级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学徒期满的在职职工或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参加中级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并连续工作5年以上、或是经劳动行政部门审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以及其他学校毕业生;参加高级鉴定人员必须是取得中级技能证书5年以上、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可少于、或是经过正规的高级技工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参加技师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取得高级技能证书,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特长、能解决本工种关键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具有传授技艺能力和培养中级技能人员能力的人员;参加高级技师鉴定的人员必须是任技师3年以上,具有高超精湛技艺和综合操作技能,能解决本工种专业高难度生产工艺问题,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以及排除事故隐患等方面有显著成绩,而且具有培养高级工和组织带领技师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能力的人员。

.申请职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业技能鉴定的人员,可向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提出申请,填写职业技能鉴定 申请表。报名时应出示本人身份证、培训毕(结)业证书、《技术等级证书》或工作单位劳资部门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等。申报技师、高级身份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还须出具本人的技术成果和工作业绩证明,并提交本人的技术总结和论文资料等。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

【扩展阅读篇】

篇2:中药鉴定技术自荐信

中药鉴定技术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中抽时间来阅读这封自荐信!

我是XX医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怀着对医学事业的无比憧憬,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在老师的教育培养及个人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的基础知识:GSP认证技术、中药鉴定技术、药理学等;并熟悉掌握了office、word办公软件。培养自己较强的自学能力,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从大一开始,我就认真学习好专业课,多次获得奖学金,并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

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等多项大型活动,累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团队合作精神,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我深深地懂得,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明天的辉煌;只有不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本人特别喜欢学习新的知识并运用于实际,所以很擅长于接受新事物并且善于钻研。对于新的挑战有很大的兴趣,并且不怕困难,能够很快在挑战与压力的环境中快速适应。在大学期间曾经在医院参加过几次实习工作,让我的工作及沟通技巧有很大的提升,加之自己的性格开朗所以每次的实习中都能够与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融洽的相处并没有发生过摩擦,而且对于团队队友及病人之间的摩擦还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所以我相信我可以很好的融入团队并且协助团队更好的完成任务。

也许我并不完美,但我很自信: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您满意。我将以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无悔地奉献给贵单位。最后,谨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衷心祝贵单位事业发达,业绩蒸蒸日上。盼望得到您的回音。

此致

敬礼

求职人:/qiuzhi/

20×年×月×日

篇3:现代中药技术专业怎么样

现代中药技术专业怎么样

说明:专业好不好,主要看适不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现代中药技术专业培养具有现代中药生产、质量检测等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必备理论知识和高技能专门人才。

1、现代中药技术专业主要课程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中药、方剂与中成药、现代中药炮制技术、现代中药制剂技术、现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GAP技术、中药营销技术、GMP实施技术等。

2、现代中药技术专业后具备的能力

培养技能

现代中药生产技能、中药质量检测技能、中药种植技能、中药营销技能。

3、现代中药技术专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中药加工与提取企业,中成药生产企业,中药种植基地

延伸阅读:

中药学专业现如今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药与复方的作用机理研究、中药及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研究、道地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研究、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等。中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中药学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中药学专业就业方向

中药学专业的就业面广泛,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领域为:中药检验、中药研究、中药新药开发、医药院校、药厂、医院、医药公司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一切与药物有关的工作:科研人员在研究所、药厂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的研发工作;医院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流通及国内外贸易。

中药学专业就业前景

中药学专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西药疗效迅速,但化学制剂副作用大,天然的中药却无毒无副作用,这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中药。目前除了日本、朝鲜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加强中药研究外,一些西方国家也开始研究和使用中药。我国近年加强了对中药研究的投入,一些中药饮片和成药的生产实现了工业化。中成药的产生克服了中药服用麻烦的缺点,又保留了中药的优良特性。在21世纪,中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大批中成药制药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因而中药学专业就业选择更有余地,除了在各级医院担任中医师工作,在有关学校及中医临床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外,还可以在中药制药企业从事科研、制剂、产品开发和销售工作。总体来看,药科类毕业生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据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近几年,这几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总体供需比达到1∶3~1∶4。据了解,中药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知名度、是否能给自己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工作地点和薪酬水平。中药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药学类,其中药学类共10个专业,中药学专业在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2,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9位。

篇4:中药鉴定学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我国仅本草著作中记载的药物就有近3000种,它是现今中药科学继承和发扬的基矗现今中药品种约有13000种,在中药鉴定中,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品种一错,全盘皆否。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历史等 诸 多原因,使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我国幅员辽阔,物种繁多,同一种中药各地使用的品种不同,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中药名称,造成品种混乱。如贯众,全国以贯众之名药用植物有11科、18属、58种之多。而人参在历代有多达30余种别名。

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如《本草经集注》载:“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所以从古到今就有多种根部有白毛茸的植物混作白头翁,这就造成了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分属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菊科等不同科的植物。

3、有的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如始载于《名医别录》的白附子历代本草均为毛莨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而近代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用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根作白附子用,两者疗效不同,如何变迁的,尚待深入研究。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中国药典》版收载的常用中药不少来源于2个、3个、4个、5个甚至6个种(如石决明),有的中医药甚至来源于不同科(如小通草等)或同科不同属(如老鹳草、水蛭等)的数种动、植物,造成中药质量控制困难。

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

1、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如《中国药典》已分别将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作为金钱草,豆科植物广金钱草作广金钱草,唇形科植物活血丹作广金钱草收载。

2、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如考证阿胶的原料在唐代以前主要是牛皮,宋代、明代是牛皮、驴皮并用,清代以后用驴皮,至今沿用驴皮。

3、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有利于医方的发掘与继承,为新药研究提供依据。例如青蒿素的发现,就是从研究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治疟病方,再经过青蒿历代所用品种的考证,结合科学试验取得成果。

4、对一些道地药材的品种考证,查考地方志,常能提供一些历代本草未能记载的资料,解决在品种考证中的某些关键问题。如罗汉果,遍查历代本草均无记载,最后从清代《临桂县志》、《永宁州志》查到不仅有罗汉果之名,还有其形态、性味、效用记载,这为罗汉果的药用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再如在考证鸡血藤膏时,就查考了去南的《顺宁府志》和《云南通志》等。

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当今有很多野生物、植物还不知道它们的用途,一旦《本草纲目》等本草上收载的药物都能考证清楚,根据植物亲源关系的线索,对药物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将会有所帮助。

6、通过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调查相结合,能纠正历史的错误,发掘出新品种。如虎掌与天南星,经研究并非一物,虎掌实为掌叶半夏的块茎,纠正了《本草纲目》中将天南星并在虎掌之下,视二者为同一物的错误。

总之,中药品种的的考证与整理工作对澄清中药品种混乱,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从源头上保证中药质量,达到品种正确,质量优良、稳定、可控,以及继承与发掘祖国医药学遗产,开发新药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二、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中药。中药品种不真或质量低劣,会造成科研成果、药品生产和临床疗效的失败,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误病害人,对此,李时珍早就有“一物有谬,便性命及之”的名言。

篇5:中药鉴定学

2011中药鉴定学

2011中药鉴定学

根及根茎类中药-商陆

[来 源] 为高陆科植物商陆或重序商陆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为横切或纵切的不规则块片,厚薄不等。外皮灰黄色或灰棕色。横切片为不规则圆形,弯曲不平,边缘皱缩,切面浅黄棕色或黄白 色,木部隆起,形成多个凸起的同心性环轮(异常构造),俗称“罗盘纹”。纵切片弯曲或卷曲,木部呈平行条状突起。质硬。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商陆①木栓层细胞数列至10余列。②皮层较窄。③维管组织为三生构造,有数层同心性形成层环,每环有几十个外韧 型维管束;两环之间为薄壁组织。④中央有正常维管束,木质部细胞呈放射状排列。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有少数草酸钙方晶或簇晶。并含淀粉粒。(2)粉 末:灰白色。①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尚可见草酸钙方晶或簇晶。②木纤维多成束,壁厚或稍厚,有多数十字形纹孔。③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复粒由 2~3分粒组成。考试通

[成 分] 商陆根①三萜皂苷,水解得加利果酸、去羟加利果酸、商陆皂苷元。又分离出一系列皂苷,如商陆皂苷甲、乙、丙、盯戊、己、辛。②γ-氨基丁酸。为降压成分。③商陆多糖。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活性。④降压成分组胺。⑤甾醇类化合物a-菠菜甾醇、△′-豆甾醇等。

商陆皂苷是商陆扶正固本的有效成分之一,商陆皂苷甲有很强的抗炎活性。

根及根茎类中药-商陆

[来 源] 为高陆科植物商陆或重序商陆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为横切或纵切的不规则块片,厚薄不等。外皮灰黄色或灰棕色。横切片为不规则圆形,弯曲不平,边缘皱缩,切面浅黄棕色或黄白 色,木部隆起,形成多个凸起的同心性环轮(异常构造),俗称“罗盘纹”。纵切片弯曲或卷曲,木部呈平行条状突起。质硬。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商陆①木栓层细胞数列至10余列。②皮层较窄。③维管组织为三生构造,有数层同心性形成层环,每环有几十个外韧 型维管束;两环之间为薄壁组织。④中央有正常维管束,木质部细胞呈放射状排列。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有少数草酸钙方晶或簇晶。并含淀粉粒。(2)粉 末:灰白色。①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尚可见草酸钙方晶或簇晶。②木纤维多成束,壁厚或稍厚,有多数十字形纹孔。③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复粒由 2~3分粒组成。考试通

[成 分] 商陆根①三萜皂苷,水解得加利果酸、去羟加利果酸、商陆皂苷元。又分离出一系列皂苷,如商陆皂苷甲、乙、丙、盯戊、己、辛。②γ-氨基丁酸。为降压成分。③商陆多糖。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活性。④降压成分组胺。⑤甾醇类化合物a-菠菜甾醇、△′-豆甾醇等。

商陆皂苷是商陆扶正固本的有效成分之一,商陆皂苷甲有很强的抗炎活性。

篇6:中药鉴定学课程

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

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

刘塔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中药学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中药鉴定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任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主任、生药学教研室主任,中药鉴定与资源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主任;任全国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商品学会中药商品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动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任《中南药学》编委。从事《中药鉴定学》教学工作35年,主讲了《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商品学》本科生课程和《中药鉴定学专论》、《分子生药学》研究生课程,是《中药鉴定学》教学的主讲教师。曾于应邀赴日本歧阜药科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应邀赴香港城市大学讲学。主持和参加部省级及校级教改课题7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余篇,获教学成果奖5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及品种质量研究”。曾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中医管理局等科研课题10多项,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优秀学术论文奖、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奖等奖项10余项。发表论文60多篇,在日本“The Japanese Society of Pharmacognosy”《Natural Medicines》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篇; 主编或参编著作20多部;为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中药鉴定学》副主编。培养硕士研究生18人,博士研究生2人。

本课程根据中药鉴定学的具体特点,经过不断摸索、总结与改革,形成了以下教学方法:

1、对中药鉴定学理论课教学内容采用“纵横比较、重点讲授、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讲授法”进行讲授。根据中药鉴定学信息量大、容易混淆的药物多、类似的鉴别特征多的特点,建立了纵向联系,横向比较,有重点地反复比较和复习的理论课讲授和复习方法”,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点。

2、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对中药鉴别技能进行考核

考核试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次机会,能全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推动实验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中药鉴别技能考核包括显微鉴别技能考核、性状鉴别技能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三个方面。

3、建立了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结合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建立了中药鉴定学理论考试试题库,任课教师不参与考试试卷的抽取与审定工作,实行教考分离,以提高教学质量。

4、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性状鉴别教学

“开放式”即:① 教学方法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化

中药真伪鉴别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必须培养学生持久学习和自学的积极性。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以辅导和讨论的方法为主,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转化,鼓励他们在课堂外多接触市场,多寻找机会鉴别中药真伪,任何时候都欢迎他们带样品和问题来进行讨论和研究。

② 教学内容面向市场,联系市场实际

中药市场的状况向中药鉴定教学提出了挑战,学生们需要了解更多市场信息,照本宣科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定期进行市场调查,主动地收集各种中药品种及其混淆品p伪劣品p加强与中药人员的联系,了解市场动态和信息,面向市场进行教学,将极大地增强学生应付市场挑战的能力.

③ 教学时间和场所向学生开放

药材性状鉴别的学习不同与一般的理论学习,它不能靠纸上谈兵,它需要直接的感性认识,需要经常性地面对药材实物进行观察比较。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他们自主学习和复习的时间,巩固学习效果。

④ 教学对象向非药学专业学生和社会开放,

中药真伪鉴定工作是全体医药人员的共同任务,鼓励中医专业的学生到中药性状鉴别实验室学习;中药性状鉴别实验室和中药混伪品展馆向社会中药鉴定专业人员开放,既能向社会宣传我们发现的.伪劣品种,也可虚心学习其它人员及专家的经验,对教学和中药鉴定工作是个促进。

5、制作了单机版和网络版的教学课件“常用中药真伪鉴别”

中药鉴定涉及到大量宏观和微观的形态学鉴别内容,因此,具有高质量图片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系列,对中药鉴定学的教学具有重要帮助。

课件以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为蓝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收录222种有代表性的常用中药。其总容量630兆,涵盖了中药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四大鉴别内容,文字18万,声音脚本5万字,原植物、动物图片约220幅,中药材、饮片及其伪品图片约700幅、显微特征图片约800幅、理化鉴别图片约50幅、化学成分结构式约174个。课件中100%的粉末显微特征图片、80%的药材图片、30%的原植物图片是自己的原创图片(约1500张)。课件突出学习的重点,围绕大纲有重点地组织教学内容。课件解决学习中的难点,用图片鲜明地表达中药的形态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提示重要鉴别点,并与伪品和混淆品相比较。课件理论联系实际,介绍了药材市场上的常见伪品和混淆品,以及当前市场假劣药品的新形式-经过浸提的假药。课件体现了自主教学的思想,课件是一个完整、流畅、系统自动进行的教学体系,又是可选择不同途径的、可反馈的人机对话系统,便于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深度进行教学、学习和自学,解决知识的复习和巩固的问题。

篇7:中药鉴定学实验

中药鉴定学实验

中药鉴定学实验

中药鉴定学的基础理论1 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

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保质寻新,整理提高”

1.1 鉴定中药的品种质量

1、品种 中药中泛指物种,物种不同、成分不同、疗 效不同。一定品种的中药,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矗”虽有良医而药为伪药,则良医无济于事”,影响质量的首要因素。

2、品种混乱的原因:

以假充真 1982年陕西省对县以上药材系统523个单位调查,全拾伪品”26种,混淆品、误用品143种,35个县销售的巴载天是羊角藤,22个县的乌梅均为苦李子和山杏。

1995年元月,我们在汉西收到十九种混淆品药材标本,包括金钱白花蛇(2种)、丹皮、土茯苓、五灵脂、前胡等。

多源现象 石斛 本属10余种

大黄 同属 3种

川贝母 同属 4种

品种混淆 大黄泻热通便,治疗急腹症效好,但一段时间发现毫无疗效,延误病情。1980年对陕西种植大黄调查,30%面积是波叶大黄,有一个地区全是波叶大黄,大黄属波叶组有抗菌作用但不含泻下成分番泻叶甙。

半夏商品 有半夏和水半夏,水半夏无止呕作用。

天南星为天南星属植物的块茎,但半夏属虎掌南星治宫颈癌有效,商品称虎掌男星。

地区习惯用药 产生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

全国海风藤―――――胡椒科风藤和石楠藤

湖北

胡椒科风藤和石楠藤-称作“岩香藤”

夹竹桃科络石藤――称作“石楠藤”

桑科霹雳―――――称作“络石藤”

松萝科松萝――――称作“海风藤”

3、品种是变化的

物种的本质具有二重性,它既存在又不存在,一方面按形态和生殖的不连续性标准划分的种在自然界有一定普遍性,另一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把所有有机体都划分成统一的生物学单位的不连续性标准;种是又间断又连续的,连续的部分发生在种和种的交叉处,变异是多元化的,中间过渡的。

在生态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品种也发生变化,优劣是量变,真伪是质变。

4、质量:地道药材品种退化、有效成分含量、杂质和有毒物含量、霉变程度。

地理变化:内蒙黄芪栽培在河北,分枝多,柴性大,甜味低。

生态变化:柴胡栽培,主根小,须根多,柴性大,显微结构改变。

不当加工:苦参水泡切制――提不出苦参碱

伪制假药:

五味子提取了浸膏;

金银花粘附杂质40%

海金砂含砂――30%

没药含树皮、砂石要求<10%,广东销毁一批,杂质>30~50%

5、中成药鉴定

1) 显微鉴定

针对含有中药材粉末的成方制剂,借助显微镜观察检品种是否含有各组分中药材的粉末。

2) 理化鉴定

对待检中成药中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光谱或色谱分析,检验是否含有其有效成分及含量的多少。

1.2 继承遗产,整理品种

1)本草考证,理清源流

几千年来,我们积累了三千多种中药的宝贵药学史料,它是指导现代用药的基矗但古代文献浩如烟海,有些又难免出错,需要本草考证及研究。

虎掌和南星纲目上为一物,根据调查,虎掌为半夏属掌叶半夏的块茎,含多量生物碱,为治疗宫颈癌的南星品种;天南星为天南星属 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的块茎。

2)整理品种,澄清混乱(一物一名)

我国幅员辽阔,品种繁多,各地用药习惯和名称不尽相同,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严重,亟待整理。

例 贯众 来源6科 35种

东北 绵马贯众 含绵马酸类 杀虫效好

中南 紫萁贯众 含促脱皮甾酮,促进代谢

又如金钱草、连钱草、广金钱草等,分别以不同药材名入药。

3)研究调查,继承发展。参考本草,不唯本草,不以本草为唯一尺度

青蒿:菊科青蒿和黄花蒿,青蒿不含青蒿素,90典删去

茵陈:茵陈传统用苗,但花蕾期利胆有效成分6.7 C二甲氧基香豆素和茵陈色酮等含量高,现茵陈蒿与茵陈(苗)同入药。求同存异,现代与传统共存,新苗与老茎共存,共同发展。

1.3 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1、《药品管理法》

首次 1984.9.20 颁布 1985.7.1实施

2001.2.28修订 2001.12.1实施

2、中药质量标准

①中药标准含义:

是国家对中药质量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②制定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③适用范围:新中药材

新中成药

老药再评价

④标准和政策

1994年 卫生部药政局 《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

2012月1日实施 SFDA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现阶段我国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规定的常规方法进行, 只是部分药材和制剂有1个或数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从目前情况看, 仅靠这些方法在许多情况下还不能达到较好控制中药质量的目的, 如在使用已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中常有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 这与制剂质量控制方法不规范, 从而造成制剂质量不稳定有密切关系。

中药指纹图谱具有整体、宏观和模糊分析等特点, 可以通过对中药整体特性的描述, 采取适当模糊的处理方式, 达到整体质量控制的目的。

以指纹图谱作为质量控制方法已成为目前的国际共识。为实现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并与国际接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下发了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要求, 首先要求对中药注射剂进行指纹图谱研究, 并正在抓紧进行指纹图谱库的建立工作, 以逐步实现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现代化。

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的必然模式: 将全成分指纹图谱和效标成分定性定量测定相结合,建立起符合中医用药特色规律的中药系列质量控制统一智能方法系统.

篇8:中药鉴定学讲座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我国仅本草著作中记载的药物就有近3000种,它是现今中药科学继承和发扬的基矗现今中药品种约有13000种,在中药鉴定中,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品种一错,全盘皆否。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历史等 诸 多原因,使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我国幅员辽阔,物种繁多,同一种中药各地使用的品种不同,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中药名称,造成品种混乱。如贯众,全国以贯众之名药用植物有11科、18属、58种之多。而人参在历代有多达30余种别名。

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如《本草经集注》载:“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所以从古到今就有多种根部有白毛茸的植物混作白头翁,这就造成了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分属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菊科等不同科的植物。

3、有的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如始载于《名医别录》的白附子历代本草均为毛莨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而近代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用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根作白附子用,两者疗效不同,如何变迁的,尚待深入研究。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中国药典》版收载的常用中药不少来源于2个、3个、4个、5个甚至6个种(如石决明),有的中医药甚至来源于不同科(如小通草等)或同科不同属(如老鹳草、水蛭等)的数种动、植物,造成中药质量控制困难。

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

1、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如《中国药典》已分别将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作为金钱草,豆科植物广金钱草作广金钱草,唇形科植物活血丹作广金钱草收载。

2、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如考证阿胶的原料在唐代以前主要是牛皮,宋代、明代是牛皮、驴皮并用,清代以后用驴皮,至今沿用驴皮。

3、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有利于医方的发掘与继承,为新药研究提供依据。例如青蒿素的发现,就是从研究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治疟病方,再经过青蒿历代所用品种的'考证,结合科学试验取得成果。

4、对一些道地药材的品种考证,查考地方志,常能提供一些历代本草未能记载的资料,解决在品种考证中的某些关键问题。如罗汉果,遍查历代本草均无记载,最后从清代《临桂县志》、《永宁州志》查到不仅有罗汉果之名,还有其形态、性味、效用记载,这为罗汉果的药用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再如在考证鸡血藤膏时,就查考了去南的《顺宁府志》和《云南通志》等。

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当今有很多野生物、植物还不知道它们的用途,一旦《本草纲目》等本草上收载的药物都能考证清楚,根据植物亲源关系的线索,对药物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将会有所帮助。

6、通过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调查相结合,能纠正历史的错误,发掘出新品种。如虎掌与天南星,经研究并非一物,虎掌实为掌叶半夏的块茎,纠正了《本草纲目》中将天南星并在虎掌之下,视二者为同一物的错误。

总之,中药品种的的考证与整理工作对澄清中药品种混乱,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从源头上保证中药质量,达到品种正确,质量优良、稳定、可控,以及继承与发掘祖国医药学遗产,开发新药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篇9:中药鉴定学讲座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 查、含量测定等 ,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分对象是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篇10:中药鉴定学课件

关于中药鉴定学课件

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

1、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中药鉴定学课件。如《中国药典》已分别将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作为金钱草,豆科植物广金钱草作广金钱草,唇形科植物活血丹作广金钱草收载。

2、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如考证阿胶的原料在唐代以前主要是牛皮,宋代、明代是牛皮、驴皮并用,清代以后用驴皮,至今沿用驴皮。

3、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有利于医方的发掘与继承,为新药研究提供依据。例如青蒿素的发现,就是从研究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治疟病方,再经过青蒿历代所用品种的考证,结合科学试验取得成果。

4、对一些道地药材的品种考证,查考地方志,常能提供一些历代本草未能记载的资料,解决在品种考证中的某些关键问题。如罗汉果,遍查历代本草均无记载,最后从清代《临桂县志》、《永宁州志》查到不仅有罗汉果之名,还有其形态、性味、效用记载,这为罗汉果的药用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再如在考证鸡血藤膏时,就查考了去南的《顺宁府志》和《云南通志》等。

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当今有很多野生物、植物还不知道它们的用途,一旦《本草纲目》等本草上收载的药物都能考证清楚,根据植物亲源关系的线索,对药物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将会有所帮助。

6、通过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调查相结合,能纠正历史的错误,发掘出新品种。如虎掌与天南星,经研究并非一物,虎掌实为掌叶半夏的块茎,纠正了《本草纲目》中将天南星并在虎掌之下,视二者为同一物的错误。

总之,中药品种的的考证与整理工作对澄清中药品种混乱,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从源头上保证中药质量,达到品种正确,质量优良、稳定、可控,以及继承与发掘祖国医药学遗产,开发新药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中药。中药品种不真或质量低劣,会造成科研成果、药品生产和临床疗效的失败,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误病害人,对此,李时珍早就有“一物有谬,便性命及之”的名言。

中药材及饮片的鉴定

当前中药材的真伪问题仍十分突出,一些常用中药出现了伪品、混品或掺伪品。除历史根源外,究其原因还有:

1、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如种大黄时误种为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将金钱草(过路黄)误采为风寒草(聚花过路黄);市场上曾大量出售十字花科芫菁的种子,以其充菟丝子;以丝石竹的根充桔梗;以参薯的块茎充山药;在山西、四川、江西、湖北还曾出现把有剧毒的小檗科桃儿七误作龙胆,以致造成中毒死亡或致残事件等。

2、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如防己商品中粉防己、广防己、汉防己、木防己名称或使用相混,广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含马兜铃酸,只有防己科防己才可提制“汉肌松”原料。以滇枣仁充酸枣仁,川射干充射干等。

3、个别人有意作假,以假充真。如金钱白花蛇,有用银环蛇的成蛇纵剖成条,接上其他小蛇头盘成小盘者,有用其他带环纹的幼蛇伪充者,甚至有用其他幼蛇在蛇身上用白色油漆画出环纹伪充正品;有用马铃薯片加工伪充白附片;用其他动物的皮(如马皮)熬制的胶充阿胶等。

中药的质量优劣,是关系到临床疗效和中药国际化的大问题,质量是中药的.生命。中药的品种明确后,必须注意检查质量,如品种虽正确但不符合药用质量要求时,同样不能入药。

除品种外,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1、栽培条件 栽培条件不当,黄芪木质化程度增高,栽培的防风分枝等。

2、采收加工 不同的采收期和不同的加工方法,使有效成分的种类或含量不同。如茵陈,过去只用幼苗,后来通过研究发现,茵陈的三个主要利胆有效成分以秋季的花前期和花果期含量为高,为此,药典规定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幼苗高6~10cm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收,前者称“绵茵陈”,后者称“茵陈蒿”。金银花采用阴干、晒干和蒸后晒干,绿原酸的含量不同,以蒸晒法加工者含量高。

3、产地 同种药材,产地不同,质量不尽相同,如广藿香,广州石牌的广藿香气较香醇,含挥发油虽较少但广藿香酮的含量却甚微。

4、贮藏时间 如荆芥的挥发油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新鲜细辛的镇咳作用强,当贮存6个月后则无镇咳作用。贮藏不当会收起霉变、走油、风化等。

5、运输 运输中如受到有害物质污染,必然影响质量。

6、非药用部位超标 沉香掺入大量不含树脂的木材、山茱萸掺入大量果核等。

现代供电技术心得

现代企业管理技术论文

中药鉴定学模拟试题(总论)3

高浓度中药提取废水的治理技术

技术员工转正定级鉴定

中药求职信范文大全集

中药中重金属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

中药毕业论文范文

爱情诗中药欣赏

中药论文范文炮制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现代中药鉴定技术,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