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玛曲县植被指数与气候变化研究

时间:2022-11-30 03:57:31 作者:立flag不再嗑CP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立flag不再嗑CP”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黄河上游玛曲县植被指数与气候变化研究,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黄河上游玛曲县植被指数与气候变化研究,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黄河上游玛曲县植被指数与气候变化研究

黄河上游玛曲县植被指数与气候变化研究

利用8 km分辨率Pathdfinder NOAAAVHRR NDVI时间序列数据和玛曲气象站日资料, 分析了玛曲1982-植被指数变化和1967-20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植被指数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玛曲的年平均植被指数都>0.4, 20世纪90年代植被状况好于80年代;玛曲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秋季降水>春季, 年降水量有略有增加趋势;气温呈变暖趋势,平均增温率为0.25 ℃・(10a)-1. NDVI与20 cm土壤温度相关最好, 在地下一定距离以内, 深度越深相关越好;其次是15 cm土壤温度与气温, 相关最差的是5、0 cm土壤温度和降水.

作 者:陈世强 文莉娟 吕世华 陈昌平奥银焕 张宇 鲍艳 CHEN Shi-qiang WEN Li-juan L(U) Shi-hua CHEN Chang-ping AO Yin-huan ZHANG Yü BAO Yan  作者单位:陈世强,文莉娟,吕世华,奥银焕,张宇,鲍艳,CHEN Shi-qiang,WEN Li-juan,L(U) Shi-hua,AO Yin-huan,ZHANG Yü,BAO Yan(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陈昌平,CHEN Chang-ping(甘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甘肃,合作,747000)

刊 名:冰川冻土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年,卷(期):2007 29(1) 分类号:P4 关键词:NDVI   气候变化   玛曲  

篇2:黄河上游羊曲水库水质预测研究

黄河上游羊曲水库水质预测研究

摘要:羊曲水库为峡谷型水库,长宽比较大,可忽略水流在横向和垂向的变化,只考虑纵向变化.在求解一维动态水质模型之前需推求水库水面线,以获得相关水力要素.通过建立一维动态水质模型,模拟了羊曲水库BOD、氨氮浓度的时空分布.得出在50%频率年,库区的BOD值小于3 mg/L、氨氮质量浓度小于0.5 mg/L.作 者:陈朋成    周孝德    靳春燕    冯民权  作者单位:陈朋成,周孝德,冯民权(西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8)

靳春燕(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海南,洋浦,578101)

期 刊:人民黄河  PKU  Journal:YELLOW RIVER 年,卷(期):2008, 30(4) 分类号:X824 关键词:水质    数值模拟    一维模型    羊曲水库    黄河上游   

篇3:黄河上游中期定量降水预报方法研究

黄河上游中期定量降水预报方法研究

本文介绍了在数值预报的基础上,利用天气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黄河上游流域未来7天逐日定量降水预报的情况,通过实际业务运行,表明该预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为理想,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 者:王文英 保广裕 张景华 王战策 钱有海  作者单位:王文英(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青海,西宁,810001)

保广裕,张景华,钱有海(青海省气象台,青海,西宁,810001)

王战策(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西宁,810001)

刊 名:青海科技 英文刊名:QI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16(5) 分类号:P4 关键词:中期定量降水   预报方法   黄河上游  

篇4:黑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

黑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

近42年来,黑河上游年流量呈增多趋势,其中以冬季最为明显,但总体上相对稳定,丰枯转换颇为平衡;降水量是影响黑河上游流量的最主要因子,夏季降水量的增加与夏季流量的增加关系密切,而夏季流量的`增加最终影响到了年流量的增加;气温的升高特别是秋季气温的升高导致了高山冰雪消融量的增大,进而使非汛期流量增加,同时加大流域蒸发量特别是夏季蒸发量,增加了地表水资源的消耗,并对降水增加造成的年径流量增加起到削弱作用.

作 者:李林 王振宇 汪青春 LI Lin WANG Zheng-Yu WANG Qing-Chun  作者单位: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青海,西宁,810001 刊 名:地理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26(1) 分类号:P333.1 关键词:黑河上游流域   莺落峡   流量   气候因子  

篇5: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Abstract:Studies on the 20th century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have revealed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over the past century,climate in China has also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change with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about 0.5 °C.More reliable results for the latter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indicate that the largest warming occurred in Northwest China,Nor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and the warming in winter is most significant.Although no obvious increase or decrease trends were detected for mean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very distinct.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precipitation increased,while tha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markedly decreased.Studies suggest that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seems to be related not only with the internal factors such as ENSO,PDO,and the others,but also with the anthropogenic effects such a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and land use.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studies in China seem to be important in narrowing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China's climate change and its main causes,since it is significant for projection and for impact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future.作 者:翟盘茂    巢清尘    邹旭恺    Zhai Panmao    CHAO Qingchen    Zou Xukai  作者单位:Laboratory for Climate Studies,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China; National Climate Center,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China 期 刊:地理学报(英文版)  ISTICSCI  Journal: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年,卷(期):2004, 14(z1) 分类号: Keywords:20th century    climate change    China   

篇6:黄河上游玛曲地区雨滴谱特征的观测研究

黄河上游玛曲地区雨滴谱特征的观测研究

为了解决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由青海省气象局组织及多个单位合作,在黄河上游进行了人工增雨试验.通过对玛曲地区雨滴谱的分析,推测玛曲当地的雨滴较大,这对在当地实施人工增雨提供了观测依据.另外,通过分析得到当地积云降水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雨强的相关关系式,该公式可以作为利用雷达定量测量高原地区降水的参考.分析发现,虽然高原地区冷雨过程是主要的`降水机制,但是暖雨过程仍然对降水有贡献.通过对雨滴谱资料的分析,可以促进对高原地区云物理特征的了解.

作 者:李娟 游来光 胡志晋 涂多彬 李仑格 LI Juan YOU Lai-guang HU Zhi-jin TU Duo-bin LI Lun-ge  作者单位:李娟,LI Juan(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游来光,胡志晋,涂多彬,YOU Lai-guang,HU Zhi-jin,TU Duo-bin(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李仑格,LI Lun-ge(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青海,西宁,810001)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6 25(5) 分类号:P48 关键词:青藏高原   雨滴谱   M-P谱  

篇7: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综述-现状与趋向

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综述-现状与趋向

在气候变化领域,随着对气候变化本身不断的关注,适应性研究不断涌现.因此,理清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脉络、把握国际适应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对未来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削减、针对性地提高人类适应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主要文献,分析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概念及其应用,适应性与适应能力、响应能力和恢复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综述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情景模型测算、适应性选择、不同尺度适应能力、主动适应策略研究的4个集中领域;总结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社区尺度、自下而上手段、适应性过程研究的趋势.

作 者:方一平秦大河 丁永建 FANG Yi-ping QIN Da-he DING Yong-jian  作者单位:方一平,FANG Yi-ping(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秦大河,丁永建,QIN Da-he,DING Yong-jian(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干旱区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RID ZONE RESEARCH 年,卷(期):2009 26(3) 分类号:P467 关键词:气候变化   适应性   发展态势  

篇8:岷江上游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

岷江上游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岷江上游典型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将植被盖度、多样性、复杂性、演替度等反映植被稳定性的.数量特征指标结合气候、地形、土壤等外部环境因子建立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源区植物群落中,云杉林、柳灌丛、窄叶鲜卑花灌丛、冷杉林、绣线菊灌丛有较高的稳定性值,沙棘和小果小檗灌丛稳定性值较低;草甸群落中,苔草草甸和白茅草草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值,蒿草草甸和高山草甸稳定性值较低.干旱河谷植物群落中,绣线菊灌丛、瑞香灌丛、小花滇紫草灌丛、小马鞍羊蹄甲一白刺花灌丛、莸灌丛有较高的稳定性值,西南野丁香灌丛、驼绒藜灌丛、川甘亚菊灌丛的稳定性值较低.

作 者:冶民生 吴斌 关文彬 马克明 刘国华 张宇清 YE Min-sheng WU Bin GUAN Wen-bin MA Ke-ming LIU Guo-hua ZHANG Yu-qing  作者单位:冶民生,YE Min-sheng(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西宁81000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吴斌,张宇清,WU Bin,ZHANG Yu-qing(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关文彬,GUAN Wen-bin(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100083)

马克明,刘国华,MA Ke-ming,LIU Guo-hua(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2009 16(1) 分类号:Q145.2 S718.54 关键词:植物群落   群落稳定性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岷江上游  

气候变化作文800字

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研究

叶片茸毛对叶片反射光谱及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影响研究

长江与黄河的诗句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黄河成语

黄河作文

说明文黄河

比喻句黄河

《黄河一掬》现代文阅读与答案

黄河上游玛曲县植被指数与气候变化研究(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黄河上游玛曲县植被指数与气候变化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