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CJ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电子邮件设计的话,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电子邮件设计的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电子邮件设计的话
用户在收到邮件之后有六个问题需要他们去解决:
1.我要打开这封邮件嘛?
2.要显示邮件中的图片否?
3. 邮件中的促销信息是啥?
4. 我要点击邮件中的网址吗?
5.如果优惠不是很给力,我还有必要再去这个网站看看吗?
6. 我对这封邮件和网站没啥兴趣,干脆举报他们为垃圾邮件得了?
下面这些技巧可以让帮忙用户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1.邮件的导语得和邮件标题呼应,不要挂羊头卖狗肉,这是垃圾邮件的做法,
电子邮件设计的6句话
,
。。
2.邮件中使用导航条,帮助用户迅速访问网站。如果用户对该封邮件内容不感兴趣,说不定他喜欢你网站的其他内容呢?
3.优化图片不显示时的邮件内容。即使图片无法显示,也得让用户清楚了解邮件的主体内容
4.在第一屏解决问题,不要指望用户会仔细阅读邮件,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定收件人
5.别忘了退订按钮,以免用户一怒之下举报你为垃圾邮件
篇2: 《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收、发电子邮件》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课内容,根据我校学生和教材实际进行了教材的重组。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上网冲浪的基本技巧和申请电子邮件基础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安排的新授课。
内容丰富,灵活有趣,实用性很强,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
重点:如何编写、发送电子邮件。
难点: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
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对象分析
目前,小学生都耳闻目睹了因特网在社会广泛应用的事实,少数学生在家庭已具备了上网的条件,会上网浏览和玩游戏。但大多数学生仍没有使用过电子邮件,不明确电子邮件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缺乏应用的基础知识,他们都渴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把电子邮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遵守使用电子邮件的道德规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积极自主探索,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发邮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会自主或借助帮助信息,协同大胆探索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
(2)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的兴趣和意识。
4、发展目标:
(1)通过收贺卡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一节使用“附件”发、收电子邮件的操作铺垫。
(2)培养学生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获取、交流信息。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具备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强化实践”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控制系统屏幕广播功能实时演示、讲述。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与道德启蒙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信息意识。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自制课件、相关教具。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识。
请看屏幕(出示动画)。谁能说出电子邮件有什么优点?学生回答。(快速传递、价格低廉、书写简单、发送方便)给合生活实际的需求,让学生对电子邮件有清晰的认识,为下面引出本节课题作铺垫,让学生产生激情去体会电子邮件奇特的功能。
1、让学生与现场教师交流电子邮箱地址,要求把地址写在长纸条上并贴在黑板上。
2、复习电子邮件结构和规则。(抽一个说明为什么这样起名,如不懂,可请教现场老师。)学生有礼貌地与现场教师交流电子邮箱地址,并把邮箱地址贴在黑板上。
(二)引探新知。
问:大家想不想发邮件到以上的邮箱与在座的“电脑高手”交流?
提示学生:如果要发邮件给对方,必须要经过对方同意才能发,如果乱发邮件是一种不道德、不守网络安全的行为。
出示老师自己的邮箱地址:
说明:同意学生发一封打个招呼的邮件到麦老师的邮箱里,也可以发一封邮件给自己,看是否成功。
如果没有把握的可以和同学一起发。答:想。
学生登陆自己的邮箱进行自主尝试发电子邮件的操作。
学生互动探索新知(会发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教一下不懂的同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和信息技术素养。从低层次探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自主探究新知识。
(三)体现过程,解决问题。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列出黑板。
让其他学生帮助出问题的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可查看书本68页内容或请教同学、请教现场老师和查看帮助信息)。
抽问学生尝试结果,把成功操作的方法列出黑板。说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互之间协作解决问题。
把成功的过程说说。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以学生为主体,凸现分层教学。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新发现,新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自我激励,同时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得益的氛围,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四)强化操作,体现成功感。
以小组形式互发一封问候邮件,但发之前要经过对方同意才可以。学生互相发邮件操作。本课的重点就是发送电子邮件,采用不同形式强化操作,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再次掀起学习的高潮,体现梯度教学。
(五)学习收邮件。抽查学生完成情况。
问:你怎样知道你成功了?
让学生说明。
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收信的?
答:
1、电脑提示“邮件已成功发出!”
2、对方收到我的信。
说明收信方法、过程。通过实操,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自主内化掌握收邮件的方法,使学生事半功倍地获取知识。
(六)小结。
让个别学生把收、发邮件的过程和要注意的问题简述一下,巩固知识内容。简述收、发电子邮件过程。及时巩固形成概念,深化操作方法。
(七)巩固练习。
1、询问有哪位同学将近生日,把经该学生同意的邮箱地址写出黑板,让学生发一封祝福他的电子邮件。投影出示主题内容
2、元旦节将到,相互发一封节日问侯的电子邮件。按主题和要求操作。
互相交流发送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全程投入操作实践,使各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实实在在地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八)点拔拓展,引申悬念。
打开自己的邮箱,说:老师今天也收了一封非常精美的贺卡,想看吗?
打开附件,展示贺卡内容让学生观察。
看完后,问学生有什么感想?
你们想学发吗?由于时间问题,这个知识我们留到下节课再学习。
1、邮件能发图片、动画。
2、我也想发贺卡给别人。
答:想在学习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最容易让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使学生产生悬念进行拓展和延伸,为下一知识内容作铺垫。
篇3:《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邮件工具收发电子邮件。
2.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发布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在学生机上建好账户,设置个人信息和邮件服务器属性(主要是接收邮件服务器地址POP3和发送邮件服务器地址SMTP)。
2.由于免费邮箱的申请是下一节课介绍,许多学生还没有自己的邮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公用信箱。
3.可以在NT下自己做一个邮件服务器,再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邮箱。这样,不用上Internet,在局域网环境下也可以进行邮件的收发了。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邮件工具来收发电子邮件即FoxMail的使用。
教学难点:
收发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教学过程
1、此课时的课前准备较为重要,教师应作充分的准备。
2、邮件的收发与前几课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及下载信息不同的是在这课时里,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通过邮件工具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发送给别人。
3、邮件工具FoxMail的应用在此课时的重点,教师应该把FoxMail的界面及一些按钮介绍清楚。
4、写信时输入收信人的时老师可以对介绍收件人的组成,让学生有所了解。因为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应让学生养成先写好信再上网发信的习惯,
5、收信的过程相对发信要简单的多,教师稍加示范即可。
6、收发带有附件的邮件,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
7、由于邮箱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在此课时安排了一个阅读材料,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
8、如何通过Proxy代理服务器)收发邮件?
与HTTP不同,E-mail的协议POP3和SMTP没有相应的代理机制,因此需根据不同的Proxy产品进行设置。
与WinGate不同,MS Proxy server中, 你只需设置好Winsock Proxy工作, 再在FoxMail所在的客户机上安装MS Proxy Client即可. FoxMail中不需要做任何的另外设置.
教学小结:学会通过邮件工具收发电子邮件。
篇4: 《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收、发电子邮件》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课内容,根据我校学生和教材实际进行了教材的重组。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上网冲浪的基本技巧和申请电子邮件基础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安排的新授课。
内容丰富,灵活有趣,实用性很强,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
重点:如何编写、发送电子邮件。
难点: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
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对象分析
目前,小学生都耳闻目睹了因特网在社会广泛应用的事实,少数学生在家庭已具备了上网的条件,会上网浏览和玩游戏。但大多数学生仍没有使用过电子邮件,不明确电子邮件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缺乏应用的基础知识,他们都渴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把电子邮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遵守使用电子邮件的道德规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积极自主探索,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发邮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会自主或借助帮助信息,协同大胆探索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
(2)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的兴趣和意识。
4、发展目标:
(1)通过收贺卡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一节使用“附件”发、收电子邮件的操作铺垫。
(2)培养学生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获取、交流信息。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具备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强化实践”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控制系统屏幕广播功能实时演示、讲述。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与道德启蒙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信息意识。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自制课件、相关教具。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识。请看屏幕(出示动画)。谁能说出电子邮件有什么优点?学生回答。(快速传递、价格低廉、书写简单、发送方便)给合生活实际的需求,让学生对电子邮件有清晰的认识,为下面引出本节课题作铺垫,让学生产生激情去体会电子邮件奇特的功能。
1、让学生与现场教师交流电子邮箱地址,要求把地址写在长纸条上并贴在黑板上。
2、复习电子邮件结构和规则。(抽一个说明为什么这样起名,如不懂,可请教现场老师。)学生有礼貌地与现场教师交流电子邮箱地址,并把邮箱地址贴在黑板上。
二、引探新知。问:大家想不想发邮件到以上的邮箱与在座的“电脑高手”交流?
提示学生:如果要发邮件给对方,必须要经过对方同意才能发,如果乱发邮件是一种不道德、不守网络安全的行为。
出示老师自己的邮箱地址:
说明:同意学生发一封打个招呼的邮件到麦老师的邮箱里,也可以发一封邮件给自己,看是否成功。
如果没有把握的可以和同学一起发。答:想。
学生登陆自己的邮箱进行自主尝试发电子邮件的操作。
学生互动探索新知(会发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教一下不懂的同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和信息技术素养。从低层次探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自主探究新知识。
三、体现过程,解决问题。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列出黑板。
让其他学生帮助出问题的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可查看书本68页内容或请教同学、请教现场老师和查看帮助信息)。
抽问学生尝试结果,把成功操作的方法列出黑板。说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互之间协作解决问题。
把成功的过程说说。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以学生为主体,凸现分层教学。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新发现,新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自我激励,同时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得益的氛围,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四、强化操作,体现成功感。以小组形式互发一封问候邮件,但发之前要经过对方同意才可以。学生互相发邮件操作。本课的重点就是发送电子邮件,采用不同形式强化操作,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再次掀起学习的高潮,体现梯度教学。
五、学习收邮件。抽查学生完成情况。
问:你怎样知道你成功了?
让学生说明。
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收信的?答:1、电脑提示“邮件已成功发出!!”
2、对方收到我的信。
说明收信方法、过程。通过实操,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自主内化掌握收邮件的方法,使学生事半功倍地获取知识。
六、小结。让个别学生把收、发邮件的过程和要注意的问题简述一下,巩固知识内容。简述收、发电子邮件过程。及时巩固形成概念,深化操作方法。
七、巩固练习。
1、询问有哪位同学将近生日,把经该学生同意的邮箱地址写出黑板,让学生发一封祝福他的电子邮件。投影出示主题内容
2、元旦节将到,相互发一封节日问侯的电子邮件。按主题和要求操作。
互相交流发送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全程投入操作实践,使各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实实在在地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八、点拔拓展,引申悬念。打开自己的邮箱,说:老师今天也收了一封非常精美的贺卡,想看吗?
打开附件,展示贺卡内容让学生观察。
看完后,问学生有什么感想?
你们想学发吗?由于时间问题,这个知识我们留到下节课再学习。
1、邮件能发图片、动画。
2、我也想发贺卡给别人。
答:想在学习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最容易让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使学生产生悬念进行拓展和延伸,为下一知识内容作铺垫。
板书设计:
收、发电子邮件
(现场教师邮箱地址)发送邮件步骤收邮件步骤
(问题内容)
篇5: 《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电子信箱的作用,会正确书写E―mail地址。
2、能编写、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3、能在电子信箱中查看邮件,下载邮件中的附件。
4、认识定期整理邮箱的重要性,会删除无用邮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编写、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和查看邮件的方法。
难点:添加附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授:在生活中,你给亲朋好友写过书信、寄过贺卡吗?在因特网也可以写信、寄贺卡,这种信件称电子邮件。
二、认识电子信箱及E―mail地址
1、讲授: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最早出现的信息传递服务之一,是最基本的因特网服务。在收发电子邮件之前,我们先得拥有一个自己的电子信箱。
2、引导学生思考:
(1)如何获得电子邮箱?
(2)什么是E―mail地址?
3、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相应的评价。
4、指导学生书写自己的QQ电子邮箱的E―mail地址,并将E―mail地址通过
聊天窗口,告诉老师、同学。
三、写一封电子邮件寄给老师
1、指导学生登录QQ。
2、演示、讲解:寄一封电子邮件给老师。
3、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养成填写邮件主题的习惯,这样可以让收件人通过主题尽快知道邮件的大致内容。
4、布置任务。
5、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送电子邮件给同学,或帮助旁边的同学。
四、发送附件文件为图像的电子邮件
1、讲授:电子邮件的附件可以是文档、图像、声音、软件等类型的文件。
2、发送“贺卡、jpg”文件到学生电脑桌面。
3、指导学生在电子邮件中添加图像文件作为附件,并发送出去。
4、演示、讲解:添加图像附件,发送邮件。
5、出示提示:如果来不及写完信,可以先存入草稿箱,等有时间再续写,发送。
6、分发教学任务单,布置任务。
7、让能力突出的学生从电脑中选择其他类型文件,发送给同学。
8、引导学生比较电子邮件与现实中写信程序的区别,了解电子邮件的特点是方便、迅速、经济、实惠,可以传送任何类型信息的`文件。
五、阅读电子邮件,下载邮件附件
1、演示、讲解:阅读电子邮件。
2、布置任务。
3、提问:邮件中有附件,如何阅读?
4、讲解、演示:阅读附件内容的操作。
5、指导学生阅读邮件中附件内容。
6、讲授:一般情况下,作为附件的文件往往是电子邮件的重要内容,需要从电子信箱中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
7、演示、讲解:下载电子邮件附件。
8、分发教学任务单,布置任务。
9、出示提示:许多病毒是通过邮件的附件进行传播,对来历不明的邮件,不要轻轻易打开它的附件。
六、删除电子邮件,整理电子信箱
1、提问:对于无用的邮件,或来历不明的邮件,同学们通常会怎样处理呢?
2、请学生回答,并适当评价。
3、演示,讲解:删除电子邮件。
4、布置任务。
七、总结评价
篇6: 《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思想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具备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我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强化实践;小组探究,情感共鸣”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已有的视频动画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系统适时地展示问题、温馨提示、布置任务,同时,利用互联网在线功能实现跨时空信息交流,鼓励学生对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共同寻求答案,既掌握了知识的学习,又增强了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初中教学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中的第四个内容“电子邮件的使用”中要求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电子邮件》是《信息技术(八年级上)浙江教育出版社》第二单元“网上交流”中的第一课内容,是整册教材的第六课。本节课的内容以探究学习方式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体会电子邮件的特点、理解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及意义,并学会用WEB页方式收发电子邮件。
本课的内容主要由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电子邮件的地址、申请免费的邮箱、电子邮件的收发四部分组成。
从本课开始至第八课,都是以探究的形式学习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接触电子邮件并有WEB页收发电子邮件的经历,在初中阶段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来增进知识量。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对计算机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和上网能力,但学生的差异水平较大,有少数学生电脑操作很熟练,但大部分学生操作水平一般,他们对网络、网址也是不怎么熟悉,打字的速度也不甚理想。
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外网的速度影响,可能导致学生上网申请免费邮箱的速度不快,再加上操作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甚至不能完成,或者申请完成后而来不及或不能准确发送E―mail至对方邮箱,同时在学生代表口头表达主题、师生进行评价的时间调控将会非常紧张。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生间的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了观察视频、动画的个人与小组探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的问题讨论探究及根据分配的任务进行的任务探究、展示作品、激昂表达的交流与评价及延伸课外,落实行动的课外探究和行为探究。
四、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申请免费邮箱及我发电子邮件”为任务,以“掌握电子邮件的原理、格式及用WEB页方式收发电子邮件”为目标,展开教学,具体可分为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进行培养: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及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目标:
1、熟练掌握书写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2、熟练掌握用Web方式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探究学习方式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及意义等有关知识,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掌握电子邮件地址的书写格式。熟练运用Web页方式发送电子邮件。在此过程中,探究和归纳总结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始终
教学难点:电子邮件的原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形式授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2、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发挥小组的合作效用,将本课设置为“情景导入,设置悬疑→申请,发电子邮件→上网浏览→知识竞赛,寻找答案福”的历程,引发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之中达到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熟练和情感的共鸣。
(一)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1、能够探究出电子邮件的原理。
2、能够正确书写电子邮件的地址。
3、能够利用WEB页方式收发电子邮件。
4、能够主动地引领小组成员进行收发E-mail的探究。
5、发挥其“小老师”的作用,帮助小组内有困难的同学完成任务,共同协作,共同提高。
(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1、能正确书写电子邮件的地址,利用WEB页方式收发电子邮件。
2、能够在“小老师”的帮助下,结合书本与动画,或通过求助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E-mail书写格式及收发操作。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1)预习教材,带好课本进机房
(2)事先熟悉登录申请免费邮箱的网页及免费电子邮件的申请和收发
(3)事先熟悉评价网页(或评价表)的操作
2、教师的教学准备
(1)精心准备课堂,做好教学设计
(2)预先做好问题的设计及突发事件的应对
(3)对机房的上网速度及申请免费邮箱的操作进行测试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1)学生机房需要网络畅通
(2)大屏幕的投影仪
(3)无线话筒和视听设备
4、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1)极域7.0电子教室
(2)精心准备的网址,设置悬疑
(3)给学生推理小说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疑
教师:请同学们在记事本里记录新浪的网址,网易的免费网址,以及我提供的
学生:纷纷操作。
(二)知识传授,自主探究
教师: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学生:观看
教师:以通俗的语言再次强调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用我们熟悉的门牌号码解释。
学生:讲授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三)亲身体验,合作探究
教师:
你有电子邮件账号吗?试注册一个电子邮件账号,记下地址;
如果有电子邮件账号,请给自己发份电子邮件,邮件主题输入:你的班级学号姓名;
接受自己的邮件,并打开,点击你输入的内容,打开相关的网页,然后思考“detective”是什么意思
学生:在组长的分配下,进行主题的探究及分工,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行动DDD发送电子邮件。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解决学生问题。
(四)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教师:最后请给出一篇《生物学家之死》,请同学们把这篇文章确定凶手,然后告诉我们线索是什么,并把这些内容发电子邮件给我。
学生:兴致盎然,积极操作。
教师:公布答案,并把学生发的邮件在电子控制软件里播放出来。
(五)延伸课外、意犹未尽
教师: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有机会我们在下堂课中继续探案。
篇7: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
课程讲解 电子邮件延伸阅读 找好工作的秘诀
每日一帖 新人自我介绍
教育论坛 分享学习感受
现在的贸易合作讲究迅速快捷,于是产生了电子商务,e-business。而电子商务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途径就是电子邮件e-mail了。
相关词汇:
Attachment 附件
Junk mail 垃圾邮件
CC- Carbon Copy 抄送
BCC- Blind Carbon Copy 暗抄送
I want to set up an -mail account.
我想申请个电子邮件帐户。
What’s wrong with my e-mail? It can’t get through.
出什么问题了?我的邮件怎么发不出去了?
Could you please check the e-mail for me?
能帮我查收一下邮件么?
The e-mail you sent yesterday was returned as undeliverable. Maybe you should check the address.
你昨天发的邮件被退回来了。你是不是应当查查地址是否正确。
找份好工作的'秘诀
找工作难,找份满意的好工作更难。你有没有纳闷过: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找到好工作,而自己就不行呢?其实这个道理也不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找份好工作的秘诀。
Firstly, to renew your knowledge structure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ose educated people and those uneducated people are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self-educating skill. Meanwhile, the Internet gives everybody an unprecedented chance to search all the resource you need.
Please NOTICE the language and computer skills are only the 2 basic tools in a successful career although those 2 skills also need to be improved practically. If you just count on them, you have to face the boring work day after day.
Of course, I can't give you the details about what kind of knowledge you might need because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in their careers and I don't want to mislead you. To me, Management, Economy, Finance, Politics, Military, History, Sports and arts. However, you may have your choices.
Secondly, the more important aspect is your OVERALL ABILITY. That means what kind of person will be welcomed by the society.
Here are the eleven aspects of the overall ability required for a manager position:
1. Work experience related to management
2. Potential for growth
3. Ability to work with others, (Superiors, peer, and subordinates)
4. Competence in area of responsibility or specialization (technical/organizational skills, attention to detail, ability to complete assignments)
5. Personal initiative, motivation
6. Integrity
7. Analytical ability
8. Facility with English
9. Written communication skills
10.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11. Potential for success as an effective and inspiring upper-level manager
Hope the information can be helpful to you.
篇8:电子邮件格式
电子邮件格式范文
电子邮件(E-mail)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一种通信形式。计算机用户可以利用网络传递电子邮件,实现相互通信。电子邮件可在计算机局域网上进行,也可在计算机广域网上进行。进行电子邮件通信,必须在网络文件服务器(即计算机)上建立电子邮件的“邮局”.它是电子邮件的中心集散地,可为每个用户设置有地址的信箱。别人可向该信箱发送电子邮件,信箱的主人则可在方便时从信箱中取出对方发来的邮件。这里的“邮局”实际上是网络文件服务器上的一组数据库文件。
电子邮件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成为当今时代人际交流的重要的文书样式。它既可用于处理公务,还可用于私人交往。起着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的作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对外联络,不仅安全保密,节省时间,不受篇幅的限制,传输速度快,能够跨越时空,而且还可以大大地降低通信费用,它为信息时代人们的快节奏、高效率信息传递提供了便利与可能。
(二)电子邮件的撰写
1.电子邮件的.结构与内容
电子邮件由邮件头和正文结构而成。
邮件头包括收件人、抄送人地址、主题(邮件名称)、发件人地址等内容。正文包括三部分内容。
(1)信头。第一行顶格写对收信人的称呼。
(2)信体。开门见山、直接人题,告知事宜,传递信息,分享情绪,可自由发挥。
(3)信尾。写明发邮件人姓名、发邮件日期。
2.电子邮件的撰写要求
(1)主题要明确。一封电子邮件,大都只有一个主题,并且往往需要在前注明。若是将其归纳得当,收件人见到它便对整个电子邮件一目了然了。
(2)语言要流畅。电子邮件要便于阅读,就要以语言流畅为要。尽量别写生僻字、异体字。引用数据、资料时,则最好标明出处,以便收件人核对。
(3)内容要简洁。网上的时间极为宝贵,所以电子邮件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愈短愈好。
(4)结构要完整。要有“头”有“尾”,有称谓有署名,保持应用文体格式规范的良好写作习惯。
(三》电子邮件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滥用
在信息社会中,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无比珍贵的。在社会交往中要尊重一个人,首先就要懂得替他节省时间。
有鉴于此,若无必要,轻易不要向他人乱发电子邮件。尤其是不要以之与他人谈天说地,或是只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电子邮件能否成功地发出,更不宜随意以这种方式在网上“征友”.
2.注意礼节
一般而言,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应即刻回信,既回复对方所提事宜,又是一种礼节的需要。
3.注意编码
由于中文文字自身的特点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国的内地、台湾地区、港澳地区,以及侨居国外的华人,目前使用着互不相同的中文编码系统。因此,当用中国内地的编码系统向生活在中国内地之外的其他一切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人发出电子邮件时,由于双方所采用的中文编码系统有所不同,对方便很有可能只会收到一封由乱字符所组成的“天书”.因此,此时必须同时用英文注明自己所使用的中文编码系统,以保证对方可以收到自己的邮件。
4.慎选功能
现在市场上所提供的先进的电子邮件软件,可有多种字体备用,甚至还有各种信纸可供使用者选择。这固然可以强化电子邮件的个人特色,但是此类功能商界人士是必须慎用的。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对电子邮件修饰过多,难免会使其容量增大,收发时间增长,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而且往往会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另外一方面,()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所拥有的软件不一定能够支持上述功能。这样一来,他所收到的那个电子邮件就很有可能会大大地背离了发件人的初衷,因而使之前功尽弃。
电子邮件作为随着高科技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应用文体,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其建立规范的行文格式与文明的语言模式,使其写作有章可循。这样便能保证其作为一种文书样式的严肃性,并保持其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从而维护社会交际环境与精神文化领域的文明有序发展。
篇9: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简称E-mail,标志:@,也被大家昵称为“伊妹儿”),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它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用户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不管发送到哪里,都只需负担电话费和网费即可),以非常快速的方式(几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任何你指定的目的地),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这些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方式。同时,用户可以得到大量免费的新闻、专题邮件,并实现轻松的信息搜索。
目录原理特点历史原理1、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发送和接收的原理 可以很形象地用我们日常生活中邮寄包裹来形容:当我们要寄一个包裹时,我们首先要找到任何一个有这项业务的邮局,在填写完收件人姓名、地址等等之后包裹就寄出而到了收件人所在地的 邮局 ,那么对方取包裹的时候就必须去这个邮局才能取出。同样的,当我们发送电子邮件时,这封邮件是由邮件发送 服务器 (任何一个都可以)发出,并根据收信人的地址判断对方的邮件接收服务器而将这封信发送到该服务器上,收信人要收取邮件也只能访问这个服务器才能完成。
2、电子邮件地址 的构成
电子邮件地址 的格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USER”代表用户信箱的帐号,对于同一个邮件接收 服务器 来说,这个帐号必须是唯一的;第二部分“@”是 分隔符 ;第三部分是用户信箱的邮件接收服务器 域名 ,用以标志其所在的位置。
特点电子邮件是整个网络间以至所有其他网络系统中直接面向人与人之间 信息交流 的'系统,它的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都是人,所以极大地满足了大量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
电子邮件指用电子手段传送 信件 、单据 、资料 等信息的通信方法。电子邮件综合了 电话通信 和邮政信件的特点,它传送信息的速度和电话一样快,又能像信件一样使收信者在接收端收到文字记录。 电子邮件系统 又称基于计算机的邮件 报文系统 。它参与了从邮件进入系统到邮件到达目的地为止的全部处理过程。电子邮件不仅可利用 电话 网络,而且可利用其它任何通信网传送。在利用电话网络时,还可在其非高峰期间传送信息,这对于商业邮件具有特殊价值。由 中央计算机 和 小型计算机 控制的面向有限用户的 电子系统 可以看作是一种计算机会议系统。电子邮件采用储存- 转发方式 在网络上逐步传递信息,不像电话那样直接、及时,但费用低廉。
历史起源
对于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e-mail),根据资料,现在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1969年 10月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教授发给他的同事的一条简 短消息 。
据《 互联网周刊 》报道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教授发给他的同事的一条简 短消息 (时间应该是1969年10月),这条消息只有两个字母:“LO”。 Leonard K. 教授因此被称为 电子邮件之父 。
Leonard K.教授解释,“当年我试图通过一台位于 加利福尼亚 大学的计算机和另一台位于 旧金山 附近斯坦福研究中心的计算机联系。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从一台计算机登录到另一台 机。当时登录的办法就是键入L-O-G。于是我方键入L,然后问对方:‘收到L了吗?’对方回答:‘收到了。’然后依次键入O和G。还未收到对方收到G的确认回答,系统就瘫痪了。所以第一条网上信息就是‘LO’,意思是‘你好!’”
第二种说法
1971年, 美国 国防部资助的 阿帕网 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出现了:参加此项目的科学家们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计算机,每个人的工作对别人来说都是没有用的。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借助于 网络 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为 阿帕网 工作的 麻省理工学院 博士Ray Tomlinson把一个可以在不同的 电脑网络 之间进行拷贝的软件和一个仅用于单机的 通信软件 进行了功能合并,命名为SNDMSG(即Send Message)。为了测试,他使用这个软件在 阿帕网 上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收件人是另外一台电脑上的自己。尽管这封邮件的内容连Tomlinson本人也记不起来了,但那一刻仍然具备了十足的历史意义:电子邮件诞生了。Tomlinson选择“@” 符号 作为用户名与地址的间隔,因为这个符号比较生僻,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当中,而且这个符号的读音也有着“在”的含义。 阿帕网 的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了这个石破天惊般的创新。他们天才的想法及研究成果,现在可以用最快的--快得难以觉察--速度来与同事共享了。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回想起来,都觉得 阿帕网 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当中,电子邮件 功不可没 。(这个说法也是现在较为广传的。)
★ 电子邮件范文
★ 电子邮件简历的
★ 电子邮件的说课稿
★ 学生英语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设计的话(集锦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