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美文:记忆中的味道

时间:2022-12-01 01:50:28 作者:sususu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usus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抒情美文:记忆中的味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抒情美文:记忆中的味道,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抒情美文:记忆中的味道

抒情美文:记忆中的味道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一幕幕的温暖的往事就如同散落在记忆中的花瓣,偶尔总会在时光的枝头飘荡,令人回味......

儿时,是在外婆的身边长大的。记忆中,外婆是位开朗、慈祥又能干的老人。每天清晨,总能看到外婆忙碌的身影。她每天很早就会起床,然后,悄悄地拿着篮子去菜场买菜。待我起床准备上学时,外婆已提着一大蓝的菜回家了。蔬菜、水果、虾......好多啊!看看外婆的菜篮子,你就能知道是什么季节了,草莓、荔枝、枇杷、水蜜桃、西瓜......一般是,什么水果上市了,外婆就会买一点让大家尝尝鲜。所以,每次外婆的菜篮子都好沉重,除了蔬菜等,还有当季的时令鲜果。

外婆的厨艺也是好的没话讲,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外婆总能把食材做出各式美味来。我读书那会,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吃午饭,每次,一到家,总能看见一桌外婆精心搭配的美味。爆炒螺蛳、红烧大排、炖蹄、油爆虾、丝瓜蛋汤......“快洗洗手,趁热吃吧!”耳畔传来外婆亲切的话语。记忆中,外婆做的油爆虾格外好吃,记得,有一次,看见外婆又买来大河虾啦!只见,外婆把虾的胡子剪去,洗干净,沥干水分,然后把姜、葱准备好,随后,起了一个大油锅,就烧起来啦!“不要在厨房,快去房间......”外婆烧菜的时候,总是要“赶”我走,那会,好奇的我特别想看看外婆制作油爆虾的整个过程,不过,那会,总是被外婆“赶”走。现在,知道缘由了,外婆是怕我溅到油,怕我热。所以,每次,外婆烧油爆虾的整个过程,我基本是看到大虾入油锅,就看不见接下来的过程了。待我看见大虾,已是外婆把大虾端在饭桌上了,红红的大虾,上面点缀着绿绿的葱花,煞是诱人......“快趁热吃吧!”外婆边说边夹了几个大虾放在我碗里。“嗯嗯!外婆你也吃那!”我应着,咬着大虾,吮吸着大虾的鲜味,霎时,一股油爆虾的鲜汁渗入舌尖,好鲜美啊!“好吃吗?多吃点。”“嗯嗯”只见,外婆微微的笑着,好满足的'样子......那时,觉得外婆做的油爆虾是这个世界上最无与伦比的美味!

能干的外婆,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做各种美味给我们吃了。除了油爆虾,外婆还会自制各种美味。年糕、酒酿、糯米藕、粽子......这些自制美味都是外婆自己做的,而且,味道极佳!每次做完,外婆都会分成好几份,给舅舅、阿姨每家一份。所以,那会,我总能定时吃到外婆亲手制作的各种美味。糯糯的年糕,甜甜的,年糕上还有桂花嵌着,好香甜;醇醇的酒酿、还有透着粽叶香的各式粽子,赤豆粽、肉粽、豆沙粽、枣子粽......每到端午节前夕,外婆都会包各式馅的粽子,而且,粽子的馅料都是自己加工的,磨得细细的豆沙分外好吃,包好后,用不同的线扎好了区分,好细致入微。因着外婆的好手艺,每到端午节前夕,我就能吃到各式美味的粽子了。

如今,外婆已经离开我们好多年了,这些外婆的味道再也吃不到了。现在,每到端午节前,妈妈也会包一些粽子,不过,总感觉妈妈的味道远比不上外婆的味道。外婆的味道是尝到舌尖,再也无法忘怀的那种。如今,外婆的味道,只能在记忆中慢慢回味了,回味外婆的味道,更多的是怀想那些味道中暖暖的情......

外婆虽已不在了,但是,记忆中外婆的味道永远都在,一道道的美味,蕴含的都是外婆绵绵的爱和深深的情!外婆的味道一直都在,不时的温暖着我!有着外婆味道的一幕幕温暖的往事就如同散落在记忆中的花瓣啊!记忆中的花瓣永不飘落......

篇2:记忆中的味道的美文

记忆中的味道的美文

对于花生,直到现在我也是不怎么喜欢的,但也不妨碍把记忆中的花生描上几笔。

虽然生活在辽西的山村,但直到上初中,我才晓得花生是结在土里的。即便如此,在上大学时,我的脑海里还一直都浮现着一幅画面,平整的田地里,长着一排排绿油油的花生秧苗,每棵秧苗的枝蔓下,都如同摇钱树一般挂满了黄澄澄的花生,那样的神圣曼妙。

其实在上小学的时代,家里的邻居就有种花生。上学的小路上,一边就有一个高高的园子,里面种的就是花生,上学来来回回的路上,曾有意无意的张望过,只记得是一株株豆子般的秧苗,再也记不得别的了。那个时代的田里还是很丰富的,印象深刻的有秋收时开满白花的棉花,黄澄澄的谷子,还有就是一穗一穗的糜子,磨完了就是粘粘的大黄米,无论是冬天各家大锅小锅蒸出来的豆包,还是春末端午要吃的粽子,都是由大黄米包出来的。

上大学的时候,老家田里的作物越来越单一了,家家户户都换成了苞米,一是苞米耕作起来比较便利,还有就是山中的鸟儿着实是太多了,野鸡成群,如果你家差样的种了点高粱或是谷子,连这些鸟都喂不饱,就更不用说秋天还能收回粮食。大二的那年,在一块山上的沙土地里,怕年景不好,家里就种了一片的花生,十一放假的时候,正是收获的季节,来到田里,把刨过的花生一把把的从地里拔出来,抖掉泥土,就是一坨坨的花生,剥开一颗,把水份未干的颗粒放进嘴里咀嚼,还带着一丝丝的香甜,至此,象摇钱树般挂满花生的印象就彻底的消失于无形。

记得妈妈说,小时候的我还是爱吃花生的.。每每早晨,妈妈会用被子把我围住,剥好花生就放在我的跟前,我就乖乖的默默地吃,妈妈可以放手去烧饭干活。而我自己能记起的对花生的第一印象,还是在85年的北京,看病的时候,在北京火车站的大厅,爸爸不在去找人,只有我和妈妈,妈妈买给了我一袋日本豆,很新奇的东西,我们就用牙一颗颗的嗑开,扔掉了外面的皮,只吃里面的花生仁。工作人员过来的时候,因为把扔掉的皮掉在了地上,还要罚我们的款。那个时候还不晓得日本豆是可以整颗的吃的,它的味道正是因为外面的那层皮。

再后来就是上初中的一个寒假,快过年的时候,家家都准备了不少的花生和毛嗑,也就是瓜子,家里那时在做小生意,天还没亮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拉着货去集上了,在家的我当时只能准备一些简单的饭菜给他们,煮一锅的面条,或是简单的炖一锅菜,还经常因为面条糊在了锅底而烦心。某一天有些饿的我就一直的在剥花生吃,记不得吃多少了,反正是许多许多,最后晚上的时候已经吃的上吐下滞,几天里反胃打饱嗝的时候都是炒花生的味道,至今难忘,再往后我对大锅炒的带壳花生感情就疏远了,甚至看起来就莫名的不喜欢,丁点的都不喜欢。

以为此生再也不会吃花生的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又莫名地爱上了花生。那个时候学校的门口有一家小店,做的一样菜叫陈醋花生米,晚上饿了的时候,能送上一份陈醋花生米来,无疑是惬意的,不用米饭都可以吃饱。炒香的干辣椒、香菜、大葱,与老陈醋和水淀粉沟成的黏稠的汁炒在一起,里面再炒上香脆的花生,酸酸爽爽,会打开你的每一个味蕾。毕业后的我也无数次的怀念和尝试,重温那个酸香的味道。

人的记忆,就象一串的穿珠,拾起某颗的时候,又会牵起更多的过往,而对于花生,现在又是我家宝贝的最爱,她喜欢盐爆的花生米,现在的我,则对花生依旧爱恨交加,看着带壳的花生还是没有好感,但盐爆的花生、陈醋的花生偶尔也还会想念。

篇3:记忆中味道

记忆中那份油果的滋味,是怎么也忘不了的。

往年春节,婆婆都会做好一大份油果托人送家里。放锅里一热,极好的美味就出锅了,油果总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香。但这几年,婆婆越来越苍老,做不了香喷喷的油果给我们吃了,母亲便自吿奋勇,说做来尝一尝。

我在母亲身旁,满心期待地看她做的油果。所谓油果,就是一道家乡小吃,用糯米粉和红糖水浑和,再提成饼状,丢进锅里煎至金黄色,便可出锅。只见母亲往一个大盆里倒好白花花的糯米粉,倒入已经调好了的红糖水。红糖水是姜糖一样的棕色,闻起来有股纯朴的浓香。母亲一点点地倒进糯米粉,不停倒,不停搓,这个度要把握好,不能多,糯米粉会稀,不能少,糯米粉会干。搓粉也要讲究方法,把上方的面粉按下来,推上去,再一直重复,顺时针方向,这样搓出来的糯米粉才够均匀,才够筋道。

一顿搓之后,糯米粉团已变为红棕色,软软的。接下来就是油炸了,用手右粉团上拧一个圆球出来,用手掌按压成圆圆的饼,轻轻地放进油锅里炸,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就跟鞭炮响起来的声音差不多,年味儿十足。母亲说,油炸的过程中,要不断用筷子翻面,不能烧焦。所以要聚精会神地呆在锅旁,几秒钟就翻一次,即使是母亲这样娴熟的人,也常常会烤焦。但正所谓,不精致的怎么能叫美味?所以这一切的细致,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年味。

等两面都炸至金黄色,表皮微脆,便可以用筷子夹出锅了。刚炸出来的油果热乎乎的,这时候不着急下嘴,吃了容易上火。等放至微温的状态,最软最糯。若是想吃硬一些有嚼劲的油果,就要再耐心地等。我最喜欢的就是放硬了的油果,粉粉的感觉,不会特别粘牙,也能保持油果本身醇厚的香,吃了就停不下嘴。而软绵绵的油果也有另一番风味,一口咬下去,红糖的香甜和面团的软糯融合在一起,味道是极美的。

母亲做的没有婆婆做的好吃,而且似乎是不一样的油果。婆婆做出的油果土黄土黄的,粉粉的,感觉更好;而母亲的油果是红粽色的,红糖水原本的颜色,没有那么粉,但软着吃就像麦芽糖一样,香甜香甜的,好像甜进了心里去。

整个春节,家里都是满满的油果香。

记忆中的味道虽不能重现,但母亲已经极好地还原从前的记忆了。味道虽然在变,但那熟悉的年的滋味是永远没变的。

忘不了记忆中的油果香,忘不了年的滋味,它把我的暖暖的年,填得很满,很满。

篇4: 记忆中的滋味的抒情美文

记忆中的滋味的抒情美文

对于花生,直到现在我也是不怎么喜欢的,但也不妨碍把记忆中的花生描上几笔。

虽然生活在辽西的山村,但直到上初中,我才晓得花生是结在土里的。即便如此,在上大学时,我的脑海里还一直都浮现着一幅画面,平整的田地里,长着一排排绿油油的花生秧苗,每棵秧苗的枝蔓下,都如同摇钱树一般挂满了黄澄澄的花生,那样的神圣曼妙。

其实在上小学的时代,家里的邻居就有种花生。上学的小路上,一边就有一个高高的园子,里面种的就是花生,上学来来回回的路上,曾有意无意的张望过,只记得是一株株豆子般的秧苗,再也记不得别的了。那个时代的田里还是很丰富的,印象深刻的有秋收时开满白花的棉花,黄澄澄的谷子,还有就是一穗一穗的糜子,磨完了就是粘粘的大黄米,无论是冬天各家大锅小锅蒸出来的豆包,还是春末端午要吃的.粽子,都是由大黄米包出来的。

上大学的时候,老家田里的作物越来越单一了,家家户户都换成了苞米,一是苞米耕作起来比较便利,还有就是山中的鸟儿着实是太多了,野鸡成群,如果你家差样的种了点高粱或是谷子,连这些鸟都喂不饱,就更不用说秋天还能收回粮食。大二的那年,在一块山上的沙土地里,怕年景不好,家里就种了一片的花生,十一放假的时候,正是收获的季节,来到田里,把刨过的花生一把把的从地里拔出来,抖掉泥土,就是一坨坨的花生,剥开一颗,把水份未干的颗粒放进嘴里咀嚼,还带着一丝丝的香甜,至此,象摇钱树般挂满花生的印象就彻底的消失于无形。

记得妈妈说,小时候的我还是爱吃花生的。每每早晨,妈妈会用被子把我围住,剥好花生就放在我的跟前,我就乖乖的默默地吃,妈妈可以放手去烧饭干活。而我自己能记起的对花生的第一印象,还是在85年的北京,看病的时候,在北京火车站的大厅,爸爸不在去找人,只有我和妈妈,妈妈买给了我一袋日本豆,很新奇的东西,我们就用牙一颗颗的嗑开,扔掉了外面的皮,只吃里面的花生仁。工作人员过来的时候,因为把扔掉的皮掉在了地上,还要罚我们的款。那个时候还不晓得日本豆是可以整颗的吃的,它的味道正是因为外面的那层皮。

再后来就是上初中的一个寒假,快过年的时候,家家都准备了不少的花生和毛嗑,也就是瓜子,家里那时在做小生意,天还没亮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拉着货去集上了,在家的我当时只能准备一些简单的饭菜给他们,煮一锅的面条,或是简单的炖一锅菜,还经常因为面条糊在了锅底而烦心。某一天有些饿的我就一直的在剥花生吃,记不得吃多少了,反正是许多许多,最后晚上的时候已经吃的上吐下滞,几天里反胃打饱嗝的时候都是炒花生的味道,至今难忘,再往后我对大锅炒的带壳花生感情就疏远了,甚至看起来就莫名的不喜欢,丁点的都不喜欢。

以为此生再也不会吃花生的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又莫名地爱上了花生。那个时候学校的门口有一家小店,做的一样菜叫陈醋花生米,晚上饿了的时候,能送上一份陈醋花生米来,无疑是惬意的,不用米饭都可以吃饱。炒香的干辣椒、香菜、大葱,与老陈醋和水淀粉沟成的黏稠的汁炒在一起,里面再炒上香脆的花生,酸酸爽爽,会打开你的每一个味蕾。毕业后的我也无数次的怀念和尝试,重温那个酸香的味道。

人的记忆,就象一串的穿珠,拾起某颗的时候,又会牵起更多的过往,而对于花生,现在又是我家宝贝的最爱,她喜欢盐爆的花生米,现在的我,则对花生依旧爱恨交加,看着带壳的花生还是没有好感,但盐爆的花生、陈醋的花生偶尔也还会想念。

篇5:抒情美文:重温记忆

抒情美文:重温记忆

为了一句玩笑等我到凌晨三点的女人,

为你写这篇文章。

你问我,为何将以往的日志都删掉?

我说不想自己回忆起过去的点滴,不愿现在的你看着伤心。

你总吵着要我为你也写一篇只关于你的日记。

我说不想你是下一个消失在日记里的人,不愿以后的你看着难受。

一篇只关于你的日记:

记忆雪花漫天纷飞的季节是你如花笑颜走进梦里的岁月。

细数与你已经走过了、是超越七年之痒的十年,

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一转眼我们都已褪去幼稚长大成人。

记忆枫叶四处飘落的季节是你甜美歌声回荡耳旁的日子。

循环播放着一首首关于你的.歌,

这么多年,我们很少能同步,一个在追一个在赶。

记忆太阳激情燃烧的季节是你热情文字敲入眼眸的光阴。

而一次次在甜蜜日记中出现的人总没有你,却在每一次悲伤中向你道尽心中苦水。

这么多年,我们很少能见面,一个在左一个在右。

记忆万物洋溢幸福的季节是你善良心地温暖内心的年华。

一篇只关于你的日记很短,一颗属于我的心却一直陪了我十年。

记忆的冬秋夏春,是只属于你的笑颜、甜美、热情、温暖。

记忆那些日子年华、那些光阴岁月,都是关于你的日记。

篇6:记忆中味道作文

记忆中,年的味道,是冬日暖阳传递的温情,是被子在阳光下散发的香甜,是各种让我们流口水的点心的诱惑,是我们满村奔跑戏耍的快乐……

“小孩盼过年,大人忙办年”。小时候,我们兄妹几个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过年了。随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大人们开始忙碌着,各种好闻的香、各种诱人流口水的甜,在村子里飘开,糯米香、豆香、清蒸菜香……阳光的味道、清爽的味道、温暖的味道……

大人们年前开始除尘,纷纷做卫生、打扫屋子,洗被子、洗床单。乖巧的女孩子会帮着大人打扫,我最喜欢的是陪妈妈去村头池塘里洗被子。那时没有洗衣机,河流池塘的水都是清亮亮的。妈妈提着装满被子、床单的桶在前面走,我就像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看着妈妈将床单在水里来回摆动,然后拧半干,放在青石板上一下一下用棒槌捶打,觉得特羡慕。妈妈看我眼神里写满的祈求,就会给我一个小枕套,让我在旁边帮忙洗,那时能拿到洗小件的任务,心里会美得冒泡……

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动手打糍粑、磨绿豆做圆子、做肉糕、腌腊肉、做糖粑、做点心……置办各种年货。大人们总会在做好各种吃食后,先让我们送给爷爷奶奶尝尝,也会给我们这些守在一旁的馋猫们尝尝,然后就会将点心、糖粑藏起来,等到年三十晚上才拿出来。大年初一,妈妈会大把大把地将点心糖果抓给来拜年的小孩们吃,别人的妈妈也会大把大把地抓糖粑给我们吃,那是我们最乖最开心的时候。

那时没有电脑,电视也是奢侈品,我们的娱乐方式就是一群小伙伴在一起乐此不疲地做各种游戏。比如在村子中间跳橡皮筋,“一五六、一五七、马兰开花二十一”,边跳边唱;胆大的伙伴会跑到村头池塘旁比赛丢小石,看谁丢的小石块在水面上跳得远跳得长,在笑声中公布结果,然后又在不服气中接着再比。或者在等待春播的田地里玩老鹰抓小鸡,眼力好的小伙伴们会在菜园里找到没采摘的各种豆子,放在小铁盒子里关严实了,丢在手提小火炉里,用热热的炭灰埋起来,听到铁盒子里啪啪响时,知道豆子熟了,小伙伴们就迫不及待地将铁盒子翻出来,烫都不怕,铁盒子从左手转到右手,右手转到左手,打开后一人分几颗小豆子,吃得喷喷香……

腊月里,随朋友一起去麻城丫头山里,看着大家在一起杀年猪,打糍粑,做绿豆圆子,儿时的记忆一下子清晰起来。原来,年的味道就是大家协同劳作的团结,是劳作中传递的温暖,是一家人守在一起的温馨,是亲朋好友分享的快乐,是宁静而满足的幸福感!

篇7:记忆中的味道

饭桌上,一碗米粉静静地放在那儿,若有若无的热气融化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汤汁与米粉相融的味道。

那是我爷爷做的汤粉,曾陪伴了我无数睡意朦胧的早晨。我和姐姐总戏称它为“好长的粉”,面对这样的称呼,爷爷总笑而不语,拍拍我们的头,起身去厨房开火煮粉,我和姐姐便扒在门槛旁,看着厨房内爷爷忙碌的身影,一会放盐,一会倒汤,不一会就做好了,把它盛起来放进碗中,端在饭桌上,带着些许温暖的笑意,招呼我们来吃。

那粉做得色味在我们眼里都是极好的,开动筷子狼吞虎咽地吸粉喝汤,好不满足。在一片白雾朦胧的热雾中,偶然抬头,伴着粉面传来的香气,模糊间只看到爷爷托在腮看着我们眼中噙满了笑意。

一碗普通的粉,自然比不上酒店里的山珍海味,但我却百吃不厌。可能是汤汁中的香甜太过美味,也可能是墨绿的青菜与洁白的米粉的搭配太过好看……统统交织在一起,唇齿留香,尘封在记忆中。

我惊讶于爷爷怎么会做出如此美味的米粉。在20xx年爷爷过世后,我便再没有吃过了。店里的粉里同样有青菜、米粉、肉丝,却总感觉少了一分味道,我最熟悉,也最爱惜的味道——爷爷爱的味道。

记忆又恍惚回到了从前,我们在饭桌上吃粉,爷爷满怀笑意的时光,现在想起,在恍然大悟,那粉里其实还有一份佐料,便是一位老人对他孙女最真挚的关爱,那微微烫口的汤里,蕴含着爷爷温暖的笑意。

此刻回想,记忆中的味道再次涌上心头,唇齿间,似乎又弥漫着米粉汤熟悉的味道,我细细地品味着,眼前又仿佛出现了爷爷满眼笑意的模样,又恍然看见白雾笼罩的汤粉静静地放在桌上。

我坚信着:时光不再,爱却依在。

篇8:记忆中的味道

每当我看到陈皮糖时,我都会想起以前在大风车幼儿园的好朋友——张雅轩。

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可不是像现在这样自信,每天我都低着头,不敢与别人交流。因为我觉得自己不会受别人欢迎。由于自己在学校没有一个朋友,所以我度日如年。

一天,一个面带微笑的阳光女孩走到我的桌前,偷偷将几件东西轻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抬起头,发现有一小袋陈皮糖和一张纸条。我展开纸条,里面写着:你好!我是张雅轩,我们交个朋友吧!我一转头发现张雅轩正朝我笑呢!这甜甜的笑似乎在暗喻着什么。

我怀着这个疑问,慢慢从纸袋里掏出一个糖。拆开包装后,将糖丢进了嘴里。

嗯!这是一种什么味道啊:甜腻中又带着几丝清甜和甘甜。这种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我沉入了那个美妙的世界。我的脑海里似乎浮现了答案:你很优秀!昂起头吧!做最美的自己!你会很开心的!

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没发生过,却又那样真实。

我抬起了头,与别人交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我慢慢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朋友的甜。这让我很快乐,也使我感到时光如梭。

我要谢谢张雅轩,是她将我丢失的自信一点一点拾起来了;是她在我无助的时候,伸出了双手;是她在我处于黑暗之中时,为我献出了一份光明;是她,让我找回了最美的自己!

篇9:记忆中的味道

冰糖葫芦,那酸酸的山楂,甜甜的糖衣,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三元一串,五元两串!”大街上这种吆喝声已经很少听到了。但这声音总能勾起我儿时的回忆,那酸酸甜甜的味道,挥之不去。

想起五六岁时,我每次看到街上那举着巨型“糖伞”的人,便赖着不走。我痴痴地望着那一根根冰糖葫芦:又大又圆的红山楂,饱满得快要裂开来,晶莹剔透的糖衣浇在上面,像红宝石穿上了一件金缕衣。

“妈妈,给我买一根吧!”抵挡不住诱惑的我向妈妈请求道。很快我便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一串冰糖葫芦。看着那诱人的冰糖葫芦,我馋意顿起,恨不得一口吞下,但却无从下口。我挑了一颗最饱满的,先用舌尖一舔,真甜啊!然后迫不及待地咬下去,只听“嘎嘣”一声,半颗山楂已到我的嘴中。我慢慢品尝着,山楂和蜜糖结合在一起,酸酸甜甜,真好吃!

如今,我已经大了,不好意思缠着妈妈买冰糖葫芦了。可每当我看见那橱窗里摆放着的一串串冰糖葫芦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逗留一会,有时忍不住去买一串解解馋。依旧是儿时的模样,未曾变过分毫,依旧是又酸又甜,依旧是那般饱满。

这一串串冰糖葫芦就像儿时的回忆一样,有酸有甜,是我最爱的那种味道。

初中作文:记忆中的味道

记忆中千变万化的味道作文

记忆中的味道作文750字

爱在记忆中消退经典美文

那些记忆中的日子-美文

高中生作文《记忆中的味道》800字精选

记忆中的甜蜜味道杂文随笔

记忆中的味道作文600字:冰糖葫芦

月季抒情美文

柳树抒情美文

抒情美文:记忆中的味道(锦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抒情美文:记忆中的味道,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