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谣抒情美文

时间:2023-09-26 03:49:08 作者:萤火之森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萤火之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四季歌谣抒情美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四季歌谣抒情美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 四季歌谣抒情美文

四季歌谣抒情美文

冬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

银河飞瀑,一片雪,就是一朵晶莹的浪花。

母亲说,你说的不对吧?

我问,那,会是什么呀?

一朵雪花就是一座宫殿,你看,满天都是六角形殿堂。

一朵雪花就是一只白鸽,你看,满天飞舞轻洁的鸽群。

一朵雪花就是一个孩子,你看,满世界无邪的赤子都来了。

于是,母亲就变成一片雪花,轻盈地走进了童话世界。

那个冬天,落满忧伤。寒冷,踩着我的心尖儿疯狂舞蹈。

雪一直在我心上下,纷纷扬扬,飘飘洒洒。

我知道,天空里,有一片雪花,那是我的亲娘。

春天来的时候,雪融进土地。

我把母亲丢了。

我跪下身,亲吻着泥土。

淅沥沥的春雨是我扑簌簌的泪滴。

我匍匐在地,侧耳聆听母亲的声音。

母亲不再是那片雪花了。母亲说。可曾看到原野绽绿?我就在那绿色中。可曾听见风的絮语?我就在那春风里。

田埂上,苦菜迎着乍暖还寒的东风长出新叶,阳光明媚时,苦菜开花,细嫩的长茎,举起一束微弱的金黄,摇曳在风中。

这片地里,葬着母亲。一g黄土,安息着母亲的灵魂。

父亲的犁铧趟开我的胸膛,犁尖儿上飘出母亲的歌谣。

父亲知道母亲就在身旁。垄沟里一行清晰的脚印,是专为母亲打出的节拍。

母亲的歌谣,一个音符就能将我醉倒。

绿色把季节风头占尽。骄阳当空。草帽顶不住夏的火热。

父亲举着锄头为禾苗除草。

轰隆隆的雷声从天边滚过。

父亲放倒锄头,走近母亲坟茔,小心坐好。

雨真的来了,父亲茫然扫一眼浮云蔽日的苍天。

“东西,经历这么多风雨,还慌?”

想起母亲在世时嗔怒的表情,父亲凝神坐定。

谁在为谁遮蔽风雨?

天地之间,两个老人,守着这片土地,风雨来时,就这样相守,相望。

秋来,父亲在田里挥镰收割。

母亲就变成空中飘动的白云,点缀在碧蓝的秋空中。

打场的时候,一个人忙上忙下。

母亲不说话,心疼地在窗口望着他。

父亲一眼望过去,就觉得真的.在屋里,透过窗子向外看呢。

秋后,父亲把金黄的小米送给我。

黄灿灿的小米看着我,小米是会说话的。

小米的历程就是父母的历程。

小米恩情浩荡,给我生命和不尽的营养。

金黄的小米啊,不就是我的亲爹亲娘吗?

篇2: 家乡的四季抒情美文

家乡的四季抒情美文

我的家乡坐落在美丽的潮汕平原。这个交通相对闭塞的小村庄虽然称不上世外桃源,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让远在他乡的游子魂牵梦萦。这里虽然没有都市的繁华似锦,却多了一份充满乡土气息的宁静和谐。这里虽然没有高大上的时尚建筑,然而古朴自然的传统民居却更能焕起一代代村民童年的记忆。这里虽然似乎已被现代遗忘,没能留住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的脚步,殊不知,远离喧嚣的这里是多少孩子童年的天堂。

家乡的春天总是来的很早,大年还过没几天,就可以感觉到阵阵春意了。清晨推开门,踏着满地的“开门红”,嗅着伴有鞭炮气息的晨风,开始了新的一天。刚过完年,大家都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里,脸上都挂着笑意,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好一派和谐安详的景象。和所有南方的小村庄一样,正月刚过,最先嗅到春的气息的燕子就赶来了,它们忙着衔泥筑?,细心的哺育下一代。望着那些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我们的心不禁一震,我们又何尝不是这嗷嗷待哺的燕子,要靠父母的哺育才能健康成长。正是这一幕让我有了对父母恩的最初体会,让我开始铭记父母的恩情。家乡的春天不光包括充满喜庆意味的早春,还有弥漫着柑花清香的晚春。还记得上初中那会,每天都要早早地骑着自行车去隔壁村读书,早晨的风是湿且冷的,坐在车上迎面吹来的风总会让人瑟瑟发抖。最值得欣慰的要数那小路两旁的一片柑园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散发出沁鼻的馨香,脑子顿时清醒,想想起这么早,可以闻到这来自大自然的春的赠予,内心就无比满足了。

家乡的夏天是小孩子最期待的。他们可以随着跟着父亲来到荷塘边,坐在荷塘边,边剥着刚从荷塘里摘下来的新鲜莲子看着父亲变魔术似的从荷塘里摸出一节节白润白润的莲藕,边把脚丫伸进水中尽情的享受这份夏日少有的清凉,心底的喜悦与惬意岂是言语所能描绘的?当然一到夏天游泳便是个整天挂在嘴边的词了,尤其是小孩子更是乐此不疲,总是找机会跟在大人后面,利用一切有可能接近小溪或池塘的机会。当母亲或邻居的`大婶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他们便兴高采烈的跟在后面,待到了小溪边,他们就全如放出鱼缸的鱼儿,冲向了河里,虽然头上的太阳丝毫没有收起烈焰的意思,但这对孩子而言却是没有影响的,这样反而显得河水格外清凉,他们彼此间互相嬉戏,互相在水中追逐,仿佛这里就是他们的天堂,那么自由,那么充满童趣。

家乡的秋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到处弥漫着水果成熟 的的香味,嗅着着诱人的香味心中已醉了半颗,这香味是对忙禄了大半年的农民伯伯的慰藉。看那一望无际的火龙果园飘,挂满黄澄澄的蜜糖柑的柑园,还有略显青涩的香蕉园,无不向我们传递着丰收的喜悦。作为小孩最关心的自然还是能在第一时间吃上这些田间美味,大家吃着自家种的果子心中的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每到这时村里的老老少少就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家乡的冬季是不会很冷的,跟北方人不同的是南方没有暖气,大家都会出去门口或在院子里晒太阳。冬日里在我的家乡,你会看到一群群在院子里晒太阳边喝着功夫茶边聊天的老人。一些小孩手拿甘蔗背对阳光,边惬意地吮吸着甘甜的蔗汁,边享受着冬日暖阳的温度。多么宁静平和的冬季,这也是我的家乡吸引人的原因吧,怪不得那么多出去外面奋斗了一生的老人都选择会家安度晚年了。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每一道风景都牵动着我的心。永远不会被淡却的唯有我的家乡,包括家乡的四季。

篇3:久远的歌谣美文

久远的歌谣美文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粑粑提笆篓,笆篓里面三粒米,我给幺姑儿送米……”

很小的时候,盛夏天的初夜,睡在家门前的竹床上乘凉,眼望着满天繁星点点,月亮好大好圆,银光泄满一地,嘴里跟着一旁给我打着扇的奶奶,哼吟着这首熟得不能再熟悉的小儿歌谣。

耳畔,隐隐约约传来挑着饺耳担子沿街买饺耳的人敲竹梆的声音,再就是身边一阵接一阵的蛐蛐叫。

虽然是大热天,但总觉得空气是清清爽爽的,夜的世界,是那样深不可测。

趟着,仰面看天际,眼里的苍穹是那样深邃、广阔、无垠,时而有流星闪过,时而见着云随月走,于是,我小小的脑袋里满是疑云,就好奇地问奶奶:

天上到底是月亮在走还是云在走啊?

奶奶说:月亮走云也走。

我又问:那好亮好亮一下从天上划过的也是星星么?

那是扫帚星,落在哪里哪里就会遭灾、死人。

奶奶的回答吓得我毛骨悚然,好久不敢睁大眼睛再看天空,害怕哪颗扫帚星会掉到我的面前来。

记得,那时候的天,白天是瓦蓝的,夜晚是深蓝的,比现在似乎看着更高广、更深远,星星也更多,更亮,整个银河系,仿佛离我们并不遥远。

莫说是天空,就是河水,也比现在不知明净、清澈了好多。

当时镇子上有条小河,实际上是流过镇旁的沅水倒灌进来形成的内河。

河水不深,清澈见底,各种水草看得清清楚楚,鱼类品种也很丰富,一般垂钓、撒网或是放下蔑,都会有所斩获。

在我长大一些的时候,有次,和小伙伴们去小河洗澡,大家觉得好玩,一字排开,从河的一头游到另一头,当快游到一处供行人通过的坝口前时,好多那种叫游刁子的小鱼被我们吓得纷纷跳上了岸,岸坡上顿时白花花的一片,真是开心得我们要死,一个个精赤条条地忙着跳上岸抢着捡鱼——这快乐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还记得,读小学时放署假了,我们伙伴们最喜欢的就是去镇子外的田野或菜地里抓青蛙和浇鱼。

抓青蛙别人一般是用火把去照,火把不聚光,没法照眩青蛙的眼睛,听到动静的青蛙很快就会跑掉,半个晚上下来,也抓不了多少,人还累得不行。

我当时就想到了用手电筒去照青蛙,手电聚光,发现青蛙后直射着它的眼睛,把它眩得分不清方向,既使听到声响也不知往哪儿跑,傻傻的爬在那儿,很容易就抓着了。

可是,我没钱买电筒,更没钱买电池。于是,突发奇想,把到处收集的只要是外皮还没腐蚀的废电池拿来,学着别人的样子,在尾端用钉子打两个洞,灌进一些食盐,再用棉花堵上口,这样,废电池就有电了,尽管电量很弱,但把五、六截甚至更多这样灌上盐的电池叠在一起,就有很大的电流量了。

再把别人不能用了丢弃的前端还能用的旧手电筒找来一支,给加上一截同样的旧电筒的尾端,可加很长,只要能导电就行,把旧电池放进去,装上灯泡,还真就能发出很强的光,比用两节新电池的手电筒发出的光还要强。

有了这玩意儿,邀上一个小伙伴(人不能多,多了人气大,青蛙就会早早被吓跑了),一是壮胆,二是负责提装青蛙的口袋,天黑下来就出发了。

镇子郊外正值割完早稻,扳完禾的田间与菜地里、水塘边还有粪池旁,都是青蛙最爱呆的地方,而且一个个吃虫子长大的青蛙是又肥又壮,爬在那儿,像尊坐佛一般,几只青蛙就足有一斤多。

抓青蛙的过程中,最让我害怕的是那深奥的夜幕,总觉得周边有很多说不出是什么的东西在盯着我们。

再就是怕蛇。因为,有青蛙的地方,往往就会有蛇,我天生就对那麻溜、细软、蠕动着爬行的长虫有种莫名的恐惧感,想着浑身就会起鸡皮疙瘩。

青蛙也聪明,它们一般不呆在多杂草的地方,而是喜欢蹲在干净、平滑的石头或空地上歇凉。狡猾的蛇,则爱蛰伏在草丛中,静候着哪只大意的青蛙不小心路过,一窜上来就咬住了,然后,很快囫囵着就把那比它头大了许多倍的青蛙活吞了下去。

曾多次见到这场景的我,想着就会头皮发麻。

所以,小的时候,因恶心蛇的样子,就连与蛇同形或近似的鳝鱼、鱼、泥鳅、鲢鱼等我一般都不吃。

记得,有次伯伯家不知从哪弄到了条几斤重的大白鳝,这东西稀少且珍贵,听说是极好的美味,但见那样子也像蛇一样溜动着,上桌后我硬是一口都不敢尝。直到长大成人至今,我还是保留了不吃蛇的习惯。

幸好,不是每次抓青蛙都能遇到蛇。一般不要多久,我们就满载而归。

回到家,忙着杀青蛙,当晚就要奶奶炒来吃。

那时家家都有柴火灶,奶奶在灶里烧上一把大火,把锅烧得发红时再放进茶油,丢进几粒花椒,然后把杀好、去皮与内脏,洗得干干净净的'蛙肉倒入锅内,噼噼啪啪一顿爆炒,放入盐,再放入准备好的生姜与大蒜仔,加入新鲜的青辣椒,随即出锅,用炖装上,再在小土炉子上用小火煨着。

子里的青蛙肉,炖着飘散出不可抗拒的香味,早就急不可待,流着口水的我和小伙伴,一哄而上,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子青蛙消灭得干干净净了。吃后还余兴未尽地咂着嘴,奶奶都还来不及尝上一口。

可她,还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得尽兴,苍老的脸庞上,皱纹都舒展了许多。

自己抓的青蛙,随即就弄着吃,既新鲜,又滑嫩,鲜美的蛙肉带着青椒的味道,说不出是多么的好吃。现在想想,嗓子里还是会涌出一句话: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一次尝?

再说浇鱼。浇鱼,什么也不用带,三两个小伙伴一起,来到镇郊外收割后准备翻耕或正在翻耕的田里去找曰口和水冲坑,或者是水渠水沟,凭判断有鱼的地方,就用双手或废瓦片、破碗什么的,先把水浇干,如有鱼,那就只捡便是。

如是水沟或不大的水渠,就先用泥巴一截截把水隔断,再一截截把水浇干,这样的地方有时还能浇到大一点的鱼。

那时候,没有农药、化肥这一说,整个生态系统是相生相克,自然循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藏的,地里长的,都好像比现在的多,比现在的更丰饶,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比现在好吃很多。

而今,虽说出了像袁隆平等,搞出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一类的农作物,产量是高了许多,包括那些号称太空种子生出的疏果,也确实肥大硕实,比土生土长的东西在产量上更高,可就是人们吃着总不放心。

因为,科学常识告诉人们,这中间,很多东西都是基因转化与变异起了作用,也就是人们谈着就心有余忌的转基因作物。

回到那个时代,想想,一切都是自然而恬静。

农忙时,看那些耕田拉耙的农夫,好多人腰里都会挂着个小蔑篓,一边吆喝着赶牛在前面走,一面在后边就能躬身捡到小鱼小虾和泥鳅、鳝鱼,一场农活下来,蔑篓里差不多就满满的了。不花钱,不误工,收工回来,全家人能打得一餐好牙祭,也算改善一下清苦生活下的伙食。

出去浇鱼,一般都有收获,运气好时,还有惊喜。

记得有回,在一块田角一个不到脸盆大的水冲坑里,我和伙伴捞上来半桶子鲫鱼,乐死我们了。有时,在放水后的稻田里,一个牛脚坑里,可能就找得到半斤小鱼。

可惜,那个时代已渐行渐远,一去不返了。

往事如梦,岁月如诗,去日如歌。

斗转星移间,一切已面貌全非。

走过了昨天,回到现实中,天还是天,只是再找不到那样的瓦蓝;地还是地,只是没有了原有的模样;生活还是生活,可没有人能感触在现代化的冲动和喜悦中,我们失去了更多宝贵的东西……

而今,就是呼吸的空气,也可能永远不会再有那样的新鲜,那样的舒畅了。雾霾一类的东西,可能会像噩梦,从此与我们如影随行……

想想儿时的情景,回味久远的歌谣,我还真说不出是该高兴还是悲哀。

篇4:四季蔬菜的农谚歌谣

正月甘蔗节节长, 二月青果两头黄,

三月梅子酸汪汪, 四月枇杷满街黄,

五月杨梅红如火, 六月莲蓬水中央,

七月红菱人人爱, 八月苹果装满筐,

九月栗子张开口, 十月金橘满园香,

十一月橙子红彤彤, 十二月里黄菱肉儿脆松松。

篇5:四季蔬菜的农谚歌谣

一月菠菜才发青。 二月栽的羊角葱。

三月芹菜出了地。 四月竹笋出圪莛。

五月黄瓜大街卖。 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向下。 八月蓁椒满树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 十月萝卜上秤称。

十一月白菜家家有。 十二月蒜苗人人称。

月季抒情美文

柳树抒情美文

抒情感慨美文摘抄

怀念爷爷抒情美文

抒情美文:十月,你好

心灵的抒情美文

抒情美文摘抄赏析

岁末随想抒情美文

高中抒情作文:我爱四季

青春的歌谣

四季歌谣抒情美文(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四季歌谣抒情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