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雾都到霾都的说明文

时间:2022-12-04 03:11:01 作者:饭饭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饭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关于从雾都到霾都的说明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关于从雾都到霾都的说明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从雾都到霾都选择的阅读答案

1.从文中看,“雾”和“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4分)

2.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3.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4分)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迅速蹿红。

(1)“主要”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2分)

(2)“蹿红”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2分)

4.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篇2:从雾都到霾都选择的阅读答案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天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而词典对“霾”的解释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分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 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迅速蹿红。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1%。

⑥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霾的日变化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发生改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悬浮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选自《读者》第3期,有改动)

篇3:从雾都到霾都选择的阅读答案

1.答:一是相对湿度的区别,二是构成成分的区别,三是能见度的区别,四是对人的危害性的区别,五是成因的区别。

2.答: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雾与云的关系;作比较,把雾与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者的区别。

3.(1)答:不能删去。“主要”一方面说明颗粒物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作用中位置突出,另一方面说明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过程中,除颗粒物的消光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此为主,其他为次。“主要”一词使说明更准确。(2)答:指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焦点。

4.示例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是不容乐观的。理由是:无论从文中还是现实来看,很多城市都已出现严重的灰霾,经济发展与治理灰霾的关系也难以处理好,而且,目前治理灰霾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示例 2: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我认为应该是乐观的。从文本看,目前人们对灰霾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灰霾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只要下定决心,从现在做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治理灰霾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篇4:抗击雾霾从“吃”开始

抗击雾霾从“吃”开始

雾霾天气吃什么好

多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平时就要保证水的量的摄入。如果在雾霾天,就要喝更多的水,因为雾霾会导致肺泡缺水,只要及时的给细胞补水,才能大到润肺的效果。

多吃养肺的水果

肺也在于养,尤其是雾霾天气会对肺造成伤害,那就更需要养护才行,可以多吃一些养肺的水果,按照黄帝内经的五色学说,肺是白色,因此多吃白色的水果就有养肺的功效,比如可以多吃一些白梨、百合等,对润肺养肺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选择养肺的蔬菜

蔬菜中也有很多可以养肺的,而且,选择白色的蔬菜是最合适的,比如白萝卜、山药、莲藕等,这些都对保护肺泡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因为维生素A可以更好的保护肺粘膜,增强肺的抵抗力,减少一些呼吸道疾病的产生。

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

其实这样的食物非常多,蔬菜和水果中都有,因为维生素C有抗炎的作用,还有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更好的净化环境,可以选择吃一些猕猴桃、橙子,蔬菜可以选择吃一些西兰花、椰菜花等。都对润肺有帮助。

雾霾天气的排毒方法

排汗解毒

肺管理皮肤,所以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让汗液带走体内的毒素,会让我们的肺清爽起来。除了运动以外,出汗的方法还可以是热水浴,浴前水中加一些生姜和薄荷精油,使汗液分泌得更畅快,排出身体深处的毒素。

按压肺脏排毒要穴

有利肺脏的穴位是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

深呼吸

每次呼吸时,肺内都有残余的废气无法排出,这些废气相对于那些新鲜、富含氧气的空气来讲,也是一种毒素。只需几个深呼吸,就能减少体内废气的残留。

篇5:《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答案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天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而词典对“霾”的解释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 “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分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 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迅速蹿红。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1%。

⑥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霾的日变化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发生改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悬浮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选自《读者》第3期,有改动)

1.从文中看,“雾”和“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4分)

答:

2.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3.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4分)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5年迅速蹿红。

(1)“主要”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2分)

答:

(2)“蹿红”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

4.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参考答案:

1.答:一是相对湿度的区别,二是构成成分的区别,三是能见度的区别,四是对人的危害性的区别,五是成因的区别。

2.答: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雾与云的关系;作比较,把雾与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者的区别。

3.(1)答:不能删去。“主要”一方面说明颗粒物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作用中位置突出,另一方面说明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过程中,除颗粒物的消光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此为主,其他为次。“主要”一词使说明更准确。(2)答:指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焦点。

4. 示例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是不容乐观的。理由是:无论从文中还是现实来看,很多城市都已出现严重的灰霾,经济发展与治理灰霾的关系也难以处理好,而且,目前治理灰霾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示例 2: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我认为应该是乐观的。从文本看,目前人们对灰霾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灰霾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只要下定决心,从现在做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治理灰霾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篇6:雾霾的话题征文:从雾霾说开去

有关雾霾的话题征文:从雾霾说开去

雾锁楼台,霾没晴空,从东北到华北,从华北到华南,偌大的中国,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乡村,迅速被雾霾占领,碧水沦陷,蓝天沦陷,市里受阻,呼吸受阻…… ——雾霾,这个令我们沮丧的魔鬼,它究竟是什么?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近些年来,随着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微颗粒,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可又是谁把它从地狱之中放了出来?

这个不能归罪与某些人的短见。他们一味追求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为了一时之需,不惜牺牲子子孙孙甚至他们自己的碧水蓝天。正是他们,正是这种贪婪而愚蠢的短视,打开了地狱之锁。

请看一下当今的中国,大大小小的工厂,竖起长长短短的烟囱,冒出淡淡浓浓的烟雾。就是这些烟雾,携带着此笔的异味,裹狭着致命的.粉尘,成了制造雾霾的主力。对于工厂主来说,每一根烟囱都是吸纳财富的神奇管道,可是对于社会来说,每一缕烟雾都是催人短命的可怕妖孽。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种种鼠目寸光、遗患无穷 行径,都在发展经济的华丽大旗下,堂而皇之的上演!“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这就是他们的逻辑,他们的准则!

然而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联系互相治愈的整体,异味在他死后才有洪水滔天的人,往往于未死之前就先被洪水淹没。当雾霾从首都北京扩散到偏远山村,从东北大地扩散到西南边陲,我们不能不惊叹,中国人已经置身于雾霾的汪洋大海中了!无辜者固然受害,就是那些恶鬼的同党,又谁能逃得一劫?

事实上,倘若不迅速抛弃这种短见,倘若不迅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倘若不着眼整个人类的福祉,那么,放任这种杀鸡取卵的行径,雾霾侵略的脚步,绝不会止于如今的领地。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种种鼠目寸光、遗患无穷 行径,都在发展经济的华丽大旗下,堂而皇之的上演!“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这就是他们的逻辑,他们的准则!

然而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联系互相治愈的整体,异味在他死后才有洪水滔天的人,往往于未死之前就先被洪水淹没。当雾霾从首都北京扩散到偏远山村,从东北大地扩散到西南边陲,我们不能不惊叹,中国人已经置身于雾霾的汪洋大海中了!无辜者固然受害,就是那些恶鬼的同党,又谁能逃得一劫?

事实上,倘若不迅速抛弃这种短见,倘若不迅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倘若不着眼于整个人类的福祉,那么,放任这种杀鸡取卵的行径,雾霾侵略的脚步,决不会止于如今的领地。

中国传统道德中有“己所不欲,无施于人”的要求,你不喜欢雾锁霾封的感觉,就不要把这种感觉强加给他人。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例,为后人着想得多一点,人类才可能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孔子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的愤慨还只是着眼于“仁”;倘若我们今天说“大造雾霾者,其无后乎”,这种愤慨却实实在在是着眼于我们的生存了。

我们当然不反对发展,但是,我们反对自掘坟墓的发展。如今,许多部门都意识到了雾霾的危害,都在采取措施与雾霾做斗争。那么人生的雾霾呢?人生的雾霾是无法指望别人来为你消除的,要还自己一片朗朗晴空,只能靠你自己。

篇7: 雾霾的优秀作文:从雾霾说开去

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了。一到雾霾来袭,山川,树木,楼宇,都被闷闷地罩住。不见了碧水青山,不见了红花绿柳,不见黄土蓝天。置身其中,人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倘若长久不能走出去,恐怕憋不死也会大病不起。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种雾霾,视之无形,嗅之无味,可是却像大自然的雾霾一样害人不浅――不,是比看得见的雾霾更害人!

当衣食出现短缺,当学习遇到困难,当同学间发生矛盾,这种“雾霾”就会出现,上了心头,渐渐扩散、膨胀,到最后把你裹得严严实实,让你透不过气来,让你失落、沮丧、失望乃至绝望。这种“雾霾”显然更可怕,因为它随时随地都会产生,稍不留神就会击败你。

是的,我们这里说的就是不良情绪。

如果说治理自然界的雾霾主要功夫花在“攘外”上,那么,消除心头的雾霾,则必须多在“安内”上做文章。也就是说,需要提高自身的修养。

首先,要培养豁达乐观的性格。 一个乐观的人,总能“自寻快乐”。我们无法避免烦恼,无法绕开挫折,但是,乐观的心态能够让我们从烦恼人生中寻得乐趣,能够从漫天雾霾中看到阳光。

第二,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远大的理想,必然纠缠于琐屑的杂事,必然成为种种欲望的俘虏,不得之则想得之,既得之则患失之。

第三,多些公心,少些私心。一个人不能只想自己的得失。有句诗说:“墙角边的小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变小了。”孤芳自赏尚且天地变小,老想自己的小利天地更会变小。当你的天地小到无法容忍他人时,一丁点儿云翳都可能遮黑你的天空。

我们追求人生的晴朗,并不等于说惧怕雾霾。随着我们身体的成长,阅历的增加,我们会发现社会太复杂。身处这样复杂的社会,谁的生活也不可能总是万里晴空。飘来一片云,腾起一团雾,罩住一团霾,这种情况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并不可怕。我们努力做到的是让自己的心灵阳光常驻。

如今,许多部门都意识到了雾霾的危害,都在采取措施与雾霾做斗争。那么人生的雾霾呢?人生的雾霾是无法指望别人来为你消除的,要还自己一片朗朗晴空,只能靠你自己。

篇8:高三作文:从生命迁徙到雾霾转移

高三作文:从生命迁徙到雾霾转移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有雾霾。

雾霾,无疑是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爱情结晶。鼻子与口的默契配合,让这刺鼻、浓厚的气体瞬间吸入又随即吸收,只留下质朴的酸味和一点点的干涩。

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雾霾的转移,从防雾霾方法的改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雾霾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陕北延安: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冷季风,植物正在凋零,又到了王铁蛋忙碌的季节,卖羊肉面是他重要的经济来源。他今天起得特别早,他蹬上三轮车飞快地前进,是为了采购羊肉面的重要食材。弟弟高中毕业,王铁蛋得迅速赚够他读大学的费用。他大口地喘着粗气,白白的雾气划着流线被吸入口中,又在鼻子和口腔的配合中喷出。

在距离家乡一千多公里的洛川,四川保姆小王今天也起得特别早。她用铁锹拍击煤块,扔入炉火中,化为红色发亮的燃料,浓浓的烟带着硫磺的味道逐渐散去,普通的煤块,变成雪块一样洁白的白疙瘩和粉沫。

就在距离延安数百公里的西安,浓厚雾气笼罩之下,出租车司机小刘急匆匆地打开了车门,媳妇给他端来一碗腾着热气的酸菜面,他又急匆匆地摇下了车窗。西安的司机更偏爱在冷气和雾气的缭绕中享受这独特美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硫化物的'混合,冲击着嗅觉和味觉。他们相信,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对味觉的渴望,更能够抹平因起早贪黑而带来的疲倦。

相比于京霾的浓厚、冀霾纯正、粤霾的湿酸、川霾的苦辣和沪霾的酸冷灵秀,陕霾味道别有不同。土地的甜腥与秸杆焚烧的炭香充分混合,添入工业排放的硫磺,加上汽车尾气的催化,在高气压下,具有陕西风味的雾霾带着一股烟草的气味,弥漫在具有厚重文化的古城中。吸起来入鼻绵柔,却不失醇厚,舌头伸出来,就能品出嚼树叶般淡淡的苦味和清凉。

陕西拥有最戏剧性的河流、高山、高原和平原,在黄土高原和秦岭山脉间,横卧着狭窄的关中平原,这种地形有助于雾霾原材的形成和保存。

越是印象深刻的雾霾,外表上越是平常无奇。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象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这是巨变的地方,人和雾霾比任何时候来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N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雾霾的去向,不忘雾霾的来处。

霾,还是吸陕西的。

篇9:雾霾的优秀作文保护环境请从青少年做起

关于雾霾的优秀作文保护环境请从青少年做起

一大天早上,我出了门便拥抱了一大堆的雾气,我迷茫的看了看身边的环境,一片白花花的,这让我始料不及,我凭着自己的'记忆力找到了车站,我心里一边想着为什么今天雾这么大一边走来走去,后来到学校上地理课,恰好今天讲气候,所以老师便和我们说:“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地保护环境,导致环境快速恶化,以至于空气中都弥漫着细菌,所以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所谓病从口入。”

老师又说了一大堆可我也无心再去听了,下午放学回家,雾还是那么大,我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本来就是个路盲,再加上这样的天气,更找不到家了,我连忙凭着自己的感觉向家跑去,可是好几次却都坐吃山空,我气喘吁吁的坐在小区的石凳上,等待妈妈下班会看到我,半个小时以后,妈妈终于回来了,妈妈看见坐在家门口的我很是惊讶,说道:”在外边干嘛为什么不进屋子?

“我居然坐在家门口半个小时却不知道自己在家的门口,回家看报纸也发现了很多人都找错了家,更离谱的是有的人在那天结婚车队跟丢了,哎,早知道好好保护环境好了,我们一次的污染会造成自然很大的伤害,所以大家还是警醒一点吧,我们这样地不爱护大自然,让她伤了心,受到伤害的反而是我们,所以我们平时的一点一滴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生活的土地一去不复返,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保护环境,请从青少年做起!

篇10:从雾霾成因的三北防护林的防护作用和措施分析论文

从雾霾成因的三北防护林的防护作用和措施分析论文

摘要:指出了近几年雾霾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冬季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之一,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了雾霾的形成,其中三北防护林对雾霾形成也有一些影响。在详述了雾霾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雾霾的主要成分以及雾霾形成的物理条件,说明了雾霾的形成与三北防护林的关系相关性不大,减少机动车和燃煤锅炉等的大气排放,增加植被减少温室效应是减少雾霾的有效途徑,并由此提出了雾霾防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雾霾;三北防护林;微颗粒悬浮物;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9019903

1引言

雾霾是近几年北方地区冬季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已不单单是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问题[1]。

当气温接近0℃,相对湿度达到100%,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而由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大气现象被称为霾,世界气象组织对灰霾的定义是能见度小于5km,当霾和雾相互结合形成一种胶合体,就形成了雾霾。霾中的各类微粒,极易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2]。因此人们谈霾色变。对于雾霾的产生和危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刘太刚等认为房地产大跃进是导致我国雾霾常态化趋势的诸凶之首,提出了房地产的省市际合作限产的解决方案;张罡等指出了雾霾污染产生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推进下的粗放式管理,据此提出了防治雾霾污染的一些有效措施;王西洋等从分析雾霾形成的空间和时间的条件方面,提出了防治雾霾的几项措施;辛悦指出近地面风速的下降是产生雾霾的原因,大气环流、城市化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是近地面平均风速减小的可能原因,于是网络上流行着三北防护林是造成今天雾霾的的原因,由于网络的影响,这一观点严重地影响到大众的心理及意识,为此国家林业局回应该观点无科学依据。如何理解三北防护林与雾霾形成原因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讨论三北防护林与雾霾的关系,最后制定能够防治雾霾的方案。

2雾霾产生的原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胶合体,当空气中的微颗粒悬浮物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天气比较潮湿的情况下,和空气中的水分(雾)相互作用形成胶体,这就是常说的雾霾,由于是胶体,这种物质很难扩散。由此雾霾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微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充分条件;二是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悬浮物积聚成一定浓度,并且要有雾的产生,是形成雾霾的必要条件。

2.1微颗粒悬浮物

微颗粒悬浮物是雾霾的主要成分,构成微颗粒悬浮物的主要成分是PM2.5,从微粒的.几何特性上说其直径一般不超过2.5μm,其化学成分一般为工业排放的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一般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燃煤工业锅炉的排放等。

环保部发布了《2017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2017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年报显示,2016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初步核算为4472.5万t,其中,一氧化碳3419.3万t、碳氢化合物422.0万t、氮氧化物577.8万t、颗粒物53.4万t,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根据《燃煤锅炉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核定技术方法—物料衡算法》燃烧1t煤,产生大约16kgSO2,1万m3废气,产生200kg烟尘,冬季北方地区的采暖也是产生微颗粒悬浮物的主要因素。

2.2微颗粒悬浮物集聚的原因

一般有了微颗粒悬浮物还不足以形成雾霾,只有当微悬浮物积聚到一定浓度,才具备了形成雾霾的必要条件。造成微颗粒悬浮物聚集的主要有如下因素。

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大气的流动形成风,风搅动空气中的悬浮物流动,不易形成集聚,但在冬天由于地面温度低而空气中的温度高造成的逆温效应使得空气不再向高空中流动,使得地表面空气相对静止,空气污染物不能排出,使得微颗粒悬浮物的浓度越来越大。

2.3地表一定的湿度

在悬浮微颗粒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湿度,微颗粒物和水相互混合,形成了胶体状物质,雾霾才得以产生。

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空气的温度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多,夜里温度降低空气中所含水分变少,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当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于是就形成了胶体状的雾霾。

随着温室效应的出现,全球气温变暖增加了地表水的蒸发力度,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增多,增加了雾霾产生的机率。

3三北防护林对雾霾的影响

1978年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使得“三北”地区森林植被有了较好的恢复,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其防治沙尘暴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减弱动力。虽然大气环流形成的大风不是人力所能消除的,但是通过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可以减弱地表风速,达到减轻沙尘暴的效果。通过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农牧业生产力,减轻对沙质土地的经营压力,反过来促进植被恢复和发展,达到减弱动力源和物质源的双重效果。

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气压冷热不均造成。我国的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北季风。我国北方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区冬季非常寒冷,蕴藏了大量的冷空气。在西北风的作用下冷空气强势南下,将停留在我国东南部的暖空气挤走,并补充进来大量干燥而寒冷的冷空气,减少了空气中的湿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雾霾的形成,这也许是有些人认为三北防护林是产生雾霾的原因,但是西北风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天气越是寒冷冬季供暖需要的能量就越多,燃烧的煤炭就越多,排到大气中的微颗粒就越多,造成的大气污染源就越大;天气越是寒冷,人们外出乘坐汽车的欲望就越大,汽车的尾气排放就越多,这些又增加雾霾产生的倾向。

前述雾霾产生的原因中大气中的微颗粒悬浮物是雾霾产生的充分条件,冬季的逆温效应以及地表大雾的产生是雾霾产生的必要条件,而这些原因和三北防护林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间接地,由于三北防护林减缓了冷空气的入侵速度,改变了人们的冬季生活习惯,有着减少增加天然气等颗粒悬浮物的趨势,从这方面分析三北防护林对减少雾霾还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北防护林防砂、固沙,增加了地表植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长远意义上减轻了温室效应,对防治雾霾起着积极的作用。

考察三北防护林对雾霾的影响应该全面、辩证地进行,不要凭直觉简单地下结论,从以上分析可知三北防护林对于防止雾霾有着积极的意义。

4雾霾的防治措施

在分析了雾霾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从雾霾产生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条件入手,制定防止雾霾的措施。雾霾的防治包括两层含义,即预防与治理。

4.1雾霾的预防

雾霾的预防就是从根本上减少雾霾形成的因素,使得雾霾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不能形成,减少雾霾的形成机率。

4.1.1减少大气中的微颗粒悬浮物

减少大气中微颗粒悬浮物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办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冬季大气污染集中在汽车尾气和燃煤锅炉方面,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制定措施。

(1)从政府层面上要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优先发展新能源技术,减少煤炭燃烧的规模,增加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基本消除燃煤所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2)减少汽车尾气的排量带来的危害,提高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对于普通个体,提倡绿色出行,如建议每周少开一天车。

4.1.2增加地表植被

提倡植树造林活动,增加地表植被,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也是预防雾霾的一个措施。

4.2雾霾的治理

雾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此时需要对雾霾进行治理,本质上是对具有胶体特性雾霾进行收集和分解,最简单的办法是在室内设置空气进化器,在室外设置雾霾净化塔,也有学者提出建立城市雾霾净化系统,即将高处的雾霾空气后输送到地表,形成一个循环,也是治理雾霾的一个方法。

可见,雾霾的防治重在防,只有从源头上减小或消除产生雾霾的条件,才能打赢治理雾霾攻坚战,近期由于我国能源结构处于转型期,产生一定的雾霾也是不可避免的,公众不必谈霾色变,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积极利用各种治理雾霾的手段,来减少雾霾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5结语

雾霾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既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通过对雾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剖析了三北防护林对雾霾的影响关系,提出了雾霾的防治措施,得出了如下结论。

(1)大气中的微颗粒悬浮物是形成雾霾的充分条件,冬季大气中的逆温现象以及多雾的气象条件是形成雾霾的必要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具备时才能形成雾霾。

(2)三北防护林虽然减缓了冬季季风的强度,但综合考虑三北防护林的作用,它不是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从长远意义上三北防护林对雾霾的防治有着积极的意义。

(3)从源头上减少微颗粒悬浮物的排放量才是治理雾霾的根本原因,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提倡绿色出行是减少微颗粒悬浮物的重要措施。

(4)全球变暖加大了雾霾的产生的机率,呼吁人们行动起来认真履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要增加地表植被,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减少温室效应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李永祥.雾霾灾害环境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4):95~103.

[2]胡大源.从沙尘暴到雾霾-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观察与反思[J].企业家日报,2015(4).

[3]刘太刚,龚志文.华北雾霾区域合作治理的治本之策:房地产的省市际合作限产[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3):37~43.

[4]张 罡.雾霾污染的成因与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6(14):111~112.

[5]吕聪聪.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对雾霾污染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6(6):56~57.

[6]王西洋.雾霾产生的机理租防治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2~13

[7]辛 悦.大规模风电建设与近地面风速降低及雾霾天气成因关系之浅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5):75~76.

[8]佚 名.林业局回应雾霾与三北防护林有关:无科学依据[EB/OL].[2015-12-29]新民网.

[9]林德荣,支 玲,隋鹏飞.洪家宜风沙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2008(2):34~38.

[10]刘德嘉.植物在防治雾霾中的作用探析[J].绿色科技,2017(4):56~57.

雾霾作文

雾霾预防措施

雾霾论文

雾霾的作文

雾霾保护环境作文

雾霾天气调查报告

有关雾霾作文700字

雾霾作文500字

《雾霾》及阅读答案

高中关于雾霾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从雾都到霾都的说明文(锦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从雾都到霾都的说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