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iangsh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哲理故事:在扇子上画出100只骆驼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哲理故事:在扇子上画出100只骆驼来,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哲理故事:在扇子上画出100只骆驼来
哲理故事:在扇子上画出100只骆驼来
哲理故事:在扇子上画出100只骆驼来
唐伯虎早年曾以在扇子上画画为生,画技超群,家喻户晓。才多遭嫉妒。
一天,有人来请唐伯虎要求在扇面上画出100只骆驼,画得出的话,愿奉银三两购扇;画不出来,他就要白拿走三把上等的扇子。
不用说,来者是专门找碴出难题来的。唐伯虎微微一笑,提笔在扇面上就画了起来,只见他在扇面上画了一片沙漠,沙漠中间是一座孤峰兀立的'沙丘,扇面就快要画满了,还没画出一只骆驼来呢。
来人看了,不免心中有些得意:区区方寸之间,怎能画出100只骆驼来?自己今天是赢定了。
出乎那人意料的是,只见唐伯虎在山丘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前半身被山崖挡住了;在山丘的右侧,又画了一只骆驼的前半身。唐伯虎把笔一搁,那人急了,说:“充其量只能算两只骆驼,还有98只没画呢!”
唐伯虎一听,说了声:“别急,那98只在哪里,让我一一给你道来。”拿起笔,在画旁题了一首诗:“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
来人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只好付了三倍的银子,灰溜溜地走了。
唐伯虎用一只露出头的骆驼与一只剩下尾巴的骆驼,加上一首诗,就巧妙地解决了那个人出的难题,在小小的扇面上“画”出了100只骆驼来。
篇2:人生只在呼吸之间的哲理故事
人生只在呼吸之间的哲理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尼静坐默思,探索生命的奥义。
他心有所悟。便问身边的弟子:“人生几何?”一弟子出口便答:“几十年吧。”
释迦牟尼摇了摇头。
另一弟子思考片刻,轻声答道:“真正称得上人生的'只有几年吧。”
释迦牟尼又摇了摇头。
二位弟子疑惑了,便问:“依您之见呢?”
释迦牟尼沉沉答道:“人生只在呼吸之间。”
佛祖的彻悟,在常人之上。人之一生,犹如一呼一吸,生和死,只是瞬间的转化。了悟这点.方能做到努力把握每一刻、每一秒。须务.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人在每呼吸一瞬间,既是他自己,又不是他自己。“人生只在呼吸之间。”时时更新自我,不眷恋旧我.不追悔往昔。“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吐故纳新,让生命之树常青。
篇3:哲理故事:在小事上做“水磨功夫”
哲理故事:在小事上做“水磨功夫”
19,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刘半农获得了公费赴英留学的'资格。在出国前,他在文坛的名声已甚隆,多家报刊纷纷向他约稿,因此他就想选择文学专业,至少也要兼学文学。但到了英国伦敦,在接触到所报的语言学专业之后,刘半农发现如果自己兼学文学,势必会影响到本专业的学习,因此他索性舍下了文学,把全部精力投放到了语言学上。
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刘半农发现西方语言学门类众多,完全学好至少要七八年。于是就退后了一步,专攻语音学。定下这个目标不久,他又发现语音学也是有好多分支,在结合国内的情况后,他瞄准了实验语音学。
学成回国,刘半农凭借自己多年所学的知识,迅速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语言学家,撰写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了“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这是我国第一部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著作。
成功需要专注,更需要“后退”。正如刘半农自己所说:“把自己看得小些,在小事上做“水磨功夫”。”
篇4:古茶园为什么只在两点开门的哲理故事
关于古茶园为什么只在两点开门的哲理故事
日本西大寺古茶园素负盛名,尽管在京都它也只属于袖珍版园林。
萨姆·埃布尔的造访意外地遭到委婉而又断然的`拒绝。
这不是多给钱就能解决的问题,要知道那儿不收门票更不收小费。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呢?居然是:今天没有下雨。
当然,我知道你根本不可能听懂。我也蒙了半晌才若有所悟:怕是这茶园只有在雨湿漉漉之中,动人的气质神韵方能完美呈现的缘故吧?是和尚不愿意让访客带着不够完美的观感遗憾而返吧?
埃布尔诚恳请求,因为他实在不可能等到下雨再来了。和尚终于答应,不过,必须在下午两点之后。
也许和尚要午休?也许和尚要做功课……埃布尔也不清楚。只能如此了,这已是尽力争取的结果了。
两点敲过,埃布尔如约而至。等踏进茶园,一切都明白了。和尚赶在两点之前用清水把整个茶园细致地洒了一遍。眼前的茶园俨然初晴美景。
是,我的话到此为止。不作点评。有没有余韵,你自己去回味吧。
★ 与动物的哲理故事
★ 买扇子作文
★ 哲理名人小故事
★ 温暖的哲理故事
★ 保持本色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在扇子上画出100只骆驼来(共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