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七年级生物试卷,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生物试卷,方便大家学习。
- 目录
篇1: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本次试卷共分五个大题,满分一百分。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初一生物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与生活联系:大多数题与生活紧密相连,如“5.12”汶川大地震获救者的优势、食品的保质期、最常见的发烧问题等,可以很高地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本次试卷的.亮点之一。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20题,40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38分最低分是6分。失分最多的是9、17、18、20题,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大题,填空题,共七题,20分。也是考察基础知识以及其运用能力,其中灵活题较多,因此学生在次题失分较多,特别是第五小题的血常规检验,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有些知识是一知半解,成绩不理想。
第三大题,利用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对图文资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本题得分情况较好,学生对这样的类型题也很感兴趣。
第四大题,材料分析题,都是原题,其考察的是学生所掌握的基本试验技能、实际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而且此题体现了较强的学科专业性,此题的得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对实验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用技能相对薄弱,探究活动设计环节还存在问题,看来以后还需要在实验课上多下功夫。
第五大题的科学探究题为亮点试题。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亮点,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试题以学生常见的材料、事例入手,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考查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因此对我们农村的普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失分也较多。
三、采取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3、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回与日俱增!
篇2: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试题说明
本套试题共分两大部分,第一是选择题20分,第二是填空和简答题30分,共50分,考察范围是第一单元第一、二章,重点是严整的生命结构部分,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成绩情况:
整体情况比以前进步很多,孩子们的得分率好于以往,表明这段时间我们所运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关注后进、带动全体的行动收到成效,确实达到了“水涨船高”的效果。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4的成绩,这是一个班风、学风很不错的集体,学生纪律好、上进心强,这次成绩与实际要求确实有一定的距离,仔细分析有以下几点因素:1、初一生物课程内容多、时间紧,一直注重进度,没停下来复习,也就是我们在紧锣密鼓地学习后面内容,结果考的是前面知识。因为测试必须按最慢进度进行。2、没布置课下孩子们自己复习,在5、6班告诉并强调了考试范围,以课下准备。而在4班担心孩子们太关注考试,影响当时正在进行的内容,实际上成了突然袭击。3、没做好平时的及时复习,原来以为有了当堂训练,课下就不能留任何作业,不能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但现在想复习是必要的,根据遗忘规律,晚上对白天学的知识或读读看看,或过过电影是必需的。
存在问题和采取措施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能看出他们还不很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不是注重理解知识,而是侧重记忆。
2、对待作业上注重“写”,不注重“学会”。所以要求我们在检查方式上“对症下药”。
3、措施是: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过程中,进一步做好“兵教兵”环节,因为只有自己会了,才会教别人,讲给别人听,这样会减少或消灭生搬硬套课本原话的无效问答,提高课堂效率。
篇3: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本次初一生物期中质量检测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卷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与生活联系:大多数题与生活紧密相连,试题共四个大题,现将试题、试卷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题型合理,既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从答题情况来看,出错率较高的是第7、11,13小题,尤其是第13小题出错率最高。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17分最低分是6分。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表现在: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30分。题量、难易度合适,涉及面广。既有基础试题,又有灵活性强的试题。(1)小题知识的掌握较差。(主要是字写错)(5)题错的较多,综合性强,学生有的理解不透(13)题学生因没有记住而导致出错。实验题难度不大,85%的学生都掌握的不错、从整体来看,学生对试题中的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同时试题也有一定的不足,如题量比较小,灵活性不强,希望以后注意。
二、教学反思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与反思
1、加强教研。不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狠抓基础。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
3、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措施:
今后努力做到:
1、一定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2、教师一定加强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
3、抓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一定要讲清,落实到位。
4p强化书写要求。对于关键字词不仅要求记会,记准,更要会写,写对。
篇4: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本次试卷共分五个大题,满分一百分。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初一生物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与生活联系:大多数题与生活紧密相连,如“5.12”汶川大地震获救者的优势、食品的保质期、最常见的发烧问题等,可以很高地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本次试卷的亮点之一。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第二大题,填空题,共七题,20分。也是考察基础知识以及其运用能力,其中灵活题较多,因此学生在次题失分较多,特别是第五小题的血常规检验,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有些知识是一知半解,成绩不理想。
第三大题,利用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对图文资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本题得分情况较好,学生对这样的类型题也很感兴趣。
第四大题,材料分析题,都是原题,其考察的是学生所掌握的基本试验技能、实际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而且此题体现了较强的学科专业性,此题的得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对实验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用技能相对薄弱,探究活动设计环节还存在问题,看来以后还需要在实验课上多下功夫。
第五大题的科学探究题为亮点试题。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亮点,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试题以学生常见的材料、事例入手,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考查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因此对我们农村的普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失分也较多。
三、采取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3、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回与日俱增!
篇5: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试题说明
本套试题共分两大部分,第一是选择题20分,第二是填空和简答题30分,共50分,考察范围是第一单元第一、二章,重点是严整的生命结构部分,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成绩情况:
整体情况比以前进步很多,孩子们的得分率好于以往,表明这段时间我们所运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关注后进、带动全体的行动收到成效,确实达到了“水涨船高”的效果。
存在问题和采取措施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能看出他们还不很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不是注重理解知识,而是侧重记忆。
2、对待作业上注重“写”,不注重“学会”。所以要求我们在检查方式上“对症下药”。
3、措施是: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过程中,进一步做好“兵教兵”环节,因为只有自己会了,才会教别人,讲给别人听,这样会减少或消灭生搬硬套课本原话的无效问答,提高课堂效率。
篇6:七年级生物上期中试卷
七年级生物上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
A、种子萌发,长出幼苗 B、天气炎热,人体出汗
C、蛇的冬眠 D、溶洞中的钟乳石渐渐长大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
A、需要营养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适应环境 D、能呼吸
3、下列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A、大气圈的底部 B、地心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圈的大部
4、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A、小草 B、羊 C、细菌 D、青蛙
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A、老虎吃野兔 B、蛇吃老鼠 C、青蛙吃昆虫 D、蝗虫吃庄稼
6、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群 B、液泡 C、细胞 D、果肉
7、下列不属于生 态系统的是()
A、生物圈 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羊 C、一个池塘 D、一片森林
8、在透明纸上写上一个字母“d”,视野里观察到的物像是()
A、P B、q C、d D、b
9、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向()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10、克隆羊多莉长得像()
A、供细胞核的母羊 B、供无核卵细胞
C、代*的母羊 D、ABC三个羊的一部分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2.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质 B、线粒体 C、细胞核 D、叶绿体
13、童年的你和现在的你在身高体重方面都有所增加,原因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生长的`结果 D、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14、我们吃水果时,水果中的甜味和酸味物质存在于()
A、细胞质中 B、液泡中 C、细胞之间 D、细胞核中
15、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时,这个污点都不动,它最可能在()
A、目镜上 B、玻片标本上 C、物镜上 D、载物台上
16、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壁 D、液泡
17、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5x 8x B、10x 10x C、15x 10x D、20x 45x
18、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A、老虎→狼→羊→草 B、阳光→草→羊→狼→老虎
C、草→昆虫→蛙→蛇→鹰→分解者 D、草→昆虫→蛙→蛇→鹰
19.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将标本放在()中。
A、清水 B、生理 盐水 C、糖水 D、植物油
20.关于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C、细胞→系统→组织→器官→动物体 D、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动物体
21.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白天置于光照、湿度等相同环境下培养,夜晚将甲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中,乙置于相对凉爽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生长状况,该实验的变量为()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空气浓度
22.在大蒜收获的季节,有些家庭爱腌制一种食品“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口。下列有关“糖醋蒜”腌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和醋没有进入大蒜细胞内 B.大蒜细胞能控制糖醋物质的进出
C.大蒜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
D.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以都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23.下列生物体中仅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的是()
24.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25.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取材前要把口腔漱净,其目的是()
A.清洁口腔上皮细胞 B.清除口中残留的食物残渣,保证实验效果
C.使上皮细胞容易刮到牙签上 D.避免口臭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填空题(20分)
1)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和_______。
2)染色体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是遗传物质。
3)自然界中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它们的生活都需要_______,都能进行_______,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都能_______和_______等。
4)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_____,它的放大倍数是_____和_____放大倍数的_____。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提示的是生物之间的_______关系,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和水分,它们之间是_______关系。
6)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等,另一类是_______因素。
7)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_______生态系统。
27.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14分)
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______图。
2)填写各部分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
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
3)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_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4)切开洋葱时闻到一股辣味,该物质存在于_______中。
5)“龙生龙,凤生凤”描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中。
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填序号)。
28.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0分):
1)从组成上看,生态系统都是由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图中的草属于_______,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_______。
3)图中有_______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中存在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5)图中鹰以蛇为食,鹰与蛇存在_______关系;蛇和鹰又都以鼠为食物,二者又存在_______关系。
6)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等农药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
29.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实验中,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4株青菜幼苗并编上序号,分别放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见下表),每天定时观察这4株青菜幼苗的生长状况(6分)。
青菜幼苗 ①号 ②号 ③号 ④号
环境
条件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遮光,
适量浇水 光照充足,
不浇水 光照充足,
大量浇水
请进一步探究,并思考下列问题:
1)当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可选择______________(填序号)青菜幼苗进行比较,其中实验变量是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号青菜幼苗。
2)当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可选择______________(填序号)青菜幼苗进行比较,其中实验变量是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号青菜幼苗。
初一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B B A D C B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A C D B C B D D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选项 A C C A 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20分)
1)叶绿体、线粒体;
2)蛋白质、DNA、DNA;
3)营养、呼吸、生长、繁殖
4)倒像、目镜、物镜、乘积
5)捕食、竞争
6)光、水、温度(顺序可颠倒)、生物
7)森林
27、(14分)
1)甲、乙;
2)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细胞质
3)细胞膜
4)液泡
5)细胞核
6)① 、③ 、⑤
28、(10分)
1)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
2)生产者、消费者;
3)五、草→鼠→蛇→鹰
4)分解者
5)捕食、竞争
6)鹰
29、(6分)
1)① ②、光、①;
2)① ③ ④、水、①
篇7:七年级上册生物模拟试卷
七年级上册生物模拟试卷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七年级上册生物2份期末模拟试卷。
实验探究:本大题11分,每空1分。
38、将一盆经黑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一个叶片,用两个圆形黑纸片从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用酒精脱色后再漂洗。请回答下列问题:(1)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部分变成了蓝色。
(2)实验中,处和处的`对比说明了光是植物产生有机物不可少的条件。
(3)光合作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转化,把简单的 制造成复杂的并且释放出;另一方面是能量转化,把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4)实验中,甲处和丙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说明了光合作用在中进行。
(5)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的目的。
六、巧分析:本大题10分,每空1分
39、下图为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在该生态系统中,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图中营养环节最少(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2)鹰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3)如人类大量捕捉青蛙,害虫的数量会,直接导致的数量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状态。
(4)如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其原因是。
(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作用。
篇8:七年级生物期末考核试卷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核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在下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面答题栏内。)
1.请说出下面哪一个是生物
A.机器人B.钟乳石
C.生石花D.贝壳
2.下面哪项不是生物具有的特征()
A.小猫象大猫B.野兔逃避鹰的捕捉
考场就是一个战场,也是一个你展示才华的舞台。一次考试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快来一起做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编辑老师和你一起走好无数个这样的一小步,到达理想的彼岸!
科学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
16.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罐头瓶编号培养条件
1温度20℃,不浇水
2温度20℃,适量浇水
3温度0℃,适量浇水
4温度20℃,大量浇水
第一步,取四个同样大小的罐头瓶,在里面分别铺上2张同样的餐巾纸并编号。
第二步,在每个瓶中的餐巾纸上分别放上10粒饱满的绿豆种子,1号瓶不浇水封闭,放入20℃温箱;2号瓶浇适量水封闭,放入20℃温箱;3号瓶浇适量水封闭,放入0℃冰箱;4号瓶浇大量水,使水浸没种子并封闭,放入20℃温箱。
C.植物吸收水分D.机器狗会叫
3.按照生活环境对下列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属于水生生物的是()
①鲫鱼②羊③麻雀④狗⑤水绵⑥玉米⑦鸡⑧鲤鱼
A.①⑤⑧B.①②③C.④⑤⑥D.⑤⑦⑧
4.在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下面哪一个条件是变量()
A.温度B.光照C.湿度D.空气
5.下面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B.花坛C.校园D.课桌
6.下列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
7.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如果使用5×目镜,10×物镜,草履虫放大多少倍?()
A.5倍B.10倍C.15倍D.50倍
8.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洁净的载坡片中央滴一滴()
A.清水B.生理盐水C.碘液D.酒精
座位号
(考号末两位)
9.细胞内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
10.组织的形成是()的'结果。
A.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C.细胞生长D.细胞死亡
11.判断草履虫最后将在下图中的哪个位置出现最多?()
A.肉汁B.食盐C.酒精D.醋精
12.我们常用下列哪种植物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13.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①选叶遮光 ②酒精脱色 ③黑暗处理 ④滴加碘液并冲洗 ⑤清水漂洗 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14.把萌发的种子放在密闭的瓶子里一段时间后,将燃烧的蜡烛放进该瓶里,蜡烛熄灭,是因为种子()
A.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放出氧
B.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放出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消耗了氧,放出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放出氧
15.下面的几种行为中,不属于保护环境行为的是()
A.植树造林B.退耕还林C.退耕还草D.使用一次性筷子 尽在七年级生物试卷
篇9: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10X;物镜10XB、目镜10X;物镜40X
C、目镜15X;物镜10XD、目镜5X;物镜40X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下降镜筒时为什么眼睛要注视物镜
A、观察物镜是否对准通光孔B、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
C、观察物镜是否对准反光镜D、可以在视野中找到物像
3、蒲公英在白天开花,晚上闭合。有人猜想蒲公英只在有光照的情况下才开花。为了检验这个猜测,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4、从营养学角度看,选配三餐时,应尽量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其主要目的是
A、保证食物烹饪精良B、保证食物营养成分单一
C、保证食物色香味美D、保证食物营养成分齐全
5、海洋中大量的藻类植物均分布在浅海,而在海洋深处却无迹可寻,你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一分布现象的吗?
A、海水温度B、阳光C、海水含氧量D、海水含盐量
6、小红为妈妈设计的午餐食谱包括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要使这份食谱营养更合理,可以再加上的食物是
A、素炒豆角B、牛奶C、排骨汤D、小米粥
7、下列叙述中,反映了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A、菟丝子与大豆B、仙人掌的叶刺和肉质茎
C、大树底下好乘凉D、极地狐和大耳狐的耳朵大小不同
8、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城市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9、夜间在室内摆放很多花卉或其他植物会影响健康、其原因是
A、气温较高B、空气不流通 C、湿度过大D、花卉与人争夺氧气
10、将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吞服,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消化特点看
A、胃能消化淀粉,药物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经胃进入小肠
C、淀粉在口腔初步消化便于吞咽D、胆汁不能消化淀粉,胶囊进入大肠消化
11、在盛有2毫升淀粉糊的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溶液,振荡后,放在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试管冷却并滴入2滴碘酒,结果试管内不变蓝,该实验说明淀粉
A、遇到碘酒不会变蓝B、已经水解为麦芽糖
C、已经水解为葡萄糖D、没有发生变化
12、食物的营养成分中,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的是
A、水、无机盐、维生素B、蛋白质、糖类、脂肪
C、蛋白质、维生素D、维生素、糖类、脂肪
13、在消化道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口腔、小肠和胃B、口腔、胃和小肠C、食道、口腔和胃D、小肠、胃和口腔
14、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15、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16、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
A、p B、q C、b D、d
17、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A、左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D、右下方
18、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蛆是从那里来得”实验,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①做出假设②实验(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③提出问题
④根据实验得出结论⑤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②③①⑤④
19、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哪一组条件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
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
20、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二、辨对错: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21、探究得出结论后,不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22、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3、收集和分析资料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
24、有些毒蛇具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很容易被敌害发现,这是对环境的不适应。
25、使用显微镜边画图边观察时,应是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26、农民在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膜覆盖能提早出苗,原因是提高土壤温度。
27、“蚁穴溃堤”的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8、科学探究的过程必须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5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29、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30、所有的营养成分都通过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
三、将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答题卡横线上(本大题共9分,每空1分)
31、将下列生物与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A老虎吃羚羊①合作关系
B许多蜜蜂在酿蜜②竞争关系
C同一片林中的树木③寄生关系
D动物与身体上的跳蚤④捕食关系
篇10:生物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实行百分制,有选择题、简答题两大类型。其中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失分在11、12、14、18、22、24、27(约三十分左右),因而学生一般得分60――80;八年级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失分在13、14、16、25、28(第三小题)等(约18分左右),因而学生一般得分70――90分。
通过学生试卷可以看出我们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习生物学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赖于扎实的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根本就无从谈起。在这次会考中,由于没有理解和掌握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因而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失误。
(二)审题能力差,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强
有部分考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学习,因此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审题不认真、解题不规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如七年级22题,由于学生不能对图像所给信息正确反馈,所以回答不对。
(三)语言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学生答题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用其他语言代替、词不达意,生物专用词语书写错误较多。如文字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而导致扣分。
(四)不重视实验课教学,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差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脱离实验教学将使“生物”变成“死物”。由于平时实验欠帐较多,导致老师讲实验,学生记实验、读实验、背实验奇怪现象的产生。如第31、32题两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物课教学缺乏实验的结果。
以后的教学努力方向:
(一)关注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关注全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教学上应多激励,少指责,更不能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并耐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使他们自觉自愿努力学好生物学。
(二)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训练教学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得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要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思考,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信息,指导学生会预习教材,会列举内容提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训练教学中,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狠抓知识和能力双落实;注重强化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课教学,注重实验探究性
注重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向演示实验要质量。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从生命现象、原理、生理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掌握生命运动规律。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会描述实验现象,分清现象与结论的不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细微的`实验现象,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进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生物学概念,探究生物学原理。
注意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将部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按课题→解决方案→信息交换处理→结果论证→问题解决的程序进行研究。针对某一个问题的实验教学,先提出研究课题,交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研究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要评价其正误和优劣,而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过程的繁简、实验结果的正误来评价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修正,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完善。
(四)重视认知迁移,提高思维灵活性
初中各学科虽然是分立的,但是各学科之间又是有联系的,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作为一个生物学教师,既要注重本学科的教学,又要注意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本学科内的应用,尤其是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在生物学学科中应用非常广,这些学科中的知识或多或少地体现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生命现象、运动规律的表述需要简洁而又有逻辑性的书面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生物体结构、仿生学与物理知识相关联,生物的生理变化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生物的生态环境内容又与地理知识相联系。
篇11:生物试卷分析
本次生物期末考试主要学生的基础知识,难易适中,知识点突出重点,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题量比较适宜,知识点灵活,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习能力有帮助。
从这次考试来看,选择、填空题得分较高,但还是不理想,练线题和探究题失分太多,主要原因可能是,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缺乏对知识的梳理,平时学习的知识零碎,没有经过对知识的的归纳总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生物学只要记忆就行,造成平时训练不够;实验探究题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除了教学有关外,学生也不够重视。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本题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注重基础,也结合生活实际。初一大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2、粗心大意,审题不认真;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第二大题,填空题,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学生在此题失分也较多。第三大题,连线题,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梳理能力,相对来说,考得较好。第四大题,探究题,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分析和处理能力,普遍考得不理想。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尽量与实际相联系,突出重点,加强训练,具体措施:
1、抓基础,重应用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生物知识加强理解,对需要识记要求学生一定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放到实际情景中去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去交流和讨论,寻求解答途径。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
3、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继续钻研新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备课时,尽量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趣味。总之,通过这次,进行一次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完善和改进,对提高自己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12:生物试卷分析
一、命题原则:
按照《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在坚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a全面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着力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题设计上注重突出重点,注重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整套试卷充分体现课改精神。
二、试题特点:
1、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依据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重视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等考查基本知识;识图题、实验题考查基本技能;试题涵盖所有学过的章节知识,考察面较广。
2、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物科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试题强调了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问题;呼吸方面的知识渗透到家庭装修、空气污染及体育锻炼等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调查亲人的性状、转基因食品、等),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有意引领和锻炼学生学习和养成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真实情景中设中综合性问题,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科学食用胡萝卜、购买包装食品的注意事项、各种营养缺乏症的解决;列表比较归纳不同种类动物生殖方式及发育方式的异同、利用遗传图解说明基因的显性和隐形影响形状的规律等),突出学生对识图能力的考查,如识图作答题;实验题中各步骤现象的变化情况及其分析等。
三、试题的结构
本次试题七年级共设七道大题,49道小题,满分100分,其中客观性题目占56分,主观性题目占44分。:
四、试题作答情况分析:答卷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情况:
1、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但仍有错误出现,如七年级的“胚胎发育的场所”、“营养缺乏症的预防”等。八年级的“人体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涵义”、尤其是“遗传图解”的书写说明错误更多。
2、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够。七年级的第七大题实际应用题中的三个小题都是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前两个小题较简单,答案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所答较好。第三小题要求学生了解各种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各营养物质的作用,答案唯一,学生所答失分较多。八年级的第五题“进化树”要求学生要灵活应用学过的各类生物的特点及在进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学生失分较多。
3、探究能力有待提高。七年级第六题实验题“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一个经典的探究性实验,几乎所用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这个实验。由于生物是非中考学科,很多教师都不愿做实验,既操心又费力。因此本题失分较多。
4、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七年级第四题识图题、第六题实验题;八年级第五题都有图,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
5、分析归纳能力不强。八年级第四题填表题要求学生将不同种类动物生殖发育特点归类,并填到表格中,由于学生这方面能力不足,失分较普遍。
6、八年级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理解、遗传图解的训练不到位
不到位,导致遗传图解的错误,失分较多。
7、另外,学生答题的书面语言不够科学准确(分析说明题、识图作答、实验题、实际应用题),也不同程度造成失分。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从试卷分析来看上,可以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多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把理论问题置于鲜活的实际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或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要注意多模拟生活实际活动,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加强双基教学
要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次监测可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有很大欠缺,反映出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此的训练不到位,不上实验课。同时一些学校课时没有开足,教师只能“并课”或“精讲”,影响了教学质量。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本次监测虽然这方面试题分数较低,但实验题失分较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科学实验的教学;要有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探究方案的设计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4、由于遗传学部分是初中阶段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同时也是生物学较为重要的部分,进入高中还要进一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这部分的教学,想方设法使学生接受理解并掌握(尤其是遗传图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 生物试卷反思范文
★ 生物试卷分析
★ 七年级生物说课稿
★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试卷(共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