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05-21 03:33:52 作者:diqianci7464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diqianci746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伫立(zhù ) 称职(chèn) 窸窣(sū) 陛下(bì )

B.匿笑(nì ) 迸溅(bèng) 伶仃(lín) 炫耀(xuàn)

C.援助(yuán) 猝然(cù ) 尴尬(gǎ ) 嬉戏(xī)

D.吆喝(yāo ) 诀别(jüé) 扒窃(pá ) 头衔(xián)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峭璧 闲情逸志 惊慌失错 踉踉跄跄

B.绵延 心旷神怡 获益匪浅 骇人听闻

C.颤动 更胜一愁 豪不犹豫 随声附和

D.愕然 恍然大悟 各得奇所 鸦雀无声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C.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这个决定让我们莫名其妙,本来喧嚣的教室,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

B. 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C. 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D. 思想内容是否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

B. 《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该书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 马致远,宋代作家,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等。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等。

6. 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7.诗文默写。(12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

(3)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4)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 , 。

(7)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 。

(8)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 ,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8.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乌龟与老鹰

乌龟请求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1)这个故事出自《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3分)

(2)这本书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你还知道其中什么有趣的小故事吗?请举出一例。(1分)

9. 作家______1923年发表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创作上受到印度诗人________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2分)

10.近年来,“候鸟儿童”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给“候鸟儿童”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

很多鸟类具有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特征。夏末秋初,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徙到过冬地,春天由过冬地向北再返回到繁殖地。这些随季节变化而南北迁徙的鸟类被称为“候鸟”。近年来,大批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从事卖菜、卖早点、卖服装等工作,生活水平较低。他们把辛苦钱攒下来,每逢寒暑假,让远在家乡读书的孩子来和自己团聚,享受短暂的亲情。这些孩子不得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自己的家乡和父母的打工地之间。

(1)“候鸟儿童”是指 的儿童。(2分)

(2)为了表达对“候鸟儿童”的关爱,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益的行动?(2分)

三、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15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1.解释加点字词。(4分)

(1)虽有嘉肴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教学相长也 (4)教然后知困

12.句子翻译(6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处朗读节奏(2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4.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二)对比阅读《春》和《济南的冬天》,完成15——18题。(15分)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15.请给甲、乙两个文段各拟一个小标题(字数不多于5个字)(2分)

【甲】 【乙】

16.甲、乙两个文段都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景物?请分别具体列出它们的写景顺序?(3分)

17.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它们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2分)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2分)

18.“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结合原文,谈谈“妙”在哪些地方?(6分)

(三)阅读《父亲的清明节》完成19—22题。(15分)

父亲出生贫农,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到妈妈这样漂亮的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A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父亲追,我跑。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 “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

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B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每年清明,我都要去父亲的坟头坐坐。点烛,燃炮。更多的是静默。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19.文章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述。 (3分)

20.试分析文中A、B两处人物“怒喝‘头点地!”的原因。 (4分)[来源:学&科&网Z&X&X&K]

A处 。

B处 。

21.文章描写笔法细腻而有生活气息,请分析下列两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2分)

(1)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2分)

(2)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2分)

22.材料链接

(1)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一句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2)根据平凉“孝行少年”张晓改编的电影《我和妈妈》。

(3)《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为“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作为90后、00后且处于青春叛逆的同学们,多以张扬个性为名在家中对父母色厉、行傲、我行我素……请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你对行孝的理解。(不少于50字)(4分)

四、作文(40分)

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 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提示:在生活的海洋中,有些事使你感到快乐、激动;有些事使你感到苦恼、懊悔;有些事使你感到反感、惊讶……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出来。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1.A 2.B 3.C 4.D 5.C 6.B

7.(1).随风直到夜郎西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为有源头活水来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

9.(1)《伊索寓言》(1分)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1分)

(2)如:“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等故事(1分)

10. 冰心(谢婉莹)(1分) 泰戈尔(1分)

11.即时 因此 增长 不通、理解不了

12.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分)

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2分)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强不息。(2分)

1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14.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5.甲:春花图 乙:雪后的山

16.都用了空间顺序。(1分)

甲文:树上——花下——遍地(1分)

乙文:山上——山尖——山坡——山腰(1分)

17.(1)蜜蜂忙碌的热闹景象,侧面写出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作者内心无尽的喜悦。(2分)

(2)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尖连接着蓝天的秀美景象,表现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2分)

18.(6分) ①妙在雪之小,例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②妙在雪之色,例如: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③妙在雪之态,例如: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每答对一点得2分,共6分)

19.(1)清明带儿子去上坟,教育儿子对祖先要恭敬。

(2)一次追打已渐长大的儿子未果。

(3)年老后一次随儿子清明上坟,因老年痴呆病纵火惹祸。(答对一点得一分,共3分)

20.A:父亲发现儿子为祖先上坟行礼时态度漫不经心。(2分)

B:患老年痴呆的父亲闯祸,不慎燃烧了山上茶林,我和乡亲一起救火,并赔钱打招呼。(2分)

21.(1)将瘦小年迈的父亲喻为“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写出了“我”对从身体到精神已经衰老的父亲的怜惜。(2分)

(2)把“我”对父亲去世的无穷悲伤之情喻为有形的坟上草,形象地抒写了“我”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2分)

22.略(4分)

篇2: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卷面书写(3分)

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 确凿(záo) 讪笑(shàn) 泥泞(nìng) 兀兀穷年(wù)

B. 炽痛(chì)默契(qiè) 祈祷(qǐ) 人声鼎沸(dǐng)

C. 哽咽(yàn) 蝉蜕(tuì) 可汗(hàn) 义愤填膺(yīng)

D. 救济(jì) 嫉妒(jí) 环谒(yè) 鲜为人知(xiān)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

A.菜畦 狂斓 骊歌 迥乎不同 B.叮嘱 逼狭 磐石 鞠躬尽瘁

C.踌躇 崎岖 屏嶂 荒草萋萋 D.澎湃 怪诞 污秽 一泄万里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项是( D ) (2分)

A. 假日里小丽随家长到海边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她流连忘返。

B.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着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令游客们得意忘形。

D.一个人如果想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路上的挫折。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B.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经过讨论,学校团委会做出了同意李华等五位同学加入共青团。

D.端午节前夕,许多商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 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 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C. 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D. 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7、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全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乐府双璧” 即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

C.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4分)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聊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的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①这段文字选自《童年》,作者是高尔基。(2分)

②结合小说内容,概括文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外祖母善良慈祥,聪明能干,胸怀宽大。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使他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对困苦的生活。

9.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4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消费力不断攀升,中国迅速崛起了大批奢侈品消费群。对此,某班开展以“勤俭节约,理性消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①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材料,请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特点。(2分)

2012 年中国奢侈品总消费额 460 亿美元,其中国外消费 271 亿美元,国内消费 189 亿美元,而 2005 年中国国内奢侈品销售额才 20 亿美元。

2013 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 85 亿美元,中国人的消费占到了欧洲奢侈品市场同期销售总量的 65%。

2014 年中国内地奢侈品销售量比上一年增长 7%。 而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增长高达31%,60%的奢侈品是在境外购买的。

答: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数额巨大,境外购买奢侈品现象尤其突出。

②在你班上存在着同学间相互攀比的现象。作为班长,面对家境一般,羡慕他人拥有名牌,内心有些自卑的小杰,你该如何来劝说呢?(1分)

答:示例:小杰,生活普通一点没什么不好,物质的富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精神的富足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内心的自信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意近即可)

③班上准备办一期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板报。请将下面的话补充完整,作为板报的部分内容。要求:句式对称,语意连贯。(21分)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祸端,节俭是国家强盛的支柱

10、古诗文默写(6分)

①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吴均《山中杂诗》)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木兰诗》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十分精确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完成第11~12题。(6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3分)

答: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1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二)阅读文言文《口技》,完成13—15题。(9分)

口技(节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②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③几欲先走(跑) ④百千犬吠(狗叫)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答: (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答: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5.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B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三)阅读下面的科技作品,完成 16~18题。(9分)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 第4期,有改动)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3分)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法是把四个选项的内容分别还原到原文,然后进行一一验证。第①段中有“如果保护过了头……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一句,据此可判断“恐惧心越重越好”说法欠妥。B、C、D三项分别能在③④⑤段中找到原句。

17.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答:不能去掉。把 “主要”去掉就变成了场所恐惧症的表现只有“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个,和原句表意有差别。

18.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3分)

【链接材料】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

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答:可能源自雷电对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需要学习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多听多看雷电这方面的声响和影片等。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链接所给材料并结合原文探究信息的能力。所给材料说明的是“雷电恐惧症”的表现,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运用原文第③段说明的知识进行解释,即“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解答第(2)题,联系第④段中的“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一句可知,掌握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是关键。

(四)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第19~24题。(17分)

丑 红 薯

王玉红

①从未见过如此丑陋的红薯,所以当我看到婆婆把它提进厨房,就在心里做好了扔掉它的准备。婆婆说,别看这些红薯样子丑,可甜了呢!

②那红薯是真丑,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儿土坷垃,灰不拉几的,它身上横七竖八爬满了深深的裂纹,没有裂纹的地方也粗糙得像一只布满老茧的手。这可怎么吃呢?左看右看,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可是婆婆说它可甜了,一个“甜”字诱惑着我,让我耐下心来认真地把它削了皮,它这才像一块儿真正的红薯了,把它和那些买来的漂亮红薯放在一块儿蒸熟。还别说,就是不一样,蒸熟的丑红薯吃起来更加香甜糯口。

③我问婆婆,这些红薯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呢?婆婆说,种红薯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礓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那样了。那要是把它种在最好的地里,说不定它会更好吃呢?我说。婆婆摇了摇头:红薯呀,只有种在最赖的地里才能这么好吃呢。我恍然大悟。

④记得父母种地时,大块儿的肥沃田地往往留给小麦,半坡开的小片荒地则总是非红薯莫属。种小麦的田,精耕细耙,一个大点儿的土块也要敲碎,还要上足氮磷肥。种红薯的地,很少犁耙,也很少上肥料。一场春雨过后,在地里刨上一个个小坑,红薯就在里面安家了。待红薯苗成活后,锄个两遍,没多久,翠绿翠绿的红薯秧就把田地罩得严严实实,一阵风过,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可这时,母亲却要把这些已经蜿蜒得长长的还生了须根的红薯秧重新给翻扯起来,甚至于猪没啥吃了,到红薯地里一阵刀光剑影,杀一篮子红薯叶,就是猪草了。为什么呢?我问。母亲说,这都是为了让红薯把所有的劲儿都用在地下的根茎上。翻过的红薯叶,有的背面朝上,在阳光下泛着白白的光,像极了河水中的鱼白肚,几天过后,又去看,红薯叶竟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霜降过后,红薯叶变得枯黄稀落,根部露出一个个微微隆起的小土丘来,土丘下面就是红薯了。

⑤丑红薯生长在贫瘠的土地里,极少的养分,极少的水分,使他们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于是他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小小的根茎里;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它们处处碰壁,也使他们学会了怎样生存;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那些肥地里的红薯,因为土质好,肥水足,所以秧子好,块儿大,圆滑,但是水分也大,远远没有丑红薯营养高味道美。

⑥日子总是疙疙瘩瘩,吃起来却是甜甜蜜蜜。这是一个诗人笔下的红薯。当我听到这两句诗时,会意地笑了。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

(选自《洛阳晚报》 2010月31日)

19.【词语理解】丑红薯的“丑”表现在哪里?它为什么会那样“丑”呢?(2分)

答:外表丑陋,像块土坷垃,灰不拉几,外表粗糙,并且布满了裂纹。那样丑的原因是种红薯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礓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那样了。

20. 【分析特点】丑红薯虽丑,但非常香甜可口,原因是什么?(2分)

答:缺少养分和水分,使他们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丑红薯学会了生存,于是他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小小的根茎里,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21. 【探究内容】文中说“我恍然大悟”,作者悟到了什么?(3)

答:忽然明白了过去父母把红薯只种在半坡小荒地上、也不精耕细作、而且翻扯秧苗,甚至割些红薯叶喂猪的原因。

22. 【句子理解】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一阵风过,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

答:这里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来形容红薯叶的繁茂翠绿,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②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答:用拟人的手法,将红薯的生长过程说成是经历刀光剑影和风霜的折磨,以及经过水与火的洗礼,生动形象的突出了丑红薯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变得香甜可口。

23. 【领悟主旨】文章结尾句“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题目。(2分)内容上:升华主旨,阐明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2分)

24【拓展迁移】学习本篇文章,请你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能够引发人启迪的事物,写出你的启发。(50字以内)(3分)

答: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 文(50分)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遇到过怎样的眼神?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眼神,又怎样触动你的心?请以“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2、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字数不少于500字,字迹工整清晰。

篇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撩起(liāo) 沼泽(zhǎo ) 强迫(qiáng) 污秽(huì)

B、书塾(shú) 嫉妒(jì) 炽痛(chì) 宰割(zǎi)

C、宿儒(sù) 抽屉(tì) 哺育(bǔ) 难堪(kān)

D、衣襟(jīn) 讪笑(shàn) 干脆(chuì) 深邃(suì)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义愤填膺 忘乎所以 杂乱无章 气冲斗牛 一反既往

B、无暇及此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C、狼狈不堪 一泻万丈 荒草萋萋 兴高采烈 恭恭敬敬

D、死而后己 人声鼎沸 抽抽搭搭 来势汹汹 浩浩荡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A、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低。

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的一首诗,作者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构严谨,作者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含蓄抒情,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关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C、《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黄河颂》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二、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共18分)

7、古诗文默写。(8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3)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运用夸张,描写木兰矫健的雄姿和行军的迅速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文言文阅读:

司马光好学 ——《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8、对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患记问不若人(担心) 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B、迨能倍诵乃止(等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C、或在马上(有的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温公尝言(曾经) 当涂掌事( 通“途”,道)

9、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2分)

A、其所精诵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B、迨能倍诵乃止 蒙乃始就学

C、自以为大有所益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余闻之也久

10、翻译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11、选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C)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现代文阅读(共27分)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 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虹 莲 有删改)

12.文章划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4分)

13.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4.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2分)

15.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食义?(3分)

12.(3分)对他人的关爱之心(意思相近即可)

13.(3分)①外表的寒酸与心灵的美好形成对比(或用外表的寒酸衬托心灵的美好)②欲扬先抑(意思相近即可)

14.(4分)隐隐不安(震惊) 别样温暖 (意思相近即可)

15.(3分)希望人人都能关爱别人,并能把这种爱心传递给每个人。(意思相近即可)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宏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苹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荚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地,胖油油地,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特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阅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16、本文(2)-(5)段描绘了四幅塞外春天的图画,分别是百鸟报春图、黄河开冻图 、百花闹春图 、百兽嬉春图。这四幅图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3分)(评分:每空1分)

17、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轻浮”写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情状;“滥造”突出了榆钱数量之多

(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动物的活动描写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

18、第⑥段中“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怕听嘎嘎的雁声。(3分)

因为“我”听到大雁嘎嘎的叫声,就会由大雁的“有去有还”,想到“我”却远离家乡,有去无还。(大意对即可)

19、仔细晶读文章最后一段划线部分,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家乡,叶落归根的思想感情。(评分:4分。大意对即可)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名著阅读

外祖母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20、《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我”(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2分)

21、节选部分描绘了怎样一种生活环境?联系全文,你认为这对阿廖沙成长有什么影响?(3分)

黑暗污浊、尔虞我诈、充满邪恶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阿廖沙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22、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1分)

23、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五、书写与写作(共53分)

24、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得到__________ ”为题目,选择合适的体裁写一篇文章,字数在600字以上。

篇4: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部分(25分)

Ⅰ.听句子,选择正确图片,其中有一幅是多余的。每个句子读两遍。(5分)

Ⅱ.听句子,选择正确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5分)

6.A.Yes,Ido.B.Atseven.C.Bybus.

()7.A.Swimming.B.English.C.Englishbooks.

()8.A.Yes,thereis.B.Yes,itis.C.No,itisn’t.

()9.A.She’swatchingTVathome.

B.Sheworksinaschool.

C.Shegoestoworkonfoot.

()10.A.Goodidea!B.Thanksalot.C.I’msorryaboutthat.

Ⅲ.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5分)Xkb1.com

()11.HowoftendoesthegirlhaveChinesefood?

A.Veryoften.B.Seldom.C.Everyday.

()12.Doesthemanknowthewaytothezoo?

A.Yes,hedoes.B.No,hedoesn’t.C.Wedon’tknow.

()13.Whattimedoesthegirlhavesupper?

A.7:30.B.7:20.C.7:40.

()14.Whatwilltheboy’sparentsbuynextweek?

A.Acomputer.B.Alamp.C.Aclock.

()15.Whydoesthemangetaticket?

A.Becauseheparksinawrongplace.

B.Becausehemakesawrongturn.

C.Becausehedrivestoofast.

Ⅳ.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对话读三遍。(5分)

()16.It’s______today.

A.MondayB.ThursdayC.Friday

()17.Thereisa______classatteno’clock.

A.P.E.B.musicC.geography

()18.Peter’sfavoriteclassis______.

A.historyB.geographyC.English

()19.Whatdoesthegirlthinkofgeography?

A.It’sinteresting.B.It’seasy.C.It’sdifficultandboring.

()20.Whattimedoestheclassbegin?

A.Ateight.B.Atnine.C.Atten.

Ⅴ.听短文,完成表格。短文读三遍。(5分)

Buildings(建筑物)Position(位置)

teachingbuildinginthe21._________oftheschool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ontheleft

classroombuildingonthe23.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behindtheclassroombuilding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behindtheteachingbuilding

21.________22._________23.________24.________25._________

第二部分:笔试部分(95分)

Ⅰ.单项选择。(15分)

()26.—HappyNewYear,boysandgirls!

—______________

A.Thesametoyou.B.Ithinkso.C.Yes,I’mhappy.D.Me,too.

()27.—_______doesyourmotherusuallygotowork?

—Sheusuallygoestowork______abike.

A.How;byB.What;byC.How;onD.What;on

()28.There_______adesk,abedandtwochairsintheroom.

A.hasB.haveC.isD.are

()29.Thehouseis_______thetwoappletrees,notbehindthem.

A.atthebackofB.inthefrontofC.inthecenterofD.infrontof

()30._______drivetoofast.Therearetoomanypeopleonthestreet.

A.NotB.Don’tC.NoD.Please

()31.—HowoftendoyougototheNetBar(网吧)?

—___________.

A.OnlyonceB.IntheeveningC.OnSundayD.Onceaweek

()32.—___________

—It’satownhouse.

A.Whereisyourhome?B.Whatkindofhomedoyoulivein?

C.How’syourhomelike?D.Wheredoyoulive?

()33.—Whydoyoulikelivinginthecountry?

—Becausethecostoflivinginthecitiesisvery______.

A.tallB.shortC.smallD.high

()34.—Howlongcanhe______thisbook?

—Twoweeks.

A.keepB.borrowC.returnD.get

()35.—Excuseme,howcanIgettothepostoffice?

—Sorry,Idon’tknow.I’mnewhere.

—_____________.

A.Yes,thanks.B.Thankyouallthesame.

C.Allright.D.You’rewelcome.

()36.—Yournewclotheslooknice.

—_______

A.That’sOK.B.That’snothing.C.Thankyou.D.Itdoesn’tmatter.

()37.He’s_______hispurse,buthecan’t_______it.

A.finding;findB.lookingfor;lookingfor

C.finding;lookforD.lookingfor;find

()38.—Excuseme,______,please?

—Goalongthisroad.It’sabout200metersaway.

A.mayIuseyourbikeB.couldyoutellthetime

C.doyouhaveanyRen’aiEnglishPostD.isthereabookstorenearhere

()39.—What’sthematter?

—Thereis__________withmybike.Itdoesn’twork.

A.somethingwrongB.wrongsomething

C.nothingwrongD.wrongnothing

()40.—Listen!Tom_____anEnglishsongnow.

—Oh,healways_____loudlyinhisroom.

A.issinging;issingingB.issinging;sings

C.sings;singsD.sings;issinging

Ⅱ.完形填空。(10分)

JohncomesfromEngland.WhenhecomestoChina,hisfriendstellhimsomethingaboutthetraffic41inChina.Peopledriveonthe42inEngland,butinChina,peopleshoulddriveontheright.Beforeyoucrossastreet,youmustlook43ways—lookleft,lookrightandlookleftagain.44rememberthetrafficmovesontherightinChina,orsomecarsandbusesmay45you.

Inthemorningandtheevening,whenpeoplegotoworkand46backfromwork,thestreetsareverybusy(繁忙的).47itisthemostdangerous(危险的)time.Whenyouwantto48theroad,youmust49forthegreen“walk”sign.

InChina,youcanalwaysaskthepolicemanforhelpwhenyou50yourway.

()41.A.rulesB.accidentC.lightsD.signs

()42.A.rightB.leftC.frontD.back

()43.A.everyB.allC.bothD.between

()44.A.NeverB.SeldomC.OftenD.Always

()45.A.meetB.catchC.closeD.hurt

()46.A.comeB.runC.returnD.rest

()47.A.AndB.ButC.SoD.Because

()48.A.crossingB.acrossC.goalongD.goacross

()49.A.lookB.watchC.waitD.check

()50.A.makeB.loseC.findD.go

Ⅲ.阅读理解。(30分)

(A)

WangHaistudiesinBeijingRen’aiInternationalSchool.Helikeshisschoollifeverymuch.Becausehehasmanyinterestingsubjectstolearn.Hereishistimetable.

Time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

8:00-8:45EnglishmathmathChinesemath

8:55-9:40ChinesehistoryEnglishChinesemath

9:50-10:35historyChineseChineseEnglishEnglish

10:45-11:30mathEnglishmusicmathEnglish

NoonBreak

2:00-2:45P.E.artpoliticsP.E.music

2:55-3:40politicsgeographybiologycomputerbiology

3:50-4:35classmeetingcomputerarthistorygeography

根据课表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51.Whichlessondostudentshaveeveryday?

A.English.B.Music.C.Chinese.D.Geography.

()52.Whattimeistheirclassmeetingover?

A.3:40.B.2:45.C.3:50.D.4:35.

()53.DotheygotoschoolonSaturday?

A.Yes,theydo.B.No,theydon’t.

C.No,theyhaveanoonbreak.D.Wedon’tknow.

()54.HowmanyP.E.lessonsdotheyhaveinaweek?

A.One.B.Two.C.Three.D.Four.

()55.Howmanysubjectsdotheyhavealtogether(总共)?

A.35.B.15.C.12.D.11.

(B)

Hi!Letmetellyousomethingaboutmybeautifulhouse.Iliveinaniceandnewapartmentbuilding.Thebuildinghaseighteenfloors.Thereareabouteightyfamiliesinthebuilding.Thatistosay,abouttwohundredandfortypeopleliveinthebuilding.

Myhomeisonthetwelfthfloor.Wehavetwobedroomsandasittingroom.Theyarebigandclean.Therearealotofbigtreesandbeautifulflowersaroundourbuilding.Ilikelookingoutofthewindowinmyroom.Icanseecarsandbusesrunninginthestreet.Icanseepeoplewalkinginthestreet,too.Theylooksosmall!Icanalsoseealotoftallbuildings.Iamhappytoliveinthisbeautifulcommunity.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56.Thereare_____floorsinthebuilding.

A.twelveB.twentyC.eighteenD.eighty

()57.Howmanypeoplearethereinthebuilding?

A.Twohundred.B.Threehundred.

C.Twohundredandforty.D.Abouttwohundredandforty.

()58.Therearemany_____aroundthebuilding.

A.carsB.treesandflowers

C.shopsD.buses

()59.WhatcanIseefromthewindowinmyroom?

A.Icanseecarsandbusesrunninginthestreet.

B.Icanseepeoplewalkinginthestreet.

C.Icanseealotoftallbuildings.

D.A,BandC.

()60.WhichofthefollowingsentencesisNOTtrue?

A.Thebuildingistall.

B.Thepeoplelookverysmallwhentheyarewalkinginthestreet.

C.Thecommunityisverybeautiful.

D.Thebuildingisniceandnew.

(C)

TomisnewinGuangmingHighSchool.Oneday,hewantstoborrowsomebooksfromthepubliclibrary.Buthedoesn’tknowtheway.HeasksGaoMingforhelp.ButGaoMinghasnotimetogotothelibrarywithhim.SoGaoMingwritesdownhowtogothereanddrawsamapforhim.

根据短文内容写出与图中字母所对应的建筑物名称。

61.A→_______62.B→_______63.C→_______64.D→______65.E→_______

Ⅳ.词汇部分。(10分)

(A)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66.Sisthelastdayofaweek.

67.Theylivenexttome,they’remyn.

68.Everyyearmanypeoplegethurtorlosetheirlivesintraffica.

69.A,please!Hereisthenews.

70.Youmustr_______thebookstothelibrarytomorrow.

(B)用括号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71.Therearemany________(child)inthezooonSaturday.

72.Theteachers’officeisonthe______(three)floor.

73.Welcometomyhome.Comeinand_______(seat)down,please!

74.Whichsubjectdoyoulike______(good),math,P.E.ormusic?

75.LilywantstovisitJapan.Sosheislearninghowtospeak_______(Japan)well.

Ⅴ.情景交际。(5分)

从方框中选择恰当的句子补全对话。

A:Excuseme.76

B:Sorry,Idon’tknow.Youcangoandaskthepoliceman.

A:Thankyouallthesame.

...

A:Excuseme.Isthereapostofficenearhere?

C:77Walkdownthisstreetandturnrightatthefirstcorner.

A:78

C:It’sabout3kilometersaway.Oh,It’stoolate.79

A:WhichbusshouldItake?

C:YouneedtotaketheNo.20busandthenchangetotheNo.8busatShengliBridge.

80

A:Thanksalot.

A.Howfarisitfromhere?

B.Ithinkyoushouldtakeabus.

C.Thenyouwillbethere.

D.Yes,thereis.

E.Whichisthewaytothepostoffice?

76.________77._________78.________79.________80._________

Ⅵ.综合填空。(10分)

根据短文内容,用方框中所给的词填空。

begins,swimming,walk,take,write,has,lives,ride,ends,American

Ihaveapenpal.HisnameisJohn.He81inNewYork.Heoftentellsmesomethingabouttheschoollifeof82students.Theschoollifeisdifferentfrom(与……不同)ours.IntheU.S.A.,manystudents83ayellowschoolbustoschool.Somestudents84toschool.Fewofthem85bikes.John86hisfirstclassataboutnineo’clockinthemorning.He87lunchatschool.Heseldomeatoutonschooldays.School88ataboutthreeo’clockintheafternoon.Heoftenplayssoccerorgoes89inhisfreetime.Hethinkstheschoollifeisveryinteresting.HesayshewantstoknowourschoollifeinChina.I’ll90himaletterandtellhimaboutit.

Ⅶ.书面表达。(15分)

假设你是李华,是北京第一中学七年级学生,请你用英文给你的外国笔友Tom写封信,介绍一下你自己的学习情况及个人爱好等,不少于60个单词。(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单词总数)

信中内容要点包括:

1.所学科目

2.最喜欢的课程及原因

3.课后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

4.希望了解对方的学习生活及个人爱好

DearTom,

IaminGradeSeveninBeijingNo.1JuniorHighScho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lthebest!

Yours,

LiHua

听力材料

Ⅰ.听句子,选择正确图片,其中有一幅是多余的。每个句子读两遍。

1.Therearemanyflowersinthegarden.

2.Ellenlikeslisteningtomusicinherfreetime.

3.Youcan’tturnleftwhenyouseethesign.

4.XinhuaRoadisfarfromhere.YoucantakeBusNo.13.

5.Mikeisplayingsoccerwithhisfriendsontheplayground.

Ⅱ.听句子,选择正确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

6.Howdoyouusuallycometoschool?

7.What’syourfavoritesubject?

8.Excuseme,isthereasupermarketnearhere?

9.What’syourmotherdoing?

10.Lily,couldyoupleasenotplaythepianotooloud?I’mdoingmyhomework.

Ⅲ.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

11.M:DoyoulikeChinesefood?

W:Yes,IhaveChinesefoodforluncheveryday.

12.W:Excuseme,canyoutellmethewaytothezoo?

M:Sorry,I’mnewhere.

13.M:Whattimedoyouusuallyhavesupper?

W:Ataboutseventwenty.

14.W:Isthereacomputerinyourstudy?

M:No.Butmyparentswillbuyanewoneformenextweek.

15.W:Excuseme,Sir.Aticketformakingawrongturn.

M:I’msorry.

Ⅳ.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对话读三遍。

W:Hi,Peter!Whatdayisittoday?

M:It’sFriday.

W:Isthereamusicclasstoday?

M:Yes,thereisoneatteno’clock.

W:Ilikemusicverymuch.Whataboutyou?

M:Idon’tlikemusic.Myfavoritesubjectisgeography.

W:Geographyistoodifficultforme.Whydoyoulikeit?

M:Becauseit’sinteresting.

W:ButIthinkitisboring.Oh,it’seighto’clocknow.It’stimeforclass.

M:OK.Let’sgo.

Ⅴ.听短文,完成表格。短文读三遍。

Thisisamapofmyschool.Youcanseeatallbuildinginthecenteroftheschool.That’stheteachingbuilding.Therearealotofflowersoneachsideoftheroad.Ontheleft,thereisalibrary.Ontheright,thereisaclassroombuilding.Behindtheclassroombuildingitisabigplayground,andyoucanseeagymbehindtheteachingbuilding.

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听力

Ⅰ.1—5.EFCAB

Ⅱ.6—10.CBAAC

Ⅲ.11—15.CBBAB

Ⅳ.16—20.CBBCA

Ⅴ.21.center22.library23.right24.playground25.gym

第二部分:笔试

Ⅰ.26.A回答节日祝福语,应用Thesametoyou.

27.C对交通方式提问应用how;表示“乘……交通工具”常用“by+交通工具”或“介词+冠词+交通工具”。

28.C在therebe结构中,谓语动词要与第一个主语的数保持一致,遵循就近一致的原则。

29.Dinfrontof意为“在……前面”;inthefrontof表示某空间范围内的前面,例如:Thedeskisinthefrontofclassroom.讲台在教室的前面。

30.B祈使句常以动词原形开头,其否定句式为:Don’t+动词原形。

31.DHowoften是对动作频率的提问,答语应为表示频率的副词或短语。

32.B由答语可知是问房屋的类型。

33.D表示费用高应用high。

34.AHowlong意为“多长时间”,应与延续性动词连用;borrow虽意为“借入”,但它却是非延续性动词。

35.B当别人不能帮助你时,仍要向别人表示感谢,常用句型有:Thankyouallthesame.或Thanksanyway.

36.C对别人的称赞应表示感谢。

37.Dlookfor意为“寻找”,强调动作过程;find意为“发现”,强调结果。

38.D由答语可知,本题考查问路的.常用语。

39.A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时,要放在不定代词的后面。由Itdoesn’twork.可知应选A。

40.B由Listen和always可知句子分别为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

Ⅱ.41.A由下文可知朋友们要告诉John中国的交通规则。

42.B由常识及下一句语境可知应选B。

43.C过马路应看路的两边。

44.D本句意为“要时刻记住,在中国车辆是靠右行驶的”。Always意为“一直,总是”,符合语境。

45.Dhurt意为“受伤,伤害”。

46.Acomebackfromwork意为“下班”。return不能与back连用。

47.C此处上下文为因果关系。

48.Dgoacrossastreet意为“横过街道”。

49.Cwaitfor意为“等候”。

50.Bloseone’sway意为“迷路”。

Ⅲ.(A)

51.A由课表可知他们每天都有英语课。

52.D由周一第七节班会课的起止时间可知答案为C。

53.B课表列出了从周一到周五的课程,可知周六没有课。

54.B只有周一和周四的下午第一节为体育课。

55.D课表所列的有十一门课。

(B)

56.C由文章第一段第三句可知该大楼有18层。

57.D由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答案为D。

58.B由文章第二段第四句可知答案为B。

59.D由文章第二段倒数第二、四、五句可知答案为D。

60.B由文章第二段可知“从楼上往外看,街上的行人看起来很小”,故B项表述错误。

(C)

61.restaurant62.bank63.park64.bookstore65.publiclibrary

Ⅳ.(A)66.Sunday67.neighbors68.accident69.Attention70.return

(B)71.children72.third73.sit74.best75.Japanese

Ⅴ.76—80EDABC

Ⅵ.81.lives82.American83.take84.walk85.ride

86.begins87.has88.ends89.swimming90.write

Ⅶ.参考范文:

DearTom,

IaminGradeSeveninBeijingNo.1JuniorHighSchool.ThisyearIlearnmanysubjects,suchasChinese,math,English,music,art,geography,historyandsoon.IlikeEnglishbest,becauseit’sveryinteresting.Afterschool,Ioftenplaysportswithmyclassmates.Myfavoritesportisbasketball.

Whataboutyourstudyandyourschoollife?Pleasewritetomesoon.

Allthebest!

Yours,

篇5: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积累:(14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你喜欢的一句,将其抄写在下面的田字内。相信你一顶能写得正确、规范、美观。(2分)

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凤凰涅。

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确凿(quě)衣襟(jīn)肿胀(zhàn溃┰浚yào)匙 瞬(shùn)息

B、麻渣(zhā)玉簪(zān) 花圃(pǔ) 挪窝儿(nuó)叮嘱(zhǔ)

C、菜畦(qí) 缠(chán)络 觅(mì)食 渊(yuān)博 鼎(dǐng)沸

D、倜傥(tí) 收敛(lián) 伫(zhù)立 可汗(hàn) 骨髓(suī)

3、改正下列成语的错别字(2分)

人迹罕致  踱来踱去 不约而同 义愤填鹰

恍然大悟 一泻千里 孜孜不倦 小心翼翼

骇人听闻 郑重其实 一视同仁 相安无事

错字

改正

4、名著、文学知识填空。(2分)

①《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 人物是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人物是 。

②古人常把“婵娟”作为“月亮”的别称,此外“月亮”的别称还有______、______。

5、古诗文默写(6分)

①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②《伤仲永》中方仲永 “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 。

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④古诗文中有很多实写“山”、“水”、“花”、“鸟”的句子,请各写出一句,注明作者。

山:_________,_________。( )

水:_________,_________。( )

花:_________,__________。( )

鸟: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

6.解释下列字词。(2分)

①邑人( )②利其然( )

③扳 ( )④环谒( )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2分)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A.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B.悄悄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

C.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D.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

8.下列译文的意思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B.“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

C.“还自扬州”:还自己到了扬州。

D.“泯然众人矣”: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9.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其具体做法是 。(2分)

10.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没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1.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做12----17 题(18分)

《高等教育》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憨蛋。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蓬布.当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蓬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 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再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个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那外商一楞,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强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 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

12.请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 第2自然段“本家哥”说的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

② 第9自然段“强”说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这顶帽”指什么?

答:

③在和外商洽谈合作项目这件事中,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咱得好好接待”,话中透出一种________;而最终则以________________取胜。

13.小说题目《高等教育》是什么意思?文中有一句话可以说明。这句话是:(2分)

答:

14.“强”这个人物身上最主要的品质是什么?(简答)(2分)

答:

1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旨。(2分)

答:

16.请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写4~6句的一段话,表达你对青春的赞美之情。(2分)

答:

17.按下面设定的情景写话。(4分)

你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对学生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躁了一点。

① 请你用一句话委婉地向老师表达你的意见。

答:

②同学们对班主任有情绪。请你以班长的身份,用一句话劝劝同学们。

答:

(二)阅读下列文章,做18----17 题(16分)

《我寻求挫败》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

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拉于零的一次冒险。

③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

④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

⑤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曾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和种极幸福的际遇。

⑥《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酥,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仅仅以水为你们施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是一声开道的吆喝声。”《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引。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授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

⑦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海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遇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样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摹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啊。

⑧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18、③④段列举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4分)

答:

19、填空。(3分)

从第⑥段看,大英雄指___、___、___三人。

20、第⑦段画线句子中,“这份绝望”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3分)

答:

21、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答:

22、本文标题是“我寻求挫败”,但③-⑥段列举了别人的例子,这是否有必要?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3分)

答:

四、作文(60分)

2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追求完美。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托马斯阿奎那把完整或完美作为美的第一要素。中国有成语“十全十美”。但又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之说,哲人又有“完美是毒,缺陷是福”的话。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完美呢?请你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完美的理解。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篇6:七年级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嫉妒(jí) 魁梧(wǔ) 模样(mú) 鲜为人知 (xiǎn)

B. 脑髓(suí) 归省(xǐng)哺育(bǔ) 呕心沥血(ǒu)

C. 发酵(jiào) 重荷(hè) 沮丧(jǔ) 戛然而止(jiá)

D. 纤维(qiān) 潜水(qián) 狭隘(ài) 一蹴而就(c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懊悔 鉴赏 锲而不舍 小心冀冀

B. 怪涎 蓦然 来势汹汹 肆无忌惮

C. 震撼 嗔视 兴高采烈 语无伦次

D. 抵御 余暇 姗姗来迟 不可思意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阵轻风拂过,枝头的果子津津有味,令人垂涎。

B、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C、柜台里的点心有二十几种,真是不计其数。

D、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回味?

A、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5.对诗歌《木兰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B.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八句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

C.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

D.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运用拟人手法,别具一格,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的赞美和歌颂。

6.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人们心目中的“勇敢的化身”,最具有反抗性格的人物。

B. 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因为心中有梦想,勇敢地战胜挫折,不断拼搏,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C.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个博学多才,知恩图报的人。

D. 《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于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为“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

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迪是:

8.你在商店买了一件羊毛衫,回家一试,太瘦了,你去商店退换。对着一位30多岁的女售货员,你这样说:

9.按课文原文填空。(9分)

⑴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⑵ ,崔九堂前几度闻。

⑶苍苍竹林寺, 。

⑷ ,青草池塘处处蛙。

⑸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

⑹《木兰诗》中写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⑺《夸父逐日》中表现夸父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口技》,回答10-13题。(8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0.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

少: 名: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2.选文重点描写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两个场面?(2分)

13.选文第3段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找出一个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

(二)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14-18题。(11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多,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4.选文主要写了 和 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了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有 和 。(4分)

15.选文描写先生时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3分)

16.“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句中的“拗”展示了先生怎样的读书神态?(2分)

17. 孩子玩耍本应是动态的热闹的,作者为什么却说是静悄悄的没有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阅读《夏日原野上的追赶》,回答18-22题。(13分)

①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当然是有意义的。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到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②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③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放羊。山坡下有一块瓜地。________(A. 热烈 B. 酷烈 C. 和暖)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

④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⑤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追赶我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轻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起来了,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翔起。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⑥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⑦在夏日的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看得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赶者。

⑧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尽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⑨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的阴影_______(A. 阻挡 B. 影响 C 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我害怕起来了,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我不得不放弃。我将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⑩他归去的样子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⑾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这些年来在社会上东奔西忙,我会时不时想起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8. 根据文意,从第③段、第⑨段的括号内为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所选字母依次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 根据选文,可以理出“我”在被追赶中心理、行为的主要变化过程。请你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三项,填写在括号中

备选答案:A. 充满自信 B. 轻柔舒适 C. 跑不出去

D. 开始困惑 E. 选择放弃 F. 得胜而归(3分)

( )→轻松快乐→支持不住→( )→害怕起来→( )

20. 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限25字以内)(2分)

21. 品味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语境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2分)

22. 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4分)

(四)阅读《我记得她》,回答23-28题。(13分)

(1)二十五年了。

(2)如同二十五年前,我叩响了她的房门,我是她的学生;而今我带着我的学生来到这所中学实习。我的学生肃立在我身后,我肃立在她门前。

(3)七十六岁的她,苍颜白发,眯眼打量着来客。我含笑摘下呢帽;我的学生也满怀敬意:“靳老师!”

(4)她当然认不得我的学生——她的“徒孙”;却也似乎认不得我了。

(5)啊,老师,我要唤醒你的记忆。……

(6)“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7)如歌的行板,悦耳的清音,发自你的内心——那旋律,构成一个美好的梦。这梦,并未远逝,至今缭绕在我心潮的上空,现在我常给学生讲:优美的朗读,能拓展含羞不语的文学所蕴藏的意境。而当时的我,只有惊异;我怎么会听见童话中小天使那银铃般的歌声?

(8)“孩子们,想想,小朋友们看戏后划船回家,那船头的激水声为什么更其响亮了呢?”

(9)“因为夜深了……”

(10)“不,是因为他们肚子饿,想急着回家,就划得快些……”

(11)对同学们的回答,我不以为然,举起了小手。我是在家乡的小河中长大的。

(12)“那是因为逆……逆水行……行舟。”

(13)而课文中并没有写明顺水逆水的问题。也许没有必要写。也许静静的河汊,无所谓顺水逆水……总之,我的回答是她始料未及的。

(14)她笑了,一如当时的笑容。

(15)“有很多聪明的孩子……”她说,显然记不得我是其中的一个了。……

(16)那么,老师,你总记得困难时期吧?你带着我这个年纪最小的寄宿生到这里来,点燃小炉,一点盐,一点油,熬了一锅粥,叫我吃……滚烫的、醇香的粥,跟妈妈做的一样;你的叹息,也像妈妈爱怜的目光一样。

(17)“孩子,你太瘦了……”

(18)她再一次笑了,没有了叹息:“熬粥的日子,不少……”

(19)她依然记不得我。

(20)我和我的学生告别了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1)我的学生不无惆怅:“怎么会记不得你呢,老师?”

(22)“我记得她。”我说。

23、第(2)自然段加点的两个“肃立”,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 _ 和 的感情。(2分)

24、第(3)自然段加点的“打量”一词能否换成“端详”?为什么?(2分)

25、第(7)自然段划线句与前文的叙述关系密切,说明了什么?(2分)

26、第(15)自然段中“显然记不得”与前文 相呼应,又同下文的 和___________________ 相呼应。(3分)

27、第(19)自然段中写到“我”又说了这个铭刻心肺的故事,靳老师却“依然记不得我”,这说明了哪两层意思?(2分)

28、本文答非所问的结尾寄寓了哪些含义?(2分)

答:

三.作文(50分)

(一)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拥有财富,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获得地位,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享有荣誉……也有人认为拥有财富未必拥有幸福,也有人认为获得地位未必获得幸福,也有人认为享有荣誉未必享有幸福……

请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和话题相关。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二)一只老鼠整天被猫追得不得安宁,它深感自己渺小,希望能变得“伟大”起来。它来到神面前,苦苦哀求给予帮助。神动心了,令老鼠变成猫;可猫怕狗,它又经哀求变成了狗;不料狗是怕狼的,它又变成了狼……就这样,老鼠一路变下去,最终变成了动物群体中最高大魁梧的大象。可它还没来得及享受大象的“伟大”,便发现大象原来最怕的是老鼠。于是,它最终求神把它变回了原来的老鼠。是的,我们渺小平凡,但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阅读上面的材料,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

2、题目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篇7:七年级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1、C 2、C 3、B 4、B 5、D 6、D

7、不要以貌取人。(意对即可) 8、略

9、(1)-(5)略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弃其杖,化为邓林。

二、(一)10、少:稍微 名:说出 11、略

12、深夜惊醒,深巷火起

13、如:“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好处:以宾客的反应来衬托表演者技艺的奇妙。

(二)14、玩耍 读书 静悄悄 人声鼎沸

15、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16、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17、因为孩子们是偷着出去玩的。这样写突出了孩子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说明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个性。

(三)18、B C 19、A D E

20、对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产生恒久影响的事。

21、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老人的追赶下奔跑,“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永远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赶。(意对即可)

22、第一问:(2分)①履行看瓜的职责。②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行教育。

第二问:(2分)①认准目标,执着追求,不畏困难,永不放弃。②做事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第二问只要答出一个要点,即可得分。)

(四)23、崇敬、爱戴(词序不分先后)

24、不能改换,“打量”是粗略地看;“端详”是仔细地看,对来访的客人仔细地看,显得不礼貌,所以只能用“打量”。

25、说明了“梦”的美好和“我”记忆犹新的原因。

26、“似乎认不得我了”;“你总记得……”“她依然记不得我”

27、①说明她的学生太多,桃李满天下;②.说明靳老师对很多学生都很关怀,而且不图报恩。

28、这是点睛之笔,深化了文章主题。(1分)虽然老师记不得我,但我永远记得老师,不忘师恩。(1分)

篇8:五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及答案

一、读拼音写汉字。

二、辨字组词。

载( ) 暴( ) 彼( ) 健( )

栽( ) 瀑( ) 破( ) 键( )

澈( ) 谦( ) 祥( ) 翩( )

撤( ) 歉( ) 详( ) 编( )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奇花( )草 ( )之不理 ( )烛夜游

气( )吁吁 自不( )力 前... 展开

huomayi5b 2014-10-10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中职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整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