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ki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防除技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防除技术,欢迎阅读与收藏。
- 目录
篇1: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防除技术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防除技术
紫茎泽兰是入侵我国的恶性杂草,重庆市多个区县均有发生,严重为害农业、林业、畜牧业以及生态环境安全.在未大面积发生的情况下,应尽早清除.该文探讨了紫茎泽兰的`为害、识别特征以及防除技术,以期为紫茎泽兰的防除提供帮助.
作 者:金亚南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400716 刊 名:植物医生 英文刊名:PLANT DOCTOR 年,卷(期):2010 23(3) 分类号:S4 关键词:紫茎泽兰 识别特征 防除技术篇2: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进展与展望
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进展与展望
紫茎泽兰(Eupatorim adenophorum)是20世纪40年代经中缅边境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入侵种,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现已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广泛分布,并且其蔓延速度极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使紫茎泽兰成功入侵的机理性问题不断被揭示出来.该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关于紫茎泽兰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围绕着紫茎泽兰的分布和预测、入侵扩散机制以及防除方法3个方面展开.其中以紫茎泽兰作为典型外来入侵种来研究其入侵扩散机制的工作最多.该文就目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建议.
作 者:鲁萍 桑卫国 马克平LU Ping SANG Wei-Guo MA Ke-Pi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刊 名:植物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5 29(6) 分类号:Q94 关键词:紫茎泽兰 分布预测 入侵扩散机制 防除篇3:入侵物种紫茎泽兰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入侵物种紫茎泽兰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就危害极大的`外来恶性毒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及利用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综合控制紫茎泽兰的蔓延提供更多可能的途径.
作 者:闫乾胜 杨婕 李华民 曹坳程 陈庆华 文永奇 何兰 Yan Qiansheng Yang Jie Li Huamin Cao Aocheng Chen Qinghua Wen Yongqi He Lan 作者单位:闫乾胜,Yan Qiansheng(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100875,北京;宁夏医学院基础学院,750000,宁夏,银川)杨婕,李华民,陈庆华,文永奇,何兰,Yang Jie,Li Huamin,Chen Qinghua,Wen Yongqi,He Lan(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100875,北京)
曹坳程,Cao Aocheng(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00094,北京)
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6 42(1) 分类号:Q949.783.5 Q946.91 关键词:紫茎泽兰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篇4:入侵物种飞机草和紫茎泽兰的核型研究
入侵物种飞机草和紫茎泽兰的核型研究
报道了菊科(Asteraceae)原泽兰属(Eupatorium)2种植物的核型,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 (L.) R. M. King & H. Robinson)2n=60,核型公式为2n=60=32 m+28 sm,核型属于“2A”型,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el) R. King & H. Robinson)2n=51,核型公式为2n=51=30 m+21 sm,核型属于“2B”型.飞机草的染色体数目变化较大,紫茎泽兰染色体数目较稳定.紫茎泽兰不能产生正常的'花粉.飞机草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发芽率低,紫茎泽兰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发芽率高,但2种植物入侵能力都很强,种子数量与2种植物的入侵性关系不大.
作 者:冯玉龙 王跃华 刘元元 丁开宇 FENG Yu-Long WANG Yue-Hua LIU Yuan-Yuan DING Kai-Yu 作者单位:冯玉龙,FENG Yu-Long(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昆明,650223)王跃华,刘元元,WANG Yue-Hua,LIU Yuan-Yuan(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明,650091)
丁开宇,DING Kai-Yu(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昆明,650223;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明,650091)
刊 名:植物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6 26(3) 分类号:Q94 关键词:核型 飞机草 紫茎泽兰 种子 入侵性篇5:用AFLP技术分析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
用AFLP技术分析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
利用AFLP技术,选择EcoRI/MesI这一酶切组合,应用6对E+3/M+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检测了24个地区的紫茎泽兰种群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共扩增出509个遗传位点,其中392个多态位点,多态率为77.01%.有效等位基因数(Ne) 为1.5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2.并通过Jaccard的方法将电泳带矩阵转化为遗传相似性系数矩阵,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被检测的`24个紫茎泽兰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丰富程度与入侵定植时间有关,最早受紫茎泽兰入侵的云南省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变异最大,大致分为9个类群,紫茎泽兰的遗传基因可能对该省多样的气候条件或生境产生了明显的适应性变化;新入侵地区的则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并与云南省临近地区具有明显的种源地的地源性亲缘关系.子实的风媒传播是紫茎泽兰入侵的主要途径,样点间均具有明显的地源性亲缘关系;水媒也可能是该草传播的途径之一.紫茎泽兰可能首先从缅甸、越南、老挝经风媒入侵我国云南南部,逐渐扩散入侵中北部,又从云南北部和东部传入四川、贵州、广西、湖北等省.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5 25(8) 分类号:Q145 关键词:紫茎泽兰 AFLP 遗传多样性 多态性篇6:三种植物在不同肥力下对紫茎泽兰的生态控制效果
三种植物在不同肥力下对紫茎泽兰的生态控制效果
以狗尾草、黑麦草、白三叶为材料研究了混栽其中的紫茎泽兰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黑麦草和白三叶在高肥力的条件下对紫茎泽兰的控制效果最好,中肥力次之,低肥力最差;而狗尾草在三种肥力条件下最终控制效果基本相同,基本上消灭了紫茎泽兰.因此可以建议,在土壤肥力较差时,可以通过施肥等措施来加强黑麦草和白三叶的.竞争力,从而达到控制紫茎泽兰的作用.
作 者:周泽建 周美兰 刘万学 Zhou Zejian Zhou Meilan Liu Wanxue 作者单位:周泽建,周美兰,Zhou Zejian,Zhou Meilan(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刘万学,Liu Wanxue(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刊 名:中国农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6 22(6) 分类号:S6 关键词:狗尾草 黑麦草 白三叶 紫茎泽兰 不同肥力 控制效果 竞争力★ 跨站入侵技术详解
★ 经典入侵招数
★ 除的成语
★ 紫藤架作文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防除技术(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