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4-Starter

时间:2022-12-10 06:06:32 作者:孙此方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孙此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课时4-Starter,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课时4-Starter,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课时4-Starter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会一首英语歌曲。

2.巩固本单元所学字母,单词及句型。

3.学会将相同音素字母和单词归类。

2.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好这首英语歌曲及将相同音素字母和单词归类。

2.学好这首英语歌曲及将相同音素字母和单词归类。

3. 教学用具

Pictures,a tape recorder

4. 标签

教学过程

1. Warming-up

(1)Playing the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song before the class begins.

(2)Greeting the students.

(3)Students practice greeting with their English names. (4)Playing a game - Guessing the letters

(5)Play a game Bingo

Ask students to draw a chart like this . 10

Play a game like this: Fill in nine blanks with Aa-Hh. One of them can be used twice.

(Show an example on the slide picture.) Students should write both the big ones and the small ones. Students circle the letters they hear. If the circled letters are in a row, they win.

2.Presentation

T: (Show pictures or PPT of the students in 1a)

Look at them. Who are they? Do you know their names?

T: Who is Cindy/ Frank/ …? Please point it out.

3. Work on 4a

(1) T: Now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4. Write down the children‘s names below their faces.

(2)T: Write the names in the alphabetical order in the list. (3)Check their answers.

4. Work on 4b

(1)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first time. Students only listen. (2)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econd time. Students listen and repeat.

(3)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 letters and words.

5. Work on 4c

(1)Ask Students to read aloud the words on the left. Make sure they know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of the same letter.

(2)Ask Students to try to read the new words on the right. Teacher moves around the classroom and helps students if necessary.

(3)Check their pronunciations.

(4)Get students to turn to Page 71. Look at the words in 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 Listen and read.

6. Work on 4d

(1)Play the song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2)Students listen and sing the song after the recording.

(3)Students sing the song together.

(4)Boys try, then girls try.

课后习题

(1)Read aloud the letters and words in 4a &4b.

(2)Try to read the words : game, face, and, dad, bag, he, bed, egg

(3)Sing the song .

板书

Starter Unit1 Good morning!

Sing the song

篇2: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篇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篇4: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武汉市光谷六小体育学科 教 案 本     年级: 二 年  级 教师:  李  宏  斌 2月――207月 第1课   实际授课时间:2011年2月  日―  日 教研组长签名: 学习目 标 1、通过常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 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活动学生身体,发展走和跑的能力。 学习内 容 室内:体育常规 室外:300m跑走交替 内 容 要 点 与 要 求 实  施  过  程  及  提  示 T 一、室内: 1、教学常规 2、讲解体育课要求   二、室外: 3、编排队形   4、游戏:快快排队   5、走和跑 600-800m跑走交替 要求:听口令跑或走   6、课堂小结   1、小结上学期体育学习情况。 2、讲解上体育课要求。     1、分男、女成四列横队。 1、依次报数练习。 2、分列、排队。 3、分男、女生排队。 4、变换不同方向排队。   1、提出练习时要求。 2、带领学生练习。 3、体育骨干带领练习。       10’       5’   15’         10’   主 要 器 材 准 备   场地设计补充   异动 调整   预计练习密度 20%-25% 预计运动强度 大 中 √小     第2课   实际授课时间:2011年2月  日―  日 教研组长签名: 学习目 标 1、学习运动模仿操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安全意识。   学习内 容 运动模仿操1-4节   游戏:钻“山洞” 内  容  要  点  与  要  求 实  施  过  程  及  提  示 T 一、课堂常规 二、韵律活动:分左(右) 要求:节奏感强,能正确区分左、右 三、队列:向左右转 要求:方向(步伐)正确   四、运动模仿操:1―4节 动作:略 要求:想象动作,大胆展示   五、游戏:钻“山洞” 要求:1、团结合作、安全   2、行动迅速 六、课堂小结 1、教师带领练习一次。 2、学生分别领做,集体跟随练习。 1、教师示范。 2、教师暗示方向,学生练习。 3、加长预令的指挥。   1、教师提出动作名称。 2、学生创编动作。 3、学生展示、评价。 4、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1、讲解游戏时的要求。 2、游戏练习比赛。 3、学生谈游戏后的体会。       5’     5’       12’ 16’ 2’ 主 要 器 材 准 备   场地设计补充 低年级排队时,可能有些乱,提 前到场指导   四列横队 异动 调整   预计练习密度 45%-50% 预计运动强度 大  √中  小     第3课   实际授课时间:2011年2月 日―  日 教研组长签名: 学习目 标 1、继续学习模仿操动作,发展学生模仿能力和想象力。 2、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学会关心、照顾同伴。 学习内 容 运动模仿操5-7节   游戏:老鹰抓小鸡 内  容  要  点  与  要  求 实  施  过  程  及  提  示 T 一、课堂常规 二、队列:踏步走―立定 要求:左脚起动,两拍停止 精神饱满   三、复习:运动模仿操1-4节 要求:动作正确(舒展)   四、运动模仿操5-7节 要求:动作形象     五、游戏:老鹰抓小鸡 要求:能与同伴合作活动     六、放松活动:走成图形队   1、学生自行练习。 2、学生展示、评价。 3、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4、学生模仿练习。 5、集体听口令练习。   1、走成图形队。 2、同伴间相互表演。 3、集体听口令练习。 1、提出动作名称。  2、学生想象练习、展示。 3、教师讲、示动作。  4、集体跟随练习。 5、小组互学互练习。 1、讲解游戏要求。 2、帮助分成8队,指定场地。 3、教师巡视检查。 小队长带领完成。     7’       5’     10’       14’       4’ 主 要 器 材 准 备   场地设计补充   异动 调整   预计练习密度 42.5%-47.5% 预计运动强度 大 中 √小 第4课   实际授课时间:2011年2月  日―  日 教研组长签名: 学习目 标 1、学习自编武术操的'动作,发展学生身体柔韧协调性, 培养对武术的热爱。 2、通过跳跃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学习用前脚掌用 力跳。 学习内 容 自编武术操: 第一组动作 游戏:连续跳上跳下 内  容  要  点  与  要  求 实  施  过  程  及  提  示 T 一、课堂常规   二、队列队形:齐步走―立定 要求:步伐基本正确   三、武术手型动作:拳、掌、勾 要求:能正确展示手型动作   四、自编武术操:第一组动作 动作:略 难点:第二十动 要求:能跟随完成动作 (能独立完成动作)   五、跳跃:连续跳上跳下 重点:前脚掌着地跳 难点:动作连贯     六、原地踏步放松     1、讲示动作方法。 2、学生跟随练习。 3、自由组合,散点练习。  4、集体听口令练习。   1、分别讲、示拳、掌、勾动作。 2、学生练习三种动作。 3、教师领做手型变换,学生集体跟随练习。 1、分动示范、领做。 2、逐动学习动作。 3、教师巡视辅导。 4、领做连贯动作,集体跟随练习。 5、学生互帮互练。   1、原地前,后跳跃。 2、问:用脚的什么方位跳跃更轻松? 3、学生答问,教师讲示。 4、学生体验跳上跳下。 5、定数练习10×(3-4) 集体听口令练习    8’     4’       16’           10’     2’ 主 要 器 材 准 备   场地设计补充 对武术操的学习可能感到单调乏味,中间穿插讲个小故事。 异动 调整   预计练习密度 40%-42.5% 预计运动强度 大  √中  小 第5课 实际授课时间:2011年2月  日―  日 教研组长签名: 学习目 标 1、继续学习武术操动作,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运动的热爱。 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行为敏捷,反应快的能力,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感受。 学习内 容 武术操: 第二组动作   游戏:快找同伴 内  容  要  点  与  要  求 实  施  过  程  及  提  示 T 一、课堂常规 二、队列队形:齐步走―立定 要求:步伐正确   三、柔韧练习:站住体前屈 要求:能自主练习  四、复习武术操:第一组动作 要求:能基本能做的动作   五、武术操:第二组动作 要求:能基本完成动作   六、游戏:快找同伴 要求:能主动去找     七、踏步放松   1、学生合作散点练习。 2、学生示范,教师评价。 3、集体听口令练习。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练习,教师退视辅导。 3、比比看谁伸得远。 1、散点互学互练。 2、集体听口令练习。 3、纠正不正确动作。 1、逐动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2、散点互学互练习。 3、全套动作练习。 1、走成同形队。  2、讲解游戏方法及要求。 3、游戏活动。   集体听口令练习。     5’     5’     5’     12’     12’     1’ 主 要 器 材 准 备   场地设计补充   异动 调整   预计练习密度  %- % 预计运动强度 大  中  小 第6课   实际授课时间:2011年2月  日―  日 教研组长签名: 学习目 标 1、初步学习(学会)并脚跳绳的方法,掌握脚前学蹲地 跳的动作要领。 2、学会游戏方法,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培养进取精神。 学习内 容 跳长绳:并脚跳短绳   游戏:换物接力 内  容  要  点  与  要  求 实  施  过  程  及  提  示 T 一、课堂常规 二、队列队形:报数 要求:口令正确 三、模仿动物行走 要求:开动脑筋、动作形象。 四、跳短绳:并脚跳短绳 重点:动作协调 要求:能连贯跳绳, 用前脚单跳跃       五、游戏:换物接力 要求:放在规定区域   六、放松活动:“挑担子” 作业:跳绳   1、讲示练习方法、要求。 2、跟随教师练习。 3、接教师的数练习。 4、分别依次报数。 1、提出练习要求。 2、学生散点体验。 3、学生展示,集体模仿活动。 1、原地双脚连贯跳。 2、单手摇绳练习(左、右手交换)。 3、徒手跳绳。 4、问:用脚的什么部位跳? 5、学生答问,体验。 6、持绳跳练习。 7、教师巡问辅导。 1、讲解游戏方法,要求。 2、教师示范一次。 3、分组体验,比赛。 跟随教师练习    6’     6’     6’         10’       2’ 主 要 器 材 准 备 短跳绳 每人一根 场地设计补充 1、注意重点辅导个别不会跳绳的学生。 2、课前准备一些跳绳备用。 异动 调整   预计练习密度 45%-47.5% 预计运动强度 大  √中  小

篇5:琵琶行第三课时

一、回忆上节音乐描写,小组背诵

二、品读课文,分析琵琶女、白居易的共同命运。

1.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明确:两个:琵琶女、诗人 ———————————(齐答)

2.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齐答)

3.小组讨论,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 (八分钟)

提示: 从乐妓与诗人的人生历程中来寻找答案。

明确:乐妓:早年的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色艺双绝);

现在的境况是“年老色衰、漂泊憔悴”(委身商人)。

诗人:早年的境况是“身居高位、名动京师”(高官厚禄);

现在的境况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沦落凄凉)。

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由“盛”(风光无限、春风得意)而“衰”(沦落天涯、境况凄凉)。 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 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尽情地倾述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4.诗人被贬到此地后基本上做到了“恬然自安”, 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情感波动。

提示:(从小序中找)铮铮然有京都声。

5.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忧郁之情?(小组讨论)

参考明确:诗人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长安城是他施展抱负的地方,他被贬之后,表面上安于现状,可是不能施展抱负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都是非常激越雄壮的曲子,正好能释放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也将白居易心头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达了心头激烈的情感。

6.请大家想一下,假如琵琶女在江中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调,能否激起诗人如此强烈的情感? (抢答)明确:江南小调是欢快的、流畅的感情,不能表达白居易的心情。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生了共鸣。才激起了诗人内心如此强烈的感伤情感?

篇6:琵琶行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高超艺术技巧。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

3、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音乐欣赏 作者情感 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音乐欣赏,背诵

教学步骤:

一、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二、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

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

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①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② 明确弹奏三部曲: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调弦--试音--弹奏)

③ 整个曲调可以分三个部分,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也与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相合,试分析两者的关系。

“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二部分“沉思曲”(低沉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3)三闻琵琶,为何 “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

欢快明朗--低沉凝滞--激越悲愤

四、小结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

五、讲白居易的故事

历史上曾留传过这么一个传说。有一次,有人将一幅乐队演奏《霓裳羽衣曲》图拿给白居易看,白居易说这是演奏曲中某个乐句的情形。那人不信,就找一个乐队来试验,当演奏到那个乐句时,白居易叫停,再拿图来对照,所有的演奏者的姿态及指法都跟图上一样。

六、有古人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认为有违礼法,你如何看?

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妓,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知音,可见诗人对其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悲愤的呐喊声蕴含着多少人生哲理呀,这已经成为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阶级的那些饱经忧患的人们邂逅时的共同心声,这就是抗争命运、呐喊人性

另,他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娼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妖女是较少见的。

七、拓展:刘鹗《老残游记》之《明湖居听书》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八、比较《李凭箜篌引》

《箜篌引》音乐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果,多用夸张手法,显示了奇特的想象。

《琵琶行》属现实主义范畴,着重写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

板书:一闻琵琶邀相见(相触)

二闻琵琶诉沦落(相通)调弦

定音

弹奏(欢快曲 低沉曲 悲愤曲)

三闻琵琶青衫湿(相融)

篇7:琵琶行第三课时

1、本文在写作中不但注意了音乐美,而且也注意了画面美。比如像《琵琶行》里面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里面的意境就非常美,请大家把它改写成现代文。

要求:时间八分钟 ,语言体现意境美。

参考:春江花月夜,一弯江水,一轮明月,寻声凝目月下船,空舱之前一红颜,追前忆昔信手弹,月浸江水人心寒。

2、小组展示

四>联想积累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描写音乐的诗都给人们以不尽的美感,你能想出一些吗?

参考:如刘长卿写过一首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写出了风入松的感觉。

五、有感情诵读课文,机会两次

六小结: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

《船长》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田忌赛马》第二课时 之二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

《桃花源记》 第一课时

《挑山工》第一课时 之二

社戏 第三课时

课时4-Starter(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课时4-Starter,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