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春尽日》古诗原文

时间:2022-12-11 05:36:40 作者:丁小伟丁当猫儿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丁小伟丁当猫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白居易《春尽日》古诗原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白居易《春尽日》古诗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白居易《春尽日》古诗原文

白居易《春尽日》古诗原文

古诗《春尽日》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

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

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

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林园三两声。

篇2:白居易《春生》古诗原文及评析

白居易《春生》古诗原文及评析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注释】

海角天涯:极言遥远。教:使、让,读平声。展张:展开、铺开。

故园:指白居易的'家乡下邽。为传:替我捎信。

【品评】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作《浔阳春》三首,这是第一首,题为《春生》。

这首诗把“春”拟人化,构思异常新颖、奇巧。开头便问:“春”从何处出“生”,接着说她一出生就到处漫游。她还懂得搞点宣传,造点声势。将到某处,先派“和风”传送消息,告诉人家“春”将来临;再遣“啼鸟”介绍情况,说明“春”将带来无限美景。她一到某地,就埋头工作,为河岸覆盖绿草,为树头点缀繁花。这分明是一首“春”的颂歌,用笔之妙,出人意外,但更其出人意外的还是结尾:作者对“春”说,你如果漫游到我的家乡,家乡人如果到处寻找我,就告诉他们,我正在江州沦落受罪呢!言外之意是:如果能象“春”那样自由自在的“周游”,游到那里,就给那里带来美景,该多好!这首诗与《琵琶行〉同是抒写天涯沦落之恨,但选材,谋篇,命意,又何等不同!这就是艺术创造。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盛唐以来,七律或工丽,或雄浑,或沉郁顿挫,佳作如林。但写得这样轻灵、跳脱、活泼的,还不曾有过。

篇3:春尽日,春尽日白居易,春尽日的意思,春尽日赏析

春尽日,春尽日白居易,春尽日的意思,春尽日赏析 -白居易的诗

春尽日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律   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

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

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

[蜀茶之名也。]

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林园三两声。

篇4:白居易古诗原文

白居易古诗原文二首

《洛中偶作自此后诗在东都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王夫子,

五年职翰林,四年莅浔阳。

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阁,三年刺史堂。

凡此十五载,有诗千余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

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为长,始来游此乡。

徘徊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

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

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三年除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王夫子,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篇5:春尽原文及赏析

春尽原文及赏析

原文: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译文

惜别伤春连日来酒醉昏昏,醒来之后衣裳上全是酒痕。

细水上漂着落花流入另涧,阴云带雨飘入那远处孤村。

闲居无聊恨芳时白白流去,异地千里难招来古人精魂。

最感激流莺掀转深情厚意,每当清晨还特意飞到西园。

注释

⑴惜春:爱怜春色。

⑵酒痕:酒污的痕迹。

⑶浮:一作“漾”。别涧:另外一条河流。涧,一作“浦”。

⑷断云:片片云朵。

⑸人闲:作者在朱全忠当权时,被贬到濮州,后来依附他人,终日无所事事。有:一作“得”。芳时恨:就是春归引起的怅恨。终日闲呆,不能有所作为,辜负了大好时光,故有“芳时恨”之感。芳时,指春天。

⑹地迥:地居偏远。迥:一作“胜”。古魂:故人的精魂,指老友已故化为精魂。

⑺流莺:叫声悦耳的莺。流,谓其鸣声婉转悦耳。厚意:深情厚意。

赏析

这是韩偓晚年寓居南安之作,与《安贫》表现同一索寞情怀,而写法上大不相同。《安贫》直抒胸臆,感慨万端;此篇则融情入景,兴寄深微。

春尽,顾名思义是抒写春天消逝的感慨。韩偓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变故,晚年寄身异乡,亲朋息迹。家国沦亡之痛,年华迟暮之悲,孤身独处之苦,有志难骋之愤,不时袭上心头,又面临着大好春光的逝去,内心的抑郁烦闷自不待言。郁闷无从排遣,唯有借酒浇愁而已。诗篇一上来,就抓住醉酒这个行为来突出“惜春”之情。不光是醉,而且是连日沉醉,醉得昏昏然,甚且醉后还要继续喝酒,以致衣服上溅满了斑斑酒痕。这样反复渲染一个“醉”字,就把作者悼惜春光的`哀痛心情揭示出来了。

颔联转入写景。涓细的水流载着落花漂浮而去,片断的云彩随风吹洒下一阵雨点。这正是南方暮春时节具有典型特征的景象,作者把它细致地描画出来,逼真地传达了那种春天正在逝去的气氛。不仅如此,在这一幅景物画面中,诗人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那随风带雨的片云,漂泊无定,无所归依,正是诗人自身沦落无告的象征。扩大开来看,流水落花,天上人间,一片大好春光就此断送,也可以看作诗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终于被埋葬的表征。诗句中接连使用“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这种把物境、心境与身境三者结合起来抒写,达到融和一体、情味隽永的效果,正是韩偓诗歌写景抒情的显著特色。

颈联再由写景转入抒情。为什么要说“人闲易有芳时恨”,大凡人在忙碌的时候,是不很注意时令变化的;愈是闲空,就愈容易敏感到季节的转换,鸟啼花落,处处都能触动愁怀。所以这里着力点出一个“闲”字,在刻画心理上是很精微的。再深一层看,这个“闲”字上还寄托了作者极深的感慨。春光消去,固然可恨,尤可痛心的是春光竟然在人的闲散之中白白流过,令人眼瞪瞪望着它逝去而无力挽回。这正是诗人自己面临家国之变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沉痛告白。下联“地迥难招自古魂”,则把自己的愁思再转进一层。诗人为惜春而寄恨无穷,因想到:如有亲交故旧,往来相过,互诉心曲,也可稍得慰藉,怎奈孤身僻处闽南,不但见不到熟悉的今人,连古人的精灵也招请不来,更叫人寂寞难堪。当然,这种寂寥之感虽托之于“地迥”,根本上还在于缺乏知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韩偓此时的孤愤心情,同当年的陈子昂确有某种相通之处。

七、八句抛开议论事理,转入抒情。借流莺相顾、春愁略解,含蓄地表达了对“春尽”的感伤和悲叹之情。诗人在这里虽然没有具体写自己是如何苦闷,表面上冲淡了全诗的悲剧色调,但其无限苦闷之情却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三者紧密结合是其主要特点。这首诗描写景物具体形象,“细水浮花归别洞,断云含雨入孤村”这些诗句,真实地描绘出春天雨前农村的美景,有很大的艺术魅力。这首诗语言流畅优美,对仗工整。通篇扣住“春尽”抒述情怀,由惜春引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一层深一层地加以抒发,而又自始至终不离开春尽时的环境景物,即景即情,浑然无迹,这就是诗篇沉挚动人的力量所在。

篇6:白居易《春暖》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白居易《春暖》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古诗《春暖》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风痹宜和暖,春来脚较轻。

莺留花下立,鹤引水边行。

发少嫌巾重,颜衰讶镜明。

不论亲与故,自亦昧平生。

篇7:古诗池上白居易原文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

篇8:古诗池上白居易原文

这首诗写一个儿童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篇9:古诗池上白居易原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白居易《春生》古诗原文及评析

白居易《虾蟆和张十六》古诗原文

春词白居易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原文及鉴赏

韩愈《东都遇春》古诗原文

《春夜喜雨》古诗原文意思

春 古诗

白居易《夜归》古诗

忆江南 白居易古诗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

白居易《春尽日》古诗原文(整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白居易《春尽日》古诗原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