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四个关键词

时间:2022-12-12 05:08:50 作者:林深见鹿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林深见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四个关键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四个关键词,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四个关键词

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贯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蓝图。

关键词一:绿色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意见中,“绿色”散布其间,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色调。

何谓绿色化?怎样才能实现绿色发展?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认为,绿色化广义上涵盖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基本内涵,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必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保证,才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杨春平说。

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应突破经济与环境相对立的惯性思维,在发展中既做好减法,更做好加法。

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杨春平认为,只有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存量经济绿色化改造和增量经济绿色化构建,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看来,当前在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等绿色产业。

据预计,今年我国绿色产业将有较大发展,其中仅节能环保产业就会占到GDP的2%左右,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有可能达到8%左右,这一比例在“十三五”后还将继续增长。

“绿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王学军说。

关键词二:制度

健全产权制度,完善监管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意见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提出了10条硬措施。

科学规划,制度先行。“制度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由于缺乏统筹规划,一方面严重缺失,一方面落实不利。”张孝德说。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认为,过去我们习惯于通过运动式方式来改变环境,呈现碎片化特征。“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会一劳永逸,只有实现法制化、制度化,才能建立起长效机制。”

意见提出了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若干举措——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方面,提出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方面,提出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方面,提出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方面,提出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

王毅指出,意见提出的制度还比较原则性,后续应有配套法律法规加以细化。“下一步关键是能否切实让这些制度落地。首先,要分清责任,让各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各担其责;其次,要出台程序性规定,明确各项指标,画好路线图,定好时间表;再有,考虑到各地生态基础差异较大,要建立起协调机制,确保制度不走样、不变形。”

关键词三:理念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核心在于形成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意见明确,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诉求、共同的利益所在,因此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需要付诸共同的行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

构建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首先来自理念的转变。“要在全社会提倡‘要舒适不要奢侈、要消费不要浪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清华大学教授钱易说。

她认为,要强化绿色消费,特别是要把环境问题和公众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形成全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的共识。此外,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多措并举,促进节约、绿色、环保理念的养成。

培育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政府责无旁贷。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表示,政府的角色是创造绿色发展氛围,营造生态文明发展的体制机制。

吴舜泽说:“一方面,政府决策应当把提供生态环保产品、践行绿色采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改善环境质量等作为优先目标;另一方面,要把生态环保纳入综合决策,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推动生态文明要‘内化于心’,形成全社会的氛围和共识。同时,要‘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吴舜泽说。

李佐军指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涉及全社会的利益,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监督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各类行为。

关键词四:路径

意见向人们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到20xx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党的xx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意见围绕五位一体,明确了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提出了‘五个坚持’和‘五项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

“五个坚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五项任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中央党校教授赵建军指出:“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经济下行压力使得淘汰落后产能更加艰难,干部生态观念的滞后导致执行力弱化。实现五位一体,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融合、持续和繁荣发展。”

“只要抓住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一个充满活力,蓝天、绿水、青山环绕的生态文明新时代一定会尽早到来。”赵建军说。

篇2: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四个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四个关键词

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贯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蓝图。

关键词一:绿色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意见中,“绿色”散布其间,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色调。

何谓绿色化?怎样才能实现绿色发展?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认为,绿色化广义上涵盖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基本内涵,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必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保证,才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杨春平说。

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应突破经济与环境相对立的惯性思维,在发展中既做好减法,更做好加法。

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杨春平认为,只有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存量经济绿色化改造和增量经济绿色化构建,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看来,当前在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等绿色产业。

据预计,今年我国绿色产业将有较大发展,其中仅节能环保产业就会占到GDP的2%左右,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有可能达到8%左右,这一比例在“十三五”后还将继续增长。

“绿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王学军说。

关键词二:制度

健全产权制度,完善监管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意见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提出了10条硬措施。

科学规划,制度先行。“制度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由于缺乏统筹规划,一方面严重缺失,一方面落实不利。”张孝德说。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认为,过去我们习惯于通过运动式方式来改变环境,呈现碎片化特征。“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会一劳永逸,只有实现法制化、制度化,才能建立起长效机制。”

意见提出了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若干举措——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方面,提出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方面,提出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方面,提出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方面,提出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

王毅指出,意见提出的制度还比较原则性,后续应有配套法律法规加以细化。“下一步关键是能否切实让这些制度落地。首先,要分清责任,让各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各担其责;其次,要出台程序性规定,明确各项指标,画好路线图,定好时间表;再有,考虑到各地生态基础差异较大,要建立起协调机制,确保制度不走样、不变形。”

关键词三:理念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核心在于形成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意见明确,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诉求、共同的利益所在,因此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需要付诸共同的行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

构建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首先来自理念的转变。“要在全社会提倡‘要舒适不要奢侈、要消费不要浪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清华大学教授钱易说。

她认为,要强化绿色消费,特别是要把环境问题和公众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形成全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的共识。此外,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多措并举,促进节约、绿色、环保理念的养成。

培育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政府责无旁贷。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表示,政府的角色是创造绿色发展氛围,营造生态文明发展的体制机制。

吴舜泽说:“一方面,政府决策应当把提供生态环保产品、践行绿色采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改善环境质量等作为优先目标;另一方面,要把生态环保纳入综合决策,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推动生态文明要‘内化于心’,形成全社会的氛围和共识。同时,要‘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吴舜泽说。

李佐军指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涉及全社会的利益,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监督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各类行为。

关键词四:路径

意见向人们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意见围绕五位一体,明确了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提出了‘五个坚持’和‘五项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

篇3:生态文明建设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 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 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 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 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 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 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应 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 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 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 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随着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员社会人士履行义务、参与生态建设;架起方便人民群众监督生态环境建设的桥梁;想方设法鼓励社会 力量投入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安康山多水多,山青水秀,山多植物种类多,水多工业利用价值大,山青水秀又处南北过渡带,孕育着宜人而鲜有的气 侯资源。大可以“水”牵线搭桥,联结北京等五省市构建“同饮一江水,共建新生活”的新认识、新资源,立足资源优势,运作生态资本,把绿色价值转化为较高的 经济附加值,以而赋予整个经济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财政的反哺,实现经济跨越势发展。安康气候宜人,以山为雄,以山抒情,以水为灵,以水 表情,游者有所依,情有所寄,使生态旅游成为主体。

谢谢大家!

篇4:生态文明建设倡议书

全镇广大干部群众:

XXX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和谐宜居XXX是全镇人民共同期盼。近年来,我镇以“农村环境整治年”活动为总抓手,先后创建成为省生态镇、X市文明镇、X市卫生镇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要求比,我镇的生态环境方面还有许多亟需改进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河道水质恶化、榨菜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气等治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XXX又好又快发展的掣肘。

曹娥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当前,全镇上下正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活动。为了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家园,特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及所有第二故乡建设者倡议:

一、人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年活动中来,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及良好公共卫生习惯,以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影响与教育身边的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人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表率者。从自我做起,自觉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常识教育、革除各种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和生活陋习。积极参与清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搞好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对环境少一分破坏,多一分关爱,共同营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人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监督员。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对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敢于抵制、勇于举报、坚决制止。人人讲卫生、树新风、塑形象,为创建清洁、靓丽、开放、文明的宜居环境做出努力。

为了XXX的今天和明天,为了我们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让我们一起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来,共同创造绿色环保、文明和谐的生态家园!

篇5:生态文明建设倡议书

青年学子们:

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号召。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大计。近日,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要求,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青年学子是时代的新生力量、进步力量,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进步的先锋队,更应该是生态文明的呐喊者、倡导者与建设者。我们青年学子应发进步之先声,担时代之使命,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在此,我们倡议:

1、引领思潮,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行为士先,引领风尚。青年学子应以实际行动引领社会生态文明思潮,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态理念,号召和带动大家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共同推动国家绿色化进程。

2、勤学善思,助力生态文明科学研究。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绿水蓝天、永续发展需要无数学子以志为弓、以学为箭的持久奋斗。多涉猎生态文明领域的学习,多参与生态文明领域的科学研究,为国家推动绿色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3、从我做起,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良好生态的永续保持迫切需要绿色的生活方式,青年学子应从我做起,推动全社会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4、身体力行,创建绿色模范校园。

树立表率,高校先行。人一时难以改变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我们应通过节约校园资源、降低校园能耗、参加绿色校园活动等积极营造环保氛围,培育校园生态文化,使高校成为引领社会生态文明构建的模范社区。

青年朋友们,值此五四运动XX周年之际,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教诲,携手肩负起社会赋予我们的时代责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浪潮中、在青年的担当有为中创造绿水蓝天!让我们共同“以青春之我,筑绿色之梦!”

篇6: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和阐述。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理论,为我们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张家口地区现在正在进行20xx年冬奥会的建设筹备,习近平总书记在20xx年初视察崇礼区时,对崇礼的生态建设就十分关注,要求每项规划都要体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原则,不要贪大求全、乱铺摊子,现在冬奥赛场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而且各项建设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张家口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地都在以冬奥会地举办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北、美丽张家口而奋斗。

篇7: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党的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定义为中国在20xx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近段时间通过认真学习,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几点更深的认识。

一、建设生态文明要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摒弃传统观念。要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要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发展应该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以有利于而不是有损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加倍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切实把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二、建设生态文明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制

要建立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综合考核投入和产出、速度和效益、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环境等方面的指标,力求将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使用三者结合起来,作为地方政绩的考核指标,不断完善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制度。

三、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和环保税收制度

要建设生态文明,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政府要逐步培育形成对土地、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建设生态文明,环保要加强征税的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

生态文明建设演讲稿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感受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策研究论文

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四个关键词(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四个关键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