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回忆味道散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回忆味道散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回忆味道散文
回忆味道散文
西面残阳的余辉洒满了门前的大院,墙上去年的对联早已褪去艳红的容妆。一切,过往云烟,稍从即逝~~~
手里面这朱红的春联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即将开始,也表达着又将为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望着墙上那多年残联破败留下的痕迹,不免感叹:“年年岁岁都如此,岁岁月月不待人。”是啊,即使我们愿停滞不前,但路旁那铁杆已生满锈迹的路灯,那凄冷无人的街道告诉我们:一切都在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演变。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但寒冷,凄凉让我嗅不到那忙碌的气味,眼前的一切让我感受不到欢腾热闹的气氛。寒风嗖嗖,心凉凄凄~~~~
曾经记得那些小儿时的日子。
早早的就翘首企盼,每当临近年关,便和老哥,老姐一人掏了块大地红,漆黑的晚上跑到人家的房后,点上一串,放入那些酒瓶子内,然后逃掉,然后就听见房东“你们这些屁小孩,过个年也不叫人肖腾肖腾,小心半夜让鬼神把你们带走。”而我们就会在黑影中偷偷地痴笑,等房东进屋后,又跑出来,去搞另一出恶作剧,而全然不顾后果。
那时的夜晚往往是寒风凛冽,雪花飘舞,在昏黄灯光的映照下,略带诗意。可那时的我们懂得这些,只是跟我老哥老姐满无目的的行走在幽深狭长的夜路上,偶尔,和哥哥商量好;加快脚步,然后大叫一声:“鬼来了!!”“啊!”两个姐姐被吓得大叫一声之后,匆匆追上,随即我和哥哥爽朗的笑声便响彻这个夜空。
那时候的有四个孩子无所无惧的走过。
曾经记得,那布满琳琅满目商品的小摊的.小街,临近年关,和老哥老姐拿着好容易从父母那里淘来的几毛钱,屁颠屁颠的来到铺儿前,摸摸这个,瞅瞅那个,然后一问价钱,手里的钱儿都被攥出了汗,还是不能买到一把五连发式。到最后那本,和老哥将被汗水浸湿的钱儿凑在一起,买了几盒划鞭,便合不拢嘴的跑到河堤上去玩了,儿时的那点天真,儿时的那种容易满足,现在想起来,只能用“呵呵”一代而过。
曾经记得,在晚霞下的陪伴下,和老哥老姐一起扛着竹竿,拿着爆竹去上坟,去叫回老去的亲人回家团聚;曾经记得,除夕夜在声声爆竹的伴随中又高喝一声:“呵呵,我又长大了一岁。”那时觉着长大是一件令人无限向往的事情。曾经记得,除夕夜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盛钱的饺子而默不作声的神情,这样做,据说是为了给那些刚刚青回的亲人一个安静的环境,也有人说是为了表达对死去的亲人的敬爱。也曾经记得,在吃完年夜饭后,叫上老哥老姐,去爷爷奶奶家拜年索要红包,而爷爷总是笑呵呵的一人一个,那张笑的如同一朵干枯的秋菊花的脸庞,总是能让我们幼小的心灵得到莫大的满足。
曾经的曾经,我们留下了太多有趣的过往;曾经的曾经,我们也憧憬了太多太多的向往。只是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成长埋藏在岁月的年轮中,而今手拿朱红的春联,一脸茫然的我,究竟是在寻找当年的点滴,还是在追寻那些未来不曾知晓的时光。
夕阳残,灯联破;转朱阁,低绮户。冷清的街道,空无一人。那些曾经熟悉的年味,那些曾经度过的时光,不再复返。
明天,又是一个年三十,没有了儿时对长大那种充满期待的向往,现实,最终将我拖入世俗。贴好今年的春联意味着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又能褪去了一层风化的皮壳。就让那些曾经的一切,在这一刻停止,在这一刻永久停留。
篇2:记忆中的味道经典回忆散文
后垃子的刺捏子熬汤那个鲜啊!馋的我直流口水。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味道在梦里出现过多次,那一片片低矮的灌木丛在春天伸出嫩嫩的小手招呼凛冽寒风的档口,我和奶奶已经坐在了二姑家的土炕上。
二姑家的后山就是后垃子,半山腰有大小两个山洞,据说山洞通到草河口,哥哥们时常上去,里面有野鸽子,他们就把鸽子蛋掏回家。
1976年山里发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件,那年有三位伟人相继逝世,特别是毛泽东主席的逝世,让很多人沉浸在悲痛之中。有一天,一条消息不胫而走,说有一个医疗队,身上穿着白色的医疗大褂,坐着马车走遍沟沟岔岔,他们口口声声说是毛主席派来的医疗队,是来为普通百姓无偿治病的。一时间这个消息传播整个山乡,人们奔走相告。
更为神奇的是,据说这个医疗队把神药放在了各个方向的山洞里,就有省内外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的涌进山里。他们带着贡品非常虔诚的跪在山洞口,边磕头边述说自己的病因,放在洞口的碗里就会讨来各种异样的东西。据说有的人讨来的是白色药片,有的人讨来的竟然是蜘蛛。
就有人在后垃子的两个山洞口扯上红布条,有攀爬能力的人在太阳还没升起之前,踏着晨露登上乞讨。
这个事件连续传播多年,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后垃子的刺捏子才刚刚冒出来尖叶儿,小妹和我早已迫不及待的钻进刺棵子里,忙不迭的采了起来。
刺捏子是开春的第一场盛宴,在布满荆棘的枝干上摘叶子也是功夫,一不小心,手就会被刺儿扎出血来。
回到家里,我们把刺捏子简单清洗一下,便丢进贴着玉米饼子的大柴灶里,一小会儿的功夫,刺捏子汤就出锅了。那股带有新春嫩芽的味道不断浸润喉管,喝着鲜美的汤汁儿就着玉米面大饼子吃的狼吞虎咽。
春天的雨水天很多,我们就会猫在家里,透过四周都是窗户纸中间只有一块薄薄的玻璃看着院子里水流成河,鸡和鸭子卷曲着身子呆在窝里,时而发出几声听不懂的俚语。
雨后的早晨,我和小妹蒯着筐去河边捡地酿皮(地衣),地酿皮在雨水的滋润下遍布整个河滩,油亮亮的惹人喜爱。
回到家中,让二姑做个了个甩袖汤,美美的喝进嘴里,有股泥土的芳香。
作者|秋迟
篇3:回忆的味道
午夜梦回,游园惊梦,回忆如同初春的草一样铺天盖地的涌出来,梦境斑驳的碎片密密麻麻的缠绕在一起。早已分不清了,到底是未来的我梦回从前,还是从前的我梦预未来……
我的高一十,我的六组。
冯兄
“如果你是骑士,我就是你最坚实的矛与盾……”
“如果你是魔王,我就是你最忠心的使魔……”
“……你们俩别闹了,我看你们明明是一个疯儿一个傻。”坐在后面的胖子忍无可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如果你在这个世界上碰见一个可以包容你,照顾你,担心你,与你同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恭喜你,撞上大运了!不赶紧抓住这个机缘,更待何时?
冯兄对我而言就是这种存在,更可贵的是,我犯二的时候,她会和我一起干傻事儿,而且兴高采烈。
去食堂买饭通常是一个很无聊且很痛苦的过程,于是聪明的我想了一个解闷法:“冯兄我们来唱歌吧!”
“好啊好啊唱什么?”
“……有了!”
后来我同桌说,他当时排着队呢就听见后面传来《神兵小将》、《小鲤鱼历险记》、《黑猫警长》……的主题曲。嚯,还有《樱桃小丸子》和《西游记》……他向后看了一眼后默默捂住脸,然后和组长说,我绝不承认后面唱歌的那两个二货是我同桌与前桌。
组长一脸严肃连连点头,其实我们组只有六个人。
相比和我卖傻得时候,冯兄更多的是操心我,照顾我。我记得有一次我没吃饭就去跑八百,回来胃疼的天翻地覆,冯兄一会儿跑医务室一会儿倒开水,更过火的是她把小三的衣服扒下来给我穿……
于是小三打着冷战和我说:“你看我同桌对你多好。”
我趴在桌子上有气无力的笑:“是啊如果我是男的我一定嫁给她。”
与其说冯兄像我的太阳,不如说她像一只热水袋,捧在手里,暖暖的,很贴心
灿哥
天空一声巨响,灿哥闪亮登场!
“灿哥我这题不会做……”“来,我给你讲。”
“灿哥我拉链坏了……”“我试试。”
“组长大人请允许我向你呈上最高的敬意!”
作为我们的组长,灿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修得电脑打得流氓……概括起来就是:灿哥一开口,十班抖三抖;灿哥一出手,马上就能有。(语文迷 zuowen.JY135.com)
自从灿哥接手六组以后,我们组便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泛滥的一发而不可收拾……啊不,其实就是我们组在班里见谁灭谁。班里有个每周排名倒数两个组周末值日的规定,然而,我们组愣是创下了一个一学期从未值过一次日的奇迹!
于是我们对灿哥空前崇拜,他是电他是光他是唯一的神话……基于此我同桌编了个日后响彻全班的口号:“六组就是屌,没电也能跑,跟着灿哥混,到哪都吃饱。”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灿哥能让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恨不得大拜八拜并不只是因为他的成绩好。他有责任心,有担当,有付出。他为六组做的点点滴滴我们都看在眼里,他就像是光,我们的信仰。
他在,我们就在,重案六组就在。
关于其他
我们的重案六组,有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哭,我们的笑。忘不了和同桌上自习时偷吃石榴;忘不了吃货小三领回来大大小小的零食;忘不了内涵和胖子一脸高深莫测的谈大道理;忘不了和雨山的欢乐却在分班前激烈冲突至今未和;更忘不了我们八个人在同一张纸上认认真真的签名写祝福……
有一首歌唱到,思念是会呼吸的痛,而回忆带来的更多是一种五味杂陈。汇聚在一起淅淅沥沥的自脑海中流过,然后九曲盘旋。每一种盘旋都会带来全新的感受与领会。铭刻在信纸上的我们的光阴,相思,莫相负,那是回忆,真正的味道。
上一篇:走过转角
下一篇:小院的味道 相关推荐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1000字_6篇 生与死作文_生与死议论文1200字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作文 携手 向死而生议论文900字 飞花时节 最浪漫的事作文 内涵美作文 成长需要磨砺作文1000字 游蟒河作文1600字 思念 成长的喜悦作文600字 篇4:味道散文
味道散文800字
某个际遇某个点,你会发现总有一些东西是你已经见过的亦或者似曾相识的。历久而弥新,那股熟悉的味道便又漫上了心头,在我们亦步亦趋的中,不断遗忘、不断回想,才会摸索缱绻为一段记忆的牵肠挂肚。
假如不曾相遇,便不会激起那一段甜言蜜语的你情我痴中的无累无休,被长期俘虏的灵魂与肉体分不清晴天与阴天的方向,在我们坚定信守承诺、地老天荒中忘却了现实,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了无限的想像。
假如不曾走过,便不会深知那一路光鲜烂漫的拂袖年华深处还有隐忍的伤痛,被强行剥离外壳的灵魂才认清了世界的光怪陆离,在我们细数伤疤、悼念时光中徒增了哀愁,在下一刻来临前倍增了恐惧。
假如不曾回望,便不会忆起那一抹将尽未尽的落日余晖下相伴相知的刻骨,被极端具象的画面才锁住了彼此间的半信半疑,在我们诉说彼此珍重、后会无期中烙印了怨恨,在一生的走走停停中忘记了祝福。
可是,没有假如,那又怎样?
我们会记下相送的每一朵玫瑰、看过的每一场电影、争吵的每一个画面,在无数文字与影像的记录中翻乱过往的记忆,在每一个细节处揪心、在每一个感动处落泪,而后强关记忆的`闸门,麻木地疯狂,任凭时间悄然无息地转换,漫无目的地虚化。
可是,全都记下,那又怎样?
我们相遇,我们走过,我们回望,所有的伤痛与画面都成为了生命中最为亲切的怀恋。当我们把一段记忆尘封,一些人、许多事便在你一生中被标记,经年以后,物是人非,我们无从去考究一路的细节,更无法去判断彼此的对与错,只是那熟悉的味道依旧会弥漫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处角落。
相遇简单,相伴困难,每一个出现在你人生前进路途中的人都有独特的味道。有的人飘香四溢,陪你走过人生的攀爬期;有的人清香迷人,陪你走过人生的平缓期;有的人流香轻发,陪你走过人生的下滑期。那个陪你走完全程的人,便是一股历久弥香的味道。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对的那个人,还未出现,只是缘分未到。等待那个陪你走完全程的人,存留那股历久弥香的味道,要把自己武装起来。经得住一段有缘无分的痛苦,扛得住一段既爱又恨的煎熬,感恩每一个给予你或短或长、或大或小与的人,宽容每一个带给你伤痛、泯灭你信心的人,找寻每一个成长的理由,鞭策自己获取每一次的进步。
味道长留,人生赶路,为前行的未知、为等待的伊人,放下哀怨,从明天起,关心自己成长的脚步,做一个幸福的人!
篇5:味道散文
味道散文650字
农村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清新、自然。可我却觉得在秋天,这空气中夹杂着的酸酸甜甜的淡淡柑橘味,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沦陷。
真的,这气味我一辈子也无法忘却。它掺杂了太多我记忆中最珍贵的片段——
奶奶在世时,总是认真、仔细的打理着那片柑橘林,面对我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奶奶教会了我“做每一件事都必须认真负责”。它随着那缕橘香久久混杂在我的生命的每一刻。
秋天,柑橘用它独特的香味,亮眼的橘黄向世人诏示它的'成熟、丰收。奶奶总是并不太敏捷地爬上高高的柑橘树,为我采摘那酸甜的果实。我吃在嘴里的并不只是柑橘,而且还有奶奶对我浓浓的爱。它也没有随着奶奶的离开而消失。它也随着那独特的橘香游荡在我的生命里,永不会离去。
那秋,那味,那……
也许,在一些并不远,或很远的地方,有那么一些人,一些狗,一些猫,一些草,一些木。他们或她们亦或它们就这样的生活着,为自己,为他人,或什么都不为,都有。兴许他们与我们并无什么联系,与许多人也无什么联系,甚至只是为自己而活着,未可。都是生命,都是存在。
每一个开始,每一个结束。
都灿烂地存在着。
女人有两种,物质和精神的,你不能祈求同时拥有,物质和精神的。
未名觉在时间上跳跃,飞越洪荒大地,香气四溢,空间被翻转,在断层,微笑,微笑。回忆好厚,我竟然穿不透,是不是我不够,射箭的爱情天使,爱情走狗,可恨可怕的诅咒,把我遭受。
昨天,在记忆不再忧伤,美丽不再彷徨的日子,地方,竟然看到了她。好多个季节没看过她了,声音,文字,都没有。而现在,她依然是她。恍然发现,没有她的日子,我依然活的那么灿烂,那么灿烂。一个朋友说过一句话;无所谓,反正天也就蓝那么一会儿。听完,我竟然不知道说什么了,泪打转在眼眶,溢不出来。
篇6:回忆儿时打年糕的味道散文
回忆儿时打年糕的味道散文
年初时节,到广西三江侗寨去旅游,看到集市上有年糕卖,不过,他们叫糍粑。其实和我们的糯米年糕是一样的,都是糯米饭制成的黏性糕点。不过,做法不同,叫法不同而已。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年糕了,抵不住那飘着糖香的诱惑,我买了一块,稍稍尝了一下。但是,有点失望,和我想象中的年糕,不是一个滋味。
我的心里,一阵酸涩,又被牵起了思乡的愁绪。儿时,家里打年糕的景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临近年关,打年糕可是一件大喜事。一般都是左邻右舍,几个妇女拼起来一起做。既省心,又热闹。最热闹的,是我们这群孩子,可以在一起淘。因为,我家地方大,所以,基本每年打年糕,都是在我家。
当决定了日子打年糕,就先要提前几日,把糯米淘干净,在水里浸上半天,下午捞出来,去磨米粉的碾米厂磨成粉。回来了,把糯米粉晒干,等用。
打年糕的当天,约好的妇女们,带着自己家里的糯米粉,早早的来到我家。年糕分红白两种,红色为红糖水酿制,白色为白糖水加桂花酿制。需要做什么颜色的年糕,每个妇女心里都有数,会相应地带上红糖或者白糖和糖桂花。
先把糯米粉倒进一个盆里,一个人加水,水必须是温水,白糖或者红糖用开水化开,然后,加凉水兑成温水,加入糯米粉。另一个人负责搅拌,动作要轻柔而有耐力,以确保每一颗粉末都均匀的得到水份。搅拌好以后,装入竹制的蒸笼,上锅开始蒸。?
搅拌需要专人来做,同样的,烧火,也是需要专人来做的。因为,农村都是大灶台,用木柴烧火,火候很难掌控,没有多年的操作经验,跟本操控不了。要保持火候均匀,一鼓作气,把水烧开,把糯米粉蒸熟,否则,很容易夹生。母亲,一般是负责烧火。
左邻右舍一起打年糕是时候,总有一个老太太是领头人,她负责指挥全局。当锅里开始冒出热气,满室飘着一股糖香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就开始按耐不住了,吵着要吃糕了。
这时的糕还不叫年糕,叫松糕,非常的形象化,它是蓬松的,还需要后面一道工序。那个领头的老太太对于我们的吵闹,总是无动于衷。她低着头,似乎在心里默数,大概一刻钟的光景之后,她会抬起头来,很果断地发号施令:熄火,起锅。
负责起锅的几个妇女,立马执行命令,快手快脚地把蒸笼抬到事先准备好的桌子边,把蒸好的松糕倒进一个铺着纱布的竹框里。
领头的'老太太就开始揉松糕,只见她的边上放着一盆冷水,她似乎不太怕烫,蘸一手水,就毫不犹豫地伸进滚烫的松糕里,一面揉,一面蘸水,动作有条不紊,行云流水。揉,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它直接关系着年糕的口感,不是行家里手,一般揉不好。
接下来的工序是压,打年糕,仿佛是要千锤百炼的。把揉过的糕,用纱布包起来,裹成长长的一条。再用一条扁担,两个妇女各执一头,开始来回的揉压这包起来的糕。大约压了有二十分钟的样子,领头的妇女就会示意停下。虽说,是江南的冬天很是阴冷,可是,压糕的两位妇女,还是满头大汗。
领头的妇女把盖在糕上面的纱布打开,细细打量一下这长长的糕体,拿起一根棉线,略一思索,棉线穿过糕体,轻盈地一拉,一条年糕就做好了。长方形的,虽不是用机器切割,也没有用尺衡量过,但是,每条年糕都是那样的笔直,方正。
白色的年糕,如上好的和田美玉,有朵朵淡黄色的桂花镶嵌,黄白相间,煞是好看。红糖年糕,则是焦糖色的,比白年糕,多了一股浓郁的糖香味。
做好的年糕,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竹筛里,最后一道工序,就交给我们这些孩子们,那就是为年糕上色。
拿一个调有红色颜料的小盅,用一根筷子或者一种植物的圆形花萼,蘸了颜色,点在年糕的正中央。点了红色记号的年糕,莫名的,多了些许喜庆的味道。这样,打年糕的所有工序都完成了。
第一蒸笼结束了,就开始第二蒸笼,如此反复,直到这几家人家的年糕都打好,才算结束。
这一天,家里四处都弥漫着一股蒸腾的热气,热气里满是糖香和桂花香,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在热气里穿梭,似有无尽的喜悦在心头。大人们忙着做事,也没有人来拘束我们。
屋子里,到处是年糕。桌上,凳子上,竹筐里,竹筛里,能摆的地方,都摆满了年糕。一条条,香喷喷,亮晶晶的,释放着无尽的诱惑,让人垂涎欲滴。也释放着无尽的喜气,告诉大家,新年,快要到了。
打完年糕,妇女们坐在一起小憩一会,吃点留下的松糕,聊聊家常。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大家一起,憧憬着来年。平日里关系生疏的,也因打年糕,而拉近了距离。俗话说:远水难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比邻而居,关系和睦,是最让大家高兴的事情。
只是如今,每个人,都很忙,忙着自己的事情。几家合在一起打年糕,似乎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篇7:那些,回忆散文
每个人都有回忆,每个人也经常去回忆那些回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年。
回忆是一部放映机,在你回忆的时候,一遍一遍的在你脑海中反复播放,永不停歇,渐渐模糊……
有人对爱情回忆,有人对友情回忆;有人对人回忆,有人对事回忆;有人回忆时间,有人回忆空间……总之,回忆之所以能成为回忆,就是因为那些你曾经拥有但后来失去,所以你感到惋惜的;或者是不曾拥有但又渴望拥有,所以你感到遗憾的事、物、人。
但是,回忆的重点在于“人”,无论是这段回忆对你来说是刻骨铭心还是无关紧要,是美好还是痛苦,是挥之不去还是深埋冰封,不管它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什么事情,都跟“人”有关。如果回忆里没有这个“人”,那么其它的你很快就会忘记,也就不会成为回忆。所以说,无论你是在回忆什么,其实你都是在回忆“人”,这个“人”,也许是一个,也许是一些。
父母:两个欢喜的迎接你出生,默默的陪伴你成长,陪你哭,陪你笑,为你自豪,为你骄傲,为你担心,为你伤神,永远为你无条件付出,却从不求回报,最后含笑却又带着遗憾被你送走的人。他们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没有之一。他们是你人生第一个认识的人,对你影响最大的人,他们教会你说话,教会你做人,做事,给你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分享你人生的点点滴滴。他们和你在一起生活很多年,你们朝夕相处;你们形影不离,你好的,不好的,开心的,不开心的……所有的都展现在你的父母面前,无论怎样,他们都会用一种慈祥,温柔的眼神,包容的看着和接受着你的一切。他们宠爱你,甚至是溺爱你,为你获得的一点点成就由衷的高兴,甚至夸大;而又为你每一次犯的错误去承担后果,从无怨言。他们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你铺了一条他们认为的光明大道,可是曾经年少的你,有着自己的梦想,虽然不切实际,你抵触他们,顶撞他们,淘气、叛逆,于是他们为你伤心了,但依然不曾失望。后来你长大了,懂事了,直到你自己也成为了你孩子的父母,开始学会理解他们了,他们看到你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于是他们感到很欣慰,满足了。你心里想要补偿他们,好好孝顺他们,可时间不允许,你越来越忙,抽不出时间,而他们越来越老,等不了时间,于是在你蓦然醒悟,想要多陪伴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含着笑并带着遗憾的被你送走,成为了回忆。
同学:那些一直陪伴你懂事、成长、蜕变的人,若干年后,你还能回忆起他们吗?当你长大,走上社会,每天遇到的都是带着面具的'人,时间长了,你自己也带着面具,直到你分不清真假,内心渐渐坚硬和寒冷。这时当你回忆起同学,回忆那份天真而单纯的友情时,你的心会渐渐融化,渐渐温暖。曾经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说同样的话,一起干同样的事;一起唱流行歌曲,一起逃课,一起打球,一起犯错,一起受罚;一起看书,一起背单词,一起写作业;一起聊昨晚看的电视内容,一起八卦班上的哪个男同学和哪个女同学有问题等等等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美好的回忆,因为它纯洁,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拥有,现在失去,将来也不再拥有,所以更显珍贵。将来无论分开多少年,彼此之间都不会有任何的陌生感,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回忆。而在同学之中,同桌又是最重要的,前一天的作业没写,借同桌的抄;上课睡觉,让同桌帮你看着老师;传纸条,让同桌帮你递;有什么小秘密第一个跟同桌分享;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永远有说不完的话。偶尔,你们也会发生矛盾,甚至几天不说话,课桌上划上三八线,但这又能持续几天呢?这些也都是插曲,这些不开心也很快就会过去。他(她)会拿出一个好吃的,或者跟你开一句玩笑来打破这种尴尬,于是你们之间的不开心又烟消云散,和好如初。同学聚会上,跟你你聊的最多的那个人不会是你曾经喜欢的或者曾经喜欢你的那个同学,他(她)一定是你曾经的同桌。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流逝,转眼,你们毕业了,各奔东西,那些曾经一起的时光也成为了回忆,最美好的回忆。
朋友:当你有高兴的事情,你第一个会告诉你的朋友,当有不开心的事情,你也第一个会找朋友倾诉。朋友有很多种,有知己,好朋友,普通朋友;有男女朋友,异性朋友;有新朋友,有老朋友。他们有些是你曾经的同学,有些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有些只是路上偶遇的人,就算是你的父母,也可以成为朋友。他们有些离你很近,有些很远,有些陪伴你很多年,甚至一生,有些只是匆匆过客;有些真心待你,有些虚情假意。有些被你放在心中,有些被你遗忘脑后。有平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也有唯利是图的小人之交……无论哪一种朋友,无论什么样的朋友,朋友就是朋友,不管他怎样对你,都是给你的人生上了重要的一课,让你更清楚的认识“朋友”的含义。也许你们曾经无话不谈,也许你们曾经志趣相投;也许他(她)曾经雪中送炭,也许他(她)曾经落井下石;也许曾经因为某个误会而彼此仇视,最后误会解开,重归于好,而更加珍惜对方;也许曾经因为某些事情而就此分别,老死不相往来……总之,无数的重要或不重要的事情都掺杂着“朋友”这个角色,人们每天都在接触新朋友,每天都在失去老朋友,久而久之,关于朋友的回忆,越来越少。
恋人:关于恋爱,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我的理解是:依依不舍谓之恋,朝思暮想谓之爱。恋人也是朋友的一种,是朋友的升级版,也许他(她)是你曾经的同学,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也许你们是同事,一起工作,日久生情;又或许,你们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偶遇,一见钟情,缘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你们相识、相知、相爱,走到一起,最难能可贵的是相守,一起相互搀扶着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个过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你回忆最深刻的部分。他(她)带给你快乐、感动、爱与被爱、关心与被关心、牵挂与被牵挂……等很多美好的感觉;在你得意时,他(她)会为你高兴,在你失意时,他(她)也会给你鼓励,不抛弃、不放弃,让你从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给你安全感、存在感。感情的道路布满荆棘,你们一起面对,一起克服,不管你们将来走到路口的终点选择向左or向右,这曾经一起牵手走过的风雨路,都会成为你最最深刻的回忆。
来回的人,过往的事,到最后能剩下多少会被你拍进回忆的纪录片。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重复的千篇 一律的生活,每天却又接触新鲜的事、物、人。每天、每分、每秒都在成为过去,成为回忆。你能回忆起来的,值得你回忆起来的回忆,又有多少?又剩下多少?
向前看,回忆终归是回忆,它只是你人生路程的一个个片段,而不是全部。
篇8:那些回忆经典散文
那些回忆经典散文
思念扬起清风翻动竹帘,雨声冉冉惹人醉,发凉的风从那些纯真的脸颊上又抚摸上我的额角,丝丝凉意中的恍惚,我感觉时光就这样轮回掉三年。
站在曾经的校园,忧伤也好,快乐也罢,那些回忆总会在需要缅怀的时候点破思窥。看着健步如飞的身影,知道又一年的高考到了,凝眸往昔何事悔,往昔忆。
思维急促的定格在2009年6月3号,教室里的气氛有些压抑,那是待在那间教室的最后一天,第二教学楼三楼右边第一间,填满了读不懂的伤怀。窸窸窣窣的翻书声隐没了谁的低泣?高高的书堆埋住了谁落寞的脸颊?最后一天这样的词眼似乎多多少少会牵扯出一些不舍来,可那个时候自己却没有感觉到,强撑着精力,视线在黑朦朦一片的文字里游离。自己没能看进什么,努力呼吸着周围熟悉的气息,害怕一瞬之后就什么都不见了。
黑板下面剥落了一层层厚厚的'粉笔细屑,一些微尘纷纷扬扬还未曾落定。黑板上那触目惊心的数字一变再变,变成了个位数,然后除以二再除以二。心情也数着数字飘忽起来,映入眼帘,尽是孤单之色。
最后一节自习课时,有人带来消息:学校前的轨道上又压死了一个人。听说是文科班的,听说是艺术生,听说很漂亮,于是三个陌生的听说只换来对一个生命流逝的几分钟沉重,更多的是议论纷纷。于是心情更加郁闷,高考像是一道铺满灰尘的坎,有人跌进了进去吸入了一鼻子的灰,灰尘滚滚,大家都在冲刺中静默了。
后来我和校外的人说起火车压死学生那件事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看来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取向还是很明确的,知道什么能吸引大家的眼球,死一个人算什么?又不是什么高官的家人,只是一名小小的、小小的重点中学的学生而已。
那一天心情的确闷得糟糕,四节课上完了,我不知道记住了什么东西,然后各自收拾这书籍,人散得很快。在那间破旧的教室里,在那些晃悠过的日子里,都慢慢地随着电风扇转出忧伤的影子,“吱呀吱呀”电风扇伴着难听的节奏。偶然教室里有人大笑一声,然后看到其他人都一副漠然的表情就立即尴尬止住,有风扬起碎纸片的微响,散入六月的闷热里,随着滚滚而去的光阴消失,来不及告别。
冯永庆在这个时候变得很忙,因为要帮女生搬书到寝室门口,在这方面他是有求必应,是个值得赞赏的好孩子,不知道在复读的他是不是还有闲心这么乐于助人,希望他能考个好成绩,他曾说过要我在长沙大学等他,我说好,但我没能做到。自己是很想做到,由于身体原因只得停止学业,我知道青春还陪伴在我身边,所以奋斗才刚开始。退学始终不是我所愿的,我只有为自己的沉沦找一个顶好的借口,说这是釜底抽薪,然后再乘风破浪,但愿走到最后不是喝西北风捡破烂。
时光缄默不言我们的离别,那个时候,窗前的香樟还没有落叶,一些身影闪过,晃过一道淡到极限的剪影,那个日子注定被浇灌上伤感,忧伤是头顶的淡蓝色。
我们一大群人抱着厚厚一叠书向寝室赶,书变得异常有重量,曾经一本一本地买,却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资料书陪我们挥洒过汗水,每一页都侵泡的泛黄。
然后我们把一大堆书放在寝室的地上,坚毅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室友,异口同声喊:“卖。”于是,几张轻飘飘、皱巴巴、没有丝毫重量的票子进了口袋。像是勇士一样出卖着忧伤,却没有换回想要的坚强,不再像平时一样嘻嘻闹闹,只有风仍然不知疲倦的沿着冰冷的墙角,卷起一道道春深似海的漠然。
而我们有些疲倦了,不舍了,那么又能怎么样呢?头重脚轻地倒在床上,怔怔出神,没有丝毫声响,却是没有一个人能睡着,头顶的电风扇勤奋的转着,飞快地轮回,闪过的无数风景都化为那些暗影,也许,消失就在下一秒,只留思念。
回忆味道散文(通用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