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扩频技术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时间:2022-12-14 06:05:34 作者:想吃肉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想吃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无线扩频技术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无线扩频技术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无线扩频技术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扩频技术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地震数据采集要求在有限时间内收集所有地震道数据.接收道数的增加使瞬间传输的数据量巨大,超出了常规通信方式的能力范围.同时在野外生产时要求通讯部分具备较少的电缆,较低的功耗,较高的'可靠性能等特点.常规数据传输方法不易解决数据传输的通道数和距离不易确定问题.采用有线与无线结合数据采集与传输机制的实验系统,解决了采集站定位问题,保证了每个数字检波器的采集信号同步,提供了一种无线地震数据传输的新方法.实验系统中无线扩频技术的应用使无线通讯方法在地震勘探中更趋于实用.

作 者:马国庆 王辉明 李守才 宗遐龄 肖翌 Ma Guoqing Wang Huiming Li Shoucai Zong Xialing Xiao Yi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刊 名: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英文刊名:PROGRESS IN EXPLORATION GEOPHYSICS 年,卷(期):2009 32(3) 分类号:P631.43 关键词:地震数据采集   无线扩频技术   GPS授时同步  

篇2:无线数据采集在环境监控系统中应用

无线数据采集在环境监控系统中应用

随着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和监控技术的发展,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远程环境监控系统在安防领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介绍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远程环境监控系统前端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中PT2262/PT2272工作原理.

作 者:陈飞 CHEN Fei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22 刊 名:电脑知识与技术 英文刊名: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4(35) 分类号:X830 关键词:环境监控   PT2262/PT2272  

篇3:地震智能数据采集系统

地震智能数据采集系统

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充分融合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低功耗的工业单片机技术、高灵敏度的电磁传感技术,进行地震信息数据采集、信息分析对比,利用互联网把分布在各地台站的'信息进行汇总,用于对各种地震前兆仪器的物理量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曲线分析.

作 者:丁跃军  作者单位:郑州市灾害防御协会,河南,郑州,450007 刊 名:中国科技成果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年,卷(期):2009 10(17) 分类号:P5 关键词:智能数据采集   地震监测   监测仪器  

篇4:浅析山区地震勘探数据野外采集方法

浅析山区地震勘探数据野外采集方法

山区地形复杂,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震施工困难,各种波干扰严重,记录质量较差.根据山区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特点,以山西省某山区三维勘探为例,通过对岩石出露区、黄土覆盖区及坡积物堆积区进行试验分析,提出了相应技术方案及施工措施,有效的.压制了干扰,提高了信噪比,使目的层反射波明显,得到了较理想的野外数据结果.

作 者:闫培 张胤彬 康静文 YAN Pei ZHANG Yin-bin KANG Jing-wen  作者单位:闫培,YAN Pei(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张胤彬,ZHANG Yin-bin(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山西,晋中,030600)

康静文,KANG Jing-wen(太原理工大学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山西煤炭 英文刊名:SHANXI COAL 年,卷(期):2009 29(2) 分类号:P631.4 关键词:山区   地震数据采集   三维地震  

篇5:ADS7844在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ADS7844在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详细介绍了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ADS7844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给出了一个实用的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同时给出了相关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关键词:串行模数转换器;数据采集系统;低功耗;ADS7844

在野外以及一些没有市电或者不适宜使用市电的应用场合,自动化仪表通常要采用电池供电,这就要求仪表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功耗要低,A/D转换器作为自动化仪表的重要组成部份更不例外。笔者采用ADS7844和PIC16C64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便具有功耗极低、结构简单等优点,完全可以适应电池供电系统的要求。

1 ADS7844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ADS7844是Burr-Brown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宽电压、低功耗的12-bit串行模数转换器。它有8个模拟输入端,可用软件编程为8通道单端输入A/D转换器或4通道差分输入A/D转换器,其转换率高达200kHz,而线性误差和差分误差最大仅为±1LSB。ADS7844在电源电压为2.7V~5V之间均能正常工作,最大工作电流为1mA,进入低功耗状态后的耗电仅3μA。ADS7844通过6线串行接口与CPU进行通信,而且接口简单方便。

1.1 ADS7844的引脚功能

ADS7844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它有20个引脚,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CH0~CH7:模拟输入端,当器件被设置为单端输入时,这些引脚可分别与信号地COM构成8通道单端输入A/D转换器;当器件被设置为差分输入时,利用CH0~CH1、CH2~CH3、CH4~CH5和CH6~CH7可构成4通道差分输入A/D转换器?

COM:信号地?

VREF:参考电压输入端,最大值为电源电压?

CS:片选端,低电平有效,该脚为高电平时,其它数字接口线呈三态?

DCLK:外部时钟输入端,在时钟作用下,CPU将控制字写入ADS7844,并将转换结果从中读出?

DIN:串行数据输入端,在片选有效时,控制字在DCLK上升沿被逐位锁入ADS7844?

DOUT:串行数据输出端,在片选有效时,转换结果在DCLK的下降沿开始被逐位从ADS7844移出?

BUSY:“忙”信号输出端,在接收到控制字的第一位数据后变低,只有在转换结束且片选有效时,该脚才输出一个高脉冲?

SHDN:电源关闭端,低电平有效。当SHDN为低电平时,ADS7844进入低功耗状态?

VCC,GND:分别为电源端和数字地。

1.2 ADS7844的控制字及转换时序

ADS7844的

[1] [2] [3] [4]

篇6:虚拟仪器在汽车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虚拟仪器在汽车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汽车试验设备是汽车性能测试的硬件基础,传统的`汽车试验设备由于存在价格昂贵、功能单一、安装不便、功能扩展和升级困难、对温度、工况等要求严格,导致试验成本提高、试验数据不精确等问题.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简称VI)设计思想的提出,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计自己的仪器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和扩展传统仪器的功能.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思想和方法.

作 者:张亚萍 马明星 ZHANG Ya-ping MA Ming-xing  作者单位:张亚萍,ZHANG Ya-ping(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马明星,MA Ming-xing(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刊 名: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英文刊名:GROUP TECHNOLOGY & PRODUCTION MODERNIZATION 年,卷(期):2009 26(3) 分类号:U463.07 关键词:试验设备   性能测试   虚拟仪器   软件设计   方法  

篇7:ADS7844在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详细介绍了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ADS7844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给出了一个实用的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同时给出了相关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关键词:串行模数转换器;数据采集系统;低功耗;ADS7844

在野外以及一些没有市电或者不适宜使用市电的应用场合,自动化仪表通常要采用电池供电,这就要求仪表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功耗要低,A/D转换器作为自动化仪表的重要组成部份更不例外。笔者采用ADS7844和PIC16C64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便具有功耗极低、结构简单等优点,完全可以适应电池供电系统的要求。

1ADS7844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ADS7844是Burr-Brown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宽电压、低功耗的12-bit串行模数转换器。它有8个模拟输入端,可用软件编程为8通道单端输入A/D转换器或4通道差分输入A/D转换器,其转换率高达200kHz,而线性误差和差分误差最大仅为±1LSB。ADS7844在电源电压为2.7V~5V之间均能正常工作,最大工作电流为1mA,进入低功耗状态后的耗电仅3μA。ADS7844通过6线串行接口与CPU进行通信,而且接口简单方便。

1.1ADS7844的引脚功能

ADS7844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它有20个引脚,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CH0~CH7:模拟输入端,当器件被设置为单端输入时,这些引脚可分别与信号地COM构成8通道单端输入A/D转换器;当器件被设置为差分输入时,利用CH0~CH1、CH2~CH3、CH4~CH5和CH6~CH7可构成4通道差分输入A/D转换器?

COM:信号地?

VREF:参考电压输入端,最大值为电源电压?

CS:片选端,低电平有效,该脚为高电平时,其它数字接口线呈三态?

DCLK:外部时钟输入端,在时钟作用下,CPU将控制字写入ADS7844,并将转换结果从中读出?

DIN:串行数据输入端,在片选有效时,控制字在DCLK上升沿被逐位锁入ADS7844?

DOUT:串行数据输出端,在片选有效时,转换结果在DCLK的下降沿开始被逐位从ADS7844移出?

BUSY:“忙”信号输出端,在接收到控制字的第一位数据后变低,只有在转换结束且片选有效时,该脚才输出一个高脉冲?

SHDN:电源关闭端,低电平有效。当SHDN为低电平时,ADS7844进入低功耗状态?

VCC,GND:分别为电源端和数字地。

1.2ADS7844的控制字及转换时序

ADS7844的控制字如表1所列。

表1ADS7844的控制字含义

Bit7(MSB)Bit6Bit5Bit4Bit3Bit2Bit1Bit0(LSB)SA2A1A0-SGL/DIFPD1PD0

ADS7844的控制字共有8位,其中S是起始位?控制字的起始位总为“1”。A2~A0是通道选择位,在单端输入时分别对应8个通道,而对于差分输入,000~011分别对应CH0~CH1、CH2~CH3、CH4~CH5、CH6~CH7,而100~111则分别对应CH0~CH1、CH1~CH0、CH3~CH2、CH5~CH4、CH7~CH6。Bit3没有定义。SGL/DIF是模式控制位,该位为“1”时是单端输入模式,为“0”时是差分输入模式。PD1和PD0是电源关闭模式控制位,若为“00”,则表示ADS7844在不进行数据转换时自动进入电源关闭模式,若为“11”,芯片则始终处于电源开启模式。

ADS7844有多种转换时序,其基本转换时序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见,一个转换周期需要24个时钟周期,其中8个用于输入控制字,16个用于读取转换结果。控制字的所有位在时钟上升沿被锁入芯片,转换结果在时钟的下降沿被逐位移出。所有移入和移出的数据都是高位在前、低位在后。需要说明的是,ADS7844是12位A/D转换器,其转换结果只有12位,故在移出12位结果后,还需送入4个时钟来完成整个转换过程,这4个多余的时钟移出的数据为“0”,使用时不应作为转换结果处理。

篇8:ADS7844在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要设计一个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只有A/D转换器是低功耗器件还不够。PIC16C64是美国MI-CROCHIP公司生产的高性能单片机,它有许多优点:宽电压?2.7V~5V?,其工作电流只有1mA?3.3V@32kHz时?,进入休眠状态后只有几微安且可以用中断将其从休眠状态唤醒等。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如图3所示,其中CS、DCLK、DIN和DOUT必须与CPU连接,而BUSY则可以不用,在转换时稍加延时等待即可。控制AD7844进入低功耗状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控制SHDN端;二是将SHDN接在电源上,它们均可在控制字中设置。为了节省口线,可采用第二种方式。采样控制可以使用外部中断,如外部中断INT0、串行口中断和PB口电平变化引起的中断等,也可以使用内部定时中断。

3软件程序

下面给出该系统的主程序部分流程图和汇编程序。该设计假设用外部中断INT0唤醒CPU来进行数据采集,且A/D转换程序就是中断服务子程序。

ORG000H

GOTOMAIN

ORG004H

GOTOINTPRO

ORG010H

MAINMOVLW10H?关闭总中断控制位,

但开放INT0

MOVWFINTCON

BSFSTATUS?RP0?初始化A口

MOVLW0F8H

MOVWFTRISA?A口D0-D2为输

出,D3为输入

BCFSTATUS,RP0

BSFPORTA,1?使片选无效

...

BSFINTCON,GIE?开放总中断控制位

LOOPSLEEP?等待中断

NOP

...?数据采集完成后进行其他处理

GOTOLOOP

INT_PROBCFPORTA,0?时钟置低电平

BCFPORTA,2?数据输入置低

MOVLW08H?置送控制字所需时钟数

MOVWFNUM

MOVLW8CH?控制字,假设转换CH0,

单端输入,?自动进入低功耗状态

BCFPORTA,1?片选有效

...?送控制字

LCALLDELAY?调用延时子程序

MOVLW10H?置读转换结果所需

时钟数

MOVWFNUM

...?读转换结果

BSFPORTA,1?结束转换并返回

RETFIE

4结束语

由于PIC16C64和ADS7844都是低功耗器件,且都有低功耗状态,因而用其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功耗是很低的。经实测,当电源电压为3.3V、时钟为32.76kHz时,该电路的正常工作电流为2mA,而进入低功耗状态后的系统消耗电流最大为4μA,因而完全适合于电池供电。另外,PIC16C64和ADS7844都是宽电压器件,并且PIC16C64还有许多功能可以开发利用。如果在本系统基础上做必要的功能扩展,便可用于其它工业控制系统的现场控制等领域。

篇9:地震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的应用论文

摘要:矿产资源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资源勘探中必须要使用合理的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探方法,具有诸多的优点,可以很好的解决在资源勘探过程中遇到的地层、构造以及岩性等问题,可以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基于此,本文就对地震勘探技术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震勘探技术;资源勘探;应用分析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是非常的低,伴随着这些年的不断开采,矿产主采资源也逐渐倾向于地下深部,也导致资源勘探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性,因此必须要使用勘探精确度更高的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在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各种反应,以此来推断出地下岩层的形态和具体性质,起到勘探的作用。

1地震勘探技术的特点

①地震勘探是目前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目前运用非常的广泛,不仅在矿产资源勘探中运用非常的多,其也被常用于天然气和石油钻探前的勘探工作。②可利用专门的仪器按照特定的方式掌握和了解地下层的地质情况。③地震勘探技术的准确率和回报率相对较高,目前的很多企业都使用地震勘探技术来开展相关工作。④地震勘探技术具有高质量和高密度等特性,特别是三维地震勘探,可提供详细的地质情况,为后续工作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资源勘探中应用地震勘探技术的必要性

2.1符合资源勘探的实际需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科学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勘探技术的不断完善,是推动资源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尤其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可使得地下目标图像看得更加清晰,位置的预测也更具有可靠性。目前矿产资源勘探主要使用的就是地震勘探技术,合理的使用地震勘探技术,可提升资源勘探的精确度,同时对于提升矿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积极的作用,符合资源勘探的实际需求。

2.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安全性

地震勘探是通过人工激发出地震波,地震波在地层传播的过程中,在遇到波阻差异分界面时会产生一定的反应,也可称之为反射信号,反射信号再传送到地面上,通过接收到的反射信号,可对地下的一些地质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资源勘探中使用地震勘探技术,可使探测深度进一步扩大,同时还可进行分层详细的探测,不但可以提升其勘探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增加其工作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3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资源勘探中合理的使用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促进矿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地震勘探技术内部包含有DMO叠加数据,DMO使用起来相对灵活,而且在提升分辨率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能够切实反应出地震勘探的特征,也可以更加清晰的反应出地质的信息,可满足高密度状态下的工作要求。

2.4结果相对准确

在资源勘勘查的过程中,分辨率的高低非常的重要,若分辨率太低,会使得地质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低,就无法给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因此对于资源勘探来说,其对于分辨率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而地震勘探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能够通过回转波以及绕射波等多种方式对特殊地质环境进行了解,对于地质信息的了解可以更加的直观化和清晰化,对于在地震道和地震波中的微小变化也能够在数据中体现来,所得数据的结果也更加的准确。

篇10:地震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的应用论文

3.1地震数据采集

在地震勘探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可分为三个步骤,首选就是地震数据的采集工作。这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数据采集工作又被分为野外观测作业和现场处理作业,对于野外观测作业来说,为了能够接收到地震波的信号,可以沿着地震测线设置多个检波器,但是在此过程中必须合理的安排测线的位置,尽可能保持与地质构造走向相互垂直。为了能够满足勘探工作的各种需求,需采用不同的观测系统,可用端点放炮排列,也可采用中间放炮排列。根据不同的地质目的和探测深度的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接收道数和检波器串组合方式。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检波器组合方式,每个检波器串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都能接收到信号,通过记录器和放大器可以获得一道地震波形记录,而这也常被称之为记录道。通过现场处理作业可以及时发现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观测系统参数是否合理,进而指导野外采集人员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保障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3.2数据处理

在数据工作采集完成以后,紧接着需要做的就是室内数据处理工作,要将所采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而数据处理这一过程就可将采集的数据变换成地震剖面图或者构造图,经过分析和确认,找出有利于开采的区域。数据处理主要步骤包括:静校正、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叠加和偏移。

3.3资料解释

对于资料的解释主要包括有:地震地层解释和构造解释。首先要研究本区的基本地质情况,收集已有的地质、钻井、测井以及以往勘探成果,并利用声波、密度等测井资料制作人工合成记录,结合钻孔柱状、过井剖面标定地震反射波,确定主要地层对应的反射波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层反射波组的特征,精细解释、追踪地层反射波;按照地质任务要求,根据褶曲、断层、陷落柱等构造在地震资料中的反映特征,对地层中的各类构造现象进行解释。其次,需采用人机联作方法,利用粗网格建立全区构造框架,确定较大构造,再利用细网格追踪局部小构造,确定整体解释方案。最后,利用钻孔资料、偏移速度体资料等,结合区域地质规律,研究主要地层的时深转换关系,制作各主要地层的底板等高线图,并按照相关相关规范的要求与标准,评价解释的各类构造现象的可靠性,并标注到相应的成果资料中。

4结语

总而言之,地震勘探相比其他的物理方法具有更多优势,能够勘探隐蔽型矿产,并且可不断缩小煤炭勘探目标,实现精准定位,同时还能对资源的开发价值做出综合性评估,因此其已经成为了矿产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技术,但与此同时,资源开采难度仍在不断提高,因此对该技术持续进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促使其能够适应更高难度的勘探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石瑜,刘文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小窑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8,15(05):573-579.

无线数据采集在环境监控系统中应用

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系统的混沌电路实验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系统思想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

HU绩效考核系统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浅谈时钟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医药物流系统应用

笔试题目无线增值系统应用开发工程师

光电系统与红外系统:技术与应用

无线扩频技术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通用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无线扩频技术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